巨龙山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胜景》
唯一号: 151036020220000131
实物名称: 巨龙山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14/001
起始页: 0076.pdf
类型: 山川
分类号: K928.7
主题词: 名胜古迹

实物简介

沿枣徐公路路旁树立的“巨龙洞”标志,蜿蜒向东行驶4.5公里,穿过杏峪村,来到巨龙山停车场,只见巨龙山三座山峰连成一线,像一道黛色的屏障,重峦叠嶂,嵯峨秀丽。相传当年明朝开国皇帝朱洪武打天下时,由于南征北战无法照顾家中年迈体弱的老母,只好为其备足衣食暂时放在此山一洞中“寄养”, 因而此山得名“寄母山”。 由停车场沿羊肠小道,绕岩石、登台阶,向南爬行上山,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行至5〇〇米处,见到两座山峰相距约10米,life然耸立,直冲z?霄。令人称奇的是两座山峰轮廓相似,且峰体都有一孔,这就是传说中七仙女曾经玩耍过的荡仙架。细看之后,才发现西侧山峰实际上是由三座山峰并紧合并而成。东侧山峰峰体出现多处长约10米的裂痕,峰底页岩似历尽沧桑,不堪重负,已开始出现剥落,给人以岌岌可危之感。相传,当年杨二郎担山驾云路过此地,被一位在河边洗衣的村妇识破天机,杨二郎慌忙弃山而逃,两座山峰便轰然坠落在巨龙山上。后来,有七仙女下凡到此游览,便用绳穿孔,在上面悠闲地荡起了秋千,故名“荡仙架。

知识出处

枣庄胜景

《枣庄胜景》

枣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7000多年前,枣庄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地域文化--北辛文化,并以其鲜明的特点和深远的影响,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奚仲造车、墨子立说、焚券市义、凿壁偷光、毛遂自荐等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