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剪纸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唯一号: 151034020220000050
专题名称: 石榴剪纸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478.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石榴剪纸多用在婚嫁和节日。在婚嫁中,围绕着多子多孙的主题,图案主要有两种:“榴开百子”和“福寿三多”。“榴开百子”多剪为一个或几个咧开嘴露出籽粒的石榴,寓意多子多孙。“福寿三多”则剪为石榴、桃、佛手,以“佛手”寓意多福,以“桃”寓意多寿,以“石榴”寓意多子孙,又简称“三多”或“三鲜”。而且,心灵手巧的剪纸艺人为了让这三种新鲜的果品更加形象,便发明了剪染结合的方法,让不同果品着上不同颜色,即使同一果品的不同部位也要染上不同颜色,以表现出分明的层次,整个工艺非常生动形象,也为幸福的婚姻增添了不少浪漫的色彩。除此之外,还有“金鸡石榴”、“水盆石榴”、“对鸟石榴”、“并蒂石榴”、“鸟鱼石榴”、“牡丹石榴”、“鼠捧石榴”等剪纸。 除了多子多孙的主题外,还有“子孙封侯”,即在石榴果上剪上一只猴子,石榴喻子孙,猴取谐音“侯”,寓意子孙封侯。 在节日当中,石榴剪纸主要应用于端午节和春节。端午节自然与驱灾避邪有关,常见的有“仙桃石榴”、“娃娃采石榴”、“蝴蝶牡丹石榴”,主要的是要将它们剪成葫芦形状,表示吸走人身上的病气和晦气,保佑多福多寿、人丁兴旺。 春节在大门上贴的过门笺也经常做成石榴图样,寓意也是多子多福,为家人祈祥纳福。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