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与中秋节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唯一号: 151034020220000049
专题名称: 榴与中秋节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477.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枣庄人希望团圆,视团圆为人生头等乐事,所以对中秋节非常重视。只要成熟于这个季节,寓意又非常吉祥的果物,都会被拿来祭月。石榴恰好成熟于秋天,果实又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均匀、形同人齿的籽粒整齐紧密地排列在黄膜隔之、状如蜂巢的“房”中,宛如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同胞兄弟,这些都跟中秋节求团圆的氛围十分吻合,所以石榴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供品。这天,枣庄人必用石榴供月,正如许多民间歌谣所唱,“八月十五中秋节,西瓜月饼石榴梨,全家老少来圆月”。按照当地传统,中秋节祭月少不了以下几样供品:取意团圆的西瓜、取意多子的石榴、取意事事如意的柿子、取意长寿的花生(因花生又称“长生果”)、取意早立子的枣和栗子,还有自制的月饼(月饼也称“团圆饼”),总的意思就是希望事事如意、健康长寿,而且子孙团圆、和睦相处。枣庄一带还流行“榴开百子福,桃献千年寿”的说法,即中秋节这天要将石榴和寿桃摆在一起祭月,祈祥纳福。 在枣庄,中秋节还有“供点儿”的习俗。这时石榴树也派上了用场。所谓“供点儿”,即是将家中养的盆栽石榴树、夹竹桃、仙人掌等树木和花丼一并搬出,分置供桌两侧,形成一个小圈,以此点缀环境,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