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滕州印象》
唯一号: 151034020210000455
专题名称: 柳琴戏
其他名称: 拉魂腔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10000017/001
起始页: 0262.pdf
专题类型: 艺术

专题描述

柳琴戏又称拉魂腔,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滕州,流行于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省接壤地区,与“泗州戏”同宗同源。柳琴戏共有传统剧目200多种,有小戏也有大戏。主要剧目有《四平山》《八盘山》《鲜花记》《点兵》《观灯》《书馆》《小鳌山》《英台劝嫁》《雁门关》《拦马》等。 柳琴戏唱腔以徵调式与宫调式为主,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余味无穷。唱腔的落音处,女腔常用小噪子翻高八度,男腔加入衬词拖后腔,是其独特风格。柳琴戏的角色有自己特殊的名称,如小头、二头、二脚梁子、老头、老拐、大生、勾脚、毛腿子、奸白脸等行当。柳琴戏的表演粗矿朴实,节奏明快,乡土气息浓厚,演员的身段、步法明显带有民间歌舞特点。

知识出处

滕州印象

《滕州印象》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分为八个部分,内容包括:国家级集体荣誉、国家级品牌产品、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中国考古新发现、国家级文物、国家级非遗文化等,展示了滕州市获得的国家级荣誉、品牌以及优秀历史文化资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