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节槐的故事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滕州古树名木》
唯一号: 151034020210000451
专题名称: 汉节槐的故事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10000008/001
起始页: 0218.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张江镇蒋庄村古双庙门前,有一株古槐,相传这棵槐树,是唐太宗的诔官魏征亲手栽植的。到了宋徽宗时,树干三人伸臂才可合围,枝繁叶茂,树头荫地亩余。后金兵作乱,陷都城,捕去徽钦二帝,当地人民尽遭兵劫。庙前的这株槐树从此就叶萎枝枯,整个金元时期,从未复苏。元末农民起义,槐树开始发芽生枝。到了明末,树干五人伸臂方合围。干上十枝,有的虬劲参天,有的回旋俯地。此树北侧恰似龙头,龙头两边的树枝非常像两只龙角;树干下部又似两条腿;纵横交插,犹如虎踞龙盘。亦有“龙爪槐”之称。可惜人世沧桑,满清入关,视汉民如寇仇,遇城洗城,见人杀人。古槐也未得幸免,树枝被清军政伐下来,当了薪柴。这株槐树断枝处由于腐烂灌了雨水,致使树干内被掏空。据说在清光绪年间,树洞内可容二人对坐奕棋。这株槐树虽然内部空了,但树皮没有全部毁坏。辛亥革命期间,此树又发出新的枝条。后在抗日战争期间,我鲁南抗日游击队,运河支队经常出没在双庙里。一次,微山的日伪军去滕西“扫荡”,路经双庙,我运河支队利用其复杂的地形,出其不意地截击了日伪军,打得鬼子晕头转向,当场击毙十多个日伪军。待日寇转过向来,我支队已顺着薛河撤走了。鬼子恼羞成怒,放火烧双庙,槐树被烤致死。树干几乎全枯掉,只剩下半周仍站立着。新中国成立后,这棵树的半周重新复活。枝繁叶茂,其形可观,因其遇夷休眠,逢汉必生,被人们誉为“汉节槐”。 (张江镇宣传科)

知识出处

滕州古树名木

《滕州古树名木》

出版者: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滕州古树名木》, 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展示了滕州市古树名木的神韵风貌和史话传说,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古树名木 重要的生态价值,了解古树名木背后的故事,从而更加自觉、更加积极地 热爱古树,关注古树,保护古树,积极投身到认养古树、植树造林、绿化 滕州大地活动中来,为建设宜居宜业富裕美丽文明新滕州做出积极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