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图书馆
枣庄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枣庄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破孝、戴孝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唯一号:
151034020210000139
专题名称:
破孝、戴孝
其他名称:
撕孝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10000003/001
起始页:
0282.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破孝也称“撕孝”,主要有孝衣、孝帽。女至亲上场前就要缝好穿在身上,男至亲葬日烧完信纸再破孝。孝子孝帽用一尺二寸长,宽九寸的白布,取其一半缝成筒形,上口用麻绳缩紧,麻绳两端带穗并聋拉下来。耳朵上掖一团带棉籽的棉花团,男左女右,如果父母都去世左右两边都要掖。意思是孝子把耳朵塞上,装聋作哑,一心守孝。其余男性孝帽用八寸宽的方白布,对角折成三角形,三个角捏在一起缝住即可。女孝帽称“白手巾”勒在头上,儿媳妇、出嫁闺女在后边抒几圈,从鬏子下盘上来系两个结。其余孝眷不拧只系一个结。孝媳还要顶“搭头”,搭头三尺白布,折叠成双层,一边只缝半截,顶在头上,两头搭肩。未婚侄女、孙女、外孙女则用三尺长白布,缝成半截筒形,另一半缩紧口,在脑后父叉,搭在身后。前额侄女为兰线圈,孙女为红线圈,外孙女为黄线圈。孝子的孝衣叫“孝褂”,长九尺,背后另加一块四方白布叫“搭腰”,搭腰专为隐藏死者灵魂的。发丧期间,亡灵除受祭外,均藏于搭腰里。孝女、孝媳的孝褂,半截要低于腚下,底沿毛边,其余至亲男孝褂不带搭腰,底沿齐边。闺女婿束腰俗称“系腰子”,为五尺白布,侄女婿束腰为鱼白布,孙女婿束腰为黄布。如二老丧一人,则用布的一半,如二老均去世则用整块布。假如未婚的女婿、侄女婿、孙女婿前来送殡,则另加红布把原来系腰包裹起来作区分。孝子、孝女、孝妇的孝褂一律用苘绳束腰,均在束腰绳上挂“孝疙瘩”,男左女右,二老均去世则挂两边。孝疙瘩为可把粗的苘拧成,底端挽疙瘩。孝妇、孝女用长一尺、宽五寸白布缠腿,死者死三天内用麻批扎腿,三天后换绳带系扎。侄女用蓝带子扎腿,孙女、孙媳用红带子扎腿。孝鞋俗称“白鞋”,孝子、孝女、孝媳均毛口,白袜子,鞋面覆一道毛白布条。侄子、侄媳、侄女用白布覆鞋帮,后边要留一块不盖严。孙子、孙媳、孙女要留出鞋口和后鞋帮不覆盖。本族不出五服晚辈一律穿孝。孝子三天之内只能赤脚趿拉鞋和穿软底白袜,以报母亲坐月子时三天不穿鞋之恩。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本书记载了大宗村自明朝洪武二年建村开始的历史沿革、自然状况、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大宗村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诸方面发生的变化和在不同历史涌现出来的知名人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