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县保安警备大队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唯一号: 151031020220000429
机构名称: 峄县保安警备大队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25/001
起始页: 0536.pdf
起始时间: 1938年

机构描述

峄县保安警备大队1938年,汉奸头目庞文学从枣庄率领20余人的伪军武装进驻峄县,负责保卫伪县长。1939年这支汉奸队伍进一步扩大。1940年正式成立峄县保安警备大队,庞文学自任大队长。下设4个中队,每个中队又设3个小队,每小队二、三十人。到1941年,峄县伪军发展到3000多人,下设10个区保安警备大队。同年3月,日军开展第一次强化治安活动,峄县伪保安部队在县知事兼保安大队指挥王徽文的率领下,配合日军对抱犊固山区和运河南北地区进行春、夏两季的扫荡。1942年春,王徽文指挥县伪军千余人,突然占领运河支队的活动中心王庄,尔后又指挥伪军先后占领了平山子、万庄、侯孟、泉源、官庄,致使运河支队陷入困境。同年冬,王部又对运河南岸地区两次扫荡。在扫荡中,涧头集伪军打死共产党文峰游击大队队长赵仁义,主徽文下令将赵仁义的头颅挂在峄县城南门外。到1942年年底,峄县伪军发展到4000余人。伪山东省政府授予峄县为治安模范县。1943年初,日军把运河南北地区清乡、蚕食抗日力量的任务交给伪峄县保安警备大队,由知事王徽文全权指挥。王徽文与日军合谋,对所属汉奸武装头目采取又打又拉的策略,建立起绝对权威。同年秋,峄县警备大队在棠阴、牛山后地区进行清乡,遭到文峰游击队第一队的伏击,损失惨重。初冬,王徽文又纠集驻韩庄、薛庄伪军700余人进占黄邱山套,并在张庄、大庙、张塘东山安设据点,企图把运河支队挤出运河南岸。运河支队予以反击,王徽文难以立足,图谋未能得逞。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枣庄市志》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连绵延续经久不衰。明、清至民国,枣庄市今辖区原膝县、峄县所修志书达20种之多。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旧志体例多因袭相沿,内容杂芜俱陈,但所载地方史料,仍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参考价值,不失为重要文化遗产。”一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使绵延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枣庄市人民政府于80年代初建立了新的修志机构,开始组织编修新方志。1985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史志办公室和市直机关各部门根据《枣庄市志》的编幕要求,开始商定市志各分志篇目。编写篇目的拟定,指导和促进了入志资料的搜集;随着搜集资料的进展,又充实、调整、完善了各分志的篇目。从分志篇目初定起,广大修志人员查档案,阅典籍,录口碑,广征博采,历时三载,搜集文字资料数以千万计,和大量图片、实物。经过对资料考证、筛选,全面开始分志编幕。市志各分志初稿草成以后,市直各部门分别组织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老同志等各方面知情人士,反复进行了资料核实和志稿审定。在分志成稿的基础上,市史志办公室总幕合成((冬庄市志》稿,最后由枣庄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地方史志编幕委员审定出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