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图书馆
枣庄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枣庄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安徽省泗县泗州戏剧团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柳琴戏》
唯一号:
151031020220000021
机构名称:
安徽省泗县泗州戏剧团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06/001
起始页:
0144.pdf
机构描述
1951年,县文化馆组织艺人马友保、王玉芝、宋开山、宋绍青、张步荣、田玉样等20多人组成泗州戏演唱小组,活动于泗城周围农村,有时和当时的京剧组织大众剧社联合会演。 1952年,县将泗城花园井北面原亚洲旅社的20多间房子分配给演唱小组使用,并在北院以秫秸夹上篱笆,垫一土台,售票演出。 1953年,县府文教科任命方筱堃为导演,马友保、王玉芝为业务团长,买进苏北新沂县老艺人季良奎的“戏箱”,演员自己动手,盖起一所可容纳700人的草顶剧场,定名为“泗县新兴剧团”,群众习惯称之为“小戏园子”。 1954年,剧团招收第一批新学员,开设文化、艺术两门主课,集中培训2年。马方元、吴佳英、杨惠华、许春兰等均为本期优秀学员。泗县大众剧社解散后,韩贤俭、李明等业务骨干调到新兴剧团,又聘孟昭义为现代戏导演。此时剧团己有60多人,他们先后排演了现代戏《柳树井》、《砂子岗》、《小女婿》、《小二黑结婚》、《罗汉钱》、《苦菜花》等。1954年,新兴剧团更名为“泗县泗州戏剧团”。1966年,洒州戏剧团与瑶剧团合并,定名为“泗县文工团”,仍以演出泗州戏为主。1977年,恢复为“泗州戏剧团”。
知识出处
《枣庄柳琴戏》
出版者:朱庆
枣庄柳琴戏详细的讲述了:枣庄柳琴戏源流、枣庄柳琴戏的艺术魅力、建国后枣庄柳琴戏的发展、新时期枣庄柳琴戏的保护与传承等相关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