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桥农场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唯一号: 151031020210000039
机构名称: 官桥农场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10000007/001
起始页: 0308.pdf
起始时间: 1974年3月

机构描述

官桥农场于1974年3月建立,共有土地220亩,来源于以下村庄:渠村130亩,倪楼35亩,官桥34亩,车站20亩,鲍沟镇1亩。当时,共有工作人员150人,按军事编制为1个连,下设4个排(1981年后连、排名称撤销)。1974—1975年,共建用房19间,场院占地20亩,实有土地面积200亩,全系小苏河下游两岸的涝洼地,虽经改造,但产量不高。1974年,开始种小麦150亩,亩产只100余斤;种油菜50亩,产量亦较低。1976年后,主要种小麦、玉米,产量逐年提高。农场工作人员在搞农业的同时,还搞工副业生产,1975年在谷山建石料场与白灰场各1处,1979年在犁铧沟建苗圃1处,1980年在狄坡北建砖瓦场1处。1981年,工副业与农场分开各自承包,实行生产贵任制。1983年农场将耕地120亩承包给渠村12户农民耕种,每亩年上缴承包金50元,其余收益全归承包户所有。原来农场机具有12型的拖拉机1辆.电机5台、抽水机3部、粉碎机1部、小型脱粒机1部、扬场机1部、地排车10辆,至1980年增添耕牛3头,其他小农具、锄镰镢头等均由工作人员自带。工作人员的劳动报酬主要由所在生产队记工分,年底记一个整劳力的工分,农场毎月发给6元作为生活补助。农场于1981年解体,土地、厂房设备等承包给个人。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