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胜(1911一1987年),是鲁南铁道大队副大队长、铁道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山东省麥庄市市中区陈庄人。
王志胜生于铁路工人家庭,家距枣庄火车站不到200米。基于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自幼与火车、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王志胜兄弟5人,他排行老四。因父亲过早去世,家贫如洗,他未能上学读书。8岁时,在家推磨卖饭,15岁跑火车,做小本生意。他待人憨厚,善于结交。幼年时,他和寄居在枣庄姐姐家的洪振海结为挚友。二人同甘共苦,时常爬火车,练就了一身“飞车”本领。18岁那年,他到枣庄煤矿当矿工,第二年,又改干绞车工。当时中兴煤矿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工人每天干十几个小时,工资收入还不能养活自己。
1932年春,中共枣庄特委发动全矿工人大罢工,向资本家提出改善工人待遇、提高工人地位的条件。王志胜参加了这一运动,并被选为小组长。“七•七”事变后,枣庄煤矿停工停产,矿工失业。王志胜和好友洪振海重操旧业,爬火车搞物资,以养家糊口,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有时被车警抓住,打得死去活来,受尽了凌辱。
1938年3月18日,日军侵占枣庄。王志胜由共产党员刘景松介绍,到墓山参加了峄县人民抗日义勇队。他抗日意志顽强、作战英勇,联系群众,处事公道,不久被提为班长,以后又升为排长。
同年9月,他被派回枣庄,建立了抗日情报站,任副站长。他乔装成失业工人,衣服破烂不堪,拣煤渣,做苦力,秘密发动群众,利用各种关系搜集敌情报。后来,王志胜托人说情,到枣庄正泰洋行(日本人开办的以经商为掩护的特务机构)干搬运工。为搜集敌人情报,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情报及时、准确,人民抗日义勇队对枣庄敌伪活动情况了如指掌,为山区反“扫荡”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39年秋,枣庄抗日情报站已创建近一年的时间。他们借敌麻痕之机,决定铲除正泰洋行里的三个曰本特务,以夺取武器,震慑敌人。8月的一天夜晚,他们悄悄地摸进洋行,刺杀了三个熟睡的日本特务,随即撤退,没留下任何蛛丝马迹。第二天,王志胜照常上班,看到三个被杀的特务只死了两个,另一个尚在那里呻吟。王志胜为“救”这个家伙,还立了一大“功”。敌人不仅没怀疑他,反而更加信任他了。1〇月,王志胜和洪振海为支援山里抗日武装,决定搞敌人的枪支。经过周密计划,在铁路工人配合下运用已练就的爬车本领,爬上了正在开出枣庄的火车。结果,搞到两挺机枪、12支步枪和两箱子弹,并及时运到/V路军苏鲁支队。11月,他们遵照上级“迅速发展抗曰武装”的指示,秘密建立了枣庄铁道队,王志胜任副大队长。他便辞去洋行搬运工头的差使,积极协助洪振海,在敌人驻有重兵的枣庄矿区搜集情报。他们以开炭场、烧焦池为掩护,筹措活动资金,购置枪支弹药,发展铁道队员,使这支小型抗曰武装,在敌人“心脏”里扎根、成长。
1940年2月,八路军苏鲁支队正式批准枣庄铁道队改编为鲁南铁道队,王志胜被正式委任为副队长。他与队长洪振海和政委杜季伟配合默契,齐心协力,在敌人眼皮底下积极发展力量,严格治理和整顿这支新生的小型抗日武装。在政委的教育下,他努力工作,团结同志,以身作则,严守组织纪律,积极改造和克服某些队员的不良习气,使铁道队健康成长。建队不久,王志胜由政委杜季伟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鲁南铁道队中除杜季伟外最早的共产党员。同年7月,活动在枣庄、临城南北的三支铁道队,奉命合编为鲁南铁道大队,王志胜升任副大队长。
1940年,日本侵略者在鲁南大搞“强化治安”,疯狂“扫荡”,使鲁南抗日根据地供给渠道中断,处境非常困难。这时,鲁南军区指示铁道队,要尽快搞些物资,以解燃眉之急。王志胜闻讯后,与洪振海和杜季伟一起召开紧急会议,分析敌情。袖们决定先打票车,再打一次洋行,尽快多搞些敌人的物资,支援部队。他们通过周密调查,严密安排作战方案,全队32名队员齐出动,打票车和打洋行都一举成功,毙伤日军30余名,截获日伪钞8万余元、长短枪26支,机枪和手炮各1挺(门)、其他战利品一宗。在两次战斗中,王志胜率队英勇杀敌,表现机智勇敢,获得了全队同志的一致赞扬。从此,“飞虎队”队长洪振海、王志胜名震鲁南,令敌人胆战心惊。
19«年11月,鲁南军区被服厂遭敌人破坏,部队的越冬被服成为严重问题。王志胜等铁道大队领导人和微山湖大队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在铁路工人的协助下,于沙沟附近截获敌运布车厢两节。缴获细布1300余匹、日本军服300余套、毛毯和药品各一宗。
1942年6月,鲁南铁道大队奉命和微山湖大队及运河支队某部协同作战,攻打由伪军阎成田部占领的微山岛。王志胜率小分队乘夜攻进敌指挥所,击毙其指挥官。敌兵失去指挥,乱作一团。三支部队接连出击,毙伤伪军100余名,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其他战利品。1〇月的一天晚上,王志胜等人化装成日伪军小分队,袭击临城火车站。击毙日特头目高岗等人,缴获枪支弹药一大宗。他们临撤出时,巧施计谋,离间日伪关系,使伪军阎成田部彻底覆灭。
1942年4月,日伪军3000余人包围了鲁南铁道大队驻地微山岛。王志胜率队化装突出重围,撤到山里整训。王志胜虽没文化,但在整训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了自己的军政素质,为迎接新的战斗打下了基础。铁道大队出山后,王志胜和大队其他领导一起,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瓦解伪军,建立情报站和情报网,打击伪顽中的坏中坏,很快打开了微山湖东岸和津浦铁路沿线的局面。
1942年底,他们接受了护送中央高级领导干部过往津浦路的任务。王志胜先后参与护送过刘少奇、陈毅、萧华、朱瑞、陈光等党政军领导人。他遇事沉着,处理问题老练,善于运用各种可靠的内线关系。他们执行护送干部任务两年多,共护送过往干部千余人,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受到上级的表扬。
1942年秋,铁道大队编为鲁南独立支队二大队;1944年秋,又恢复了鲁南铁道大队的番号,王志胜一直任副大队长。洪振海大队长牺牲后,大队长一职又由他的部下刘金山担任。他没有怨言,积极协助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3月王志胜任鲁南铁路局工会主任,同年10月任枣庄市民主政府武装部长。淮海战役前夕,任陶庄煤矿办公室主任。他参加了接收枣庄中兴煤矿公司的工作,任务完成后留枣庄煤矿任办公室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志胜曾先后任华东煤田地质勘探局一二三队副队长兼党支部书记。1967年5月他当选为枣庄市政协第二届常务委员。1980年6月当选为枣庄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81年3月离职休养,1987年4月因病逝世,享年76岁。
王志胜在血染洋行、飞车搞机枪、打票车、截货车、扒铁路、断通讯、炸桥梁、奇袭敌兵营等闻名于世的特殊战斗中,不仅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他机智勇敢,善于捕捉战机,屡建奇功。1942年8月被鲁南军区评为一等战斗英雄,1943年荣获战斗模范光荣称号,并多次受到上级的通报表扬。他曾三次负重伤,是二等甲级残废。新中国建立后,他主动转变观念,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乐于奉献。王志胜以枣庄人那种特有的艰苦、勤奋、朴实、顽强的精神,谱写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