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著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唯一号: 151030020220000528
人物姓名: 王乐著
人物异名: 王东槐;王树声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T00122_00.pdf
性别:
出生年: 嘉庆七年(1802年)八月
卒年: 咸丰二年(1852年)十二月
籍贯: 山西洪洞县

传略

王东槐,原名乐著,字荫之,又字树声,号次屯,谥号文直。生于嘉庆七年(1802年)八月,卒于咸丰二年(1852年)十二月。祖籍山西洪洞县。其先世祖从政,明洪武二年时迁居山东滕州,为滨湖镇西盖村人。《清史稿•忠义传》有其专传。 王东槐一出生,便异于常人,史载:“生而颖异。”王东槐幼年丧父,其父临终时嘱咐王东槐:“虽饥寒,勿忘学”。王东槐遵从父亲遗命,发愤苦读,博览群经。一天,母亲让他看守麦场,他仍手拿书卷坐在烈日之下苦读。一会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旁人都奔忙收麦,紧张万分;王东槐收完麦后仍读书如故。正因为不懈努力,他弱冠时便入县学。 道光十七年(1837年),王东槐参加顺天乡试,高中举人。道光十八年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入庶常馆学习。三年学习期满后,被授以翰林检讨。道光二十三年大考二等,充武英殿纂修,国史协修。从道光二十四年开始,到二十九年,王东槐年年晋升官职,最后道光皇帝任命他为内阁侍读学士,专门给太子奕許讲学。一日,太子綴学,王东槐想要责罚。太后为太子求情说:“易责矣,责亦为天子,不责亦为天子。”王东槐道:“否。责能为尧舜,不责恐为纣桀尔。”道光三十年,太子奕竚登基,年号咸丰。咸丰帝下诏求言。王东槐即以“停捐输,禁矿场,筹划仓储入”三条入奏,大部分被咸丰采纳。同年九月,他被授为湖南衡州知府,未及上任,又转升任为福建兴泉永道。咸丰元年,调补湖北盐法道,同样未及赴任,又被任命为代理福建按察使,在福建推行保甲法。咸丰二年三月,到湖北盐法道任职。九月,太平天国起义军攻打湖南,遂又调防岳州道。十月,因母亲病故,申请回乡理丧。但军情危机,武昌巡抚请求王东槐协助守城。忠孝难以两全,王东槐毅然留下,穿着用麻布做的丧服帮助守城。十二月四曰,起义军攻破武昌,王东槐决心以身殉城、以死报国。他回到寓所,用剑驱赶四个儿子,又持剑对弟弟说:“母死未葬,抱恨九泉。弟可乘间逃出,为我诉灵前魂魄终归事亲也。”接着就赶走弟弟,自己和妻子对缢而死。他死后,幕友、家丁感其恩义,随其而死者五人。当时,朝野对其殉国十分痛惜,认为他未尽其才,实为朝廷的一大损失。 王东槐死后三年,武昌巡抚骆秉章上奏朝廷,咸丰皇帝批示按官阶加一等,令于武昌建专祠,以彰忠烈。同治九年(1871年),山东巡抚丁宝桢,据滕县绅士、前江西泸溪县知县黄来晨等呈案,奏请同治帝,为王东槐赐谥号,并在原籍建立专祠。同治帝下诏:“考诸谥法,勤学好问,曰‘文’,每文行不挠,曰‘直’。”赐谥号“文直”,并准予于原籍建立专祠。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枣庄名人》

出版者:苑继平

枣庄名人,人物传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