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庄还出过皇帝,这可能是一些人没有想到的。相传他是汉刘邦开国重臣萧何的二十四代孙,名叫萧道成,字绍伯,小名斗将,祖居东海兰陵(今枣庄市峄城区)。
萧道成是南齐政权的建立者,他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公元427至482年)。其父萧承之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将,常随宗人萧思话南征,在南朝刘宋政权历任扬武将军、威烈将军、右卫将军、太子屯骑校尉等要职。萧道成少有大志,博学善文,跟随着名儒士雷次宗研习《礼》、《左氏春秋》。他13岁那年,宋文帝刘义隆与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矛盾尖锐,引发了一场大冲突。刘义康被贬为江州刺史,出镇豫章。萧道成的父亲萧承之,受命率军前去防范和监视刘义康。萧道成只好舍弃学业随父南行,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到16岁时,萧道成从军领兵,初为左军中兵参军。元嘉二十九年(452年),他以军功承袭父爵,晋兴县五等男。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宋文帝长子刘劭弑父算位,引起宫室及大臣们的不满。四月,“武陵王”刘骏自立为帝,迅速得到各地将领、宗室及官员的响应。次月,刘骏率部讨伐刘劭,并夺取了帝位。刘骏改第二年为“孝建”年号,史称孝武帝。孝建初年,萧道成被任命为江夏王大司马参军,随府转太宰,迁员外郎、直阁中书舍人、西阳王抚军参军,建康令。
永光元年(465年)十二月,“湘东王”刘或于次月登基做了皇帝,改元“泰始”,是为宋明帝。刘或称帝不久,“晋安王”刘子励起兵反叛,在荆州刺史“临海王”刘子顼、“寻阳王”刘子房的响应下,势力十分强大。刘或为壮声威,加封萧道成为辅国将军,率兵讨会稽太守、寻阳王刘子房。在多年的南征北战中,由于作战勇敢,又有胆略谋识,萧道成步步高升,至明帝初年,已官至右将军。他不仅具备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指挥才能,而且成为一个目光远大的谋略家。在宋皇室内部爆发的这场大规模的混战中,他审时度势,不随波逐流,坚定地站在明帝一边,与张永等前去讨伐东境叛军。萧道成在晋陵(今江苏常州)一带与东军大队人马对垒,一日破敌二十垒。又与诸帅全力攻克了晋陵。奠定了东境战场胜利的基础。随后,挥师浙东,生俘会稽太守、寻阳王刘子房,结束了东境战事。
接着,萧道成又马不停蹄地奔向新的战场。徐州刺史薛安都据彭城(今江苏徐州)造反,派从子薛索儿南下,已渡过淮水,直逼京师。明帝急令萧道成前往拒敌。萧道成知薛索儿勇猛善战,又来势汹汹,便避其锋芒,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与敌相持数日后,又出奇兵攻其西部,再出骑兵合击敌后,薛索儿军队大败而逃。一天夜里,薛索儿突然派千人偷袭萧道成的大营,营中将士慌乱不知所措。萧道成此时已经睡下,听见外面一片呐喊之声,便知是敌军偷营。他不慌不忙,照旧卧于帐中,并严厉宣令左右按部不动。将士见主帅镇定自若,也渐渐安定下来。敌军无隙可乘,只好退兵。以后,又经过几次交锋,薛索儿兵败北退。萧道成以军功,晋升为骁骑将军,封西阳县侯,邑六百户,升迁“巴陵王”卫军司马,随镇会稽。这之前,宋明帝封萧道成为假冠军将军、持节,都督北讨前锋诸军事,镇守淮阴。
泰始三年(467年),北魏南侵,宋将沈攸之、吴喜败于睢口,弃城逃。魏军追到淮北,萧道成派遣高道庆,将百张弩浮船于淮河中,射城外敌军。敌骑争相躲避,萧道成命令火速出击,取得了胜利。萧道成升迁为督南兖徐二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持节,假冠军,督北如故。五年(469年),进督兖、青、冀三州。六年(470年),授黄门侍郎,领越骑校尉,不拜。又授冠军将军,留于本任。
随着萧道成权势的不断攀升,宋明帝对他的猜忌日益加重。于是派吴喜到萧道成处持壶赐酒。萧道成知道是皇帝在试探自己,便接壶一饮而尽。吴喜回报,宋明帝方释然。不久,朝廷又召他入京。部下闻讯,纷纷劝他不要进京。萧道成这次却显得非常镇静,对部下们说:“诸卿都不明白事理。主上自诛诸弟,是因为太子年幼,作身后计,与他族无关。我唯应速速还京,事缓必被疑。今主骨肉相残,自非灵长之运。祸难将兴,正需卿等出力合作。”于是,萧道成不带部属,只身火速赶回京师,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太子刘昱即位后,受遗诏参与机要。
元徽二年(474年),萧道成又平定了“桂阳王”刘休范的叛乱,威望大增,升迁为散骑常侍、中领军、都督南究徐兖青冀五州军事,镇军将军,南究州刺史。晋爵为公,增邑二千户。(476年),又加封尚书左仆射,本官如故。从此,萧道成以中领军的身份逐渐掌握了朝政。
小皇帝刘昱虽然年幼,但生性残忍,以杀人为乐,朝廷内外人人不能自保。萧道成亦几次险遭杀害,故深为忧虑。他经过深思,决定废帝另立。于是与直阁将军王敬则等人密谋发动政变。王敬则暗地里联络了皇帝身边的二十多人,伺机行刺。元徽五年(477年)七月的一个夜晚,刘昱身边的侍从杨玉夫和杨万年,潜入仁寿殿,趁刘昱喝得酩酊大醉,将其头颅砍下。
次曰,萧道成以太后令召袁粲、褚渊、刘秉入朝商量大事。萧道成先向三位通报了刘昱被杀之事。然后先转向懦弱无能的刘秉问:“君是国家重戚,今日之事,将如何处理? ”刘秉推不敢当。萧道成又让袁粲拿主意,袁粲也不敢当。褚渊说:“非萧公无以了此事。”又亲手将事权授给萧道成。于是,由萧道成等备法驾往东府迎“安成王”刘準人宫即位,改元“升明”。萧道成出镇东府,任侍中、司空、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持节,都督刺史如故,封竟陵郡公,邑五千户,军国大事一手包揽。
升明二年(478年)在平定了沈攸之为首的叛乱之后,加封萧道成太尉,增封三千户,都督南徐、南兖、徐、兖、青冀、司、豫、荆、雍、湘、郢、梁、益、广、越十六州诸军事。三月,萧道成又借故诛杀镇北将军黄回。
经过多年的专权,萧道成于升明三年(479年)四月,取代了刘宋王朝,建立南齐政权,改元“建元”,史称齐高帝。萧道成即皇帝位后,前惩刘宋之戒,务从俭约,颁布诏书杜绝四方礼庆,强化对诸王官吏不法行为的管制,注重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以保护生产力。他下令减免百姓逋租宿债,减轻市税,宽简刑罚,主张以宽厚为本。在“二吴、义兴三郡”遭受水灾时,颁旨减免田租。又注意招抚流亡,减免租税,并下令整理户籍。
萧道成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建元四年(482年)正月,下诏:“今关燧无虞,时和岁稔,远迩同风,华夷慕义。便可式遵前准,修建教学,精选儒官,广延国胄。”萧道成为政清俭,反对奢侈浪费,特别强调节俭,并以身作则。将宫殿、御用仪仗等用金、铜制作的器具,全部用铁器替代。一次,他发现主衣库中有玉导,很不高兴,马上命人击碎。又命人翻检有何异物,凡认为能助长豪华奢侈风气的,全部销毁。他常说:“使我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建元四年(482年),三月,萧道成因病逝世,终年56岁,在位4年,庙号“太祖”,谥曰“高皇帝”。葬于武进县泰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