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人物》
唯一号: 151030020220000034
人物姓名: 毛遂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028.pdf
性别:
时代: 战国

传略

毛遂,战国时薛(今滕州市张汪镇)人,赵国平原君的门客,居其门下,三年无所为,不被人所知。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援。临行前,平原君准备挑选二十名文武门客随同前往,已选中十九人,尚缺一人。这时,门客毛遂自告奋勇,愿与平原君同往。平原君问:“毛先生至赵国几年?”遂答:"三年。”平原君又问:“先生若为圣贤之辈,三年未曾被人称诵,是先生无才能也。”毛遂答:"吾乃囊中之锥,未曾露锋芒,今曰得出襄中,方能脱颖而出。”平原君心悦诚服,率毛遂等二十人前往楚国。 到楚国后,平原君与楚王会谈,言其利害,求其出兵援赵。当时楚国畏秦,不肯出兵援赵,半日已过,楚王仍犹豫不决,会谈仍不见成效。此时,毛遂手握宝剑登阶而上。楚王斥曰:“我与君主商谈,与你何干? ”毛遂按剑近前说:“你之所以训斥毛遂,是依仗楚国屯兵百万,现你我近在咫尺,不得调集百万之师,你的性命系在我毛遂之手,我听说历史上汤王以七十里疆土一统天下,周文王以百里之壤称霸诸侯,并不是因为兵多将广,而是顺其势,振其威。今楚国沃土千里,陈兵百万,君王为何这样惧怕秦国,岂不被天下之人耻笑。提起当年秦国大胜楚国(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战败楚军,在夷陵火烧楚先王坟墓),一战取鄢陵(今河南地二战烧夷陵(今湖北宜昌地),三战灭楚先人。此事为百世之怨,乃楚国的耻辱。今楚赵合纵抗秦,并非为赵,实乃为楚。"毛遂一席话语说得楚王连连点头称是,遂与平原君歃血为盟,决心楚赵联合共同抗秦。至赵国后,平原君赞颂毛遂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将毛遂视为上客。 后人将这段史实称之为“毛遂自荐",用以比喻自己推荐自己。 毛遂后卒于薛,葬于薛城北门外(原滕州官桥火车站处),民国初年,修建津浦铁路时,迁葬官桥车站西,现迁葬墓址尚存。

知识出处

枣庄人物

《枣庄人物》

《枣庄人物》,它立足枣庄,纵观古今,记述了古代、近代、现代及当代在枣庄土地上出生、生活工作的172位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书中写史考证有据,记事准确翔实,又颇具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它的问世,对我们了解枣庄历史,熟悉先辈业绩,继往开来,振兴枣庄,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