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烛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人物》
唯一号: 151030020220000031
人物姓名: 薛 烛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020.pdf
性别:
时代: 春秋

传略

薛烛,春秋时薛国人。薛烛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他对剑特别喜爱,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作研究,欣赏鉴别剑的能力特强,以善于相剑闻名于世。 为了欣赏天下名剑,他在吴王夫差二十年(公元前476年)前后告别了薛国的亲人,踏上了南下的旅途,来到了收藏宝剑较多的越国。 越王勾践有五把宝剑闻名于天下,视为国宝,轻易不让人见。薛烛来到越国的消息传开后,越王的大臣立即向勾践报告并建议越王请善于相剑的薛烛鉴定一下越国的宝剑。勾践一听很髙兴,马上传令召见薛烛。越王说:“我有五把宝剑请您欣赏评论。”薛烛谦虚地回答:“我比较愚笨,对剑的知识所知甚少。今天大王有令,我不得已才到此献丑。”不一会,越王命掌管剑的官员捧出一把宝剑。薛烛一看,便说:“这把剑名叫豪曹,已不是宝剑。凡是宝剑都有五种颜色,光彩夺目,不能互相掩盖。 豪曹原来很有名,现在质量变了,不能算作宝剑。”越王一听,马上令人换上一把宝剑,递给薛烛。薛烛接过仔细一看,马上指出这把也不是宝剑。此剑名叫巨阙,原来也很有名气,但今天巨阙剑的金、银、锡三种主要成分已经分离,而真正的宝剑是融为一体而不可分的。越王听后非常佩服薛烛的胆识和眼力,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高兴地对薛烛解释:“您说得很对。巨阙宝剑刚铸造成的时候,我坐在露坛之上,宫人驾着四头白鹿拉的车从坛下经过。白鹿受惊飞奔,我引剑一指,斩断了车套绳。白鹿仍继续驰而不知绳已断。此剑削铁如泥,锋利无比,所以起名叫巨阙。 ”越王勾践解释完巨阙剑的由来之后,立即命人取出宝剑纯钩。薛烛一听“纯钩”二字不禁为之一震,想不到越王会拿出稀世珍宝让他欣赏,心中异常激动兴奋,一时竟惊喜得说不出话来。当他看到掌剑的官员双手捧着纯钩剑走来时,马上走下台阶,朝北深深一拜,整理好衣服恭欹地坐下,注视着纯钩剑,然后接过来仔细观赏。薛烛轻轻抽出纯钩剑,只见“拂扬如华,捽如芙蓉,观其M灿灿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溏,观其断严严如琐石,观其才焕焕如冰释”,不由得脱口赞道:“好剑!好剑!这才是真正的宝剑! ”越王勾践接着说:“您说得很对,这是宝剑。有人想出高价收买纯钩剑,价钱是两个乡、一千匹骏马和两个千户之都。您看可以吗? ”薛浊答道:“不可,当铸造这把宝剑的时侯,赤堇山破而出锡,若耶溪涸而出铜,雨师为之洒水,雷公为之击囊,蛟龙为之捧炉,天帝为之装炭,太一为之下观,天精为之下之,铸剑大师欧冶子巧厝上天的精华,拿出自己的绝技,竭尽全力地铸造了三把长剑、两把短剑。一曰湛卢,二曰纯钩,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吴王阖庐得到湛沪、胜邪、鱼肠三把宝剑。阖庐无道,湛卢剑被人偷送给楚王。秦王听说后派人向楚王索取,楚王不答应,秦王就兴师攻打楚国,并派使者告诉楚王,把湛卢剑送给秦国,秦国就撤兵,楚王坚决不答应,两国之间为了这把宝剑而大动干戈。阖庐为了夺取王位,派壮士专诸谋剌吴王僚。专诸把阖庐给的鱼肠剑藏在鱼肚里,趁给吴王僚送鱼菜时突然袭击,剌透了吴王僚的护身甲,杀死了吴王僚。这是用宝剑杀害政敌,未见用宝剑为天下大事服务。如今赤堇山已经闭合,若耶溪深不可测,天上的群神也不下来,即便欧冶子死而复生,把全城的金银珠玉都拿出来用于铸剑,也不能得到一把这样的宝剑。这把纯钩宝剑是无价之宝,有人想用两个乡、一千匹骏马和两个千户之都换取宝剑,这不值得 —谈。”越王勾践闻听此言大喜,非常敬佩薛烛相剑的才i只,遂待薛烛为上宾,朝夕谈论剑道。 两三年后,薛烛婉言谢绝了勾践的挽留,离开越国。临别时,越王赠送给薛烛一把宝剑,作为他对薛烛来越相剑的纪念。薛烛背着这把宝剑漫游各地,遍寻天下名剑。他曾到过吴国的剑池(在苏州虎丘山),找寻吴王阖庐的宝剑。他还到过楚国,寻访楚王三把铁剑和双剑。薛烛不仅善相剑。且喜欢剑。他身佩宝剑旅行,天天鸡鸣起舞。其剑术高超,抽、带、提、格、击、刺、点、崩、搅、压、劈、截、洗、云、挂、撩等剑法精通娴熟,达到身与剑合,剑与神合,出神入化的境界。薛烛游历了名山大川,遍访了天下名剑之后,于老年时回到了家乡,给青年人讲述剑的知识与故事。

知识出处

枣庄人物

《枣庄人物》

《枣庄人物》,它立足枣庄,纵观古今,记述了古代、近代、现代及当代在枣庄土地上出生、生活工作的172位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书中写史考证有据,记事准确翔实,又颇具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它的问世,对我们了解枣庄历史,熟悉先辈业绩,继往开来,振兴枣庄,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