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仲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唯一号: 151030020210000152
人物姓名: 奚仲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10000007/001
起始页: 0750.pdf
性别:

传略

奚仲是夏代异姓诸侯,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后,任姓,因擅长造车,曾任夏王朝“车正”,受封于薛,为薛国始祖。奚仲以善造车而闻名于世,史料多有记载。《吕氏春秋•郡守篇》说:“奚仲作车。” 《淮南子•修务篇》也说:“奚仲为车。”《世本•作篇》《荀子•解蔽篇》等都说奚仲作车。 根据更多的史籍记载,奚仲所造的是马车。進周《古史考》认为:“黄帝作车,少昊驾牛,禹时奚仲驾马,仲又造车,广其制度也。”也就是说,黄帝发明最原始的车子,以马驾车则是到奚仲时才开始,并广而推行。据《管子•形势解》记载:“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圆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王仲孚先生以古文献为基础,根据王国维对甲骨文及古籍的考证,认为车的发明在先,与畜力结合的时代在后,这正符合文明演化的通则。再有,郭沫若在《卜辞通纂》中,针对甲骨文“车”字形态所表现出的复杂性,指出殷代的马车,在时间上与传说中奚仲的时代甚为接近。当时车的制作,承袭了悠久的传统,已开始使用畜力,摆脱了原始的形式。因而可以说,用马驾的车,是奚仲发明的。 奚仲发明的马车,由于时代相当久远,不可能有实物保存下来。但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卜辞中,已出现象形文字“车”。观其字形结构,分别由轮、轴、舆、辕等部件组成。这种以木为结构的马车,大大方便了交通运输,成为奴隶主贵族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马车在当时还是一种特殊的礼器,是特权阶层身份、地位的象征。奴隶主贵族死后,往往用马车随葬。 马车的发明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以马力代替人力,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交通效能,也促进了道路的发展;增强了人们的地域拓展能力,有利于各地区间的联系和信息交往;扩大了各地区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随着马车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速度和承载力较高的马拉战车,在此后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奚仲精通造车技术,同时又创制了夏王朝的车服制度,在夏禹时被任以“车正”之职,并被封在薛地,主管战车、运输车的制造、保管和使用。薛11奚仲父子所统辖的地区由于物阜民丰,很快强大起来,成为夏王朝最为繁荣昌盛与文明进步的地区之一。它不但是夏王朝交通运输的舟车制造基地,也是粮食及物资的重要供给地。同时,由于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加上水陆交通便利,又成为华夏文化交流中心。 奚仲和他的父亲番禺、儿子吉光都是发明家,其功绩主要是发明或改进了作为交通工具的舟、车,而尤以奚仲的功绩最为突出。奚仲的儿子吉光,秉性聪慧,也是一位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俊杰。奚仲就将薛地邳闽让给吉光管辖,称为吉光国,后迁于下邳。历史上将此二地分别称为“上邳”和“下邳”。他所开创的薛国,经历千年而不衰,创造了极富特色的地域文明,创造了海岱历史文化区的一支重要而又摧燦的土著文化。 奚仲为中华民族和人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在景仰和怀念他。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