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私人营造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218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私人营造业
分类号: F407.9
页数: 1
页码: 850-850
摘要: 建国前,枣庄市没有施工企业,从事建筑主要是民间的瓦匠、石匠、木匠、铁匠等艺人组成的瓦工行帮、木工行帮和包工柜等私人营造业。
关键词: 私人营造业 建筑业

内容

建国前,枣庄市没有施工企业,从事建筑主要是民间的瓦匠、石匠、木匠、铁匠等艺人组成的瓦工行帮、木工行帮和包工柜等私人营造业。20至40-年代,枣庄地区瓦工行帮有三合街的王福德、王福清、王福田、王福成等兄弟4人及徒弟10余人被称为三合庄的“王家”行帮,黄楼的黄占元、黄占义、黄占叶等兄弟3人及徒弟10余人被称为黄楼的“黄家”行帮,还有枣庄的段云秀、田成德等10余人及郭村的董明洋师徒10余人组成的瓦工行帮。他们主要担负中兴煤矿公司的部分工程及矿外的民房建筑、维修业务。今市百货大楼北侧的“鸽子楼”,就是1942年“王家”行帮承建的。1935年河北井经任清华、赵纯德等人,在枣庄中兴煤炭公司开办了包工柜。
  后又陆续出现董明洋、王德义、段云秀、田成德等十几个包工柜。建国前峄县城镇私人营造业主要是以城镇和乡村的闲散劳动力组成的私人行帮,从事官府衙门、富户住宅、商贾门面、祠庙、碑坊等建筑。抗日战争时期,峄县县城私人营造业有城东关以张玉喜为瓦工头的张家班,城里以王西照为瓦工头的王家x和以程宝仁为瓦工头的程家班。张家班主要承接城内各商贾门市及瓦房建筑。王家班主要承担官府衙宅和其他房屋的建筑、维修,木工施工主要由程家班承担。台儿庄镇私人营造业以瓦工张广庭、张景美、郭成美为主组织本地及临沂、苍山等地工匠的小瓦工行帮,承建本地区的房屋建筑。薛城有以建筑为主的梁西云行帮,以修缮为主的胡大法行帮。
  1938年,临城火车站落成的37米高水塔,即为梁西云行帮所建。建国前,滕县私人营造业都是瓦工、木工行帮联合体。东关有瓦匠王清元、洪村李义善等,他们常年带领40余人承揽南门里徐家祠堂、孔家宅子和王家祠堂的修建任务;西关有曹金梁、崔二歪、张延益带领的木工、瓦工30余人修建西关商号和西南园、鲁寨富户的住宅;北关有瓦工李广茂带领20余人常年为北门里铁牌坊黄家修建房屋;还有瓦工萧成山、李成亮与东关木工杨玉峰联合,领工40余人承揽盐店街商家字号的房屋修葺;西寺院有李奉宝领30人包揽姚家房屋修建;城里有孙宝山领10余人修建小字号的房屋。
  私人营造业施工工具简单,主要有瓦刀、泥抹子、锤子、镐、锨、水桶、筐、杠子等,且由工匠个人自备。耘人营造业行帮,至枣庄地区解放全部解体。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枣庄市志》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连绵延续经久不衰。明、清至民国,枣庄市今辖区原膝县、峄县所修志书达20种之多。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旧志体例多因袭相沿,内容杂芜俱陈,但所载地方史料,仍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参考价值,不失为重要文化遗产。”一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使绵延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枣庄市人民政府于80年代初建立了新的修志机构,开始组织编修新方志。1985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史志办公室和市直机关各部门根据《枣庄市志》的编幕要求,开始商定市志各分志篇目。编写篇目的拟定,指导和促进了入志资料的搜集;随着搜集资料的进展,又充实、调整、完善了各分志的篇目。从分志篇目初定起,广大修志人员查档案,阅典籍,录口碑,广征博采,历时三载,搜集文字资料数以千万计,和大量图片、实物。经过对资料考证、筛选,全面开始分志编幕。市志各分志初稿草成以后,市直各部门分别组织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老同志等各方面知情人士,反复进行了资料核实和志稿审定。在分志成稿的基础上,市史志办公室总幕合成((冬庄市志》稿,最后由枣庄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地方史志编幕委员审定出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