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列车发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94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列车发电
分类号: TM619
页数: 2
页码: 670-671
摘要: 建国后,枣庄电力一时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为了加速发展生产,国家先后抽调煤炭部第一列车电站、水电部列车电业局第十一列车电站、第三十九列车电站、第二十八列车电站前来枣庄。
关键词: 发电 列车发电

内容

建国后,枣庄电力一时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为了加速发展生产,国家先后抽调煤炭部第一列车电站、水电部列车电业局第十一列车电站、第三十九列车电站、第二十八列车电站前来枣庄。4个列车电站职工总人数356人。
  第一列车电站,1956年12月调到枣庄矿务局陶庄煤矿,设在陶庄煤矿洗煤厂处。
  1958年7月,调往内蒙古昭乌达盘平庄煤炭开发处。主要设备:2500千瓦发电机1台,电压等级为6.3千伏;8.5吨锅炉2台;汽轮机1台、气压42kg/cm2,蒸汽温度425'C,给水温度1050C。
  第十一列车电站,1959年6月调入原官桥矿务局,10月1日正式发电,1983年底停机。主要设备:锅炉是苏联进口,额定容量8.5吨,气压41kg/cmZ,气温4500C,给水温度1050C,共3台;汽轮机1台,苏联进口,容量4000千瓦,气压35kg/cmZ,气温4350C ;发电机1台,苏联进口,容量4000千瓦,电压6.3千伏;厂用变压器1台,苏联进口,容量500千伏安;励磁机1台,苏联配套;全部固定资产680万元。
  第三十九列车电站,1979年10月由内蒙迁到鲁化正式发电,1982年1月撤出。主要设备:锅炉3台,每台8.5吨/小时,压力41kg/cmZ,蒸汽温度4500C,单鼓立式水管型;汽轮发电机T2-4-2型4000千瓦,电压6.3千伏,静子电流458安,转子电流520安,苏联制造。
  第二十八列车电站,1976年1月调来枣庄矿务局陶庄矿发电,1983年底停机。主要设备:锅炉4台,单鼓立式水管型。每台8.5吨/小时,压力40kg/cmz,气温4500C,上海锅炉厂生产;汽轮机1台,6000千瓦,上海汽轮机厂生产;发电机1台,TQC5466/2型,6000千瓦,电压6.3千伏,静子电流688安,转子电流160安,上海电机厂制造。
  二、管理体制建国后,枣庄市范围内4个列车电站,除第一列车电站归属煤炭部外,其余3个列车电站都归属水利电力部列车电业局。1976年前,列车电业局分3个基地,枣庄地区的3个列车电站属于西北基地管区。1976年以后,枣庄的3个列车电站归属华东管区,列车电站下设汽机、锅炉、电气3个工段和化验室、热工仪表组、技术管理组、后勤管理组。
  列车电站是租用单位交租金,列车电站发电供租用单位使用。生活设施、基建费用皆由租用单位提供。
  1983年由于水电部列车电业局解散,三十九列车电站、十一列车电站、二十八列车电站于1983年4月都下放归山东省电力局。
  省电力局又将3个列车电站人员交给滕县电厂管理。
  1984年,十一列车电站、二十八列车电站调往海南岛,三十九列车电站调往内蒙大雁矿务局。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枣庄市志》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连绵延续经久不衰。明、清至民国,枣庄市今辖区原膝县、峄县所修志书达20种之多。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旧志体例多因袭相沿,内容杂芜俱陈,但所载地方史料,仍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参考价值,不失为重要文化遗产。”一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使绵延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枣庄市人民政府于80年代初建立了新的修志机构,开始组织编修新方志。1985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史志办公室和市直机关各部门根据《枣庄市志》的编幕要求,开始商定市志各分志篇目。编写篇目的拟定,指导和促进了入志资料的搜集;随着搜集资料的进展,又充实、调整、完善了各分志的篇目。从分志篇目初定起,广大修志人员查档案,阅典籍,录口碑,广征博采,历时三载,搜集文字资料数以千万计,和大量图片、实物。经过对资料考证、筛选,全面开始分志编幕。市志各分志初稿草成以后,市直各部门分别组织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老同志等各方面知情人士,反复进行了资料核实和志稿审定。在分志成稿的基础上,市史志办公室总幕合成((冬庄市志》稿,最后由枣庄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地方史志编幕委员审定出版。

阅读

相关地名

枣庄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