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经济效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893
颗粒名称: 第五章 经济效益
分类号: F014.35
页数: 4
页码: 583-586
摘要: 1949年,本市按当年现行价格计算的社会净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53.32%。
关键词: 生产效益 经济效益

内容

1949年,本市按当年现行价格计算的社会净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53.32%。其中:农业净产值率为56.69%,工业净产值率为39.95%,建筑业净产值率为20%,运输邮电业净产值率为52.17%,商业饮食业净产值率为50%,,1980年,全市按当年现行价格计算的社会净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48.18%。其中:农业净产值率为61.6%,比1949年提高4.91%;工业净产值率为44.34%,比1949年提高4.39%;建筑业净产值率为25%,比1949年提高5%;运输邮电业净产值率为58.09%,比1949年提高5.92%;商业饮食业净产值率为57.26%,比1949年提高7.26%,,1985年,全市按当年现行价格新口径计算的社会净产值占社会总产值48.81%。其中:农业净产值率为64.23%,比1980年提高2.63%;工业净产值率为41.57%,比1980年降低2.77%;建筑业净产值率为32.18%,比1980年提高7.18%;运输邮电业净产值率为54.87%,比1980年降低3.22%;商业饮食业净产值率为57.11%,比1980年降低0.15%。自1980年以来,原材料、辅助材料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物耗价值量普遍增大,但各物质生产部门强化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消化能力,使1985年的社会净产值率仍比1980年提高0.63%;在各物质生产部门中,农业和建筑业的净产值率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工业、运输邮电业和商业饮食业的净产值率则有所下降。
  第二节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及房屋建筑面积竣工率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到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末年,全市县以上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共新增固定资产152861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8.28%。其中:“一五”期间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50.01%,“二五”期间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59.07%,“调整”期间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100.85%,“三五”期间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20.7%,“四五”期间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56.71%,“五五”期间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5.71%,“六五”期间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4.17%0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到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末年,全市县以上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房屋竣工面积570.9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为67.46%。其中:“二五”期间房屋竣工率为94.02%,“调整”期间房屋竣工率为88.08%,“三五”期间房屋竣工率为64.08%,“四五”期间房屋竣工率为66.57%,“五五”期间房屋竣工率为卷十八综合经济志52362.75%,“六五”期间房屋竣工率为64.39%.枣庄市历年新增固定资产及房屋竣工情况统计表第三节工农业劳动生产率1949年,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为106元(即平均每个农林牧副渔业劳动力创造不变价计算的农业总产值,下同)。1957年,全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为147元,按可比价格口径比较,比1949年提高40.61%;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823元(即平均每个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职工创造不变价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下同)。1965年,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为168元,按可比价格口径比较,比1957年提高17.69%;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053元。
  1978年,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为446元,按可比价格口径比较,比1965年提高92.64%;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6661元。1980年,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为500元,按可比价格口径比较,比1978年提高13.22%;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554元;城镇集体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229元。1985年,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为1161元,按可比价格口径比较,比1980年提高63.29%;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629元;集体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921元。
  524枣庄市志枣庄市历年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统计表注:在上表中1-5栏的各项数字按老口径计算;6栏的各项数字是按新口径计算的。
  第四节工业经济效益1970年,本市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为32944万元,实现利税总额9106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30005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全年平均余额4818万元,平均每百元现价工业总产值提供利税27.64元,平均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提供利税30.35元,平均每百元现价工业总产值占用定额流动资金14.62元,可比产品成本较上一年降低0.3%.1978年,本市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543个,其中亏损企业57个,亏损面占10.5%,亏损额为12%万元。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为81877万元,现价工业净产值为31685万元,实现利税总额17386万元,可比产品总成本为49712万元,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成本计算的总成本为50636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69485万元,平均每百元现价工业总产值提绷毛利税21.26元,平均每百元现价工业净产值提供利税54.78元,平均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提供利税25.02元,平均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提供现价工业总产值117.66元,平均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提供现价工业净产值45.6元,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可比成本较上一年降低1.82%01985年,全市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卷十八综合经济志.5一25826个,其中亏损企业99个,亏损企业面占11.99%,亏损额(不含电力企业)为1692万元。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为180788万元,现价工业净产值为79842万元,实现利税总额(不含电力企业)为28299万元,可比产品总成本为81395万元,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成本计算的总成本为74377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为192132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全年平均余额为39868万元。平均每百元现价工业总产值提供利税(不含电力企业)16.24元,平均每百元现价工业净产值提供利税(不含电力企业)49.6元,平均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提供利税(不含电力企业)17.7元,平均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提供现价工业总产值109.12元,平均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提供现价工业净产值41.56元,平均每百元现价工业总产值占用定额流动资金19.02元,平均每百元现价工业净产值占用定额流动资金49.93元,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可比产品成本较上一年上升9.44%0第五节农业经济效益1949年,全市平均每百亩农用耕地拥有:有效灌溉面积1亩,农用役畜1.73头。
  平均每个农林牧副渔业劳动力(以下简称农业劳动力)提供不变价计算的农业总产值105.6元;提供粮食295.4公斤,棉花0.5公斤,油料3公斤,烟叶0.7公斤,麻类0.7公斤,水果41.4公斤,肉类1.3公斤;年末拥有林地面积0.1亩。
  1957年,全市平均每百亩农用耕地拥有:有效灌溉面积6.5亩,农用动力机械0.002马力,农用役畜2.8头。平均每亩耕地施用化肥实物量0.7公斤。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提供不变价计算的农业总产值146.61元;提供粮食514.3公斤,棉花0.8公斤,油料15.8公斤,烟叶5.2公斤,麻类3.9公斤,水果39.4公斤,肉类6.4公斤,水产品0.6公斤;年末拥有林地面积0:2亩。
  1965年,全市平均每百亩农用耕地拥有:有效灌溉面积14.8亩,其中机电灌溉面积4亩,机耕地面积10.9亩,农用动力机械0.6马力(其中农用拖拉机0.1马力)。平均每亩耕地用电量1.2度。平均每亩耕地施用化肥实物量1.5公斤。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提供不变价计算的农业总产值168.42元;提供粮食567.7公斤,棉花0.5公斤,油料12.8公斤,烟叶6公斤,麻类1.3公斤,水果24.5公斤,肉类7.3公斤,禽蛋2.6公斤,水产品0.4公斤;年末拥有林地面积0.6亩。
  1978年,全市平均每百亩农用耕地拥有:有效灌溉面积62.1亩,其中机电灌溉面积52.6亩;机耕地面积60.5亩;农用动力机械16.2马力,其中农用拖拉机4.7马力。平均每亩耕地用电量28.2度。平均每亩耕地施用化肥实物量50.4公斤。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提供不变价计算的农业总产值446.43元;提供粮食1017.5公斤,棉花0.3公斤,油料12.9公斤,烟叶16.2公斤,麻类5.4公斤,水果54.9公斤,肉类24.7公斤,禽蛋4.6公斤,水产品2公斤;年末拥有林地面积0.9亩,果园面积0.2亩。
  1985年,全市平均每百亩农用耕地拥有:有效灌溉面积65.5亩,其中机电灌溉面积57.4亩;农用动力机械28.4马力,其中农用拖拉机9.1马力,农用载重汽车3.8马力。
  平均每亩耕地用电量78.8度。平均每亩耕地施用化肥实物量%公斤。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提供不变价计算的农业总产值1160.95元;提供粮食1445.7公斤,棉花14.6公斤,油料73.3公斤,烟叶17.5公斤,麻类4.9公斤,水果54.4公斤,蚕茧0.2公斤,肉类82.2公斤,禽蛋54.8公斤,蜂蜜0.1公斤,水产品2.9公斤;年末拥有林地面积1.1亩,果园面积0.1亩。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枣庄市志》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连绵延续经久不衰。明、清至民国,枣庄市今辖区原膝县、峄县所修志书达20种之多。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旧志体例多因袭相沿,内容杂芜俱陈,但所载地方史料,仍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参考价值,不失为重要文化遗产。”一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使绵延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枣庄市人民政府于80年代初建立了新的修志机构,开始组织编修新方志。1985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史志办公室和市直机关各部门根据《枣庄市志》的编幕要求,开始商定市志各分志篇目。编写篇目的拟定,指导和促进了入志资料的搜集;随着搜集资料的进展,又充实、调整、完善了各分志的篇目。从分志篇目初定起,广大修志人员查档案,阅典籍,录口碑,广征博采,历时三载,搜集文字资料数以千万计,和大量图片、实物。经过对资料考证、筛选,全面开始分志编幕。市志各分志初稿草成以后,市直各部门分别组织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老同志等各方面知情人士,反复进行了资料核实和志稿审定。在分志成稿的基础上,市史志办公室总幕合成((冬庄市志》稿,最后由枣庄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地方史志编幕委员审定出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