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总产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88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社会总产品
分类号: F014.41
页数: 9
页码: 572-580
摘要: 建国初,枣庄地区的经济结构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农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80%以上,而农业自给性的生产又占着主要的地位。
关键词: 国民财富 社会总产品

内容

建国初,枣庄地区的经济结构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农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80%以上,而农业自给性的生产又占着主要的地位。从1958年起,全市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从建国到1980年的31年间,工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口径以平均每年递增8.6%的速度远远超过农业总产值,1980年的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60%以上,经济结构形成以工业为主体的格局。在1980年以后的五年中,深化农村改革,将农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农业总产值按新口径和可比价格计算,以平均每年递增12.9%的速度与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2.4%的速度同步发展,保持了全市经济高速发展,结构协调稳定的新格局。
  1949年,按当年现行价格计算的社会总产值为778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408万元,工业总产值801万元,建筑业总产值300万元,运输邮电业总产值23万元,商业饮食业总产值252万元。
  1980年,按当年现行价格计算的社会总产值为19522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2827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82.32%下降到27.06%; Z业总产值118654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10.29%上升到60.78%;建筑业总产值14566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3.85%上升到7.46%;运输邮电业总产值2856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0.3%上升到1.46%;商业饮食业总产值6326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仍然保持1949年的3.24%0枣庄市历年社会总产值统计表注:1984年以前的工农业总产值按老口径计算,1985年的工农业总产值按新口径计算。
  512枣庄市志1985年,按当年现行价格新口径计算的社会总产值达到435402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34468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回升到30.88%;工业总产值243348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回降到55.89%;建筑业总产值32448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回降到7.45%;运输邮电业总产值7199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到1.66%;商业饮食业总产值17939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到4.12%0第二节工农业总产值1949年到1985年的36年间,枣庄地区的工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口径比较,增长了22.6倍,平均每年递增9.2%,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75.8倍,平均每年递增15.5%;农业总产值增长7.1倍,平均每年递增6%。建国以后,工业总产值的高速发展,使其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11.11%提高到1985年的68.74%;农业总产值以低于工业的增长速度发展,其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88.89%降为1985年的31.26%. T-业产值比重,是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超过农业的,连续三年超高速,到1960年,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曾上升到75.56%的峰顶,1961年开始下降,并着手调整经济,工业减速;农业产值则由于“大跃进”中比例失调和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曾七年减少至亿元以下。从第三个五年计划以后,工农业的生产结构趋向较为合理。在此之后的20年中,除1974年产值一度回降较大外,均未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工农业总产值比重升降曲线示意图……工业总产值比重—农业总产值比重卷十八综合经济志513建国后,工农业总产值及工业、农业产值比重发生较大变化。1949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工农业总产值7209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01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11.11%;农业总产值640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8.89%01957年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工农业总产值13993万元,按可比价格口径比较,比1949年增长80.89%,平均每年递增7.7%,其中:工业总产值489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4.95%;农业总产值910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5.05%01965年按1957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工农业总产值26302万元,按可比价格口径比较,比1957年增长80.36%,平均每年递增7.6%,其中:工业总产值1353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1.48%;农业总产值1276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8.52%01978年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工农业总产值122958万元,按可比价格口径比较,比1965年增长242.5%,平均每年递增9.9%,其中:工业总产值8769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1.32%,农业总产值3525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8.68%01985年按1980年不变价格新口径计算的工农业总产值3098%万元,按可比价格口径比较,比1978年增长111.2%,平均每年递增11.3%,其中:工业总产值213026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8.74%,农业总产值%87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1.26%a枣庄市历年工农业总产值统计表514枣庄市志(续表) 注:(1)当时不变价是:1957年以前按1952年不变价计算,1958年至1970年按1957年不变价计算,1971年至1981年按1970年不变价计算。1981年后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
  (2)1984年及以后的村及村以下工业计入工业总产值。
  卷十八综合经济志525第三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1949年,本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143024吨,焦炭14983吨,食用植物油258吨,卷烟5562箱,饮料酒132吨,铁制农具90万件。
  1957年,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117.58万吨,焦炭12.37万吨,发电量5410万度,食用植物油1474吨,日用陶瓷277万件,铁制小农具300万件,铁锅2万口,卷烟1.45万箱,饮料酒903吨。
  1965年,本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494.83万吨,焦炭2.67万吨,发电量11013万度,洗精煤108.39万吨,耐火砖162吨,水泥2.07万吨,合成氨1029吨,交流电动机826千瓦,机制纸683吨,食用植物油2021吨,日用玻璃1200吨,日用陶瓷2%万件,卷烟3.81万箱,饮料酒1553吨,铁制小农具3.79万件。
  1978年,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997.26万吨,焦炭123.33万吨,发电量51716万度,洗精煤384.6万吨,生铁1.28万吨,铁矿石11.52万吨(原矿),耐火砖2.1万吨,水泥25.32万吨,合成氨10.15万吨,农用化肥(折纯量,下同)7.14万吨,农用拖拉机90台,机引农具860台,交流电动机3万千瓦,电石(折标准发气量,下同)1.6万吨,纱4336吨,布2256万米,麻袋185万条,呢绒3万米,皮鞋6万双,塑料制品471可变压器4.33万千伏安,机制纸及纸板1.27万吨,日用玻璃0.42万吨,日用陶瓷1168万件,卷烟17.08万箱,饮料酒0.5万吨,酒精(商品量,下同)0.54万吨,保温瓶(含商品瓶胆,下同)240万只,铁制小农具555万件。
  1985年,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1002.6万吨,焦炭87.11万吨,发电量48.06亿度,洗精煤265.73万吨,耐火材料制品1.67万吨,水泥104.9万吨,合成氨11.26万吨,农用氮磷钾化肥7.1万吨,交流电动机3.39万千瓦,电石2.53万吨,纱11264吨,布2853万米,麻袋391.7万条,变压器5.63万千伏安,机制纸及纸板3.02万吨,日用陶瓷1676万件,卫生陶瓷2.9万件,平板玻璃313万平方米,卷烟32.13万箱,饮料酒2.43万吨,酒精0.97万吨,保温瓶385万只,中小农具3079万件,城市煤气429万立方米,呢绒36万米,皮鞋23万双,家具24.78万件,塑料制品1812吨,中成药35吨,生铁0.81万吨,铁合金0.57万吨,小型拖拉机187台,机引耕作机械6875台,机动脱粒机4467台,通讯电缆508千米,民用钢质船舶35艘,摩托车360辆,石膏112.12万吨。
  枣庄市历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统计表516枣庄市志(续表)卷十八综合经济志517(续表)第四节主要农业产品产量1949年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粮食17929万公斤,棉花32万公斤,油料185万公斤,烟叶42万公斤,麻类43万公斤,蚕茧0.05万公斤,水果2512万公斤,肉类80万公斤,水产品29万公斤;年末实有林地面积6.33万亩,实有果园面积2.13万亩。
  1957年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粮食31936万公斤,棉花51万公斤,油料979万公斤,烟叶323万公斤,麻类240万公斤,蚕茧4万公斤,水果2444万公斤,肉类400万公斤,水产品37万公斤,禽蛋365万公斤;年末实有林地面积14.2万亩,果园面积3.02万亩。
  1965年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粮食43018万公斤,棉花36万公斤,油料968万公斤,烟叶457万公斤,麻类97万公斤,水果1858万公斤,蚕茧3万公斤,肉类550万公斤,禽蛋200万公斤,水产品28万公斤;年末实有林地面积42.2万亩,果园面积5.21万亩。
  1978年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粮食80362万公斤,棉花23万公斤,油料1020万公斤,烟叶1279万公斤,麻类422万公斤,水果4338万公斤,蚕茧12万公斤,茶叶2万公斤,肉类1950万公斤,禽蛋365万公斤,水产品156万公斤,木材采伐量0.9万立方米;年末实有林地面积67.3万亩,果园面积13.66万亩,桑园面积0.72万亩,茶园面积0.21万田。
  1985年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粮食120627万公斤,棉花1217万公斤,油料6120万公斤,烟叶1462万公斤,麻类409万公斤,水果4540万公斤,蚕茧14万公斤,茶叶0.6万公斤,水产品245万公斤,农林部门统计的肉类产量6863万公斤,牛羊奶854万公斤,禽蛋4569万公斤,蜂蜜12万公斤,水产品245万公斤,木材采伐量5.6万立方米;年末实有林地面积89.88万亩,果园面积10.58万亩,桑园面积0.38万亩,柞坡面积1.74万亩,茶园面积0.06万亩。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枣庄市志》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连绵延续经久不衰。明、清至民国,枣庄市今辖区原膝县、峄县所修志书达20种之多。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旧志体例多因袭相沿,内容杂芜俱陈,但所载地方史料,仍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参考价值,不失为重要文化遗产。”一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使绵延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枣庄市人民政府于80年代初建立了新的修志机构,开始组织编修新方志。1985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史志办公室和市直机关各部门根据《枣庄市志》的编幕要求,开始商定市志各分志篇目。编写篇目的拟定,指导和促进了入志资料的搜集;随着搜集资料的进展,又充实、调整、完善了各分志的篇目。从分志篇目初定起,广大修志人员查档案,阅典籍,录口碑,广征博采,历时三载,搜集文字资料数以千万计,和大量图片、实物。经过对资料考证、筛选,全面开始分志编幕。市志各分志初稿草成以后,市直各部门分别组织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老同志等各方面知情人士,反复进行了资料核实和志稿审定。在分志成稿的基础上,市史志办公室总幕合成((冬庄市志》稿,最后由枣庄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地方史志编幕委员审定出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