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规划与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市市中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32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规划与建设
分类号: F292
页数: 3
页码: 194-196
摘要: 1961年,城区建设总用地2.89平方公里,房屋总建筑面积42.77万平方米。其中旧城区面积1.4平方公里。旧城区居住房屋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1949年为6.5万平方米),占城区居住建筑总面积61%。其中居民住宅占61.5%,工商业用房占8.4%,机关事业用房占25.7%,其它占4.4%。房屋建筑结构,砖木结构占73.8%,土坯简易结构占25.3%,砖混及钢筋硷结构占0.9%。
关键词: 城区建设 城市建设

内容

1961年,城区建设总用地2.89平方公里,房屋总建筑面积42.77万平方米。其中旧城区面积1.4平方公里。旧城区居住房屋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1949年为6.5万平方米),占城区居住建筑总面积61%。其中居民住宅占61.5%,工商业用房占8.4%,机关事业用房占25.7%,其它占4.4%。房屋建筑结构,砖木结构占73.8%,土坯简易结构占25.3%,砖混及钢筋硷结构占0.9%。1961年枣庄旧城压煤约1000万吨。枣庄市建设局在省、地建设部门的协助下编出枣庄镇旧城改造规划和十里泉建设总体规划,确定市中心迁址各塔埠。1963年山东省建设厅城市规划设计组协助编制枣庄城市10年发展规划,认定枣庄有8.2平方公里的安全地区可供地上建设,枣庄镇为城市中心定点,充分利用空地,有计划地改造旧城。
  1965~1979年用于枣庄城市建设总投资2093万元,占全市城镇基本建设总投资3.02%,城区建设总用地达12平方公里。
  1980年,本着“控制发展,利用现状,逐步淘汰旧区,重点建设新区”的原则,市城市规划专业领导小组修订了1978年编制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确定将枣庄建成“以煤炭、电力工业为主导,相应发展建材、陶瓷工业”的城市。规划人口规模1985年为13万人,2000年为15万人,用地面积控制在15-20平方公里,其中生活用地占50%,人均绿化用地8平方米,人均道路、广场用地12平方米。
  1980~1985年枣庄城市建设总投资5320万元,占全市城镇基本建设总投资4.6纬。1985年枣庄城区建设总用地达15.7平方公里,形成8条城市交通干道,划分出工业、商业、文化、住宅等重点区域。房屋建设总面积达424.4万平方米,为1949年的65倍。
  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96.95万平方米,工业、交通、仓库建筑面积128.63万平方米,商业、服务业建筑面积42.61万平方米,教育、医疗、科研事业建筑面积20.46万平方米,文化、体育、娱乐事业建筑面积5.94万平方米,办公用房建筑面积27.97万平方米,其它1.84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结构,砖混结构占53.500,砖木结构占45%,钢筋混凝土结构占0.87纬。房屋不同所有制建筑面积比重,全民所有占63%,集体所有占24.5%,私有占12.500。是年生活用地约占城区总用地4000,人均绿化用地约3平方米,人均道路、广场用地约10平方米。
  中兴煤矿公司建枣庄镇市房、住房表
  (1945年11月统计)
  城区建设用地情况表
  市中区属全民和集体单位基本建设完成情况表

知识出处

枣庄市市中区志

《枣庄市市中区志》

枣庄市市中区,包括市区及周围11个乡镇,总面积375平方公里,1985年人口32.8万人。市中区地处苏鲁豫皖之间,淮海地区中心地带,自古即为战略要地,“北负蒙峰,南控江淮,西走梁宋固济,充之屏障而东省之襟喉也”,实扼山东之南大门。枣庄市区屏障一北郊卓山姊妹峰,石壁削立,为震旦纪砂岩,南处北山大断层,与石炭纪煤系接触。卓山两峰,犹如一对忠诚的卫士,守卫着亿吨储量的鲁南煤城。卓山以南盆地藏煤炭,以东岗丘藏铁石,以北以西坡麓梨、枣、樱、植闻名遐迩。素以“质优色美”称著的枣庄煤炭,经百多年的大量采掘,至21世纪初其资源即近枯竭,但石灰石、铁矿石、铝矾土、焦宝石、白云岩等矿产藏量丰富,多为大中型矿床,发展建材、冶金、陶瓷工业具有巨大潜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