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苍山农民暴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鲁南革命史》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634
颗粒名称: 第三节、苍山农民暴动
分类号: K262.2
页数: 6
页码: 49-84
摘要: 苍山暴动的失败是党内“左”倾盲动主义造成的,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显示了鲁南人英勇不屈的革命斗争精神。
关键词: 苍山农民 农民运动

内容

1932年6月,临时中央在王明'错误路线控制下,在上海召开北方各省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开展游击运动与创建北方苏维埃》等决议,以批判所谓“北方落后论”为借口,把那些坚持从实际出发,认为北方不同于经过大革命的南方,不能不顾客观条件随意发动武装起义的同志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迫使北方各省通过兵变和工农运动全力去搞毫无希望的武装暴动,立即创造“北方苏维埃区域”。在这种“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山东省委和徐州特委在各地发动的十几次农民暴动,均遭受失败。鲁南地区的党组织也遭受了严重损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鲁南苍山农民暴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1932年五一节前后,中共徐州特委鲁南特派员唐东华与鲁南第一支部(马头支部)书记刘之言取得联系,帮助建立了中共郯城县委,刘之言任书记,孙镇国、马叙卿为委员。同年9月,宋鸣时在返回山东省委前,也将在临沂小屯建立的特别支部移交给郯城县委领导。不久,刘之言召开党员代表会议,将郯城县委改为临郯县委,刘之言任书记,赵叙五、郭云舫、刘谐和、马叙卿为委员。县委下辖4个区委、37个支部、110多个党小组,党员人数发展到350余人。至此,临郯地区的党组织有了统一领导。
  中共郯城县委成立之后,于6月上旬,在马头第三完小召开会议,特派员唐东华传达了徐州特委关于迅速组织武装暴动,开展游击战争,以牵制敌人兵力,配合中央苏区反“围剿”的指示,决定于6月25日在离临沂、郯城、费县、邳县县城较远的郯城四哨(今属苍山县)一带举行暴动。这次暴动因筹划过程中发生误会而停止执行。
  6月下旬,郯城县委又在马头三小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因意见不一,会议一连开了4天,才通过了组织郯马暴动的决议和具体行动方案。在开会期间,刘之言还组织马头一带小学教师声援了郯城师范讲习所一、二级毕业生向教育局要求保障职业、增加工资的斗争,引起了反动当局的注倉。一天夜间,郯城警备队突然包围了马头三小,将该校校长宋幼准、刘之言的妹妹刘念熹以及焦矗山等抓走,孙善师、赵昭、王居濯因在校外幸免于难。第二天,敌人又挨家挨户搜查,相继捕去了王居濯、侯品增、胡庆余等人。赵昭虽逃出虎口,但被三乡师开除了学籍。这次暴动由于计划不周,准备不足,又遭反动派镇压,而未能进行。
  6月底,郯城县委转移到邳县孟家楼召开会议,总结四哨、郯马暴动未成功的原因,研究新的斗争策略。会上尽管有些人提出,由于前两次暴动都没成功,引起了敌人的注意,暂时不宜举行暴动的意见。但是唐东华指出,组织暴动是上级党的指示,不能打折扣。接着批判了右倾情绪和等待主义,遂决定在郯城、邳县边的樊家堰再次组织暴动。唐东华要求孟若梦、凌云志、孙镇国、胡维鲁、刘之言及马叙卿去郯邳边的四湖、樊家堰、涝沟和郯城的二区发动群众,在7月15日前各组织起一个大队的武装。结果7月1日,孙镇国、胡维鲁在三捷庄活动时被捕,刘之言、马叙卿等被通缉。11日,唐东华在重坊被捕。®樊家堰暴动夭折。
  ①唐东华、孙镇国(孙善师)被捕后被押解到济南,不久国民党又逮捕了孙镇国的胞弟、共青团山东省特委代理书记孙镇东(孙善帅)。唐东华和孙镇国、孙镇东,以及青岛市委书记李春亭等9名党的重要干部于1933年9月18日,在济南洛口被杀害,史称洛口九烈士。樊家堰暴动夭折后,刘谐和到长新桥,马叙卿在临沂北乔家湖一带以教学为掩护开展工作,刘之言在农村隐蔽。几次暴动未能成功,使郯城县委失去了一大批领导骨干。郯城县委改建为临郯县委后,刘之言到西大埠(今属苍山县),发展了一批党员。不久,根据中共山东省委的指示,在西大埠将临郯县委扩建为中共临郯中心县委,领导临沂、郯城、峄县的党组织。
  1932年冬,中心县委研究认为:原临郯县委虽然遭受了重大损失,但其下属组织和设在四湖、郯城南关的摩登商店联络点都未被破坏。凌云志在沂武河区组织的秘密武装还得到发展。陈信亭在小屯、颜景伦在芦柞也分别掌握了一部分武器。刘谐和在费县讲习所、临沂板泉崖先后发展了党员,建立了党组织,工作很有成绩。同时,在临费边区的白山、漫溪一带,长城、芦汪子一带的赤色农会会员也发展万余人。因而临郯党组织的主要精力仍是组织农民暴动。
  1933年2月,刘之言派陈信亭到济南向山东省委请示,因省委遭受破坏,未能接上关系而返回。5月底,沂水农民暴动的消息传来,刘之言认为应互相配合,随即在尚岩小学召开临、郯、邳党的代表会议,佯称省委已批准了暴动,决定以苍山为中心举行暴动。恰好此时中共临时山东省委书记张恩堂(张北华)亲到临郯巡视,听取了刘之言的汇报,并参加了他们的会议,同意举行暴动,但对暴动时间他表示须待他回省委把沂水暴动情况弄清后再作决定。这次会议对暴动计划进行了具体研究。在张恩堂走后不久,发生了尚岩、向城的国民党军队换防去枣庄准备上车,接防部队尚未到来的新情况,刘之言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在尚岩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决定7月10日举行暴动,并对暴动行动又作了具体分工。
  为统一公路南北的行动,尚岩会议后,刘之言又到郯城二区郭家楼召开了路南党员骨干分子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危益民、郭谋增、王托山、凌云志、徐腾蚊等。会议制定了暴动十大纲领。内容是: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二)没收外国企业、银行;(三)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治权;(四)没收地主豪绅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农民;(五)建立代表工农利益的苏维埃政权;(六)改善人民生活;(七)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八)实行统一累进税;(九)联合世界无产阶级的苏联;(十)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建立民主平等的新社会。会议还确定了暴动的策略:抓住上层,团结中层,依靠下层,打击坏蛋。口号是:铲除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坤!实行耕者有其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强行派款修城等等。
  会后,正当处处抓紧进行准备之际,7月2日,赵家楼地下交通员不慎被涝沟反动武装捕去,凌云志怕交通员暴露目标,就组织武装前去夺人,但人没夺来反而暴露了目标。为防止不测,路南只好提前暴动。凌云志率领起义武装收缴了赵家楼、滩头村地主家的40多支枪支,然后过河找到徐腾蚊、李锡麟,很快成立了临时指挥部,而后暴动队伍攻打了圈子庄。郯城南部的张鲁峰闻讯后也提前行动。四哨、孙庄、司家、凌庄、宋庄、芦柞、沙沟、赵庄、傅家村、前土头、芦汪子等10几个村庄的党员群众,也相继夺取了北哨完小的枪支,连夜南进加入徐腾蚊指挥的暴动队伍。起义队伍很快聚集到300余人。暴动队伍集合后,首先东进仇殷家场,打开了地主刘子钤的粮仓,赈济给贫苦农民,然后又东进围攻张家庄。直到第二天上午,张家庄地主沈宗珩不支弃圩逃走,起义武装乘胜占领了张家庄。
  刘之言听到路南起义武装已提前行动,7月5日,立即在西大埠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提前起义。6日黎明,刘之言、刘文漪、王士一、杨冠五、马瑞图等率领西大埠、迷龙一带暴动武装30余人到达苍山,在苍山顶鸣枪3响,竖起分别绣有镰刀斧头标志和“中国工农红军鲁南游击队”的两面红旗,宣示起义。接着刘之言宣布中国工农红军鲁南游击总队成立。誓师大会后,暴动武装下山一举攻占了苍山大圩子、周庄、马巷等村,夺取地主武装,将暴动指挥司令部设在苍山地主刘翔臣家里。这时附近各村的暴动人员陆续聚集到这里,报到编队。
  这一天,路南起义队伍返回傅家村,要与路北暴动队伍在苍山会师,在行军途中,遭到国民党反动军队李占标部和反动民团的截击,起义队伍被打散。
  中路暴动开始后,郭云舫去小岭地主赵仲言家中搞枪,被地主关在炮楼里,幸亏田英将赵仲言的儿子赵津衡打伤扣留,赵仲言才被迫拿出3支长枪,一支短枪,并交出郭云舫。田杰等去夏庄搞到地主几支土枪,姜保恩带人打死了恶霸地主刘三,也缴获了几支长枪。刘之言立即召开了群众大会,宣布成立了工农苏维埃政府,由苏维埃政府宣布刘三父子的罪恶,宣布没收刘三父子的土地分给农民所有。同时宣布,只要地主不对抗农民武装起义,采取一律给生路政策。随后即开仓放粮,附近农民纷纷前来领粮食,人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暴动迅速发展,盛况空前,广大农民扬眉吐气。暴动队伍迅速聚集到200余人,130余支枪。7、8两日,暴动武装击退了反动地主纠集的民团多次进攻。
  9日,国民党第八十一师唐邦植旅到枣庄换防过境于此,其先头部队已到向城,闻苍山暴动,遂奉命回师包围苍山。这时,起义队伍因有很多人外出联络,圩内抵抗力量减弱,大军压境,一些人主张突围转移,但刘之言认为,苍山是暴动队伍的汇合点,如果过早转移,使外地前来集合的暴动队伍扑空,会造成更大损失,不同意马上转移,从而失去了转移的有利时机。因此,起义队伍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10曰晨,唐旅围攻苍山。面对几十倍的强敌,暴动人员毫无惧色,他们提出“革命战士不充孬”的口号,在刘之言、郭云舫的指挥下,拼死拒敌。有的战士赤手空拳与敌人博斗,击退了一次又一次进攻。刘之言、郭云舫在敌人攻上来的时候,向敌阵高呼:“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要给蒋介石当炮灰”等口号瓦解敌人士气。起义队伍顽强抵抗,一直坚持到下午三四点钟,苍山圩西南角炮楼被敌人炮火轰塌,当场牺牲了5名战士。在战斗中刘之言身负重伤,刘文漪在北门中弹牺牲。组织突围时,郭云舫在突出北门时被俘,刘之言、杨冠五、田英、田杰、张星率领队伍突至秦庄,又从秦庄向小城东方向突围,敌兵仍紧追不舍。为掩护其他人员突围,刘之言高呼“共产党在这里! ”把敌人吸引过去,其他人员得以脱险。刘之言被俘,被押送卞庄,在刑场上,他神色自若,痛斥国民党残害人民的罪行,与其他6名战士一起英勇就义。
  郭云舫被俘后,国民党八十一师旅长唐邦植亲自审问,威胁利诱没有使他屈服,就义前,沿途向群众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壮烈牺牲。田英转移到金乡,被地主出卖遇害。张星在苍山红花埠被捕,在赴刑场途中反复高唱“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到刑场立而不跪,面对刽子手说:“站着砍吧!”然后英勇就义。被杀害的还有共产党人颜承志等53人。
  苍山暴动的失败是党内“左”倾盲动主义造成的,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显示了鲁南人英勇不屈的革命斗争精神。

知识出处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记述的是鲁南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历史,即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为使读者明了鲁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因和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故先追溯一下鲁南的古代文化、五四运动之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