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商周遗址群与薛河古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452
颗粒名称: 二、商周遗址群与薛河古国
分类号: K878
页数: 2
摘要: 薛河中下游区域的商周遗址、墓葬群,经过数十年的多次发掘,成果丰硕。前掌大出土的大批精美青铜器、玉器和车马坑,这一时期,任姓薛国作为商周王朝设在东方的宾服之国,仍然续写着辉煌。西周初期建立的姬姓滕国,虽然“绝长补短”不足方圆50里,却在大国夹缝中延续国祚700多年,传位31世,在先秦文献中留下了“文公问政”、“善国”等美誉。滕国国君墓葬出土的青铜礼器和铜制、石制乐器,造型精美,质量上乘。
关键词: 商周遗址 薛河古国

内容

薛河中下游区域的商周遗址、墓葬群,经过数十年的多次发掘,成果丰硕。前掌大出土的大批精美青铜器、玉器和车马坑,向人们展示了商周时期东方方国的物质文明。这一时期,任姓薛国作为商周王朝设在东方的宾服之国,仍然续写着辉煌。西周初期建立的姬姓滕国,虽然“绝长补短”不足方圆50里,却在大国夹缝中延续国祚700多年,传位31世,在先秦文献中留下了“文公问政”、“善国”等美誉。滕国国君墓葬出土的青铜礼器和铜制、石制乐器,造型精美,质量上乘。这些国宝级文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滕国的物质实力和礼乐制度。东江郫(即小邾)国公室墓地的清理发掘,使一批珍贵的带铭文铜器出土问世,对小邾国所处地点、国君姓名以及小邾国与倪国的关系等历史遗留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从而得以解开许多历史谜团。
  薛河流域分布的遗址群,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见证了历史沧桑。自早到晚,一脉相承。史前遗址群的发现与发掘,使黄淮地区乃至海岱历史文化区的古文化发展序列更为清晰。薛、滕、小邾3个古国在薛河流域的分布,表明这一地域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随着时代浪潮的冲击,薛河流域的古文化最终融汇到华夏文明和齐鲁文化的长河中,使山东的区域文化更加绚烂多彩。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