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土木工程专家和木工工具发明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288
颗粒名称: 三、土木工程专家和木工工具发明家
分类号: K225
页数: 3
页码: 146-148
摘要: 鲁班之所以被后世工匠尊为祖师,更主要的是他发明了众多工匠必需的木工工具。鲁班还发明了刨和“班妻”。怎样才能使木板既平整又光滑,在鲁班之前,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影响了木工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鲁班 土木工程 专家

内容

根据古代大量的史料记载,鲁班对宫殿、楼舍等土木工程的设计和修建也有着杰出的贡献。东汉桓宽的《盐铁论•贫富》载:“公输子能因人主之材木,以构宫室台榭。”由于鲁班是先秦时期著名土木建筑专家,后世出现的大量建筑往往托附鲁班之名,借以彰显名气。如清朝的《山西通志》就言灵石县的寺庙、盂县的两岭桥、河津县的流丹亭和舜庙、太平县的天寿观、安邑县太平兴国寺等都传为鲁班所修筑,《广西通志》也称阳朔县遇龙桥、平龙县接龙桥、荔浦县太河桥等为鲁班所造,就连最负盛名的古建筑赵州桥、黄鹤楼也与他有关。在古代,鲁班已成为建筑业的旗帜和象征,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
  鲁班之所以被后世工匠尊为祖师,更主要的是他发明了众多工匠必需的木工工具。《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古籍记载,曲尺、刨、铲、钻、墨斗、水准、锯、凿等最重要的木工工具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
  鲁班很注意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研究,他受自然现象的启发,致力于发明创造。比如锯的发明,传说有一次,鲁班在完成一项紧急的建筑任务时,领着徒弟上山一连伐了好几天树,但因伐木工具落后,木料无法及时供应,他心里非常焦急。一天,鲁班在干活时,不小心被丝茅草的叶子划破了。他摘了一片草叶,发现草叶边缘生满了锯齿般的牙齿。一转身,他又看见一只大蝗虫正张着两个大板牙,很快地吃着草叶。鲁班捉了个蝗虫一看,它的板牙上也有利齿。看看丝茅草的叶子,再看看蝗虫的大板牙,鲁班心里豁然开朗。于是他马上请铁匠打了一个有锯齿的铁条,再用它去伐树,果然大大提高了伐木效率。
  鲁班发明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是工匠用的墨斗,这项发明可能是受其母亲的启发。当时鲁班的母亲正在剪裁和缝制衣服,鲁班发现她用一个小粉末袋和一根线先印出所要的裁制的形状。受此启发,鲁班把这种做法转到一个墨斗中,通过一根线捏住其两端放到即将制作的材料之上,印出所需的线条。这种操作最初需由鲁班和母亲握住线的两端。后来母亲建议他做一个小钩系在此线的一端,这样就把母亲从中解脱出来,使之可由一个人来操作。为了纪念鲁班的母亲,工匠们至今仍称这种小钩为“班母”。
  鲁班还发明了刨和“班妻”。怎样才能使木板既平整又光滑,在鲁班之前,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影响了木工技术的进一步提高。鲁班根据工作需要,经过反复多次试验,给“斧头”加块铁片,装上木座,制造出世界上首把刨子。有了这种工具,就可以把不平的木头刨平,把不光滑的木料创光滑,对提高木工技艺很有帮助。鲁班的妻子经常帮鲁班干活,鲁班刨木料时,妻子在对面顶着。这样既浪费人力,有时还顶不住。于是鲁班在工作凳的一端钉了个木橛,顶住了木头。鲁班再刨时便稳当多了。这样,妻子也可腾出手来干别的活去了。后来,人们把这个木橛叫做“班妻”。
  鲁班的另一发明是能正确画出直角的三角板,也被称为“班尺”。它能告知工匠哪些尺寸是不规则的。
  这些木工工具的发明使当时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艺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鲁班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