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产品、原材料、设备、备品配件、电气 仪表设备的检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鲁化厂志 1966-2000 全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149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产品、原材料、设备、备品配件、电气 仪表设备的检验
分类号: F407.6
页数: 3
页码: 151-153
摘要: 鲁化对产品实行三级(厂、车间、班组)质量管理,按 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合同规定,对产品内 在质量、外观、额定重量和包装等进行全面检验。
关键词: 产品检验 检验设备

内容

鲁化对产品实行三级(厂、车间、班组)质量管理,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合同规定,对产品内在质量、外观、额定重量和包装等进行全面检验。1975年以前,国家和化工部还没有颁布尿素质量标准,中心化验室编写的《分析操作规程》作为企业标准,实行对尿素产品的质量监督和检验。1975年化工部颁布了HG2-793_75尿素质量标准,从此开始执行行业标准。1981年国家标准局发布了尿素产品国家标准GB2448-81,代替了部颁标准,鲁化开始执行国家标准。1991年,国家标准局又发布了新的尿素产品国家标准GB2440-91,代替了1981年的尿素产品质量标准。根据新国标的要求,1992年专门下发了鲁化厂字[1992]59号文件《关于公布执行尿素质量新标准的通知》,各有关处室和车间按照新尿素质量国标进行了严格管理。2000年6月鲁化续建项目甲醇一次试车成功,6月18日生产出合格的甲醇产品。对甲醇的生产和质量检验,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338-92。
  2000年修订了聚乙二醇二甲醚(NHD)标准: Q104LHF004-2000。见附表:
  鲁化生产的碳酸钾产品在国家标准没有颁布之前, 一直严格执行化工部标准HG1-519-67。1979年国家标准局发布了碳酸钾国家标准GB1587-79之后,鲁化严格执行了国家标准,并以此为准则,认真组织生产、监督检验。2000年,国家标准局又发布了新的碳酸钾国家标准GB1587-2000,并规定从2001年3月1日起实施。按照新国标,加强了对碳酸钾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对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均进行严格检验。原材料质量的检验工作,严格按照国标和合同规定,由检测中心下设的原材料分析组负责。对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原料煤、燃料煤、氯化钾等主要产品质量检测原料的进厂检验,一直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杜绝不合格原料进厂。对各类危及生产及安全的配品备件、电器仪表、标准件、编织袋等都按照有关标准严格检验。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严禁进厂使用。为了严把原料进厂和产品出厂两道关口,在下发的文件中明确规定,在产品出厂、原料进厂质量管理上要做到对每批原料都要进行取样分析,并及时将分析结果报供应公司、生调处和使用单位;对出厂产品,每班次都要取样,按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检验,并将分析结果报送技术监督处、生产单位,由质检科发放等级证明及入库单,做到了每批产品均附有质量证明书。对不合格产品,禁止人库,不计产量。还坚持了访问用户的制度,及时处理用户意见,促进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同时,还经常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对产品质量进行考核和讲评,实现了对所有产品实行全面质量监督和控制。全面质量管理工作,1991年以后划归企管处,1998年9月归并到技术监督处。
  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注重了标准的先进性。目前,在现有产品中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和国际一般标准的有碳酸钾和尿素两种产品;1995年10月14日,国家技术监产品质量创优工作汇报督局对鲁化生产的尿素产品颁发了《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证书》,有效期自1995年10月14日至2000年;1995年10月10日,枣庄市技术监督局对鲁化生产的碳酸钾产品颁发了《质量免检产品证书》,有效期为1996年至1997年度;1999年颁为名牌产品。执行国家标准的产品有工业碳酸钾、农用尿素、液体合成氨、硫磺、氨水、塑料编织袋、甲醇七种。执行企业标准的有碳酸氢钾、脲醛树酯、聚乙二醇二甲醚(NHD)三种产品。鲁化生产的所有产品杜绝了无标和脱标。

知识出处

鲁化厂志  1966-2000 全一卷

《鲁化厂志 1966-2000 全一卷》

跨入新世纪,鲁化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为抢抓机遇,加速发展,厂党政 向全厂发出了 “二次创业”的号召,鲁化人正在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掀起新一轮 改革发展的热潮。当前,鲁化正面临改制,将在秉承鲁化优良传统和承继现有.. 良好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并运行适应市场的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这必将为鲁化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蓝图已经绘就, “二次创业”的征程任重道远,新的发展机遇时予我待。厂党政将在各级领导的 关心支持下,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励精图治,锐意 进取,以鲁化的新发展,推动兖矿集团和地区经济的大发展,以煤化工建设取 得的新成绩,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