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道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57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道教
分类号: J196.3
页数: 1
页码: 614
摘要: 官桥镇道教发展历程介绍。
关键词: 道教 官桥镇道教

内容

清末民国初年,官桥境内的道观平均每五个自然村就有一处,规模较大的如薛故城外东北首的龙泉观、后掌大玉皇庙、官桥村北泰山行宫、山口始祖庙等。神职人员多为男性,以当地人为主,他们与社会各阶层有着较为广泛的联系。
  道教宗派,主要有正一道的尹喜派和全真道的龙门派。正一道,也称“天师道”,俗称“婚道”“连家道”。全真道,也称“清道”,即全真教,道士必须出家,教派中不尚符箓,不事烧炼。
  道教崇拜的神灵众多,除常祀三清、三官、伏羲女娲、碧霞元君、东岳、玉皇、玄帝、城隍、土地、阎君等神外,还有关羽、刘备、张飞、包公、华佗、奚仲等历史人物。清末之后,道教兼容佛教的现象十分普遍,近三分之二以上的道观供奉有佛教的尊神,其中配祀最多的是观音,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局面。
  道教的节日很多,影响较大的有玉皇圣诞(正月初九)、碧霞元君圣诞(正月十二)、关帝诞辰(五月十三)、火神诞辰(正月初七)、土地诞辰(二月初二)、蟠桃会(三月初三) 等等。
  1946年开始,共产党宣传破除迷信,60%以上的道观停止了宗教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壮年道士几乎全部还俗从业,老年道士或归故里,或携田入社,就地落户。至“文化大革命”时期,道教活动全部停止。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