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利工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36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水利工具
分类号: F302
页数: 2
页码: 314-315
摘要: 《官桥镇志》中对水利工具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水利工具 农业经济

内容

提水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提水工具比较落后,主要有五种:土陶罐或木桶,条编箢挑水或提水;枯槔(即吊杆)汲水(在井旁立一竖木,用绳子系一横杆,一端配一重物,一端挂水桶,一起一落汲水);辘轳架子绞水(辘轳头上系水绳,一端拴壳篓,从井下向上绞水);戽斗吸水(形状象斗,用水桶亦可,两边系绳,两人引绳汲水),多用于坑塘、沟坝、浅水地带;龙骨水车、斗式水车,因笨重价昂很少用。1948年,全镇有桔槔560套(多在水位浅的西部),辘轳950多架(多在水位深的东部戽斗200多套,龙骨水车、斗式水车各2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使用52式、53式、55式解放牌水车提水。该水车为铁制筒练式,用畜力拉或人力推拉,工效提高3~4倍,还有木制脚踏木龙水车,多在斜坡、井沟用。后来又有手摇水车,该水车和推拉式基本相同,只是把推拉改为手摇,多用于饮水或浇菜园。1962年,在大搞水利基本建设的同时,开始打土、砖、石、大口井,首用锅驼机抽水灌溉,这是最初使用动力。1965年,水车发展到800多部,仍然满足不了农田灌溉的需要,又开始用离心泵、柴油机、电动机等动力提水。20世纪70年代,开始打压水井,多用于家庭用水,使用较普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1980年之后又向深水泵、潜水泵发展。1985年,全镇有离心泵400多台,深水泵5台,潜水泵1000多台,各种型号的柴油机35台,计458马力,各种型号的电动机920台,计6854千瓦,各种动力机械拥有量达1082台,总计10383马力。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离心泵存在耗能高、笨重等弊端,逐渐被节能潜水泵替代。进入新世纪,老式水泵基本更换完成,仅存少部分老式水泵。打井工具20世纪60年代以前,无打井机械,全用人力、锨、镢等工具挖井,效率低,井亦浅,多为3~6米。官桥镇用机械打井始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采用钻杆冲击锥探。1966年至1970年,先后有部分村购轲轳钻,用人力推绞车,可打直径80厘米机井,深12米左右,打1眼需20个劳动力费时10天左右。1970年公社购买钻井机1部,成立15人的打井队,轮流到各大队打井。1976年,公社拥有新式钻井机3部,打井队3个,一直到20世纪末,150型钻井机老旧,东方红钻机继续服役。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