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园林靓古郯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县银杏志》
唯一号: 150935020220000181
作品名称: 绿色园林靓古郯
文件路径: 1509/01/object/PDF/150910020220000011/001
起始页: 0382.pdf
分类: 艺术
分类号: J90
主题词: 影视艺术

作品简介

申报“全省绿化模范县” DVD解说词夏政平郯城县位于山东最南部,地处苏鲁交界,总面积1182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616个行政村,92.7万人。位于临沂、徐州、连云港三个空港之间,310国道横跨东西,京沪高速公路、205国道和胶新铁路纵贯南北。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东部雄奇的马陵山绵延起伏,西部平原沃野一望无垠,碧波荡漾的沂、沐河逶迤曲折,润泽着这片神奇的土地。生态林业,银杏挂帅;天然氧吧,绿色盈野,享有“天下银杏第一县”之美誉。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陵山蜿蜒,沂沐南流,林木葱茏,山河涌翠。两千多年前,孔子师郯,倾盖问官,莅临此地;震惊于世的齐魏马陵之战,就发生在这里。郁郁峻茂的世界最大的雄性银杏树,三千年来巍然矗立在郯城广福寺殿前。清代著名诗人屈复就留下了 “依依鸟坐苍松上,渺渺宛鸟斑古殿前”、“禹台柳色绕长河,黄鸟啼花白雪多”如此美妙的诗句。 在这片丰腴的土地上,淳朴、勤劳、睿智的郯城人,世世代代地生息着、繁衍着、拼搏着、收获着。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播种着希望,孕育着绿色。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艰辛的付出,换回了一个个春华秋实,赢取了一个个秋韵春光。这一片片茂密葱郁的银杏林,这一个个生机盎然的杞柳园、这一山山傲然勃发的松柏树,这一方方错落有致的杨林网,宛如一幅幅绝伦美妙的风景画,怎不让人心旷神怡,浩然兴叹!如今的郯城,堪称是“银杏之都,绿色园林”,先后被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木材检查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国林政管理先进单 、全国森林公女三基丄程建设先进单位”等30多个荣誉称号。被郯城人饮誉为 “吉祥四宝”的马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新村古银杏公园、重坊中华银杏品种园、郯城“神舟”古栗园,都坐落在郯城这片古老而新生的土地上。一个面积仅1000余万平方公里的县域内,竟有三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不能不说这是人间的奇观,世界的奇迹。 平原林网打造生态经济林业 1986年我县被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后,历届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以林农增收、林业增效为核心,紧紧围绕“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林业工作的两大目标,坚持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兼顾的原则,大力实施科技兴林战略,不断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初步建成银杏、杞柳、板栗、名优经济林、杨树丰产林等五大基地,培育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林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54万亩,高标准农田林网化程度达到90%,绿色通道建设长度400余公里,林木覆盖率为30.5%,干鲜果品年产量5万吨,林业综合产值50亿元。 种植杞柳发展编织创汇产业郯城县柳编业是一项传统性的资源技艺型产业,有近千年的发展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到飞速发展,特别是进入90年代,国际市场对绿色手工柳制工艺品需求量不断上升,刺激了郯城县柳编业向规模化发展,成为郯城县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社会财富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以沙墩、李庄、高峰头、庙山等乡镇为重点,杞柳种植面积达7万亩,杞柳制品有100多个系列,1万余个品种,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5亿余元,年出口创汇近5000万美元,形成了沙墩、庙山两个杞柳专业镇、35个专业村的种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型经济格局。是国内最大的柳编种植、加工、贸易集散地,1999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对我县的杞柳文化产业进行了专题报道。 封山造林建成国家森林公园巍巍马陵山,蜿蜒古道旁,秀丽山川,绿色盎然。这里曾是齐魏马陵之战的古战场,沟壑纵横,怪石嶙峋,古道沧桑,历经千载,山川荒凉,几无植被。1957年国家在这片贫瘠的荒山丘陵,建立了清泉寺林场。林场干群经过了几代人的拼搏努力和苦心经营,硬是把这穷山恶水变成了风光秀丽、林木绿荫的花果山。1993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在这里你不光能看到孙庞斗智的鏖兵处,感悟到古代战场的苍凉美;拜谒复建巍峨的清泉寺,享受身值世外的空灵美;更能观赏到万顷松涛的壮观美。苍松参天,翠柏逼空,漫山景致,四季长青。这里树木品种繁多,姿态各异。诸如黑松赤松,刺槐泡桐,棠棣梨树,红桃青杏,应有尽有,遍及山壑。更有野花吐艳,小草含情。清风习习,涛声不绝盈耳;鸟歌阵阵,宛如天籁之声。是大自然的厚爱,给了我们如此超级享受,是林场员工用勤劳的双手和艰辛的汗水,为我们绘出了这般人间美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这里你能寻觅到古诗句真实的写照;“松下问童子,云深不知处”,在这里你能体味出林业人诠释的意境。美哉,马陵古道;壮哉,森林公园! 登高眺望,那一幢幢绿树掩映的粉墙红瓦,那一个个令人怡神的农家村落,不是桃源,胜似桃源,令人神往,令人陶情。 绿化城区建设神舟板栗园林板栗是知城县栽培的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郯城是全国板栗重点产区之一,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以“郯城大油栗”闻名全国。目前,全县板栗面积已发展到6.5万亩,沿沐河两岸已有建园万亩以上乡镇二个,0.5万亩以上乡镇四个,年产量达875万公斤,板栗生产的发展已成为全县广大栗农致富的重要产业。 集中于县城东北侧,分布于外环路沿线两侧的“神舟古栗园”,为我国极为罕见的古栗树群落,仅老板栗园即达2万亩,百年以上的古栗树2万余株,500年以上的200余株,其他进入盛果期的板栗树3万亩。新老板栗园集中连片,疏密有序,蔚为壮观,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是全国平原地区面积最大的板栗园,2001年被批准为“省级板栗森林公园”。目前,山东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专家已对神舟古栗园进行了规划设计,设计开发面积2万余亩,设有游憩娱乐区、水上活动区、管理服务区、开放观光区、体育健身区、生产保护区、花果观光区、长青林共8个功能区,设计总投资3500万元,计划用3〜5年时间,建成一个集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森林公园。 广植银杏带动旅游加工产业银杏是郯城的县树,也是郯城人民心目中的骄傲和自豪,它不仅仅在这一片广袤而古老的热土上蔓延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更为这里的人们带来了富裕、吉祥和幸福!大自然赋予郯城明山秀水,更赐予郯城人以稀世珍品——银杏。作为第四纪冰期孑遗的珍稀树种,银杏在世界上几近灭绝,唯有在中国幸存了一些原始银杏群落。而郯城县更是承天之佑,在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重坊镇、港上镇等沿沂河两岸保留下了规模宏大的古银杏园林。百年以上的古银杏树3万余株,这些古树雌雄错落分布,树体高大,树势雄伟,雄树如塔耸立,雌树冠形如盖,风格迥异,刚柔相济。虽历经沧桑,仍枝繁叶茂,独具苍劲古朴之风韵,绵延数百里,景象蔚为壮观。 素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是植物宝库中的珍品,是国之瑰宝。著名学者郭沫若誉银杏为“东方的圣者”、“中国人文有生命的纪念塔。”银杏树姿高大挺拔,叶片玲珑奇特,集叶形美、冠形美、干形美于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银杏因其显著的生态价值,向来为植物学家和园林学家所重视。在绿化城市、美化园林、营建自然景观等方面远远超过一般树种,是理想的绿化苗木,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银杏盆景具有独特的造型,以干粗、枝曲、根露等外在形态,表现岀苍劲、古朴、曲折的情趣,极富诗情画意,是盆景家族中的佼佼者,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活的艺术品”。银杏通身是宝,现代科学技术对银杏果、叶、苗、木的开发利用,使银杏经济价值不断攀升。原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晔把银杏评价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果树中的老寿星、经济树之王者,绿化树之明星” 。 银杏不仅是郯城人心目中的宝贵财富,它的作用和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和认可。庭院城乡,广植银杏,已成为郯城人的自觉行动。国内的许多大中城市都将其列为主要绿化树种,特别是北京将银杏树列为2008年奥运会主要绿化树种,银杏大苗。1993年,银杏作为“县树” 。银杏树定为“市树”园》栏目组还专门邀请郯城县部分银杏方面的每年从我县购进数百万株郯城县人大通过决议,把2003年,临沂市政府又把 。中央电视台的《绿色家行家里手,同国内知名专家一起在银屏上共同研究、探讨银杏的奥秘和前景。 为充分发挥我县银杏特色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银杏产业,加快富民强县步伐,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银杏产业发展的决是》,成立了银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一是明晰产权。新栽的银杏树要及时确权发证,明晰所有权、搞活经营权、放开投资权,形成多元化的银杏产业发展新格局。凡在承包地种植银杏的,承包期不得低于30年,切实保护承包户利益。二是加强资源保护。严格按照 《森林法》有关规定,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银杏资源的行为。林业、公安部门定期开展专项集中整治活动,把打击盗窃、破坏银杏资源案件查处作为重点。严格控制银杏大树采挖,严禁乱伐乱挖银杏树,切实保护好银杏资源。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凡投资兴办银杏企业的,优先依法办理土地手续,享受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财政扶持政策。有关部门都要予以大力支持,手续从简,收费从低,服务从优,办事从快。鼓励社会各界大搞银杏果、叶、苗及系列产品的销售。加大银杏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欺行霸市行为,维护银杏市场的正常秩序。县里设立银杏发展基金,扶持促进了银杏产业的发展。 新村古银杏林位于沂河之滨,翼布岸堤两侧,蜿蜒南北数十里,覆盖面积万余亩,现存百年大树23000株,年产银杏果100万公斤。古木参天,生机盎然,实为一方百姓富庶之园。 重坊中华银杏品种园位于沂河岸边,占地660亩,是全国稀有的银杏良种园。目前园内拥有银杏树木9240株,平均胸径28厘米,最大胸径42厘米。该园始建于1978年春,用三年生苗木定植,株行距6米x7米。1987年春,由郯城县林业局组织全县科技人员和广大果农,从国内外6万余株结果大树中,筛选出53个优良品种,1988年春,建立良种复选圃,采用先进技术进行人工嫁接植株。之后,不断推广新技术、嫁接新品种,培育了大批优质银杏品种。现在全园共有103个优质银杏品种,其中郯丰、郯早、郯艳、郯魁、郯新5个早实丰产优良品种,于1996年由山东省科委鉴定命名,属全国优质品种,荣获山东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1998年山东省名优经济林鉴定会上,郯新、郯魁、郯艳三个品种获得金奖和银奖,在全国各地推广面积已逾20万亩。该园倍受国内外林果专家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青睐,先后被山东省科委、上海医药集团、山东农业大学确定为“科研基础”,被中国林学会冠名为“全国银杏良种基地"。 近年来,我县立足国际国内市场,兴建了一批银杏加工企业,开发生产了白果罐头、白果精、银杏口服液、银杏饮料,银杏保健茶等系列产品。先后建成了郯城县保益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郯城新盛银杏有限公司、山东仁和制药集团等一批银杏深加工企业。胜利乡赵楼村银杏茶叶厂,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10余个省市。高峰头镇开发生产的速冻银杏仁,除满足国内大中城市外,还常年供应韩国。马头镇也正在开发研制银杏糖果、银杏八宝粥。目前,全县已建成银杏叶加工、银杏茶生产、黄酮甙提取、银杏系列食品生产等加工企业40余家。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古郯大地,生态林业,遍及城乡;林网如织,美景更添。城换新装,秀木峥嵘;园林绿化,风光无限。林茂粮丰,物阜民乐;绿荫浓浓,生机盎然。在郯城这片充满深情的土地上,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播种着希望,收获着绿色,描绘出这一幅幅靓丽的画卷;全凭着郯城林业人的智慧与执着,科技兴林,以林富郯,谱写出这一首首壮美的诗篇。 生态林业,美了郯城,富了郯城。它不仅确保了农业的丰收,促进了加工业的发展,靓化了城乡人居环境,更带动了旅游业的兴起。郯城——著名的中国银杏之乡、中国杞柳之乡,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吸引着众多的中外友人前来观光旅游。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老人欣然挥毫,为郯城题写了 “天下银杏第一县”。 天道酬勤,树知感恩。万木霜天红烂漫,层林尽染展宏图。郯城生态林业的今天,是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奋力拼搏的回报,是林业人育林护林的收获!屹立在红石崖上的老神树,是天下第一雄性银杏树。他历经风雨三千载,依然枝繁叶茂,生机无限。他正以伟岸的身姿,昂扬的气势,昭示、呼唤着万亩园林中的子孙们,繁衍生息,造福郯城,绿遍神州,奉献人类!郯城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郯城是一方建功立业的热土。这里孕育着蓬勃的生机,这里充满着腾飞的希望,郯城的林业明天会更美好!(本文援引了刘琪瑞、张振学提供的有关资料)

知识出处

郯城县银杏志

《郯城县银杏志》

《郯城县银杏志》上溯北魏正光年间,下迄2013年,以科技生产 力形成、转化、发展轨迹为主线,系统翔实地记载了郯城银杏千年史 实、特色和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方特点和专业特色,是近代与 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的上乘之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应用价 值,其资政、教化、存史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