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绢病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平邑金银花志》
唯一号: 150934020220000356
专题名称: 白绢病
文件路径: 1509/01/object/PDF/150910020220000014/001
起始页: 0105.pdf
专题类型: 疾病

专题描述

症状:主要危害植株基部和根部。发病开始在离地面5~10厘米的根茎部出现褐色斑点,逐渐扩大至整个茎部,从病部长出一层白色菌丝,使金银花皮层逐渐腐烂,并向下迅速蔓延,有时菌丝可蔓延到病部周围的地面。病株叶片较小,叶缘卷曲,色泽褪淡,花期延迟。后期菌丝形成菌核, 初为白色,后变棕色,形状大小如菜籽。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寄生能力强,生活力也强, 自然条件下可存活5~6年。病菌依靠菌丝蔓延和苗木带病传播。高温多雨、低洼高湿是发病主要条件。防治:春秋天扒土晾根,深20~30厘米,并刮治病部,用波尔多液或99.8%硫酸铜晶体1000倍液灌根,10天后再培土,或用95%敌克松(敌磺钠)可湿性粉剂4.2克加20千克细土敷根部。在病株周围挖深30厘米的沟,加以封锁,防止蔓延。

知识出处

平邑金银花志

《平邑金银花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平邑金银花志》共十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自然环境、植物及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栽植管理、采收加工贮藏、产业规模、市场商贸等。详细记述了平邑县金银花的发展过程、历史积淀、产业现状等内容,对于我们了解有关金银花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研究金银花的品质积累与道地特点,推广金银花生产先进经验和技术,深化金银花的综合利用与新产品开发,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实现金银花产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