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病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地区丝绸志》
唯一号: 150934020220000313
专题名称: 蚕病
文件路径: 1509/01/object/PDF/150910020220000013/001
起始页: 0113.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在本区内发生的蚕病主要有空头型软化病、中肠型脓病,其次是血液型脓病、僵病、细菌性败血病、卒倒病、蝇蛆病、壁虱病和中毒症。 空头型软化病和中肠型脓病:境内蚕农称亮头病。皆由病毒传染引起,外表症状近似,都起缩、空头和下痢,但也有各异。蚕农在多年的实践中得知:空头型软化病蚕胸部较膨大透明,撕破病蚕皮肤观察,其胃肠为黄褐色略透明,并充满黄绿色污水,后端有少量残留桑叶碎片,排粪多系稀粪或褐色污水。而中肠型脓病蚕多排白色带绿或全乳白粪便而且较粘,撕破皮肤可见中肠后部甚至全部呈乳白色且略肿胀多皱,挤压胸部则从口中流胃液或从肛门出少许粪便。这两种病在区内为害最大,时有发生,以秋蚕最常见。从1976年到1979年全区范围内均发生过。以1977年临沂县最严重,发病率达70%,杜家朱许、相庄、大桥等20多个大队蚕茧几乎绝产。临沂县林业局、蚕丝公司研究认为,发生该病的原因主要是大小蚕套养,蚕室蚕具不足,蚕头过密,通风换气不良,蚕沙过厚乱丢病、死蚕,消毒不彻底等因所致。对防治此病,蚕业机构采取调整养蚕布局,推广小蚕共育,实行大小蚕分养措施。当地蚕农一则把消毒工作贯穿于养蚕的全过程;二则加强饲养管理,增健蚕体;三则隔离淘汰病蚕,有此之举效果良好。从1980年后该病基本得到控制。其他蚕病在区内各县无规律零星发生,大都用药物进行防治。莒南县制定了 “六步”消毒法和“八项”防病措施:一扫、二刮、三洗、四晒、五喷药、六熏蒸和坚持蚕体、蚕座常规用药消毒;采桑、给桑前和除沙后必须洗手;除沙后必须进行地面消毒;蚕具经常替换消毒:设置专用贮桑室,并按时消毒,禁止在蚕室内堆放桑叶;禁止在蚕室外堆放蚕沙;禁止用病死蚕喂鸡鸭;每季养蚕结束后,及时进行“回山”消毒,烧掉死蚕、烂茧和旧簇。此项做法和措施经过常年实施控制了蚕病的蔓延,保证了蚕茧稳产高产。 区内防治蚕病常用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福尔马林、防消散、毒消散、敌抱霉、硫磺、小蚕防病一号等。此外添食防病药物有灭蚕蝇、氯霉素、大青叶等。 中毒症:区内在六十年代后常发生烟草、农药、煤烟、工业中的废气中毒。1979年新泰县土门林场飞机撒药防治松毛虫,沂源县张庄、蒙阴县野店、岱崮公社桑树被污染,有27个大队1017张蚕中毒绝产。 对中毒蚕的抢救,蚕农多采用清水洗蚕,添食茶叶水、绿豆水缓解,亦有添食阿托品解毒者,均有一定效果。

知识出处

临沂地区丝绸志

《临沂地区丝绸志》

出版者:山东省临沂地区出版办公室

本志编纂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务求做到资料准确,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本志设编、章、节、目四级,采用以事分类,横排竖写,纵横结合,反映临沂地区丝绸业的全貌。体裁采用记、志、图、表诸种,以志为主。记事采用语体文、记述体。断限上自1840年、下至1989年。有些内容记述适当上溯下延。大事记一律采用公元纪年,按时间顺序表述。只知月份不知具体日期的记在本月;只知其事,不知月日,或贯穿一年的大事则记在年末。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