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高家柳沟中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唯一号: 150931020220000460
机构名称: 莒南县高家柳沟中学
文件路径: 1509/01/object/PDF/150910020220000020/001
起始页: 0358.pdf
行业类型: 教育
起始时间: 1968年秋
结束时间: 1995年8月

机构描述

高家柳沟中学建于1968年秋。当时为高家柳沟小学戴帽班,招收两个初中班,学生100名。招生范围仅限文疃公社高家柳沟管理区,学校属公社教育组领导°1972年冬招收第一届高中班,学生54名。招生范围为当时文疃公杜的高家柳沟、黄城、潘店和涝坡公社的大庄管理区,学校由县教育局命名为''高家柳沟中学”,校长、主任由县教育局任命并建立中学党支部。1977年,高家柳沟中学列为省重点中学。 1978年由县教育局批专款筹建新校,校址选在高家柳沟和王家大庄两村之间的一座小岭上。翌年8月,学校迁至新址。此时,有三年制初中4个班,二年制高中4个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 1981年秋季停招初中班,每年招收四个高中班。到1985年12月,全校有教职工58人。其中具有大专学历的31人,中专、高中学历的18人。在校学生800余人。学校共占地70亩,房屋154间(其中教室36间,办公室、教研组14间,实验室、仪器室11间,图书室、卫生室8间,教工宿舍45间,学生宿舍40间,食堂、仓库等6间)。仪器室贮有价值3万余元的教学实验设备,图书室藏有4700余册图书资料。 1987年5月,学校改称“莒南县第六中学”。招生范围主要是文瞳镇、柳沟乡和涝坡乡的初中毕业生。 为改变育人环境,学校自筹资金,师生们付出了许多汗水。经过十几年艰苦努力,平整了操场、道路,种植了花草树木,同时安装了自来水和电视接收天线等设施,校园建设和美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高家柳沟中学地处偏僻之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办学条件差。教师调动频繁,多系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但是,干部、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依靠拼搏精神,坚持在偏远山村办学。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管理,狠抓校风、教风、学风的转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截止1994年,学校共培养初中毕业生十三届26个班,1274人;高中毕业生十四届52个班,2912人。向国家输送中专生197人,大专生386人(其中本科生169人),飞行员4人。 1986年,李守升升入清华大学,成为莒南县第一个闯进清华园的高才生。另外,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学院、上海外贸学院、成都科技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都有高家柳沟中学毕业的学生。 自建校以来,教育教学和各项工作成绩显著,不仅贏得了当地群众和党委政府的赞誉,而且受到上级部门的多次表彰;1981年、1982年受到地区行署和教育局的表彰,1984年在输送飞行员工作中受到临沂军分区、县人民武装部的奖励;同年,学校分别在地区和县召开的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作了“抓三风,促三育”(校风、教风、学风,德育、智育、体育)的经验介绍,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1992年,1993年均获县级“教学先进单位”、县级“精神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1995年8月,全县高中学校布局调整,县委、县政府决定高家柳沟中学撤销。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莒南县教育志》

《莒南县教育志》上限起自1998年,下限断至2008年。分为概述、大事记、教育行政、教育经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族教育、师资队伍、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