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上镇中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唯一号: 150931020220000455
机构名称: 坪上镇中学
文件路径: 1509/01/object/PDF/150910020220000020/001
起始页: 0345.pdf
地址: 坪上镇政府驻地东部
起始时间: 1987年

机构描述

莒南县坪上镇中学,座落在坪上镇政府驻地东部,绣针河与岚兖公路交汇处,是一所市级“管理规范化学校”。 学校于1987年春季动工兴建,1988年春季峻工。占地面积79亩,校舍427间,能容纳24个教学班。1988年秋季开始招生,共有八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26人,教职工33人。 1994年秋季,坪上镇党委、政府筹措资金170万元,对学校进行扩建,扩建后学校占地面积109亩,校舍724间,能容纳36个教学班。当时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86人,教职工118人。至1995年秋季,学校共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66人,教职工128人。 1997年春季,为满足高峰期学生入学的需要,镇党委、政府又筹资150万元,建筑一座面积3300平方米,能容纳24个班的教学楼,并将操场扩建成400米跑道的标准化操场。 坪上镇党委、政府,从科教兴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学校内部设施进行配套。至1997年底,共投人资金520多万元。现在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配备齐全,按国家二类标准配备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德育室及语音室、电教室和音乐、美术、劳技等特种教室。 建校以来,学校以“建设规范加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为办学目标,坚持德育教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方针,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学校坚持以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不断强化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建立了“三线,四块,一统一”(三线:教学工作线——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学科组长、教师;德育工作线 ——党支部、团工委、学生;后勤服务线 ——校长室、总务处。四块:三个年级组和后勤处。一统一: 分工协作,统一步调)的管理体系。以目标管理、量化评估为手段,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结果检査为过程控制;以激励机制为动力,引入竞争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干、教师的积极性,增强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现在学校共有中级职称的教师26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县级骨干教师10人,县级以上的教学能手12人,市级优秀教学成绩奖获得者16人,有126人次的论文在各级评选中获奖或公开发表。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了“两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落实,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1991年以来,有367名学生升入中等专业学校,有1187名学生考入高中,有429名学生升入各类职业中专、成人中专,升学总人数、升学率、高分率及各科成绩在全县同类学校名列前茅。在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的同时,也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 1990年,学校被临沂市教委首批命名为 “管理规范化学校”;1991年,被莒南县人民政府命名为“两全学校”、“窗口学校”;1992年,被临沂地区人事局和地区教委命名为“教育先进单位”,同年被莒南县人民政府命名为 “文明单位”;1994年,被莒南县教委命名为 “教学教研先进单位”;1995年,被临沂市教委命名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学校党支部自1990年以来连续7年被中共莒南县委命名为“先进党支部"。学校突出的办学实绩,受到省、市、县领导的多次表彰。1988年,副省长赵志浩莅临学校视察时,给予很高评价。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莒南县教育志》

《莒南县教育志》上限起自1998年,下限断至2008年。分为概述、大事记、教育行政、教育经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族教育、师资队伍、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