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构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市税务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982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机构沿革
分类号: F810.423
页数: 101
页码: 37-137
摘要: 咸丰九年,山东省筹议厘金章程,成立厘金 局,实行厘金。本省厘金的抽收,历来分为内地与海口两类。海口所设厘卡,在同治年间只有7、8处,以后增至10余处, 由16州县督征。内地抽厘,除省局外,在同治年间,省城以 外共有4处。
关键词: 税务机构 机构沿革

内容

咸丰九年(1859年),山东省筹议厘金章程,成立厘金局,实行厘金。本省厘金的抽收,历来分为内地与海口两类。海口所设厘卡,在同治年间只有7、8处,以后增至10余处,由16州县督征。内地抽厘,除省局外,在同治年间,省城以外共有4处。光绪四年(1878年)裁省城厘金总局,改为厘金所,归并善后局办理,省城以外仍留4处。以后续增两局,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共有6局,分卡之数不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五月改章,除总局外,有分卡1处,分局13处,设于本县的沂州分局是其中之一,主管沂州府辖区内各县厘金的抽收。
  第二节中华民国时期
  一、中华民国税捐机构
  (一)概况
  民国成立,改清末的度支部为财政部。财政部所属的税务机构有:赋税司,主管全国田赋和税收。同时,财政部又另设盐务署总管全国盐务,由财政总长管辖。各省在都督府之下,设财政司,主管全省正税和各种杂税。袁世凯执政,在中央设立国税厅筹备处,各省设分国税厅筹备处,直属财政部,其官职与各省军政首脑地位相同,主管国税,原有财政司主管地方税。后地方收入范围逐渐扩大,分国税厅筹备处与各省财政司合并为“财政厅”。财政厅直属中央财政部,财政部所设的税收机构,各省财政厅设相应的机构。北洋政府时期,财政厅多为各地军阀把持,成为军阀的军需库,而人事任免权也由军阀控制,中央权力削弱,地方军阀割据的局面更加严重。这时期,县级地方财政机构极为混乱,县内税款的征收有的由县署办理,也有的另设机构办理。县征收田赋,烟酒公卖分局征收烟酒公卖费,由商人经办。后经县组织法决议,各县成立财务局以总管全县财税。后又改名为财政局(或财政科),管理全县财政之权。以后在财政局内又有经征局、征收局、税务所、印花税所、烟酒分局、官场分析等, 均为县级财政管理机构。各县财政局本应上属省财政厅,但都为军阀割据势力控制,县自为政。民国十六年(1927年),蒋介石窃夺了政权,建立了南京国民党政府。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税收管理机构在中央的有财政部所属的直接税署、赋税司、关务署、税务署、缉私署、盐政司、专卖事业司等机构,地方则设与此相应的机构。但国民党时期税务机构设置也不统一,一税一局、机构重设现象严重。民国三十二年 (1943年)后,各省设税务管理局,各县设税务征收局,试图统一税务机关设置,但未达其目的。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几十年的统治,其各级税捐机构也随之消亡。
  (二)本县赋税机构
  1.县政府第二科临沂旧名兰山县,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临沂县。县行政机关称行政公署,主管称知事。民国十八年(1929年)八月,改公署为县政府,知事为县长。县政府下设一、二、三科,第二科主管正杂各税,十月改称财政科,十二月复改为第二科。其人员分工、薪奉见下表:
  另外,政警配发服装,每年在四、十两月分两期购置,服装费每月折合264元。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临沂第一次解放后,该机构消亡。2.县政府财政科清宣统三年(1911年),经议事、董事、教育、商、农五会长及劝学所长等联名呈准,随地丁加征附捐,由县署经管,地方公推一人司岀纳。民国四年(1915年),改为财政处,刊发图记,委员专司其事。民国十七年 (1928年)改组为财政委员会,分总务、会计、文书三股。此时财政专员姓丁,设立多局横征苛罚。民国十八年(1929年)三月改为财务局,由财政厅委任局长。民国十九年(1930年)一月改为财政局,王家瑞任局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一月裁局,改为县政府第三科,管理地方财政,负责征收县地方捐税,仍由王家瑞任科长。次年八月十七日,王家瑞被撤职,十一月郑继武接任。人员分工、薪奉见下表: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四月二十一日,日寇占领临沂,成立伪县政府,建立了财政科。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十月,安仲琪任科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陈卓人任科长。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十二月,陈卓人辞职,由白三鑫接任。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临沂第一次解放时,该机构消亡。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二月,国民党再次占领临沂后,该机构复设。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十月,临沂第二次解放,该机构消亡。
  3.临沂县田粮征收处本县田粮征收处由来已久,初称钱粮房、钱粮征收处等。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十月,范筑先岀任临沂县长时,处主任姓王,随即由申纪彪接任。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七月,陈鸿昌(字仕吾)继任。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四月二十一日,日寇占领临沂以后,仍由陈鸿昌岀任主任,人员配有二、三十人,每区安排两人,仍用日寇入侵前的钱粮票征收。所收钱款均使用“筹备券”(此时国民党政府用法币,我革命根据地用北海币,伪币只在城内使用),由征收处汇总交县公署财政科。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临沂第一次解放时,该机构消亡。民国三十六年 (1947年)二月复成立,仍由陈鸿昌任主任。民国三十七年 (1948年)十月,临沂二次解放时,该机构消亡。
  4.契约纸发行所民国六年(1917年)间,本县遵照 《契约纸发行办法令》,分区设立契约纸发行所,销售契约。责成各练长为发行契约纸经理人,旋由保长经营,各保长推举一人专管。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经县政会议决:契约纸发行所改归各乡、镇公所兼办,即以各乡、镇长为经理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临沂第一次解放,上述机构消亡。
  5.验契所民国二年(1913年)八月十日,遵照国税厅筹备处令,本县设立验契所,办理验契事宜。民国十七年 (1928年),请领验契纸,因财政厅尚未印刷,暂未领到。从此,一直未再续验。
  6.临沂县征收局民国六年(1917年),本县即有征收局,会同县公署查征油税、牲畜署税、屠宰税、牙税、花生行税等。民国二十年(1931年)八月,上述税种均改称营业税。
  7.财政部山东印花烟酒税局第九区分局临沂支局印花税创于民国二年(1913年)。本县于七月三日筹备设立印花支发行所,八月三日开始发售。民国二十年(1931年), 财政部山东印花烟酒税局(局长周宗尧)将全省印花税务划分十九区,设立分局。本县属第九区分局,并于当年五月二日设立支局。所有县政府经管印花税务、一切文卷一律移交支局接办。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临沂印花支局裁撤,其业务复归县政府兼办。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十一月,改交邮政局销售,仍归县政府检査。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四月二十一日,日寇占领本县以后该项业务消失。
  8.山东烟酒税局第十区烟酒税稽征分局烟酒税收机关设立始于清末。民国改元,设立烟酒公卖栈(商办性质)。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称事务局,悉归县政府派员征收。民国十九年(1930年)后,山东烟酒税局在本县设立第十区烟酒税稽征分局,加征牌照税,县政府将两税移交该局接办。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本县沦陷时该机构裁撤。
  9.财政部山东区货物税局临沂分局该局民国十七年(1928年)即已存在,系三等局。主要征收矿产税(煤类税、其他矿产品税)和货物税,辖临沂、郯城、费县、沂水、蒙阴、日照、莒县七个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该局仍保留69人编制,另保留17名工役人员编制(均含县办公处人员)。山东区货物税局分配给该局年度税额任务3016.6万元。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人员分工及奉给工饷标准见下表:
  财政部山东区货物税局临沂分局人员奉给工饷一览表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二月,国民党王洪九占领临沂以后,该局复设。翌年十月我军再次解放临沂,该机构不遣自散。
  10.临沂地方货物统捐总局民国十八年(1929年)即存在该局,局长李光宇(民国二十年二月卸任)。该总局下设:码头分局、费县分局、鄰城分局、丁字沟分局、相公庄分局。
  11.山东省临沂区营业税征收局山东营业税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初,四月一日开征。是年七月,临沂设四等区局(局长魏汉忠),下设郯城、日照两个一等稽征所,兼办沂水、费县、莒县三县业务。其机构、人员、薪奉情况见下表:
  山东省征收营业税局临沂区局人员薪奉情况一览表
  一等稽征所人员薪奉情况一览表(郯城、日照两所相同)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春,区局制取消,临沂改设五等局。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冬,将烟酒税、牌照税划归营业税局征收。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四月,临沂沦陷时,该机构撤销。
  12.临沂县赋税征收处民国三十年(1941年)十月到次年一月间,本县成立赋税征收处,直属于伪县公署,征收正杂各税。田赋(包括正税、附加及地租)、契税、营业税、烟酒牌照税、牲畜税、油税、牙税、当税及县地方一切税捐统归征收处办理。征收处设主任一人,秉承县知事之命管理征收处一切事务,其职由县公署挑选熟悉征收情形合于县佐治人员资格者,呈省公署委任,并取具以一万元为最低额之保证;设征收员若干人,秉承主任之命分掌征收事务,由主任挑选熟悉征收情形者呈请县知事委任,并取具以五千元为最低额之保证。县公署财政科长对于征收处经征省、县各款,秉承县知事之命随时督催考査。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临沂解放后该机构消亡。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二月,国民党王洪九部占领临沂后,该机构复成立,杨秉汉出任征收处主任,朱挹山为一等征收员,秦实甫为征收员。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十月,临沂再次解放,该机构消亡。
  13.临沂县税捐稽征处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二月,本县被国民党军队二次占领后,设有税捐稽征处,为省财政厅的直属机构,内设一、二、三课。姜龙震曾任第三课课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七月二十三日改任税务员。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十月,临沂二次解放时,该机构消亡。
  14.山东区直接税局临沂分局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十二月十日,财政部直接税署山东区直接税局在济南成立。同时建立十六个分局,临沂分局是其中之一,辖临沂、费县、蒙阴、沂水、莒县、日照、鄰城七县,系三等局。由于当时临沂是解放区,该局未成立,至次年二月,国民党军队再次占领临沂时才组建。具体人员配备、办公场址等情况已无从查考。
  15.临沂盐务征收局临沂盐务,向归盐商包办,民国七年(1918年),盐务署取销临郯沂费运盐专商,开放四县号岸,听民自由缴税运盐销售,不久复归专商承办。民国十七年(1928年),盐商周鹏以每月纳税500元包办四个月, 贿赂临沂盐务征收局长,利用地痞流氓设分局数十处,肆意征罚。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四月,改为民运民销,自由贸易。另外,原有灶课一种,由盐商交县转解,自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停解。二、革命根据地税务机构
  (一)抗战时期
  1940年3月,在庄坞村(今属苍山县),召开各届代表大会,成立临沂县抗日民主政府。同年12月,山东省战工会颁布《县税务征收处组织大纲》,规定:“县税务征收处设正副主任各一人,下设田赋契税股和税务征收股。另外,于重要集镇酌设稽征所或分卡”。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税收机构逐步发展壮大。
  1943年9月10日,中国共产党山东分局下达了《关于设立工商管理局加强对敌经济斗争工作的指示》,将税收、贸易、工业、货币外汇管理及合作社等工作统一划归工商管理局领导。此时临沂县尚无税务机构,临鄰工商管理支局 (辖临沐和郯城两县)在重沟(当时属临沐县)设有事务所, 所长张增元。
  1944年4月,临沂工商支局成立,隶属山东省工商管理总局滨海工商二分局,张兴任副局长。但由于本县当时被日军占领,无法开展工作,张兴被改派至日照县工作。
  (二)抗战胜利后
  1945年9月11日,本县解放。13日,临沂县政府宣告成立。临沂工商管理支局正式成立。此时局长张兴(由日照县调回),副局长康子玉(原临郯工商管理支局人事股长),监委王涉。支局内设3个股,下设4个事务所,12个检査站。组织形式见下表:(三)国民党二次占领时期
  1946年下半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我山东解放区。临沂工商管理支局迁至沂河东岸郁家九曲村,随即又迁往临沐县的郭家山、蔡庄、庙庄一带活动。1947年2月15日,本县沦为敌占区,城关、朱陈、义堂事务所相继撤岀。白沙埠事务所搬往屹墩,不久又搬到石拉渊,白天在河西收税,晚上回河东住宿(均配枪)。
  1947年11月,滨海专署决定将临沂县划分为临沂、临西两县。此时,临沂工商管理支局共有干部191名,其人员分工见下表:1948年1月,滨海行政专员公署命令整编。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决定临沂、临西两县不另成立县局,其业务划归临沐中心县局领导,临沂工商管理支局撤销。具体征收机构只剩白沙埠事务所,在道口、石拉渊一带活动。人员有:所长(吕光深)、会计(吴汝清)、站长各1人,填票员3人,检査员7人,共计13人。
  1948年3月,临西县由原滨海专署划归鲁南区行政公署第三行政专员公署领导,临沂县仍归滨海区行政专员公署领导。4月,鲁南区行政公署第三专员公署决定:将苍山县二区所辖贤孝庄、泉裡堡、台头醒、前后峰山、荆山、麒麟山、南北沂堂、寨子等村划归临西县,批准临西事务所6人编制,但未配备人员。
  1948年7月,原大冶(今属苍山县)事务所移住和庄 (今属苍山县),所长汤有田暨仲村(今属苍山县)检査站站长楚志业、朱陈检査站站长萧云昌等共计11人到临西县工作,组成临西事务所,归费县工商管理支局领导。
  1948年8月,鲁中、鲁南、滨海三地区合并,成立山东省鲁中南区行政公署,辖七个专署。原鲁南三专署和滨海专署分别改称为鲁中南区行政公署第五、第六专员公署。原山东省工商管理总局改为华东财经办事处工商部,各地以行政公署地区为单位设立工商区局,以专署行政区为单位设立工商分局。原有工商支局县局一级组织撤销,原则上以县为单位设立税务局,下设稽征所。鲁中南区行政公署设立了工商管理区局,五专署成立了沂河工商分局,六专署成立了滨海工商分局,统一领导各县商店、酒店及靠近边沿县税务局。沂河工商分局将原费县、临城、麓水、赵磚、苍山5个工商县局和峄县事务所撤销,设立临城、峄县、兰陵、苍邳(辖苍山、邳县)4个县级税务局,另在费县设立一个稽征所直属分局领导。临西事务所奉令改称为临西稽征所,业务上由原费县工商管理支局划归苍邳税务局领导。
  1948年9月2日,鲁中南区工商管理区局滨海工商管理分局同样奉华东财办工商部命令,撤销各县工商支局,成立了日照、竹庭、东海、临沐、莒南、莒县六个县税务局和一个盐务局。临沂县的税收业务仍归临沐县税务局管理。此时的各县税务局仍设在总商店内,不设局长,只设会计。临沐县税务局会计是王伯章、总务会计是丁肇基。下设九个稽征所,分别是:东盘稽征所,所长李春秀;大兴镇稽征所,所长郑鉴;大官庄稽征所,所长秦洪昌;南古庄稽征所,副所长赵进步;重沟稽征所,所长徐福廷;临沂中心稽征所,所长任广升;旦彰稽征所,所长陈常统、副所长仲洛明;汤头稽征所,所长李庆承;城北稽征所,所长谟文宣、副所长侯士田。
  (四)二次解放后
  1948年10月10日,鲁中南部队收复临沂城,临沂第二次得到解放。鲁中南区行政公署决定:临沂、临西两县仍合并为临沂县,归六专署领导。至此,临沂县的行政区划基本固定。
  1948年11月,山东省政府调整工商税收机构,决定成立山东省税务局,划归省财政厅直接领导。全省税收除关税、盐税、专酿为中央税收入外,其他划分为省税和地方税两种,由省与地方分别征收。其征收机构亦相应分为省税机构与地方税机构。省税机构直属省税务局领导,临沂的税务工作划归新浦分局(当时属山东省)管理,成立临沂征收所, 所长苏佃美。地方税机构,行署财政处设立地方税科,专署在财政科下设地方税股,各县政府设立征收处。本县在财政科内建立税务征收处,不久改称为税务股,由5名原工商管理支局中的税务干部组成,侯士田任副股长。1949年6月,张杰书接任税务股股长。
  1949年1月,本县正式设立了六个稽征所,分别是:城关所,辖城关、沂滨两区;相公庄所,辖临东、汤河、洪瑞三区;白塔所,辖太平.汤头两区;白沙埠所,辖岔河、茶山两区;义堂所,辖义堂、艾山两区;付家庄所,辖朱陈、册山两区。稽征所之政治领导均归所在地区政府,业务工作及解缴税款直接受县政府财政科税务股领导,稽征所人员供给由县负责。3月,负责征收省税的山东省税务局新浦分局临沂征收所撤销,其业务合并至本县地方税机构。到6月底,本县共配备税务干部49人,具体人员编制、配备及分工情况见下表:
  1949年上半年临沂县税务干部配备情况
  1949年9月,本县决定在较大的集市成立交易所,由稽征所长任主任,配员5至7人,由区里协同稽征所从村干部中挑选。一般集市不设交易所,但根据集市的大小配备一定数量的交易员,仍由原先的旧交易员充任,均进行登记审査,确定以后发给证件。
  本县设立的各稽征所,到1949年9月先后有11人次担任负责人,其名单及任职时间见下表:1949年1月至9月各稽征所所长任职情况一览表
  附:革命根据地税务机构演变示意图
  新中国成立后,本县的税务机构仍设在财政科内,称税务股,负责全县的稽征管理工作。
  1950年2月,税务工作从财政科中独立岀来,成立县税务局,局址在今沂州路北段与考棚街交叉处的东南角,有旧式两层楼房一座。
  1958年2月,根据山东省人民委员会的指示精神,进行机构整编,将税务局与财政局合并,不保留税务局的名称,业务分工划分为税务组。59年6月,改设税政股,统管全市税务(本县于1958年12月撤县建市)。
  1959年6月,全省税务会议后,县(市)财政局同时挂税务局的牌子,并保留税务局的戳记。1959年8月刻制“临沂市税务局”公章,10月17日正式启用。
  1962年1月1日,财、税两局再次分开办公。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1967年1月,县税务局(本市于1963年3月撤销,恢复县建制)被群众造反组织夺权,各项工作基本陷入瘫痪。
  1969年1月,临沂县革命委员会将财政、税务、银行三个单位合并成立“临沂县财税金融服务站”,但各单位人员并未合并办公。1970年3月,该服务站撤销,恢复县财政局,县税务局人员合并至财政局,迁往县政府院内办公。72年5月,正式与财政局合并。
  1979年9月,本县财税机构同时挂财政局和税务局两个牌子,刻制并启用了“临沂县革命委员会税务局”公章。
  1982年11月1日,本县财、税两局第三次分开4983年8月,临沂县撤县建市,9月,县税务局改为“临沂市税务局”, 年底,由市政府院内迁岀,租用市房管部门的四层办公楼一座,局址位于沂州路5号。1988年,将该楼产权买下,续建两层车库及司机休息室10间、锅炉房1座。1990年10月,又将市局东院房管部门的8间瓦房买下,改建为职工食堂。
  建国后市级税务机构演变示意图
  临沂县财政科税务股(1949.10—1950.1)
  临沂县税务局(1950.2—1958-1)
  临沂县财政局税务组(1958.2—1959.3)
  临沂市财政局税务组(1959.4—1959.5)
  临沂市财政局税政股(1959.6—1959.9)
  籍琛霭一个机构两块牌子⑴眇1OT961.12)
  临沂市税务局(1962.1—1963.4)
  临沂县税务局(1963.5—1968.12)
  临沂县财税金融服务站(1969.1—1970.2)
  籍豎霭两个机构一套班子(咖3-1972.4)(二)干部配备
  1.建国后本市税务机构历任正、副局(科)长
  建国后历任正、副局(科)长一览表
  (续表)
  (续表)
  2.自1984年开始,市局配备调研员,均为副局(科)级以上的干部。到1992年底,先后配备调研员7人。
  历任调研员一览表
  二、内设机构
  建国初期,本县没有独立的税务机构,在县财政科内设税务股统管全县税务工作。1950年2月,单设县税务局,仍无内设机构,只设有地方税主管员、工商税主管员、文书、统调、会计、票照等职。1951年7月,开始设立税政、会计两个股。此后,随着工作开展的需要和市级机构的调整,对内设机构作了增设、撤并等相应调整。1992年底,市局内设人事股、监察股、办公室、税政一股、税政二股、征管股、集体企业财务管理股、涉外税收征管股、装具股、计会股、稽査队、税务检察室、车队和卫生所14个机构。为了便于对外开展工作,报经市委、市政府及地区税务局同意,自1989年11月以后,市局内设各股对外均改称“科”。
  (一)人事股
  建国后至1961年底县税务局未设人事股。1962年1月,县税务局第二次单设后设立人事秘书股。1976年1月设政工股。1982年11月,县税务局第三次单设后设人事秘书股。1984年7月,改称人事监察股。1988年7月,人事监察股一分为二,形成现在的人事股、监察股。
  人事股的职责范围:负责全局的机构设置、人员调配、干部考核、奖惩、学习教育、职称评定、职工福利、劳动工资、离退休人员管理、计划生育、公费医疗、信访等具体工作,并协助领导抓好政治思想教育,搞好制度建设等。在装具股未设立前,兼管装具管理工作;监察股未单设前,兼办纪律监察工作。
  历任股长一览表
  (二)监察股
  建国初期,未专设监察股。1953年10月县局始设监察股,专司干部监察工作。1958年2月财税机构合并,监察股随之撤销,在其后的24年中未设立。1982年11月县税务局再度单设后设监察股,1983年9月又撤销。1984年7月监察工作并入人事监察股,1988年7月从人事监察股中分岀,单独成立监察股至今。
  监察股的职责范围:负责全局的行政纪律监察工作,协助领导搞好干部思想教育和廉政建设。
  历任股长一览表
  (三)办公室
  1950年2月,县局无专门的行政办事机构。1958年2月,财税机构合并。1959年6月,设行政股,始为行政办事机构的开端。1962年1月,财、税两局分开后不再设行政黑.1972年5月,财、税机构再次合并、亦未设行政股
  年11月,财税机构再次分设。84年7月,设综合股,办理行政事务.1988年4月,综合股改称办公室。
  办公室的职责范围:负责掌握全局各方面情况,市局各种会议的安排,全局性工作计划、总结等材料的综合、上报下达,各种文件的起草、文印、收发、归档,全局性行政事务的安排,公共财物的管理,房屋的修缮、基建、环境美化、机关保卫等后勤事务,以及交通、通讯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等工作。
  历任主任一览表
  (四)税政一股
  1989年11月,设税政一股,系由原税政股分岀。徐军任股长。
  税政一股的职责范围:负责流转税、地方税、特定目的税类及各类基金征集等法规的贯彻执行,办理所管税种减免税的报批、审批工作,并监督减免税款的使用,负责所管税种的税收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另外,在涉外税收征管股未建立前,兼做涉外税收的征管工作。
  (五)税政二股
  1989年11月,设税政二股,系由原税政股分岀。葛宪海任股长,庄德任副股长。1992年6月,庄德卸任。
  税政二股的职责范围:负责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工资调节税等税收法规的贯彻执行,办理所管税种减免税的报批、审批,并监督减免税款的使用。另外,在集体企业财务管理股未成立前,兼办城镇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六)征管股
  1989年11月,设征管股,陆振华任股长。1992年6月,张建忠任副股长。
  征管股的职责范围:负责工商各税的稽征管理,开展税法宣传教育,落实各税征管责任制,包括征管模式、税务登记、纳税鉴定、纳税辅导、纳税申报、纳税检査、违章处理、商事凭证管理制度的执行,搜集、积累税收和经济资料,制定和推行新的征管措施。
  (七)集体企业财务管理股
  1992年6月设立,庄德任股长。
  集体企业财务管理股的职责范围:负责城镇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辅导、培训集体企业财会人员,集体企业财会工作达标升级等工作。
  (八)涉外税收征管股
  1992年6月设立,王彦军任股长、周西宏任副股长。
  涉外税收征管股的职责范围:负责本市涉外税收的征收管理,积累涉外税收征管资料,组织涉外税收入库;负责对本市涉外企业的税务管理。
  (九)装具股
  1992年6月设立,丁兆忠任股长。
  装具股的职责范围:负责本市税务工作人员的着装和-征收用品、用具的购置、配给等工作。
  (十)计会股
  1951年7月,本局初设会计股,1956年5月裁撤。1958年2月,财税机构合并后,税收计、会、统工作合并到税政股。1962年1月税务局单设,复建计会股。1972年5月财税机构再次合并,税收计、会、统工作仍设在税政股内。1982年11月,本县税务机构再次单设,又设计会股至今。
  计会股的职责范围:负责本局税收计划、会计、统计工
  作。提取集贸市场税收分成;搞好经济税源的调査研究,编制全年税收计划,检查分析税收计划的执行情况;审核、汇总、编制和上报各种统计资料;搞好会计核算;组织交流税收计会统工作经验;培训财会人员;搞好本局行政、事业经费、税收票证的管理工作,按规定审核已填用的票证。
  历任股长一览表
  (十一)稽査队
  1988年3月设立(1987年11月批准),为股级事业单位。
  稽查队的职责范围:对重大偷税、漏税、抗税案件进行稽查;对重点纳税户纳税情况进行稽査;根据上级和同级税务机关的部署开展税收检査;开展日常税务稽查、税法宣传等工作。
  历任队长一览表
  时间机构名称正职副职
  (十二)税务检察室
  1989年1月,临沂市人民检察院驻税务局检察室成立,为检察院派出机构,股级单位,正职由市检察院派驻。市编委核定编制5人,其中检察院2人,税务局3人。到1992年底,实际配备6人,其中检察院4人、税务局2人。
  税务检察室的职责范围:依法査办由检察机关受理的偷税、抗税案件和税务干部徇私枉法构成的犯罪案件。历任主任一览表
  (十三)车队
  1992年6月设立,全龙民任队长,尤从明任副队长。
  车队的职责是为领导、局机关开车服务。
  (十四)卫生所
  1991年7月1日,本局卫生所开业。该所由李厚民负责。内设诊断室、治疗室、推拿室、药房等。所址位于解放路34号,有医务用房6间、仓库及器材室3间。负责全局干部职工的疾病医疗,同时对外开诊。92年底有主治医师1人、主管护师1人、推拿医师1人、护士1人、司药2人、临时人员2人。
  (十五)历史上曾经设置过的内设机构
  1.税政股建国初期,县财政科内设税务股,统管全县税务。1950年2月成立县税务局后,内设地方税主管员和工商税主管员各一人,至1951年7月,正式设立税政股。1958年2月,财税两局合并,不保留税务局的名义,业务具体分工划分组,至1959年6月,根据业务量的增加,设税政股经办税务。1962年1月,税务局单设后,仍设税政股。1972年5月,财税两局合并,复设税政股。1982年11月,财、税两局再次分开,本局仍设税政股。1983年9月,税政股分为农税股和国合税股,但限于人员和业务量的关系,实际并未形成。1989年11月,税政股分为税政一股和税政二股,税政股同时撤销。
  历任股长一览表
  2.计划股1953年10月,本局设计划股,56年5月裁撤,王金台任股长。
  3.基层工作股1984年7月,本局设基层工作股,1988年7月裁撤。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本局基层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征收用具配发、基层所征收用车辆管理、组织基层工作人员开展劳动竞赛和文体活动以及干部统一着装等工作。
  历任股长一览表
  三、基层征收机构
  建国初期,本县设城关、相公庄、白塔、白沙埠、义堂和付家庄等六个稽征所,辖全县十三个区。各稽征所的政治行动均归所在区区公所领导,所长参加区务会议;业务工作及解缴税款直接受县税务股领导,人员供给由县负责。
  1950年2月,稽征所改称税务所。1958年2月本县财、税机构合并后,为了便于考核各乡的财政收入,于11月将税务组变为独立结报单位(原税务组行政领导归驻地政府,业务领导归税务所,不负责会计结报工作儿一切归驻地党政领导。对没有税务组的公社(本年8月乡改称公社),从税务所抽调部分人员进行充实,达到社社有税务干部。1959年1月1日,本县实行新的农村人民公社财政管理体制和财政包干实施办法,实行“两放、三统、一包”,各乡成立了财政科(5至7人),原税务干部有的当了科长或副科长,有的担任经费会计兼税收,有的以税务工作为主兼做其他工作,还有的转到工业单位,到59年5月,只剩下城关一处税务所,其他税务所随着财政体制的改变而撤销。5月30日,市人委(撤县建市)决定恢复和新建10个税务所,加原城关所,共建税务所11个,均称“临沂市XX税务所”。6月17日,各税务所一律改称“临沂市财政局XX税务所”。10月17日,各税务所再次改称“临沂市税务局X X税务所”。
  1961年3月,本市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新建13个税务所,撤销两个原有税务所,全市共有22个税务所,达到一社一所。
  1963年7月1日,各税务所改称“临沂县税务局XX 税务所”。
  1964年3月以后,为了加强对各税务所的集中领导。
  1965年6月以后,为了加强基层稅务、交易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本县陆续在较大的区、公社设立税务、交易两所政治指导员。1969年3爪县革命委员会将税务、工商两所合并为一个单位,名为“临沂县X X公社革命委员会税务工商服务组”,全市共组建服务组21个,达到一社一个组。1970年3月以后,各服务组撤销,相继恢复各税务所, 到1972年5月,县财、税两局合并时,共恢复和新建税务所21个,均为财政局的派岀机构。此后,基层征收机构的设置,均按照行政区划,每个公社设置一个所。
  1979年9月,本县25个税务所一律改称“临沂县税务局XX税务所”。
  1984年7月,市局进行机构调整,决定将直属等10个税务所划为中心所,其他17个税务所在业务上按片划归各中心所管理,计会统资料也由各中心所汇总结报。在干部配备上,中心所设正、副所长和会计,其他所只设副所长和记账员。各中心所及所辖各所分别是:直属所;市区所,辖浹河、白庄、西郊三所;罗庄所,辖岑石、程庄两所;付庄所,辖册山所;芝麻墩所,辖梅埠、重沟两所;九曲所;相公所,辖汤河、郑旺两所;汤头所,辖八湖、太平两所;白沙埠所,辖李官、半程、枣沟头、南坊四所;义堂所,辖马厂湖所。年底,又建立朱保、黑墩、刘店子三所,分别划归义堂、九曲、汤头中心所。随着各所业务量的逐新增加和干部的不断调整,各中心所的作用逐渐消失,现只负责各所计会统资料的汇总结报和经费领拨工作。
  本市的基层征收机构,在建国后的43年中几经沿革变化,1982年以来趋于稳定,到1992年底,全市共有税务所31个、火车站检査站1个(对外称火车站税务所)。
  (一)直属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沂蒙路南段东侧,门牌391号,北距市局3公里。
  建制沿革1984年7月,市局新建直属税务所,在局办公楼一楼办公。主要负责国营企业、县以上集体企业和市区三个办事处的处直企业的税收征管。所内设工业、商业两个征管组和一个计会组。1985年12月,市区三个办事处的企业交由市区税务所管辖。1986年新建四层办公楼一处, 建筑面积1310平方米,1988年7月该所迁至现址办公。1992年6月,该所升格为副局级单位,为便于对外工作,改称直属分局,原各组改称科。现内设工业征管、商业征管、会计、办公室、工业检査、商业检査、微机室等7个科、室。现有干部职工44人、助征员4人。
  历任所长
  经济税源现有地市直国营企业568户、集体企业489户,全年纳税2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大户146户。年税收1亿元以上。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8年:7398.9万元;1989年:8705.7万元;1990年9355.9万元;1991年:9376.06万元;1992年:10021.77万元。
  (二)兰山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水田路中段北侧,临沂纺织品批发市场北门对过,东距市局2公里。辖区北邻南坊乡,西连大岭乡,南靠金雀山、银雀山办事处,东与九曲镇隔沂河相望。
  建制沿革1988年4月1日,原市区税务所一分为三,分为兰山税务所、金雀山脱务所和银雀山税务所。分设后兰山税务所的办公地点分两处,一处仍在原市区税务所驻地,另一处在原西郊税务所驻地。负责兰山办事处辖区内的处直企业、街居企业及个体工商业户的税收征管工作。内设兰东、兰西、纺织品批发市场,小百货批发市场,处苴企业5个征管组和1个计会组。1990年2月,该所全部迁往现址办公,有两层办公楼一座,另有,瓦房、平房等附属建筑物,总计建筑面积1032.52平方米。
  助征员17人。历任所长
  经济税源现有办事处企业20个,村居企业321个, 大、中型专业批发、零售市场18个、个体工商业户5800余户,1992年纳税额达到1710万元。重点税源有:服装鞋帽批发市场,年纳税212万元;小商品批发市场,年纳税171万元;纺织品批发市场,年纳税182万元;临沂市塑料三厂, 年纳税45万元;临沂市中药厂,年纳税40万元;临沂市煤矿机械厂,年纳税30万元;临沂市制镜厂,年纳税25万元; 临沂市金属制品厂,年纳税30万元;临沂市物资站,年纳税100万元;临沂市青年商店,年纳税40万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8年:625.31万元;1989年:913.27万元;1990年:1151万元;1991年:1330万元订992年:1710万元。
  (三)金雀山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沂州路南段西侧,门牌76号,北距市局3公里。辖区北接兰山办事处,西连银雀山办爭处, 南邻盛庄镇,东与九曲镇、芝麻墩乡隔沂河相望。建制沿革1988年4月1日,由原市区税务所分出, 负责金雀山办事处辖区内的处直企业、村居企业、个体工商业户和集贸市场的税收征管工作。初在直属税务所一楼办公,所内设有计会组、集体企业征管组、个体工商户征管组。1990年12月,迁至现址办公,新建五层办公楼,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内设集体企业、个体工商业户、集贸、商场4个征管组和1个计会组。现有干部职工24人,助征员6人。
  历任所长
  经济税源处直企业14户,村居集体企业94户,个体固定业户1000户,年纳税近600万元。重点税源有:临沂市第二建筑公司,年纳税35万元;临沂市毛毯厂,年纳税30万元;临沂市建材总厂,年纳税30万元;齐鲁商场,年纳税10万元;站前商场,年纳税20万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8年:265万元;1989年:361-87万元;1990年:411.5万元;1991年:466万元;1992年:580・27万元。
  (四)银雀山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临西三路中段西侧、市局西南方向3公里处。辖区东起沂蒙路西侧,与金雀山办事处相连,西至兖石铁路,与大岭乡相接,北起解放路南侧,与兰山办事处毗邻,南至陷泥河北岸,与盛庄镇相邻。
  建制沿革1988年4月1日,由原市区税务所分出,负责银雀山办事处辖区内的处直企业、村居企业、个体工商业户和集贸市场的税收征管工作。初在红旗路东段北侧,借用临沂市第三建筑公司的房屋办公,所内设有计会组、集体企业征管组、个体工商业户征管组。1988年12月迁至现址办公,正在新建4层办公楼1座,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尚未竣工,仅以旧瓦房16间作临时办公之用。内设有计会、处级企业征管、商场征管、银东征管、银西征管、银南征管、银北征管等七个组。现有税务干部职工23人,助征员13人。
  历任所长
  经济税源现有处级企业22户,村居企业292户,个体工商业987户,集贸市场4处,年纳税超过'千万元。重点税源有:临沂市橡胶厂、工贸联营临沂制桶厂、临沂市第二水泥厂、临沂市颗粒加工厂、临沂市电缆厂、临沂市第三建筑公司、沂蒙路百货大楼等。78
  第一章机构沿革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8年:474.96万元;1989年:623.5万元;1990年:663.93万元;1991年:816«6万元;1992年66万元。
  (五)火车站检査站
  地理位置站址位于金雀山办事处境内,在兖石铁路以南、金雀山六路以北、临沂火车站货场东门东侧。北距市局4公里。
  建制沿革1986年10月,成立临沂市税务局火车站稽査处,配备干部2名,在临沂火车站货场内流动办公(没有办公用房),隶属原市区税务所管理。1988年3月,原市区税务所分解后,隶属金雀山税务所管理。1988年9月,购买付屯村的房屋4间(现址)作为办公用房。1989年11月,改称临沂市税务局火车站检查站,为独立的股级事业单位。1992年,又接建办公房2间,伙房、车库各1间,现实有房屋8间,占地半亩。1992年6月对外改称火车站税务所。主要负责进出临沂火车站所属三个站和六个专运线货场应税货物的征管、稽查。现有干部职工4名,助征员1名。
  历任站长
  经济税源现有货场11处,包括临沂货站的一、二、三货场、红埠寺货站、沐埠岭货站、货场储运公司、临沂地区粮食储运介司、地区供销储运公司、地区物资储运公司、临沂矿务局储运公司、地区商业储运公司。年纳税24万元。重点税源:临沂货站第一货场、地区物资储运公司和临沂矿务局储运公司。重点应税物资是木材和水果,年纳税均达8万元;蔬菜,年纳税4万余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9年:10万元;1990年:10.1万元;1991年:20.14万元;1992年:24・32万元。
  (六)盛庄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盛庄镇政府驻地陈白庄村,北距市局6公里。辖区东与芝麻墩乡隔沂河相望,南与罗庄镇、程庄乡相邻,西邻岑石、大岭两乡,北与临沂市区相连。
  建制沿革1933年10月,设立第十六区税务组,归城关税务所管理。1955年10月,改称白庄税务组,业务仍归城关所领导。1958年11月,变为独立结报单位,•切归驻地党政领导。1959年初,本县实行新的农村人民公社财政管理体制,实行“两放、三统、一包”,该税务纠撤销,1965年5月,城关税务听复设白庄税务组。1969年3月,门庄税务组与白庄工商所合并,成立“临沂县白庄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税务工商服务组”。1970年3月,改为白庄税务所,初在白庄公社李白庄村办公,有房屋3间。1972年6月在李白庄村易址重建新所,建有房屋12间、伙房1间。1988年12月,新建二层办公楼竣工,建筑面枳840平方米,另建伙房、车库各1间,迁至现址办公。现有干部职工16名,助征员3名。
  历任所长
  经济税源现辖区内有国营及县以上集体企业28户、三资企业1户,镇办企业14户、村办企业16户、个体工商业户534户,集贸市场三处。全部税源每年可缴纳税款337.5万元。重点税源有:临沂电厂,年实现税金600万元 (政策性减免);临沂鲁光化工厂,年实现税金250万元(政策性减免);水泥制杆厂,年实现税金13万元;临沂耐火材料厂,年实现税金10万元;临沂工贸合营塑料编织袋厂,年实现税金12万元;临沂市安装公司,年实现税金11万元; 临沂市第十建筑公司,年实现税金14万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90年:196万元;1991年:285万元;1992年:337.5万元。
  (七)罗庄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罗庄镇政府驻地,潍徐公路东侧, 北距市局12公里。辖区东邻程庄乡,南邻付庄镇,西与岑石乡接壤,北与盛庄镇相连。
  建制沿革1969年1月,将付庄区划为付庄、罗庄两个公社,3月,成立“临沂县罗庄人民公社税务工商服务组”,1970年3月撤销.1970年4月,罗庄公社改称罗庄区。6月,罗庄区又并入付庄区。1971年3月,改称付庄公社。1972年4月,罗庄公社从付庄公社中分出,5月,罗庄税务所成立,配备干部3名,所址在公社驻地沈泉庄村,有办公房8间。1986年搬迁至现址,有三层办公楼一座,另有宿舍•、车库、伙房等附属建筑16间,两层宿舍楼1座,总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19人,助征员3人。历任所长
  经济税源罗庄镇煤炭资源较丰富,传统工业有陶瓷业。现所辖国营企业32户,市以上大集体企业8户,镇办企业28户,村办企业181户,合资企业6户,私营企业5户,个体工商业1368户,年纳税1150万元。重点税源有:临沂地区瓷厂,年纳税280万元;临沂市工业精瓷厂,年纳税84.7万元;临沂市电池厂,年纳税45万元;临沂矿务局总厂,年纳税72.3万元;罗庄镇白瓷厂,年纳税J00万元。另有年提供税款10万元以上的企业21户。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5年:340.5万元;1986年:441.3万元;1987年;551.9万元;1988年:681.2万元;1989年:762・7万元;1990年:840万元;1991年;971.1万元;1992年11151.3万元。
  (八)岑石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岑石乡政府驻地,俄黄路南段西侧,在市局的西南方向,约12公里。辖区东邻罗庄和盛庄镇,南邻苍山县沂堂乡,西邻苍山县仲村乡,北邻大岭、马厂湖乡。
  建制沿革1950年2月,设立朱陈稽征所。5月,改称朱陈税务所。1951年3月,朱陈区改称第七区。1953年10月,撤销朱陈税务所,设立第七区税务组,归付庄税务所管理。1955年10月,第七区改为朱隆区,第七区税务组改称朱隆税务组,其业务仍归付庄税务所管理,设在中石埠村,有草房4间。1958年11月,税务组变为独立结报单位。1959年初,本县实行农村人民公社财政管理体制,税务组撤销。1959年5月,始建朱隆税务所,6月1日正式办公。1969年3月,与工商所合并成立“临沂县朱隆公社革命委员会税务工商服务组”。1970年3月,恢复朱隆税务所。1972年4月,所址迁至孙岑石村。1982年4月,改称岑石税务所。1983年10月建新所(现址),房屋10间,1987年4月又建北平房1间,南平房3间,现在全所占地2亩6分3厘,建筑面积262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2人,助征员3人。历任所长
  (续表)
  经济税源辖区有6个工作区35个自然村,国营企业2户,市以上大集体企业3户,乡办企业9户,村办企业82户,个体工商业304户,集贸市场5处,年纳税57万元。重点税源有:岑石信用社,年纳税8万元;岑石金融服务社,年纳税7.6万元;岑石粮管所,年纳税3万元;岑石供销社,年纳税1.7万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4年:27万元(其中:黄烟20万元);1985年:34万元(其中:黄烟25万元);1986年:50.5万元(其中:黄烟38万元);1987年:51・4万元(其中:黄烟34万元);1988年:51.8万元(其中黄烟31万元;1989年:27万元(从本年起黄烟税由烟草部门统交),1990年:35万元;1991年:43万元订992年:57万元。
  (九)程庄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程庄乡政府驻地大毛坦村,北距市局12公里。辖区东隔沂河与梅埠、芝麻墩两乡相对,南邻册山乡,西邻罗庄镇,北与盛庄镇接壤。
  建制沿革1969年1月,本县新设塘崖公社,3月,成立“临沂县塘崖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税务工商服务组”。1970年3月撤销税务工商服务组,建立塘崖税务所,5月1日对外办公。初借大毛坦村1间房屋办公,后在大毛坦村西建房屋3间,1972年,将所址转让给供销社,在现址建房屋5间。1982年4月,改称程庄税务所。1984年底,又在现址接建房屋5间,厨房1间,现有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占地9分6厘。现有干部职工5人,助征员3人。
  历任所长
  经济税源自然村30个,国营企业1户,市以上大集体企业6户,乡办企业8户,村办企业2户,个体工商业户237户,集贸市场6处。全年纳税200万元。重点税源有:临沂市化工总厂,年实现税款150万元(实交70万元打临沂艺务局塘崖煤矿,年税款30万元;临沂市东高都煤矿,年税款15万元;临沂市西高都煤矿,年税款15万元;临沂市第九水泥厂,年税款15万元;临沂市第三化工厂,年税款30万元(福利企业,政策性免税);临沂市工业硅厂,年税款20万元(福利企业,政策性免税)。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4年:32万元;1985年:36万元;1986年:40万元;1987年:46万元;1988年:78万元:1989年:132万元;1990年:176万元;1991年:190万元;1992年201万元。
  (十)付庄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付庄镇政府驻地,北距市局17公里。辖区东邻册山乡,北接罗庄镇,西邻苍山县沂堂乡,南邻郯城县褚墩乡。
  建制沿革1949年1月,设立付家庄稽征所,辖朱陈、册山两公社。建国后,付家庄稽征所仍然保留,1950年2月予以撤销,改设为税务组,并分别于朱陈、册山两区各设一税务所,付庄税务组归朱陈税务所管理。1953年10月,复设付家庄税务所,同时将朱陈税务所撤销,改设为税务组, 划归该所管理。另外,1951年于湖西崖村设一税务组,亦属本所管辖,至1956年撤销。此时的业务范围是付家庄、朱陈两区。1955年6月,册山税务所撤销,改设为税务组,其业务工作由该所负责,业务范围扩大到付庄、朱陈、册山三区。1958年11月,朱陈、册山两税务组划岀,变为独立结报单位。1959年初,该所撤销,5月,又恢复,并于6月1日正式办公,辖付庄、册山两公社。1961年3月,册山单设税务所, 其业务工作由该所划岀。1965年5月,再次撤销册山税务所,改为税务组,归该所管辖。1969年3月,该所与工商所合并,成立“临沂县付庄公社革命委员会税务工商服务组”, 册山税务组亦同时划出,成立相应机构。1970年3月,撤销税务工商服务组,恢复税务所至今。现有干部职工11人,助征员4人。
  历任所长
  (续表)
  经济税源付庄镇矿产资源丰富,盛产煤炭,传统的铸
  造业、铝制品业和耐火材料等建材业在本地享有盛誉。观有国营企业10户,镇办企业25户,村办企业35户,个体工商业600户,年纳税590万元。重点税源有:临沂地区水泥厂,年纳税200万元;汤庄煤矿,年纳税40万元;车庄煤矿,年纳税40万元;临沂矿务局水泥厂,年纳税50万元;临沂市陶瓷二厂,年纳税16万元;临沂市轻工机械厂,年纳税12万元;镇办耐火材料一厂,年纳税40万元;耐火材料二厂, 年纳税30万元;发电厂,年纳税30万元(免);造纸化工厂, 年纳税50万元(免);殷旦子煤矿,年纳税20万元;付庄镇水泥厂,年纳税35万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90年:380万元;1991年:465万元;1992年:591.6万元。
  (十一)册山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册山乡政府驻地,北距市局17公里。辖区东邻梅埠、芝麻墩乡沂河相隔,南邻郯城县黄山乡, 西邻付庄镇,北邻程庄乡。
  建制沿革1950年2月,新设册山税务所。1955年6月,撤销税务所,改设为税务组,归付庄税务所管理。1958年11月,税务组变为独立结报单位,一切归册山公社党、政领导。1959年初,税务组撤销。1961年3月,复设册山税务所,至1965年5月,再次撤所建组,仍划归付庄税务所管理。1969年3月,税务组从付庄税务所析出,与册山工商所合并成立“临沂县册山公社革命委员会税务工商服务组”, 至1970年3月撤销,仍设税务所至今。现址于1983年建成,占地1.98亩,有房屋6间。现有干部职工5人,助征员2人。历任所长
  经济税源现有国营企业4户,乡办企业7户,村办企业50户,个体工商业230户,集贸市场5处,年实现税款635.8万元。重点税源有煤炭和建材业,其中:五寺庄煤矿,年实现税款30万元;小庄子煤矿,年实现税款30万元;临沂市水泥厂,年实现税款80万元;乡办水泥厂,年实现税款340万元;农机厂,年实现税款38万元;齿轮厂,年实现税款26万元;建筑公司,年实现税款20万元;乡办煤矿,年实现税款16万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8年:110.1万元;1989年:115.1万元;1990年:138.7万元;1991年:157.23万元;1992年:195万元。
  (十二)芝麻墩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芝麻墩乡政府驻地芝麻墩村,在市局东南10公里处。辖区东邻重沟乡,南邻梅埠乡,西隔沂河与盛庄镇、程庄乡相邻,北邻九曲镇、黑墩乡。
  建制沿革建国初期,芝麻墩乡称沂滨区,当时并未单设税务所,其税收工作由城关税务所负责。1951年3月,沂滨区改称第九区,城关税务所设立第九区税务组,住在大岗村。1955年10月,第九区改称王桥区。1956年6月,王桥区税务组划归重沟税务所管理。1958年11月,王桥税务组变为独立结报单位,一切归王桥公社党、政领导。1959年初,税务组撤销。1961年3月,始建王桥税务所,配有干部2人。1964年3月,撤销王桥税务所,改设税务组,划归独树头税务所管理。1969年3月,王桥税务组从独树头税务所中析出,与当地工商所合并成立“临沂县王桥公社革命委员会税务工商服务组\1970年3月,撤销服务组,重建王桥税务所,至1982年4月,改称芝麻墩税务所。1983年,所址由王桥村迁往芝麻墩村,占地1472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房屋18间,其中:办公室6间,家属院7间、伙房2间,车库3间。现有干部职工5名,助征人员3名。
  历任所长
  (续表)
  经济税源36个自然村,国营企业2户,市以上集体企业3户,乡办企业6户,村办企业15户,集贸市场2处, 年纳税100万元。重点税源有:乡办加油站,年税款7万元;6处村办水泥厂,年纳税30万元;乡办水泥厂,年纳税34万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9年:44.75万元;1990年:66.4万元;1991年:77・67万元;1992年:104・81万元。
  (十三)梅埠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梅埠乡政府驻地,在市局的东南方向19公里处。辖区东邻临沐县醋庄乡,南邻郯城县李庄镇,西隔沂河主主乡相邻,北靠芝麻墩乡。
  建制沿革1977年3月新建梅埠公社。4月,梅埠税务所建立,主要负责本公社的税收征管,当时有干部3人,办公用瓦房5间,伙房1间。1:92年底,有办公、宿舍等用房8间,车库1间.仓库2间,伙房1间,建筑面枳126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3人,助征员2人。历任所长
  经济税源现有国营企业2户,市以上大伊体企业2户,乡办企业3户,个体工商业240户,年纳税32万元。重点税源是乡办水泥厂,年实现税款30万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4年以前每年在4.5万至6万元之间;1984年:7.5万元;1985年:9万元;1986年:11万元;1987年:13.5万元;1988年:16万元订989年:18万元;1990年:23万元;1991年:27万元;1992年:32万元。
  (十四)重沟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重沟乡政府驻地,在市局的东南方向18公里处。辖区东邻临沐县白旄乡,南邻梅埠乡,西邻芝麻墩乡,北邻汤河乡。
  建制沿革1956年2月,重沟税务所由原临沐县划归本具管埋,辖原临沐县的钟山区,6月,本县将原城关稅务所管辖的王桥区划归重沟税务所管理。1959年初,重沟税务所撤销,5月恢复,仍辖畫沟、王桥两公社。1961年3月,王桥公社的税收业务由本所划出。1965年5月,汤河税务所撤销,其税收业务划归该所。1969年3月,与工商所合并成立“临沂县重沟公社革命委员会税务工商服务组”,汤河公社的税务工作亦同时划岀,成立相应机构。1970年3月,撤销税务工商服务组,恢复税务所至今。1992年底,重沟税务所有办公、宿舍用房15间,车库平房3间,建筑面积共400平方米。现有干部2人,助征员4人。
  历任所长
  (续表》
  经济税源现有国营企业2户,市以上集体企业2户, 乡办企业7户,村办企业5户,个体工商业200户,集贸市场3处,年缴纳税款44万元。重点税源有:临沂市晶华骨胶厂,年缴纳税款9万元;重沟信用社,年缴纳税款5.3万元; 乡办棉织厂,年缴纳税款5.2万元;乡办阀门厂,年缴纳税款6.9万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单位:万元
  (十五)九曲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九曲镇政府驻地郁家九曲村,西距市局4公里。辖区东邻相公镇、黑墩乡,南邻芝麻墩乡,西靠沂河与南坊乡和临沂市区隔河相望,北邻太平乡。
  建制沿革1958年11月,设立独树头税务组,为独立的结报单位,至1959年初撤销。1959年5月,正式建立独树头税务所,于6月1日对外办公,称临沂市独树头税务所 (6月6日启用印章),所址在公社驻地独树头村,有房屋2间,管辖独树头公社的54个自然村。同月17日,改称临沂市财政局独树头税务所。10月,又改称临沂市税务局独树头税务所。1963年5月,改称临沂县税务局独树头税务所 (7月1日启用新印章),所址随区公所一起迁至郁家九曲村,设在区公所院内,有房屋2间,仍管辖54个自然村。1965年5月,王桥税务所撤销,改设税务组,划归该所管理。1969年3月,本所与工商所合并成立“临沂县独树头公社革命委员会税务工商服务组”,王桥公社的税务工作由本所划岀,亦成立相应机构。1970年3月,撤销税务工商服务组恢复税务所。1979年10月,本所由公社院内迁出,新建所位于郁家九曲村北侧与邮电支局相邻,共有房屋10间,建筑面积180平方米。1982年4月,改称九曲税务所。1989年10月,在郁九曲村东、益新公路西侧新建三层办公楼,建筑面积882平方米,迁至现址办公。现有干部职工15人,助征员6人。历任所长
  (续表〉
  经济税源国营企业4户,市以上大集体企业5户,镇办企业11户,村办企业57户,个体工商业715户,集贸市场2处,年缴纳税款222万元。重点税源有传统的五金工具、钢木家具,饮食服务和金融业也很繁荣。年纳税15万元以上的企业有临沂市木凿厂、九曲信用社和东郊城市信用社。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6年:81.89万元,1987年:91.67万元,1988年:117.11万元;1989年=146.23万元;1990年:172.18万元;1991年:185.05万元;1992年:222.08万元。
  (十六)黑墩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黑墩乡政府驻地,西距市局13公里。辖区东邻汤河乡,南邻重沟、芝麻墩乡,西与九曲镇接壤,北隔兖石铁路与相公镇相邻。
  建制沿革1984年5月,筹建黑墩税务所,所址位于许黑墩东0.5公里、张黑墩北1公里处的凤凰岭上,年底建成,于1985年1月21日启用印章。共有砖瓦结构房屋10间,车库、伙房3间,建筑面积380平方米,现有干部2人、助征员2人。、
  历任所长
  经济税源辖区有33个自然村,国营企业1户,市以上大集体企业1户,乡办企业8户,村办企业5户,个体工商业220户,集贸市场2处,年缴纳税款17.5万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5年:3.5万元;1986年:7.16万元;1987年:7.53万元;1988年:8.35万元;1989年:11.65万元;1990年:12.35万元;1991年:15.04万元;1992年:17.56万元。
  (十七)相公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相公镇政府驻地,岚兖公路北侧,在市局的东北方向15公里处。辖区东邻郑旺、汤河两乡,南邻黑墩乡,西邻九曲镇,北邻太平、八湖乡。
  建制沿革相公税务所始建于1949年1月,当时称稽征所,辖临东、汤河、洪瑞三区,建国后仍保留。1950年2月,改称税务所,辖临东、汤河两区,5月,洪瑞区复归该所管辖。1958年11月,汤河、洪瑞两公社的税收业务划出。1959年初该所撤销,5月恢复,称临沂市相公税务所,6月17日,改称临沂市财政局相公税务所,10月,又改称临沂市税务局相公税务所,辖相公、洪瑞、汤河三公社。1961年3月,洪瑞、汤河两公社均建立税务所,其税收业务由该所划出。1963年5月,改称临沂县税务局相公税务所(7月1日启用新印章)。1965年5月,洪瑞税务所撤销,改设税务组, 划归该所管理。1969年3月,该所与工商所合并为“临沂县相公公社革命委员会税务工商服务组”,洪瑞公社的税务工作亦由该所划出,成立相应机构。1970年3月,撤销税务工商服务组,恢复税务所,称临沂县财政局相公税务所。1979年9月,改称临沂县税务局相公税务所,1983年9月,改称临沂市税务局相公税务所。1992年在原址改建二层楼1座,建筑面积232.5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6人,助征员8人。
  历任所长
  (续表)
  经济税源国营企业1户,市以上大集体企业3户(其中1户为三资企业),镇办企业30户,村办企业66户,个体工商业659户,集贸市场4处,年缴纳税款159.6万元。重点税源有:临沂东方企业集团公司,年纳税40万元;镇办水泥厂和镇建筑公司年纳税均超过10万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5年:70万元;1986年:83万元;1987年:86万元;1988年:98万元;1989年:118万元;1990年:119.6万元;1991年:135.9万元;1992年:159-6万元。
  (十八)汤河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汤河乡政府驻地旦彰街村,西距市局20公里。辖区东邻临沐县卢官庄乡隔沐河相望,南与重沟乡接壤,西邻相公镇和黑墩乡,北邻郑旺乡。
  建制沿革1953年10月,设立汤河税务组,归相公税务所管理,至1958年11月,汤河税务组变为独立结报单位,1959年初撤销。1961年3月,始建汤河税务所,1965年5月,改汤河税务所为税务组,划归重沟税务所管理。1969年3月,汤河税务组与工商所合并成立“临沂县汤河公社革命委员会税务工商服务组”,至1970年3月撤销,恢复汤河税务所。原有房屋6间,经1986年扩建,现有房屋10间,建筑面积263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4人、助征员3人。
  历任所长
  (续表)
  经济税源现有国营企业2户,市以上大集体企业2户,乡办企业8户,村办企业18户,个体工商业354户,集贸市场1处,年纳税48・95万元。重点税源有:汤河信用社, 年纳税6万元;乡办水泥厂,年纳税10万元;乡办造纸厂, 年纳税4万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77年:11.22万元;1978年:12.17万元;1979年:17・37万元;1980年:14万元;1981年:20・1万元;1982年:23.89万元j1983年:20.18万元;1984年:29.24万元;1985年:28.84万元;1986年:28-18万元"987年:30.35万元订988年:29.54万元订989年:34.07万元;1990年:36万元;1991年:42.56万元;1992年:48.94万元。
  (十九)郑旺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郑旺乡政府驻地,在市局东北方向27公里处。辖区东与临沐、莒南两县交界,南邻汤河乡, 西连八湖乡,北与刘店子乡接壤。
  建制沿革1950年2月,设洪瑞税务所,5月改设为组,其业务归相公税务所管理。至1958年11月,洪瑞税务组变为独立结报单位,1959年初撤销。1961年3月,正式建立洪瑞税务所。1965年5月,洪瑞税务所再次改为组,划归相公税务所管理,至1969年3月,从相公税务所中析岀,与工商所合并成立“临沂县洪瑞公社革命委员会税务工商服务组;。1970年3月,撤销税务工商服务组,恢复洪瑞税务所。1982年4月,改称郑旺税务所。1983年4月,建房屋10间,建筑面积236.75平方米,遂搬至现址办公。现有干部职工2人,助征员5人。
  历任所长
  (续表)
  经济税源国营企业1户,市以上大集体企业1户,乡办企业9户,村办企业及个体工商业400户,集贸市场7处,年纳税53万元。重点税源:临沂市调料厂、郑旺乡塑料制花厂、郑旺供销社、郑旺信用社,年纳税均在2万元左右。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90年:52.3万元;1991年:52.92万元;1992年:53万元。
  (二十)汤头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市局东北方向27公里处的汤头镇政府驻地汤头村。辖区东邻刘店子乡和莒南县石莲子乡,南与八湖、太平乡接壤,西邻李官乡,北邻沂南县葛沟乡。
  建制沿革1949年1月,建立白塔稽征所,辖太平、汤头两区,所址在今太平乡白塔街村,建国后仍予保留。1950年2月,所址迁往汤头区公所驻地,改称汤头税务所,仍辖太平、汤头两区。1958年11月,太平的税收工作由该所划出。1959年初,该所被撤销,5月恢复,仍辖太平、汤头两公社。1961年3月,太平由该所划岀,单独成立税务所。1965年5月,复撤太平税务所,改为组,划归该所管理。至1969年3月,该所与工商所合并,成立“临沂县汤头公社革命委员会税务工商服务组”,太平公社的税务工作亦同时划出。1970年3月,撤销税务工商服务组,恢复汤头税务所至今。现有下部职工7人,助征员4人。历任所长
  经济税源现有国营企业2户,市以上大集体企业4户,镇办企业8户,个体工商业408户,年纳税108万元。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8年:139.6万元11989年:160.6万元;1990年:147.4万元(以上年度均含黄烟税);1991年:87.94万元;1992年:108.29万元。
  (二十一)八湖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八湖乡政府驻地。在市局东北方向25公里处。辖区东邻郑旺乡,南邻相公镇,西接太平乡, 北连汤头镇。
  建制沿革1977年3月,本县新设吃墩公社,4月,屹墩税务所成立,所址位于屹墩公社驻地,有房屋9间,配备干部职工4人,管辖吃墩公社境内的31个自然村、3个集贸市场。1982年4月,改称八湖税务所,辖区未变。1988年, 在原址翻新办公室、宿舍,增建宿舍2间、厨房4间、车库1间,建筑面积212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2人,助征员5人。
  历任所长
  经济税源现有国营企业1户,市以上大集体企业1户,乡办企业9户,村办企业2户,个体工商业164户,集贸市场4处,年纳税31.3万元。重点税源:临沂市脱水厂,年纳税8万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77年:7万元;1978年:7.26万元;1979年:10.33万元;1980年:12.18万元;1981年:13.98万元订982年:15.8万元订983年:18.46万元订984年:19.4万元;1985年:21.44万元;1986年:19.53万元;1987年:19.55万元;1988年:20.56万元;1989年:25・83万元’1990年:30.38万元;1991年:36.2万元;1992年:31.29万元。
  (二十二)刘店子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刘店子乡政府驻地,在市局的东北方向30公里处。辖区东邻莒南县岭泉乡,南邻郑旺、八湖两乡,西与汤头镇接壤,北与莒南县石莲子乡相连。
  建制沿革1984年,筹建刘店子税务所,年底建成,1985年3月1日正式办公。有办公瓦房5间、宿舍瓦房4间、平房3间,建筑面积231平方米,辖20个自然村。现有干部2人,助征员3人。
  历任所长
  经济税源现有国营企业2户,市以上大集体企业3户,乡办企业9户,个体工商业210户,集贸市场6处。年纳税17.5万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5年:25.44万元;1986年:14.97万元;1987年:18.35万元;1988年:55・88万元(以上均含黄烟税);1989年:9.4万元;1990年:10.6万元;1991年:13.96万元;1992年:17.51万元。
  (二十三)太平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太平乡政府驻地,在市局的东北方向18公里处。辖区东邻八湖乡,南临九曲镇,西与白沙埠镇隔沂河相望,北接汤头镇。
  建制沿革1953年10月,设太平税务组,归汤头税务所管理。1958年11月,太平税务组变为独立结报单位,至1959年初撤销,其后的税收工作仍由汤头税务所负责。1961年3月,正式建立太平税务所,初在太平公社大太平大队公社粮站院内办公,有房屋2间,后迁至公社院内(驻郭太平村)办公,有房屋3间。1965年5月,撤所建组,划归汤头税务所管理。1969年3月,税务组由汤头税务所析出,与工商所合并成立“临沂县太平公社革命委员会税务工商服务组”。1970年3月,该服务组撤销,恢复太平税务所。1973年4月,在公社院内自建房屋5间作为办公室。1982年3月,在太平乡政府驻地建平房7间,遂迁至现址办公。现有干部职工3人,助征员3人。历任所长
  经济税源现有国营企业1户,县以上大集体企业3户,乡办企业9户,个体工商业180户,集贸市场4处,年缴纳税款39.4万元。重点税源有太平信用社和太平金融服务社,年纳税20万元。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58至1961年:6至8万元;1962至1977年:8至10万元;1978年万元;1979年:12.5万元;1980年:13.2万元;1981年;13.6万元门982年:14.1万元;1983年:15万元;1984年:15-5万元;19851年:16・3万元;1986年:18万元;1987年:21万元;1988年:23.2万元订989年:25万元;1990年:27万元;1991年:35万元;1992年:39*4万元。
  (二十四)白沙埠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白沙埠镇政府驻地白沙埠村,南距市局12.5公里。辖区东隔沂河与太平乡相对,南与南坊乡相接,西靠枣沟头、半程乡,北邻李官乡。
  建制沿革白沙埠税务所始建于1949年1月,称稽征所,辖岔河(今南坊)、茶山(今白沙埠)两区,建国后仍予保留。1950年2月,改称白沙埠税务所。1958年2月,新设俄庄公社(今枣沟头乡),亦划归该所管辖。1958年11月,岔河、俄庄两公社由该所划出。1959年初,该所撤销,5月份恢复,仍辖岔河、俄庄、茶山三个公社。1961年3月,岔河、俄庄两公社分别成立税务所,该所改设为茶山税务所。1965年5月,李官税务所撤销,改设税务组,划归该所管理。1969年3月,该所与工商所合并成立“临沂县茶山公社革命委员会税务工商服务组”,李官公社亦同时划出,成立相应机构。1970年3月,撤销税务工商服务组,8月恢复税务所,至1982年4月,改称白沙埠税务所,所址在贾村村南,有房屋5间。1984年10月,位于现址的新所竣工启用,占地4亩,有办公室5间、职工宿舍4间,家属院4套,建筑面积551.5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6人,助征员4人。
  历任所长
  (续表)
  经济税源国营企业1户,市以上大集体企业3户,镇办企业8户,村办企业8户,个体工商业189户。1992年缴纳税款75万元。重点税源有:临沂市玛钢厂,年纳税44万元;临沂市水表厂,年纳税13万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90年:31万元;1991年:68万元订992年75.56万元。
  (二十五)李官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李官乡政府驻地李官村,南距市局24公里。辖区东隔沂河邻汤头镇,西邻半程乡,南邻白沙埠镇,北隔蒙河与沂南县接壤。
  建制沿革1958年12月,李官公社由原沂南县划归本市(沂南县撤销),设李官税务组,为独立结报单位,1959年初撤销。1959年5月,重建高里税务所,该公社的税收工作划归高里税务所管理。1961年3月,始建李官税务所,有房屋六间,辖49个自然村,配备干部3人。1964年5月,该所撤销,改设税务组,划归茶山税务所管理。1969年3月,税务组由茶山税务所析出,与工商所合并成立“临沂县李官公社革命委员会税务工商服务组”,至1970年3月,该服务组撤销,恢复税务所。1984年9月,因李官乡搞村镇规划, 在原所址的东侧重建税务所,房屋8间(其中宿舍3间),1985年建成启用。现有干部职工4人,助征员2人。
  历任所长
  经济税源国营企业1户,县以上大集体企业3户,乡镇企业5户,个体工商业170户,集贸市场3处,年纳税17
  万兀。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4年:11.84万元;1985年:13.32万元;1986年:11.46万元;1987年:12.13万元;1988年:13.21万元;1989年:13・72万元;1990年:16・53万元;1991年:22.18万元;1992年:17・36万元。
  (二十六)半程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半程乡政府驻地半程村,南距市局20公里。辖区东邻白沙埠和李官乡,南邻枣沟头乡,西与费县汪沟乡接壤,北与沂南县青驼镇相连。
  建制沿革1977年3月,新设半程公社,4月建立半程税务所,所址位于半程公社驻地,建房屋9间。辖半程公社境内的51个自然村。现有干部职工4人,助征员2人。
  历任所长
  经济税源现有国营企业2户,市以上大集体企业3户,乡办企业7户,村办企业5户,个体工商业167户,年纳税29万元。重点税源有:临沂市可锻铸铁厂,年纳税8.2万元;临沂市浸岀油厂,年纳税7.6万元;半程乡建筑公司,年纳税15.7万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6年:25.9万元"987年:26.5万元;1988年:1&8万元;1989年:21.7万元;1990年:29.8万元;1991年:24.3万元订992年:29万元。
  (二十七)枣沟头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枣沟头乡政府驻地大枣沟头村, 在市局西北方向15公里处。辖区东邻半程乡、白沙埠镇,北与费县新桥乡、汪沟乡接壤,西连义堂镇,南靠南坊乡。
  建制沿革1958年2月,新设俄庄乡(今枣沟头乡),其税收业务由白沙埠税务所代管0.1958年11月,设立独立结报的俄庄税务组,1959年初撤销,其后的税收工作仍由白沙埠税务所代管。1961年3月,新建俄庄税务所,配备干部3人。1965年5月,岔河税务所撤销后,其税收工作由该所代管。1969年3月,该所与工商所合并成立“临沂县俄庄公社革命委员会税务工商服务组”,岔河公社亦同时划出,成立相应机构。1970年3月,该服务组撤销,恢复税务所。1982年4月,改称枣沟头税务所。现有干部职工7人,助征员3人。历任所长
  经济税源国营企业2户,市以上大集体企业2户,乡办企业9户,个体工商业157户,年纳税45万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8年:33-6万元;1989年:
  43.9万元(含黄烟税);1990年:39.1万元;1991年:38.28万元;.1992年:45万元。
  (二十八)南坊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南坊乡政府驻地,南距市局6公里。辖区东靠沂河与九曲镇隔河相望,南邻临沂市区以祐河相隔,西与大岭乡、义堂镇隔旃河相对,北与枣沟头乡、白沙埠镇接壤。
  建制沿革1961年3月,始建岔河(今南坊)税务所,以前岔河的税务工作一直由白沙埠税务所代管。建所时配有干部3人。1964年3月,该所撤销,改设税务组,划归俄庄(今枣沟头)税务所管理。1969年3月,从俄庄税务所析出,与工商所合并成立“临沂县岔河公社革命委员会税务工商服务组”。1970年3月,该服务组撤销,恢复岔河税务所。1982年4月,改称南坊税务所。现有瓦房8间,干部职工8人,助征员2人。
  历任所长
  (续表)
  经济税源国营企业3户,市以上大集体企业4户,乡办企业5户,村办企业30户,个体工商业126户,集贸市场2处,年纳税69万元。重点税源有:临沂第二锅炉厂,年纳税14万元;南坊信用社,年纳税7万元;北郊城市信用社, 年纳税5万元;乡建筑公司,年纳税6万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8年:46.4万元;1989年:65.1万元;1990年:69.2万元;1991年:57・03万元;1992年:67.14万元。
  (二十九)大岭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大岭乡政府驻地大岭村,在市局的西北方向7・5公里处。辖区东与临沂市区、南坊乡相连, 南邻岑石乡、盛庄镇,西接马厂湖乡,北与朱保乡、义堂镇相邻。
  建制沿革建国后,新增设浹河区,其税收业务由城关稽征所代管,1956年6月,划归义堂税务所管理。1958年11月,湧河税务组变为独立结报单位,至1959年初撤销, 其税收业务仍归义堂税务所管理。1961年3月,始建凍河税务所,配有干部2人,所址在大岭村,有房屋3间。1965年5月,改所为组,划归义堂税务所管理。1967年,所址迁往岚兖公路南侧,有房屋5间,另有边屋2间。1969年3月,从义堂税务所析岀,并与工商所合并成立“临沂县凍河公社革命委员会税务工商服务组;1970年3月,该服务组撤销,恢复浹河税务所,至1985年,改称大岭税务所。1992年6月,新建三层办公楼,建筑面积960平方米,竣工后迁至现址。现有干部职工10人,助征员4人。
  历任所长
  (续表)
  经济税源现有国营企业1户,市以上大集体企业5户,乡办企业12户,村办企业及个体工商业500户,集贸市场6处,年纳税170万元。重点税源有:临沂市皮件厂,年纳税7万元;市农行大岭营业所,年纳稅10万元;第六建筑公司,年实现税款38万元;工程机械大修厂,年实现税款46万元;第四水泥厂,年实现税款15万元;城市信用社,年实现税款12万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73年:27.84万元;1974年:19.2万元;1975年24.27万元;1977年:62.3万元;1978年:61.17万元;1979年:70.71万元;1980年:59・85万元;1981年:58.83万元订982年:71.55万元订983年:151.65万元;1984年:23.94万元;1986年:53.58万元;1987年:59.14万元?1988年:70.99万元;1989年;91.47万元;1990年:131.74万元;1991年:146-51万元;1992年:170.2万元。
  (三十)义堂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义堂镇政府驻地南楼村,在市局的西北方向15公里处。辖区东靠南坊乡、枣沟头乡,南与大岭乡相邻,西与朱保乡和费县探沂镇接壤,北至初河与枣沟头乡和费县的新桥乡隔河相望。
  建制沿革1949年1月,本县设立义堂稽征所,建国后仍予保留,辖义堂、艾山两区(在艾山区设有税务组),1950年2月,改称义堂税务所,辖区未变。1956年1月,艾山区撤销。1956年6月,城关税务所原辖漁河税务组划归该所领导。1958年11月,浹河税务组划出。1959年初,该所撤销,5月份恢复,仍辖义堂、漁河两区,至1961年3月,沛河成立税务所,业务由该所划出。1965年5月,葆河税务所撤销,改为税务组,仍划归该所管理。1969年3月,该所与工商所合并成立“临沂县义堂公社革命委员会税务工商服务组”,漁河公社亦同时划岀,成立相应机构。1970年3月,该服务组撤销,恢复税务所至今。现有干部职工10人, 助征员5人。历任所长
  (续表)
  经济税源现有国营企业1户,市以上大集体企业6户,镇办企业9户,私营企业1户,个体工商业270户,年纳税150万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8年:69.2万元;1989年:78.9万元;1990年:98.5万元;1991年:130.06万元;1992年:155.66万元。
  (三十一)朱保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朱保乡驻地小朱保村,在市局的西北方向18公里处。辖区东邻大岭乡、义堂镇,南邻马厂湖乡,西与费县刘庄乡接壤,北与义堂镇和费县探沂镇相邻。
  建制沿革1984年10月,筹建朱保税务所,1985年2月建成,3月10日正式对外办公,建房屋6间,建筑面积120平方米;1986年3月,建家属院4间,厨房2间,建筑面积75平方米;1992年4月,建车库、澡塘等共3间,建筑面积60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5人,助征员2人。历任所长
  经济税源辖33个村,国营企业2户,市以上大集体企业3户,乡办企业3户,村办企业及个体工商业285户,年纳税43万元。重点税源有:自行车配件厂,年实现税款6.5万元;乡建筑公司,年实现税款4・5万元;朱保信用社, 年实现税款4.5万元;金融服务社,年实现税款4.5万元。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5年:12.56万元;1986年:15.67万元;1987年:20.13万元;1988年:39・44万元(其中黄烟税18.39万元);1989年:28.78万元;1990年:43.26万元(其中黄烟税10.86万元);1991年:36.1万元;1992年:43.59万元。
  (三十二)马厂湖税务所
  地理位置所址位于马厂湖乡政府驻地马厂湖村,东距市局15公里。辖区东邻大岭乡,南邻岑石乡,西与苍山县坊坑乡、费县刘庄乡接壤,北与朱保乡相连。
  建制沿革1977年3月,新建九庄公社,4月建立九庄税务所,建房屋4间。1982年4月,改称马厂湖税务所。1985年8月,在原址增建房屋4间;1986年增建车库2间,建筑面积共300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2人,助征员3人。历任所长
  经济税源辖21个自然村。现有国营企业2户,市以上大集体企业2户,乡办企业6户,个体工商业175户,集贸市场2处,年纳税32.15万元。重点税源有:粮管所,年纳税2.5万元;市农行马厂湖营业所,年纳税5万元;供销社, 年纳税1.5万元;乡办水泥厂,年纳税12万元。该乡建材业发展较快,仅水泥、石料等集体、个体企业就有30多户。
  历年税收完成情况1986年:49.37万元(其中黄烟税27万元);1987年:4.45万元(其中黄烟税31万元)订988年:24.65万元;1989年;28.6万元;1990年:54.62万元 (其中黄烟税30万元);1991年:27・6万元;1992年:32.15万元。(三十三)历史上曾设置过的基层征收机构
  1.市区税务所1949年1月,建立城关稽征所,辖城关、沂滨两区,所址在沂州路与解放路交叉路口的东南角,今百货三店南侧。建国后,增设漁河区,业务亦归该所管辖.1950年2月,该所改称城关税务所,辖区未变。1950年5月,城关交易所并入该所。1952年3月,本县增设十六区 (白庄区),其税收业务亦由该所代理。1956年6月,王桥 (原沂滨)、湧河两区的税收业务分别划归重沟、义堂两税务所管理o1958年11月,白庄的税务工作亦由该所划岀。.1959年初到5月间,本市各税务所相继撤销,只剩该所一处,并划为市财政局的派岀机构,人员有所长、会计、专管员等4人,专管市直各企业单位的税收和利润。1959年5月后,复辖白庄公社,1960年8月,白庄公社合并到城关公社。1961年,所址迁至沂州路与解放路交叉路口的西北角 (今解放路34号)。1969年3月,该所与工商所合并成立 “临沂县城关公社革命委员会税务工商服务组”,1970年3月,该服务组撤销,恢复税务所。1976年6月,改称城区税务所,1982年4月,改称城关镇税务所。1983年6月,该所一分为二,分为南关税务所和西郊税务所。南关所主要负责城关镇的税收业务,西郊所主要负责县以上大集体企业和国营企业的税收业务。1984年7月,南关税务所更名为市区税务所,辖区为市区范围内的个体工商业户和集贸市场 (将三个办事处企业移交新成立的直属税务所管理);西郊税务所的业务移交给新成立的直属税务所,改辖城关镇范围内的村办企业。1985年9月西郊所裁撤,并入市区所。12月,三个办事处企业改由该所管辖。1988年4月,市区税务所裁撤,分为金雀山、银雀山和兰山三个税务所。
  历任所长一览表
  (续表)(续表)
  2.西郊税务所1983年6月建立西郊税务所,系由南关税务所中分出,业务辖驻城县及县以上国营、集体企业。1984年7月,交由直属税务所接管,改辖西郊贸易市场税收业务。1985年9月,该所合并到市区税务所。历任所长一览表
  3.河阳税务所1958年12月,沂南县撤销,原所辖河阳税务所划归临沂市。1959年初该所撤销,5月份恢复,辖河阳、葛沟两公社。1961年3月,葛沟公社划出,单设税务所。1961年4月,沂南县恢复,10月,该所交给沂南县接管。
  历任所长一览表
  4.砖埠税务所1958年12月,撤销沂南县,原辖高里税务所划归临沂市,辖高里、青驼、李官三个公社。1959年初该所撤销,5月份恢复,辖区不变O1961年3月,该所改称砖埠税务所,同时青驼、李官亦单独设立税务所,业务由该所划出。4月,恢复沂南县,10月,该所交沂南县接管。历任所长一览表
  5.青驼税务所1958年12月,青驼公社由原沂南县划归临沂市,税收业务由高里税务所代管。1961年3月,新建青驼税务所,10月交沂南县接管。
  6.葛沟税务所1958年12月,原沂南县所辖葛沟公社划归临沂市,当时该公社的税收业务由高里税务所代管。1961年3月新设葛沟税务所,周德法任副所长,10月交沂南县接管。
  四、党群团体
  (一)党组织
  1.中共临沂市税务局党组
  1984年9月中共临沂市税务局党组成立,李如权任书记,韩森、王金华为成员。1986年5月,刘明乐任党组成员。1989年5月,局党组改组,朱其元任党组书记,王金华、刘明乐、王勤俭、全龙友任党组成员。1991年10月,孙洪亮任纪检组长。
  2.中共临沂市税务局党支部
  建国后,本县(市)税务系统党的建设不断完善和发展。县局机关于1950年成立中共临沂县税务局支部,开展党的工作,加强对党员的领导°1958年后,本县财税机构合并, 税务局党支部撤销,并入财政局。1962年,重建税务局党支部。“文化大革命”中,党支部工作陷于瘫痪。1976年3月,财税合一的中共临沂县财税局支部成立,武心慈任支部书记,刘正吉任副书记,刘振兴、张瑞符分别任宣传、组织委员。同年12月,又补充王勤俭为委员,组成5人支部。1979年4月,张华庭任支部成员;7月,魏玉柱任支部成员;11月,杨立法任财税局党支部书记。1982年10月,财税机构分设以后,单设税务局党支部,魏玉柱任支部书记,韩森、王勤俭任支部成员。1983年6月,王爱民任支部成员。1984年9月,市局机关与直属税务所联合成立党支部,王勤俭任书记,朱宝贞、赵曰茂任支部委员。12月,直属税务所单独成立党支部。1988年5月,市局机关党支部改选,刘明乐任书记,王勤俭任副书记,王秀亭、李宗启、王志敏分任组织、保卫、宣传委员。
  (二)共青团组织
  建国后,本局团的组织关系一直在县(市)直机关团委,1986年建立共青团税务局支部,张群任支部书记。1990年9月,市局与直属税务所联合成立团支部,宋鹏任支部书记,石立德、吕永萍任委员。(三)工会
  1990年2月,赵广传任市局工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副局级),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于12月份成立“临沂市税务局工会委员会”,赵广传当选为工会主席,王志敏任副主席, 赵曰茂、杨立德、徐建军、李瑞卿、李宗启、王秀亭、赵勇7人任委员。同时成立经费审査委员会,委员:张自遵、朱宝贞、王志敏。工会成立后,组织明工学习政治和文化,参与职工生活福利管理,开展社会主文劳动竞赛和群众性文体活动等。1992年底,共发展会员543名。
  五、劳动服务总公司
  1992年7月,市局成立了劳动服务总公司,周立辰任总经理,王彦军任副总经理。公司地址位于解放路34号。下设物资部、家电部、钢材站、养鸡场、汽车修理厂、塑料编织有限公司6个单位。从社会招聘部分业务人员、工人及本局待业青年经营各业。

知识出处

临沂市税务志

《临沂市税务志》

出版者:山东省临沂地区新闻岀版办公室出版

本志断限时间,上起1840年,下至1992年,涉及税制起源记述作了必要的上溯。本志开头序列编纂和审修人员名单、题词、图片、序言、凡例、目录、概述、大事记,后列附录、后记,中间正文设7章、25节。这套丛书,包括列入上级编纂规划的一部地区志、十一部县(市)志以及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若干部专业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