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师资培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93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师资培训
分类号: G451.2
页数: 4
页码: 605-608
摘要: 晚清时期,政府对塾师不统一管理,也无人组织培训。资深者能够“传道授业解惑”,虚心好学者亦能向明师求教,多数则继承死记死背的一套教法,让学生背一些“书歌”,习几个字而已。兴学堂后,教员实行聘任制,能胜任者续聘,不能胜任者解聘,政府组织教员进行学习、提高的训练活动极少。
关键词: 师资培训 教师培训

内容

晚清时期,政府对塾师不统一管理,也无人组织培训。资深者能够“传道授业解惑”,虚心好学者亦能向明师求教,多数则继承死记死背的一套教法,让学生背一些“书歌”,习几个字而已。兴学堂后,教员实行聘任制,能胜任者续聘,不能胜任者解聘,政府组织教员进行学习、提高的训练活动极少。1904年(光绪三十年)起,莒县开办“师范讲习所”、“单级教员养成所”等,境内部分教员前往接受培训。
  民国建立,学堂教员陆续增多,政府一面利用师范讲习所或中学附设师范部培养教员,一面利用假期举办小学教员补习班、讲习会进行培训,提高教员水平。另外,境内教员还参加莒县小学教育研究会、教育参观团等, 进行学习提高。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境内2名小学教员到山东省“乡村建设研究院"参加培训,回区开办乡农教育。同时,有20余人参加莒县短期小学教员训练班,提高业务水平。
  1941年3月,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不久,便开办小学教师培训班,60余人参加。
  1942年,全县小学教师308人,大部分是高小程度,有些只读过几年私塾,不能上算术课。抗日民主政府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师资培训工作。一是选派思想进步的青年教师到滨海中学师范部学习;二是以学区为单位,星期天集中教师疏通教材,共同备课;三是星期天以区为单位集会,学习复式教学和儿童管理的业务文件,并且交流经验,相互学习。
  1943年,全县小学教师335人。省战工会教育处要求小学教师加紧自修,并充实政治知识。由“教师联合会"具体组织领导,加强教育研究,学习文化知识和生产知识。不少教师工作忙,自学能力低,无人指导,自学困难,收效不大。到1945年,县内政治形势比较安定,教师继续以自学为主;同时,分期选送教师到滨海中学、滨海公学等师范部进行培养提高。
  1948年教育恢复之后,教师继续在星期六晚上集中到学区,学习《山东教育》、《农村文教》等刊物,星期天分年级集体备课。每到星期六的下午,教师们便背起背包,到学区集合。夏天睡在教室里,冬天便在老乡的锅门口打地铺睡觉,每月只休息一个星期天,如果召开全区教师会,只好放弃休息。这种办法,一直坚持到1951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大部分教师能胜任教学。
  1949-1951年,选送部分教师到莒南县师资学校、莒南师范、沂水师范进行培训。在职教师自学文化,每年在寒假、麦假、秋假集训时,分高级教师、初级教师进行国语、算术考试,张榜公布成绩督促学习。政治学习,先后学习《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革命读本》和《社会发展简史》。自学为主,学区组织讨论,寒假前全县统一考试公布成绩。这期间,全县教师实际参加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爱国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觉悟不断提高,从而划清敌我界限,肃清封建的法西斯主义思想和亲美、恐美、崇美的帝国主义奴化思想;克服轻视体力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资产阶级思想偏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51年,在捐献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的活动中,全县小学教师一般捐献小米80斤,有的捐献150斤、200斤。当时大多数小学教师月薪小米170斤,县文教科最多只收100斤, 以免影响教师生活。
  1952年春,小学教育大发展,新增教师多数由在乡不足高小程度的青年充任,亟待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和业务能力。县文教科发出通知,各区由教育工会负责,成立教师星期学校。分国语组,算术组,每组再分甲乙两班,分别学习初中国语、数学,小学五、六年级国语、算术,推选文化水平较高的教师任辅导员。星期六下午集合,晚上开会或以学区为单位集体备课,星期天上课,收发作业。毎月休息一个星期天。坚持到1953年上半年,学习比较正常。1953年冬,农村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和粮食统购统销,接着是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星期天的上课常常被会议挤占。1954年春,《山东教育》发表教师来信,反映星期学校的问题;“星期学校瞎胡闹,既不星期也非学校,业务文化不学习,光听文助瞎吵吵。”是年夏,各区的教师星期学校先后停办。
  1955年,经过考试选拔,70余名小学教师到临沂专署小学教师轮训班学习1年,5名小学教师到省教育干校参加中学教师培训。下半年,13名小学校长和区教育行政干部参加临沂专署小学教育干部轮训班学习半年。到1958年,莒南县共有90余名小学干部经过轮训。
  1956年,莒南县函授师范学校成立,在小学教师中招收初师函授生,1959年开始招收中师函授生。同时,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学院等在莒南县中学教师中招收专科、本科函授生。至此,函授教育成为师资培训的主要形式(详见“成人教育"章“函授教育”部分)。是年,开始培训幼儿园教师(详见“幼儿教育”章)。
  1964年,县内半工(耕)半读小学大发展,并办起数十处农业中学,教师多由初中毕业生担任。翌年10月,莒南县半工半读师范招生,对半工(耕)半读小学教师分期进行培训。部分农中教师到临沂师专参加培训。
  “文化大革命”10年,莒南县函授教育停顿,只有几十名初中教师到临沂师专参加短期培训,加之教育管理体制混乱,造成师资水平严重下降。1976年以后,根据临沂地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该县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培训提高师资。
  •恢复并扩大函授教育招生。1976年冬,莒南县函授教育辅导站成立,负责组织小学教师的函授中师学习。之后,各公社教育组设函授辅导员,辅导中师函授,并指导本公社小学教师的业务研究活动。1978年起,曲阜师范学院在莒南县招收本科函授生,之后,临沂师专、曲阜师范学院、临沂教师进修学院等师范院校也在该县招收专科和本科函授生,组织中小学教师进行函授学习(详见“成人教育”章“函授教育”部分)。
  组织离职进修。1978年起,每年有中学教师到临沂教师进修学院进修,之后,每年有中学教师到山东省教育学院进修。1982年,莒南县教师进修学校成立,为解决初中教学的急需,培训生物教师45人,史地教师120人。1984年起,组织小学教师的中师进修,学制2年。至1995年,共毕业中师进修生909人(详见“师范教育”章“莒南县教师进修学校”部分)。
  参加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1979年,莒南设电视大学工作站,吸收不具备国家规定学历而又没有参加函授、进修的中小学教师参加学习。1984年起,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自学考试(含中师、专科和本科三个层次)、音像高师教育班、卫星电视高师教育班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考试。(详见“成人教育”章“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部分)举办短期训练班。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县内英语教师奇缺。县教育局先后在莒南师范、高家柳沟招待所和莒南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初中英语教师培训班。先办普通班,后办提高班,至1983年,共培训英语教师240余人次,基本满足了初中英语教学的需要。1979年,临沂地区教育局在莒南县高家柳沟村举办教育行政干部训练班,共4期,该县有150余人参加培训(占公社教育组和小学干部的80%以上).1980年起,中学校长、教研组长等到临沂教师进修学院参加培训120余人次。:1990年起,小学骨干教师150余人次在临沂师范进行新教材通研、课题实验、教具使用等短期培训。1996年,由县成人中专负责,利用暑假,分十字路、坪上两片,组织未经培训的小学干部121人,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考査成绩合格,然后持证上岗。
  结合教研活动,举办多种形式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教材教法进修和考试。1979年冬起,由教研室负责,组织全县小学教师训练听、说、读、写(写字)、算的教学基本功。1982年起,进行教材教法进修。之后,中学教师也开展教材教法进修活动。1986年经地区教育局考査、验收,颁发《教材教法考试合格证书》(详见“小学教育”章和“中学教育”章的“教学与教研”部分)。1996年起,师资培训由师训科和教研室分工负责,组织全县小学教师进行通用基本功训练。先下达莒南教字(1996)84号文件《关于印发山东省小学教师通用基本功训练要求及考核办法的通知》。接着,各乡(镇)教委和县直小学成立“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领导小组”并选配毛笔字、粉、钢笔字、简笔画、普通话辅导员。然后,由师训科和教研室分4期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同时,在第一、二实验小学和筵宾镇中心小学试点,总结经验。是年11月,在上述3处小学召开训练现场会,推动全县小学教师的训练活动。1997年3月,召开全县训练经验交流现场会,进行督导检查。4月至11月,对全县小学教师分3批进行考核,12月进行扫尾和巩固提高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附表)。
  由于采取了以上培训提高措施,全县中小学教职员的文化业务素质明显提高。
  莒南县高中、初中、职业高中及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及达标率概况
  表16—1
  莒南县小学教师1997年通用基本功考核成绩表
  表16—2
  注:第一批考核不合格者,参加第二、第三批考核。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莒南县教育志》

《莒南县教育志》上限起自1998年,下限断至2008年。分为概述、大事记、教育行政、教育经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族教育、师资队伍、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