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干部、职工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89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干部、职工教育
分类号: G726
页数: 28
页码: 394-421
摘要: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莒南县是山东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干部、职工大多是工农出身,文化水平低。鉴于革命工作和生产的需要,为提高军政干部的政治、文化素质,上级领导机关先后在境内创办多处培训干部的学校。
关键词: 干部教育 职工教育

内容

概况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莒南县是山东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干部、职工大多是工农出身,文化水平低。鉴于革命工作和生产的需要,为提高军政干部的政治、文化素质,上级领导机关先后在境内创办多处培训干部的学校。
  1941年春,滨海行署在洙边区石门涧村创办滨海中学,1945年7月改为干部学校。1942年7月1日,山东省抗战建国学校(后改为山东省抗战建国学院)在大店成立,省战工会主任黎玉兼任校长。1946年6月,山东大学驻汀水村。同年11月5日,华东军事政治大学在大店成立,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张云逸兼任校长1948年冬,滨海建国学校由赣榆县移至大店区大公书村。县内也先后创办莒南县县学、莒南县青年学校及各区办的区学等,并于1949年春办起了县机关学校。这些学校为地方培养了大批青年干部。
  新中国建立后,干部职工队伍不断扩大,但文化水平仍然偏低,有些工农干部还是文盲、半文盲。为改变干部、职工队伍文化落后状况,贯彻执行1950年6月1日政务院颁布的“关于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建立职工教育机构,由文教科具体指导。翌年秋,办起机关扫盲班2个,学员83人。1954年,机关学校组织学员148人,根据文化程度编为甲、乙、丙3个班。1956年,办起机关干部扫盲学校和文化补习学校,187名干部、职工参加学习。1958年春,组织文化水平较低的干部职工467人学习初中文化知识,并要求在短期内达到初中文化程度。同时办起红专学校357处,其中工业性质的22处,35个班,学员1500余人……当时是一种脱离实际,片面追求高速度的作法。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职工业余学校停办。
  60年代始,职工教育逐步从扫盲为主发展为以业余初等、中等教育为主的阶段。1962年,各厂矿、机关单位再度办起职工学习班、组,到1965年,共有学习班、组31个,参加学习的871人。除学习文化知识外,还根据工作需要学习专业技术。全县干部、职工通过业余学习,文化、技术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1967〜1974年,受文化大革命冲击,职工教育中止。1975年,学习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办学经验,莒南县直机关和厂矿、事业单位均办起“7·21”共产主义大学,不久停办。
  1981年8月,县政府成立职工教育办公室,各单位设职工教育领导小组。是年,职工教育办公室制定职工“双补”计划,对1968〜1980年参加工作的青年职工补习初中文化知识和初级技术。到1985年有5983人参加补习,并发给合格证书。1986年成立莒南县职工培训中心后,采取多种形式对干部职工进行政治、文化、业务、技术培训。到1988年,参加各类学习的职工达11101人次。1993年底,县职工教育办公室撤销,其主管的业务并入莒南县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自80年代起,随着国民经济的振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莒南县职工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水平都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创办了一些新型成人学校。广大干部、职工通过进修、函授、电大和高教自学考试等途径接受高等教育;县内职工中专、职业中专及党校等与高等院校联系办校外大专班,更增加了干部、职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多规格、多层次开发智力,培养人才。如莒南县高教自考助学班,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培养了不少人才。
  现代职工教育的另一特点是:增加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教育内容,使职工教育由过去单纯提高工作效益和生产效益的教育,向更广阔的范围扩展。诸如老年大学,县总工会及书法协会办的绘画、花卉、烹饪、剪裁、摄影、书法等学习班和培训班应运而生,它美化了生活,陶冶了情操,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滨海中学的干部教育
  1941年春,滨海区第一次国民教育委员会根据省战工会发布的《文教宣传工作计划提纲》“每个专区要有一所中学”的指示精神,决定在莒南县石门涧创建滨海中学。党外民主人士高燮宸任校长,管戈任教导主任,教师12名。
  招生采取县、区介绍与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学校先设师范部,后增设中学部,学生70余名(师范部29名)。
  学生来自各抗日根据地的高小生和初中肄业生,工厂、学校中的工作人员,部队文工团的“红小鬼”,警卫员和军工烈属子弟及开明绅士子女,敌占区来的爱国青年等。
  1945年7月,滨海中学改为主要调训在职干部和培养干部的学校。校长刘导生。
  刘导生接任校长后,调整和改革了学校领导体制。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主持校务委员会,委员会设在校长办公室,办公室下设通讯班、收发室、卫生所、组织科、教育科、总务科等。教学组织仍按中队、班、组编制。此外还建立俱乐部大会,以代替原来的学生会组织。
  该校调整后,规模扩大。除原来两个中学队(108人),两个师范队(后称教育队76人)外,又增设了行政干部队(63人,多系正副区长、县长、科员),群众工作队(65人)、战宣队 (50人)、工矿队、会计队、卫生队共170人。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县、科、区级干部、抗日军政干部和各类技术人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服务。
  教学形式采用短期训练干部与长期培养人才相结合;教学方法,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下釆用自学、讨论、实验的方式;整个教学过程中依靠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积极贯彻“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和“干部教育第一"的教育方针,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为以后革命和建设事业造就大批人才。
  当时莒南县许多有志青年到该校学习并参加了革命工作,大多数成为部队、党政机关、文教卫生等战线的骨干力量。
  莒南县县学(中共莒南县委党校前身)
  1944年5月成立。时值抗日战争后期,我党我军和抗日人民担负抗战任务一天天加重,对广大群众进行依靠共产党、八路军实现抗战胜利的动员工作十分迫切。为此,莒南县政府决定设立教育与根据地建设、查减运动、生产运动、拥军参军运动相结合的学校——莒南县县学。
  校址;因处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学校没有固定地址。初建时校址在大埠南、小埠南,后到路镇区的赤石沟、东良店,洙边区的东夹河,路镇区的刘家扁山,相邸区的邬家岳河,涝坡区的塔巷等地。没有校舍,在林间、场院里上课。
  学生来源:由区、乡、村选送的男女青年积极分子;县、区、乡的干部(多为中共党员)。
  学生年龄:每批学生分文化班、师范班、政治班(干部班)、生产班。文化班、师范班学员年龄20岁左右干部班、生产班学员30岁左右。
  课程设置:语文、算术、地理、历史、唱歌、体育、政治没有课本,就抄写和自编。
  时间安排:多以大课形式,上午2节、下午2节。有时根据需要,上一节课兼学劳工。早晚设自习课。每期学习6~8个月,共办7期。学生待遇为给养供应制。
  教师来源:由政府派任。当时有教师3人,庄汉卿、郑世民、吴鲁民等。
  校长:尤克明、蒋XX.
  党支部书记(政治教员):王黎山
  总务:庄子方
  每期学生人数:第一批学员100人;第二、三、四批均200人;第五批150人;第六批150人;第七批170人。
  毕业生分配情况:文化班、师范班学员大部分当了教师,有的到其他行业;政治班学员大部回原单位继续任干部,也有分配到别的单位任干部的;生产班学员大都回到原单位;其他学员到部队参军的不少。
  1947年之后,改为对党员干部的短期培训(此后,见本章“党校”部分)。
  青年农民文化补习学校
  莒南县青年文化补习学校(简称青校),创办于1946年春,校址先后设在洙边区三界首、东夹河、董家沟村,路镇区东赤石沟、刘家扁山村,涝波区东塔巷村,坊前区莫家龙头、邬家岳河、张家圈子村。校长王展,教导主任陈树三,教师5人。当年招收1个班,学生39人。招生对象为农村男、女青年,并有一技之长为条件。课程设国语、算术、政治、常识、唱歌、体育等。
  学校实行半工半读,以生产养学校。当时学校有3张织布机、20部纺车,有生产基地40余亩(在三界首村30余亩,李家扁山村10余亩)。除国家拨给部分生活费外,基本上是自劳自食。学生除种粮、种菜,还纺线、织布,增加学校收入。
  1946年10月,滨海行署和山东省教育厅在全区、全省推广该校的办学经验。1947年秋,学校停办。大部分学员参加了支前和地方行政工作。
  1951年9月,莒南县再度办起青年学校,称为莒南县农村青年文化学校,校址在路镇区大山前村庙内。招收具有初小以上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积极分子,学制一年,以学文化为主,毕业时达到高小文化水平。
  学校由莒南县政府领导。文教科长郑维民兼任校长,党支部书记卞立贵,副校长林庆明主持工作,教导主任刘庆斋,总务主任孟庆铸,会计丁立先,教师刘向、曹士华、程守舆等12人。
  课程设语文、算术、地理、历史、自然、政治、唱歌、体育等。当年招收2个班,学员100人,分甲、乙两个班,甲班预计一年毕业,乙班
  预计一年半毕业。甲班于1952年7月毕业,大部分学员转到莒南速成师范学习。当年8月招生新生一个班,为三期学员。乙班因延长半年于1952年腊月(公历1953年1月)毕业(称二期学员),此后(1953.1月份)招生的学员一个班,即为第四期。1953年5月,莒南县人民政府文教科接专署通知,8月宣布莒南县农村青年文化学校停办。当时第四期学员学习半年,提前毕业。
  学员结业后,有的参加教育工作,有的到银行、卫生、粮食等部门工作。第三、四期少量学员考入莒南中学(今莒南一中)。
  附十六
  参观山东教育后的感想莒南青校以生产养学校
  蔡仲先
  过去我们在思想上只知道“生产与教育结合”,“以生产养学校”,“以劳力换智力”,“教育与实际结合”,“教育从实际出发”等一套理论,而没有真正去作,只成了教条主义的理论的空谈者。这次来山东参观,亲眼看到莒南青年学校的半工半读,全校无一勤杂人员。师生打成一片,共同纺线、织布、办学、种地,共同办好学校。每晨五时起床,晚九时入睡,一天学习六小时,劳动六小时,又紧张,又活泼。学生的衣食用品和学校的办公费用,都由学校自给,专署和县府只负领导责任。我又亲眼看到教导主任陈树三带头拾粪、拾草、挑水、制泥炉,一切劳动都是有计划的分工,按时完成任务。
  他们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心,实行了教学做合一。所订的教学、生产、生活……等计划,具体而科学。
  你如果初到学校,决看不出谁是干部,师生都是标准的工农男女,普通学校里干部的架子是一点也没有的。他们真的实践了"以生产养学校”,“以生产来保证学校”的理论。他们有农民的身手,科学的头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们真的掌握了毛主席的文艺政策,实行了陶行知的教育原理。我从今日起,下决心向他们学习,改正过去我们理论与实践脱离的毛病。
  摘自《山东教育》第二卷第一期
  1947年1月31日
  附十七
  看到了什么?
  参观莒南县青年学校的感想(摘录)
  陆维特
  1946年12月21日,我到山东滨海区莒南县参观莒南县青年学校,在这个创办不久的学校里看到了什么?以我粗略的认识,觉得有如下几个主要的发现:
  (一)山东解放区人民,获得了独立、民主、土地和普及教育等大胜利之后,今天又有为劳动人民子女教育提高一步的青年学校(新型的中等学校)的创办,无疑的这是人民又一重大胜利。
  39个青年男女学生中,有6个是贫农,33个是中农(土改后贫农上升的新中农),他们在解放前,不但没有机会进中等学校,连受普通教育的机会也没有……今天能进一步的来培养提高,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二)青年学校以“半工半读”生产养学校...解决了进学校要费用、家里供不起的困难..在招生条件上,要求有“一技之长”为重要条件之一,直到日常劳动“办饭”全由师生共同轮流操作,把劳动贯穿在整个生活历程……从青年学校以劳动养学校这一要求关系上,使整个教学(课程、教材、教法等)和它发生联系,特征就此更加显露了……
  全校学生都投入生产劳动……过着经济生活(副业一一手摇纺线,脚踏织布机。农业——种农作物及蔬菜等使用人力及畜力)。学生结合本村的民运工作、行政工作,以此为基础,切实的参与支援前线,反对封建迷信,保卫民主……过着革命的政治生活。
  (四)教学计划、文化生活和“实际结合”,如:第一年第一段的国语课,是认写收支存条及通讯等;常识课是生产积肥,及破除旧历年农村中存在的几种迷信等;算术(珠算、笔算)教办饭时的记粮、草、菜金的帐目,记纺线织布买棉花卖布的帐目等。
  摘自《山东教育》第二卷第一期
  1947年1月31日
  区学
  当时形势1947年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转入了全国规模的进攻。人民解放战争主要不是在解放区进行,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了。莒南境内已无敌踪;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的高潮即将过去。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全力支援前线,恢复发展生产,巩固土改运动的成果,巩固乡村人民民主政权。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为支援战争、发展生产服务,为巩固土改运动成果、巩固乡村政权服务。
  产生背景一个突出的矛盾出现了。土改前,村政府(当时叫村公所)的文书、会计、群众教师等工作,主要是由地主、富农分子或地、富子弟担任。因为他们生活富裕,能够上学,有文化知识。土改运动中,他们中的多数人表现不好,有些人还依仗他们掌握的一点权力进行对抗。土改后,农民不信任他们,绝大部分人被撤掉了。但是,在雇农、贫农以至中农中有点文化、能写会算的人很少,因为他们生活贫困,上不起学。因此在村政权中出现了一个突出的矛盾,一时无人担任文书、会计等工作。翻身后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领导上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教育为巩固土改运动成果、巩固乡村政权和恢复发展生产服务的方针,滨海专署文教科派人深入乡村进行调査研究,广泛征求区乡党委和村农会的意见,决定以区为单位开办区学,加速进行培训,力求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矛盾。
  培养目标区学的培养目标是:以三四个月的时间,为各村加速培训文书、会计、群众教师(教冬学识字班)等急需的实用人员。
  课程设置主要的课程,设国语、算术、常识三门。国语课要求能识1500-2000个常用字,学会读、写农村中常用的各种应用文,如路条、各种收据、文约、告白、启事、婚书等。算术除学习阿拉伯数字及简单的四则运算外,主要是学习珠算的加、减、乘、除,包括小九九、归除法、斤两歌等,还要学习农村的各种帐式,能处理村政府及合作社的各种帐目。常识以增加各种知识为主并进行为农会服务的教育。
  .学员对象主要是雇农、贫下中农中在冬学识字班学习过、已识几百字的青壮年。当时在农村中有较高威望的是农民救国会(简称农救会),开办区学,受到农会的衷心拥护,谁参加区学学习,必须经农会批准。在贫下中农中,选他们信得过的有初步文化知识的青壮年送到区学里培训,有些学员就是村里的干部。不少村的农会给学校写的介绍信中说;“给俺好好地培养,回来当文书",“俺庄合作社等他来当会计",“俺庄的冬学靠他来教”。大店区的区学于1947年9月18日开学,全区104个村子,有75个村选送学员122人(内有女学员22人)。这批学员的家庭出身,雇农、贫农占一半以上,其余为中农。他们中有村政治指导员、村长、公安员等12人,民兵队长6人,青救会长、识字班队长等22人,粮食会计10人,其余为民兵和青救会会员。年龄在14〜32岁。文化基础:识300-800字,珠算、笔算略懂一点,有三分之一的人会打小九九,笔算识阿拉伯数字,会十位数以内的加减。
  学员待遇和办学经费为使学员集中精力学习,以加速培养提高,各校学员都集中食宿,只有星期天才准回家看望。学员学习费用由村里供给,吃饭自带粮食或干粮,村中补助一部分粮食和烧柴。学员在休息时或星期天还组织下坡拾草,供烧饭用。办公费,区政府拨一点,主要还是由各村筹集。11月7日,坪上区泉林乡召开各村合作社主任会议,听说办区学给各村培训会计,都兴奋异常纷纷捐献纸笔费,全乡15个合作社,当场捐献6万元(北海币)作为助学金,都说:“咱土地财物已回家,文化也得翻身”。
  村政府和农会十分关心他们村的学员。除了给他们送粮食、柴草外,村干部还经常到学校看望自己村的学员,给他们送去纸、墨水、铅笔,或一点零用钱,问寒问暖,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教师来源区学的教师,主要是从本区小学中聘请文化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又热心为农民服务的老教师任文化课;还从村中或区乡供销社中聘请经验丰富的老记帐先生教珠算和各种帐式记帐方法。
  教学方法以教师上课为主,同时采用学员互教互学的方法辅助教师上课,起了很好的作用。教师上课很重视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学员背熟一个口诀,教师便提出一条具体帐目叫他们算。学会一种条据形式,马上用村中常用的实例叫学员写。老记帐先生讲帐式,把帐本搬到讲台上,让学员亲眼目睹。讲述什么是流水帐,什么是分帐,怎样过帐,怎样日清月结,怎样向村民张榜公布等等。这样教,学员学得快,记得牢,学了就用,很受欢迎。学员按程度编成队、班、组。还经常进行小测验,检査学员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法。
  为推动互教互学,号召程度高的教程度低的,先会的教不会的,各学习班还选出小先生,实行人对人的包教制。有的班派人到别的班学习,回来教本班同学。大店区区学三班的学员王治方到一班学会一归二除,回来马上教本班的十名同学。在互助互学中,教得认真,毫无保留,学得刻苦努力,不会就问。这样彼此互助互学,提高了学习效果,反映了翻身农民团结一致,谋求解放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各区学都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员的阶级觉悟和学习的积极性。开学时,区委书记或区长去作动员报告,向学员讲形势,讲农民政治经济翻身后,还必须掌握文化知识,实现文化翻身。说明农民既然有伟大的力量推翻压迫自己的地主阶级和封建剥削制度,也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办教育,实现文化翻身。还讲明培养有文化知识的干部,对保卫土改运动成果,巩固乡村政权的重要性。动员报告有力地启发了学员的阶级觉悟和学习热情,都表示一定完成学习任务,不辜负党和农会的委托。
  领导重视自上而下对区学的领导都很重视。11月7日,滨海专署召开各县文教科长会议,布置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中的第四项提出各区要“普遍成立区学委员会”,以加强对区学的领导。各区区委和区公所,把区学看作是培养村干部的学校,切实加强领导。一般是区委书记或区长兼任区学委员会主任,农、青、妇、文教、财经、供销等部门负责人都是委员会委员。他们定期开会,讨论办学方针和培养计划,以及经费筹措、聘请教师等问题,并在全区村干部大会上进行宣传布置。在学员中还成立了学生会,协助领导加强学习和生活管理。
  办学成果经过短期培训,学员的学习成绩显著。大店区区学开学48天,一队34名学生,珠算方面不仅能熟练地打小九九,并会打三、四位归除法,学会了粮票、米票折算,土地丈量等计算知识;文化方面已会写20多种条据,以及通知、文约、婚书、启事等多种应用文,很多人都能写信写短稿。有些人还学会运用快板、顺口溜、“武老二"、小调等形式写人写事,为回村开展文娱活动打下了基础。读写时的错别字已大大减少,很多人能阅读农村报。约有半年时间,全县即培训了数以千计的具有初步读写算能力、为翻身农民所信任的冬学、识字班的群众教师。他们有的担任行政村的文书、会计,有的担任农村秧歌队和剧团的导演,有的担任村的领导干部。这对保卫土改运动成果,巩固农村政权,恢复发展生产,团结教育群众,贏得战争的胜利,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莒南县机关业余学校
  1948年12月,莒南县开始恢复教育。翌年春,县文教科办起县机关业余学校(简称机关学校)。校址在县政府旧址(石泉路西段老被服厂处)。当时没有固定的教室和课桌凳,学员自带板凳,平地而坐,膝盖为桌。每天早晨上课,业余做作业。学员20余人。文教科郑维民(科长)、吕学敏(科员)、郑士美(大店文助)等都参加学习。所学课程为“实用算术”,由张捆轩老师讲授;孟庆铸老师教语文,课本是华北人民政府教育处出版的“国语文选”。
  1950年秋,招收2个班,学员83名(男76人,女7人),来自县委、县政府、公安局、银行、县联社、油脂公司、百货公司等11个单位。专任教师2名。开始学习时分为2个班(二、四年级)。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到1952年1月份,“三反”运动开始,中间停顿近半年,6月份又复学。学生因程度不齐,分为二、四、五、六4个年级。年级多,教师少,与完小教师配合上课(换工)。当时没有教室,在院子里上课,有雨则停。
  课程设语文、算术二科。语文课采用先突击生字后阅读课文的方法进行教学。算术教学主要掌握四则运算法则。
  1952年10月,职工开展速成班识字,学员增多。道口酒厂70名职工,参加速成识字班学习的27人。工作实行三班制,学习也为三班制。结业时学员平均识1800多个字。
  1954年,学校迁至今县府西办公楼处。是年,机关学校共设甲、乙、丙(即六、五、四)三个年级(班),148名学员,其中干部占70%,女占15%。每周5节文化课,每节2小时。采取速成法教学,以识字为主,配合时事政策、生产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教学联系实际,走群众路线。根据学员意见与要求,实行定点补课制度或学员按次序到办公室找老师补课,教学效果很好。
  1956年,在县工会大院(今工会大楼西约100米处)建教室24间,办公室和宿舍4间。组织部长林凡茂为校长,机关党委会的邢雪宜具体负责,专职教师有邹培才(兼管教务,为代理教导主任)、时年登、孙志义、齐运动、李富业等5人。学员187名,统一学习业余高小语文、算术等。
  1958年,机关学校迁至路镇供销社西(路镇一小旧址),与干部文化补习学校配合上课。学员增多,教师也有增加,骆振铎、秦洪檀、李永、蓝孝恩、刘洪涛、徐家业、赵全忠、王继平等均在该校任教过。下半年,学员参加大跃进和大炼钢铁运动,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1962年,机关学校发展为5个班144人。其中初中三年级35人,学习语文及世界地理;二年级19人,学习语文和中国地理;一年级35人,学习语文、代数;高小班25人,学习语文、算术;夜班30人,学习汉语知识、珠算。岀勤率一般在65%左右。
  1964年,县机关单位成立机关业余学校27个班组,学员650名。其中,中心校设2个高中班、2个初中班、1个高小班、1个珠算班,共有学员219名。此外,机械厂设高小、初小各1个班,学员41名;粮油加工厂、副食品加工厂、食品公司、煤建公司等联合上课点设初中、高小、初小各1个班,学员97名;县医院设初中、初小各1个班,学员42名;一中设1个初小班,学员19名;邮电局设1个初小班,学员19名;道口酒厂设初中、高小、初小各1个班,学员71名;搬运社设1个初小班,学员49名;木业社设1个初小班,学员32名;汽车队设1个初小班,学员30名;缝纫社、印刷厂设1个高、初小复式班,学员31名。
  1964-1965年是职工教育大发展时期。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掀起,机关学校停办。
  莒南县机关干部学校
  全名为莒南县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1955年,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展,为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培养各级各类管理人才。莒南县于是年9月中旬成立机关干部学校,抽调工作积极有培养前途的科、股级干部(包括区委委员、乡长副乡长、乡武装部长等)进行离职学习。第一期招收1个班,学员50人(其中副乡长21人,乡武装部长25人,乡文书4人)。学员年龄一般在20岁至48岁之间;文化状况多为初识字或半文盲;政治面貌:90%是党员,10%是团员。
  校址设在第一区(路镇区)大山前村古庙内(离县城驻地4公里,原青校校址)。有房屋21间,新置课桌凳29套(1桌2凳),办公桌椅3套,床56张。校长何连峰,书记魏延秋。学校设党支部,由7名学员组成学生会。师生在校食宿。学校建立了必要的规章制度。
  教材与教学时间:第一期干部扫盲班,以学习“农民速成识字课本”为主,配合时事政策教育。自1955年9月19日上课,至1956年1月8日毕业,历时115天,实上课3个月计720课时。
  考试内容与方法:由区领导责成区文教助理员同扫盲校长共同负责,认“农民速成识字教材上的单字表中的字”,以认字多寡评为优秀、及格与不及格等。莒南县机关干部学校第一期干部学员各阶段教学时间安排表
  1956年,暑假后学校迁到夏庄镇(今临沐县城)。1958年冬迁回十字路原路镇一小旧址。
  1958年,为适应大跃进的形势,突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学员树立“以钢为纲,以红带专”的思想,采取“政治挂帅,速成识字”的方针,教学上解放思想,打破清规戒律,力争短期培训到初中文化水平。是年,招收初中班4个,高小班2个,学员390人,要求不足6个月的时间就达到跃进指标。由于“左”的影响,使干部文化学习不顾实际,盲目跃进,教育质量难以保证。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学校上课不正常。
  1962年,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莒南县教育局要求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改革教学。是年,招收机关干部92人,配备专职教师5人。根据学员文化程度编成2个班,其中,高小班1个48人(班主任;张成伦),初中班1个44人(班主任:赵全忠)。课程设置:高小班设语文、算术、地理、历史、自然、政治及音乐、体育等;初中班设语文、代数、世界地理、中国历史等。学校通过对学员为期1年的培养(原计划高小一年半,初中两年,实际执行为一年),大部分学员各科成绩均在60分以上。1963年,该期学员毕业,学校停办。
  莒南县机关干部学校高小班每周授课时间表
  莒南县供销干部学校
  1956年4月,在夏庄(今临沐县供销社社址)建立,初称莒南县供销合作社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教育局副局长滕中元任名誉校长,县委宣传部长姜涛兼任校长,县联社干部科科长杨彩麟为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教职员6人,另有校工2人,炊事员4人。
  是年,招收第一批学员87人,按文化程度分甲、乙两个班,主要培养县内各区供销社干部。学员绝大部分是各区社主任、股长和经理,只有个别的是营业员,但必须是先进工作者。课程设政治、语文、算术(包括珠算)、历史、地理等,修业一年,达到高小毕业水平。
  学校教务由甲班班主任骆振铎、乙班班主任王延勋担任。其他教师有杨忠谨、张乃谔、王文祥等。学员学习刻苦,严守纪律,按时作息,校风端正。每月开一次党员大会;每周开一次生活检查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学员成绩提高很快,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
  1957年,招收第二批学员100人,来自临沂、郯城、苍山、平邑和莒南五个县供销系统的干部。1958年学校停办。
  1979年,县供销社合作干校恢复,校址在县供销社。1981年易名为“莒南县供销职工学校”,主要对干部、职工补习初中文化知识和初等技术。到1988年,共举办各类学习班82期,参加学习4100人次。1988年以后至1993年,又举办16期学习班,学员750余人,主要学习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业务技术及进行法制、道德教育。1994年1月学校停办。
  莒南县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简称职工中专,其前身是莒南县职工培训中心。始建于1986年5月,隶属县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科级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全县在职职工的政治、文化和技术培训,适当开展中等专业学历教育。时占地8.72亩,西与县中医院为邻。有专职教师8人,教学设施齐全。在此期间,举办文化复习班9期,参加学习的职工729人。其中成人高考复习班3期219人,职工报考中专辅导班4期365人,职工高中文化补习班1期85人,待业青年文化补习班1期60人,招收职工中专班12个,学员817人。举办3期工业企业班、组培训169人,每期脱产学习3个月。招收电视中专班2个81人,设工业企业管理、法律2个专业,学制3年。
  1993年12月,为适应职工教育事业发展和需要,由县人民政府申报,经临沂地区行政公署批准,在职工培训中心的基础上成立莒南县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学校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由县人民政府主管,归口县经委。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兼顾岗位技术培训的正规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扩建后的学校占地面积15.8亩,建筑面积2170平方米,固定资产120万元,教职工20人。
  学校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面向生产、结合生产、服务生产的办学方向。采取脱产与业余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结合,校企联办、定向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具有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能够掌握本专业现代化生产所需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等专业人才。
  截至1997年底(含职工培训中心阶段),共举办电视中专、职工中专班24个,开设财会、企业管理、文秘、法律、经济管理、机电、化工、工民建、纺织、制鞋、服装、供电等12个专业,学员达1123名,其中已有1104名学员毕业。学员毕业后,原是在职职工者仍回原单位工作,多数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招收的待业青年,按县政府给予学校的优惠政策,均妥善安排了工作;农村户口的学员,批转了地方城镇户口。
  在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学校还积极承担了县委、县府交办的青壮年职工政治轮训;工企业班组长、车间主任岗位资格培训;配合县经委进行厂长(经理)岗位资格培训;工商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建筑行业、汽车驾驶及待业青年就业前的培训等共5000余人次,受到各部门及企业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1991年和1996年临沂行署和县人民政府分别授予“职工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莒南县职工中等专业学校领导成员莒南县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含职工培训中心)办学情况一览表
  表8—15临沂市建设职工中专莒南分校
  临沂市建设职工中专学校于1992年5月,经省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地区职教办公布,在莒南设立分校。校址设在县建委,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
  该校属行业办学,受县建委、教委及市建设职工中专双重领导。参加全省统一招生考试,统一录取;在招生、考试、毕业发证及业务指导等方面,由县教委成教科协调进行。1994年8月,学校正式列编为股级事业单位,1996年7月,升为副局级事业单位。1995年,被山东建工学院吸收为董事联合办学单位,并与济南职工大学联合办学。
  学校现设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中专)班10个,学员400余人;建筑工程函授大专班4个,学员138人。教职工26人,其中专任教师17人。
  招生对象及范围:工民建中专班,招收莒南、临沭、沂南三县初中毕业生及建设系统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在职职工(约占招生数的10%);建筑工程函授大专班,主要招收本系统及其他系统从事土、木建筑的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在职职工。
  中专班,修业年限3年。课程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建筑制图、建筑力学、测量、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施工管理、建筑工程预算与定额、地基与基础、房屋建筑学、房屋卫生设备、电工电算语言、英语、建筑材料等19门学科;函授大专班课程有建筑材料、工程测量、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企业管理、施工管理、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预算与定额等10多种教材。
  学生毕业后,在职职工基本上回原单位工作;其他毕业生在建委系统(建筑公司、自来水公司、装璜、市政公司、质检站等)均得到妥善安置(多为合同制工人)。其中,不少毕业生担任了技术员、施工员、资料员及预算员等。
  该校1996年9月,县政府授予“职工教育先进单位”1995〜1996年,被省建设教育委员会评为“先进教学点”;1997年度,在全省教学评估工作中,评为全省四个优秀教学点之一;1994〜1997年,连续四年被临沂市建设职工中专总校授予“先进单位”称号。1996年,1997年由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
  临沂市建设职工中专莒南分校领导成员
  历届学员情况一览表中共莒南县委党校
  中共莒南县委党校始建于1939年10月,当时叫县委党训班,分期分批对党员骨干进行培训后,派往全县各区担任区总支书记等领导职务。1944年春,为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提高干部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县委决定改党训班为“县学”。县学是对外的名称,实际上也是党员干部训练班。县学没有专职干部,是从县委的几个部门中抽调1〜5名干部组成兼职县学校部,这一称谓一直延续到建国后。1954年11月,县学改称党员干部训练班,1958年10月,党训班改称党校。领导人的称谓,1959年8月前称主任、副主任,后改称校长、副校长。其间,党校校址几经变迁。建国前基本是租用民房作校舍,没有固定场所;建国初期,校址曾定在今路镇五村县被服厂家属院,60年代,迁至今县酒厂西院,后又迁至今县元件厂1974年县委决定筹建新党校,校址选在县城人民路东首,1976年建成开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4年实现党校正规化教育以来,莒南县党校得到迅速发展。建立了校党总支委员会,行政实行校长负责制,设置了教务处、总务处、办公室等中层机构,充实了教职工队伍,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全县培训党员干部的主要基地。
  该校现占地25亩,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有办公教学楼、学员宿舍楼、教职工宿舍楼各一座,礼堂、餐厅各一处。教学设备较齐全,现有扩音机两台,放像机、收录机、电视机各一台,图书室藏书11000余册,基本适应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学校有一支30余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素质较好的教职工队伍,其中本科学历的20人,大专学历的5人。
  中共莒南县委党校从建立到现在,在县委的直接领导下,承担了培训党员干部的任务,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培训班。
  1949年前,党校(当时为县学)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基层党员干部、村指导员、村长、支部委员和是党员的工、农、青、妇、武等群众团体的负责人。县学每期培训一二百人,多时三百人,学习3~8个月不等。学员的组织形式分文化班、师范班、政治班(干部班)等,按班、分队、中队编制,班长、分队长由校部预先从本期学员中了解,指定人选担任。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语文、算术、地理、历史、唱歌、体育、政治,教材多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县委指示,由校部选编。大体分为形势任务、党的基本知识、远景前途教育、学先进做模范等几个方面。通过学习,绝大多数学员的政治觉悟有了不同程度提高,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县学除有计划地培训党员干部外,有时还根据当时中心任务临时确定专题活动。如:1944年,大参军运动前夕,以县学的名义调集全县五六百名青年积极分子组成拥军参观大队,参观八路军老六团,通过这一形式,培养青年参军骨干,调动了青年参军的积极性。
  县学从开办到1949年,全县90%的基层党员干部都受到培训,约5000余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建国后,党校主要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培训。如:合作化时期,党校举办了多期合作社长培训班,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合作化进程;1962年,根据当时的形势就“三面红旗”的认识问题举办了多期培训班。“十年动乱”期间,有关部门只是借党校作为场所,组织一些多数与党校无关的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校发展较快,从1978年到1984年,围绕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举办了38期农村党支部书记、公社领导骨干和县直局(科)级以上干部培训班,培训党员干部9300多人次。通过学习,全县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和领导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全县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984年党校实行正规化教育后,先后招收干部中专全科班四届,共151人。招收对象是45岁以下,具有初中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的在职党政干部。课程设置分政治、业务、文化三大类,18门课程。学员通过两年的离职学习,不但提高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党性得到了锻炼。在校期间有5人入党。毕业后,不少同志被安排到重要岗位上,发挥了骨干作用,其中被提拔到副乡级以上领导岗位的共有120多人。
  在举办长期学历班的同时,党校还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举办各种培训班、轮训班。从1986年开始在招收干部中专全科班的同时,进行了干部正规化教育,前后共用三年时间,开设四门课程(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概论)。参加这项学习的除党政领导干部以外,还有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干部共1000余人,经统一考试,参加学习的同志多数取得了结业证书。
  1990年春,举办辽宁刊授党校第四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刊授班,学制两年。参加学习的学员共有777人,开设12门课程,经两年的艰苦学习,有753人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学业,获得毕业证书。
  从1990年6月至1991年8月,莒南县委党校又分六期对全县副局级以上的1000多名干部进行系统的“三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基本路线)理论教育。与此同时,还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围绕省、地、县中心任务,举办多种形式、规模不等的培训、轮训班。如: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党史学习班、十三大文件学习班、江泽民“七·一”讲话学习辅导班、组宣干部培训班、妇女干部培训班、社教骨干培训班。同时,还有许多教师分赴乡镇进行社教宣讲几十场次,受到听课群众的普遍好评。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以后,莒南党校又积极组织广大干部学习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干部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有力地推动了莒南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
  1992年8月至1997年8月,县委党校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先后举办了16期全县副科级干部学习班,集中学习十四大、十五大会议精神,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参加学习者达6000人次。期间,对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又进行4期培训,参加学习者2000人次,对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起了重大作用。
  1995年举办非党干部、妇女短训班,时间3个月,参加学习者48人。1996年秋季,举办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分党政、企业两个班次,参加培训者77人。1993年8月至1997年8月县委党校还与茶果中心、农业局、县妇联等部门联合举办培训班,对全县农村会计和果农、农村妇女干部和“贤内助”进行了各7天的培训,参加学习者2500人次。
  为提高在职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县委党校从1994年始,开办了省委党校干部业余教育本、专科班。到1997年共招收省函经济管理本、专科班四期,学员982人(本科439人,专科543人)。本科班开设25门课程,学制2年半;专科班开设23门课程,学制3年,现已毕业本科班学员209人,专科班164人。
  根据省委要求,县委党校从1994年开始至1997年,每年招收一个经管专业农村干部大专班,学制3年,学员共1062人,开设24门课程,已毕业404人。
  在学历班次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中央党校胡锦涛校长的指示和省、市党校的要求,县委党校严把入学考试关,狠抓考风考纪,加大管理力度,无论在教学管理还是教学质量上,在全市都名列前茅。学历班次在毕业时都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都参加,提高了党校的知名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1993年9月,经省有关部门批准,按中专编制,列为副县级单位,按副县级单位配备领导班子,设中层机构,主持工作的党总支书记或常务副校长是副县级干部。1996年,四科室成为二级单位,科室主任为副科级。
  中共莒南县委党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培训党员干部,为加强全县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做出了突岀贡献,多次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表扬和奖励。1988年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两次被县委命名为先进党总支,四次被评为先进集体。另外,3人获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省党校系统后勤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获市委党校演讲比赛二等奖,并有1人参加地委党校《党建》教材的编写工作。科研上也取得可喜成果,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论文一篇;获省党校举办的理论研讨科研成果优秀奖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5名,1人获省委党校优秀教学成果奖。
  近年来,莒南县乡(镇)基层党校也得到迅速发展。1985年,全县25个乡(镇)均建立了基层党校。乡(镇)党校培训和轮训的对象主要是乡(镇)直部门脱产干部、农村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村委主任、村委委员等,培训和轮训的主要内容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县各乡(镇)党校每年培训学员少的8-9期,多的达20余期。全县25个乡(镇)党校一经创办,就配备专职副乡级党校校长,由乡(镇)党委书记兼任名誉校长,并配备专、兼职教师280多人,并且都有党员教育的年度计划和阶段计划。1997年底,全县乡(镇)党校共拥有教室240多间,桌凳900多套,有些党校还添置了放像机和彩色电视机。
  莒南县委把乡(镇)党校建设工作纳入乡镇党委目标责任制,作为年终考核乡(镇)党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莒南县乡(镇)党校培训和轮训工作已经逐步走上了正规化道路,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7年路镇党校获省级“先进基层党校”称号,1993年朱芦党校获省级“先进基层党校”称号。
  莒南县于1987年建立起23处企业党校,主要培训企业本系统的一般干部和党员。企业党校共配备兼职教师210余人,基本上都有符合要求的校舍和其它基本设施。各企业党校每年培训学员10期左右,培训内容广泛,主要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了党校思想理论教育和干部培训基地的作用,并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其中1989年县医院业余党校和县联社业余党校获省级“先进业余党校”称号。中共莒南县委党校学历班次学员人数一览表
  表8—16
  中共莒南县委党校负责人更迭表
  表8—17续表1
  续表2
  莒南县函授教育开始于1956年春,校名为莒南县初级函授师范学校。由教育局副局长滕中元兼任校长,张全信、郝心兰为辅导教师。办公室最初设在十字路老南北街路西原三小院内,暑假后迁至镇供销社西路镇一小旧址。张全信于暑假后考入华东师大,林承斌调入,为学校负责人。是年冬,又调进庄绍先为辅导教师。按照计划,全县以区为单位共设17个班,学员850余人,业余自学为主,分坪上、道口、夏庄(今属临沭县)三个大片,进行面授辅导。课程设语文、数学、常识,学制四年,单科独进,最后各科全部及格者发毕业证书。
  随着函授教育的发展,函授学校又陆续调进张传铭、吴兴元、杨允诚、潘敬隆、李勤斌5位辅导教师。
  1958年9月,高师函授在莒南县招生。山东大学函授本科,学制四年,学员6人(1958年入学,1962年毕业)。山东师范学院函授专科,学制三年,有学员5人(1958年9月入学,1961年毕业),1962年山东师范学院招收本科函授,有学员5人,学制两年(1962年4月入学,1964年3月毕业)。曲阜师范学院招收函授专科,学员8人。高师函授由函授学校兼管。1964年,莒南县设高师函授站,教育局长滕略韬兼任高师函授站站长。
  1959年,在县城驻地就近招收函授中师班1个,学员50余人,校名改为莒南县函授师范学校。学校统一制订教学计划、学员自学进度表。辅导教师利用星期六、星期日轮流到各面授点上课。寒暑假在十字路集中学员面授辅导。
  1960年初,函授师范并入莒南师范,改名为函授部,受教育局和师范双重领导。随后陆续调入范奉臣、王建勋、王泗清、徐恒景、李相杰、贾兴华等,辅导教师增至12人。负责人为林承斌,负责教学计划的制订、辅导教师的分工安排和教学总结。是年,国家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函授师范学校暂行规程”下达后,莒南县教育局要求凡是达不到初师或中师程度的教干、教师一律参加函授学习。全县有初师班21个,学员800余人;中师班6个,学员400余人,分四个函授教学点:师范函授部、大店中学、坪上中学和夏庄中学。
  1962年,莒南师范解散,函授部办公场所迁入莒南师范学校院内,部分教师调到中、小学任教。
  1965年冬,授课已不正常。1966年面授停止,函授教育停办。
  1976年秋,函授教育恢复。成立函授辅导站,教育局副局长杨成斗兼任站长,刘洪涛为教导主任。1977年1月,莒南师范教导主任陈淑彦兼任副站长,7月,孙希贤任副站长,刘洪涛任教导主任。办公室设在莒南县师范学校院内。每公社设1个函授辅导员,全县共计16人。主要以公社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全国统编教材;要求中、小学教师将所教学科的教材通学几遍,扫除障碍,把握要点。假期,中学教师(包括联中教师)分十字路、坪上、大店三个片进行面授,小学教师以公社为单位面授。全县教师参加学习的有6021人,其中高中教师468人,初中教师2372人,小学教师3181人。
  1978年,曾兆谦任函授站站长,刘洪涛任函授站教导主任,专职辅导教师4人,职员3人。1979年2月,成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莒南工作站,其业务由函授站代管。年底,开设电大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四门学科。主要招收中学教师业余学习,有学员120人。
  1983年春,教育局函授站撤销,同时在莒南县教师进修学校设立函授处,徐家钟任函授处主任。每公社设函授辅导员1〜2人,在进修学校配备函授教师6人,全县共有辅导教师33人;并在每个公社设一个中师教学班,全县中师函授学员385人。教学釆取以公社为单位利用星期日和假期进行辅导,进修学校函授处每年组织两次面授。全部学科考核合格者颁发中师毕业文凭,国家承认学历。
  高等师范函授于1978年恢复,函授学员主要利用假期到主办院校面授。平时以自学为主,由进修学校函授处代管。主办院校主要有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教育学院、临沂师专、临沂教育学院等。函授专科学制三年,高中起点的本科学制为五年,专科起点的本科学制为三年。所学专业课程全部合格者,主办院校发给毕业证书。学员经申请并通过学士学位考试合格,可获学士学位称号。
  莒南县的师范函授教育作为从学校教育体制到终身教育体制的发展过程中,在提高广大在职的中、小学教师的文化和业务素质方面做岀了巨大贡献。
  80至90年代,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莒南县函授教育由单一的师范教育发展为面向社会各行各业的函授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和学历层次, 积极参加函授学习。莒南县函授教育不断扩大教学领域,培养多方面的人才为社会服务。
  莒南县函授学校及函授教育招生情况表
  表8—18
  续表1
   续表2
   附十八
  1.函授师范学校是业余的,培养在职小
  定,报山东省教育厅和所在市专署教育局备案。
  2.函授师范学校的教育任务是:在四年内,使实际文化程度在高小毕业以上但不及初级师范学校毕业的小学教师(包括小学行政干部、幼儿园教养员、工农业余初等学校的教师和行政干部,下同)达到相当于初级师范学校毕业程度,使实际文化程度在初师、初中毕业以上但不及师范学校毕业的达到相当于师范毕业的程度,同时通过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教学工作能力。
  3.函授师范学校(师范学校函授部)设初师班和师范班。
  4.函授师范学校(师范学校函授部)的设置、变更和停办,都由县(市)人民委员会决定,报山东省教育厅和所在市专署教育局备案。
  5.函投师范学校(师范学校函授部)由县(市)教育局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四年策、规章、制度统一领导。
  6.函投师范学校按照所在县(市)的名学行称命名为“山东Xx县(市)函授师范学校”。
  学科设置和教学计划
   (1)初师班:语文:一学年半;算术:一学年;代数、几何:一学年;自然(农业常识、植当于物、动物常识、生理卫生常识)半学年;修业共
  知四学年。
   (2)师范班:语文一学年半;代数,几何:一学年;物理、化学:一学年半,共四学年。
   (3)函授师范的教学,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面向小学的原则,根据本县组织自学和通讯辅导相结合的函授特点,加强指导自学的工作,要注意启发学员的能力,辅导学员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增强教学的技能。
  (4)函授师范学校,每学年分两个学期,学年和学期的开始和结束的日期都与当地小学相同。每学期平时教学应不少于17周。学员每周自学6小时,平日集中讲课时间在外。
  (5)函授师范学校的教学,分为平时教学和假期讲习两个紧密联系的部分。
  平时函授以书面传授、定期讲课、辅导自学、批阅作业为主,书面传授主要靠函授教材来进行,必要时得另编自学指导文件,讲课一般可利用星期六下午或者星期日进行。讲课次数的多少可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和不同的学科灵活规定。师范班一般可以每隔三周或者四周讲课一次,初师班一般可以每隔两周讲课一次,语文讲课次数可以少些,数学、理化讲课次数可以多些。辅导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当面进行;辅导刊物当以具体指导自学和能解答疑难问题为主要内容。作业分测验作业和一般练习两种。测验作业具有测验自学效果的性质,必须有计划地布置和指导,要求学员在学透教材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函授教师全部批阅并记分,一般练习除有计划地抽阅外,可以拟标准答案,在指导学员认真做好练习后发给学员自行订正。
  在平日教学之外,函授师范学校应在每学年的暑假、秋假或者寒假举行讲习会。讲习会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和组织学习;全面地、有重点地讲授新课,指导练习或者实验练习;指导旧课的复习并举行考试。讲习会的期限,在一般情况下每学年以两周为原则。
  函授师范学校学员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学期成绩和学科结业成绩,都由函授教师负责评定,记分方法采用五级分制。平时成绩主要根据测验作业和平日辅导中的考查,严格评定。学期考试,学科结业考试,都必须在教师监督下举行。
  函授师范学校学员,学期考试及格的,随班进修;不及格的降为试读学员,试读一学期后,如果考试及格,得仍为正式学员。
  函授师范学校学员,每学完一种学科,经过结业考试及格的,就认为这一学科结业,由学校发给学科结业证明书。不及格的给予一次补考的机会,补考及格,准予结业;仍不及格者,即重修这一学科,并准予参加下届结业考试。凡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科,各科结业考试都及格者,就认为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毕业证书上应注明所修学科。对成绩优秀的学员(语文、数学各为5分,其它学科各为4分的),发给优秀生毕业证书。毕业证书的颁发办法和效用,都与师范学校(初级师范学校)的相同。
  组织机构、人员编制
  函授师范学校一般由县(市)教育局长兼任校长,另外可配备专职的副校长或教导主任。师范学校函授部为师范学校的组成部分,设部主任,受师范学校校长的领导。
  函授师范学校(师范学校函授部)设教师若干人,在校长和教导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函授教学和辅导工作。如有需要,可聘请兼职教师或者兼职辅导员。
  函授师范学校教职员和学员比例,一般为1:100。
  学员
  凡小学教师、小学行政干部、幼儿园教养员、工农业余初等学校教师和学校行政干部,自愿报名学习,经过领导上保送,县(市)教育局审查同意,并经过入学考试被认为合格者, 方得录取为函授师范学校学员。
  经费
  函授师范学校(师范学校函授部)的经费,由县(市)教育局从教育事业费内拨出。经费开支标准和使用办法另行通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国家考试,社会助学,个人自学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之一,是鼓励个人自学成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一条新渠道。
  山东省从1984年开始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报考人员不受职业、年龄、学历的限制。对学完全部课程获得毕业证书者,国家承认学历,在职人员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工作,待业人员根据需要择优录用,待遇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同;在职人员工资低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工资标准的,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工资标准执行。
  高教自学考试考点设在地、市,各县由县自学考试办公室负责。每年考试2次(四月下旬一次,十月下旬一次);考生每年6月18日至24日和12月18至24日提前到县自考办报名。自学考试实行专科、本科分段毕业办法,考试按专业分学科进行。各门学科实行一次性考试,及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不及格者不予补考,但可参加下一轮该门课程的考试,全部科目均及格者,主考院校发给专科或本科毕业证书。
  1984年全县报考党政干部基础科、法律、汉语言文学、会计四个专业的共600余人,取得单科合格证书的58人。1985年又增考了英语、政治教育、农经管理三科,报考者500余人,取得合格证者84人。到1988年,共有1500余人报考,142人取得单科合格证书。
  从1989-1997年每年报考人数如下:
  1989-1991年,每年1000余人。
  1992年〜1993年,每年700余人。
  上半年716人
  1994年
   下半年909人上半年1101人
  1995年
  下半年1302人
  1996年
  上半年1200人
  下半年2915人
  1997年
  上半年3217人
  下半年2714人
  近年来考生逐渐增长之原因,一是追求科学文化知识,重学历,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二是中小学教师和大中专毕业生、在校生报考的人数急剧增加。由于自学考试具有灵活方便、投资少、效益高等优点,已成为广大在职职工及从业人员提高学历层次及业务素质的良好途径。
  至1997年底,莒南县已有200多人获得高教自学本科、专科毕业证书。
  莒南县高教自学考试工作,自1984年至1996年,与县招生办公室合署办公,由一名副主任负责该项工作。1996年1月,陈希江任自考办副主任,具体负责全县高教自学考试工作。
  莒南县高教自考辅导学校(助考班)
  1984年机构改革之后,县直各单位的青年职工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深感文化知识的重要,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为经济建设服务。团县委经过调査研究,为满足广大青年的要求,并根据1982年1月21日全国总工会和团中央《双补》通知精神,决定举办青年业余文化补习班。
  是年,由团县委书记华弘主持,莒南一中骆振铎、县图书馆李迎春具体组织,办起补习班。
  没有教室,就借用钢窗厂、建筑公司、工业局、师范学校、县联社、招待所、水利局、实验一小等单位的礼堂、会议室、教工之家、教室等场所为课堂。
  没有教师,骆振铎就按照准备开设的课程,先后在莒南一中、三中、城关一、二中、师范、县史志办、电大站、教研室等单位聘请了30多位兼职教师。为了解决经费问题,采取对学员收费的办法。根据每个学员所报的科目,收10至30元不等的听课费,用于支付所聘教师的讲课费和办公费。注意节约开支,结业时,基本达到收支平衡。青工文化补习班办在了青年人的心坎上。县直各单位的青年职工积极参加,根据报名人数和文化层次,首先办起了3个高中班和2个初中班,每班学员人数在50人左右。开学后,师生共同制定了《学员守则》,要求学员按时到校,不无故迟到或旷课等。补习班办得正规有序,学员学习情绪高涨。学员中,有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人,也有在“文化大革命”中失去学习机会的中年人,听课非常认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能一丝不苟的按时完成。
  文化补习班办起之后,一些高考落榜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工,也积极要求参加。让他们学习高中课程显然不够,便根据《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招生简章》的精神,决定增设1个汉语言文学高教自学考试辅导班。按照报考科目及时预订了教材,聘请文化水平高、责任心强、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辅导。1985年9月1日在县轴承厂“职工之家"正式开学。
  第一期学员117人,辅导哲学、政治经济学两门课。当年10月参加这两门课考试的学员分别为125人和113人,及格率分别为56.8%和61%;不参加辅导班的及格率仅为25%,形成鲜明对比。
  1987年底,县总工会大楼竣工,辅导班迁入,有了固定场所,辅导班的工作改由县总工会具体负责。县总工会聘请骆振铎老师为职工业余学校校长,专办高教自学考试辅导班,引导落榜青年走上一条充满希望的自学之路。是年,先后开设汉语言文学、会计、金融、财政、税收等5个专业。
  1991年3月,在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的支持下,决定成立“莒南县高教自考辅导学校”,以总工会三楼为固定教室。校务委员会由一名县委副书记、两名副县长及有关部委办局主要负责人组成,副县长王厚君任校长,骆振铎老师为教导主任。学校制定了具体的招生简章、设置了必修课,聘任代课教师,制定了《学员守则》、《学校、家庭共管协议书》等。10月初开学上课。10月19日,全国发行的《自学报》以《拓出新路天地宽》为题,报导了莒南创办辅导班的事迹。
  从1985-1992年8年中,共开办辅导班22期,参加学习的学员达1000多人。学员中已由山师大和山东经济学院等高等院校发给毕业证书的70多人,另有1000多人次取得单科合格证书。
  临沂电大莒南分校
  临沂电视大学莒南分校,于1994年2月在莒南县教师进修学校(原莒南师范)正式挂牌成立。主要从事远距离教学和电大函授教育,两个学校一套班子,为正科级事业单位。
  分校的前身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莒南工作站,该站于1979年2月成立,最初由县教育局函授站代管。在坪上、大店设教学点。开设数学、物理、化学、外语4个专业,共招收学员242人。1982年电大、函授分开,刘洪涛任电大工作站教导主任,有辅导教师1人,职员2人、兼职教师14人。有教室9间,办公室2间,学员宿舍3间,资料室3间,发电机3台,电视机5台,录音机10台,藏书近万册。是年,设电器、土木建筑、机械3个专业,共招收学员56人。1985年,开设党政干部管理专科专修班1个,学员29人;汉语语言文学专科班1个,学员54人。两个专业的学制均为三年。1987〜1988年,工作站举办会计师培训班两期,每期100人,学习时间一年;述开设了会计专业大专班一个,学员53人,学习时间两年。1985〜1988年,电大站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财会大专班、财会中专班、工业企业管理班、法律中专班,学员共232人。1989年设财会专业大专班一个,学员31人。1992年、1993年电大站开设英语单科结业证书班各一个,共有学员53人;还开设财会、汉语言文学专科两个专业,共有学员76人。
  1994年,分校成立后,电大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县教委的支持帮助下,走联合办学的路子。经与市电大充分协商,临沂市电大将1994年全省统招的数学专科师资班放给莒南分校进行教学和管理。该班有学员39人,学制二年,统招统分。同时,分校还开设了经济信息管理业余大专班1个,招收学员42人,学制三年;幼师、公共关系、涉外财会业余中专班各1个,共招收学员121人。业余中专班的学制为一年半。
  1995年8月,根据中共莒南县委〔1995〕32号文件,为调整学校布局,将电大分校和教师进修学校的职能移交给县成人中专,一校三牌,一套班子,学校级别、规格不变。三校合一后,由于办学条件和环境的改善,分校规模不断扩大。到1997年底,每年均招收1个全省统招师资大专班:1995年,数学专科班,学员42人;1996年,数学专科班,学员30人;1997年英语专科班,学员47人;同时,分校还开设业余财会、中文、法律大专专业,有学员90余人。1996年5月,根据省政府办公厅〔1995〕38号文件和临沂市政府〔1996〕4号文件的精神,经县委组织部批准,分校成立了莒南县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核办公室,主任由校长杨宝金担任,负责对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和职工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和考核工作。1997年6月,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准,电大分校设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核(初级)标准化考场1个,推动了县内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推广。到1997年底,分校共举办了9期计算机应用培训班,学员达202人。还与县财政局共同举办了会计电算化培训班1个,学员45人。
  广播电视大学的学员除全日制班统招生外,均采取分散自学、电视面授、集中辅导的方法进行教学,业余与脱产学习相结合。学业成绩实行单科结业的办法,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所学专业的全部课程学完后,均达到及格者,由省电视大学颁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统招班学生由国家安排工作,业余班学员不包分配。
  电大分校自建立以来共培养各类人才1600余人,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临沂电大莒南分校历届负责人一览表
  表8—19莒南县老年大学
  莒南县老年大学创办于1991年。初,由老龄委主办,至1996年8月转交老干部局负责。
  县老年大学受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县委组织部主管,由县委老干部局主办,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设立校务委员会、名誉校长、校长、副校长;老干部局具体负责组织教学和日常行政管理工作。贯彻“老有所学,增长知识;老有所乐,丰富生活;老有所为,服务社会;老有所养,健康长寿”的办学宗旨,坚持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的施教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实施教学计划,以期办得贴近老年人特点,丰富老同志晚年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县老年大学的学制为两年,每年分两个学期,每学期16周。两年学习期满,学完规定的课程,考核合格,发给结(毕)业证书。教学方法以课堂面授为主,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讲练结合,学以致用;适时开辟第二课堂,组织老干部参观学习,搞好课外教学。
  县老年大学共设置古典文学、中国近代史、卫生保健、推拿按摩、书法绘画、文体等七个专业。教师实行聘任制。先后聘请中学、医院、文化部门的高级教师、讲师、主任、副主任医师和专业人员14人为授课教师。学员:凡属县直党政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离退休干部、职工均可报名参加学习。经费来源:一是财政列入年度预算,定期拨款;二是学员每人每年交10元钱。经费主要用于购置教材、教学设备、印刷讲义及支付讲课费等。
  1991〜1996年,先后有三届共200余名学员毕业;1996年8月第四期学员70余名入校学习。
  莒南县老年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名单
  第一届:(1991年)
  校务委员会委员名单:
  孙树臻崔振远孙成锦孙成法
  主仕臻张玉莲邹玉琦周子禄
  沈如延李世增贾明昌刘友臻
  卢安身徐家业刘家乾李德启
  徐中田孙立贵范奉臣周茂兴
  孙鼎和
  名誉校长:
  孙树臻孙承锦孙成法主仕臻
  张玉莲
  校长:崔振远
  副校长;
  邹玉琦周子禄贾明昌沈如廷
  第二届:(1995年6月)
  校务委员会委员名单:
  杨荣三杨文明崔振远孙成法
  主仕臻张玉莲邹玉琦王其华
  沈如廷李世增赵献菊薛彦森
  周子禄徐家业刘家乾李德启
  徐中田孙立贵范奉臣周茂兴
  名誉校长:
  杨荣三杨文明孙成法张玉莲
  校长:崔振远
  副校长:
  邹玉琦王其华赵献菊沈如廷
  第三届:(1997年12月)
  校务委员会委员名单:
  孙印远崔振远邹玉琦甄洪祥
  王其华李世增赵献菊孙立才
  朱合新莫风玲李相进刘家乾
  薛彦森王伟
  名誉校长:
  马德仁王友忠孙印远孙成法张玉莲
  校长:崔振远
  副校长:
  甄洪祥邹玉琦王其华赵献菊
  孙立才安卫国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莒南县教育志》

《莒南县教育志》上限起自1998年,下限断至2008年。分为概述、大事记、教育行政、教育经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族教育、师资队伍、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