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国时期的农民教育
《重修莒志》记载:1923年(民国十二年),境内个别地方开始创建讲演所、阅报所、通俗图书馆、平民夜校等,以启迪普通民智。
1926年(民国十五年),军阀张宗昌祸鲁,境内农民教育停办。
民众教育馆
1928年(民国十七年),在莒县城以孔庙为址成立,将原讲演所、阅报所、通俗图书馆并入。接收未入正规学校学习的青壮年参加学习,旨在促使国民“识字明理”、“以唤起民众,谋求民族之解放”。馆内设图书部、讲演部、推广部、总务部和体育部。还附设民众识字学校、革命历史文物及民众俱乐部等。
图书部办理巡回文库、图书馆、民众阅读所以及订购民众刊物等事宜。当时民众阅报所在莒南境内单设3处,附设在学校的103处,订购《民众周报》102份。
讲演部负责固定讲演和巡回讲演。固定讲演在本馆内;巡回讲演是轮流派讲演员(1〜2人)分赴各村、镇讲演。
推广部办理民众茶园、国术研究会、民众识字学校和民众夜校等事宜。民众识字学校和夜校的教师由艮众教育馆人员和小学教员兼任。课程与1926年(民国十五年)办的民众夜校同。晚上授课,修业年限半年或一年不等。据载,当时大店、坪上、十字路等村镇均办起民众学校,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统计,民众学校38个班,毕业人数为1016人。
总务部办理文牍、会计、杂务等事宜。体育部办理民众体育场、简易体育场、倡导学校开展体育活动以及组织召开体育运动会等。
乡农学校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山东军阀韩复集推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改革行政,训练农民,加强农村自治,下令办起“乡农学校”。一区一校。当时分设在莒南境内的有大店、坪上、十字路、汀水,还有板泉崖(时属临沂县)等都有分校。每校设校长(或称“学长”)1人,下设军事主任1人,主管军事训练、治安保卫、民事处理等;设教育主任1人,掌管教育事业;设事务员1人,负责农村生产、财务管理、行商税务事宜;另设军事教员2人。
校长即区长,由县政府委任,统管全局。凡乡村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训练都要管,名为校长,实为区长。教员多是在“乡村建设研究院"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担任;学员(或称“学众”)的主要对象是18〜25岁的青年,以土地多少为序分期训练。训练内容以军训为主,进行步兵操练,学习列队、射击、拳术、刺杀等;也学些政治、文化。文化课学习国语、珠算等,占教时很少;政治课学习“三民主义”,并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行政费用全部由省政府拨给。学员自带枪支,服装及生活费用自备。乡农学校共办四期,每期四个月;每期人数四五十人,多者百人左右。
乡农学校是在取消区行政机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政教合一”、“以教统政”的组织,其失去了原来平民教育的性质。
学员按规定应是富户子弟为主,但地主、商号轮到出人时,多以出地、出钱雇用贫苦子弟顶替。因文盲众多,课程重练武轻习文,大多穷苦子弟不愿为富人出力,逃跑者众多。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日本侵略军犯境,乡农学校随之停办。附一
“乡农学校”校歌歌词
乡农学校学生,个个是好公民。
受了自卫训练,看家、保乡、合群。
识字明理,和睦乡邻;讲求进步,
办事认真;人人学好,大家齐心。
人人学好,大家齐心。
(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农民教育
1939年,中共莒南县委建立后,开始兴办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教育。遵照“教育应为全面、持久的抗日战争服务”的方针,根据抗战初期的战争环境与战时需要,大量举办了识字牌、读报组、民校、识字班等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和训练班。
冬学
1940年10月22日,《大众日报》发表了“普遍开展冬学”的社论,中共莒南县委根据社论精神和上级指示,于11月上旬召开了各群众团体负责人、各区文教助理员及中心小学校长参加的联席会议。会议决定:坚决执行上级指示,积极开展冬学运动。各行政村都要以青抗先(青年抗日救国先锋队)、妇女救国会、儿童团等群众团体为单位编成冬学班,原有的妇女识字班和儿童团学习班一律转成冬学,并把文教委员会改成冬学委员会。
随后,各区、乡、村层层召开会议,进行充分的宣传和鼓动工作,于当年冬办起冬学151处,参加学习的有7180人,冬学运动较扎实地开展起来。
1941年初,日本侵略军扫荡逼近县境,至深秋,大举扫荡沂蒙山区,在沭河岸边的赵家岭、赫家岭安设据点,封锁沂蒙山区,莒南根据地缩小,群众教育受到破坏,有的地方冬学减少。在局势恶化的情况下,县委根据当前形势制定了根据地工作计划,计划中提岀“要坚持建立冬学,把冬学办成教育群众、打击敌人的阵地”。是年,冬学办起127个班,入学3613人。
1942年冬,根据地得以巩固,形势好转,冬学又有较大发展。当年11月29日,县政府文教科召开冬学工作队及中心小学校长会,在冬学工作总结中说:“冬学134处,入学5621人,中心区(如洙边、筵宾、峧山区等)更超过“每行政村建立一处”的要求。峧山区水泉头村民校有5个班,青壮年上学的有199名,与上学儿童合计共503名,占全村人口半数以上,除年老年小的几乎都上学了。
冬学运动是识字运动和抗战宣传运动相结合,即在识字中进行政治教育,在政治教育中注意识字。为达此目的,教学与实际工作密切结合。因此,冬学教育不论在教材、教授法和管理等各方面均贯穿新民主主义精神,这就是办冬学的主要宗旨。
冬学的教员由在职小学教员、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在职干部、村中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和选聘在校学生(小先生)担任。冬学的领导干部和政治教员经过群众民主选举产生并进行培训,如洙边区举办了一期冬学教员训练班,5天培训200余人。教材除用上级编发的《战时民众课本》第一、二、三册及《抗战道理》(修订再版本)政治教材外,还结合斗争实际自编一些教材,如:“站岗、放哨、查汉奸”,“今年打败希特勒,明年打败日本鬼”等等。
冬学的组织形式:青壮年晚上学习;儿童和青年妇女中午学习;中老年男女多集中在开会时上大课。除此之外,还在村头、路口设识字岗、问答牌,由站岗儿童考问过路人,答对者放行,答不对的由站岗儿童教会放行。总之,办学形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一到冬天,广大农民不分男女老幼,人人有学上,个个有书读;场院里,大树下,学屋、庙堂,到处都是学习的场所。
冬学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学识字,讲革命道理,动员青年参军,传授锄奸、爆破技术,发动做军鞋,做干粮支前,慰劳伤病员等,一旦敌人扫荡时,即变成宣传队,张贴标语口号等。春节期间办剧团,自编自演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活跃农村生活。有名的吕刘渰子“莒南大秧歌”就是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
冬学紧密配合村里的中心工作。1944年12月12日,《大众日报》载文:“莒南各区无论中心工作是什么,都应当首先把冬学搞起来,然后通过冬学去开展工作……把每一个实际工作,尤其是群众斗争,都看做是活生生的庄户学,因此,每一个庄户学教员和干部都要主动去配合中心工作。如坪上区有位刘校长在查减斗争时,他积极发动冬学学员参加宣传调查、在斗争中领导群众呼口号、写标语、唱斗争歌,鼓励群众的斗争情绪。斗争后帮助整理材料,组织群众团体开庆祝大会,进行总结教育。”
莒南的冬学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为宣传教育群众、团结战斗,赢得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为后来的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附二
冬学歌词一段
北风吹,树叶飘,湖净场光粮藏好。冬来了,冬来了,上冬学又是时候了。冬学好,冬学好,真该上。
识字班
1943年,群众教育全面正常发展,冬学规模继续扩大,成绩突出。但冬学有季节性的缺点,每逢冬季过后,春、夏、秋各季绝大部分陷于停顿状态。鉴于这种情况,县文教科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决定,把农民以变工组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利用工余时间分散学习识字。这时,儿童团、青年姑娘组成的学习班(识字班),下地干活少,学习热情高,能够常年坚持每天中午两小时的学习,并一直坚持得很好。后来“识字班”一词便成为莒南一带姑娘的代称,延用至今。
1943年春,金沟官庄村十五岁至二十一二岁的姑娘共53人,除两人病残外,其余都上识字班了。开始时,每人发给一本《民众识字课本》,后来按程度高低分为甲、乙、丙3个班。甲班20人,识1000字以上,读小学国语课本第七册,早晨学;乙班28人,识500字以上,也读小学国语课本第七册,中午学;丙班3人,识500字以下,读第四册,与乙班一同中午学习。甲班程度高,学得快,是培养学习骨干和小先生的,有时甲班的学生常到乙、丙班教课。
金沟官庄的识字班总的领导有正副队长和指导员,分两个分队,有正副分队长。第一分队有3个班,第二分队有4个班,各班都有正副班长。每班按自然区域划分或自愿结合,有5~10人不等。每星期开一次检讨会,老师也到席。有要事,由队长下通知召集干部会议,民主决定,分工执行。无论上学或开会,家中有事不能参加者要请假。
金沟官庄村和涝坡区夏家沟村识字班定下严格的点名制度,5天一总结。5天不到,也不请假的,在班里检讨。
金沟官庄村原来青年妇女识字的很少。经过学习,有10人可以看懂《滨海农村》报三分之二,象“苦命孩子中状元”那本书,只有五分之一的字不认识。有许多人会写简短的通讯。韩芳曾经一个月写了43篇稿子,唐彩兰一个月写过42篇,大都上了黑板报。1946年底,有几个少女想写信慰问前方将士,由穆荣执笔,写得非常通顺。她们会唱许多歌,也有自己编的歌,还学会了秧歌舞和演戏等。1943年底统计,莒南县全年不断上课的识字班共有520多处,学员15700多名,约占全县妇女总人口的8%。
成人“庄户学”
1944年2月,省政府指示:将群众教育由季节性的冬学逐渐改变为民校形式(村学)。贯彻“战时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儿童教育服务于成人教育”的教改方针,提倡推广刘家莲子坡小学教师张建华创办的“庄户学”经验(见小学部分),即把教学与劳动结合起来,为革命战争服务,为群众服务,以适应战时的需要。
在张建华创办庄户学之后,张家莲子坡村的吴鲁民(女)老师,也办起了庄户学,学生由25人发展为100多人。她把妇女分成纺线组,一起纺线、学文化、学唱歌;组织青壮年田间、地头学习。全村160多人受到教育,占全村人口的30%,所用教材都是吴老师编的。
1944年10月5日,莒南县政府下达指示:全县小学改办为“庄户学",冬学也普遍转为庄户学。此后,全县95%以上的村都办起了“庄户学”。至此,庄户学由原来的儿童教育发展为社会教育。在办庄户学的热潮中,特别是官地村、温水泉村和金沟官庄村的庄户学,各代表一种类型,但共同特点是把重点由儿童教育转变到成人教育,更适应战争的需要。
温水泉村是当时办庄户学的典型之一。
温水泉村离县城较近,全村300多户,约有1800多口人,仅有李振帮和李哈明两个识字的,文化十分落后。但群众基础好,生活较富裕,所以政府把抗日子弟小学设在这里,把学生分到各家各户权当群众自己的孩子养活着,遇到敌情便于转移掩护。根据这个有利条件,县里选派了张玲等三位青年女教师(均是滨中毕业生)到该村开展工作,学习莲子坡办学经验,着手办起“庄户学”。开始时遇到不少阻力。当时主要困难是社会舆论:“庄户学瞎胡闹,不能识字。“甚至有的村干部思想不通,主张等等看。后来通过去邻近官地村牟韵文办的庄户学参观学习后,打通了思想。接着村干部开会成立了文委会,研究办庄户学的计划。在各救会长李风池,妇救会长吴会松,儿童团长李风柱等支持下,当即把全村男女老幼分别组织起来,分为早班、午班、夜校,还有整日班、半日班和各种各样的识字班;读报组、黑板报、秧歌队、戏剧团也逐步成立起来, 形成一个人人学文化,个个谈政治的一所全民大学校。
汲取了刘家莲子坡的办学经验,各种学习班都以识字为主政治领先,紧密联系时事政治、抗战形势和生产知识进行学习。教师上课首先讲村里最近的工作、生产情况和新事大事;讲敌我斗争和当前的敌情;讲如何布置反扫荡和站岗放哨;怎样互帮互助进行生产;怎样拥护共产党支援八路军;怎样坚定斗争信心,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怎样学习文化知识,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等。老师一面讲一面启发学员发言,边讲边讨论,把学习搞得生动活泼。这样密切联系政治、抗战、生产和生活的学习方法,群众学习起来非常积极,学的东西扎实管用,村里的工作也借此深入展开了。课下由小先生辅导分散学唱革命歌曲。当时群众为赞扬庄户学,编了一首歌谣唱遍全村:
庄户学来庄户办,省吃俭用不费钱;
生产识字两不误,国家大事懂得全。
上学明道理,学习又方便;
学了就会用,写算不费难;
不知国家事,思想难转变;
识了一肚字,眼光看得远。
当时的“庄户学”已成为全村军事、政治、生产、行政、学习和生活六合一的大学校和活动中心。村里大小工作都要通过“庄户学"去学习、动员、宣传、贯彻。像支援前线、动员参军、反扫荡、反奸防特、站岗放哨、减租减息、拥军优属、破除迷信、移风易俗、讲究卫生、文化娱乐、改造懒汉二流子等,许多工作都要通过庄户学去办。
1944年8月,日伪军大扫荡,县委紧急通知,让温水泉村当晚出50辆木轮小车到20里外的兰墩村把1000匹军用小白布运回坚壁好。吴会松马上召集妇女开会,动员了100多名男女学员,一夜的工夫,把布运回村并掩藏起来。
温水泉村的“庄户学”使人们学到了文化,配合了中心工作,为当时的革命战争和后来的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金沟官庄村的庄户学则又有发展。黎明,号角一响,全庄青年男女即起来跑步,接着分甲、乙、丙、丁4个班(以年龄和程度不同分班)上课。青年儿童入学者215人,分班学习;干部6人,在村办公处学习写通知、介绍信、记账等;农民班87人,每周(或5天)上一次政治课,识字课由小先生教;农会会员及老年妇女150多人,每周或5天上一次政治课,读报、传达任务、讲时事和卫生知识,不学文化。全村入学458人,占总人口的58.4%。
村里还搞起了“文化街",墙上、门上都写满了粉笔字。全庄有五块黑板和两个问答栏,定期出稿。学校里有三个青年学习室和两个妇女纺纱学习室。另外还设有村团部和民兵学习室,村剧团就在民兵学习室活动。沿街和有些屋门口都挂着识字牌,文化气氛非常浓厚。1947年1月3日《大众日报》曾以《金沟官庄的文化街》为题加以报导。
经过3年(1944〜1947)的学习,金沟官庄村青年民兵、妇女、儿童,认识两千字以上的有23人;千字以上的37人;五百字以上的28人;三百字以上的51人。一二百字以上的64人。会写通讯稿的57人,会写路条的108人,能基本看懂《滨海农村报》通俗文章的43人,为《滨海农村报》当通讯员的17人,…… 金沟官庄村由原来识字的人很少,变成了文化村。
1945年4月,壮岗堡(即今壮岗)还办起了高级庄户学。为了保证庄户学的教学内容与生产紧密结合,分散学习与集中教学适当结合,切实解决群众教师问题,以联防为单位,召集群众教师与小先生上准备课,形成高级庄户学。
这种高级庄户学学员分三种:第一种是文化教员,对象是小先生,3天学一次,早晚结合,内容是备文化课;第二种是政治教员,主要是村干部,10天集会一次,内容是政治思想教育和生产经验;第三种是村文委会主任与教育委员,也是10天一次,着重总结布置庄户学工作的领导问题。
1946年3月5日,莒南县隆重举行教模大会,对三模(办学模范、教学模范、学习模范)进行表彰。张建华、王桂清被评为特等模范教师;刘家莲子坡的林守英、金沟官庄的纪丕福当选为县特等学习模范。到1946年7月,县内各种形式的庄户学共2705个班,学员达100700人,教师和小先生(聘请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共2557人,入学学员占全县45万人的25%。《大众日报》曾于1946年7月3日报道:“全县858个村庄正在走向文化大翻身的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莒南县的农民教育由冬学、村学、庄户学一直坚持到1946年底。1947年2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莒南县群众性的学习基本停顿。
附三
庄户学“三字歌”
庄户学,真正好;群众办,党领导。
边识字,边割草;庄户活,误不了。
又写算,又读报;天下事,都知道。
大组大,小组小;看闲忙,分老少。
子教母,姑帮嫂;自动手,互相教。
要自愿,随需要;人人夸,都说妙。表8—4莒南县冬学、识字班统计表
(1940—1946)
表8—5金沟官庄冬学课程表
附四
莒南人民的自学运动
闫吾
(一)从愚昧中挣脱出来(略)
(二)劳动人民的自学生活:“见字就写,遇人就问,有空就学。”是莒南劳动人民的学习方法,也可以概括他们自学生活的特景!劳动人民装钉小黑板,从识字班里领来课本,然后带到油坊里、地屋里、锅屋、炕头上、纺线组和变工组里去学习。林守英的母亲为了不准她识字,曾三天不给她饭吃,可是她坚决跟着张老师下湖去学习,下午回家时,把小黑板藏在垛里;王法新的家庭劳动忙,每天中午拿着瓦叉子,匆匆地跑到识字班里,照着写上三个字,回家在作针线时,用针尖来画字。时守鹤把墙上、门板上、机框上画得满满的,又在机房里泥上一块小黑板,两腿蹬着机,两眼看着字。这些自学的人们,不仅自己学,而且还帮助别人学习。他们知道大家学习好,自己才能学得好。他们这样说;“一人学一个,十人就十个,大家一凑合,人人学得多。”他们互相的教,彼此的认,你教我这个,我教你那个,有百字先生,有十字先生,也有一字先生。在“人人都是先生,人人都是学生”下,演马庄的妇女识字班,每人都有一个教的对象,把她们在识字班里怎样学的,就回家去怎样教给嫂嫂和妈妈。
在自学运动中,他们也创造了一些学习的办法。比方认字学习上,为的不至忘记生字,就用“熟字记生字”,如“蛋”字,就在一旁画个“○”,有的把多画的字拆开记。比方“二小二小,头上长草”即是“蒜”字。“身在穴中拉弓''即是个“窮”字。这样学字不枯燥,笔画又准确。在互教上,他们又用“换条教学”,每五天到老师那里拿一纸条,各人先把自己纸条上的字认会,然后再与别人交换,在交换中你教我,我教你。杜家岭成立过农产展览室,把全庄农业上收成最好的五谷蔬莱陈列在里面,再在作物一旁写上名字,使人见物识字,推动了生产,帮助了学习。在学习文字的应用上,崖子庄设立通讯站,全庄人互相的写信,“邮政局”就是编辑室,凡信经过那里,便把错字改过来,把不成句的话改成句;在来信回信,写信念信里,他们练习着使用自己认的字。大演马庄成立起五十多人的通讯大队,用集体写集体改的办法,给当庄黑板报和《滨海农村》写稿子。劳动人民就这样的练习着用笔说话了!
许多的教师们,在群众这种自学浪潮的鼓舞下,升起更高的工作热忱,他们一早起来,就忙着给村里的干部上课,给小先生们上准备课,或者给成年的学习小组长去教字,他们既教儿童,又得教妇女,还得去照顾夜较。他们更帮助了群众克服着学习上的困难,和群众一起商量自编教材,和群众一起学习写稿编辑黑板报,为群众抄书、置桌凳,收拾教室……群众把教师当做一家人,尊重着,热爱着,每当过年过节,群众拿着礼物,打着锣鼓, 扭着秧歌去慰劳他们自己的老师,用车子推来家,把饭送到炕头上。
1946年5月17日摘自《大众日报》
附五
金沟官庄的文化街
杭苇
金沟官庄大街,约莫有两丈宽,东西横贯着,把整个庄子南北一分两开,南北的十几条胡同,又都通到大街上来。所以这条大街,是本庄最中心又是最集中的一个地带。我们说这是一条文化街。你看:
从东边进庄子,穿过了柏树林,顺着金沟向西十几步,折向北跨过小桥,轧!轧!轧!的声音袭过来,这便是文化街的最东头。沿着大街走,向西四五丈,这里是村团部,其实还是叫“文化室”来得更适当。早上,乙班青年、民兵的学习室在这里,吃过下午饭,打锣鼓的,拉胡琴的,唱戏的,跳秧歌舞的,玩耍的,都来了,热热吵吵的,原来剧团的锣鼓乐器便放在这里。晚上,民兵在这里集体睡觉,那又变成晚课,你问我,我问你,你教我,我教你。识字班要开班长会,她们的会场也就在这里。黑板报的编辑部也附设在这里。每天早晨、晚上的两次牛角号,也是从这里吹出去。
村团部的西对面,有一纺织组,屋子里整天呜哩呜哩响,也常常发出歌声来。
再向西跑一二十丈路,大半条街跑过去了,村办公室紧靠在街边。最近七八个人整天带晚的赶着忙税契,所以门口挂了一块“闲人免进”牌。
本村的两张大织布机,一架就靠着村办公室的西邻,好在隔开两个大院子,还听不到吵闹声;两个屋子,就隔在这两个院子里。
从村团部起一直向西,五块黑板报分布在这一带。最西一块黑板报面向南,合作社便设在这条胡同里。
沿街再向西,就到了尽头,新校舍就建在这里。
天一亮,牛角号就呜呜吹起来,青年们就集合到这条大街上来跑步,有时,识字班也有人跟着跑。
上午,有几次哨子声,这都是各系统轮流吹的上课哨。哨声从南北胡同吹到大街上,青年男女和儿童们,就三两个的,一群一群的,随着哨子声从胡同里集中到大街上,又向着同一个目标——学校里去。一群人向学校里去,另一群人又整批的从学校里吐出来,陆陆续续地送到这个那个胡同里。整个的庄子好象是学校,手里提着的是石板和课本,腋里挟着的也是石板和课本。男青年和男青年,女青年和女青年,往往手拉手肩搭肩,有时唱着自己编的歌,儿童则跳呀跳的,满街的男男女女,大大小小,来的来,去的去。
每过四五天,大嫂们和老大娘们,抱着孩子的,手里捻线的,搓麻的,缝着针线的,也有拿着石笔石板的,集合在大街上紧靠着墙,晒着太阳,她们在听干部上政治课。
吃过下午饭,南北胡同里,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青年的,又陆陆续续集中到大街上来,这是他们忙了一整天,要到大街上来透一口气。儿童则打闹、游戏,这一个时候表现最活跃,人也最多。晚上九点钟,牛角号又呜呜吹起来,全村戒严了,这时候,大家才安静的休息在深夜里。
《山东教育》第二卷一期
1947年1月31日
附六
黑板报怎样和实际相结合
——介绍一个办得成功的黑板报杭苇
金沟官庄的大街上,分布着五块黑板报和两块问答栏。这个黑板报,办得很成功,在村里的作用很大。
金沟官庄的黑板报,做到了推动工作,改变庄风,特别在推动学习上,起的作用更大,差不多占一半以上的通讯稿子,是关于学习的。而且也更因为有了黑板板,推动了大家写稿,更帮助大家的学习。那么,它是怎样办成功的?回答很简单:“它是和实际需要相结合着的”,所以它办成功了。
金沟官庄的黑板报是群众自己办的,也可以说是群众性的,这是办得成功的第一个原因。我们只要看一看通讯员的投稿统计,就可以知道七八十人给它写稿。拿投稿次数来说,也很踊跃,一个月中有投稿到廿多次、卅多次,甚至四十次以上的。它结合运动——这是黑板报办得成功的第二个原因。这些黑板报既有批评也有表扬,批评不提名。它和《滨海农村》结合,这又是办得成功的第三个原因。通讯员中有16个是 《滨海农村》的通讯员,一个月内投《滨海农村》稿有50篇左右。
在组织和领导上也很切实,黑板报属本村文教委员会领导,设社长一人,他又是文委会委员。下设四个股:编辑股3人,决定稿子采用与否;出版股5人,负责抄写通讯稿,每人写一块黑板;采访股2人,负责搜集和督促写稿;统计股1人,负责登记稿件与月终统计。这个组织很切实,分工很清楚,可以分头负责,不致忙在几个人身上。所以一期一出版,轻而易举,不觉吃力。
为了便利大家送稿,不会紊乱和遗失,在编辑部挂了一个稿袋,分门别类,要是谁投稿,只要把稿件向指定的稿袋里一插。
《山东教育》第二卷第一期
1947年1月31日
附七
金沟官庄的剧团杭苇
金沟官庄的农村剧团,常常演,开村民大会要演,过年过节要演,村上发生了重大的事情,也就要演。庞福和纪丕福说:“庄上碰到了困难,就演他一个戏。”
这个庄的农村剧团是怎样搞起来的?副团长王子同告诉我们:“一九四三年八、九月间,十字路剧团开到庄上来演戏。大家看了很高兴,特别是青年们,自己也就学着演,没有剧本,也不知道怎样演法,又没有人指导,几个青年聚在一起,随便拉拉,好耍的试着演,没有家伙,也不用幕布。
有一次,王子同、纪丕福、纪广隆、纪广兴、唐凤兰几个青年,集体编了一个“参军最光荣",演出了,对工作有很大帮助。指导员庞福很高兴,给他们借家伙,支持他们,鼓励他们,他自己也参加了剧团。金沟官庄剧团能够搞得好,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年冬天,演出了十个戏,以后每年都要演十几回戏,在冬天和新年演得特别多。剧本有些是现成的,但大多数是自己编的。纪丕福说得好:“咱们自己编吧,自己编的好演。"他们常照着本庄的事情,你一句,我一句的凑起来,戏编好了,大家也透熟了,演出后很受欢迎。
他们演戏和斗争结合,与本县的学习结合。
一九四四年冬天,剧团正式成立,办了家伙,用被单做幕布,今年春天,幕布也置备好了,还添了两把胡琴,化装用品也有了,经费是民兵生产得来的,不够也募捐一些。
以前参加剧团的只有男青年,到了一九四五年底,才扩大剧团组织,妇女识字班也有人參加了。开始不会演,以后演出的“爬山头”、“佃户翻身"等都是男女齐演了。
现在剧团有47人,内有妇女12人,他们分三个分队,一个是青年分队,有演员13人;一个是妇女分队,有演员12人;另外还有一个儿童队,有演员6人,儿童队可混在青年队演,也可混在妇女队中演,共有演员31人,其余的都分配在各股。
农村剧团是属文委会领导,他们的组织有正副团长各一人,下设五个股:家伙股——掌管锣鼓胡琴;抄剧股一负责抄写各演员的戏稿子;另外就是道具股、服装股和导演股,每股设股长一人,但服装股有两个人,一个男的一个女的。
演戏前,讨论演戏时的各种问题,演戏后,主要是吸取反映进行检讨。
剧团还领导秧歌队,有队员22人,有的是团员。有高跷47付,每逢娶亲、迎送、过年、慰劳、献匾、送参军等,都要用秧歌队,场面大一些的,如过年送参军等,各系统都有秧歌队,就大秧歌队出动,高跷队也活跃起来了。
《山东教育》第二卷第一期1947年1月31日
附八
我的感想
张建华
一、斗争在心窝里
当我最初出来学习时,头脑中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想法,以为学了一套本领,就可以提高个人威信与家庭在社会上的地位。这种思想支配着我想由小学、中学、而大学。有了文化程度,是多么了不起啊!
因之,有人动员我去进短期训练班,结业后作教育工作时,思想上打不通。认为教育工作是好的,但我不适应。后来因工作需要,别人动员说服和我自己的思想斗争,只得勉强去受训。到了滨海中学学习时,还是天天想:三个月的时间短,毕业后干教育工作,还是想别的办法?一直到最后,由于同志们帮助和自己思想斗争的胜利,认为什么工作都是一样,干教员也好。人家再来动员时,我就不自觉的说:“反正好好干吧”!然而这时,教育工作是为群众服务,为群众文化翻身,我还是没有这个观点的。
由于自已对教育工作没有清楚认识,在工作中碰到了问题,即感觉到没有办法。思想斗争尤其激烈,想到自己要有前途,不如去干别的。四四年参军时,光想个人改行,如何参军,如何调换自己的工作,可是没有得到上级的允许,不敢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以后又回过头来,经过一段时期的思想斗争,认识了教育工作是革命工作的一部分,是抗战不可缺少的一批力量,目前是光荣的,将来更是光荣的,做好教育同样是了不起的事情,从此认识了过去不安心工作想改行参军全是不对的,才开始安心工作了。
二、没有想到的荣誉
自己思想负担去掉了,工作也安心了,跟群众商量问题也大胆了,工作上遇到了什么困难,也能想办法解决了。自己工作有了兴趣和进步。回忆起自四三年起到现在的四个年头中,我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刚千工作时只认得千把字,连信不会写,报纸不会看,工作没经验,并严重的存在着糊涂观念和虚荣心;碰到问题不研究,不会用脑子,没有办法,自己曾愁得哭过两次。今天不同了,我的文化水平,在工作与会议中已经逐渐提高,一般的书报已能阅读,乡村教育上的一般问题也多少懂得一些,而在自己思想上也慢慢的克服了上述毛病,已懂得今天的教育工作是为谁干的,为什么干的,而且自己又得了“教育英雄"、“模范教师”的光荣称号,虽然检讨起来,我今天还有缺点和某些脱离群众的毛病,但我有信心改正,来修改去掉这些老毛病,为完成革命任务而更努力。
三、以教育为终身事业
我自从干了教育以后,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对群众也有了些贡献,这说明教育工作是有前途的,教员是吃得开的。只要自己全心全意的从事教育工作,我们还能吃得开。因之, 视教育没有前途,而不安心工作,想改行,想到别处去,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思想,应当抛弃。
我的努力方向早已确定了,我已决定根据群众的需要和个人的前途,以教育事业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在完成这个事业上,我应力戒嫉妒,发扬虚心学习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永远保持模范教师的光荣称号。
《山东教育》第九期1946年10月20日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农民教育
1950年9月,全国第一次工农教育会议确定了工农教育的基本方针和任务,明确提出“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争取在1951年开始进行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1951年,莒南县文教科设工农教育办公室,配专职扫盲干部,各区也设扫盲干部,村里整顿充实了文教委员会,形成了较完整的农民教育管理体系。是年,密切结合农村中心工作,小学教师配合,开展了以识字为主的扫除文盲运动。到年底,全县农民参加识字学习的达46385人。
速成识字班(1952-1953年)
速成识字法,是解放军西南军区某部文化教员亓建华创造的以注音符号为工具的识字法。1952年5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各地开展“速成识字法”教学实验工作的通知》。为推动这一工作的开展,莒南县根据省鲁教字〔489〕号文件指示精神,于9月份,集合全县小学教师837人在良店先进行学习;接着举办速成识字法师资培训班,由在专署受过培训的王乃嘉老师等主讲,培训辅导教师240名;随后于10月至11月先后办培训班3期,培训速成识字法民师1020人,其中男963人,女57人(文化程度多为初、高小毕业或肄业生)。县文教科成立扫盲办公室,具体负责推行速成识字法扫盲。小乡的文委会主任、村文委会委员及宣传人员一齐动手,小学教师包村辅导,当年冬,大部分村庄都办起了速成识字班。自11月20日起至12月20日止,一月内先后开学280处,280个班,7893人(男5358人,女2625人)。有些村庄的常年民校陆续转成速成识字班。这是莒南县扫除文盲工作的第一次高潮。
速成识字法分四步进行教学。
第一步学会注音符号和拼音,掌握识字的辅助工具,即“识字拐棍”。
第二步突击单字,先求会读与初步会讲,重点在于读。讲解字义力求简明。大力组织复习和互助教学(根据识字基础高低,四人划一组)。加强个别辅导,逐步达到脱离注音符号也能认识学过的字,即“丢拐棍”或“生字搬家”。
第三步学习《农民速成识字阅读课本》(教育部工农业余教育司编),通过大量阅读通俗读物,了解字的使用范围,巩固所学的字。
第四步开展写字、写话训练。从怎样拿笔教起,先抄写学过的字,然后学写话,对学过的字达到会认、会讲、会写、会用,能够写便条和简单书信。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有两条经验和要求:一是学员身体必须健康,能够坚持突击学习任务;二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学员思想必须高度集中,专心学习。
在进行“速成识字法”教学过程中,为加强指导,普遍提高学习效果,每个小乡配一名专职业教辅导员(个别乡2名),每人月工资18元(相当于公办教师最低工资)。业校教师发展到1023名,学员5万余人。
“速成识字法”对加快扫盲进度起到一定作用,不少学员成为农业合作社的会计和记工员。但由于当时“速成识字法”照搬部队的做法,农村条件达不到;翌年春农忙,部分学员已不能坚持学习,同时,摊子铺得过大,有急燥冒进偏向。对此,中央下达了“扫盲工作必须整顿”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精神,莒南县于1953年8月份,对“速成识字法”教学工作进行了整顿。首先精减专职业教辅导员,由103人减少到28人;业校教师由1023人减少到548人。速成扫盲学校处数、班数相应减少。到1953年冬,原速成识字班停办,大部转成常年民校。表8—61952年莒南县各区参加学习人数一览表(计划数)
表8—71952年莒南县业余教育情况统计表(年终)
高家柳沟村记工学习班(1954年)
高家柳沟村,在莒南县东北部。地处山区,土地瘠薄,解放前是个穷村,经济文化都很落后。1942年当地解放,农民得到土地、牲畜。后来成立互助组,还办起民校,经济文化生活得到改善。
1953年11月,贯彻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组织并建起了红旗农业生产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社员干完活都到会计那里去报帐。全社一个会计,忙不过来,后来分成几个生产队,按生产队记工,这就需要记帐(记工)员。以前,村中虽然也办过冬学和识字班,但只是粗识“人、口、手"之类几个字,能记帐的人一时难以找到。后来,团支部用默写生字测验的办法挑选了7个识100多字的青年当记帐员。这些新选的记帐员识字太少,很多人名、地名、农活名(如耕地、锄地、收割等作业名)都不会写,只好用画“圈"(○)或画“杠”(一)来代替。如记帐员沈得芹和高西秀记的几笔帐:
赶文疃事卖牛冬八分,记成:“〇文喳〇卖牛〇八分“;上严家沟给牛搬先生八分,记成:“上〇家沟给牛〇〇生八分”;吴家路上西南坪子垒地堰七分,记成:“吴〇〇上西南〇〇〇七分”。
由于“赶”、“集”、“肉”、“严”、“搬”、“先”、“家路”、“坪子”、“垒"、“堰”等字不会写,所以记成上边那个样子。还有的记帐员对记工手册上的“个”(十分工是一个工)、“分”、“厘”认不清,常把一“个”工记成一“分”工,一“分”工记成一“个”工;有的把“耕地”记成“锄地”,“翻土”记成“推土”。这样,到十天(该社是十天小结一次帐)结帐时,当然是一塌糊涂。有的记帐员把不会写的字叫别人想着,如地名、“大岭后”“岭后"两字不会写,记成“大〇〇”,叫别人想着“〇〇”就是“岭后”。想着“〇〇”的人称为想帐员。后来“〇”多了,想帐员也就想不起来了。怎么办呢?只好在结帐时把各生产队的队员全部集合起来,到会计那里凑、对(和记帐员对帐)。60多个劳力,你说记帐员记少了;他说自己明明是“翻地”给记成“锄地”了……争争吵吵,大半夜弄不清。许多人反映:“社好办,眼难熬。”实际上熬眼倒是小事,重要的是由于记帐员文化水平低,帐目紊乱,大大地影响了社员的生产和互助合作的积极性,影响了合作社的巩固和发展。有的人发牢骚,个别户还要求退社。
面对这一现状,团支部进行了几次研究,并向红旗合作社社委会提出了组织青年学习文化,解决社内记帐问题的建议。但是没有被社委会通过。他们说:“现喂的鸡不下蛋,文化班白搭工夫,白熬油。”有的委员说:“俺上了多少年的识字班,现在已有3个孩子啦,还不识几个字,要培养个记帐员得多少年啊! ”后来,在党支部和副社长的支持下,社务委员会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并且确定在社内进行试验。经过团支部动员,有26名团员、青年报名参加学习。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成立了学习委员会。以生产队为单位,划分了学习小组。聘请了4个高小毕业生担任教员,其中3名是团员。开课的时候,因为没有找到课本,团支部也不知道教什么,就和教员商量,先学“今天晚上开学了”7个字,以后又连续学了“儿童团”、“识字班”等几个字。有一天晚上,青年记帐员高维科说:“我上了几年冬学,不识几个大字,这样学,什么时候能学会记帐呢?”团支部觉得高维科的意见有道理,就召集教员和学员进行研究。大家认为,必须使学习内容和当前合作社的记帐结合起来,确定不再按原来的“冬学识字课本”学习。先从社员的名字学起,然后逐步地学习土地座落名、各种农活和农具名,再学各种数码和记帐格式等。学习的具体方法,是把社员姓名、土地座落、各种农活、农具名称等所用的字,分类排列起来,先学相同的字,后学不同的字。全社59个男女社员,有“高”、“沈”、“楚”、“吴”四个姓。在学习姓名时,就先让学员学会这四个字,再学姓下面的各个辈的字, 如姓高的下面有“西”、“维”、“存”、“允”四辈。这样排列的形式如:
高
西维存允
环松进……金忠臣……兰花纪……植山修
沈
相德文
升菊吉坤……贵成芹法……若远珂言
排队的结果是:姓高的29个人的名字中,有33个不同的字;姓沈的13个人的名字中,有17个不同的字;姓吴的15个人的名字中,有14个不同的字;姓楚的2个人的名字中,有2个不同的字;独姓的1人,2个不同的字,共计68个不同的字。只要学会这些生字,就能写出59个社员的名字。
全社地名带“墩”字的5处,有8个不同的字;带“坪”字的2处,有3个不同的字;带“河”字的2处,有3个不同的字;带“岭”字的5处,有6个不同的字;带“崖”字的3处,有4个不同的字;其他地名19处,有28个不同的字。总计39个地名,共有52个不同的字。教学的时候,先学会“墩”、“坪”、“岭”、“河”、“崖”等字,再学和这些字有联系的字,如墩“前"、墩“后",“南”坪、“大”坪等。农活名称,是按“耕”、“种"、“锄"、“割”等,共排了29种农活,54个生字。农具、牲畜、数码,因为相同的字很少,单独进行学习。经过两个半月的时间,共学习了243个字。这样,青年们就初步学会了记工,为合作社配齐了记帐员,并且为实行“三查定案”(社员:一本劳动手册;记帐员:一本日记帐;会计:一本总帐;结帐时,要三本对起头来,故称三查定案。)的记工方法打下了基础。
由于红旗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记工学习,对文化学习和解决合作社的记工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红旗一、二、三分社和沈文登的互助组,也相继成立了记工学习班。他们不但吸收了红旗社已有的经验,而且运用了“做什么、学什么”的办法。例如初春的时候,各社忙着春耕和送粪,他们就学习了“耕地”和“送粪”等字。当捕打红蜘蛛的时候,他们就学习了“红蜘蛛”3个字……为了保证不断地进行学习,晚上学员集中起来由民师上课,每队有一个辅导员,白天就下地辅导。经过两个半月的学习,参加学习的115个青、壮年,有25个当上了记帐员,有92个能记自己的工帐,不能记帐的只有4人。在此基础上,团支部又选派了10名识字较多的学员,组成了会计学习班,跟合作社的会计学习打算盘、记帐等,以便进一步把他们培养成会计员。没有参加会计学习班的,也已经转为学习“农民识字课本"。“记工识字班”获得很大成绩,解决了社内缺少记帐员的困难,使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得到改善。以前那种夜里熬眼、帐目混乱的现象,基本上得到了改变。青年满意,群众赞扬。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不但大大提高了青年群众学习文化的热情,而且也提高了干部和群众的办社信心。副社长吴长贵说:“成立了合作社,文化也提高得快了。”王守敬的父亲,看见儿子能记帐,又被选上了记帐员,欢喜地说:“咱也算睁开眼了,以后你好好的学吧,你要什么我给你买。”许多家长,看到了学习管用,都积极动员自己的孩子参加学习,并给买学习用具等。同时合作社也积极支持他们,及时解决学习中校舍和灯油的困难。
高家柳沟村团支部创办的记工学习班,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解决了社内缺少记帐员的困难,为农村扫除文盲提供了经验。为什么成绩如此显著?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优点:
(1)他们编辑的教材是为了解决合作社记工的需要,从人名、地名、庄稼名、农活名、农具名,到汉字数码和阿拉伯数码。因而就与合作社的生产密切结合了起来,与本村本社的日常用语密切结合了起来,它适合于青壮年农民学习的特点;(2)学的字是为了使用,学会了的字马上能得到使用,在使用中又加强了记忆和理解,完全符合“学以致用”的原则;(3)学的字数很少,只有二百多字,但个个用得着、用得上,它提供了青壮年农民学文化的正确步骤,大大提高了农民学习文化掌握文化的信心;(4)简便易行。不受校舍和季节的限制,地头、场边可以学,农忙季节也可以学;而且教师也好找,高小毕业生可以当教师,识几百个字的人能辅导,还能互教互学,所以教学进度快,效果显著。
1954年秋,《山东青年报》刊登了高家柳沟青年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的事迹,并发表社论,省委宣传部发现此典型后,责成团省委上报山东省委并上报团中央。
1955年春,《人民日报》全面介绍了高家柳沟青年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验,并登载了他们自编的各种识字课本。11月《大众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全省青年团的负责同志们,一切从事宣传和教育工作的同志们,都应当很好地研究高家柳沟村的经验,学会他们的做法。12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为《莒南县高家柳沟村青年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验》一文写了《按语》,指出:“这个经验应当普遍推行。”
一个学习高家柳沟经验,开展扫除文盲工作在莒南县掀起高潮。
莒南县1956年1月上旬统计,全县开班2496个,学员40598人。下半年,达到社社办学,村村有记工学习班。全县大部乡、村成立了扫盲工作队;村村布置识字环境:“到处是课堂,举目是老师”。高潮时,参加学习的119039人,占青壮年文盲半文盲总数的59.8%。这是莒南县扫除文盲工作的第二次高潮。
附九
毛泽东主席对《高家柳沟村青年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验》一文的“按语”这个经验应当普遍推行。列宁说过:“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的。"我国现在文盲这样多,而社会主义的建设又不能等到消灭了文盲以后才去开始进行,这就产生了一个尖锐的矛盾。现在我国不仅有许多到了学习年龄的儿童没有学校可进,而且还有一大批超过学龄的少年和青年也没有学校可进,成年人更不待说了。这个严重的问题必须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加以解决,也只有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才能解决。农民组织了合作社,因为经济上的需要,迫切地要求学文化。农民组织了合作社,有了集体的力量,情况就完全改变了,他们可以自已组织学文化。第一步为了记工的需要,学习本村本乡的人名、地名、工具名、农活名和一些必要的语汇,大约两三百字。第二步,再学进一步的文字和语汇。要这样两种课本。第一种课本应当由从事指导合作化工作的同志,帮助当地的知识分子,各就自己那里的合作社的需要去编。每处自编一本,不能用统一的课本。这种课本不要审查。第二种课本也应当由从事指导合作化的工作的同志,帮助当地的知识分子,根据一个较小范围的地方(例如一个县,或者一个专区)的事物和语汇,加上一部分全省(市、区)的和全国性的事物和语汇编出来,也只要几百字。这种课本,各地也不要统一,由县、专区级或者省(市、区)级的教育机关迅速地加以审查。做了这样两步之后再做第三步,由各省(市、区)教育机关编第三种通常应用的课本。以后还要有继续提高的课本。中央的文化教育机关应当给这件事以适当的指导。山东莒南县高家柳沟村的青年团支部做了一个创造性的工作。看了这种情况,令人十分高兴。教员是有的,就是本乡的高小毕业生。进度是快的,两个半月就有一百多个青年和壮年学会了两百多字,能记自己的工帐,有些人当了合作杜的记帐员。记工学习班这个名称也很好。这种学习班,各地应当普遍地仿办。各级青年团组织应当领导这一工作,一切党政机关应当予以支持。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册)
附十
高家柳沟村记工学习班自编教材举例
姓氏
高家柳沟乡,周围四五庄。
要问几个姓,听俺对你讲:
高沈严马徐,陈薄吴丁王,
左魏任李刘,郭孙楚田张,
倪夏葛朱赵,姜卢瞿董庄。
同是一个姓,阶级不一样。
劳动是一家,都是苦里长。
本是一家人,团结有力量。
革命打先锋,生产当闯将。
(1955年编)
地名
北岭顶,狼窝前,簸箕掌,大路边。
胡子岭,大路南,陈岭墩,峰山前。
老林沟,大庙南,大垛子,韩家堰。
西南洼,土坷=,月牙河,椅子圈。
农具、活路名
杈、笆、扫帚、扬场锨,搓绳、耕地、掰牛鞭。
打井、浇地、建水库,推土、起石、修公路。
割麦、送肥、秧地瓜,深翻、调畦、种棉花。
(1955年编)
农机名
双铧犁,喷雾器,
磅秤、钢磨、粉碎机;
柴油机、抽水机,
轮铡、水泵、拖拉机;
弹花弓、轧花机;
油磙、油榨、扒米机;
实现农业机械化,增产丰收靠集体。
(1969年编)
财物管理
财物管理,节约勤俭,
日清月结,不嫌麻烦。
月底公布,听取意见,
巩固集体,发展生产。
公共财产,细心保管,
大公无私,严禁贪占。
及时检查,保证安全,
有了成绩,决不自满。
自力更生,不怕困难,
艰苦奋斗,永远向前。
(1969年编)
1955年以后离家柳沟村的农民教育
1955年,毛泽东主席为高家柳沟村创办记工学习班写下的光辉《按语》,对高家柳沟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他们在记工学习班的基础上办起了常年性民校。陆继选聘了12名民师,24名小先生(在校高年级小学生),组织青壮年利用晚上时间和阴雨天常年坚持学习,出现了送字到田头、炕头的学习热潮。至1958年,发展到12个扫盲班,有435人脱盲。1962年,办起业余初小、业余高小班,为已脱盲的青少年提供了进一步学习提高的机会0
“文革”期间,“四人帮”大搞以阶级斗争为纲,大批判开路,要求农民只学“政治'',不学文化、技术。但是这个村却于1971年在全县率先扫除了青少年文盲,接着办起业余中学、业余大学(后撤销)及适合生产需要的农机修理、农业技术、医学、果林等专业技术班。1972年,他们组织编写了《学哲学课本》,并与莒南县教育局合编了《莒南县业余学校语文试用课本》1一6册。1975年12月,中共临沂地委在莒南县召开庆祝毛主席为高家柳沟记工学习班写的“按语”发表20周年大会,教育部、农林部、中央文字改革委员会代表以及13个省市的教育厅厅长、局长参加,临沂地区各县教育局长、公社扫盲干部列席了会议。高家柳沟村向大会汇报了该村业余教育工作情况,并在村里搞了业余教育成果展览。至1978年,该村农民业余学校教师发展到35人,学员达1000多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在开展文化教育的基础上,更注重技术教育的发展。1980年,办起农技、果林、缝纫、饲养等6个技术班,学员200余人。农技班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培育、推广农作物良种,化验土壤、测报病虫害,介绍化肥、农药使用技术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88年以后,该村以学科学用科学为重点,根据农时季节和群众的需要举办各种短期训练班和技术讲座,并利用黑板报、广播喇叭、刻印科技资料等形式,向农民宣传科技知识。业余技术学校的教师主要由业余技校毕业的优秀学员担任,并且有计划地选送到地、县农校和农艮中专去培训提高;另外请乡农技、林技、农机等工作站里的技术员为兼职教师。1996年,该村投资20万元建起农民文化中心(文化大院),有校舍24间,设有办公室、教室、图书室、实验室、标本室、游艺室等,购置了恒温箱、催芽箱、光电比色计,土壤分析仪等先进的实验仪器及1.5万册图书资料,配齐了课桌凳及其他必要的教学设备和文体器材,建起了篮球、排球场地。到1997年,10年来共培养各类技术人员400多人, 全村千余名青年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 其中92人获得初、中级技术职称或中专以上学历。
高家柳沟青年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验,推动了莒南县的扫盲工作,并被推广到全国各地,成为农村业余教育战线上的一面旗帜。1972〜1977年,到这个村参观学习的有13个省、市、自治区,共10818人次。国务院及教育部、山东省委负责人多次到该村视察。1977年,新西兰记者路易·艾黎到该村考察农民业余教育。1982年10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地区五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日本)代表团到高家柳沟村考察农民学习科学技术情况。1983年,该村团支部被团中央命名为“新长征突击队”,1984年村“青年之家”被授予“省级青年之家”荣誉称号。1989〜1997年,《中国青年报》、《中国农民报》、《大众日报》、《山东青年报》、《临沂日报》、《联合报》等10余家报刊先后30余次报导该村继续办好农民教育的事迹。1993年7月1日,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实带领调研组调查该村青年团支部学科学、用科学的具体情况。同年12月26日,团中央、团省委、临沂地委、莒南县委在高家柳沟村联合召开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及为高家柳沟村记工学习班的经验写下光辉“按语"38周年纪念大会,并举行“按语”纪念碑揭碑仪式。共青团山东省委以(1993)15号文件作出《关于授予莒南县高家柳沟村团支部“学文化、学科学红旗团支部”的决定》,并授予锦旗一面。为了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农村市场,提高农民的经济意识,1994年,又在村内建起长一华里的商品科技一条街。在那里设有种子站、农技咨询站、庄稼门诊以及商品市场。
1995年,毛泽东主席为高家柳沟记工学习班写下光辉“按语”40周年。是年12月27日召开纪念大会,团省委、临沂市委、莱芜钢铁厂、莒南县委、县政府、县里各委、办、局以及各乡镇的领导参加纪念大会,并参加村“文化中心”的奠基仪式。根据团中央“服务万村致富工程”的安排,莱芜钢铁厂团委和该村团支部结成对子,并资助价值上万元的“希望书库”,充实了该村图书室。
在成绩与荣誉面前,高家柳沟村继续保持着当年扫盲识字的那么一股劲,学文化、学科学、搞科研,推广科学种植,推动农艮科技致富。在1996年被县委授予“小康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继续做着创造性的工作。
常年民校
1956年之后,扫盲工作由突击的办法逐步变为各种形式的经常性学习,有冬学,季节性民校、妇女识字班;有专为村干部设置的干部班;有由小学生充当“小先生”包教到人,送字上门班等。同时逐步建立了民师选拔、培训、辅导制度、规定了经费筹措办法等。到1957年,扫盲工作从实际出发,密切结合生产,稳步前进。
1958年3月,业余教育也出现“大跃进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提出“扫盲放卫星”、“奋战一百天,实现无盲县”等不切合实际的口号。是年,全县21个公社1304个村队(其中包括现属临沭县的5个公社327个村庄)办起扫盲识字班,青壮年参加学习者达81300人,还办起了业余高小、业余初中、红专班等3391个,学员17805人;1959年在陡山水库、大山龙潭水库及钢铁厂、冬整队等工地民工按连、排编制,利用午饭、晚饭后时间组织学习。当时在组织群众学习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受“浮夸”风的影响,县里向各区硬性摊派扫盲数字,规定扫盲“报捷”时间,各区也照县里的办法向各村分指标,致使“浮夸” 风越刮越大,统计数字远远高于实际情况。1960-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全县业余教育基本停顿。
1962年,莒南县根据《山东省农村业余教育工作暂行办法》要求,继续抓扫盲工作,由于国家经济状况刚刚好转,群众的生产生活初步趋于稳定,因此,农民业余教育组织形式为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和群众的要求,采取因地、因人制宜,多种形式。并提出: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减轻学员疲劳。年底统计;有民校198处,393个班,9047名学员。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1963,1964年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到1965年,农村扫盲班发展到1338个,参加学习者达38919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莒南县业余教育受到严重破坏。自1966年12月下旬到1970年底,业余教育处于停顿状态。
1971年6月,《红旗》杂志发表《山东莒南县高家柳沟大队的调查报告》,全县农民业余学校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前提下学习文化。从县、社到大队层层加强领导,共青团、妇代会各部门明确分工,全日制学校师生密切配合,扫盲工作坚持开展。是年,高家柳沟村扫除了青少年文盲。1973年,文疃公社的陈庄、薛庆、田庄三个管理区和涝坡公社的小岭、店头和洙边公社的杨庄等40个大队扫除了青少年文盲。
1974年9月,江青反革命集团抛出小靳庄大办“政治夜校”的经验,提出:“政治夜校是意识形态领域里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全面专政的有力工具”,冲击扫盲和业余教育。莒南县的农民业余学校全部改为“政治夜校”, “以政治带文化”,学理论,开赛诗会,学唱革命样板戏,同时,坚持学文化,巩固和发展扫盲成果。11月15日,省革命委员会教育局及团省委在莒南县召开全省业余教育现场会议,丁方明、徐建春等领导到会讲话。会议听取了县革委教育组、高家柳沟大队党支部、陈庄管理区党总支及小岭、甲子山大队等单位的经验介绍,并参观了厉家寨、王家坊前等先进大队。会后,为加强对扫盲工作的领导,效仿1952年办速成识字班的做法,每个管理区配一名业教辅导员,各村团干部和全日制小学教师配合,促进了扫盲工作的开展。
1975年秋,临沂地区教育局组织扫盲验收工作队,按照认1500个字,听写100个字,阅读一篇通俗小文章的三项标准,采取抽査的办法,对莒南县进行扫盲验收。达到及格者为合格,全县扫除青少年(12〜26周岁)文盲、半文盲12.8万人,占原青少年文盲、半文盲总数的95%,确认莒南县为青少年无盲县。12月3日,临沂地委在高家柳沟召开庆祝毛泽东主席为高家柳沟记工学习班写的光辉“按语”发表二十周年大会。大会前后,莒南县对壮年扫盲加大措施,在全县掀起了第三次扫盲高潮。1977年1至3月,莒南县教育局组织了50余人的工作队,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扫盲标准,对全县业余教育进行普遍检査验收。是年统计,扫除男女青壮年文盲14.9万人,非盲率达94%。经省、地两级验收,成为临沂地区第一个青壮年无盲县。1982年再次经省验收,认为莒南县在青壮年中全部扫除文盲。
在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后,莒南农民业余教育的指导思想是:继续抓好扫盲后的巩固、提高工作;广泛开展技术教育(初期的技术教育主要是农业种植技术)。在工作进行中,认真贯彻“一扫、二堵、三提高”的原则。要继续扫除剩余文盲,对已脱盲的学员通过办业余高小、业余初中组织他们继续学习,防止回生复盲;普及小学、初中义务教育,使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及毕业率均在98%以上,切实堵住新文盲产生的渠道,一年堵不住,三年扫不完。(1985年4月,经省政府检査验收,认为莒南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1995年1月经省政府检査验收,5月复査,莒南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为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开设农技课、短训班、技术讲座等。1982年,全县300多个大队重新整顿了农民业校,其中重点农民业校51处。各业校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办起相应的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果林、蔬菜等学习班。年底统计:农民业校316处,业高小班129个,业初中班45个,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班324个,还有22个农时季节短训班。共有258个大队开学,参加业余学习的农民5万多人。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业余学校的建设与教学设备也有较大改善。1982年底,已有文疃公社高家柳沟、陈庄、田庄、看马庄;大店公社的甲子山;团林公社的李家桑园;筵宾公社的夏家桥;大山公社的小茅墩及岭泉公社的吕刘渰子等49个大队,建立专用校舍416间;配置课桌凳1560套(1桌2凳);购买了相应的教学设备。许多单位还建起了图书室、实验室和生产实验基地,教学条件极大改善。
附十一
团林公社李家桑园大队
五·七红校
1973年3月,李家桑园大队党支部,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在政治夜校里把回乡知识青年单独编了一个班,起名叫“五·七”红校。
校址设在村西9里外的摩天岭上,30多名男女知识青年,一面劳动,一面学习,开发这千亩荒山秃岭,发展多种经营。青年们在支部委员常维锦和两位老贫农的带领下,艰苦奋斗,开始了紧张的建校劳动。学员们吃水要到二里外挑;住宿在苫子搭的草棚里;上课在野外,黑板就挂在树上……苦干了整整一个春天,他们劈岭填沟、整修梯田、垒了猪圈、羊栏,打了水井,闸了水库,种了茶园,裁了果树……
这“五·七”红校既是学校,又是生产单位;教师既教学,又领导生产;青年们既是学员,又是社员;各个劳动场所既是课堂,又是科学实验基地……教学中需要什么就学什么,把教学与实验紧密结合起来。上课有时在教室,有时在园林地头。学习时间一般安排早、晚各2小时,根据生产特点和季节变化,灵活机动,适当增减。课程安排,除了政治理论课外,根据实际需要,开设了茶叶、果树、农业机械、畜牧兽医、农业技术等专业课。学习时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如搞南茶北引时,就请公社林业站技术员讲种茶知识,并立即进行实践;学习柴油机和拖拉机一课时,农机手和驾驶员一边在黑板上画出柴油机工作原理图,一边拆卸机器的部件,一边进行讲解,然后指导学员们动手安装、启动、驾驶……学员们很快学会了对柴油机、拖拉机的使用和驾驶,并学会了维修和保养。
“五•七”红校还开设了军体课,聘请公社武装部长任兼职教员,并建立了民兵组织。晚上,学员轮流站岗,还进行了多次军事演习。
“五•七”红校的学习生活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员们写诗、赛诗,举行故事会,学唱革命歌曲和样板戏,定期出黑板报专栏等;经常开展篮球、乒乓球比赛;还建立了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文艺节目,为本村杜员演出,并多次参加公社和县里的文艺汇演。
自1973年始,每年回乡知青都到该校学习、劳动,人数最多时达120多人。经过广大知识青年的艰苦创业,摩天岭的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原计划达到“六个一百”(即种植茶叶、果树、栗子、花椒各一百亩;养猪、养羊各一百只)。到1975年,就已开出土地560亩。其中,茶园130亩,苹果园140亩,栗子园110亩,栽花椒11000多棵,栽松树60000余棵;养猪100头,养羊120只……此后,又发展到饲养肉食鸡、肉食兔、奶牛、青山羊及种植蔬菜等多种经营。两年来,生产粮食、油料等共60000多斤,粮菜自给有余。自己动手盖起瓦房30多间,靠自己的收入,添置了柴油机、炒茶机、揉茶机、粉碎机、打浆机、水泵、缝纫机等。
从1973年建校到1988年,该校发展到土地1050亩,房屋66间。学员们学到了多种农业技术,并自编《茶叶》、《果树》、《养猪》、《拖拉机》四种教材,培养出各类人才600余人,其中中专学历的170多人。1975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遵照毛主席指示,办好农村业余教育》一书,刊登《摩天岭上育新人》一篇文章,1976年《山东青年》等报刊载文,均报导了该校的先进事迹。
1988年后,实行承包责任制,学校巳不存在。但该校开创的茶叶基地已誉满全国。“锈针牌”茶叶,1993年被评为''最受消费者信赖的山东产品”,1994年,被山东省农业厅评为优质茶叶,1995年,获“国家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
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工作的重点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广大农民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渴望与要求。
为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莒南县在完成扫盲任务后,把脱盲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结合起来,普遍开展了以实用技术培训为主的农村成人教育。因此,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和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逐渐发展起来。1985年,县委召开了“两校”(乡党校、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现场会。文疃、柳沟、洙边、涝坡、路镇、坪上、相邸等22个乡(镇)成立了办“两校”的领导班子,相继办起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主要负责人(书记或乡、镇长)任校长,设办公室,组成校务委员会。按领导、组织、政策、教学、后勤事务等分工负责,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教室、教师、教材、组织、经费五落实。各乡(镇)团委、中心校、科协、妇联同农技站、兽医站等协商配合,以技术学校为阵地,根据当地经济特点,举办农业知识、果林技术及养殖业、文艺体育和法律常识培训班。在乡镇范围内聘请得力教师讲课,为农村培养了大批科技骨干。
1985年统计: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有专用教室、办公室123间,课桌凳860套,办班115期,参加学习的8486人。
1986年,莒南县召开农民教育现场会,提出农民教育要为实现党的总目标服务,为发展商品生产服务,为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要求。各乡(镇)农技校做到因地制宜,农村需要什么就开设什么班,需要什么专业技术就传授什么专业技术。如刘庄乡是个新建乡,急需拖拉机驾驶员,办班15天,就培训了15名驾驶员;为了清理农村财物,就培训了28名较熟练的会计员;为发展柳条编就办条编培训班,并把学得好的留在乡里当技术员。文疃镇农技校完全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及时举办了芒麻、葡萄等专业技术班。涝坡乡举办果林技术学习班时,计划50人参加,结果有200多人涌到学校要求参加学习。1985年春,这个乡组织“发家致富报告团”,由乡长带队,先后报告25场次,听众达3000多人次。十字路镇1986年办学习班28期,进行种植、养殖和工副业项目等内容的培训,参加学习的2023人。还有不少乡(镇)利用广播讲座、印发科技资料 (明白纸)等形式传播科技知识。
1991年,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全市统一名称“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全县各乡(镇)挂起校牌,校长由县教委任命公布,全县25处乡(镇)成教中心校按照规范化建设的要求(注:规范化要求:占地10亩,校舍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长班2个,教师10人,年培训2000人次),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充实师资力量,建立实验基地,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至1996年底,莒南县成人教育中心校的建设和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文疃镇成教中心校,1992年由省教委、省农业厅联合命名为山东省农村成人教育省级示范学校。
柳沟乡,朱芦镇的成教中心校,1993年由地区教育局、地区农业局联合命名为临沂地区示范成教中心校。
筵宾镇、壮岗镇和板泉镇、陡山乡成教中心校,分别于1996年、1997年由临沂市教委、市农业局命名为市级示范成教中心校。
洙边镇、坪上镇、涝坡乡、石莲子镇、北园镇、官坊乡、相沟乡、坊前镇、厉家寨乡、团林镇的成教中心校,基本上达到县级示范学校标准。其他乡(镇)成教中心校也正向“独门独院、自成体系、设备齐全”的规范化迈进。1997年底,独门独院的成教中心校已发展到20处。柳沟、筵宾、壮岗3处乡(镇)成教中心校已申报省级农村成人教育示范性学校,并初步验收成功。
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与乡(镇)党校、科普学校、人口学校集为一体,与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配合,成为科技推广的中心、培训人才的基地。根据当地经济优势,遵循“实际、实用、实效”的办学原则,对乡(镇)企业职工、农村基层干部及青壮年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并实行“绿色证书制度",以地区统编农村实用技术教材,对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培训(全县每年初高中毕业生约15300人,升学700人左右,初中升入高中的人数不算在内。)。实行“双证”(培训合格证、毕业证)齐发制度,目的使60%以上的回乡知识青年从 “走出校门,进入农门,一无所长,致富无门”, 转化为“走出校门,进入农门,一技之长,致富有门”。自1990年起,每年培训6000人左右。
附十二
柳沟乡成人教育中心校简介
柳沟乡成人教育中心校始建于1987年。学校占地面积5亩,校舍30间,建筑面积683平方米,实习基地5亩。学校有供150人使用的课桌凳。电视机、放像机、收录机、投影机等各种教学设施基本配套。学校现有图书7120册,其中科技图书2000册;教学仪器610套(件),总价值达5万余元。1997年,乡政府投资万余元建起卫星地面接收站。学校各室的橱、桌、架基本配套,能满足学校各类培训工作的需要。
学校有专职教师6人,兼职教师6人,其中大专学历的4人,中师学历的8人。
学校先后举办过高师音像辅导、幼师校外班、农村科技干部和中华会计等大中专班6个,并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为当地培训了大批科技人才。举办各类短班每月不少于1-2期,年培训近千人。学校还积极推广科技下乡,《农村实用科技》刊物,全乡村两委千部人手一册,还带放像机轮流到各村放科技录像片。
学校的工作受到市、县、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两次被评为"县级先进单位",1993年3月被临沂地区教育局、临沂地区农业局授于“地级示范化学校”。
附十三
文疃镇成人教育中心校简介
文疃镇成人教育中心校1985年在镇政府驻地建成,占地10.2亩,建筑面积820平方米。有教室、办公室、图书阅览室、实验室、标本室、仪器室、电教室、文体活动室等44间,图书2500余册,仪器200多件。1992年添置了卫星地面接收天线,配备了录放像器材;建起80亩苹果矮化密植园实验基地。办学经费按上级有关规定,从教育附加费中提取4%,国拨经费中提出2%,扫盲经费按每人0.07元计征。学校有专职教师4名,兼职教师16名。开办以培养农村后备科技干部为重点的县成人中专校外班及学制三年的果林班,并同县职业中专联合办了幼师中专班等。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上挂、横联、下辐射”的方法,多种形式办学。请国家果树研究所汪景彦教授来校讲课;县茶果中心高级农艺师王淑贞经常到成教中心现场指导;县成人中专、职业中专来该校办班。各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教师又是镇成教中心校的学员,形成了县、镇、村三级成人教育网络。表8-8 莒南县1986年冬季办学情况统计表(1987年1月10日)续表表8-9莒南县成人教育情况统计表
(1997年12月30日)续表附十四
莒南县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初中毕业生实用技术培训人数
1990年:2400人
1991年:5600人
1992年:5300人
1993年:5400人
1994年:5900人
1995年:5500人
1996年:5200人
1997年:7105人总计:42405人
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随着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的建立,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相应产生并有较大发展。到1997年底,全县70%的村建起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亦称文化大院)。
学校建设:文疃镇文疃村、看马庄,朱芦乡的石场,柳沟乡的魏家柳沟,涝坡乡的西店头,刘庄乡的大白常,大店镇的小官庄等,投资都在4万元以上。文化大院建得标准,设施齐全,院内有教室、办公室、图书室、阅览室、游艺室、仪器室、实验室及青年、妇女、民兵之家等。文疃镇尉家沟是个不足百户的小村,文化中心有各种房屋20间,会议室7间,室内有24英寸大彩电,崭新连椅80条。陈家岭村校舍标准、设施齐全,还在院内建起灯光球场。
教学内容及效果:办好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是适应生产责任制后群众生产生活的渴望与要求,是对农民进行思想和技术教育的好形式。各村根据农村实际和农民的需要安排学习内容。坪上镇大铁牛庙村的苹果树多,就确定以苹果树的管理知识为学习内容;岭泉乡后左山植桑养蚕业兴旺,就开设桑蚕班;道口乡的砖疃盛产葡萄,就开设葡萄专业班;团林乡的李家桑园有百亩茶园,茶叶生产成为主要学习内容;十字路镇的白龙汪和大店镇部分村分别办起大棚蔬菜和草莓栽培学习班。1985年统计,全县有410个村开学,参加学习的4万多人。
效益:大店镇小官庄村养兔专业户王传笃喂养了400只长毛兔,一年卖兔毛300多斤,收人3万元以上。村里请他讲养兔专业课,他理论联系实际,学员学得快、记得牢、用得上,全村长毛兔发展很快。十字路镇赵家庄子原有40亩果园,因不会管理,年收入仅800多元。后来由果树班学员承包,年收入7000多元。路镇五村人均耕地8厘,全靠18个企业项目增加收入。村党支部以企业为单位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工人技术水平提高很快,生产效率也不断提高,现年产值470万元,纯收入53万元。朱芦乡石场村党支部书记亲自上讲台进行法制教育,参加学习的有700多人次,村内风气好转。
教师:除县教育局安排农民中专为重点业校培训了46名民师外,各乡镇成教中心校培训各类教师644人;同时聘请农技站、林业站、兽医站技术人员讲课。朱芦乡小茅墩村聘用农广校学员担任教师;石场村还请县科协农艺师亲临现场讲课。
待遇:各村给予教师合理报酬。涝坡乡规定技校民师每年补助60-80元;厉家寨乡山底村给民师每周补助4.5元钱。看马庄、高家柳沟等村,给民师每星期一天的备课时间,实行误工补助;还有不少乡(镇)、村规定:不给民师摊派义务工等。
制度:团林乡的桃花一村,官坊乡的白家岭,洙边乡的西夹河,壮岗镇的大岭后等村,技校教室、办公室等布置得井井有条,工作制度、学员守则、学习制度、评比制度等一应俱全,并付诸实施。筵宾镇的夏家桥和坊前镇的张家派庄,除制度健全外,教师的备课簿、点名册、记分册等都很齐全。学员每阶段进行考试并张榜公布成绩,促进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1997年统计:全县有912个村子开学,办各种培训班2118个,参加学习者10万多人次。
附十五
石场村农民技术学校简介
朱芦镇石场村农民技术学校,是1992年在扫盲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有教室3间,电教室3间,图书、仪器室4间,存书6000余册,仪器2000余件,固定资产达9万多元。
村两委本着“科教兴农”的思路,加强了对农技校具体工作的领导。每次办班时,制定出具体计划,明确目标任务,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对学员实行奖惩制度:学员在培训期间,免除义务工,对拿到毕业证书或培训合格证的学员,优先安排项目基地等。村农技校始终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并大力进行技术推广。1996年,学校在镇成人教育中心校的协助下,增设了果树修剪、大棚蔬菜种植、养殖等专业,分期分批对本村青壮年进行培训。先后办培训班7期,700余人掌握了一至二门实用技术。是年,除大棚蔬菜、蛋鸡饲养等专业外,还办起了花岗石板材加工、农机维修等生产项目。农技校积极与镇农技站、林业站、兽医站联系,请技术员做教师,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和季节需要,坚持多种形式办班。到1997年,举办定期培训班9次,专业技术人才长期(1〜2年)培训班6次,其它各类短期培训班40余次,培训学员达1300多人次。
石场村认真办好农民技术学校,推动了本村经济不断发展。1997年,全村1882人,人均耕地不足1亩,加上多种经营,总产值过千万元,人均收入4000余元,被誉为省级“科普先进村”和“精神文明村”。
农业广播学校
全称“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莒南县分校”。创办于1981年5月,始称“中央农业广播学校莒南县办公室”,隶属县农业局领导,县农技站站长刘齐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2名。实行就地培养、就地使用、面向农村、服务生产的办学原则。招收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乡村干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按照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学员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学制3年,承认中专学历,不包分配。
1981年7月4日,县革委公布了农业广播学校领导小组,农委主任张伦任组长。经过县、乡层层发动,当年招收农学专业学员641人。1984年6月,县政府正式将办公室列编为股级事业单位,改名为“中央农业广播学校莒南分校”,在编人员5名,刘齐任校长。。1985年6月,招收新生477名。1987年2月,校领导小组召开了由分管乡(镇)长、农技站长、优秀学员参加的工作会议,贯彻新的招生精神,当年招收注册新生1731名。
1988年5月,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报介绍了莒南分校“实行指标化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7月,在《简报》第五期上又刊登了《莒南县农广校相邸教学班在蓬勃发展》的文章。是年,县分校升为副局级事业单位,谢延秀任校长,在编人员增加到11人,当年注册新生1065名。12月,中央农广校山东省领导小组授予该校“学用结合先进集体”称号,谢延秀获农业部“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9月,经省教委评估,11月正式列为国家承认的成人中专学校,定名为“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莒南县分校”。是年,校舍使用面积300平方米,在编人员12名,年财政拨办学经费3万元。
1991年5月,朱新学任校长。1995年底,学校设办公室和教务科,分别配副主任、副科长各2名。
至1997年,学校共招收注册各类学员7226名,其中,中专学历生5682名,大专生294名,岗位技术培训1250名。各类毕业生5787名,其中,中专生4075名,大专生109名,岗位技术培训1250名。在已毕业的各类学员中,993人担任科技网长和农艮技术员,1600人成为科技带头户、示范户;有68人晋升为中级职称,1160人评为初级职称。学校组织各类学员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教兴农活动,参与各类科学试验8项次,获县以上科技成果奖6项;参加各种协会的2780人。
该校现有工作人员28名,其中,县分校12名,乡(镇)教学班主任16名;另有聘任兼职教师12名。分校有教室8间,另有办公室、教研室、学籍室、教材室、音像室和打字复印室等科室,辖16处教学班。有彩色电视机6台,录放机4台,收录机38台,教学用车一辆,微机、速印机、誉影机各一台,打字机3台,复印机2台,课桌凳400套。该校自1994年始,被列为财政差补单位。
表8—10农广校莒南分校历年(每期)招生、毕业生等情况一览表表8—11农广校莒南分校组织领导情况
表8—12农广校莒南分校荣誉录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莒南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位于县城北部、扁山南麓,系60年代县机械厂旧址。
学校创办于1976年5月,始称“莒南县'五·七'大学”。县委副书记厉永森任党委书记兼校长,甄洪祥任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王秦生任副校长兼教务主任,李秀任副校长兼总务主任。时有教师17人,职员17人,工人2名。
学校招生实行“社来社去”,以政治思想好、劳动好为首要条件。学生来源:由县革委分配名额,各大队党支部推荐,公社党委审报选送,学校复审、县委批准。5月4日开学,共招收农学、农机、电力、水利、果林、卫生6个专业;6个班,学员262名。开设政治理论课、基础课和专业课、文体课、劳动课。各班成立了理论、教改、后勤三个组。学校建立了民兵营、民兵连;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辟了生产和科学实验基地,办起安瓿厂等。到1981年3月,共办班25个,培养各种技术人才1133名。
1981年3月,学校改称“莒南县农业技术学校(即农民技术学校)”。1982年12月,撤销校党委,建立党支部。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适应农业生产发展,培养农业现代化所需的中等农业科学技术人才。采取自愿报名,社队选送的办法,招收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社队管理干部、技术员、有一定生产经验的农村青年和担任农民教育的教师。开设农学、果林、师资三个专业,学制实行长短结合,有1年、2年的长班;也有1〜2个月或半年不等的短班。
1983年11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改称为“莒南县农民中等专业学校”。1986年1月,改党支部为党总支。管理体制按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颁布的管理规定执行,进行正规学历教育,国家承认学历,不包分配,主要为县、乡、村培养各类实用技术人才。招生对象是县、乡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城镇待业青年。开设农学、果林、农机、水利、经济管理等专业,并举办学制为一年的经营管理专业班。到1988年底,有800余名学生毕业,除在职干部职工外,城镇待业青年都在县劳动局的招工计划内得到了妥善安置。此外,还为济南军区后勤部培养军地两用人才213人。
1988年5月,经省教委验收批准,定名为“莒南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学校以培养具有中等专业水平的农、林、牧、副、渔和乡(镇)工商企业等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干部和农民技术教育教师为目标。明确提出:为农民致富服务,为科技户、专业户服务,为基层干部知识化、专业化服务,为农村业余技术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采取“解决急需、长短结合、多办短班、灵活多样"的方法,开设了乡(镇)干部中专班、经济管理函授班及经济管理和农村行政管理专修班等;并举办棉花、花生、小麦、水稻、地瓜、玉米、桑蚕、牧医、烤烟、养鸡、养兔、果树修剪、拖拉机驾驶等10多种培训班;还开设农业生产技术咨询处,为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到1992年底,办班81期,培训各类人才3588名。
1993年,学校拓宽了办学路子,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按需办学,因材施教",探索出一条“上挂、横联、下辐射"的办学路子。实行招生与招工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长班与短班结合,全日与函授结合,大专与中专结合的办学模式。上挂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临沂电大等大专院校的牌子办校外班;横与泰安煤校、临沂师范、郯城师范、山东省畜牧学校、临沂农校等联合办学;向下辐射到各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充分发挥学校的龙头带动作用。几年来,先后举办国家计划内大中专委培班12个;在文疃、朱芦2个乡(镇)开设了2个农村经营管理校外班;与天津、济南、威海、临沂及县内的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用人合同,为它们培养了公关、机电、饮食服务、保安等急需的专门人才。
1995年8月,县政府调整教育布局,将县教师进修学校和电大分校合并到该校(见“师范教育”和“临沂电大莒南分校”部分)。至1997年,学校有机电、财经、农经、艺术、成教师资、教师进修、电大教育七大类专业,18个全日制教学班,在校学生886人,大专和中专函授学员4212人,教职工128人,其中专任教师89人。
1996年11月,学校成为临沂市唯一的一所“省级规范化成人中专学校",1997年12月又获“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等称号。
学校占地125亩,总建筑面积1650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办公实验楼;扩建完善了学生公寓、教职工宿舍;增设了微机室(56台)、语音室(48座位),会计模拟室、电教控制室、德育室、党员活动室、卫星地面接收站;充实了图书室(2.5万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等各种教学设备价值100余万元。把广播、电影、电视、录放像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广泛用于教学、科研和生产中。
莒南县成人中专历任干部一览表
表8—13续表1续表2
莒南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历年招收各类专业学员情况表
表8—14续表1续表2续表3续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