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概述
办学宗旨
民国时期(“五·四”运动之后):启迪民智,促使国民识字、明理,以唤起民众,谋求民族之解放。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推行适合战争形势的干部教育重于群众教育;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战争与生产所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教育重于一般知识教育的方针。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为群众服务,为革命战争服务,适应战争需要。培养大批军政干部,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与艮族觉悟,以民族精神教育群众。
新中国建立后,经济恢复与建设时期:配合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开展识字扫盲教育,为发展生产服务;合作化时期,为发展集体经济服务。
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基本完成扫盲任务之后,狠抓了脱盲学员的巩固提高工作,随着形势的发展,办好业余高小班、业余初中班,开设农技课、短训班与技术讲座。
80年代初至90年代: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市场经济活跃,农村成人教育逐步转入实用技术的学习阶段。进一步完善三级办学网络,大力开展成人中专学历教育,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巩固扫盲成果。确立了农村成人教育为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民勤劳致富,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并以此确定了“文化与技术结合”、“普及与提高兼顾”的办学方针,逐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成人教育体系,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方法。在干部、职工中,把开展岗位培训作为成人教育的重点,加强成人高等教育,以进修、函授、电大及高教自学考试等方式举办专业证书教学班,以此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科技素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发展概况
成人教育清末萌芽(当时有奏章,但未实施),民国初年开始兴办,到“五·四”运动前后在全国兴起。境内的成人教育始于“五·四”运动之后。当时在孙中山“唤起民众”的倡导下办起了平民学校或民众夜校。1936年之后又办起乡农学校,到1938年日军入侵时停办。
抗日战争爆发后,当时一切为了抗日,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因此,1939年中共莒南县委建立后,根据当时抗日战争初期的战争环境与战时的需要,执行“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出现了适应战争形势的农民教育形式。1940年冬,中共莒南县委贯彻山东省战工会关于“普遍开展冬学”的指示精神,全县办起冬学151处,学员7180人。1941年,县委提出“要坚持建立冬学,把冬学办成教育群众、打击敌人的阵地”。此后,在遍布各地的冬学、识字班的基础上,又创办了“成人庄户学”;在干部、职工教育方面成立了县学、区学,还有滨海行署在莒南办的滨海中学中以培养干部为主增设的行政队、群工队、战宣队等。
这些学校成立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识字、学文化,而是紧密地结合各个时期的群众运动如扩军、建政、反日寇扫荡、减租减息、开展生产等工作进行教学,使广大学员边识字边接受抗日救国的思想教育。对宣传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提高群众的抗战信心和文化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办冬学与庄户学的热潮中,路镇区的官地村、温水泉村和沟头区的金沟官庄村都是较突出的典型。与刘家莲子坡的庄户学相比,都有自已的特点。1943年夏,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和滨海专署确定莒南县为教育改革实验县。洙边区冬学发动得早,办得突出,又是庄户学的发祥地,翌年春,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教育处确定洙边区为教育实验区。胶东和渤海两地区特派代表团穿过敌占区来莒南参观。1946年,苏皖根据地教育厅长白桃带调查组到莒南,对庄户学进行全面考查。莒南战时成人教育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历时十余年,对团结教育群众,赢得战争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莒南县委、县政府继承老解放区发动工农群众学文化的传统,采取多种措施,继续办好冬学、民校和识字班。
1951年,莒南县文教科设立工农教育机构,区设扫盲干部,开展了以扫盲识字为主要内容的工农学文化运动。全县参加冬学识字班学习的37870人,占青壮年文盲、半文盲的46%。同年秋,县城机关业余学校招收在职干部、职工83人,分为两个初小班进行教学1952年,县文教科设专职扫盲干部,在全县大力推广“速成识字法”。厂矿、机关、广大农村普遍办起了速成识字班和各种民校班910处,1588个班,参加学习者达47309人,民校教师发展到2840人。
1954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高家柳沟村团支部创办了记工学习班,为农业合作社培养了会计和记工员。1955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为其写了“按语”,赞扬他们“做了一件创造性的工作'',指岀:“这个经验应当普遍推行”。是年,全县学习高家柳沟经验,大部社队办起了记工学习班。至年底统计,全县有51个乡,257个村,开班2496个,学员57770人,6000余人脱盲。
1956年1月17〜28日,12天内,临沂地区12个县,160个区,288名民师来莒南参观学习。此后,全国各地万余人来参观学习,国际友人也派代表团到高家柳沟对农民教育进行考察,其影响甚远。
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莒南县业余教育也同样“大跃进”。各种“红专学校”、“业余大学”一轰而起,在组织群众学习方面起了一些作用,但由于脱离实际,弄虚作假,统计数字与事实出入很大。
1960〜1961年,由于经济困难,工农教育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1962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执行《山东省农村业余教育暂行办法》,认真总结了扫盲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逐步纠正了不切合实际的作法,业余教育开始稳步发展。1964年,贯彻刘少奇“关于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成人教育又大幅度发展。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农村青少年基本上都参加了扫盲学习班。到1965年,县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学习文化的班、组发展到31个,参加学习者达871人,其中干部115人;农村扫盲班发展到1338个,参加学习的青壮年41500人,有8200人脱盲。同时办起业余小学班531个,13511人参加学习。
“文革”初期(1966〜1969),全县成人教育受到冲击,处于停顿状态。
1970年,县内农民业余教育逐步恢复发展1971年,高家柳沟村率先扫除青少年文盲。1973年,全县有3个管理区和40个大队扫除青少年文盲。1974年,莒南县公社以下的管理区,配备专职业余教育辅导员(多由共青团总支书记兼任)享受民办教师待遇,加快了扫盲进度。
1975年,临沂地委在高家柳沟村举行庆祝毛泽东主席为高家柳沟记工学习班写下光辉“按语”二十周年活动,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姚力,农林部及13个省市教育厅、局长参加,促进了莒南业余教育的发展。是年,推广高家沟村的经验,全县305200人参加扫盲学习,至年底经省、地检查验收,全县基本扫除了青少年文盲。到1977年,又基本扫除男女壮年文盲149000人,非盲率达94%,成为临沂地区第一个青壮年无盲县。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工作重点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人教育逐步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举办农机、果林、茶叶、葡萄、缝纫、刺绣等技术培训班和不同类型的科学知识学习班,在普及科学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巩固了扫盲成果。
为进一步加强领导,搞好莒南农民教育事业,1982年12月10日,莒南县人民政府成立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经委;成立农民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育局,副局长刘玉龙兼办公室主任,季玉太任办公室副主任。公社配备了专职业余教育干部;各村(队)也成立了农民教育领导小组。青年、妇女各部门分工负责,全日制教育积极配合,加强业务辅导,使农民教育层层有人管、有人抓。1982年,经省验收,确认莒南县青壮年基本扫除文盲。
1983年莒南县基本完成扫盲任务后,狠抓了脱盲学员的巩固提高工作。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村成人教育逐步转入实用技术的学习阶段。1985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两校”一齐抓,促进了乡镇党校和农村技校的发展,确立了农村成人教育“为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民勤劳致富、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并以此制定了“文化与技术结合”、“普及与提高兼顾”的办学方针。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与完善,全县成人教育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格局。1985年,全县有410个村举办各种学习班1173个,参加学习的青壮年58885人次。1987年进一步抓农村实用技术教育,办起乡(镇)农民技术学校22处,村办农民技术学校569处,参加学习的达8万余人。是年,地区农村科技服务表彰会上,莒南县教育局作了经验介绍;1988年11月,全国扫盲工作会议上受到国家教委的表彰,成为全国100个扫盲先进县之一。
1990年,在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发现全县文盲人数增加。是年,全县万余人参加扫盲学习,其中6480人取得脱盲证书。1991年5月,莒南县被山东省教委、省农业厅、省科协、团省委、省妇联授予“七五”期间科普教育先进集体称号。是年,各乡(镇)均建立成人教育中心校。1992年,文疃镇成人教育中心校被确定为“省级示范学校”。1993年,朱芦乡、柳沟乡成人教育中心校被评为“地级示范学校各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通过文化学习和科学技术教育,对推动农村文化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自1990年始至1994年底,累计扫除文盲41492人,非盲率达98.6%。1995年1月通过省“两基”验收;5月份又通过省“两基”复查,被省政府授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县"称号。
莒南县的扫盲工作,从50年代初到“两基”验收合格,45年间,经过五次扫盲高潮,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青壮年中的文盲才得以扫除。
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技术、劳动分工及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进入80年代,不仅缺乏文化科学知识和职业训练的人需要进行学习,受过系统教育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也需要继续学习,补偿性教育已远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因此,80〜90年代的莒南县成人教育在管理体制、办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力求跟上时代的发展。
干部职工教育,60年代之后,所谓“工农干部”、“大老粗”等无文化的状况已不存在,年轻一代的干部职工都具有一定的学历并向高等学历教育迈进。广大干部职工,通过培训、进修、函授、电大及高教自学考试等途径继续进行深造。
农民教育,从70年代末,以巩固扫盲成果和推广、普及以种植为主的农业技术教育,到90年代已发展为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及经营管理等综合技术教育,即由扫文盲到扫科盲、法盲。此后,主要以农广校、成人中专、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及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等办学形式,对回乡知识青年、乡(镇)企业职工、农村基层干部和专业户骨干进行实用技术教育,形成县、乡、村三级办学网络。通过办培训班、技术讲座等,使政治、文化、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表8—11953—1964年莒南县业余教育发展情况表8—2莒南县1965—1966年业余初等、中等教育综合表
表8—3莒南县1989—1990年扫盲情况一览表
续表民众教育馆的经费,从县教育经费中开第二节农民教育支。
(一)民国时期的农民教育
《重修莒志》记载:1923年(民国十二年),境内个别地方开始创建讲演所、阅报所、通俗图书馆、平民夜校等,以启迪普通艮智。
1926年(民国十五年),军阀张宗昌祸鲁,境内农民教育停办。
民众教育馆
1928年(民国十七年),在莒县城以孔庙为址成立,将原讲演所、阅报所、通俗图书馆并入。接收未入正规学校学习的青壮年参加学习,旨在促使国民“识字明理”、“以唤起民众,谋求民族之解放”。馆内设图书部、讲演部、推广部、总务部和体育部。还附设民众识字学校、革命历史文物及民众俱乐部等。
图书部办理巡回文库、图书馆、民众阅读所以及订购民众刊物等事宜。当时民众阅报所在莒南境内单设3处,附设在学校的103处,订购《民众周报》102份。
讲演部负责固定讲演和巡回讲演。固定讲演在本馆内;巡回讲演是轮流派讲演员(1〜2人)分赴各村、镇讲演。
推广部办理民众茶园、国术研究会、民众识字学校和民众夜校等事宜。民众识字学校和夜校的教师由艮众教育馆人员和小学教员兼任。课程与1926年(民国十五年)办的民众夜校同。晚上授课,修业年限半年或一年不等。据载,当时大店、坪上、十字路等村镇均办起民众学校,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统计,民众学校38个班,毕业人数为1016人。
总务部办理文牍、会计、杂务等事宜。体育部办理民众体育场、简易体育场、倡导学校开展体育活动以及组织召开体育运动会等。
乡农学校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山东军阀韩复集推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改革行政,训练农民,加强农村自治,下令办起“乡农学校”。一区一校。当时分设在莒南境内的有大店、坪上、十字路、汀水,还有板泉崖(时属临沂县)等都有分校。每校设校长(或称“学长”)1人,下设军事主任1人,主管军事训练、治安保卫、民事处理等;设教育主任1人,掌管教育事业;设事务员1人,负责农村生产、财务管理、行商税务事宜;另设军事教员2人。
校长即区长,由县政府委任,统管全局。凡乡村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训练都要管,名为校长,实为区长。教员多是在“乡村建设研究院"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担任;学员(或称“学众”)的主要对象是18〜25岁的青年,以土地多少为序分期训练。训练内容以军训为主,进行步兵操练,学习列队、射击、拳术、刺杀等;也学些政治、文化。文化课学习国语、珠算等,占教时很少;政治课学习“三民主义”,并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行政费用全部由省政府拨给。学员自带枪支,服装及生活费用自备。乡农学校共办四期,每期四个月;每期人数四五十人,多者百人左右。
乡农学校是在取消区行政机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政教合一”、“以教统政”的组织,其失去了原来平民教育的性质。
学员按规定应是富户子弟为主,但地主、商号轮到出人时,多以出地、出钱雇用贫苦子弟顶替。因文盲众多,课程重练武轻习文,大多穷苦子弟不愿为富人出力,逃跑者众多。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日本侵略军犯境,乡农学校随之停办。附一
“乡农学校”校歌歌词
乡农学校学生,个个是好公民。
受了自卫训练,看家、保乡、合群。
识字明理,和睦乡邻;讲求进步,
办事认真;人人学好,大家齐心。
人人学好,大家齐心。
(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农民教育
1939年,中共莒南县委建立后,开始兴办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教育。遵照“教育应为全面、持久的抗日战争服务”的方针,根据抗战初期的战争环境与战时需要,大量举办了识字牌、读报组、民校、识字班等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和训练班。
冬学
1940年10月22日,《大众日报》发表了“普遍开展冬学”的社论,中共莒南县委根据社论精神和上级指示,于11月上旬召开了各群众团体负责人、各区文教助理员及中心小学校长参加的联席会议。会议决定:坚决执行上级指示,积极开展冬学运动。各行政村都要以青抗先(青年抗日救国先锋队)、妇女救国会、儿童团等群众团体为单位编成冬学班,原有的妇女识字班和儿童团学习班一律转成冬学,并把文教委员会改成冬学委员会。
随后,各区、乡、村层层召开会议,进行充分的宣传和鼓动工作,于当年冬办起冬学151处,参加学习的有7180人,冬学运动较扎实地开展起来。
1941年初,日本侵略军扫荡逼近县境,至深秋,大举扫荡沂蒙山区,在沭河岸边的赵家岭、赫家岭安设据点,封锁沂蒙山区,莒南根据地缩小,群众教育受到破坏,有的地方冬学减少。在局势恶化的情况下,县委根据当前形势制定了根据地工作计划,计划中提岀“要坚持建立冬学,把冬学办成教育群众、打击敌人的阵地”。是年,冬学办起127个班,入学3613人。
1942年冬,根据地得以巩固,形势好转,冬学又有较大发展。当年11月29日,县政府文教科召开冬学工作队及中心小学校长会,在冬学工作总结中说:“冬学134处,入学5621人,中心区(如洙边、筵宾、峧山区等)更超过“每行政村建立一处”的要求。峧山区水泉头村民校有5个班,青壮年上学的有199名,与上学儿童合计共503名,占全村人口半数以上,除年老年小的几乎都上学了。
冬学运动是识字运动和抗战宣传运动相结合,即在识字中进行政治教育,在政治教育中注意识字。为达此目的,教学与实际工作密切结合。因此,冬学教育不论在教材、教授法和管理等各方面均贯穿新民主主义精神,这就是办冬学的主要宗旨。
冬学的教员由在职小学教员、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在职干部、村中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和选聘在校学生(小先生)担任。冬学的领导干部和政治教员经过群众民主选举产生并进行培训,如洙边区举办了一期冬学教员训练班,5天培训200余人。教材除用上级编发的《战时民众课本》第一、二、三册及《抗战道理》(修订再版本)政治教材外,还结合斗争实际自编一些教材,如:“站岗、放哨、查汉奸”,“今年打败希特勒,明年打败日本鬼”等等。
冬学的组织形式:青壮年晚上学习;儿童和青年妇女中午学习;中老年男女多集中在开会时上大课。除此之外,还在村头、路口设识字岗、问答牌,由站岗儿童考问过路人,答对者放行,答不对的由站岗儿童教会放行。总之,办学形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一到冬天,广大农民不分男女老幼,人人有学上,个个有书读;场院里,大树下,学屋、庙堂,到处都是学习的场所。
冬学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学识字,讲革命道理,动员青年参军,传授锄奸、爆破技术,发动做军鞋,做干粮支前,慰劳伤病员等,一旦敌人扫荡时,即变成宣传队,张贴标语口号等。春节期间办剧团,自编自演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活跃农村生活。有名的吕刘渰子“莒南大秧歌”就是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
冬学紧密配合村里的中心工作。1944年12月12日,《大众日报》载文:“莒南各区无论中心工作是什么,都应当首先把冬学搞起来,然后通过冬学去开展工作……把每一个实际工作,尤其是群众斗争,都看做是活生生的庄户学,因此,每一个庄户学教员和干部都要主动去配合中心工作。如坪上区有位刘校长在查减斗争时,他积极发动冬学学员参加宣传调查、在斗争中领导群众呼口号、写标语、唱斗争歌,鼓励群众的斗争情绪。斗争后帮助整理材料,组织群众团体开庆祝大会,进行总结教育。”
莒南的冬学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为宣传教育群众、团结战斗,赢得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为后来的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附二
冬学歌词一段
北风吹,树叶飘,湖净场光粮藏好。冬来了,冬来了,上冬学又是时候了。冬学好,冬学好,真该上。
识字班
1943年,群众教育全面正常发展,冬学规模继续扩大,成绩突出。但冬学有季节性的缺点,每逢冬季过后,春、夏、秋各季绝大部分陷于停顿状态。鉴于这种情况,县文教科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决定,把农民以变工组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利用工余时间分散学习识字。这时,儿童团、青年姑娘组成的学习班(识字班),下地干活少,学习热情高,能够常年坚持每天中午两小时的学习,并一直坚持得很好。后来“识字班”一词便成为莒南一带姑娘的代称,延用至今。
1943年春,金沟官庄村十五岁至二十一二岁的姑娘共53人,除两人病残外,其余都上识字班了。开始时,每人发给一本《民众识字课本》,后来按程度高低分为甲、乙、丙3个班。甲班20人,识1000字以上,读小学国语课本第七册,早晨学;乙班28人,识500字以上,也读小学国语课本第七册,中午学;丙班3人,识500字以下,读第四册,与乙班一同中午学习。甲班程度高,学得快,是培养学习骨干和小先生的,有时甲班的学生常到乙、丙班教课。
金沟官庄的识字班总的领导有正副队长和指导员,分两个分队,有正副分队长。第一分队有3个班,第二分队有4个班,各班都有正副班长。每班按自然区域划分或自愿结合,有5~10人不等。每星期开一次检讨会,老师也到席。有要事,由队长下通知召集干部会议,民主决定,分工执行。无论上学或开会,家中有事不能参加者要请假。
金沟官庄村和涝坡区夏家沟村识字班定下严格的点名制度,5天一总结。5天不到,也不请假的,在班里检讨。
金沟官庄村原来青年妇女识字的很少。经过学习,有10人可以看懂《滨海农村》报三分之二,象“苦命孩子中状元”那本书,只有五分之一的字不认识。有许多人会写简短的通讯。韩芳曾经一个月写了43篇稿子,唐彩兰一个月写过42篇,大都上了黑板报。1946年底,有几个少女想写信慰问前方将士,由穆荣执笔,写得非常通顺。她们会唱许多歌,也有自己编的歌,还学会了秧歌舞和演戏等。1943年底统计,莒南县全年不断上课的识字班共有520多处,学员15700多名,约占全县妇女总人口的8%。
成人“庄户学”
1944年2月,省政府指示:将群众教育由季节性的冬学逐渐改变为民校形式(村学)。贯彻“战时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儿童教育服务于成人教育”的教改方针,提倡推广刘家莲子坡小学教师张建华创办的“庄户学”经验(见小学部分),即把教学与劳动结合起来,为革命战争服务,为群众服务,以适应战时的需要。
在张建华创办庄户学之后,张家莲子坡村的吴鲁民(女)老师,也办起了庄户学,学生由25人发展为100多人。她把妇女分成纺线组,一起纺线、学文化、学唱歌;组织青壮年田间、地头学习。全村160多人受到教育,占全村人口的30%,所用教材都是吴老师编的。
1944年10月5日,莒南县政府下达指示:全县小学改办为“庄户学",冬学也普遍转为庄户学。此后,全县95%以上的村都办起了“庄户学”。至此,庄户学由原来的儿童教育发展为社会教育。在办庄户学的热潮中,特别是官地村、温水泉村和金沟官庄村的庄户学,各代表一种类型,但共同特点是把重点由儿童教育转变到成人教育,更适应战争的需要。
温水泉村是当时办庄户学的典型之一。
温水泉村离县城较近,全村300多户,约有1800多口人,仅有李振帮和李哈明两个识字的,文化十分落后。但群众基础好,生活较富裕,所以政府把抗日子弟小学设在这里,把学生分到各家各户权当群众自己的孩子养活着,遇到敌情便于转移掩护。根据这个有利条件,县里选派了张玲等三位青年女教师(均是滨中毕业生)到该村开展工作,学习莲子坡办学经验,着手办起“庄户学”。开始时遇到不少阻力。当时主要困难是社会舆论:“庄户学瞎胡闹,不能识字。“甚至有的村干部思想不通,主张等等看。后来通过去邻近官地村牟韵文办的庄户学参观学习后,打通了思想。接着村干部开会成立了文委会,研究办庄户学的计划。在各救会长李风池,妇救会长吴会松,儿童团长李风柱等支持下,当即把全村男女老幼分别组织起来,分为早班、午班、夜校,还有整日班、半日班和各种各样的识字班;读报组、黑板报、秧歌队、戏剧团也逐步成立起来, 形成一个人人学文化,个个谈政治的一所全民大学校。
汲取了刘家莲子坡的办学经验,各种学习班都以识字为主政治领先,紧密联系时事政治、抗战形势和生产知识进行学习。教师上课首先讲村里最近的工作、生产情况和新事大事;讲敌我斗争和当前的敌情;讲如何布置反扫荡和站岗放哨;怎样互帮互助进行生产;怎样拥护共产党支援八路军;怎样坚定斗争信心,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怎样学习文化知识,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等。老师一面讲一面启发学员发言,边讲边讨论,把学习搞得生动活泼。这样密切联系政治、抗战、生产和生活的学习方法,群众学习起来非常积极,学的东西扎实管用,村里的工作也借此深入展开了。课下由小先生辅导分散学唱革命歌曲。当时群众为赞扬庄户学,编了一首歌谣唱遍全村:
庄户学来庄户办,省吃俭用不费钱;
生产识字两不误,国家大事懂得全。
上学明道理,学习又方便;
学了就会用,写算不费难;
不知国家事,思想难转变;
识了一肚字,眼光看得远。
当时的“庄户学”已成为全村军事、政治、生产、行政、学习和生活六合一的大学校和活动中心。村里大小工作都要通过“庄户学"去学习、动员、宣传、贯彻。像支援前线、动员参军、反扫荡、反奸防特、站岗放哨、减租减息、拥军优属、破除迷信、移风易俗、讲究卫生、文化娱乐、改造懒汉二流子等,许多工作都要通过庄户学去办。
1944年8月,日伪军大扫荡,县委紧急通知,让温水泉村当晚出50辆木轮小车到20里外的兰墩村把1000匹军用小白布运回坚壁好。吴会松马上召集妇女开会,动员了100多名男女学员,一夜的工夫,把布运回村并掩藏起来。
温水泉村的“庄户学”使人们学到了文化,配合了中心工作,为当时的革命战争和后来的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金沟官庄村的庄户学则又有发展。黎明,号角一响,全庄青年男女即起来跑步,接着分甲、乙、丙、丁4个班(以年龄和程度不同分班)上课。青年儿童入学者215人,分班学习;干部6人,在村办公处学习写通知、介绍信、记账等;农民班87人,每周(或5天)上一次政治课,识字课由小先生教;农会会员及老年妇女150多人,每周或5天上一次政治课,读报、传达任务、讲时事和卫生知识,不学文化。全村入学458人,占总人口的58.4%。
村里还搞起了“文化街",墙上、门上都写满了粉笔字。全庄有五块黑板和两个问答栏,定期出稿。学校里有三个青年学习室和两个妇女纺纱学习室。另外还设有村团部和民兵学习室,村剧团就在民兵学习室活动。沿街和有些屋门口都挂着识字牌,文化气氛非常浓厚。1947年1月3日《大众日报》曾以《金沟官庄的文化街》为题加以报导。
经过3年(1944〜1947)的学习,金沟官庄村青年民兵、妇女、儿童,认识两千字以上的有23人;千字以上的37人;五百字以上的28人;三百字以上的51人。一二百字以上的64人。会写通讯稿的57人,会写路条的108人,能基本看懂《滨海农村报》通俗文章的43人,为《滨海农村报》当通讯员的17人,…… 金沟官庄村由原来识字的人很少,变成了文化村。
1945年4月,壮岗堡(即今壮岗)还办起了高级庄户学。为了保证庄户学的教学内容与生产紧密结合,分散学习与集中教学适当结合,切实解决群众教师问题,以联防为单位,召集群众教师与小先生上准备课,形成高级庄户学。
这种高级庄户学学员分三种:第一种是文化教员,对象是小先生,3天学一次,早晚结合,内容是备文化课;第二种是政治教员,主要是村干部,10天集会一次,内容是政治思想教育和生产经验;第三种是村文委会主任与教育委员,也是10天一次,着重总结布置庄户学工作的领导问题。
1946年3月5日,莒南县隆重举行教模大会,对三模(办学模范、教学模范、学习模范)进行表彰。张建华、王桂清被评为特等模范教师;刘家莲子坡的林守英、金沟官庄的纪丕福当选为县特等学习模范。到1946年7月,县内各种形式的庄户学共2705个班,学员达100700人,教师和小先生(聘请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共2557人,入学学员占全县45万人的25%。《大众日报》曾于1946年7月3日报道:“全县858个村庄正在走向文化大翻身的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莒南县的农民教育由冬学、村学、庄户学一直坚持到1946年底。1947年2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莒南县群众性的学习基本停顿。
附三
庄户学“三字歌”
庄户学,真正好;群众办,党领导。
边识字,边割草;庄户活,误不了。
又写算,又读报;天下事,都知道。
大组大,小组小;看闲忙,分老少。
子教母,姑帮嫂;自动手,互相教。
要自愿,随需要;人人夸,都说妙。表8—4莒南县冬学、识字班统计表
(1940—1946)
表8—5金沟官庄冬学课程表
附四
莒南人民的自学运动
闫吾
(一)从愚昧中挣脱出来(略)
(二)劳动人民的自学生活:“见字就写,遇人就问,有空就学。”是莒南劳动人民的学习方法,也可以概括他们自学生活的特景!劳动人民装钉小黑板,从识字班里领来课本,然后带到油坊里、地屋里、锅屋、炕头上、纺线组和变工组里去学习。林守英的母亲为了不准她识字,曾三天不给她饭吃,可是她坚决跟着张老师下湖去学习,下午回家时,把小黑板藏在垛里;王法新的家庭劳动忙,每天中午拿着瓦叉子,匆匆地跑到识字班里,照着写上三个字,回家在作针线时,用针尖来画字。时守鹤把墙上、门板上、机框上画得满满的,又在机房里泥上一块小黑板,两腿蹬着机,两眼看着字。这些自学的人们,不仅自己学,而且还帮助别人学习。他们知道大家学习好,自己才能学得好。他们这样说;“一人学一个,十人就十个,大家一凑合,人人学得多。”他们互相的教,彼此的认,你教我这个,我教你那个,有百字先生,有十字先生,也有一字先生。在“人人都是先生,人人都是学生”下,演马庄的妇女识字班,每人都有一个教的对象,把她们在识字班里怎样学的,就回家去怎样教给嫂嫂和妈妈。
在自学运动中,他们也创造了一些学习的办法。比方认字学习上,为的不至忘记生字,就用“熟字记生字”,如“蛋”字,就在一旁画个“○”,有的把多画的字拆开记。比方“二小二小,头上长草”即是“蒜”字。“身在穴中拉弓''即是个“窮”字。这样学字不枯燥,笔画又准确。在互教上,他们又用“换条教学”,每五天到老师那里拿一纸条,各人先把自己纸条上的字认会,然后再与别人交换,在交换中你教我,我教你。杜家岭成立过农产展览室,把全庄农业上收成最好的五谷蔬莱陈列在里面,再在作物一旁写上名字,使人见物识字,推动了生产,帮助了学习。在学习文字的应用上,崖子庄设立通讯站,全庄人互相的写信,“邮政局”就是编辑室,凡信经过那里,便把错字改过来,把不成句的话改成句;在来信回信,写信念信里,他们练习着使用自己认的字。大演马庄成立起五十多人的通讯大队,用集体写集体改的办法,给当庄黑板报和《滨海农村》写稿子。劳动人民就这样的练习着用笔说话了!
许多的教师们,在群众这种自学浪潮的鼓舞下,升起更高的工作热忱,他们一早起来,就忙着给村里的干部上课,给小先生们上准备课,或者给成年的学习小组长去教字,他们既教儿童,又得教妇女,还得去照顾夜较。他们更帮助了群众克服着学习上的困难,和群众一起商量自编教材,和群众一起学习写稿编辑黑板报,为群众抄书、置桌凳,收拾教室……群众把教师当做一家人,尊重着,热爱着,每当过年过节,群众拿着礼物,打着锣鼓, 扭着秧歌去慰劳他们自己的老师,用车子推来家,把饭送到炕头上。
1946年5月17日摘自《大众日报》
附五
金沟官庄的文化街
杭苇
金沟官庄大街,约莫有两丈宽,东西横贯着,把整个庄子南北一分两开,南北的十几条胡同,又都通到大街上来。所以这条大街,是本庄最中心又是最集中的一个地带。我们说这是一条文化街。你看:
从东边进庄子,穿过了柏树林,顺着金沟向西十几步,折向北跨过小桥,轧!轧!轧!的声音袭过来,这便是文化街的最东头。沿着大街走,向西四五丈,这里是村团部,其实还是叫“文化室”来得更适当。早上,乙班青年、民兵的学习室在这里,吃过下午饭,打锣鼓的,拉胡琴的,唱戏的,跳秧歌舞的,玩耍的,都来了,热热吵吵的,原来剧团的锣鼓乐器便放在这里。晚上,民兵在这里集体睡觉,那又变成晚课,你问我,我问你,你教我,我教你。识字班要开班长会,她们的会场也就在这里。黑板报的编辑部也附设在这里。每天早晨、晚上的两次牛角号,也是从这里吹出去。
村团部的西对面,有一纺织组,屋子里整天呜哩呜哩响,也常常发出歌声来。
再向西跑一二十丈路,大半条街跑过去了,村办公室紧靠在街边。最近七八个人整天带晚的赶着忙税契,所以门口挂了一块“闲人免进”牌。
本村的两张大织布机,一架就靠着村办公室的西邻,好在隔开两个大院子,还听不到吵闹声;两个屋子,就隔在这两个院子里。
从村团部起一直向西,五块黑板报分布在这一带。最西一块黑板报面向南,合作社便设在这条胡同里。
沿街再向西,就到了尽头,新校舍就建在这里。
天一亮,牛角号就呜呜吹起来,青年们就集合到这条大街上来跑步,有时,识字班也有人跟着跑。
上午,有几次哨子声,这都是各系统轮流吹的上课哨。哨声从南北胡同吹到大街上,青年男女和儿童们,就三两个的,一群一群的,随着哨子声从胡同里集中到大街上,又向着同一个目标——学校里去。一群人向学校里去,另一群人又整批的从学校里吐出来,陆陆续续地送到这个那个胡同里。整个的庄子好象是学校,手里提着的是石板和课本,腋里挟着的也是石板和课本。男青年和男青年,女青年和女青年,往往手拉手肩搭肩,有时唱着自己编的歌,儿童则跳呀跳的,满街的男男女女,大大小小,来的来,去的去。
每过四五天,大嫂们和老大娘们,抱着孩子的,手里捻线的,搓麻的,缝着针线的,也有拿着石笔石板的,集合在大街上紧靠着墙,晒着太阳,她们在听干部上政治课。
吃过下午饭,南北胡同里,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青年的,又陆陆续续集中到大街上来,这是他们忙了一整天,要到大街上来透一口气。儿童则打闹、游戏,这一个时候表现最活跃,人也最多。晚上九点钟,牛角号又呜呜吹起来,全村戒严了,这时候,大家才安静的休息在深夜里。
《山东教育》第二卷一期
1947年1月31日
附六
黑板报怎样和实际相结合
——介绍一个办得成功的黑板报杭苇
金沟官庄的大街上,分布着五块黑板报和两块问答栏。这个黑板报,办得很成功,在村里的作用很大。
金沟官庄的黑板报,做到了推动工作,改变庄风,特别在推动学习上,起的作用更大,差不多占一半以上的通讯稿子,是关于学习的。而且也更因为有了黑板板,推动了大家写稿,更帮助大家的学习。那么,它是怎样办成功的?回答很简单:“它是和实际需要相结合着的”,所以它办成功了。
金沟官庄的黑板报是群众自己办的,也可以说是群众性的,这是办得成功的第一个原因。我们只要看一看通讯员的投稿统计,就可以知道七八十人给它写稿。拿投稿次数来说,也很踊跃,一个月中有投稿到廿多次、卅多次,甚至四十次以上的。它结合运动——这是黑板报办得成功的第二个原因。这些黑板报既有批评也有表扬,批评不提名。它和《滨海农村》结合,这又是办得成功的第三个原因。通讯员中有16个是 《滨海农村》的通讯员,一个月内投《滨海农村》稿有50篇左右。
在组织和领导上也很切实,黑板报属本村文教委员会领导,设社长一人,他又是文委会委员。下设四个股:编辑股3人,决定稿子采用与否;出版股5人,负责抄写通讯稿,每人写一块黑板;采访股2人,负责搜集和督促写稿;统计股1人,负责登记稿件与月终统计。这个组织很切实,分工很清楚,可以分头负责,不致忙在几个人身上。所以一期一出版,轻而易举,不觉吃力。
为了便利大家送稿,不会紊乱和遗失,在编辑部挂了一个稿袋,分门别类,要是谁投稿,只要把稿件向指定的稿袋里一插。
《山东教育》第二卷第一期
1947年1月31日
附七
金沟官庄的剧团杭苇
金沟官庄的农村剧团,常常演,开村民大会要演,过年过节要演,村上发生了重大的事情,也就要演。庞福和纪丕福说:“庄上碰到了困难,就演他一个戏。”
这个庄的农村剧团是怎样搞起来的?副团长王子同告诉我们:“一九四三年八、九月间,十字路剧团开到庄上来演戏。大家看了很高兴,特别是青年们,自己也就学着演,没有剧本,也不知道怎样演法,又没有人指导,几个青年聚在一起,随便拉拉,好耍的试着演,没有家伙,也不用幕布。
有一次,王子同、纪丕福、纪广隆、纪广兴、唐凤兰几个青年,集体编了一个“参军最光荣",演出了,对工作有很大帮助。指导员庞福很高兴,给他们借家伙,支持他们,鼓励他们,他自己也参加了剧团。金沟官庄剧团能够搞得好,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年冬天,演出了十个戏,以后每年都要演十几回戏,在冬天和新年演得特别多。剧本有些是现成的,但大多数是自己编的。纪丕福说得好:“咱们自己编吧,自己编的好演。"他们常照着本庄的事情,你一句,我一句的凑起来,戏编好了,大家也透熟了,演出后很受欢迎。
他们演戏和斗争结合,与本县的学习结合。
一九四四年冬天,剧团正式成立,办了家伙,用被单做幕布,今年春天,幕布也置备好了,还添了两把胡琴,化装用品也有了,经费是民兵生产得来的,不够也募捐一些。
以前参加剧团的只有男青年,到了一九四五年底,才扩大剧团组织,妇女识字班也有人參加了。开始不会演,以后演出的“爬山头”、“佃户翻身"等都是男女齐演了。
现在剧团有47人,内有妇女12人,他们分三个分队,一个是青年分队,有演员13人;一个是妇女分队,有演员12人;另外还有一个儿童队,有演员6人,儿童队可混在青年队演,也可混在妇女队中演,共有演员31人,其余的都分配在各股。
农村剧团是属文委会领导,他们的组织有正副团长各一人,下设五个股:家伙股——掌管锣鼓胡琴;抄剧股一负责抄写各演员的戏稿子;另外就是道具股、服装股和导演股,每股设股长一人,但服装股有两个人,一个男的一个女的。
演戏前,讨论演戏时的各种问题,演戏后,主要是吸取反映进行检讨。
剧团还领导秧歌队,有队员22人,有的是团员。有高跷47付,每逢娶亲、迎送、过年、慰劳、献匾、送参军等,都要用秧歌队,场面大一些的,如过年送参军等,各系统都有秧歌队,就大秧歌队出动,高跷队也活跃起来了。
《山东教育》第二卷第一期1947年1月31日
附八
我的感想
张建华
一、斗争在心窝里
当我最初出来学习时,头脑中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想法,以为学了一套本领,就可以提高个人威信与家庭在社会上的地位。这种思想支配着我想由小学、中学、而大学。有了文化程度,是多么了不起啊!
因之,有人动员我去进短期训练班,结业后作教育工作时,思想上打不通。认为教育工作是好的,但我不适应。后来因工作需要,别人动员说服和我自己的思想斗争,只得勉强去受训。到了滨海中学学习时,还是天天想:三个月的时间短,毕业后干教育工作,还是想别的办法?一直到最后,由于同志们帮助和自己思想斗争的胜利,认为什么工作都是一样,干教员也好。人家再来动员时,我就不自觉的说:“反正好好干吧”!然而这时,教育工作是为群众服务,为群众文化翻身,我还是没有这个观点的。
由于自已对教育工作没有清楚认识,在工作中碰到了问题,即感觉到没有办法。思想斗争尤其激烈,想到自己要有前途,不如去干别的。四四年参军时,光想个人改行,如何参军,如何调换自己的工作,可是没有得到上级的允许,不敢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以后又回过头来,经过一段时期的思想斗争,认识了教育工作是革命工作的一部分,是抗战不可缺少的一批力量,目前是光荣的,将来更是光荣的,做好教育同样是了不起的事情,从此认识了过去不安心工作想改行参军全是不对的,才开始安心工作了。
二、没有想到的荣誉
自己思想负担去掉了,工作也安心了,跟群众商量问题也大胆了,工作上遇到了什么困难,也能想办法解决了。自己工作有了兴趣和进步。回忆起自四三年起到现在的四个年头中,我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刚千工作时只认得千把字,连信不会写,报纸不会看,工作没经验,并严重的存在着糊涂观念和虚荣心;碰到问题不研究,不会用脑子,没有办法,自己曾愁得哭过两次。今天不同了,我的文化水平,在工作与会议中已经逐渐提高,一般的书报已能阅读,乡村教育上的一般问题也多少懂得一些,而在自己思想上也慢慢的克服了上述毛病,已懂得今天的教育工作是为谁干的,为什么干的,而且自己又得了“教育英雄"、“模范教师”的光荣称号,虽然检讨起来,我今天还有缺点和某些脱离群众的毛病,但我有信心改正,来修改去掉这些老毛病,为完成革命任务而更努力。
三、以教育为终身事业
我自从干了教育以后,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对群众也有了些贡献,这说明教育工作是有前途的,教员是吃得开的。只要自己全心全意的从事教育工作,我们还能吃得开。因之, 视教育没有前途,而不安心工作,想改行,想到别处去,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思想,应当抛弃。
我的努力方向早已确定了,我已决定根据群众的需要和个人的前途,以教育事业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在完成这个事业上,我应力戒嫉妒,发扬虚心学习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永远保持模范教师的光荣称号。
《山东教育》第九期1946年10月20日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农民教育
1950年9月,全国第一次工农教育会议确定了工农教育的基本方针和任务,明确提出“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争取在1951年开始进行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1951年,莒南县文教科设工农教育办公室,配专职扫盲干部,各区也设扫盲干部,村里整顿充实了文教委员会,形成了较完整的农民教育管理体系。是年,密切结合农村中心工作,小学教师配合,开展了以识字为主的扫除文盲运动。到年底,全县农民参加识字学习的达46385人。
速成识字班(1952-1953年)
速成识字法,是解放军西南军区某部文化教员亓建华创造的以注音符号为工具的识字法。1952年5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各地开展“速成识字法”教学实验工作的通知》。为推动这一工作的开展,莒南县根据省鲁教字〔489〕号文件指示精神,于9月份,集合全县小学教师837人在良店先进行学习;接着举办速成识字法师资培训班,由在专署受过培训的王乃嘉老师等主讲,培训辅导教师240名;随后于10月至11月先后办培训班3期,培训速成识字法民师1020人,其中男963人,女57人(文化程度多为初、高小毕业或肄业生)。县文教科成立扫盲办公室,具体负责推行速成识字法扫盲。小乡的文委会主任、村文委会委员及宣传人员一齐动手,小学教师包村辅导,当年冬,大部分村庄都办起了速成识字班。自11月20日起至12月20日止,一月内先后开学280处,280个班,7893人(男5358人,女2625人)。有些村庄的常年民校陆续转成速成识字班。这是莒南县扫除文盲工作的第一次高潮。
速成识字法分四步进行教学。
第一步学会注音符号和拼音,掌握识字的辅助工具,即“识字拐棍”。
第二步突击单字,先求会读与初步会讲,重点在于读。讲解字义力求简明。大力组织复习和互助教学(根据识字基础高低,四人划一组)。加强个别辅导,逐步达到脱离注音符号也能认识学过的字,即“丢拐棍”或“生字搬家”。
第三步学习《农民速成识字阅读课本》(教育部工农业余教育司编),通过大量阅读通俗读物,了解字的使用范围,巩固所学的字。
第四步开展写字、写话训练。从怎样拿笔教起,先抄写学过的字,然后学写话,对学过的字达到会认、会讲、会写、会用,能够写便条和简单书信。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有两条经验和要求:一是学员身体必须健康,能够坚持突击学习任务;二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学员思想必须高度集中,专心学习。
在进行“速成识字法”教学过程中,为加强指导,普遍提高学习效果,每个小乡配一名专职业教辅导员(个别乡2名),每人月工资18元(相当于公办教师最低工资)。业校教师发展到1023名,学员5万余人。
“速成识字法”对加快扫盲进度起到一定作用,不少学员成为农业合作社的会计和记工员。但由于当时“速成识字法”照搬部队的做法,农村条件达不到;翌年春农忙,部分学员已不能坚持学习,同时,摊子铺得过大,有急燥冒进偏向。对此,中央下达了“扫盲工作必须整顿”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精神,莒南县于1953年8月份,对“速成识字法”教学工作进行了整顿。首先精减专职业教辅导员,由103人减少到28人;业校教师由1023人减少到548人。速成扫盲学校处数、班数相应减少。到1953年冬,原速成识字班停办,大部转成常年民校。表8—61952年莒南县各区参加学习人数一览表(计划数)
表8—71952年莒南县业余教育情况统计表(年终)
高家柳沟村记工学习班(1954年)
高家柳沟村,在莒南县东北部。地处山区,土地瘠薄,解放前是个穷村,经济文化都很落后。1942年当地解放,农民得到土地、牲畜。后来成立互助组,还办起民校,经济文化生活得到改善。
1953年11月,贯彻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组织并建起了红旗农业生产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社员干完活都到会计那里去报帐。全社一个会计,忙不过来,后来分成几个生产队,按生产队记工,这就需要记帐(记工)员。以前,村中虽然也办过冬学和识字班,但只是粗识“人、口、手"之类几个字,能记帐的人一时难以找到。后来,团支部用默写生字测验的办法挑选了7个识100多字的青年当记帐员。这些新选的记帐员识字太少,很多人名、地名、农活名(如耕地、锄地、收割等作业名)都不会写,只好用画“圈"(○)或画“杠”(一)来代替。如记帐员沈得芹和高西秀记的几笔帐:
赶文疃事卖牛冬八分,记成:“〇文喳〇卖牛〇八分“;上严家沟给牛搬先生八分,记成:“上〇家沟给牛〇〇生八分”;吴家路上西南坪子垒地堰七分,记成:“吴〇〇上西南〇〇〇七分”。
由于“赶”、“集”、“肉”、“严”、“搬”、“先”、“家路”、“坪子”、“垒"、“堰”等字不会写,所以记成上边那个样子。还有的记帐员对记工手册上的“个”(十分工是一个工)、“分”、“厘”认不清,常把一“个”工记成一“分”工,一“分”工记成一“个”工;有的把“耕地”记成“锄地”,“翻土”记成“推土”。这样,到十天(该社是十天小结一次帐)结帐时,当然是一塌糊涂。有的记帐员把不会写的字叫别人想着,如地名、“大岭后”“岭后"两字不会写,记成“大〇〇”,叫别人想着“〇〇”就是“岭后”。想着“〇〇”的人称为想帐员。后来“〇”多了,想帐员也就想不起来了。怎么办呢?只好在结帐时把各生产队的队员全部集合起来,到会计那里凑、对(和记帐员对帐)。60多个劳力,你说记帐员记少了;他说自己明明是“翻地”给记成“锄地”了……争争吵吵,大半夜弄不清。许多人反映:“社好办,眼难熬。”实际上熬眼倒是小事,重要的是由于记帐员文化水平低,帐目紊乱,大大地影响了社员的生产和互助合作的积极性,影响了合作社的巩固和发展。有的人发牢骚,个别户还要求退社。
面对这一现状,团支部进行了几次研究,并向红旗合作社社委会提出了组织青年学习文化,解决社内记帐问题的建议。但是没有被社委会通过。他们说:“现喂的鸡不下蛋,文化班白搭工夫,白熬油。”有的委员说:“俺上了多少年的识字班,现在已有3个孩子啦,还不识几个字,要培养个记帐员得多少年啊! ”后来,在党支部和副社长的支持下,社务委员会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并且确定在社内进行试验。经过团支部动员,有26名团员、青年报名参加学习。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成立了学习委员会。以生产队为单位,划分了学习小组。聘请了4个高小毕业生担任教员,其中3名是团员。开课的时候,因为没有找到课本,团支部也不知道教什么,就和教员商量,先学“今天晚上开学了”7个字,以后又连续学了“儿童团”、“识字班”等几个字。有一天晚上,青年记帐员高维科说:“我上了几年冬学,不识几个大字,这样学,什么时候能学会记帐呢?”团支部觉得高维科的意见有道理,就召集教员和学员进行研究。大家认为,必须使学习内容和当前合作社的记帐结合起来,确定不再按原来的“冬学识字课本”学习。先从社员的名字学起,然后逐步地学习土地座落名、各种农活和农具名,再学各种数码和记帐格式等。学习的具体方法,是把社员姓名、土地座落、各种农活、农具名称等所用的字,分类排列起来,先学相同的字,后学不同的字。全社59个男女社员,有“高”、“沈”、“楚”、“吴”四个姓。在学习姓名时,就先让学员学会这四个字,再学姓下面的各个辈的字, 如姓高的下面有“西”、“维”、“存”、“允”四辈。这样排列的形式如:
高
西维存允
环松进……金忠臣……兰花纪……植山修
沈
相德文
升菊吉坤……贵成芹法……若远珂言
排队的结果是:姓高的29个人的名字中,有33个不同的字;姓沈的13个人的名字中,有17个不同的字;姓吴的15个人的名字中,有14个不同的字;姓楚的2个人的名字中,有2个不同的字;独姓的1人,2个不同的字,共计68个不同的字。只要学会这些生字,就能写出59个社员的名字。
全社地名带“墩”字的5处,有8个不同的字;带“坪”字的2处,有3个不同的字;带“河”字的2处,有3个不同的字;带“岭”字的5处,有6个不同的字;带“崖”字的3处,有4个不同的字;其他地名19处,有28个不同的字。总计39个地名,共有52个不同的字。教学的时候,先学会“墩”、“坪”、“岭”、“河”、“崖”等字,再学和这些字有联系的字,如墩“前"、墩“后",“南”坪、“大”坪等。农活名称,是按“耕”、“种"、“锄"、“割”等,共排了29种农活,54个生字。农具、牲畜、数码,因为相同的字很少,单独进行学习。经过两个半月的时间,共学习了243个字。这样,青年们就初步学会了记工,为合作社配齐了记帐员,并且为实行“三查定案”(社员:一本劳动手册;记帐员:一本日记帐;会计:一本总帐;结帐时,要三本对起头来,故称三查定案。)的记工方法打下了基础。
由于红旗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记工学习,对文化学习和解决合作社的记工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红旗一、二、三分社和沈文登的互助组,也相继成立了记工学习班。他们不但吸收了红旗社已有的经验,而且运用了“做什么、学什么”的办法。例如初春的时候,各社忙着春耕和送粪,他们就学习了“耕地”和“送粪”等字。当捕打红蜘蛛的时候,他们就学习了“红蜘蛛”3个字……为了保证不断地进行学习,晚上学员集中起来由民师上课,每队有一个辅导员,白天就下地辅导。经过两个半月的学习,参加学习的115个青、壮年,有25个当上了记帐员,有92个能记自己的工帐,不能记帐的只有4人。在此基础上,团支部又选派了10名识字较多的学员,组成了会计学习班,跟合作社的会计学习打算盘、记帐等,以便进一步把他们培养成会计员。没有参加会计学习班的,也已经转为学习“农民识字课本"。“记工识字班”获得很大成绩,解决了社内缺少记帐员的困难,使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得到改善。以前那种夜里熬眼、帐目混乱的现象,基本上得到了改变。青年满意,群众赞扬。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不但大大提高了青年群众学习文化的热情,而且也提高了干部和群众的办社信心。副社长吴长贵说:“成立了合作社,文化也提高得快了。”王守敬的父亲,看见儿子能记帐,又被选上了记帐员,欢喜地说:“咱也算睁开眼了,以后你好好的学吧,你要什么我给你买。”许多家长,看到了学习管用,都积极动员自己的孩子参加学习,并给买学习用具等。同时合作社也积极支持他们,及时解决学习中校舍和灯油的困难。
高家柳沟村团支部创办的记工学习班,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解决了社内缺少记帐员的困难,为农村扫除文盲提供了经验。为什么成绩如此显著?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优点:
(1)他们编辑的教材是为了解决合作社记工的需要,从人名、地名、庄稼名、农活名、农具名,到汉字数码和阿拉伯数码。因而就与合作社的生产密切结合了起来,与本村本社的日常用语密切结合了起来,它适合于青壮年农民学习的特点;(2)学的字是为了使用,学会了的字马上能得到使用,在使用中又加强了记忆和理解,完全符合“学以致用”的原则;(3)学的字数很少,只有二百多字,但个个用得着、用得上,它提供了青壮年农民学文化的正确步骤,大大提高了农民学习文化掌握文化的信心;(4)简便易行。不受校舍和季节的限制,地头、场边可以学,农忙季节也可以学;而且教师也好找,高小毕业生可以当教师,识几百个字的人能辅导,还能互教互学,所以教学进度快,效果显著。
1954年秋,《山东青年报》刊登了高家柳沟青年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的事迹,并发表社论,省委宣传部发现此典型后,责成团省委上报山东省委并上报团中央。
1955年春,《人民日报》全面介绍了高家柳沟青年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验,并登载了他们自编的各种识字课本。11月《大众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全省青年团的负责同志们,一切从事宣传和教育工作的同志们,都应当很好地研究高家柳沟村的经验,学会他们的做法。12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为《莒南县高家柳沟村青年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验》一文写了《按语》,指出:“这个经验应当普遍推行。”
一个学习高家柳沟经验,开展扫除文盲工作在莒南县掀起高潮。
莒南县1956年1月上旬统计,全县开班2496个,学员40598人。下半年,达到社社办学,村村有记工学习班。全县大部乡、村成立了扫盲工作队;村村布置识字环境:“到处是课堂,举目是老师”。高潮时,参加学习的119039人,占青壮年文盲半文盲总数的59.8%。这是莒南县扫除文盲工作的第二次高潮。
附九
毛泽东主席对《高家柳沟村青年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验》一文的“按语”这个经验应当普遍推行。列宁说过:“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的。"我国现在文盲这样多,而社会主义的建设又不能等到消灭了文盲以后才去开始进行,这就产生了一个尖锐的矛盾。现在我国不仅有许多到了学习年龄的儿童没有学校可进,而且还有一大批超过学龄的少年和青年也没有学校可进,成年人更不待说了。这个严重的问题必须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加以解决,也只有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才能解决。农民组织了合作社,因为经济上的需要,迫切地要求学文化。农民组织了合作社,有了集体的力量,情况就完全改变了,他们可以自已组织学文化。第一步为了记工的需要,学习本村本乡的人名、地名、工具名、农活名和一些必要的语汇,大约两三百字。第二步,再学进一步的文字和语汇。要这样两种课本。第一种课本应当由从事指导合作化工作的同志,帮助当地的知识分子,各就自己那里的合作社的需要去编。每处自编一本,不能用统一的课本。这种课本不要审查。第二种课本也应当由从事指导合作化的工作的同志,帮助当地的知识分子,根据一个较小范围的地方(例如一个县,或者一个专区)的事物和语汇,加上一部分全省(市、区)的和全国性的事物和语汇编出来,也只要几百字。这种课本,各地也不要统一,由县、专区级或者省(市、区)级的教育机关迅速地加以审查。做了这样两步之后再做第三步,由各省(市、区)教育机关编第三种通常应用的课本。以后还要有继续提高的课本。中央的文化教育机关应当给这件事以适当的指导。山东莒南县高家柳沟村的青年团支部做了一个创造性的工作。看了这种情况,令人十分高兴。教员是有的,就是本乡的高小毕业生。进度是快的,两个半月就有一百多个青年和壮年学会了两百多字,能记自己的工帐,有些人当了合作杜的记帐员。记工学习班这个名称也很好。这种学习班,各地应当普遍地仿办。各级青年团组织应当领导这一工作,一切党政机关应当予以支持。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册)
附十
高家柳沟村记工学习班自编教材举例
姓氏
高家柳沟乡,周围四五庄。
要问几个姓,听俺对你讲:
高沈严马徐,陈薄吴丁王,
左魏任李刘,郭孙楚田张,
倪夏葛朱赵,姜卢瞿董庄。
同是一个姓,阶级不一样。
劳动是一家,都是苦里长。
本是一家人,团结有力量。
革命打先锋,生产当闯将。
(1955年编)
地名
北岭顶,狼窝前,簸箕掌,大路边。
胡子岭,大路南,陈岭墩,峰山前。
老林沟,大庙南,大垛子,韩家堰。
西南洼,土坷=,月牙河,椅子圈。
农具、活路名
杈、笆、扫帚、扬场锨,搓绳、耕地、掰牛鞭。
打井、浇地、建水库,推土、起石、修公路。
割麦、送肥、秧地瓜,深翻、调畦、种棉花。
(1955年编)
农机名
双铧犁,喷雾器,
磅秤、钢磨、粉碎机;
柴油机、抽水机,
轮铡、水泵、拖拉机;
弹花弓、轧花机;
油磙、油榨、扒米机;
实现农业机械化,增产丰收靠集体。
(1969年编)
财物管理
财物管理,节约勤俭,
日清月结,不嫌麻烦。
月底公布,听取意见,
巩固集体,发展生产。
公共财产,细心保管,
大公无私,严禁贪占。
及时检查,保证安全,
有了成绩,决不自满。
自力更生,不怕困难,
艰苦奋斗,永远向前。
(1969年编)
1955年以后离家柳沟村的农民教育
1955年,毛泽东主席为高家柳沟村创办记工学习班写下的光辉《按语》,对高家柳沟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他们在记工学习班的基础上办起了常年性民校。陆继选聘了12名民师,24名小先生(在校高年级小学生),组织青壮年利用晚上时间和阴雨天常年坚持学习,出现了送字到田头、炕头的学习热潮。至1958年,发展到12个扫盲班,有435人脱盲。1962年,办起业余初小、业余高小班,为已脱盲的青少年提供了进一步学习提高的机会0
“文革”期间,“四人帮”大搞以阶级斗争为纲,大批判开路,要求农民只学“政治'',不学文化、技术。但是这个村却于1971年在全县率先扫除了青少年文盲,接着办起业余中学、业余大学(后撤销)及适合生产需要的农机修理、农业技术、医学、果林等专业技术班。1972年,他们组织编写了《学哲学课本》,并与莒南县教育局合编了《莒南县业余学校语文试用课本》1一6册。1975年12月,中共临沂地委在莒南县召开庆祝毛主席为高家柳沟记工学习班写的“按语”发表20周年大会,教育部、农林部、中央文字改革委员会代表以及13个省市的教育厅厅长、局长参加,临沂地区各县教育局长、公社扫盲干部列席了会议。高家柳沟村向大会汇报了该村业余教育工作情况,并在村里搞了业余教育成果展览。至1978年,该村农民业余学校教师发展到35人,学员达1000多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在开展文化教育的基础上,更注重技术教育的发展。1980年,办起农技、果林、缝纫、饲养等6个技术班,学员200余人。农技班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培育、推广农作物良种,化验土壤、测报病虫害,介绍化肥、农药使用技术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88年以后,该村以学科学用科学为重点,根据农时季节和群众的需要举办各种短期训练班和技术讲座,并利用黑板报、广播喇叭、刻印科技资料等形式,向农民宣传科技知识。业余技术学校的教师主要由业余技校毕业的优秀学员担任,并且有计划地选送到地、县农校和农艮中专去培训提高;另外请乡农技、林技、农机等工作站里的技术员为兼职教师。1996年,该村投资20万元建起农民文化中心(文化大院),有校舍24间,设有办公室、教室、图书室、实验室、标本室、游艺室等,购置了恒温箱、催芽箱、光电比色计,土壤分析仪等先进的实验仪器及1.5万册图书资料,配齐了课桌凳及其他必要的教学设备和文体器材,建起了篮球、排球场地。到1997年,10年来共培养各类技术人员400多人, 全村千余名青年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 其中92人获得初、中级技术职称或中专以上学历。
高家柳沟青年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验,推动了莒南县的扫盲工作,并被推广到全国各地,成为农村业余教育战线上的一面旗帜。1972〜1977年,到这个村参观学习的有13个省、市、自治区,共10818人次。国务院及教育部、山东省委负责人多次到该村视察。1977年,新西兰记者路易·艾黎到该村考察农民业余教育。1982年10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地区五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日本)代表团到高家柳沟村考察农民学习科学技术情况。1983年,该村团支部被团中央命名为“新长征突击队”,1984年村“青年之家”被授予“省级青年之家”荣誉称号。1989〜1997年,《中国青年报》、《中国农民报》、《大众日报》、《山东青年报》、《临沂日报》、《联合报》等10余家报刊先后30余次报导该村继续办好农民教育的事迹。1993年7月1日,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实带领调研组调查该村青年团支部学科学、用科学的具体情况。同年12月26日,团中央、团省委、临沂地委、莒南县委在高家柳沟村联合召开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及为高家柳沟村记工学习班的经验写下光辉“按语"38周年纪念大会,并举行“按语”纪念碑揭碑仪式。共青团山东省委以(1993)15号文件作出《关于授予莒南县高家柳沟村团支部“学文化、学科学红旗团支部”的决定》,并授予锦旗一面。为了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农村市场,提高农民的经济意识,1994年,又在村内建起长一华里的商品科技一条街。在那里设有种子站、农技咨询站、庄稼门诊以及商品市场。
1995年,毛泽东主席为高家柳沟记工学习班写下光辉“按语”40周年。是年12月27日召开纪念大会,团省委、临沂市委、莱芜钢铁厂、莒南县委、县政府、县里各委、办、局以及各乡镇的领导参加纪念大会,并参加村“文化中心”的奠基仪式。根据团中央“服务万村致富工程”的安排,莱芜钢铁厂团委和该村团支部结成对子,并资助价值上万元的“希望书库”,充实了该村图书室。
在成绩与荣誉面前,高家柳沟村继续保持着当年扫盲识字的那么一股劲,学文化、学科学、搞科研,推广科学种植,推动农艮科技致富。在1996年被县委授予“小康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继续做着创造性的工作。
常年民校
1956年之后,扫盲工作由突击的办法逐步变为各种形式的经常性学习,有冬学,季节性民校、妇女识字班;有专为村干部设置的干部班;有由小学生充当“小先生”包教到人,送字上门班等。同时逐步建立了民师选拔、培训、辅导制度、规定了经费筹措办法等。到1957年,扫盲工作从实际出发,密切结合生产,稳步前进。
1958年3月,业余教育也出现“大跃进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提出“扫盲放卫星”、“奋战一百天,实现无盲县”等不切合实际的口号。是年,全县21个公社1304个村队(其中包括现属临沭县的5个公社327个村庄)办起扫盲识字班,青壮年参加学习者达81300人,还办起了业余高小、业余初中、红专班等3391个,学员17805人;1959年在陡山水库、大山龙潭水库及钢铁厂、冬整队等工地民工按连、排编制,利用午饭、晚饭后时间组织学习。当时在组织群众学习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受“浮夸”风的影响,县里向各区硬性摊派扫盲数字,规定扫盲“报捷”时间,各区也照县里的办法向各村分指标,致使“浮夸” 风越刮越大,统计数字远远高于实际情况。1960-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全县业余教育基本停顿。
1962年,莒南县根据《山东省农村业余教育工作暂行办法》要求,继续抓扫盲工作,由于国家经济状况刚刚好转,群众的生产生活初步趋于稳定,因此,农民业余教育组织形式为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和群众的要求,采取因地、因人制宜,多种形式。并提出: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减轻学员疲劳。年底统计;有民校198处,393个班,9047名学员。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1963,1964年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到1965年,农村扫盲班发展到1338个,参加学习者达38919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莒南县业余教育受到严重破坏。自1966年12月下旬到1970年底,业余教育处于停顿状态。
1971年6月,《红旗》杂志发表《山东莒南县高家柳沟大队的调查报告》,全县农民业余学校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前提下学习文化。从县、社到大队层层加强领导,共青团、妇代会各部门明确分工,全日制学校师生密切配合,扫盲工作坚持开展。是年,高家柳沟村扫除了青少年文盲。1973年,文疃公社的陈庄、薛庆、田庄三个管理区和涝坡公社的小岭、店头和洙边公社的杨庄等40个大队扫除了青少年文盲。
1974年9月,江青反革命集团抛出小靳庄大办“政治夜校”的经验,提出:“政治夜校是意识形态领域里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全面专政的有力工具”,冲击扫盲和业余教育。莒南县的农民业余学校全部改为“政治夜校”, “以政治带文化”,学理论,开赛诗会,学唱革命样板戏,同时,坚持学文化,巩固和发展扫盲成果。11月15日,省革命委员会教育局及团省委在莒南县召开全省业余教育现场会议,丁方明、徐建春等领导到会讲话。会议听取了县革委教育组、高家柳沟大队党支部、陈庄管理区党总支及小岭、甲子山大队等单位的经验介绍,并参观了厉家寨、王家坊前等先进大队。会后,为加强对扫盲工作的领导,效仿1952年办速成识字班的做法,每个管理区配一名业教辅导员,各村团干部和全日制小学教师配合,促进了扫盲工作的开展。
1975年秋,临沂地区教育局组织扫盲验收工作队,按照认1500个字,听写100个字,阅读一篇通俗小文章的三项标准,采取抽査的办法,对莒南县进行扫盲验收。达到及格者为合格,全县扫除青少年(12〜26周岁)文盲、半文盲12.8万人,占原青少年文盲、半文盲总数的95%,确认莒南县为青少年无盲县。12月3日,临沂地委在高家柳沟召开庆祝毛泽东主席为高家柳沟记工学习班写的光辉“按语”发表二十周年大会。大会前后,莒南县对壮年扫盲加大措施,在全县掀起了第三次扫盲高潮。1977年1至3月,莒南县教育局组织了50余人的工作队,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扫盲标准,对全县业余教育进行普遍检査验收。是年统计,扫除男女青壮年文盲14.9万人,非盲率达94%。经省、地两级验收,成为临沂地区第一个青壮年无盲县。1982年再次经省验收,认为莒南县在青壮年中全部扫除文盲。
在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后,莒南农民业余教育的指导思想是:继续抓好扫盲后的巩固、提高工作;广泛开展技术教育(初期的技术教育主要是农业种植技术)。在工作进行中,认真贯彻“一扫、二堵、三提高”的原则。要继续扫除剩余文盲,对已脱盲的学员通过办业余高小、业余初中组织他们继续学习,防止回生复盲;普及小学、初中义务教育,使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及毕业率均在98%以上,切实堵住新文盲产生的渠道,一年堵不住,三年扫不完。(1985年4月,经省政府检査验收,认为莒南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1995年1月经省政府检査验收,5月复査,莒南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为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开设农技课、短训班、技术讲座等。1982年,全县300多个大队重新整顿了农民业校,其中重点农民业校51处。各业校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办起相应的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果林、蔬菜等学习班。年底统计:农民业校316处,业高小班129个,业初中班45个,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班324个,还有22个农时季节短训班。共有258个大队开学,参加业余学习的农民5万多人。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业余学校的建设与教学设备也有较大改善。1982年底,已有文疃公社高家柳沟、陈庄、田庄、看马庄;大店公社的甲子山;团林公社的李家桑园;筵宾公社的夏家桥;大山公社的小茅墩及岭泉公社的吕刘渰子等49个大队,建立专用校舍416间;配置课桌凳1560套(1桌2凳);购买了相应的教学设备。许多单位还建起了图书室、实验室和生产实验基地,教学条件极大改善。
附十一
团林公社李家桑园大队
五·七红校
1973年3月,李家桑园大队党支部,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在政治夜校里把回乡知识青年单独编了一个班,起名叫“五·七”红校。
校址设在村西9里外的摩天岭上,30多名男女知识青年,一面劳动,一面学习,开发这千亩荒山秃岭,发展多种经营。青年们在支部委员常维锦和两位老贫农的带领下,艰苦奋斗,开始了紧张的建校劳动。学员们吃水要到二里外挑;住宿在苫子搭的草棚里;上课在野外,黑板就挂在树上……苦干了整整一个春天,他们劈岭填沟、整修梯田、垒了猪圈、羊栏,打了水井,闸了水库,种了茶园,裁了果树……
这“五·七”红校既是学校,又是生产单位;教师既教学,又领导生产;青年们既是学员,又是社员;各个劳动场所既是课堂,又是科学实验基地……教学中需要什么就学什么,把教学与实验紧密结合起来。上课有时在教室,有时在园林地头。学习时间一般安排早、晚各2小时,根据生产特点和季节变化,灵活机动,适当增减。课程安排,除了政治理论课外,根据实际需要,开设了茶叶、果树、农业机械、畜牧兽医、农业技术等专业课。学习时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如搞南茶北引时,就请公社林业站技术员讲种茶知识,并立即进行实践;学习柴油机和拖拉机一课时,农机手和驾驶员一边在黑板上画出柴油机工作原理图,一边拆卸机器的部件,一边进行讲解,然后指导学员们动手安装、启动、驾驶……学员们很快学会了对柴油机、拖拉机的使用和驾驶,并学会了维修和保养。
“五•七”红校还开设了军体课,聘请公社武装部长任兼职教员,并建立了民兵组织。晚上,学员轮流站岗,还进行了多次军事演习。
“五•七”红校的学习生活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员们写诗、赛诗,举行故事会,学唱革命歌曲和样板戏,定期出黑板报专栏等;经常开展篮球、乒乓球比赛;还建立了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文艺节目,为本村杜员演出,并多次参加公社和县里的文艺汇演。
自1973年始,每年回乡知青都到该校学习、劳动,人数最多时达120多人。经过广大知识青年的艰苦创业,摩天岭的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原计划达到“六个一百”(即种植茶叶、果树、栗子、花椒各一百亩;养猪、养羊各一百只)。到1975年,就已开出土地560亩。其中,茶园130亩,苹果园140亩,栗子园110亩,栽花椒11000多棵,栽松树60000余棵;养猪100头,养羊120只……此后,又发展到饲养肉食鸡、肉食兔、奶牛、青山羊及种植蔬菜等多种经营。两年来,生产粮食、油料等共60000多斤,粮菜自给有余。自己动手盖起瓦房30多间,靠自己的收入,添置了柴油机、炒茶机、揉茶机、粉碎机、打浆机、水泵、缝纫机等。
从1973年建校到1988年,该校发展到土地1050亩,房屋66间。学员们学到了多种农业技术,并自编《茶叶》、《果树》、《养猪》、《拖拉机》四种教材,培养出各类人才600余人,其中中专学历的170多人。1975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遵照毛主席指示,办好农村业余教育》一书,刊登《摩天岭上育新人》一篇文章,1976年《山东青年》等报刊载文,均报导了该校的先进事迹。
1988年后,实行承包责任制,学校巳不存在。但该校开创的茶叶基地已誉满全国。“锈针牌”茶叶,1993年被评为''最受消费者信赖的山东产品”,1994年,被山东省农业厅评为优质茶叶,1995年,获“国家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
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工作的重点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广大农民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渴望与要求。
为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莒南县在完成扫盲任务后,把脱盲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结合起来,普遍开展了以实用技术培训为主的农村成人教育。因此,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和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逐渐发展起来。1985年,县委召开了“两校”(乡党校、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现场会。文疃、柳沟、洙边、涝坡、路镇、坪上、相邸等22个乡(镇)成立了办“两校”的领导班子,相继办起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主要负责人(书记或乡、镇长)任校长,设办公室,组成校务委员会。按领导、组织、政策、教学、后勤事务等分工负责,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教室、教师、教材、组织、经费五落实。各乡(镇)团委、中心校、科协、妇联同农技站、兽医站等协商配合,以技术学校为阵地,根据当地经济特点,举办农业知识、果林技术及养殖业、文艺体育和法律常识培训班。在乡镇范围内聘请得力教师讲课,为农村培养了大批科技骨干。
1985年统计: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有专用教室、办公室123间,课桌凳860套,办班115期,参加学习的8486人。
1986年,莒南县召开农民教育现场会,提出农民教育要为实现党的总目标服务,为发展商品生产服务,为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要求。各乡(镇)农技校做到因地制宜,农村需要什么就开设什么班,需要什么专业技术就传授什么专业技术。如刘庄乡是个新建乡,急需拖拉机驾驶员,办班15天,就培训了15名驾驶员;为了清理农村财物,就培训了28名较熟练的会计员;为发展柳条编就办条编培训班,并把学得好的留在乡里当技术员。文疃镇农技校完全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及时举办了芒麻、葡萄等专业技术班。涝坡乡举办果林技术学习班时,计划50人参加,结果有200多人涌到学校要求参加学习。1985年春,这个乡组织“发家致富报告团”,由乡长带队,先后报告25场次,听众达3000多人次。十字路镇1986年办学习班28期,进行种植、养殖和工副业项目等内容的培训,参加学习的2023人。还有不少乡(镇)利用广播讲座、印发科技资料 (明白纸)等形式传播科技知识。
1991年,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全市统一名称“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全县各乡(镇)挂起校牌,校长由县教委任命公布,全县25处乡(镇)成教中心校按照规范化建设的要求(注:规范化要求:占地10亩,校舍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长班2个,教师10人,年培训2000人次),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充实师资力量,建立实验基地,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至1996年底,莒南县成人教育中心校的建设和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文疃镇成教中心校,1992年由省教委、省农业厅联合命名为山东省农村成人教育省级示范学校。
柳沟乡,朱芦镇的成教中心校,1993年由地区教育局、地区农业局联合命名为临沂地区示范成教中心校。
筵宾镇、壮岗镇和板泉镇、陡山乡成教中心校,分别于1996年、1997年由临沂市教委、市农业局命名为市级示范成教中心校。
洙边镇、坪上镇、涝坡乡、石莲子镇、北园镇、官坊乡、相沟乡、坊前镇、厉家寨乡、团林镇的成教中心校,基本上达到县级示范学校标准。其他乡(镇)成教中心校也正向“独门独院、自成体系、设备齐全”的规范化迈进。1997年底,独门独院的成教中心校已发展到20处。柳沟、筵宾、壮岗3处乡(镇)成教中心校已申报省级农村成人教育示范性学校,并初步验收成功。
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与乡(镇)党校、科普学校、人口学校集为一体,与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配合,成为科技推广的中心、培训人才的基地。根据当地经济优势,遵循“实际、实用、实效”的办学原则,对乡(镇)企业职工、农村基层干部及青壮年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并实行“绿色证书制度",以地区统编农村实用技术教材,对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培训(全县每年初高中毕业生约15300人,升学700人左右,初中升入高中的人数不算在内。)。实行“双证”(培训合格证、毕业证)齐发制度,目的使60%以上的回乡知识青年从 “走出校门,进入农门,一无所长,致富无门”, 转化为“走出校门,进入农门,一技之长,致富有门”。自1990年起,每年培训6000人左右。
附十二
柳沟乡成人教育中心校简介
柳沟乡成人教育中心校始建于1987年。学校占地面积5亩,校舍30间,建筑面积683平方米,实习基地5亩。学校有供150人使用的课桌凳。电视机、放像机、收录机、投影机等各种教学设施基本配套。学校现有图书7120册,其中科技图书2000册;教学仪器610套(件),总价值达5万余元。1997年,乡政府投资万余元建起卫星地面接收站。学校各室的橱、桌、架基本配套,能满足学校各类培训工作的需要。
学校有专职教师6人,兼职教师6人,其中大专学历的4人,中师学历的8人。
学校先后举办过高师音像辅导、幼师校外班、农村科技干部和中华会计等大中专班6个,并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为当地培训了大批科技人才。举办各类短班每月不少于1-2期,年培训近千人。学校还积极推广科技下乡,《农村实用科技》刊物,全乡村两委千部人手一册,还带放像机轮流到各村放科技录像片。
学校的工作受到市、县、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两次被评为"县级先进单位",1993年3月被临沂地区教育局、临沂地区农业局授于“地级示范化学校”。
附十三
文疃镇成人教育中心校简介
文疃镇成人教育中心校1985年在镇政府驻地建成,占地10.2亩,建筑面积820平方米。有教室、办公室、图书阅览室、实验室、标本室、仪器室、电教室、文体活动室等44间,图书2500余册,仪器200多件。1992年添置了卫星地面接收天线,配备了录放像器材;建起80亩苹果矮化密植园实验基地。办学经费按上级有关规定,从教育附加费中提取4%,国拨经费中提出2%,扫盲经费按每人0.07元计征。学校有专职教师4名,兼职教师16名。开办以培养农村后备科技干部为重点的县成人中专校外班及学制三年的果林班,并同县职业中专联合办了幼师中专班等。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上挂、横联、下辐射”的方法,多种形式办学。请国家果树研究所汪景彦教授来校讲课;县茶果中心高级农艺师王淑贞经常到成教中心现场指导;县成人中专、职业中专来该校办班。各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教师又是镇成教中心校的学员,形成了县、镇、村三级成人教育网络。表8-8 莒南县1986年冬季办学情况统计表(1987年1月10日)续表表8-9莒南县成人教育情况统计表
(1997年12月30日)续表附十四
莒南县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初中毕业生实用技术培训人数
1990年:2400人
1991年:5600人
1992年:5300人
1993年:5400人
1994年:5900人
1995年:5500人
1996年:5200人
1997年:7105人总计:42405人
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随着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的建立,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相应产生并有较大发展。到1997年底,全县70%的村建起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亦称文化大院)。
学校建设:文疃镇文疃村、看马庄,朱芦乡的石场,柳沟乡的魏家柳沟,涝坡乡的西店头,刘庄乡的大白常,大店镇的小官庄等,投资都在4万元以上。文化大院建得标准,设施齐全,院内有教室、办公室、图书室、阅览室、游艺室、仪器室、实验室及青年、妇女、民兵之家等。文疃镇尉家沟是个不足百户的小村,文化中心有各种房屋20间,会议室7间,室内有24英寸大彩电,崭新连椅80条。陈家岭村校舍标准、设施齐全,还在院内建起灯光球场。
教学内容及效果:办好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是适应生产责任制后群众生产生活的渴望与要求,是对农民进行思想和技术教育的好形式。各村根据农村实际和农民的需要安排学习内容。坪上镇大铁牛庙村的苹果树多,就确定以苹果树的管理知识为学习内容;岭泉乡后左山植桑养蚕业兴旺,就开设桑蚕班;道口乡的砖疃盛产葡萄,就开设葡萄专业班;团林乡的李家桑园有百亩茶园,茶叶生产成为主要学习内容;十字路镇的白龙汪和大店镇部分村分别办起大棚蔬菜和草莓栽培学习班。1985年统计,全县有410个村开学,参加学习的4万多人。
效益:大店镇小官庄村养兔专业户王传笃喂养了400只长毛兔,一年卖兔毛300多斤,收人3万元以上。村里请他讲养兔专业课,他理论联系实际,学员学得快、记得牢、用得上,全村长毛兔发展很快。十字路镇赵家庄子原有40亩果园,因不会管理,年收入仅800多元。后来由果树班学员承包,年收入7000多元。路镇五村人均耕地8厘,全靠18个企业项目增加收入。村党支部以企业为单位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工人技术水平提高很快,生产效率也不断提高,现年产值470万元,纯收入53万元。朱芦乡石场村党支部书记亲自上讲台进行法制教育,参加学习的有700多人次,村内风气好转。
教师:除县教育局安排农民中专为重点业校培训了46名民师外,各乡镇成教中心校培训各类教师644人;同时聘请农技站、林业站、兽医站技术人员讲课。朱芦乡小茅墩村聘用农广校学员担任教师;石场村还请县科协农艺师亲临现场讲课。
待遇:各村给予教师合理报酬。涝坡乡规定技校民师每年补助60-80元;厉家寨乡山底村给民师每周补助4.5元钱。看马庄、高家柳沟等村,给民师每星期一天的备课时间,实行误工补助;还有不少乡(镇)、村规定:不给民师摊派义务工等。
制度:团林乡的桃花一村,官坊乡的白家岭,洙边乡的西夹河,壮岗镇的大岭后等村,技校教室、办公室等布置得井井有条,工作制度、学员守则、学习制度、评比制度等一应俱全,并付诸实施。筵宾镇的夏家桥和坊前镇的张家派庄,除制度健全外,教师的备课簿、点名册、记分册等都很齐全。学员每阶段进行考试并张榜公布成绩,促进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1997年统计:全县有912个村子开学,办各种培训班2118个,参加学习者10万多人次。
附十五
石场村农民技术学校简介
朱芦镇石场村农民技术学校,是1992年在扫盲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有教室3间,电教室3间,图书、仪器室4间,存书6000余册,仪器2000余件,固定资产达9万多元。
村两委本着“科教兴农”的思路,加强了对农技校具体工作的领导。每次办班时,制定出具体计划,明确目标任务,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对学员实行奖惩制度:学员在培训期间,免除义务工,对拿到毕业证书或培训合格证的学员,优先安排项目基地等。村农技校始终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并大力进行技术推广。1996年,学校在镇成人教育中心校的协助下,增设了果树修剪、大棚蔬菜种植、养殖等专业,分期分批对本村青壮年进行培训。先后办培训班7期,700余人掌握了一至二门实用技术。是年,除大棚蔬菜、蛋鸡饲养等专业外,还办起了花岗石板材加工、农机维修等生产项目。农技校积极与镇农技站、林业站、兽医站联系,请技术员做教师,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和季节需要,坚持多种形式办班。到1997年,举办定期培训班9次,专业技术人才长期(1〜2年)培训班6次,其它各类短期培训班40余次,培训学员达1300多人次。
石场村认真办好农民技术学校,推动了本村经济不断发展。1997年,全村1882人,人均耕地不足1亩,加上多种经营,总产值过千万元,人均收入4000余元,被誉为省级“科普先进村”和“精神文明村”。
农业广播学校
全称“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莒南县分校”。创办于1981年5月,始称“中央农业广播学校莒南县办公室”,隶属县农业局领导,县农技站站长刘齐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2名。实行就地培养、就地使用、面向农村、服务生产的办学原则。招收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乡村干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按照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学员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学制3年,承认中专学历,不包分配。
1981年7月4日,县革委公布了农业广播学校领导小组,农委主任张伦任组长。经过县、乡层层发动,当年招收农学专业学员641人。1984年6月,县政府正式将办公室列编为股级事业单位,改名为“中央农业广播学校莒南分校”,在编人员5名,刘齐任校长。。1985年6月,招收新生477名。1987年2月,校领导小组召开了由分管乡(镇)长、农技站长、优秀学员参加的工作会议,贯彻新的招生精神,当年招收注册新生1731名。
1988年5月,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报介绍了莒南分校“实行指标化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7月,在《简报》第五期上又刊登了《莒南县农广校相邸教学班在蓬勃发展》的文章。是年,县分校升为副局级事业单位,谢延秀任校长,在编人员增加到11人,当年注册新生1065名。12月,中央农广校山东省领导小组授予该校“学用结合先进集体”称号,谢延秀获农业部“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9月,经省教委评估,11月正式列为国家承认的成人中专学校,定名为“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莒南县分校”。是年,校舍使用面积300平方米,在编人员12名,年财政拨办学经费3万元。
1991年5月,朱新学任校长。1995年底,学校设办公室和教务科,分别配副主任、副科长各2名。
至1997年,学校共招收注册各类学员7226名,其中,中专学历生5682名,大专生294名,岗位技术培训1250名。各类毕业生5787名,其中,中专生4075名,大专生109名,岗位技术培训1250名。在已毕业的各类学员中,993人担任科技网长和农艮技术员,1600人成为科技带头户、示范户;有68人晋升为中级职称,1160人评为初级职称。学校组织各类学员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教兴农活动,参与各类科学试验8项次,获县以上科技成果奖6项;参加各种协会的2780人。
该校现有工作人员28名,其中,县分校12名,乡(镇)教学班主任16名;另有聘任兼职教师12名。分校有教室8间,另有办公室、教研室、学籍室、教材室、音像室和打字复印室等科室,辖16处教学班。有彩色电视机6台,录放机4台,收录机38台,教学用车一辆,微机、速印机、誉影机各一台,打字机3台,复印机2台,课桌凳400套。该校自1994年始,被列为财政差补单位。
表8—10农广校莒南分校历年(每期)招生、毕业生等情况一览表表8—11农广校莒南分校组织领导情况
表8—12农广校莒南分校荣誉录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莒南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位于县城北部、扁山南麓,系60年代县机械厂旧址。
学校创办于1976年5月,始称“莒南县'五·七'大学”。县委副书记厉永森任党委书记兼校长,甄洪祥任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王秦生任副校长兼教务主任,李秀任副校长兼总务主任。时有教师17人,职员17人,工人2名。
学校招生实行“社来社去”,以政治思想好、劳动好为首要条件。学生来源:由县革委分配名额,各大队党支部推荐,公社党委审报选送,学校复审、县委批准。5月4日开学,共招收农学、农机、电力、水利、果林、卫生6个专业;6个班,学员262名。开设政治理论课、基础课和专业课、文体课、劳动课。各班成立了理论、教改、后勤三个组。学校建立了民兵营、民兵连;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辟了生产和科学实验基地,办起安瓿厂等。到1981年3月,共办班25个,培养各种技术人才1133名。
1981年3月,学校改称“莒南县农业技术学校(即农民技术学校)”。1982年12月,撤销校党委,建立党支部。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适应农业生产发展,培养农业现代化所需的中等农业科学技术人才。采取自愿报名,社队选送的办法,招收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社队管理干部、技术员、有一定生产经验的农村青年和担任农民教育的教师。开设农学、果林、师资三个专业,学制实行长短结合,有1年、2年的长班;也有1〜2个月或半年不等的短班。
1983年11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改称为“莒南县农民中等专业学校”。1986年1月,改党支部为党总支。管理体制按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颁布的管理规定执行,进行正规学历教育,国家承认学历,不包分配,主要为县、乡、村培养各类实用技术人才。招生对象是县、乡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城镇待业青年。开设农学、果林、农机、水利、经济管理等专业,并举办学制为一年的经营管理专业班。到1988年底,有800余名学生毕业,除在职干部职工外,城镇待业青年都在县劳动局的招工计划内得到了妥善安置。此外,还为济南军区后勤部培养军地两用人才213人。
1988年5月,经省教委验收批准,定名为“莒南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学校以培养具有中等专业水平的农、林、牧、副、渔和乡(镇)工商企业等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干部和农民技术教育教师为目标。明确提出:为农民致富服务,为科技户、专业户服务,为基层干部知识化、专业化服务,为农村业余技术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采取“解决急需、长短结合、多办短班、灵活多样"的方法,开设了乡(镇)干部中专班、经济管理函授班及经济管理和农村行政管理专修班等;并举办棉花、花生、小麦、水稻、地瓜、玉米、桑蚕、牧医、烤烟、养鸡、养兔、果树修剪、拖拉机驾驶等10多种培训班;还开设农业生产技术咨询处,为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到1992年底,办班81期,培训各类人才3588名。
1993年,学校拓宽了办学路子,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按需办学,因材施教",探索出一条“上挂、横联、下辐射"的办学路子。实行招生与招工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长班与短班结合,全日与函授结合,大专与中专结合的办学模式。上挂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临沂电大等大专院校的牌子办校外班;横与泰安煤校、临沂师范、郯城师范、山东省畜牧学校、临沂农校等联合办学;向下辐射到各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充分发挥学校的龙头带动作用。几年来,先后举办国家计划内大中专委培班12个;在文疃、朱芦2个乡(镇)开设了2个农村经营管理校外班;与天津、济南、威海、临沂及县内的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用人合同,为它们培养了公关、机电、饮食服务、保安等急需的专门人才。
1995年8月,县政府调整教育布局,将县教师进修学校和电大分校合并到该校(见“师范教育”和“临沂电大莒南分校”部分)。至1997年,学校有机电、财经、农经、艺术、成教师资、教师进修、电大教育七大类专业,18个全日制教学班,在校学生886人,大专和中专函授学员4212人,教职工128人,其中专任教师89人。
1996年11月,学校成为临沂市唯一的一所“省级规范化成人中专学校",1997年12月又获“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等称号。
学校占地125亩,总建筑面积1650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办公实验楼;扩建完善了学生公寓、教职工宿舍;增设了微机室(56台)、语音室(48座位),会计模拟室、电教控制室、德育室、党员活动室、卫星地面接收站;充实了图书室(2.5万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等各种教学设备价值100余万元。把广播、电影、电视、录放像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广泛用于教学、科研和生产中。
莒南县成人中专历任干部一览表
表8—13续表1续表2
莒南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历年招收各类专业学员情况表
表8—14续表1续表2续表3续表4
第三节干部、职工教育
概况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莒南县是山东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干部、职工大多是工农出身,文化水平低。鉴于革命工作和生产的需要,为提高军政干部的政治、文化素质,上级领导机关先后在境内创办多处培训干部的学校。
1941年春,滨海行署在洙边区石门涧村创办滨海中学,1945年7月改为干部学校。1942年7月1日,山东省抗战建国学校(后改为山东省抗战建国学院)在大店成立,省战工会主任黎玉兼任校长。1946年6月,山东大学驻汀水村。同年11月5日,华东军事政治大学在大店成立,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张云逸兼任校长1948年冬,滨海建国学校由赣榆县移至大店区大公书村。县内也先后创办莒南县县学、莒南县青年学校及各区办的区学等,并于1949年春办起了县机关学校。这些学校为地方培养了大批青年干部。
新中国建立后,干部职工队伍不断扩大,但文化水平仍然偏低,有些工农干部还是文盲、半文盲。为改变干部、职工队伍文化落后状况,贯彻执行1950年6月1日政务院颁布的“关于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建立职工教育机构,由文教科具体指导。翌年秋,办起机关扫盲班2个,学员83人。1954年,机关学校组织学员148人,根据文化程度编为甲、乙、丙3个班。1956年,办起机关干部扫盲学校和文化补习学校,187名干部、职工参加学习。1958年春,组织文化水平较低的干部职工467人学习初中文化知识,并要求在短期内达到初中文化程度。同时办起红专学校357处,其中工业性质的22处,35个班,学员1500余人……当时是一种脱离实际,片面追求高速度的作法。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职工业余学校停办。
60年代始,职工教育逐步从扫盲为主发展为以业余初等、中等教育为主的阶段。1962年,各厂矿、机关单位再度办起职工学习班、组,到1965年,共有学习班、组31个,参加学习的871人。除学习文化知识外,还根据工作需要学习专业技术。全县干部、职工通过业余学习,文化、技术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1967〜1974年,受文化大革命冲击,职工教育中止。1975年,学习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办学经验,莒南县直机关和厂矿、事业单位均办起“7·21”共产主义大学,不久停办。
1981年8月,县政府成立职工教育办公室,各单位设职工教育领导小组。是年,职工教育办公室制定职工“双补”计划,对1968〜1980年参加工作的青年职工补习初中文化知识和初级技术。到1985年有5983人参加补习,并发给合格证书。1986年成立莒南县职工培训中心后,采取多种形式对干部职工进行政治、文化、业务、技术培训。到1988年,参加各类学习的职工达11101人次。1993年底,县职工教育办公室撤销,其主管的业务并入莒南县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自80年代起,随着国民经济的振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莒南县职工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水平都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创办了一些新型成人学校。广大干部、职工通过进修、函授、电大和高教自学考试等途径接受高等教育;县内职工中专、职业中专及党校等与高等院校联系办校外大专班,更增加了干部、职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多规格、多层次开发智力,培养人才。如莒南县高教自考助学班,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培养了不少人才。
现代职工教育的另一特点是:增加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教育内容,使职工教育由过去单纯提高工作效益和生产效益的教育,向更广阔的范围扩展。诸如老年大学,县总工会及书法协会办的绘画、花卉、烹饪、剪裁、摄影、书法等学习班和培训班应运而生,它美化了生活,陶冶了情操,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滨海中学的干部教育
1941年春,滨海区第一次国民教育委员会根据省战工会发布的《文教宣传工作计划提纲》“每个专区要有一所中学”的指示精神,决定在莒南县石门涧创建滨海中学。党外民主人士高燮宸任校长,管戈任教导主任,教师12名。
招生采取县、区介绍与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学校先设师范部,后增设中学部,学生70余名(师范部29名)。
学生来自各抗日根据地的高小生和初中肄业生,工厂、学校中的工作人员,部队文工团的“红小鬼”,警卫员和军工烈属子弟及开明绅士子女,敌占区来的爱国青年等。
1945年7月,滨海中学改为主要调训在职干部和培养干部的学校。校长刘导生。
刘导生接任校长后,调整和改革了学校领导体制。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主持校务委员会,委员会设在校长办公室,办公室下设通讯班、收发室、卫生所、组织科、教育科、总务科等。教学组织仍按中队、班、组编制。此外还建立俱乐部大会,以代替原来的学生会组织。
该校调整后,规模扩大。除原来两个中学队(108人),两个师范队(后称教育队76人)外,又增设了行政干部队(63人,多系正副区长、县长、科员),群众工作队(65人)、战宣队 (50人)、工矿队、会计队、卫生队共170人。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县、科、区级干部、抗日军政干部和各类技术人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服务。
教学形式采用短期训练干部与长期培养人才相结合;教学方法,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下釆用自学、讨论、实验的方式;整个教学过程中依靠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积极贯彻“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和“干部教育第一"的教育方针,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为以后革命和建设事业造就大批人才。
当时莒南县许多有志青年到该校学习并参加了革命工作,大多数成为部队、党政机关、文教卫生等战线的骨干力量。
莒南县县学(中共莒南县委党校前身)
1944年5月成立。时值抗日战争后期,我党我军和抗日人民担负抗战任务一天天加重,对广大群众进行依靠共产党、八路军实现抗战胜利的动员工作十分迫切。为此,莒南县政府决定设立教育与根据地建设、查减运动、生产运动、拥军参军运动相结合的学校——莒南县县学。
校址;因处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学校没有固定地址。初建时校址在大埠南、小埠南,后到路镇区的赤石沟、东良店,洙边区的东夹河,路镇区的刘家扁山,相邸区的邬家岳河,涝坡区的塔巷等地。没有校舍,在林间、场院里上课。
学生来源:由区、乡、村选送的男女青年积极分子;县、区、乡的干部(多为中共党员)。
学生年龄:每批学生分文化班、师范班、政治班(干部班)、生产班。文化班、师范班学员年龄20岁左右干部班、生产班学员30岁左右。
课程设置:语文、算术、地理、历史、唱歌、体育、政治没有课本,就抄写和自编。
时间安排:多以大课形式,上午2节、下午2节。有时根据需要,上一节课兼学劳工。早晚设自习课。每期学习6~8个月,共办7期。学生待遇为给养供应制。
教师来源:由政府派任。当时有教师3人,庄汉卿、郑世民、吴鲁民等。
校长:尤克明、蒋XX.
党支部书记(政治教员):王黎山
总务:庄子方
每期学生人数:第一批学员100人;第二、三、四批均200人;第五批150人;第六批150人;第七批170人。
毕业生分配情况:文化班、师范班学员大部分当了教师,有的到其他行业;政治班学员大部回原单位继续任干部,也有分配到别的单位任干部的;生产班学员大都回到原单位;其他学员到部队参军的不少。
1947年之后,改为对党员干部的短期培训(此后,见本章“党校”部分)。
青年农民文化补习学校
莒南县青年文化补习学校(简称青校),创办于1946年春,校址先后设在洙边区三界首、东夹河、董家沟村,路镇区东赤石沟、刘家扁山村,涝波区东塔巷村,坊前区莫家龙头、邬家岳河、张家圈子村。校长王展,教导主任陈树三,教师5人。当年招收1个班,学生39人。招生对象为农村男、女青年,并有一技之长为条件。课程设国语、算术、政治、常识、唱歌、体育等。
学校实行半工半读,以生产养学校。当时学校有3张织布机、20部纺车,有生产基地40余亩(在三界首村30余亩,李家扁山村10余亩)。除国家拨给部分生活费外,基本上是自劳自食。学生除种粮、种菜,还纺线、织布,增加学校收入。
1946年10月,滨海行署和山东省教育厅在全区、全省推广该校的办学经验。1947年秋,学校停办。大部分学员参加了支前和地方行政工作。
1951年9月,莒南县再度办起青年学校,称为莒南县农村青年文化学校,校址在路镇区大山前村庙内。招收具有初小以上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积极分子,学制一年,以学文化为主,毕业时达到高小文化水平。
学校由莒南县政府领导。文教科长郑维民兼任校长,党支部书记卞立贵,副校长林庆明主持工作,教导主任刘庆斋,总务主任孟庆铸,会计丁立先,教师刘向、曹士华、程守舆等12人。
课程设语文、算术、地理、历史、自然、政治、唱歌、体育等。当年招收2个班,学员100人,分甲、乙两个班,甲班预计一年毕业,乙班
预计一年半毕业。甲班于1952年7月毕业,大部分学员转到莒南速成师范学习。当年8月招生新生一个班,为三期学员。乙班因延长半年于1952年腊月(公历1953年1月)毕业(称二期学员),此后(1953.1月份)招生的学员一个班,即为第四期。1953年5月,莒南县人民政府文教科接专署通知,8月宣布莒南县农村青年文化学校停办。当时第四期学员学习半年,提前毕业。
学员结业后,有的参加教育工作,有的到银行、卫生、粮食等部门工作。第三、四期少量学员考入莒南中学(今莒南一中)。
附十六
参观山东教育后的感想莒南青校以生产养学校
蔡仲先
过去我们在思想上只知道“生产与教育结合”,“以生产养学校”,“以劳力换智力”,“教育与实际结合”,“教育从实际出发”等一套理论,而没有真正去作,只成了教条主义的理论的空谈者。这次来山东参观,亲眼看到莒南青年学校的半工半读,全校无一勤杂人员。师生打成一片,共同纺线、织布、办学、种地,共同办好学校。每晨五时起床,晚九时入睡,一天学习六小时,劳动六小时,又紧张,又活泼。学生的衣食用品和学校的办公费用,都由学校自给,专署和县府只负领导责任。我又亲眼看到教导主任陈树三带头拾粪、拾草、挑水、制泥炉,一切劳动都是有计划的分工,按时完成任务。
他们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心,实行了教学做合一。所订的教学、生产、生活……等计划,具体而科学。
你如果初到学校,决看不出谁是干部,师生都是标准的工农男女,普通学校里干部的架子是一点也没有的。他们真的实践了"以生产养学校”,“以生产来保证学校”的理论。他们有农民的身手,科学的头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们真的掌握了毛主席的文艺政策,实行了陶行知的教育原理。我从今日起,下决心向他们学习,改正过去我们理论与实践脱离的毛病。
摘自《山东教育》第二卷第一期
1947年1月31日
附十七
看到了什么?
参观莒南县青年学校的感想(摘录)
陆维特
1946年12月21日,我到山东滨海区莒南县参观莒南县青年学校,在这个创办不久的学校里看到了什么?以我粗略的认识,觉得有如下几个主要的发现:
(一)山东解放区人民,获得了独立、民主、土地和普及教育等大胜利之后,今天又有为劳动人民子女教育提高一步的青年学校(新型的中等学校)的创办,无疑的这是人民又一重大胜利。
39个青年男女学生中,有6个是贫农,33个是中农(土改后贫农上升的新中农),他们在解放前,不但没有机会进中等学校,连受普通教育的机会也没有……今天能进一步的来培养提高,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二)青年学校以“半工半读”生产养学校...解决了进学校要费用、家里供不起的困难..在招生条件上,要求有“一技之长”为重要条件之一,直到日常劳动“办饭”全由师生共同轮流操作,把劳动贯穿在整个生活历程……从青年学校以劳动养学校这一要求关系上,使整个教学(课程、教材、教法等)和它发生联系,特征就此更加显露了……
全校学生都投入生产劳动……过着经济生活(副业一一手摇纺线,脚踏织布机。农业——种农作物及蔬菜等使用人力及畜力)。学生结合本村的民运工作、行政工作,以此为基础,切实的参与支援前线,反对封建迷信,保卫民主……过着革命的政治生活。
(四)教学计划、文化生活和“实际结合”,如:第一年第一段的国语课,是认写收支存条及通讯等;常识课是生产积肥,及破除旧历年农村中存在的几种迷信等;算术(珠算、笔算)教办饭时的记粮、草、菜金的帐目,记纺线织布买棉花卖布的帐目等。
摘自《山东教育》第二卷第一期
1947年1月31日
区学
当时形势1947年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转入了全国规模的进攻。人民解放战争主要不是在解放区进行,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了。莒南境内已无敌踪;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的高潮即将过去。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全力支援前线,恢复发展生产,巩固土改运动的成果,巩固乡村人民民主政权。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为支援战争、发展生产服务,为巩固土改运动成果、巩固乡村政权服务。
产生背景一个突出的矛盾出现了。土改前,村政府(当时叫村公所)的文书、会计、群众教师等工作,主要是由地主、富农分子或地、富子弟担任。因为他们生活富裕,能够上学,有文化知识。土改运动中,他们中的多数人表现不好,有些人还依仗他们掌握的一点权力进行对抗。土改后,农民不信任他们,绝大部分人被撤掉了。但是,在雇农、贫农以至中农中有点文化、能写会算的人很少,因为他们生活贫困,上不起学。因此在村政权中出现了一个突出的矛盾,一时无人担任文书、会计等工作。翻身后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领导上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教育为巩固土改运动成果、巩固乡村政权和恢复发展生产服务的方针,滨海专署文教科派人深入乡村进行调査研究,广泛征求区乡党委和村农会的意见,决定以区为单位开办区学,加速进行培训,力求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矛盾。
培养目标区学的培养目标是:以三四个月的时间,为各村加速培训文书、会计、群众教师(教冬学识字班)等急需的实用人员。
课程设置主要的课程,设国语、算术、常识三门。国语课要求能识1500-2000个常用字,学会读、写农村中常用的各种应用文,如路条、各种收据、文约、告白、启事、婚书等。算术除学习阿拉伯数字及简单的四则运算外,主要是学习珠算的加、减、乘、除,包括小九九、归除法、斤两歌等,还要学习农村的各种帐式,能处理村政府及合作社的各种帐目。常识以增加各种知识为主并进行为农会服务的教育。
.学员对象主要是雇农、贫下中农中在冬学识字班学习过、已识几百字的青壮年。当时在农村中有较高威望的是农民救国会(简称农救会),开办区学,受到农会的衷心拥护,谁参加区学学习,必须经农会批准。在贫下中农中,选他们信得过的有初步文化知识的青壮年送到区学里培训,有些学员就是村里的干部。不少村的农会给学校写的介绍信中说;“给俺好好地培养,回来当文书",“俺庄合作社等他来当会计",“俺庄的冬学靠他来教”。大店区的区学于1947年9月18日开学,全区104个村子,有75个村选送学员122人(内有女学员22人)。这批学员的家庭出身,雇农、贫农占一半以上,其余为中农。他们中有村政治指导员、村长、公安员等12人,民兵队长6人,青救会长、识字班队长等22人,粮食会计10人,其余为民兵和青救会会员。年龄在14〜32岁。文化基础:识300-800字,珠算、笔算略懂一点,有三分之一的人会打小九九,笔算识阿拉伯数字,会十位数以内的加减。
学员待遇和办学经费为使学员集中精力学习,以加速培养提高,各校学员都集中食宿,只有星期天才准回家看望。学员学习费用由村里供给,吃饭自带粮食或干粮,村中补助一部分粮食和烧柴。学员在休息时或星期天还组织下坡拾草,供烧饭用。办公费,区政府拨一点,主要还是由各村筹集。11月7日,坪上区泉林乡召开各村合作社主任会议,听说办区学给各村培训会计,都兴奋异常纷纷捐献纸笔费,全乡15个合作社,当场捐献6万元(北海币)作为助学金,都说:“咱土地财物已回家,文化也得翻身”。
村政府和农会十分关心他们村的学员。除了给他们送粮食、柴草外,村干部还经常到学校看望自己村的学员,给他们送去纸、墨水、铅笔,或一点零用钱,问寒问暖,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教师来源区学的教师,主要是从本区小学中聘请文化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又热心为农民服务的老教师任文化课;还从村中或区乡供销社中聘请经验丰富的老记帐先生教珠算和各种帐式记帐方法。
教学方法以教师上课为主,同时采用学员互教互学的方法辅助教师上课,起了很好的作用。教师上课很重视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学员背熟一个口诀,教师便提出一条具体帐目叫他们算。学会一种条据形式,马上用村中常用的实例叫学员写。老记帐先生讲帐式,把帐本搬到讲台上,让学员亲眼目睹。讲述什么是流水帐,什么是分帐,怎样过帐,怎样日清月结,怎样向村民张榜公布等等。这样教,学员学得快,记得牢,学了就用,很受欢迎。学员按程度编成队、班、组。还经常进行小测验,检査学员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法。
为推动互教互学,号召程度高的教程度低的,先会的教不会的,各学习班还选出小先生,实行人对人的包教制。有的班派人到别的班学习,回来教本班同学。大店区区学三班的学员王治方到一班学会一归二除,回来马上教本班的十名同学。在互助互学中,教得认真,毫无保留,学得刻苦努力,不会就问。这样彼此互助互学,提高了学习效果,反映了翻身农民团结一致,谋求解放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各区学都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员的阶级觉悟和学习的积极性。开学时,区委书记或区长去作动员报告,向学员讲形势,讲农民政治经济翻身后,还必须掌握文化知识,实现文化翻身。说明农民既然有伟大的力量推翻压迫自己的地主阶级和封建剥削制度,也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办教育,实现文化翻身。还讲明培养有文化知识的干部,对保卫土改运动成果,巩固乡村政权的重要性。动员报告有力地启发了学员的阶级觉悟和学习热情,都表示一定完成学习任务,不辜负党和农会的委托。
领导重视自上而下对区学的领导都很重视。11月7日,滨海专署召开各县文教科长会议,布置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中的第四项提出各区要“普遍成立区学委员会”,以加强对区学的领导。各区区委和区公所,把区学看作是培养村干部的学校,切实加强领导。一般是区委书记或区长兼任区学委员会主任,农、青、妇、文教、财经、供销等部门负责人都是委员会委员。他们定期开会,讨论办学方针和培养计划,以及经费筹措、聘请教师等问题,并在全区村干部大会上进行宣传布置。在学员中还成立了学生会,协助领导加强学习和生活管理。
办学成果经过短期培训,学员的学习成绩显著。大店区区学开学48天,一队34名学生,珠算方面不仅能熟练地打小九九,并会打三、四位归除法,学会了粮票、米票折算,土地丈量等计算知识;文化方面已会写20多种条据,以及通知、文约、婚书、启事等多种应用文,很多人都能写信写短稿。有些人还学会运用快板、顺口溜、“武老二"、小调等形式写人写事,为回村开展文娱活动打下了基础。读写时的错别字已大大减少,很多人能阅读农村报。约有半年时间,全县即培训了数以千计的具有初步读写算能力、为翻身农民所信任的冬学、识字班的群众教师。他们有的担任行政村的文书、会计,有的担任农村秧歌队和剧团的导演,有的担任村的领导干部。这对保卫土改运动成果,巩固农村政权,恢复发展生产,团结教育群众,贏得战争的胜利,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莒南县机关业余学校
1948年12月,莒南县开始恢复教育。翌年春,县文教科办起县机关业余学校(简称机关学校)。校址在县政府旧址(石泉路西段老被服厂处)。当时没有固定的教室和课桌凳,学员自带板凳,平地而坐,膝盖为桌。每天早晨上课,业余做作业。学员20余人。文教科郑维民(科长)、吕学敏(科员)、郑士美(大店文助)等都参加学习。所学课程为“实用算术”,由张捆轩老师讲授;孟庆铸老师教语文,课本是华北人民政府教育处出版的“国语文选”。
1950年秋,招收2个班,学员83名(男76人,女7人),来自县委、县政府、公安局、银行、县联社、油脂公司、百货公司等11个单位。专任教师2名。开始学习时分为2个班(二、四年级)。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到1952年1月份,“三反”运动开始,中间停顿近半年,6月份又复学。学生因程度不齐,分为二、四、五、六4个年级。年级多,教师少,与完小教师配合上课(换工)。当时没有教室,在院子里上课,有雨则停。
课程设语文、算术二科。语文课采用先突击生字后阅读课文的方法进行教学。算术教学主要掌握四则运算法则。
1952年10月,职工开展速成班识字,学员增多。道口酒厂70名职工,参加速成识字班学习的27人。工作实行三班制,学习也为三班制。结业时学员平均识1800多个字。
1954年,学校迁至今县府西办公楼处。是年,机关学校共设甲、乙、丙(即六、五、四)三个年级(班),148名学员,其中干部占70%,女占15%。每周5节文化课,每节2小时。采取速成法教学,以识字为主,配合时事政策、生产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教学联系实际,走群众路线。根据学员意见与要求,实行定点补课制度或学员按次序到办公室找老师补课,教学效果很好。
1956年,在县工会大院(今工会大楼西约100米处)建教室24间,办公室和宿舍4间。组织部长林凡茂为校长,机关党委会的邢雪宜具体负责,专职教师有邹培才(兼管教务,为代理教导主任)、时年登、孙志义、齐运动、李富业等5人。学员187名,统一学习业余高小语文、算术等。
1958年,机关学校迁至路镇供销社西(路镇一小旧址),与干部文化补习学校配合上课。学员增多,教师也有增加,骆振铎、秦洪檀、李永、蓝孝恩、刘洪涛、徐家业、赵全忠、王继平等均在该校任教过。下半年,学员参加大跃进和大炼钢铁运动,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1962年,机关学校发展为5个班144人。其中初中三年级35人,学习语文及世界地理;二年级19人,学习语文和中国地理;一年级35人,学习语文、代数;高小班25人,学习语文、算术;夜班30人,学习汉语知识、珠算。岀勤率一般在65%左右。
1964年,县机关单位成立机关业余学校27个班组,学员650名。其中,中心校设2个高中班、2个初中班、1个高小班、1个珠算班,共有学员219名。此外,机械厂设高小、初小各1个班,学员41名;粮油加工厂、副食品加工厂、食品公司、煤建公司等联合上课点设初中、高小、初小各1个班,学员97名;县医院设初中、初小各1个班,学员42名;一中设1个初小班,学员19名;邮电局设1个初小班,学员19名;道口酒厂设初中、高小、初小各1个班,学员71名;搬运社设1个初小班,学员49名;木业社设1个初小班,学员32名;汽车队设1个初小班,学员30名;缝纫社、印刷厂设1个高、初小复式班,学员31名。
1964-1965年是职工教育大发展时期。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掀起,机关学校停办。
莒南县机关干部学校
全名为莒南县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1955年,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展,为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培养各级各类管理人才。莒南县于是年9月中旬成立机关干部学校,抽调工作积极有培养前途的科、股级干部(包括区委委员、乡长副乡长、乡武装部长等)进行离职学习。第一期招收1个班,学员50人(其中副乡长21人,乡武装部长25人,乡文书4人)。学员年龄一般在20岁至48岁之间;文化状况多为初识字或半文盲;政治面貌:90%是党员,10%是团员。
校址设在第一区(路镇区)大山前村古庙内(离县城驻地4公里,原青校校址)。有房屋21间,新置课桌凳29套(1桌2凳),办公桌椅3套,床56张。校长何连峰,书记魏延秋。学校设党支部,由7名学员组成学生会。师生在校食宿。学校建立了必要的规章制度。
教材与教学时间:第一期干部扫盲班,以学习“农民速成识字课本”为主,配合时事政策教育。自1955年9月19日上课,至1956年1月8日毕业,历时115天,实上课3个月计720课时。
考试内容与方法:由区领导责成区文教助理员同扫盲校长共同负责,认“农民速成识字教材上的单字表中的字”,以认字多寡评为优秀、及格与不及格等。莒南县机关干部学校第一期干部学员各阶段教学时间安排表
1956年,暑假后学校迁到夏庄镇(今临沐县城)。1958年冬迁回十字路原路镇一小旧址。
1958年,为适应大跃进的形势,突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学员树立“以钢为纲,以红带专”的思想,采取“政治挂帅,速成识字”的方针,教学上解放思想,打破清规戒律,力争短期培训到初中文化水平。是年,招收初中班4个,高小班2个,学员390人,要求不足6个月的时间就达到跃进指标。由于“左”的影响,使干部文化学习不顾实际,盲目跃进,教育质量难以保证。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学校上课不正常。
1962年,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莒南县教育局要求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改革教学。是年,招收机关干部92人,配备专职教师5人。根据学员文化程度编成2个班,其中,高小班1个48人(班主任;张成伦),初中班1个44人(班主任:赵全忠)。课程设置:高小班设语文、算术、地理、历史、自然、政治及音乐、体育等;初中班设语文、代数、世界地理、中国历史等。学校通过对学员为期1年的培养(原计划高小一年半,初中两年,实际执行为一年),大部分学员各科成绩均在60分以上。1963年,该期学员毕业,学校停办。
莒南县机关干部学校高小班每周授课时间表
莒南县供销干部学校
1956年4月,在夏庄(今临沐县供销社社址)建立,初称莒南县供销合作社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教育局副局长滕中元任名誉校长,县委宣传部长姜涛兼任校长,县联社干部科科长杨彩麟为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教职员6人,另有校工2人,炊事员4人。
是年,招收第一批学员87人,按文化程度分甲、乙两个班,主要培养县内各区供销社干部。学员绝大部分是各区社主任、股长和经理,只有个别的是营业员,但必须是先进工作者。课程设政治、语文、算术(包括珠算)、历史、地理等,修业一年,达到高小毕业水平。
学校教务由甲班班主任骆振铎、乙班班主任王延勋担任。其他教师有杨忠谨、张乃谔、王文祥等。学员学习刻苦,严守纪律,按时作息,校风端正。每月开一次党员大会;每周开一次生活检查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学员成绩提高很快,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
1957年,招收第二批学员100人,来自临沂、郯城、苍山、平邑和莒南五个县供销系统的干部。1958年学校停办。
1979年,县供销社合作干校恢复,校址在县供销社。1981年易名为“莒南县供销职工学校”,主要对干部、职工补习初中文化知识和初等技术。到1988年,共举办各类学习班82期,参加学习4100人次。1988年以后至1993年,又举办16期学习班,学员750余人,主要学习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业务技术及进行法制、道德教育。1994年1月学校停办。
莒南县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简称职工中专,其前身是莒南县职工培训中心。始建于1986年5月,隶属县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科级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全县在职职工的政治、文化和技术培训,适当开展中等专业学历教育。时占地8.72亩,西与县中医院为邻。有专职教师8人,教学设施齐全。在此期间,举办文化复习班9期,参加学习的职工729人。其中成人高考复习班3期219人,职工报考中专辅导班4期365人,职工高中文化补习班1期85人,待业青年文化补习班1期60人,招收职工中专班12个,学员817人。举办3期工业企业班、组培训169人,每期脱产学习3个月。招收电视中专班2个81人,设工业企业管理、法律2个专业,学制3年。
1993年12月,为适应职工教育事业发展和需要,由县人民政府申报,经临沂地区行政公署批准,在职工培训中心的基础上成立莒南县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学校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由县人民政府主管,归口县经委。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兼顾岗位技术培训的正规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扩建后的学校占地面积15.8亩,建筑面积2170平方米,固定资产120万元,教职工20人。
学校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面向生产、结合生产、服务生产的办学方向。采取脱产与业余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结合,校企联办、定向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具有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能够掌握本专业现代化生产所需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等专业人才。
截至1997年底(含职工培训中心阶段),共举办电视中专、职工中专班24个,开设财会、企业管理、文秘、法律、经济管理、机电、化工、工民建、纺织、制鞋、服装、供电等12个专业,学员达1123名,其中已有1104名学员毕业。学员毕业后,原是在职职工者仍回原单位工作,多数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招收的待业青年,按县政府给予学校的优惠政策,均妥善安排了工作;农村户口的学员,批转了地方城镇户口。
在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学校还积极承担了县委、县府交办的青壮年职工政治轮训;工企业班组长、车间主任岗位资格培训;配合县经委进行厂长(经理)岗位资格培训;工商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建筑行业、汽车驾驶及待业青年就业前的培训等共5000余人次,受到各部门及企业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1991年和1996年临沂行署和县人民政府分别授予“职工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莒南县职工中等专业学校领导成员莒南县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含职工培训中心)办学情况一览表
表8—15临沂市建设职工中专莒南分校
临沂市建设职工中专学校于1992年5月,经省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地区职教办公布,在莒南设立分校。校址设在县建委,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
该校属行业办学,受县建委、教委及市建设职工中专双重领导。参加全省统一招生考试,统一录取;在招生、考试、毕业发证及业务指导等方面,由县教委成教科协调进行。1994年8月,学校正式列编为股级事业单位,1996年7月,升为副局级事业单位。1995年,被山东建工学院吸收为董事联合办学单位,并与济南职工大学联合办学。
学校现设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中专)班10个,学员400余人;建筑工程函授大专班4个,学员138人。教职工26人,其中专任教师17人。
招生对象及范围:工民建中专班,招收莒南、临沭、沂南三县初中毕业生及建设系统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在职职工(约占招生数的10%);建筑工程函授大专班,主要招收本系统及其他系统从事土、木建筑的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在职职工。
中专班,修业年限3年。课程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建筑制图、建筑力学、测量、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施工管理、建筑工程预算与定额、地基与基础、房屋建筑学、房屋卫生设备、电工电算语言、英语、建筑材料等19门学科;函授大专班课程有建筑材料、工程测量、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企业管理、施工管理、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预算与定额等10多种教材。
学生毕业后,在职职工基本上回原单位工作;其他毕业生在建委系统(建筑公司、自来水公司、装璜、市政公司、质检站等)均得到妥善安置(多为合同制工人)。其中,不少毕业生担任了技术员、施工员、资料员及预算员等。
该校1996年9月,县政府授予“职工教育先进单位”1995〜1996年,被省建设教育委员会评为“先进教学点”;1997年度,在全省教学评估工作中,评为全省四个优秀教学点之一;1994〜1997年,连续四年被临沂市建设职工中专总校授予“先进单位”称号。1996年,1997年由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
临沂市建设职工中专莒南分校领导成员
历届学员情况一览表中共莒南县委党校
中共莒南县委党校始建于1939年10月,当时叫县委党训班,分期分批对党员骨干进行培训后,派往全县各区担任区总支书记等领导职务。1944年春,为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提高干部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县委决定改党训班为“县学”。县学是对外的名称,实际上也是党员干部训练班。县学没有专职干部,是从县委的几个部门中抽调1〜5名干部组成兼职县学校部,这一称谓一直延续到建国后。1954年11月,县学改称党员干部训练班,1958年10月,党训班改称党校。领导人的称谓,1959年8月前称主任、副主任,后改称校长、副校长。其间,党校校址几经变迁。建国前基本是租用民房作校舍,没有固定场所;建国初期,校址曾定在今路镇五村县被服厂家属院,60年代,迁至今县酒厂西院,后又迁至今县元件厂1974年县委决定筹建新党校,校址选在县城人民路东首,1976年建成开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4年实现党校正规化教育以来,莒南县党校得到迅速发展。建立了校党总支委员会,行政实行校长负责制,设置了教务处、总务处、办公室等中层机构,充实了教职工队伍,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全县培训党员干部的主要基地。
该校现占地25亩,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有办公教学楼、学员宿舍楼、教职工宿舍楼各一座,礼堂、餐厅各一处。教学设备较齐全,现有扩音机两台,放像机、收录机、电视机各一台,图书室藏书11000余册,基本适应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学校有一支30余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素质较好的教职工队伍,其中本科学历的20人,大专学历的5人。
中共莒南县委党校从建立到现在,在县委的直接领导下,承担了培训党员干部的任务,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培训班。
1949年前,党校(当时为县学)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基层党员干部、村指导员、村长、支部委员和是党员的工、农、青、妇、武等群众团体的负责人。县学每期培训一二百人,多时三百人,学习3~8个月不等。学员的组织形式分文化班、师范班、政治班(干部班)等,按班、分队、中队编制,班长、分队长由校部预先从本期学员中了解,指定人选担任。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语文、算术、地理、历史、唱歌、体育、政治,教材多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县委指示,由校部选编。大体分为形势任务、党的基本知识、远景前途教育、学先进做模范等几个方面。通过学习,绝大多数学员的政治觉悟有了不同程度提高,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县学除有计划地培训党员干部外,有时还根据当时中心任务临时确定专题活动。如:1944年,大参军运动前夕,以县学的名义调集全县五六百名青年积极分子组成拥军参观大队,参观八路军老六团,通过这一形式,培养青年参军骨干,调动了青年参军的积极性。
县学从开办到1949年,全县90%的基层党员干部都受到培训,约5000余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建国后,党校主要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培训。如:合作化时期,党校举办了多期合作社长培训班,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合作化进程;1962年,根据当时的形势就“三面红旗”的认识问题举办了多期培训班。“十年动乱”期间,有关部门只是借党校作为场所,组织一些多数与党校无关的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校发展较快,从1978年到1984年,围绕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举办了38期农村党支部书记、公社领导骨干和县直局(科)级以上干部培训班,培训党员干部9300多人次。通过学习,全县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和领导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全县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984年党校实行正规化教育后,先后招收干部中专全科班四届,共151人。招收对象是45岁以下,具有初中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的在职党政干部。课程设置分政治、业务、文化三大类,18门课程。学员通过两年的离职学习,不但提高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党性得到了锻炼。在校期间有5人入党。毕业后,不少同志被安排到重要岗位上,发挥了骨干作用,其中被提拔到副乡级以上领导岗位的共有120多人。
在举办长期学历班的同时,党校还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举办各种培训班、轮训班。从1986年开始在招收干部中专全科班的同时,进行了干部正规化教育,前后共用三年时间,开设四门课程(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概论)。参加这项学习的除党政领导干部以外,还有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干部共1000余人,经统一考试,参加学习的同志多数取得了结业证书。
1990年春,举办辽宁刊授党校第四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刊授班,学制两年。参加学习的学员共有777人,开设12门课程,经两年的艰苦学习,有753人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学业,获得毕业证书。
从1990年6月至1991年8月,莒南县委党校又分六期对全县副局级以上的1000多名干部进行系统的“三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基本路线)理论教育。与此同时,还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围绕省、地、县中心任务,举办多种形式、规模不等的培训、轮训班。如: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党史学习班、十三大文件学习班、江泽民“七·一”讲话学习辅导班、组宣干部培训班、妇女干部培训班、社教骨干培训班。同时,还有许多教师分赴乡镇进行社教宣讲几十场次,受到听课群众的普遍好评。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以后,莒南党校又积极组织广大干部学习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干部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有力地推动了莒南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
1992年8月至1997年8月,县委党校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先后举办了16期全县副科级干部学习班,集中学习十四大、十五大会议精神,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参加学习者达6000人次。期间,对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又进行4期培训,参加学习者2000人次,对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起了重大作用。
1995年举办非党干部、妇女短训班,时间3个月,参加学习者48人。1996年秋季,举办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分党政、企业两个班次,参加培训者77人。1993年8月至1997年8月县委党校还与茶果中心、农业局、县妇联等部门联合举办培训班,对全县农村会计和果农、农村妇女干部和“贤内助”进行了各7天的培训,参加学习者2500人次。
为提高在职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县委党校从1994年始,开办了省委党校干部业余教育本、专科班。到1997年共招收省函经济管理本、专科班四期,学员982人(本科439人,专科543人)。本科班开设25门课程,学制2年半;专科班开设23门课程,学制3年,现已毕业本科班学员209人,专科班164人。
根据省委要求,县委党校从1994年开始至1997年,每年招收一个经管专业农村干部大专班,学制3年,学员共1062人,开设24门课程,已毕业404人。
在学历班次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中央党校胡锦涛校长的指示和省、市党校的要求,县委党校严把入学考试关,狠抓考风考纪,加大管理力度,无论在教学管理还是教学质量上,在全市都名列前茅。学历班次在毕业时都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都参加,提高了党校的知名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1993年9月,经省有关部门批准,按中专编制,列为副县级单位,按副县级单位配备领导班子,设中层机构,主持工作的党总支书记或常务副校长是副县级干部。1996年,四科室成为二级单位,科室主任为副科级。
中共莒南县委党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培训党员干部,为加强全县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做出了突岀贡献,多次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表扬和奖励。1988年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两次被县委命名为先进党总支,四次被评为先进集体。另外,3人获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省党校系统后勤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获市委党校演讲比赛二等奖,并有1人参加地委党校《党建》教材的编写工作。科研上也取得可喜成果,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论文一篇;获省党校举办的理论研讨科研成果优秀奖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5名,1人获省委党校优秀教学成果奖。
近年来,莒南县乡(镇)基层党校也得到迅速发展。1985年,全县25个乡(镇)均建立了基层党校。乡(镇)党校培训和轮训的对象主要是乡(镇)直部门脱产干部、农村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村委主任、村委委员等,培训和轮训的主要内容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县各乡(镇)党校每年培训学员少的8-9期,多的达20余期。全县25个乡(镇)党校一经创办,就配备专职副乡级党校校长,由乡(镇)党委书记兼任名誉校长,并配备专、兼职教师280多人,并且都有党员教育的年度计划和阶段计划。1997年底,全县乡(镇)党校共拥有教室240多间,桌凳900多套,有些党校还添置了放像机和彩色电视机。
莒南县委把乡(镇)党校建设工作纳入乡镇党委目标责任制,作为年终考核乡(镇)党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莒南县乡(镇)党校培训和轮训工作已经逐步走上了正规化道路,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7年路镇党校获省级“先进基层党校”称号,1993年朱芦党校获省级“先进基层党校”称号。
莒南县于1987年建立起23处企业党校,主要培训企业本系统的一般干部和党员。企业党校共配备兼职教师210余人,基本上都有符合要求的校舍和其它基本设施。各企业党校每年培训学员10期左右,培训内容广泛,主要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了党校思想理论教育和干部培训基地的作用,并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其中1989年县医院业余党校和县联社业余党校获省级“先进业余党校”称号。中共莒南县委党校学历班次学员人数一览表
表8—16
中共莒南县委党校负责人更迭表
表8—17续表1
续表2
莒南县函授教育开始于1956年春,校名为莒南县初级函授师范学校。由教育局副局长滕中元兼任校长,张全信、郝心兰为辅导教师。办公室最初设在十字路老南北街路西原三小院内,暑假后迁至镇供销社西路镇一小旧址。张全信于暑假后考入华东师大,林承斌调入,为学校负责人。是年冬,又调进庄绍先为辅导教师。按照计划,全县以区为单位共设17个班,学员850余人,业余自学为主,分坪上、道口、夏庄(今属临沭县)三个大片,进行面授辅导。课程设语文、数学、常识,学制四年,单科独进,最后各科全部及格者发毕业证书。
随着函授教育的发展,函授学校又陆续调进张传铭、吴兴元、杨允诚、潘敬隆、李勤斌5位辅导教师。
1958年9月,高师函授在莒南县招生。山东大学函授本科,学制四年,学员6人(1958年入学,1962年毕业)。山东师范学院函授专科,学制三年,有学员5人(1958年9月入学,1961年毕业),1962年山东师范学院招收本科函授,有学员5人,学制两年(1962年4月入学,1964年3月毕业)。曲阜师范学院招收函授专科,学员8人。高师函授由函授学校兼管。1964年,莒南县设高师函授站,教育局长滕略韬兼任高师函授站站长。
1959年,在县城驻地就近招收函授中师班1个,学员50余人,校名改为莒南县函授师范学校。学校统一制订教学计划、学员自学进度表。辅导教师利用星期六、星期日轮流到各面授点上课。寒暑假在十字路集中学员面授辅导。
1960年初,函授师范并入莒南师范,改名为函授部,受教育局和师范双重领导。随后陆续调入范奉臣、王建勋、王泗清、徐恒景、李相杰、贾兴华等,辅导教师增至12人。负责人为林承斌,负责教学计划的制订、辅导教师的分工安排和教学总结。是年,国家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函授师范学校暂行规程”下达后,莒南县教育局要求凡是达不到初师或中师程度的教干、教师一律参加函授学习。全县有初师班21个,学员800余人;中师班6个,学员400余人,分四个函授教学点:师范函授部、大店中学、坪上中学和夏庄中学。
1962年,莒南师范解散,函授部办公场所迁入莒南师范学校院内,部分教师调到中、小学任教。
1965年冬,授课已不正常。1966年面授停止,函授教育停办。
1976年秋,函授教育恢复。成立函授辅导站,教育局副局长杨成斗兼任站长,刘洪涛为教导主任。1977年1月,莒南师范教导主任陈淑彦兼任副站长,7月,孙希贤任副站长,刘洪涛任教导主任。办公室设在莒南县师范学校院内。每公社设1个函授辅导员,全县共计16人。主要以公社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全国统编教材;要求中、小学教师将所教学科的教材通学几遍,扫除障碍,把握要点。假期,中学教师(包括联中教师)分十字路、坪上、大店三个片进行面授,小学教师以公社为单位面授。全县教师参加学习的有6021人,其中高中教师468人,初中教师2372人,小学教师3181人。
1978年,曾兆谦任函授站站长,刘洪涛任函授站教导主任,专职辅导教师4人,职员3人。1979年2月,成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莒南工作站,其业务由函授站代管。年底,开设电大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四门学科。主要招收中学教师业余学习,有学员120人。
1983年春,教育局函授站撤销,同时在莒南县教师进修学校设立函授处,徐家钟任函授处主任。每公社设函授辅导员1〜2人,在进修学校配备函授教师6人,全县共有辅导教师33人;并在每个公社设一个中师教学班,全县中师函授学员385人。教学釆取以公社为单位利用星期日和假期进行辅导,进修学校函授处每年组织两次面授。全部学科考核合格者颁发中师毕业文凭,国家承认学历。
高等师范函授于1978年恢复,函授学员主要利用假期到主办院校面授。平时以自学为主,由进修学校函授处代管。主办院校主要有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教育学院、临沂师专、临沂教育学院等。函授专科学制三年,高中起点的本科学制为五年,专科起点的本科学制为三年。所学专业课程全部合格者,主办院校发给毕业证书。学员经申请并通过学士学位考试合格,可获学士学位称号。
莒南县的师范函授教育作为从学校教育体制到终身教育体制的发展过程中,在提高广大在职的中、小学教师的文化和业务素质方面做岀了巨大贡献。
80至90年代,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莒南县函授教育由单一的师范教育发展为面向社会各行各业的函授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和学历层次, 积极参加函授学习。莒南县函授教育不断扩大教学领域,培养多方面的人才为社会服务。
莒南县函授学校及函授教育招生情况表
表8—18
续表1
续表2
附十八
1.函授师范学校是业余的,培养在职小
定,报山东省教育厅和所在市专署教育局备案。
2.函授师范学校的教育任务是:在四年内,使实际文化程度在高小毕业以上但不及初级师范学校毕业的小学教师(包括小学行政干部、幼儿园教养员、工农业余初等学校的教师和行政干部,下同)达到相当于初级师范学校毕业程度,使实际文化程度在初师、初中毕业以上但不及师范学校毕业的达到相当于师范毕业的程度,同时通过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教学工作能力。
3.函授师范学校(师范学校函授部)设初师班和师范班。
4.函授师范学校(师范学校函授部)的设置、变更和停办,都由县(市)人民委员会决定,报山东省教育厅和所在市专署教育局备案。
5.函投师范学校(师范学校函授部)由县(市)教育局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四年策、规章、制度统一领导。
6.函投师范学校按照所在县(市)的名学行称命名为“山东Xx县(市)函授师范学校”。
学科设置和教学计划
(1)初师班:语文:一学年半;算术:一学年;代数、几何:一学年;自然(农业常识、植当于物、动物常识、生理卫生常识)半学年;修业共
知四学年。
(2)师范班:语文一学年半;代数,几何:一学年;物理、化学:一学年半,共四学年。
(3)函授师范的教学,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面向小学的原则,根据本县组织自学和通讯辅导相结合的函授特点,加强指导自学的工作,要注意启发学员的能力,辅导学员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增强教学的技能。
(4)函授师范学校,每学年分两个学期,学年和学期的开始和结束的日期都与当地小学相同。每学期平时教学应不少于17周。学员每周自学6小时,平日集中讲课时间在外。
(5)函授师范学校的教学,分为平时教学和假期讲习两个紧密联系的部分。
平时函授以书面传授、定期讲课、辅导自学、批阅作业为主,书面传授主要靠函授教材来进行,必要时得另编自学指导文件,讲课一般可利用星期六下午或者星期日进行。讲课次数的多少可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和不同的学科灵活规定。师范班一般可以每隔三周或者四周讲课一次,初师班一般可以每隔两周讲课一次,语文讲课次数可以少些,数学、理化讲课次数可以多些。辅导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当面进行;辅导刊物当以具体指导自学和能解答疑难问题为主要内容。作业分测验作业和一般练习两种。测验作业具有测验自学效果的性质,必须有计划地布置和指导,要求学员在学透教材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函授教师全部批阅并记分,一般练习除有计划地抽阅外,可以拟标准答案,在指导学员认真做好练习后发给学员自行订正。
在平日教学之外,函授师范学校应在每学年的暑假、秋假或者寒假举行讲习会。讲习会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和组织学习;全面地、有重点地讲授新课,指导练习或者实验练习;指导旧课的复习并举行考试。讲习会的期限,在一般情况下每学年以两周为原则。
函授师范学校学员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学期成绩和学科结业成绩,都由函授教师负责评定,记分方法采用五级分制。平时成绩主要根据测验作业和平日辅导中的考查,严格评定。学期考试,学科结业考试,都必须在教师监督下举行。
函授师范学校学员,学期考试及格的,随班进修;不及格的降为试读学员,试读一学期后,如果考试及格,得仍为正式学员。
函授师范学校学员,每学完一种学科,经过结业考试及格的,就认为这一学科结业,由学校发给学科结业证明书。不及格的给予一次补考的机会,补考及格,准予结业;仍不及格者,即重修这一学科,并准予参加下届结业考试。凡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科,各科结业考试都及格者,就认为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毕业证书上应注明所修学科。对成绩优秀的学员(语文、数学各为5分,其它学科各为4分的),发给优秀生毕业证书。毕业证书的颁发办法和效用,都与师范学校(初级师范学校)的相同。
组织机构、人员编制
函授师范学校一般由县(市)教育局长兼任校长,另外可配备专职的副校长或教导主任。师范学校函授部为师范学校的组成部分,设部主任,受师范学校校长的领导。
函授师范学校(师范学校函授部)设教师若干人,在校长和教导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函授教学和辅导工作。如有需要,可聘请兼职教师或者兼职辅导员。
函授师范学校教职员和学员比例,一般为1:100。
学员
凡小学教师、小学行政干部、幼儿园教养员、工农业余初等学校教师和学校行政干部,自愿报名学习,经过领导上保送,县(市)教育局审查同意,并经过入学考试被认为合格者, 方得录取为函授师范学校学员。
经费
函授师范学校(师范学校函授部)的经费,由县(市)教育局从教育事业费内拨出。经费开支标准和使用办法另行通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国家考试,社会助学,个人自学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之一,是鼓励个人自学成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一条新渠道。
山东省从1984年开始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报考人员不受职业、年龄、学历的限制。对学完全部课程获得毕业证书者,国家承认学历,在职人员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工作,待业人员根据需要择优录用,待遇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同;在职人员工资低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工资标准的,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工资标准执行。
高教自学考试考点设在地、市,各县由县自学考试办公室负责。每年考试2次(四月下旬一次,十月下旬一次);考生每年6月18日至24日和12月18至24日提前到县自考办报名。自学考试实行专科、本科分段毕业办法,考试按专业分学科进行。各门学科实行一次性考试,及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不及格者不予补考,但可参加下一轮该门课程的考试,全部科目均及格者,主考院校发给专科或本科毕业证书。
1984年全县报考党政干部基础科、法律、汉语言文学、会计四个专业的共600余人,取得单科合格证书的58人。1985年又增考了英语、政治教育、农经管理三科,报考者500余人,取得合格证者84人。到1988年,共有1500余人报考,142人取得单科合格证书。
从1989-1997年每年报考人数如下:
1989-1991年,每年1000余人。
1992年〜1993年,每年700余人。
上半年716人
1994年
下半年909人上半年1101人
1995年
下半年1302人
1996年
上半年1200人
下半年2915人
1997年
上半年3217人
下半年2714人
近年来考生逐渐增长之原因,一是追求科学文化知识,重学历,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二是中小学教师和大中专毕业生、在校生报考的人数急剧增加。由于自学考试具有灵活方便、投资少、效益高等优点,已成为广大在职职工及从业人员提高学历层次及业务素质的良好途径。
至1997年底,莒南县已有200多人获得高教自学本科、专科毕业证书。
莒南县高教自学考试工作,自1984年至1996年,与县招生办公室合署办公,由一名副主任负责该项工作。1996年1月,陈希江任自考办副主任,具体负责全县高教自学考试工作。
莒南县高教自考辅导学校(助考班)
1984年机构改革之后,县直各单位的青年职工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深感文化知识的重要,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为经济建设服务。团县委经过调査研究,为满足广大青年的要求,并根据1982年1月21日全国总工会和团中央《双补》通知精神,决定举办青年业余文化补习班。
是年,由团县委书记华弘主持,莒南一中骆振铎、县图书馆李迎春具体组织,办起补习班。
没有教室,就借用钢窗厂、建筑公司、工业局、师范学校、县联社、招待所、水利局、实验一小等单位的礼堂、会议室、教工之家、教室等场所为课堂。
没有教师,骆振铎就按照准备开设的课程,先后在莒南一中、三中、城关一、二中、师范、县史志办、电大站、教研室等单位聘请了30多位兼职教师。为了解决经费问题,采取对学员收费的办法。根据每个学员所报的科目,收10至30元不等的听课费,用于支付所聘教师的讲课费和办公费。注意节约开支,结业时,基本达到收支平衡。青工文化补习班办在了青年人的心坎上。县直各单位的青年职工积极参加,根据报名人数和文化层次,首先办起了3个高中班和2个初中班,每班学员人数在50人左右。开学后,师生共同制定了《学员守则》,要求学员按时到校,不无故迟到或旷课等。补习班办得正规有序,学员学习情绪高涨。学员中,有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人,也有在“文化大革命”中失去学习机会的中年人,听课非常认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能一丝不苟的按时完成。
文化补习班办起之后,一些高考落榜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工,也积极要求参加。让他们学习高中课程显然不够,便根据《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招生简章》的精神,决定增设1个汉语言文学高教自学考试辅导班。按照报考科目及时预订了教材,聘请文化水平高、责任心强、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辅导。1985年9月1日在县轴承厂“职工之家"正式开学。
第一期学员117人,辅导哲学、政治经济学两门课。当年10月参加这两门课考试的学员分别为125人和113人,及格率分别为56.8%和61%;不参加辅导班的及格率仅为25%,形成鲜明对比。
1987年底,县总工会大楼竣工,辅导班迁入,有了固定场所,辅导班的工作改由县总工会具体负责。县总工会聘请骆振铎老师为职工业余学校校长,专办高教自学考试辅导班,引导落榜青年走上一条充满希望的自学之路。是年,先后开设汉语言文学、会计、金融、财政、税收等5个专业。
1991年3月,在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的支持下,决定成立“莒南县高教自考辅导学校”,以总工会三楼为固定教室。校务委员会由一名县委副书记、两名副县长及有关部委办局主要负责人组成,副县长王厚君任校长,骆振铎老师为教导主任。学校制定了具体的招生简章、设置了必修课,聘任代课教师,制定了《学员守则》、《学校、家庭共管协议书》等。10月初开学上课。10月19日,全国发行的《自学报》以《拓出新路天地宽》为题,报导了莒南创办辅导班的事迹。
从1985-1992年8年中,共开办辅导班22期,参加学习的学员达1000多人。学员中已由山师大和山东经济学院等高等院校发给毕业证书的70多人,另有1000多人次取得单科合格证书。
临沂电大莒南分校
临沂电视大学莒南分校,于1994年2月在莒南县教师进修学校(原莒南师范)正式挂牌成立。主要从事远距离教学和电大函授教育,两个学校一套班子,为正科级事业单位。
分校的前身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莒南工作站,该站于1979年2月成立,最初由县教育局函授站代管。在坪上、大店设教学点。开设数学、物理、化学、外语4个专业,共招收学员242人。1982年电大、函授分开,刘洪涛任电大工作站教导主任,有辅导教师1人,职员2人、兼职教师14人。有教室9间,办公室2间,学员宿舍3间,资料室3间,发电机3台,电视机5台,录音机10台,藏书近万册。是年,设电器、土木建筑、机械3个专业,共招收学员56人。1985年,开设党政干部管理专科专修班1个,学员29人;汉语语言文学专科班1个,学员54人。两个专业的学制均为三年。1987〜1988年,工作站举办会计师培训班两期,每期100人,学习时间一年;述开设了会计专业大专班一个,学员53人,学习时间两年。1985〜1988年,电大站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财会大专班、财会中专班、工业企业管理班、法律中专班,学员共232人。1989年设财会专业大专班一个,学员31人。1992年、1993年电大站开设英语单科结业证书班各一个,共有学员53人;还开设财会、汉语言文学专科两个专业,共有学员76人。
1994年,分校成立后,电大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县教委的支持帮助下,走联合办学的路子。经与市电大充分协商,临沂市电大将1994年全省统招的数学专科师资班放给莒南分校进行教学和管理。该班有学员39人,学制二年,统招统分。同时,分校还开设了经济信息管理业余大专班1个,招收学员42人,学制三年;幼师、公共关系、涉外财会业余中专班各1个,共招收学员121人。业余中专班的学制为一年半。
1995年8月,根据中共莒南县委〔1995〕32号文件,为调整学校布局,将电大分校和教师进修学校的职能移交给县成人中专,一校三牌,一套班子,学校级别、规格不变。三校合一后,由于办学条件和环境的改善,分校规模不断扩大。到1997年底,每年均招收1个全省统招师资大专班:1995年,数学专科班,学员42人;1996年,数学专科班,学员30人;1997年英语专科班,学员47人;同时,分校还开设业余财会、中文、法律大专专业,有学员90余人。1996年5月,根据省政府办公厅〔1995〕38号文件和临沂市政府〔1996〕4号文件的精神,经县委组织部批准,分校成立了莒南县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核办公室,主任由校长杨宝金担任,负责对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和职工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和考核工作。1997年6月,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准,电大分校设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核(初级)标准化考场1个,推动了县内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推广。到1997年底,分校共举办了9期计算机应用培训班,学员达202人。还与县财政局共同举办了会计电算化培训班1个,学员45人。
广播电视大学的学员除全日制班统招生外,均采取分散自学、电视面授、集中辅导的方法进行教学,业余与脱产学习相结合。学业成绩实行单科结业的办法,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所学专业的全部课程学完后,均达到及格者,由省电视大学颁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统招班学生由国家安排工作,业余班学员不包分配。
电大分校自建立以来共培养各类人才1600余人,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临沂电大莒南分校历届负责人一览表
表8—19莒南县老年大学
莒南县老年大学创办于1991年。初,由老龄委主办,至1996年8月转交老干部局负责。
县老年大学受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县委组织部主管,由县委老干部局主办,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设立校务委员会、名誉校长、校长、副校长;老干部局具体负责组织教学和日常行政管理工作。贯彻“老有所学,增长知识;老有所乐,丰富生活;老有所为,服务社会;老有所养,健康长寿”的办学宗旨,坚持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的施教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实施教学计划,以期办得贴近老年人特点,丰富老同志晚年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县老年大学的学制为两年,每年分两个学期,每学期16周。两年学习期满,学完规定的课程,考核合格,发给结(毕)业证书。教学方法以课堂面授为主,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讲练结合,学以致用;适时开辟第二课堂,组织老干部参观学习,搞好课外教学。
县老年大学共设置古典文学、中国近代史、卫生保健、推拿按摩、书法绘画、文体等七个专业。教师实行聘任制。先后聘请中学、医院、文化部门的高级教师、讲师、主任、副主任医师和专业人员14人为授课教师。学员:凡属县直党政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离退休干部、职工均可报名参加学习。经费来源:一是财政列入年度预算,定期拨款;二是学员每人每年交10元钱。经费主要用于购置教材、教学设备、印刷讲义及支付讲课费等。
1991〜1996年,先后有三届共200余名学员毕业;1996年8月第四期学员70余名入校学习。
莒南县老年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名单
第一届:(1991年)
校务委员会委员名单:
孙树臻崔振远孙成锦孙成法
主仕臻张玉莲邹玉琦周子禄
沈如延李世增贾明昌刘友臻
卢安身徐家业刘家乾李德启
徐中田孙立贵范奉臣周茂兴
孙鼎和
名誉校长:
孙树臻孙承锦孙成法主仕臻
张玉莲
校长:崔振远
副校长;
邹玉琦周子禄贾明昌沈如廷
第二届:(1995年6月)
校务委员会委员名单:
杨荣三杨文明崔振远孙成法
主仕臻张玉莲邹玉琦王其华
沈如廷李世增赵献菊薛彦森
周子禄徐家业刘家乾李德启
徐中田孙立贵范奉臣周茂兴
名誉校长:
杨荣三杨文明孙成法张玉莲
校长:崔振远
副校长:
邹玉琦王其华赵献菊沈如廷
第三届:(1997年12月)
校务委员会委员名单:
孙印远崔振远邹玉琦甄洪祥
王其华李世增赵献菊孙立才
朱合新莫风玲李相进刘家乾
薛彦森王伟
名誉校长:
马德仁王友忠孙印远孙成法张玉莲
校长:崔振远
副校长:
甄洪祥邹玉琦王其华赵献菊
孙立才安卫国第四节县、乡(镇)工农教育负责人更迭
县工农教育负责人一览表
表8—20区、社、乡(镇)工农教育负责人一览表
表8—21续表1
续表2
续表3续表4续表5续表6续表7续表8
第五节自编教材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冬学、庄户学,所用教材大多是教师自己编写的。(见“冬学”、“成人庄户学”部分)。
1954年,高家柳沟村自编《记工识字课本》(主要是人名、地名、工具名、农活名等)。此后,根据毛泽东主席“按语”的教导,1956年编写了《单元识字课本》、《扫盲识字课本》等多种教材。
1957年,教育局组织人员编写了一套 《农民识字课本》。该书是在记工识字课本的基础上编写的,共18个单元,42课,约600个常用字。
1960年,编写了《会计教材》和《扫盲识字课本补充教材》。
1969年,编写了小学1〜5年级的“语文”、“算术”一套新课本(民校用),并编印了 《乡土教材》和《乡土识字课本》。
1972年,县革委教育组组织人力与高家柳沟教材编写组共同编写了《莒南县业余学校试用课本》1至6册,前4册约1500个常用字,相当于初小程度;后2册则相当于高小程度。同时整理印发了高家柳沟大队教材编写组编写的《学哲学课本》6万册;还根据广大干部群众的要求,编写了业余学校用的《算术》和《农业知识》课本。
1974年,县委组织三结合(教育工作干部、政治夜校辅导员和贫下中农)写作组,编写了《遵照毛主席指示办好业余教育》一书,介绍了高家柳沟及莒南政治夜校的经验,并编写了《夜校诗选》,均印上万册。
1976年自编了一本《农民业余学校语文课本》,该课本是供扫盲后学员学习用书,相当于小学四年级程度,目的是巩固扫盲成果。
1977年后,开始学习农业技术,自编教材有《苹果》(文疃草岭后提供资料)、《小麦》(岭泉庞疃提供资料)、《花生》(团林安前村取材)、《地瓜》(文疃宋家庄经验)四种业校课本发至全县,对农民学习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产有较大帮助,此种课本一直沿用到1979年。另外,《茶叶》(洙边袁家山及陈家石门涧和副食品公司提供资料),该书只油印,未正式出版。
1979年5月至11月,县教研室庄维林参加国家教育部工农业余初等学校课本编写工作,带去莒南县自编的语文课本供编写组参考,有些课文选入全国统编工农业余初等学校教材。1980年起,县内业余学校使用该教材。该教材分《语文》、《算术》各1〜4册,其中《语文》课本一、二册以识字为重点;三、四册继续扩大识字量,侧重提高读写能力。
第六节民师待遇及民校经费
新中国建立前到合作化运动开始,民师待遇,一般是以智力换劳力,民师不出义务工,不给烈军属代耕土地;农忙时,学员组织起来帮助民师干活(送粪、锄地、收割);生活困难时,学员捐凑粮食等帮助民师。
民校经费,一般依靠集体生产解决。如:搞运输、拾草、开荒种地、抬嫁妆及自愿捐凑,解决灯、油及教学用品的购置。
农业合作化及公社化时期,民师由合作社补助工分,参加分配。每年按两季(麦、秋)补工分。如:岭泉区东集西村57名学员,民师2名,分别补给171分工。每年分两季用公益金给予奖励。也有的由学员凑工分给民师,每个学员凑3~5分不等。
民校经费,主要用于购买灯油粉笔。多数由合作社拨给土地,学员耕种,收入归民校。有的沤绿肥挣工分。如岭泉区东集西村,学员沤绿肥520车,每车粗粮6斤,折款218.4元;攒尿挣工分,每罐9分钱。大部分社队民校的经费是从公益金中支出。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按中央、省、县有关规定解决民校经费。1988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规定;扫除文盲所需经费采取多渠道办法解决。除下列各项外,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必要的补助:(一)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村民委员会或有关单位自筹;(二)企业、事业单位的扫除文盲经费,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三)农村征收的教育事业费附加,应当安排一部分用于农村扫除文盲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扫除文盲工作中,培训专职工作人员和教师,编写教材和读物,开展教研活动,以及交流经验和奖励先进等所需费用,在教育事业费中列支。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自愿资助扫除文盲教育。
山东省教委、农业厅、财政厅(1988)6号文规定: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一次性基建投资,由乡镇政府统筹解决;学校日常经费采用由乡镇从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中提取3〜5%和集体自筹,收取学费、勤工俭学收入补贴等办法解决。省政府验收时又规定:有4项经费用于成人教育:
① 财政支出的人均7分钱
② 教育费列支的2%
③ 教育附加的3〜5%
④ 各村自筹一部分
县教育局、财政局、税务局(1990)25号文规定:教育附加费的4%用于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日常办公经费。
近年来,绝大多数村的民师,由村里给予误工补贴,有的不负担义务工。民校的教学设备和用品,由村委会办公费中列支。
第七节扫除文盲的有关规定及地方规章
扫除文盲的标准
1950年12月14日,政务院批转《关于开展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指示》中,规定识字教育的标准;农民业余初级班(组)吸收文盲与半文盲入学,使其在3年内认识常用字1000字以上,并具有初步读、写、算能力。
1953年11月24日,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关于扫盲标准、毕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中规定:扫除文盲标准应根据干部、工人、农民等不同对象不同要求,分别规定。干部、工人一般可定为认识2000常用字,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二三百字的应用短文。农民一般可定为认识1000常用字,大体上能阅读最通俗的书报,能写农村中常用的便条、收据等。还规定考试内容,可分为识字、阅读、写作3项。识字要达到课本生字的60%以上;阅读要能流利阅读所用课本的最后1册,并了解其大意;写作方面,干部、工人能写二三百字的应用短文,农民能写农村中常用便条、收据等。
1956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规定,工人识字标准是2000字左右,对农民识字教育的要求:学完3种课本(社编、县编、省编),大约认识1500个字,能够大体上看懂浅近通俗的报刊,能够记简单的帐,写简单的便条,并且做简单的珠算。
1978年11月6日,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中重申了上述的要求。
1988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规定个人脱盲标准是:农民识1500个汉字,能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文章,能够记简单的帐目,能够书写简单的应用文。
扫盲对象
1950年12月14日,政务院批转《关于开展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中提出:在对象方面,则应首先着重农村干部、积极分子及其青年男女,逐步推广到一般农民。
1953年11月24日,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关于扫盲标准、毕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在识字方面暂以能识到500字以上而达到扫盲标准者为半文盲;不识字或识字数在500字以下者为文盲。
1956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规定:扫除文盲的对象以14〜50岁的人为主,超过50岁的文盲如愿意识字,应该欢迎他们学习。
1957年3月8日,国家教育部《关于扫除文盲工作的通知》要求:着重扫除40岁以下工农群众中的青壮年文盲,40岁以上的文盲如果愿意参加识字学习,当然也要欢迎。
1978年11月6日,《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中规定:要把12〜45周岁的少年、青年、壮年中的文盲基本扫除。扫盲工作对象的重点是少年、青年、党员、团员、社队干部、农业技术人员。
1979年11月,第二次全国农民教育工作会议重申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中扫盲对象的规定,提出:对于学习困难较多的40岁以上的壮年,可不作为扫盲的主要对象。
1988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要求:凡15〜40周岁的文盲、半文盲(除不具备接受扫盲教育能力的以外,不分男女、民族、种族),均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鼓励40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公民参加扫除文盲的学习。
1993年8月1日颁布了修改后的《条例》规定:扫盲对象由原定的15〜40周岁提高到15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公民(即指:1949年10月1日后出生的、年满15周岁的人口)扩大了扫盲对象,为更多的文盲参加学习提供了法规依据。
基本扫除文盲的比率要求
1956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中,提出:基本扫除文盲,是扫除工厂、矿山、企业职工中的文盲的95%左右,农村和城市居民(14〜50岁)中的文盲,扫除到70%以上。
1957年3月8日,国家教育部《关于扫除文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在40岁以下的文盲中,一般要求扫除工人文盲的85%左右;扫除农民、市民、手工业合作社社员文盲的80%左右1958年1月14日,教育部在《关于基本完成扫盲任务和扫盲年龄计算年限两问题的解释》中说:凡厂矿、企业年龄在14〜40岁的青壮年中,经过扫盲工作,非文盲达到其总数的85%,在农民、城市居民、手工业合作社社员青壮年(14〜40岁)中,非文盲达到其总人数的80%时,就是基本上扫除文盲。
1964年4月29日,教育部《关于职工、农民中非文盲达到百分之几算是基本扫除文盲的问题》中提出:“所谓基本扫除农村青年中的文盲,我们意见,农村青年中非文盲达到85%就算是基本扫除。应尽量扫除有条件的壮年和基层干部中的文盲,但暂不提扫盲百分比的要求。”
1978年11月6日,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规定,农村基本扫除文盲就是:要求少年、青年、壮年(12〜45周岁)中的非文盲人数达到85%以上。
1988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规定:基本扫除文盲单位的标准和要求是:15〜40周岁的人口中的非文盲人数,在农村达到85%以上;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城镇达到90%以上……组织脱盲人员继续学习提高,防止出现复盲现象;农村的乡(镇)、城市的街道还必须同时符合基本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
1993年8月1日,国务院颁布修改后的 《条例》规定:青壮年非盲率由85%提高到农村95%,城镇98%,复盲率在5%以下。
落实扫肓任务,实行扫盲责任制1988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扫除文盲,应列为县、乡(镇)、城市街道和企业、事业单位行政负责人的职责,作为考核工作成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扫盲工作重点在乡镇和村一级,因此,要建立乡、村行政负责人工作责任制。凡有扫盲任务的乡、村,必须把扫盲列为乡长、村长的任期目标,明确责任。积极推行扫盲工作双向承包责任制,把扫盲任务、学习内容、脱盲时间、质量标准、奖惩办法,用承包的形式把干部、教师、学员积极性调动起来。二是分兵把口,分片包干的做法。实行乡镇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教师包班,团员包人,从入学到脱盲一包到底。
扫盲是一项教育事业,又是一项社会事业,单靠教育部门不行。过去在扫盲工作中总结一句话:“党领导,团主办,有关部门齐参战,”现在仍有效。在政府领导下,形成教育部门管理,农业、工会、团委、妇联、科协、人武等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扫盲体制。
1982年文疃公社建立,《农民教育专职干部守则》、《农民教师守则》、《五定一奖联教计酬责任制》等。
1993年11月,莒南县人民政府(1993)84号文要求: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奖惩制度和经费;并召开各乡(镇)分管教育的乡镇长、教育、妇联、共青团等参加的会议,会上县与乡镇长,县教委与乡镇教委分别签订责任书。
1994年,学习济宁市双线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各级政府之间,各级教育部门之间逐级签订了责任书,责任制中明确了“三包四定五落实"。三包,即包村、包扫盲班、包文盲学员;四定:即定目标、定时限、定质量、定奖惩;五落实:即组织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经费落实、核查落实。使扫盲规划到乡(镇),任务到村,责任到人。
在学习形式、内容及时间的安排上规定:“灵活多样、因地、因时制宜;需要什么设什么,学什么教什么;忙时少学,闲时多学,大忙放假。常年业校坚持180天,250课时;冬季每晚2课时,集中学习三个月,然后转入常年学,春夏每晚一小时。做到常流水不断线,严防“冬组织,夏垮台,明年冬天再重来”的现象。
制定了评估验收办法:乡验村,县验乡,省验县,教委抽查的评估验收办法。
具体做法是:严格把关,及时组织检査验收。根据成熟一批,验收一批的原则,实行层层验收制度,先由村里自己验收,然后以学区为单位验收,乡里再组织人普查验收。在全面验收的基础上,由乡政府写出请求县里验收的申请报告。为保证验收的质量,验收中做到三不验,即:没有学习场所不验;没有备课作业不验;没有课本、学习时间不足不验。
附十九
岭泉区齐家庄子村扫盲毕业班教学计划
(1957年7月110)
续表附二十
岭泉区团埠子村扫盲毕业班教师、学生、干部三角学习合同(1957年)
一.学习时间、任务及要求
自6月25日(即古历五月二十八日)至8月31日止(即古历八月初九日)共计87天,除去20天的秋假10天的星期日,实际学习时间66天,每天学习两小时(晚上、中午两个时间),共计132小时,在这个时间内,学完农民识字课本第二册的后3个单元,和农民识字课本第三册共15个单元,其中包括42课课文,521个生字(二册107个,三册414个)作4篇文、写4封信和阅读一部分《莒南农村》报纸,要求学员通过这段学习,在生字方面95%以上的学员会认、会讲、会默写70%以上,阅读方面能读得通顺成句(课文与一部分《莒南农村》报),并能说出大意;在写作方面要求学员能写2、3百字的短文,语句大体通顺,错别字不超过5%。
使用单元法进行教学,45天学完课文(包括复习,平均3天一个单元),15天进行写作,6天进行毕业考试。
二.干部、教师、学员三方面的证
(一)干部方面的保证
1.保证学习时间,使记工学习互不影响(记工采取地头清,找别人代领等办法解决,一般
会议在课后召开)。
2.每周协助民师召开一次学员会议,进行检查解决存在问题。
3.保证在毕业前不拉本班的民师作其他工作。
4.保证协助解决灯油(用学员抬嫁妆与社补助方法解决)
5.保证妥善地解决民师因开会与批改作业的误工问题。
(二)民师的保证
1.保证认真备课,没有特殊事故决不缺课(备课在下雨天与课前课后)。
2.根据总的任务要求,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并坚决按照计划进行教学。
3.如有的学员因事缺课,保证利用课前课后或者其他时间进行补课。
4.认真争取小学教师和村千部对本班的支持与帮助。
5.保证经常主动地向乡文教委员与区领导回报和研究本班的情况。
6.认真具体经常地指导学员自学。
(三)学员方面保证
1.服从领导按时到校,没有特殊的事故不请假、不迟到。
2.保证按教学计划进行学习,如缺课要主动地请教师补课。
3.除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外,还保证完成老师所布置的自学任务。
4.积极地开展互教互学。
三.干部、学员、民师签名盖章。(从略)附二十一莒南县开展扫盲与农村成人教育责任书附二十二莒南县扫盲、农村成人教育目标责任书附二十三
朱芦乡开展扫盲与农村成人教育责任书附二十四
山东省“两基”脱盲验收考试试题附二十六
莒南县乡(镇)扫盲合同书
附二十七
莒南县脱盲证书附二十八
莒南县回乡知青培训合格证
第八节成人教育荣誉录
1.1946年3月5日,莒南县隆重举行“三模”大会,大会选举洙边区刘家莲子坡教师张建华、路镇区代表扁山村王桂清为县特等模范教师;洙边区刘家莲子坡林守英、沟头区金沟官庄纪丕福为县特等学习模范。
2.1950年10月1日,第五区(岭泉区)吕刘渰子团支部书记、民师田玉堂代表本村农民业余学校作为革命老根据地群众代表在京参加国庆观礼,并受到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接见。
3.1951年3月,莒南县召开“三模”大会,出席会议的有200多人。(全体代表留影)
4.1953年10月冬,莒南县“三模"会议召开,270多人参加了会议。(全体代表留影)
5.1954年冬,高家柳沟村青年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1955年9月,毛泽东主席为其写了“按语”,赞扬他们“做了一个创造性的工作
6.1957年11月,莒南县董玉山、杜兰生、张清梅、沈玉兰、滕德智、程学扬、沈德超七人,出席省扫盲积极分子代表会。
1957年11月,第七区(洙边区)南甘霖村业余教育教研组受到团中央的表彰。
7.1958年3月,文疃公社石城大队团支部书记滕宾堂,出席了中央召开的全国第一批无盲村代表座谈会。
8.1960年6月,文疃公社党委书记周其章,以业余教育代表身份,出席了全国“文教先进代表大会”。
9.1964年,被省委誉为“铁民校”的大山区小茅墩村受到国务院的奖励。
10.1977年11月,县革委教育组,为厉家寨农民诗人厉守录编选《诗选》及《厉家寨大队豪言壮语》一书。
11.1986年11月,莒南县第二农技中学经省检查验收达到“省级合格标准”。
12.1987年3月10日,在临沂地区教育系统农村实用技术经验交流会上,文疃镇党委、业教干部王守全介绍了经验。
13.1987年11月4日,地区在日照石臼召开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现场会,柳沟乡业教干部王延兰介绍了乡成教中心校的办学经验。
14.1987年12月17日,地区召开全区农村科技服务经验交流会,莒南县教育局作经验介绍(李广振),文疃镇业教干部王守全获《科技服务先进工作者》个人奖。
15.1988年11月,在全国扫盲工作会议上,国家教委表彰100个扫盲先进县。莒南县受表彰,获铜牌一个,奖金3万元。
16.1990年11月,山东省农业厅、省教委、团省委、省妇联、省科协,授予莒南县“七五”科普教育先进集体”;薛广华、孙运恒被授予“七五”科普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17.1992年,文疃镇成人教育中心校,被省教委、省农业厅联合命名为“山东省农村成人教育“省级示范学校”。
18.1993年,柳沟、朱芦成教中心校,被地区教育局、地区农业局联合命名为"临沂地区示范成教中心校”。
19.1995年,省政府授予莒南县"两基达标县”铜牌一面。
20.1996年、1997年,筵宾、壮岗和板泉、陡山成教中心校,分别由临沂市教委、市农业局命名为“市级示范成教中心校”。
21.1996年11月,县成人中专成为临沂市唯一的一所“省级规范化成人中专学校”;1997年12月获“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
22.1995年,县成教科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1996年被市教委评为“先进成教科”。
23.1996年6月,全市成教论文评选,莒南县的刘萍、孙成吉、王振兰、董庆军获一等奖;刘月霞、刘淑岩、孙钦安、张向东获二等奖;王兴实获三等奖。
24.1996年7月1日,孙运利、王言甫、刘萍、孙运恒、孙成吉、张继端、王兴臻、王振兰、李家举等获“临沂市第一期成人教育骨干教师证书”。
莒南县出席省扫盲积极分子代表情况报告表
(1957年11月280)
表8—22续表1续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