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缓和内外矛盾,被迫实行“新政”,把废除封建科举制度,倡导兴办新学堂作为推行“新政”的一个重要内容。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在府治和直隶州治设中学堂作为示范,其余州、县可“量力酌办”。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朱陈店(今大店镇)由绅富捐资,拔贡庄余珍主持创办朱陈店私立中学堂,招收一个班,学生23人。因教员文化程度所限,二年后停办。此为莒南辖区内最早的中学堂,据《重修莒志》载:“清废科举,兴学堂,时人囿于积习,多观望不就”,朱陈店中学堂的创办“开莒邑教育改进新风先”。
1941年至1944年,大店小学附设一个中学补习班,学生20余人。校长庄汇文,副校长赵增主持工作,教师有庄鸿波、庄秉一等。此班学生随斗争形势发展后来发生分化,一部分学生入滨海中学,如庄一等;一部分去了敌占区。
1940年末,由中共鲁南区党委所属五地委和莒县、日照、赣榆、临东四县联合办事处筹建的滨海中学,于1941年3月在莒南县洙边区石门涧宣告成立,后来大部分时间在莒南辖区内办学,历时近十年,至1949年9月,新滨海中学驻莒南县大、小坊前一带,改名为滨海乡村师范。虽然学校曾先后改名为滨海建国学院、滨海公学、新滨海中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也因战时需要做过多次调整,但中学部和中学文化课的教学内容始终保持。
尽管战争环境动乱,学校没有固定的校址,也曾几度离开莒南,转移到附近其他县乡办学,但滨海中学毕竟在莒南县培养过大批中等专业人才和中学生,成为莒南中学教育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
1952年10月,山东省莒南中学(今莒南第一中学)建立,学校占地50亩,始招4个班,学生200人,教职工27人。首任校长孙筱亭兼任党支部书记。建校初期隶属沂水专署文教科领导。1953年秋,山东省行政区划变动,划归临沂专署领导。1956年3月临沐县撤销,原山东省临沐中学(1953年夏建)改称莒南县第二中学。同年,在坪上镇北建中学一处,称莒南县第三中学,设四个班,学生200人,教职工17人。首任校长薛善生,孙振华任党支部书记。是年8月,莒南一中首次招收四个高中班,发展成为一所完全中学,学生遍及莒南、莒县、日照、临沭等地。同时,路镇、大店、夏庄、洙边四处完全小学各招收一个初中班(时称“小学戴帽”班)。翌年,路镇、大店、夏庄三处完小的初中班先后合并到附近中学,洙边完小初中班一直坚持到1958年洙边中学建立。
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推动下,大店中学、洙边中学、板泉中学、岭泉中学、许口中学(校址在石莲子村)、涝坡中学、文疃中学、壮岗中学、坊前中学、大山中学(校址在朱芦村)、相沟中学、朱苍中学、韩村中学、蛟龙中学、筵宾中学、道口中学建立。是年,县内全日制中学发展到19处,在校学生共计3677人。同时,为满足农村高小毕业生继续升学的迫切要求,根据中央提岀的教育要办三类学校(第一类是全日制学校,第二类是半工半读学校,第三类是各种形式的业余学习的学校)的精神,全县由大队、公社兴办农业中学335处,县办农业红专学校2处(招收初中毕业生),共计学生16305人。由于缺乏办此类中学的经验,加上“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干部特殊化风)的影响,农业中学上得快,下得也快。到年底,全县还剩72处,72个班,学生3866人。
1959年,相邸中学建立,招收一个初中班,学生50人,教师2人。同年,因师资、校舍、业务指导等办学条件的实际困难,大山中学并入坪上中学,又有许多农业中学自行解散,截止1960年,全县农业中学还剩15处,24个班,在校学生1041人。
1958年莒南县中等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
1960年莒南县农业中学发展情况统计表
1960年,道口中学并入岭泉中学。
1961年8月临沐县恢复,夏庄、韩村、朱苍、蛟龙四处中学划回临沐县。莒南县还有15处中学,高中13个班,学生569人;初中86个班,学生3981人。
1962年,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过程中,筵宾中学、坊前中学、相沟中学、相邸中学撤销,师生分别并入附近中学。至此,全县还有10处中学;即莒南一中(十字路)、莒南二中(坪上)、莒南三中(大店)、莒南四中(洙边)、莒南五中(板泉)、莒南六中(岭泉)、莒南七中(许口)、莒南八中(涝坡)、莒南九中(文=)、莒南十中(壮岗),在校学生3464人。农业中学根据《山东省农业中学暂行办法(草案)》提出的以“小型、队办、走读”为主和“农闲学习,农忙劳动”的指导精神作了相应的调整,全县只保留3处,5个班, 学生不足160人。
1963年,贯彻《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教学质量有提高。
1964年,国民经济好转,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省教育厅提出了“有计划地发展农业中学”的方针,坚持为农村培养新式农民。文疃区高家柳沟大队、北店大队、岭泉区淇岔河大队、团林区王黄所大队、大店区将军山前大队、筵宾区下河大队、许口区莱沟大队先后又办起了7处农业中学。到1965年底,全县农业中学又增至51处,55个班,在校学生1793人。
1965年莒南县农业中学统计表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县公民办中学停止招生,学校“停课闹革命”,各项规章制度被废除,教学秩序被破坏,大部分学校领导和一部分教职工被当作走资派、牛鬼蛇神、臭老九批斗、关牛棚,校舍、教具、图书资料、仪器被破坏殆尽,中学教育受到空前摧残,陷入一片混乱状态。
1968年暑假后,中学废除了考试制度,按“推荐选拔”的办法开始招生。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两手老茧”成为选拔新生的唯一标准,使许多品学兼优的学生不能升学,招生质量降低,给中学的人才培养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是年,大山中学(校址在朱芦村)恢复,招收两个初中班,学生108人。高家柳沟中学宣告成立(学区小学“戴帽”),招收两个初中班,学生100人。当时,为落实“方便农民子女就近入学”的指示,全县部分管理区和一些生产大队,或联合或独自办起初中班,始称联办中学(简称“联中")。随后,全县原有的农业中学也一律改称“联中”。据1969年统计,全县普通中学有高级中学8处,初级中学110处,高、初中学生共计9370人。
1970年,厉家寨中学建立,设高、初中各三个班,招收学生310人;团林中学建立,设高、初中各两个班,招收学生269人。筵宾中学、相邸中学重建,恢复招生。1971年,坊前中学恢复招生,设三个初中班,招收学生165人。1972年,相沟中学重建。1975年8月,路镇中学建立,招收两个高中班,四个初中班,学生324人。至年底,全县有高级中学18处 (不包括管理区和大队办的高中班),初级中学132处。
自70年代始,为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大力提倡群众集体办学。至1976年统计,全县民办高级中学80余处,社办、大队联办和队办初级中学360余处,在校学生36800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开始拨乱反正,县委、县政府针对中等教育(特别是公、民办中学)盲目发展,师资水平低,教学质量差,结构单一化等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积极进行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
1978年,莒南县着手学校布局的调整,集中人力、物力办好一批重点中学。是年,高家柳沟中学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翌年,莒南一中被确定为地区重点中学。首先,对省、地重点中学和公社驻地中学调整充实了师资,为提高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其次,对社办、队办中学根据办学条件和实际需要等因素适当合并和调整。如团林公社沙沟学区将六处队办初中合并为三处,文疃公社采用邻村并校和交换学生的办法,调整了学校布点。1981年,根据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和国务院252号文件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指示精神, 莒南县在撤并联办中学的同时,将18处普通高中压缩为七处;即莒南一中、坪上中学、高家柳沟中学、石莲子中学、大店中学、板泉中学、路镇中学。将相邸中学、团林中学、厉家寨中学、文疃中学、筵宾中学、相沟中学改为初级中学;将坊前中学、壮岗中学、大山中学、涝坡中学、洙边中学、岭泉中学改为农业中学。通过这次改革,全县压缩了14个高中班,腾岀70多名教师充实到初中、小学。同时,对办学经费也做了相应的调整,适当增加了重点中学的投入。1982年8月,原相邸中学改为莒南县第一农业技术中学;翌年8月,原涝坡中学改为莒南县第二农业技术中学,原相沟中学改为莒南县林业技术中学。当时,全县普通高中在校学生3468人,农技中学高中班、林技中学高中班、壮岗、大山、坊前、岭泉中学的农业高中班,还有岭泉公社、文疃公社、坊前公社的三处社办农业初中班,在校学生共1772人,其中农林高中班学生989人,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的28.5%。全县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不仅打破原来的单一化格局,而且教育内部比例失调的问题也得到初步解决。
1983年底,将坊前、壮岗、大山、洙边、岭泉五处农业中学改为初级中学。
1984年,莒南县撤销16处人民公社,设立4个镇、21个乡。是年,在对全县联办初级中学继续进行撤并的同时,注意适当扩大了新乡镇驻地联办中学的招生规模。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县城人口迅速增加,县城青少年上中学难的矛盾日益突出1985年,建莒南县城关第一中学;翌年,建莒南县城关第二中学和莒南县第四职业中学(一校两牌),使这一矛盾得以缓解。
1987年,莒南县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国家教委拟订的《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意见》,实行县、乡(镇)、村分级办学,分工管理,教育经费包干的新体制。县委、县政府决定:教育局管理驻城中学、职业中学和乡镇高中;农村初级中学的管理权限下放到乡(镇)党委、政府,教育局负责业务指导、人事协调、教师职称评定、招生等工作。并将乡(镇)的公办初中一律改称中心初级中学(简称“中心初中”),由中心初中领导本乡(镇)的联中。管理体制改革后,直属教育局管理的普通中学有9处,即:莒南一中、坪上中学、大店中学、板泉中学、石莲子中学、高家柳沟中学、路镇中学和城关一中、城关二中。是年4月,经山东省教育厅批淮,将两处农技中学和一处林业中学统一改为第一、二、三职业中学。5月,县管乡(镇)高级中学始按序号排列,即:莒南一中、莒南二中(坪上电学)、莒南三中(大店中学)、莒南四中(板泉中学)、莒南五中(石莲子中学)、莒南六中(高家柳沟中学)、莒南七中(路镇中学)。由于教育管理权限的下放,调动了各乡镇办学的积极性,是年坪上镇率先集资兴建中心初中,各乡镇随之掀起一股兴建中心初中的热潮。1988年,全县有完全中学7处,在校学生4880人;初级中学131处,在校学生44492人。1989年,25个乡(镇)基本完成中心初中建设任务和对联办初级中学的调整撤并工作。是年,县政府决定:莒南县第一职业中学与莒南县第四职业中学合并,称莒南县第一职业中学,莒南县卫生学校始称莒南县第四职业中学。1992年,撤销莒南县第三职业中学,将其合并到第一职业中学(作学校的实验基地)。当时,全县职业中学在校学生879人(详见《职业教育》章)。
1992〜1993年,全县中学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长招聘负责制、教师定编聘任制、教育岗位目标责任制(简称“三制”改革),对乡镇联办初级中学进一步撤并,同时,乡镇中心初中由外部建设向内部设施配套和实施规范化管理的方向迈进。自1990年1月莒南县全面实施初等义务教育,至1993年,经临沂行署认定,莒南县有扁山、柳沟、大店、洙边、团林、官坊、板泉、壮岗八个乡镇实现了初等义务教育。1993年,全县有高级中学7处,92个教学班,学生5186人;有初级中学64处,684个教学班,学生37888人。是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再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县管学校的改造工程。
1994年1月,莒南县教育局改称莒南县教育委员会。翌年,将莒南县教师进修学校(原莒南师范)的职能移交山东省莒南县成人中专学校,其校址与大部分教师转入莒南一中,扩大了莒南一中的办学规模。是年起,乡镇中心初中改称乡(镇)中学,经过三年城镇校舍改造,投资1480万元,建教学楼和实验楼14座(包括两处实验小学和聋校、职业中专),使县管中学的办学条件基本适应新的形势。
1995年1月,经过省、地两级验收,莒南县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8月,为了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县委、县政府决定,撤销莒南三中(大店)、四中(板泉)、五中(石莲子)、六中 (高家柳沟)和莒南第二职业高中(涝坡),将其移交当地乡镇,改为初级中学。同时,进一步扩大莒南一中、二中、新三中(原莒南七中)和莒南第一职业中专的办学规模。自是年起, 为适应初中教育高峰期到来的需要,乡镇中学掀起兴建教学楼和办公楼的高潮。全县中学开始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1996年,莒南县积极响应市教委提出的“教育质量年”的号召,狠抓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人才培养的措施,加大了工作的力度。是年高考本科进线人数首次突破三百大关,达到322人。初中中专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一(省、部级学校进线人数)。
同时,莒南教委分别荣获临沂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和山东省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的称号。
1997年,县委、县政府筹建莒南县实验中学(初级中学),新征土地94.6亩,第一期工程投资800万元。时,全县有普通高中3处,在校学生8262人;有初中33处,在校学生49828人。同时,为进一步改善全县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县政府与各乡镇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是年高考本科进线人数再攀高峰,突破四百大关,达到422人。莒南中学教育迈进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1988年全县中学一览表
1997年全县中学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