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抗日模范小学
莒南县抗日模范小学(简称抗属小学),其前身是后良店村小学。1939年,良店乡即有中共党支部,学校师生中有党的小组。在该校就读的除了本村和邻村的学生,还有驻在附近的八路军党政军干部子女,抗日烈士子女。1942年夏,根据滨海区党委指示,在东筵宾独立建校,称莒南抗日小学,由莒南县政府直接管理。后因学校办得很有成绩,由县政府命名为“莒南抗日模范小学”。校长由县文教科科长尤克明兼任,从八路军转来的教导员周旋任副校长,具体领导学校。学校的教师,除了原来良店小学的老师,多数是党政军机关派来的干部,有:李新雨、马次生(女,教务主任)、相君治、庄玉芬、莫景超、莫班、郑克范、郑培法、王其状、聂其杰、石登会、孙凤书等。起初只2个班,后发展到4个班,学生100余人,其中多数是家在敌占区的抗日军人及党政干部的子女,烈士子女,如专员谢辉的子女谢延莲、谢延明,万毅师长的子女万国荣、万国平,卞子策县长的女儿卞维绍,八路军五团独立第四营营长纪心如牺牲后,其女儿纪寿、纪英由沐水县政府介绍入校,还有八路军小战士王建文、李勇、王悦等,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只有8岁。师生均实行供给制,除供应粮食菜金外,每年发一套单衣,两年发一套棉衣。因处战争环境,校址不固定,驻过东筵宾、集前、小山前、水泉头、龙掌、石门涧、环河崖和朱梅等村,1944年后常驻在温水泉村。
学校以抗大为榜样,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风,学文化,学军事,参加劳动,学做群众工作。
课程以学习国语、算术和时事政治为主,也学历史、地理、自然、唱歌、体育。驻在水泉头村两年,学校发展到5个班,250余人,教师8人,教室、办公室17间,有了单杠、双杠、篮球、象棋、扑克,课外文体活动能够经常开展。
学校是在极其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坚持教学的。学生和教师都分散住在老百姓家里,吃的都是粗粮,每天菜金才几分钱。学生的生活实行民主管理,生活委员经常同司务长一起到集市买菜。星期天,师生常到野外挖野菜补充伙食。师生开荒、种菜、养猪不断改善生活。具体管理学生生活的是柳大嫂,她是县政府粮食科长柳贯一的爱人,一位农村妇女。学生的食宿、衣服、被褥等由她照料,一日三餐照顾学生吃好,晚上再安排小一点的学生睡好,有的学生病了,她就耐心地服侍吃药。她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冷暧与身心健康,被誉为''抗属子女的母亲”,她的事迹在《大众日报》上登载过。敌人扫荡时,校长带领教师和大同学与驻村民兵一起上山打游击,女同学和小同学配合村干部搞“空舍清野”, 与房东一起转移,房东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亲如一家人。
学生除了学习、劳动,还要做宣传抗日等民运工作。年龄大一点的学生,晚上到村里教儿童团、识字班、民兵学文化,教唱抗日歌曲。村里来了参军的任务,老师们配合村干部动员青年参军。女同学还动员妇女放脚,配合村妇救会发动妇女纺线织布和做军鞋支援前线。:1942年9月1日,师生写信慰问在前线杀敌的父兄及其他亲人。1943年,省军区在坪上召开纪念“八一”建军节大会,周旋校长带领20名学生参加,交到军区首长的热情接待。1946年4月4日,80余名学生组成慰问团,赴临沂参加庆祝“四四”儿童节大会。会后,前往山东省政府、省参议会和山东军区、新四军军部进行慰问,陈毅军长和马保三副参议长亲切接见,回答了学生对时局提出的问题,并和师生合影留念。
学校的学制不受年月限制。从部队来的学生,学习几个月就归队工作;有的学习半年就参加政府工作。如柳瑞印、卞维绍、纪英、庄敏、高凤科、王悦等,1944年上半年便选派到莒南县青年教师训练班,学习期满任小学教师。于湘分配到县委工作。这所学校,在战争年代为革命输送一批又一批青年干部。
1947年学校停办。
第一实验小学
1962年秋,从十字路镇小学分出6个班,学生300余人,教职工13人,在刚撤销的莒南师范校舍建校,称十字路镇第二小学,原十字路镇小学副校长李跃升任校长。
1967年8月,学校迁至隆山路中段现址,占地14亩,9个班,学生450人,教职工16人。1972年,学校扩建,占地20亩,校舍45间,10个班,学生500人,教职工24人。
1975年开始,附设初中班,每年招收4个班,学生200余人。1980年初中班停止招生。
1985年定名为莒南县第一实验小学。
1986年秋,英、美教育界知名人士华莱士夫人和耶茨夫人到该校采访,高兴地说:“没想到中国的城镇小学会办得这么好!”
1988年学校扩建,占地22亩,平房108间,新建办公楼一座。有17个小学班,3个学前班,学生1240人,教职工66人。1990年,改建校门,硬化路面,育人环境达到绿化、美化。
1992年,经过检查验收,命名为市级“四中心”达标学校。
1993年建成教学楼两幢,阶梯教室一口,总面积6985.8平方米,有42个班的教室和学校行政办公室,各年级教研组办公室和音乐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仪器实验室、卫生室等。有图书1.56万册,教学仪器1211件,价值3.37万元,达到山东省小学二类配套标准。有20个小学班,9个学前班,共有学生2480人,教职工94人。
1995年,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1996年5月,参加山东省首届“济钢杯"数学竞赛,获团体一等奖;学生李大雷的成绩为全市第一名。1997年再次参加竞赛,又获团体一等奖。
1997年建成宿舍楼一栋,40名教师喜迁新居。
1997年,有小学班26个,学前班7个, 共有学生2986人,教职工115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65人,市级骨干教师18人。
该校历来重视少先队工作,成绩突出。1977年获临沂地区少先队优秀大队奖,1979年上半年和1984年两次评为山东省少先队优秀大队,总辅导员陈兆平、王献秋分别获“山东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1987年和1989年分别获省“金星大队”奖和“功勋大队”奖。辅导员王芹、卢绪高获得全国小金星建设竞赛艺术辅导员奖和全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颁发的“雨露奖”。1988年,五年级学生孙春蕾的漫画“破桌的妙用”,获全国少年儿童漫画大赛银质奖。二年级学生刘楠在临沂地区童星杯少儿歌咏比赛中获个人一等奖。1996年J997年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均获小学组第一名。1997年学生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章及书画作品96篇。其中张冰冰的图画《太阳树》,经全国青少年基金会评比获三.等奖。是年,被授予山东省雏鹰杯争章达标示范学校。
该校定为实验小学后,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在全县起到了示范作用。主要课题有单元教学实验,电化教学实验,教学模式实验等。阅读教学着重能力训练、思想教育与写作指导三统一。作文教学注意观察和表达结合。数学教学以思维训练技能训练为主。采用“发现法”、“尝试法”、“马心兰教学法”等,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改革要求。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和百分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试改革实验。到1997年,共有24位教师在省、市级讲课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有65篇教学论文分别获得市级以上一、二等奖,有128篇在报刊发表。教师们多次到各乡镇进行示范讲课,各乡镇也多次组织学校干部和教师到该校听课和学习管理经验。
1997年,该校由临沂市教委定为电化教育试点学校。《山东教育》第23期以《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摇篮》为题,在封面一、二对该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作了报道。
第二实验小学
建于1971年春,借用莒南一中校内部分教室,设5个班,学生200余人,教师8人,称十字路镇第四小学。
1974年春,在天桥路中段现址建校,占地15亩,校舍88间。暑假后由一中院内迁至现址。5个班,学生210人,教师9人。1978年,增至10个班,学生590人;学前班2个,学生84人。教职工共21人。
1985年定为第二实验小学。
1988年,建学前班教室11间。
1990年,学前班3个,一至五年级班各3个,共有学生1077人,教职工69人,教学仪器设备等价值2万余元。
1991年建教学楼一栋,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1997年建教师宿舍楼一栋,建筑面积3490平方米。按省定标准配有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教师阅览室、德育室、少先队活动室、学生阅览室、美术室、电教室、音乐室;并配备了相应的仪器、标本、器械、模型共3865套(件),价值9.5万元;藏书一万余册,价值1.5万元。
现有小学班20个,学前班7个,在校学生2100人,教职工112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58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5人。
在教学改革方面,积极进行单元教学和“程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说话写话"、“学科教学模式”、“特长生培养”等课题的研究,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的思想教育,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1981年以来,该校连续获得临沂地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先进单位”称号。1992年经验收为临沂地区实验小学“四中心”首批达标学校。1995年2月16日,《大众日报》发表题为《强化德育工作,开展素质教育》的文章,对该校加强素质教育进行报道。1996年《山东教育》第9期,刊载《单元教学新探索》为题的文章,介绍该校单元教学的经验。全校教师中评为国家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学能手2人,临沂市骨干教师14人;一位教师获山东省小学教师数学讲课比赛一等奖,12位教师获临沂市讲课比赛一等奖;教师们写的教学论文,18篇获省论文评选一等奖,46篇获市论文评选一、二等奖,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16篇。1996年5月,参加山东省首届小学生“济钢杯”数学竞赛,获团体一等奖,总成绩列临沂市第一名;1997年5月,参加山东省小学生数学竞赛,再次获团体一等奖,总成绩独居全市第一。1995年参加全国小学生“小百花杯”书法绘画大赛,获团体一等奖,15位同学获个人一、二等奖。1996年参加山东省第八届中小学生小发明小创造评比活动,2名同学获二等奖。1996年山东省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半月刊《当代小学生》,以《山娃子的画》为题,在封二、封三、封四以3个版面介绍了该校学生孙冠英、孙宁、张明远等11名同学的绘画作品《愉快的梦》、《长城长》、《热带鱼》等11件。
1993年,该校评为临沂市精神文明单位,儿童少年工作先进单位,师德建设十佳学校。1995年评为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1997年定为临沂市教育科研实验学校,少先队“手拉手”示范学校。
第三实验小学
莒南县第三实验小学,1995年筹建,1996年开始招生。李子明任校长。学校占地29.73亩,有教学楼一栋,在建教师宿舍楼一栋。1996年招生11个班,763人。1998年,发展到19个小学班,5个学前班,在校学生1786人,教职工68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55人,中级职称21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创办有特色的学校。
1997年1月,临沂市教委对全市二年级语文、数学进行教学质量调查考试。该校141名学生参加,及格率100%,优秀率98-6%, 名列全市第一。
学校在中高年级开展合作教育的实验与研究,得到中国教育学会合作教育委员会的高度评价,确定该校为“合作教育重点实验基地”。李子明撰写的《在中高年级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的论文,获中国教育学会合作教育委员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建立全县第一支管乐队。“十•八”配制,80余人组成。乐器配制和演奏水平,在临沂市属小学首家。
购置486微机24台,多媒体微机一台,建起微机室,从二年级起开设微机课。
1998年临沂市庆“六一”鼓号操大赛,该校250名学生代表莒南县参赛,获得一等奖。
1998年,学校开展“以预习提示为依据,整体感知抓要点;以思考提示为依据,深层探求抓理解;以练习提示为凭借,当堂训练抓练习;以课堂时间为时限,当堂达标定任务”的语文教学思路研究,得到临沂市教委的肯定。王欣老师代表临沂市参加山东省优质课评选
观摩会,执教《科利亚的木匣》一课,汇报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受到好评。
与北京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手拉手共建精神文明”,推动学校的德育工作。
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活动。其中古筝、提琴、爵士鼓、手风琴等兴趣小组为莒南县小学所仅有。
1997年10月,县城学校举行第八套广播体操比赛,该校获小学组第一名。
该校建立两年来,在国家级报刊发表论文8篇;在省级讲课和论文评比中有32人次获奖;7位教师评为临沂市骨干教师。少先队工作成绩显著,1998年由临沂市团委、少工委授予“少先队红旗单位”、“手拉手”先进单位称号。学生刘喜龙战胜病魔、顽强学习的事迹,1997年5月28日《人民日报》以《我不怕痛》为题进行了报道;紧接着《法制日报》又以《靠金属管呼吸的娃娃》为题加以报道。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的情况,《当代沂蒙》誉为 “前进中的莒南县第三实验小学”两次进行介绍。
十字路镇第一小学
该校前身为十字路商立初级小学,1913年(民国二年)由十字路镇10家商号岀资创办。校址在镇西会馆,占地20亩,设1个初级班,学生40余人,教师3人,吴飞航任校长。1929年(民国十八年),改称莒县县立第五小学,有6个班,学生250余人。此后,庞茂生任校长。1938年4月25日,日本侵略军进犯十字路,学校停课。
1942年春复课,改称十字路抗日小学。设2个班,学生50余人。1947年夏,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学校再次停课。1948年秋复课,在十字路所属各村分散办学。1950年,在十字路西南角戏楼院(学校现址)东200米处建新校集中办学,称县立十字路完全小学。学校占地6亩,房屋35间。设8个班(6个初级班,2个高级班),学生250余人,教职工19人,诸葛云卿任校长。
1954年,在十字路东湖今县政府所在地建新校。至1955年,建成校舍42间。是年,连同原校址,共设16个班,学生650人,教职工40人,庄建新任校长,卞立贵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暑假,学校迁现址,附设1个初中班,学生54人(翌年暑假后合并到莒南一中)。是年起,县教研室以该校为基地,举行观摩教学和经验交流会,指导全县教学。
1959年,副校长李耀升制作大量教具,成绩突出,代表学校出席省制作教具先进代表会议。1962年,从该校分出6个班,成立十字路镇第二小学(县教育局直属学校,今第一实验小学);该校易名十字路镇第一小学。
1972年起,再次附设初中班,每年招收2至4个班。后与小学分设,称路镇联中。1988年,初中班停止招生。1989年,最后的3个初中班合并到十字路镇中心初中。
该校重视少先队活动,成绩显著。总辅导员陈兆平,1979下半年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1983年和1984年,分别出席省和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代表会议,并授予“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
1985年,学校改称十字路镇中心小学,开始附设学前班。1995年,学前班与该校分离,称十字路镇中心幼儿园。
1988年,教育体制改革,该校由十字路镇管理。是年起,何乐田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同时依靠当地政府和群众,努力改善办学条件。1989年,评为县级“文明单位”,“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和“教学四中心合格学校”。1990年,校内硬化路面,改建院墙和厕所,增添万余元的教学设备和仪器。是年,评为“县级规范化管理学校”。1991年,代表莒南县参加临沂地区"三歌"(校歌、校园歌曲、厂歌)比赛,获一等奖。1992年,评为临沂地区“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1993年,学校向西扩展4.8亩,增建教室18间,十字路镇第二小学(原十字路镇第三小学)合并到该校。设28个班,学生1500余人,教职工72人。是年起,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绩,成为临沂地区首批“规范化学校",“四中心建设示范学校”,“山东省农村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同年参加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获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参加县少先队鼓号比赛,获特等奖。1994年,参加全县五年级学生知识竞赛,获团体第二名。1995年,学校教研室,评为“临沂地区乡、镇先进教研室”。1996年,评为“临沂市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手拉手活动先进学校”。是年,学校向南扩展,搬迁居民12户,增加6亩土地。十字路镇各居民委员会积极筹资,全镇国家干部 (含公办学校教师)每人捐助100元,共筹措资金250万元,用以改建学校。
1997年6月1日,一座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合教学、办公、实验、阅览为一体的高标准教学楼落成;楼前绿化美化,楼后操场加大。办学条件的极大改善,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投资35万元,建起微机室、体操房,增购仪器、图书。教师由“勤奋型”、“经验型”努力向“科研型”、“专家型”迈进。全校成立合唱队、体操队、舞蹈队、乐器组、书法、绘画等12个兴趣小组,各班的课外文体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几年来,有2位教师和8位教师分别在省级和市级讲课中获一等奖,9位教师评为市级骨干教师,4位教师为“临沂市教学新秀”。60多篇教学论文,在县级以上获奖。1997年,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有4名学生分别打破跳高和男子400米、200米,女子800米的全县小学记录。3篇美术作品分获沂蒙杯少儿书画展一、二、三等奖。临沂市首届艺术节,该校参赛的节目获一等奖。全县第八套广播体操比赛和冬季越野赛,该校均获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学校管理,条块结合,纵横上下成网络,形成正规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已命名为“临沂市教育科研实验学校”、“临沂市素质教育实验区”。
大店镇中心小学
1917年由大店地方人士集资建校,时名大店初级小学。借用敦善堂院内房屋10间,设一至四年级复式班1个,学生40人,教师4人,留学日本的庄少庚任校长。
1922年秋,由政府资助,迁至大店东门外玉皇庙,改称区立大店高等小学。增设2个高级班,共有学生90人,教师6人。
1924年秋,学校规模扩大,迁大店西门里兴福寺,占地20亩,房屋65间,改称莒县县立第二完全小学。有初级复式班2个,高级班2个,学生150余人,教师8人。1928年秋,学生增至6个班,240人,教师15人。
1929〜1937年冬,该校逐步发展成为一处正规化的完全小学。7个班,学生300余人,教师16人,多数是大学毕业生。校舍73间,除有固定的教室、办公室、师生宿舍、伙房、会计室外,还有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乒乓球活动室等。有校田93.34亩,其收入作为办学的补充经费。教学设备齐全,并有风琴2架,有军鼓军号,有篮球、排球、网球、铅球、铁饼及活动场地,还有滑梯、木马、翘板、铁环等,课外活动丰富多彩。1930年,莒县召开首届春季运动会,该校获团体总分第三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冬季,学校停办。1938年秋,在东门里慎余堂院内复课,2个复式班,学生80余人,教师7人。1939年夏,日本侵略军占领大店,学校再度停办。
1941年,在东门里名叫“后大园”的一处房子复课,称大店抗日小学。3个小学班,1个中学补习班,共有学生140余人,教师8人。1944年,中学补习班停办,小学增至6个班,学生160人,教师7人。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师生支援前线,学校停办。
1948年11月,学校恢复,在大店各村分散办学,2个高级班几村联办1950年春,各村小学合并,在大店中心成立大店完全小学。占地6亩,校舍71间;7个班,学生310人, 教师14人,刘契秋任校长。
1956年,增加到16个班,学生670人, 教职工26人。秋,附设初中班1个,学生54人,次年夏,合并到莒南师范初中部。1966年,18个班,学生700余人,教职工32人。
1970年,小学10个班(各村还有民办班)。是年再次附设初中班,到1980年发展到8个初中班。
1980年秋,在大店村东现址建成新校, 占地10亩,校舍40间,10个班,学生568人,教职工20人。因为在村西建大店二小,该校改名为大店第一小学,王文福任校长。同年,该校附设的初中班分离出去建成大店联中。
1985年,改称大店镇中心小学。1990年, 学校规模扩大,小学学生800人,学前班1个,学生60人;共有教职工28人。
1996年,学校规模再次扩大,占地38亩,建教学楼一幢,总面积1695平方米。11月21日,大店第二小学合并于此,全校达25个班,学生1660人,教职工70人。
学校加强内部管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评为县级、市级“四中心”达标学校,管理规范化学校。
该校历史悠久,80年来培养了7000余名小学毕业生,多数素质较高,为继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不少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
板泉镇中心小学
1913年由板泉崖村赵化玉创办,称板泉崖初等小学。校址在村后小河北一户民房里,1个班,学生18人,教师1人。1915年迁至村内关帝庙,2个班,学生40余人,教师2人。
1917年,有初等班、高等班各2个,学生100余人,教职工6人,改称临沂县第五区两等小学,赵化玉任校长。1924年,社会不安,学校停课。1927年冬复课,次年发展到5个班,学生160余人,教职工8人。此后,称临沂县第十小学。
1932年暑假,中共党员刘钝之(现名刘谐合,郯城县马头镇人)来校任教,传播革命思想,在学生中培养入党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查,是年冬,先后吸收王任之、薛汉鼎、李伴农、夏林入党。经刘之言批准(详见“党群组织"章),12月17日,建立中共板泉崖小学支部委员会,王任之任支部书记,薛汉鼎负责交通联络。不久,又发展了高立明、何子明、王锡春、王汉侯等学生入党。1933年春,王任之考入临沂五中,支部由薛汉鼎、李伴农负责,发展学生薛连琛、薛从存入党。党支部根据学校工作特点,在学生中组织“读书会”、“讲演会” 等,宣传革命思想。1933年春,中共鲁南第一支部曾两次派交通员到该校党支部联系,第一次是马叙卿,第二次是王元章,时间是旧历四月初四日,还带去《告鲁南同胞书》和“打倒蒋介石!"“推翻国民党政府"等标语、传单,支部连夜翻印,逢集日张贴、散发,在当地影响很大。是年7月,“苍山暴动”失败,该校党支部和上级党失去联系。但支部仍坚持工作,党员集资购买进步书籍阅读,同时还不断发展党员。1935年薛汉鼎考人临沂乡村师范,板泉小学作为临沂地下党和沂水地下党联系的交通站。
1937年,板泉小学党支部的党员从学生到村民共达33人。1938年,日军由临沂东侵,学校停课,党支部一直坚持活动。1939年春,学校复课,5个班,学生200余人。上级党组织以板泉小学党支部为基础,建立中共临沂第五区委员会,李伴农任书记,刘廷栋负责交通联络工作。1940年板泉崖划归沭水县管
辖,1945年沭水县撤销,板泉崖划归莒南县管辖。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占领临沂,学校停办。1948年秋,重新复课。
1950年春,学校定名为莒南县板泉完全小学。仍在关帝庙旧址,新建教室9间。1952年扩建教室6间,全校有房屋32间,6个班,学生270人,教职工12人。校园占地3.6亩,校园后小河北有操场7.5亩。1957年,发展到10个班,学生380人,教职工15人。1960年,达14个班,学生530人,附设幼儿班1个(教师张瑞欣),幼儿24人;教职工共20人。1969年7月,附设1个初中班。1971年起,每年招收4个初中班。1976年、1977年,每年招收2个高中班。1981年,中学班合并于板泉联中。
1985年,迁至板泉驻军营房前现址建校,占地27亩,建校舍30间。抗战前学校党支部成员王任之、夏林、高立明等及老校友共38人捐款1684元予以资助。是年,学校更名为板泉镇中心小学。翌年起,继续扩建校舍,至1990年共建校舍73间,师生全部迁至现址。原校址保留关帝庙正殿3间(学校一直做办公室或会议室),作为对学生的教育基地和离退休教师的娱乐活动中心。
1995年,经验收为市级管理规范化学校。
1997年,有校舍87间,学生16个班(其中学前班3个),853名学生,教职工42人。图书5千册,教学仪器和文体器材价值2.5万元。
坪上镇中心小学
1926年始建,为莒县第十区区立高等小学。校址在坪上村东北角,占地1.5亩,校舍23间,3个班,学生100余人,教职工5人。1933年改称县立第七完全小学。至1937年, 学校规模扩大,6个班,学生200余人,教职工9人。1938年4月,日本侵略军侵入莒南,学校停办。
1942年复课,仍在原址,改称坪上抗日小学。3个班,学生100余人,教师3人。
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学校停办。
1948年恢复教育后,学校规模扩大,到1950年,原校址扩大到5亩,校舍46间,借用民房15间,有12个班,学生400余人,教职工18人,教学设备基本齐全。
1957年,12个班,学生420人,教师20人。
1965年,学校在原址继续扩大,占地10亩,校舍60间,全日班14个,耕读班4个,共有学生720人,教职工28人。
1970年,学校占地面积增加8亩,扩建校舍36间,17个班,学生700余人。附设2个初中班,学生100人。共有教职工35人。
1985年,为普及五年教育,原校址已无法继续扩展,在坪上3个行政村分别建立3处小学。新建的坪上三村小学定为坪上镇中心小学,占地6亩,建2层教学楼2座,有10个班,305人,教职工19人。
1990年,10个班,学生400人,教职工29人。教学设备齐全,仪器配套,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坪上玻璃厂赠给篮球架、单双杠等体育器材,课外活动经常开展。
1993年,经临沂市教育局检查验收,确定为市级中心小学达标学校。
1994年,经临沂市教育局检査验收,授予市级规范化管理学校和教研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1997年,全校10个班,学生527人,教职工28人。青年教师李芳在山东省小学教师数学讲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涝坡乡中心小学
该校建立于1937年,称涝坡小学,10间校舍,2个班,学生80余人,教师5人,李子征任校长。1942年,学校迁至原公社党委旧址。1952年,有教师10人,学生100多人,马彝文负责学校工作。
为了纪念甲子山战役,1953年国务院拨款人民币3亿元(折合现在人民币3万元), 以该校为基础,建立甲子山小学。学校改称甲子山完全小学,占地10亩,校舍35间,8个班,学生345人,教职工17人,卢子文任校长。学校重视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加强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各班办壁报, 少先队大队部办队报,培养出一批爱好写作的学生。
1973年,国家拨款2.4万兀,在原址扩建学校。占地15亩,重建校舍58间。小学8个班,学生394人;初中4个班,学生205人。共有教职工25人。1992年,初中班并入乡中心初中。
1985年,学校改称涝坡乡中心小学。1987年,群众集资2万元,新建教室18间, 美化了校园,充实了图书、仪器及其它教学设备。
1996年,学校扩展岀3亩地,新建教室9间,改建教师宿舍9间。
历年来,学校加强管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成绩显著。1991年评为县级规范化学校,1992年评为县级四中心合格学校,1993年评为县级教书育人先进单位,1994年评为县级文明单位。
羊圈村山头小学
羊圈是个小山村,位于坊前镇东南端,是东川行政村的三个自然村之一。过去,是一片荒山,人们常去放牧牛羊,因离村较远,就在那里圈羊过夜,因而得名''羊圈”。后来,为了种地方便,先后有50多户人家搬到那里,分住在南北相距3里多路的羊圈、花果岭两个山头上。人民公社化时期,成为东川大队第十九、二十两个生产队。
因为去东川行政村要走7里山路,孩子上学成为一大困难。1965年办起耕读班,由行政村派教师任教。因为教学的场所、时间不固定,教师多次更换,学生流动太多,坚持读完五年的很少。
1972年春,公社教育组和大队党支部决定在那里办一处全日制山头学校,派民办教师张立毅老师去任教。3间草房做教室,14个土台子当课桌,23个学生分三个年级进行复式教学。吃饭住宿不好解决,张老师便每天带着干粮,来回步行15里路去上课。雨雪天气,学生到校不齐,张老师就在叫做“花果岭"的地方设一个教学点。那里有17户人家,9个学生。与羊圈相距3里,进行巡回教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不断提高。为改善办学条件,张老师带领学生采槐叶,搞饲养、种植,添置了17套课桌凳,并解决了学生的课本、作业费,还买了300多本图书。1978年,群众出工献料,建起了7间校舍。1980年,达2个班,学生54人,增加了一位民办教师。
办学的条件改善了,张老师精心钻研和把握教材,发挥复式教学的潜在优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76年寒假,全公社小学统考,他所教的一、三、四年级复式班,语文、数学成绩均列全社同年级第一名。到1982年,该校共毕业学生65人,其中升入初中21人;有11人高中毕业,1人本科毕业。张老师评为县级教学能手,临沂地区优秀教师。偏远的山头学校,成为普及五年教育的先进单位。
1982年后,三年级学生去东山小学就读,这里保持一、二年级复式班一个。
1996年学校重新建设,更换课桌凳增加教学设备,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入学率、巩固率达百分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