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沿革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颁布 《奏定学堂章程》,开始推行近代学制。
1912年(民国元年),学堂改称学校。1913年(民国二年),十字路(简称路镇)10家商号出资,创立十字路商办初级小学;板泉崖(时属临沂县)赵化玉创建板泉镇私立初级小学。这是莒南境内最早的两处近代小学,各一个初级复式班,学生分别为40人和18人。1917年(民国六年),大店地方人士集资,政府资助,创办区立初级小学,一个复式班,学生40余人。
1926年(民国十五年),地方集资办学盛行,大店、板泉、坪上、许口、良店等相继创办区立高等小学,各乡都创办初级小学,壮岗等开办私立小学。是年,境内各类小学43处,在校学生1227人。
1928年(民国十七年)上半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告成,履行党化教育,培养建国人才。是年,莒县县立完全小学发展到3处,第一处设在城里,第二处设在城南大店镇,第三处设在城北招贤镇,共有学生600余人。境内有县立初级小学28处,学生860余人;区立初级小学22处,学生680余人;私立小学1处,学生20余人。是年冬,土匪刘桂堂部窜扰县境,大店、许口、道口等多处小学停办。翌年春,刘匪桂堂部被杨虎城部击溃,境内小学一律复课,并有发展。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社会暂时安定,教育呈复兴之势。莒县县立完全小学增至10处,按序号命名。境内有4处:第二大店,第五十字路,第七坪上,第九汀水。板泉镇两等小学改为临沂县第五区板泉镇完全小学。此外,有县立初级小学42处,区立初级小学28处,村立小学4处,私立小学2处。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秋,国民政府推行义务教育,改变管理体制。每区只保留县立小学3处,更名为中心小学。莒南境内共有中心小学11处。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莒县执行部颁“二十四年实施义务教育计划”,全县设短期小学28处。在莒南10处,每处2个班;学生500余人,学习时间一年。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后,国内形势紧张,大店、十字路、板泉崖等交通要道的小学暑假后推迟开学,教师流动,学生减员。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2月,日本侵略军进犯莒县,莒南大多数学校停办,只有聚将台、良店、环河崖等少数学校,共产党员和进步教师坚持办学,并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斗争。
1939〜1940年(民国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日本侵略军频繁扫荡,并在大店等地安设据点,莒南小学多数停办。
1941年1月,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贯彻执行《山东省战时国民教育实施方案》,以“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为宗旨,创办了各种适应战争形势的学校。抗日小学则是抗日战争时期县内普遍建立的学校,有全日班、半日班、早班、午班、识字组等。到1942年,全县各类小学101处,学生3822人。1943年,青年教师张建华在洙边区刘家莲子坡村创办“庄户学”,把教育与儿童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结合起来,适应战争与生产的需要,使该村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92%。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发出通知,在全县推广“庄户学”。是年底,全县小学发展到176处,学生7745人。到1945年5月,全县95%的村办起“庄户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但是,由于在推广中采取了“一刀裁”的做法,“结果,形成相当普遍的形式主义” (1945年7月13日《大众日报》社论),降低了教育质量,影响了小学教育的发展。1945年下半年,贯彻山东省政府《关于整理与发展小学的指示》,及时纠正了上述偏差,在全县逐步发展建立起了一批半日以至全日制的比较正规的小学。“庄户学”的经验在成人教育中得到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46年,贯彻省政府指示,试行小学民办公助的办法,莒南县政府号召群众自聘教师办学,村办和联村办的小学发展较快。
1947年夏,蒋介石军队重点进攻山东,大部分小学教师参加支援前线的工作,参加武工队,坚持对敌武装斗争,教育停办。
1948年9月,山东省举行第三次教育会议,对恢复与整顿全省教育作出具体方案。会后,滨海专署在县内桑庄区莫家龙头村召开教师代表会议,贯彻省定《恢复和整顿小学实施办法草案》,决定在全县恢复发展教育。1949年,全县恢复和建立小学209处,在校学生5307人;一律公办,春季始业,使用省编教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百业待兴,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建设人才已成为亟不可待的问题。1950年,在大力发展初级小学的同时,在十字路、大店、板泉等完全小学举办高小速成班,其它小学招收大龄插班生,为文教、卫生、党政、财贸等部门培养了一批干部。1951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农民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提高。1952年春,群众自办小学呈现高潮,小学发展到412处,学生27700人,比1949年分别增长80%和279%。秋假,经过考试,全县民办教师一律转为公办教师。
1953年,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到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人民生活不断提高,要求教育事业按比例发展,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以满足国家和人民对教育的需求。初小升高小受招生名额限制,西夹河等村办起民办高小班,卧石岭、李家彩等小山村和殷家庄、西许口、西书院等村办起民办小学班;全县共22个民办班,学生610人。是年,全县38个六年级班推迟半年毕业,小学由春季始业向秋季始业的过渡完成。文教科确定路镇、薛家道口完小、书院中小和集西村小为县重点小学,以便总结推广教学经验。
1955年,执行部颁《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开全课程,开足课时,课外文体活动有计划地开展;继续贯彻195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下达的《关于纠正学校混乱现象的指示》,不少学校初步达到了新型正规化的要求。
1958年,“大跃进”开始,按照《山东省实施普及小学教育意见》的要求,采取发展民办小学,招收插班生和在偏僻小村增设公办小学等措施,全县小学发展到715处,学生增至58936人,比1957年分别增长9.6%和25%。由于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师生参加政治运动多,劳动多,破坏了以教学为主的学校秩序。1959年下半年,贯彻国务院《关于中小学教学、生产劳动和生活安排的通知》,教学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1960-1962年,国民经济出现暂时困难,小学教育受到严重影响。1960年9月,从小学和新收初中一年级学生中下放了15周岁以上大龄学生6447人。1961〜1962年,两次共下放公办教师587人回家务农,另有351人口粮转到生产队供应。175处小学被撤销。
1963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好转;贯彻《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得到恢复。1964年,贯彻国家主席刘少奇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指示,发展半工(耕)半读班1028个,学生25326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次年,大部分巩固下来,转为普通民办小学班。
1966年春,大搞“课堂突出政治",开始削弱基础知识的教学。入夏之后,“文化大革命”开始,受中学师生“造反”和“大串连”的影响,教学秩序发生混乱,但还能维持上课。暑假,中学停止招生,六年级毕业的学生留校“参加革命”。12月份,全县小学“停课闹革命”。几天之内大字报贴满校园,一部分教师离开学校搞“大串连”,学校的领导大部分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一部分教师被打成“牛鬼蛇神”。学校工作停顿,校产受到严重破坏。
1967年3月以后,全县小学陆续“复课闹革命"。但教师无教材,学生无课本,复课流于形式;有时两派师生互相攻击、辩论,根本无法学习。
1968年,开始实行春季始业,学制改为五年一贯制,教学秩序开始恢复。但教材被大量削减,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严重削弱。是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山东嘉祥县马集公社小学教师侯振民、王庆余“建议所有(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的一封信。12月底,全县公办小学教师被强行下放回原籍,造成多数小学的工作又一次陷入混乱。
1969年,管理区所在村和一些大村、个别的小村办起初中班,共146处,从小学选拔师资,使用小学校舍校具,小学教育质量受到影响。
1970年春,下放回本大队的公办教师召回重新调整分配,学校秩序稍有好转。
1971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对建国后17年的教育工作做出荒谬的''两个基本估计”。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师生参加劳动多,课堂教学受到影响。
1972年,对被打成“走资派”罢了官的学校领导,重新定职定位,学校秩序进一步好转。
1973年,由春季始业改为秋季始业。下半年,《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和《一个小学生的日记摘抄》。1974年1月下发“马振扶公社中学事件”的通报,同年6月开展“批林批孔”和“反击右倾翻案风这些政治运动掀起了“反潮流"、“反复辟”、“破师道尊严”和“读书无用”的浪潮,使全县小学秩序再度出现混乱。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认真贯彻教育部修订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建立健全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强调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一切按教育规律办事,建立起正常的教学秩序。
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教育部制订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颁发了《小学生守则》。教育局把普及小学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作出全面规划,逐步健全了普及小学教育的岗位责任制和档案,并发动群众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是年,一年级入学33670人,是历年来招生人数最多的一年。
1984年,全县有学龄儿童90822人,入学89046人,入学率98.1%。1985年春,经省政府检查验收,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12〜15周岁儿童普及率,均达到并超过省定标准,批准为普及初等教育合格县。为加强学校管理,巩固普及成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确定路镇第二、第四小学,分别为莒南县第一、第二实验小学。
1987年,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改革管理体制,实行县、乡(镇)分级办学,中、小学分部管理。全县25个乡镇分别建立了中心初中、中心小学,分工负责本乡(镇)的中、小学教育工作,改变了联中、小学混合,由中心小学统一管理的状况。层层制订计划,落实措施,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步伐。
1988年,开始对小学教育实行内部规范化管理。县教育局下达了《中小学教育规范化管理100条》,重在强调领导干部和教师的职责,以及小学生一日常规。是年,全县有小学796处,在校学生9111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39%,巩固率98%,毕业率99.1%。1992年进行全县教育“三制”(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改革,对学校布局进行调整,通过合班并校,撤销小学245处。从是年起,加强教育质量管理。层层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到1997年,筵宾、相邸等9处乡(镇)中心小学被评为县级规范化学校,第一、第二实验小学和路镇、大店等7处中心小学被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全县小学教育在继续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档次的基础上,重视了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同年,建聋校一处,招收2个小学班,学生25人,使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进一步提高。
1995年,由于80年代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一年级入学新生开始减少,小学需要重新布局:扩大了学区小学的招生规模,许多相邻村庄办起了联办小学。全县小学由1992年的551处,调整为496处(不含联小的教学点)。1996年继续调整,到1997年,全县有小学493处(不含联小的教学点),有利于加强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1997年,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召开座谈会和暑假培训,广大教师在思想上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县教育委员会制定《小学教育工作评估细则》,改革教育教学评估标准和评价手段;取消小学升学考试,按“就近入学”的原则,直接升入初中;下发《关于义务教育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把实验小学和十字路镇作为素质教育实验区,考试取消百分制,实行“特长+等级+评语”的评价方法,素质教育在全县小学开始启动。
莒南县小学基本情况统计表
莒南县各乡(镇)小学设学村庄统计表 (按1997年各乡(镇)所辖村庄统计)
莒南县各乡(镇)小学设立情况一览表 (按1997年各乡(镇)所辖村庄调査统计)
第五章小学教育
第二节学制课程教材
学制
科举教育无学制。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颁布 “癸卯学制”。规定初等教育为9年,分为两段,初小5年,高小4年。入学年龄为7岁。
1912年(民国元年),教育部公布“壬子学制”。小学修业年限改为7年,初小4年,高小3年。学堂改称学校。翌年建立的路镇、板泉小学均照此学制执行。
1922年(民国十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壬戌学制”。规定初等教育为6年,初小4年,高小2年,为“四•二”分段制。改“初等小学”、“高等小学”的称谓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境内的小学随之执行。
1928年(民国十七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戊辰学制”,后称“现行学制规定推行“国民教育制度”,改初级小学为“国民学校”,完全小学为“中心国民学校”。这一条款在今临沂市各县并未实行,仍用“壬戌学制''规定的称谓。“戊辰学制”规定小学修业年限仍为6年。境内所有的小学均按此学制执行,一直沿用到抗日战争初期。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在实行“戊辰学制”的同时,为推行国民义务教育,在各地推广短期小学。学制1年,有的2年。课程以国语、算术为主,使用统一的短期小学课本。毕业后达到初小程度。在境内有20处, 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办。1940年,莒南小学执行《山东省战时教育实施方案》。小学修业年限为6年,实行初、高“四•二”分段制。入学年龄适当放宽,初级8~12岁,高级12〜16岁。1942年8月,《山东战时小学课程标准总纲(草案)》规定:为适应战时环境,小学修业期分初、中、髙三级,各级均为2年,每学年分为3学期,每学期定为12〜15周。全县小学随即执行,不久,被“庄户学”取代。1948年恢复教育后,全县小学仍沿用民国时期的“四•二”分段制。1950年6月,教育部初等教育司选定北京6所小学从秋季起进行小学五年一贯制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发《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内中规定:“小学修业年限为5年,实行一贯制。入学年龄以7足岁为标准。”由于师资、教材等条件不具备,在县内没有推行。
1953年11月26日,政务院在《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中规定:“关于小学五年一贯制,从执行情况看来,由于师资教材等条件准备不足,不宜继续推行。因此
从本学年起一律暂行停止推行。小学学制仍沿用'四•二,制,分初高两级。初级修业期限四年,高级修业期限两年。”是年,小学一律改为秋季始业。全县小学沿用“四•二”制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初期。
1969年,全县小学一律改“四•二”制为五年一贯制。改秋季始业为春季始业。到1974年又恢复秋季始业。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学入学年龄为6周岁。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同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在转发国家教育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中指出:“目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实行小学6年、初中3年的'六•三'制,或小学5年,初中4年的'五•四,制,或九年一贯制。小学5年、初中3年为过渡学制,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因此,目前的五年制小学不要急于向六年制过渡。” 所以,县内小学学制一直为五年制。
附―
莒南县小学执行的学制演变一览表
课程
清末,境内私塾的教材多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千家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易经》、《礼记》、《春秋》、《左传》等。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制定的 《钦定学堂章程》,对蒙学堂和寻常小学堂的课程分别作了规定(见表5—7)。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对初等、高等小学堂的课程作了修订,初小分完全科和简易科两类;各种学堂的课程,分别规定了必修课和随意课(见表5—7)。
1912年(民国元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规定;初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学、游戏体操、图画、手工、唱歌、裁缝;高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学、中华历史、中华地理、博物、理化、图画、手工、体操、游戏、裁缝、外国语、农业、商业。初高等小学一律废止读经科。每周授课数初小22〜29节,高小30~32节。(见表5—8)翌年建立的路镇、板泉小学均按此执行。
1915年(民国四年)7月,袁世凯政权发布《国民学校令及高等小学校令》规定:高小恢复读经科,高小女生缝纫科扩大为家事科,其余学科不变。同年,在《预备学校令》中规定:初小恢复读经科。至此,境内的初髙小恢复了读经。
1917年(民国六年),乡间私塾充斥。政府为改良私塾,开设训练班,对塾师进行短期训练;规定改良私塾的课程,按照短期小学或普通小学的课程设置。
1920年(民国九年),将国文改为国语。
1923年(民国十二年)6月,国民政府公布《新学制课程纲要》(见表5-8)规定:初、高小一律废止读经科、修身科、外语科。初等小学设:国语(语言、读文、作文、写字;改文言文为语体文)、算术、社会(公民、卫生、地理、历史)、自然(自然、园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音乐、体育。
1929年(民国十八年),教育部颁布的 《小学课程暂行条例》(见表5-8)规定:合三民主义、公民为党义,手工、图画改称工作、美术,合历史、地理、卫生改称社会,乐歌改称音乐。这次改革以简化课程为目的,在形式上, 将过去的科目,能合并者尽量合并,以免科目繁多。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教育部公布 《小学课程标准》(见表5—8),党义改称公民训练,工作改称劳作(家事、校事、农事、工艺)。小学课程有公民训练、卫生、体育、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劳作、美术、音乐10科。初高级开设学科相同,授课时间有异。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教育部公布 《修正小学课程标准》(见表5-8),规定:初小合自然、社会为常识,一、二年级合劳作、美术为工作课,合音乐、体育为唱游课,取消卫生课,卫生习惯部分归并公民训练中,卫生知识部分初级归并常识科,高小并于自然科。自四年级起加珠算(见表5—8)。
抗日战争时期,县内小学初高级均设国语、算术、常识、音乐、体育等科。适应抗战的需要,摘抄报刊内容供高年级学习。每周一次社会活动,出黑板报和帮助烈军属抬水、扫院子等。
1942年8月,山东省教育厅颁布《山东省战时小学课程标准总纲(草案)》,规定:初级设国语、算术、音乐、体育,中级加设常识,高级加设地理、历史(见表5-9)。
1948年,教育恢复。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布《恢复和整顿小学实施办法草案》,根据这个草案的精神,对小学课程设置、各科教育内容和时间作了详细规定(见表5—10)。
对初级小学各科内容的规定是:
国语:包括读、写、讲三方面,以能识1800-2000字、能读通俗报纸、能写简单的书信、能当众发言为标准。
算术:包括笔算、心算、珠算三方面。笔算能运用整数四则计算日常帐目,珠算能学会加减法,一、二位乘除法为标准。
常识:以能了解一般的政治、社会、自然常识为标准。
唱游(低年级)、音乐、体育(中年级)、美术(低年级、高年级):根据当时形势和师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和要求。
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每天不超过1.5小时。
对小学高年级各科教学内容规定为:国语:能阅读通俗报纸、刊物,看懂法令文告,能写简单的书信和文章,会用四种常用的标点符号。算术:学会加、减、乘、除运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小数、分数、百分数的计算。政治常识;包括本省有关农村的一些政策、法令, 一般时事政策和社会常识。史地常识:着重中国社会发展概况、中国近代史及中国政治经济地理。自然常识:包括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生产知识、卫生知识等。音乐:能初步掌握简谱,会唱一般歌曲。美术;培养欣赏图画的兴趣,学会简单的图案画。体育:着重基本动作,团体操,养成纪律性和体育锻炼的习惯。
1902—1910年清政府颁布的小学课程
1912—1936年民国时期小学课程设置对照表
1942年《山东省战时小学课程标准总纲》每周教学时间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2年颁布第一个五年一贯制的小学教学计划,将“国语”改为“语文”,“美术”改为“图画"。语文课包括阅读、作文、写字三科,三年级以下取消了常识课,四、五年级不单设珠算课。县内小学未普遍实行五年一贯制,仍实行“四•二”分段,课程设置执行这个教学计划,使用部编第一套小学六年制教材。每天第一节课前安排15分钟为朝会时间,包括上早操、纪律时事教育和检查个人卫生等。每周举行一次周会,每次以60分钟为度。周会内容分高、中、低年级安排。原则上以文娱活动为主,总结一周的学习和纪律,结合实际进行时事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课外活动,低年级每周3小时,中年级每周4小时,高年级每周5小时,分散在5天进行。每次活动,低、中年级30分钟,高年级45分钟。活动内容,以体育游戏为主,同时联系教学进行教具制作、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活动;根据学生个人爱好,开展音乐、舞蹈、绘画等小组活动。1953年秋颁发试行并经1954年修订的《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对小学教学计划作了两次修订。根据两年试行的结果,1955年9月教育部颁布《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对小学教学计划作了较大的修订。新的精神是开始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和加强劳动教育及体育,更完整地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同时符合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以便更好地达到培养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员的目的(见表5-10)。
1955年部颁《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
1955〜1959年,小学教学计划变动较大。每学年上课总时间由原来的38周改为34周,减少了语文、算术、历史等课的教学时间。各年级每周增加体育和生产劳动各一课 时。每课时间为45分钟。:1958年,高年级每 周增加农业常识课一课时(见表5-12)。 1959年生产劳动课,三、四年级每周增加一课 时,高年级每周增加二至三课时,全年上课时 间由原来的34周增加为36周(见表5—13)。
1961-1962年,贯彻“积极慎重”教改方针,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全年教学时间保证34周,取消了农业常识课和生产劳动课,四年级以上每年集中进行2周的生产劳动。1963年
增设周会、生产常识和劳动课,改算术为数学。 全年教学时间延长至36周零1天。1965年, 将历史、地理、自然合并为常识课,一、二年级 将唱歌改为唱游(见表5-14)。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教学无计划,学生无课本,读《毛主席语录》和念报纸。中、高年级主要学习《毛主席著作(乙种本)》,低年级选学《毛主席 语录》和《老三篇》。
1969年,增设了农业常识课。1972年,毛泽东思想教育课恢复为政治课。体育课改为“军体”课,增设了“学工学农”课。全年上课44周,每课时40分钟。课外活动每周三至四次,每次40分钟(见表5—15)。
1976年,粉碎江青为首的“四人帮”以后,课程设置的混乱状况逐步纠正。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小学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常识、音乐、体育、图画等课(见表5—15、5—16)。取消劳动课,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外语课。根据临沂行署教育局通知要求,1979年秋开始,在路镇二小、四小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1981年秋根据上级指示停开。1979年7月,教育部《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小学设课8门,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自然常识、体育、音乐、美术,并开科目5至8门。全年上课一至三年级42周,四年级40周,五年级38周。每周上课26课时,自习4课时,文体科技活动4课时,形势教育和班队活动2课时,每周学生在校活动36课时(见表5—17)。
1981年秋,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见表5-18),规定重开历史、地理课;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常识课改为自然课;增加课外活动,全年教学时间36周。这一教学计划的颁布,使小学课程设置得以固定下来。
1993年执行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的《小学课程计划调整安排表》(见表5—19)。一年级开始使用全国统编《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三年级设社会课。各年级减少语文、数学授课时数和每周在校活动总量。
1997年,一至五年级均已使用《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开始执行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的《调整后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四”学制全日制小学课程安排表》(见表5—20),四、五年级取消历史、地理,合并为社会课。一、二年级从“地方安排课程”中拿出一课时作为劳动课。在校活动总量与1993年《小学课程计划调整安排表》之规定相同。
1957—1958学年度小学教学计划
说明:
1.每学年实际上课34周,复习和考试时间在外。
2.各年级每节课的时间以45分钟为准,第一、二学年每节课的中间应该有2~3分钟的 “课外活动”。
3.五、六学年语文教学时间,比原计划每周增加一节。增加的教学时数作为练习巩固和作文写字等用。
4.算术内的珠算,仍在四、五学年进行教学,第六学年也可教珠算,每周各一节。
5.农村小学(包括小城市)五、六学年增加农业常识,每周各一节。每周实际上课时数是28节或27节,不设手工劳动课的27节。二部制的班级还可以减少语文或体育一节,上26节课。
6.城市小学手工劳动课,师资条件具备的应该开设,条件不够的暂不开设。农村小学原则上不设手工劳动课,但有条件的小学也可以开设。不开设的学校一至四年级可改上唱歌、语文、算术。
7.各年级每周新设“周会”一节,以便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时事教育。增加周会的目的,是为了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校应该根据每个学期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结合学生思想状况,以及时事方面、社会方面反映的新问题,有计划地向学生进行实际的思想教育。虽没有固定教材,但要有教育计划,不应临时乱抓一把。
&小学五、六年级,一般均应增设农业常识课。于今年秋季开始,教材由省编印。
9.作文教学。一、二年级可在阅读课内做些基本练习。从第三学年起作文课每周两节,每两周写作一次。每次用一节课或两节课的时间,由教师自己掌握进行。口述课与写作指导的时间,亦由教师自行掌握安排。为了增加学生写作练习的机会,各小学可以增加作文次数。或两周写一次周记,或用墙报等形式进行写作练习。写作指导虽不规定固定的时间,但必须结合批改或分发作文有计划地进行,或拿出单独时间来进行。
10.写作教学除初年级可按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时间进行,高年级也可以从语文课中抽出一节课时间进行教学。
11.汉语可由教师在可能范围内进行教学,无条件的暂不教。
12.关于学生自习问题。为了保证学生更好地复习巩固所学的功课,可在当堂教好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自习时间,连同以前规定的作业时间在内,一般是一、二年级每天不超过一小时, 三、四年级不超过一小时半,五、六年级不超过两小时。1959—1960学年度小学教学计划表
1963年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教育部颁布)2.数学课包括算术和珠算,珠算五年级每周二课时,六年级每周一课时。珠算的上课时间,可以适当集中使用,农村小学可以另外增加时间,提前在四年级开设珠算课。
3.校内外自习时间,一般可作如下安排:小学低、中年级每天一课时,高年级每天1.5课时。课外作业分量由学校教导处和班主任统一掌握。
4.上课时间。每节课45分钟。一年级在上课的45分钟内活动3〜5分钟。
5.劳动时间。可以集中安排使用。
1965年4月,山东省第一教育厅(当时执行国家主席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山东省和天津市成立第二教育厅,专管半工半读教育)下达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修订意见》。《意见》指出:我省现行的中小学教学计划,课程门类及每周授课时数安排较多,学生不能得到应有的时间参加政治活动和生产劳动。有的则规定过细过死.学校没有机动余地,不能适应各地学校的实际情况。现根据毛主席历来对教育工作的指示和全国教育厅局长会议加强“以阶级斗争为主课”的政治思想工作,适当增加劳动,适当减少课程门类,精减教材,减少课时,保证学好基础学科,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小学设政治课。一至六年级每周一至二节,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和时事、政治教育。要特别加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思想教育。语文课,包括讲读、作文和习字。一至四年级每周14〜15课时。五、六年级每周11-12课时,习字,除课堂指导外,应加强平时练习。算术课,包括算术、珠算、记帐常识,教学时数由各校自行安排。体育课,一至六年级每周二课时。音乐课,一至四年级每周二课时,五、六年级每周一课时。图画课,设或不设由各校自行确定。五、六年级历史、地理、自然、农业常识合并为常识课,每周3课时。教学时间一、二、三年级全年9个半月,四、五、六年级全年9个月。六年级因升学考试,教学时间可缩短二至三周。城市小学年龄较大的学生,在农忙时间,可组织下乡劳动,与贫下中农实行“三同”。农村小学应根据贫下中农的需要,适当增加劳动时间,农忙假以八至九周为宜。校内劳动总计10天。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军事体育、民兵训练。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进行阶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等教育。
1972年小学教学计划表
山东省1977—1978学年度小学教学计划表
1978—1979学年度小学教学计划表
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81年始)
临沂地区教育局在《关于认真执行部颁〈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的意见》中规定:
1.教学和假期时间安排:寒暑假延长到10周。全年教学时间改为上课36周,复习考试4周,机动2周。农村小学可用假期时间和劳动时间放农忙假。
2.课程:(1)思想品德课。根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精神,将现行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一至五年级每周各一课时,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进行生动活泼的初步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形势教育;(2)语文课。各年级课时有增减,为加强小学生的写字教学,在一至五年级的语文课内,每周各安排一课时写字;(3)外国语课。由于师资准备不够,中小学教材衔接问题没有解决好,小学一般不开设;(4)自然课。改为从三年级起开设,三、四、五年级每周各二课时;(5)恢复地理、历史课。在四年级开设地理课,五年级开设历史课,每周各二课时; (6)珠算课。在小学三年级必须按教学大纲规定进行珠算教学,在四、五年级应结合小数等有关部分的计算,继续进行必要的珠算练习。
3.小学每课时的时间:一、二年级可定为35分钟,三、四、五年级可定为40分钟。每节课后休息10分钟,每天第二节课后的休息时间延长为20-30分钟。如果校舍条件有困难,一、二年级仍可排为40分钟,但须在每节课中间安排5分钟的室内休息或活动。
小学课程计划调整安排表(1993年始)调整后的九年义务教育
“五•四”学制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安排表(1997年始)教材
晚清,初、高等小学堂使用的教材是由官设编书局编纂,经学部审定后印行的。教材内容见下表:
(一)初等小学堂教材(二)高等小学堂的教材(三)初等小学堂五年完全科国文教授书目录
1.孔子世家赞
2.劝学
3.来孝女
4.兄弟手足之义
5.虫
6.潮
7.蜃楼
8.学战
9.平定粵匪
10.曾文正王
11.续
12.曾文修沿金陵城垣缺
口碑记
13.战士之战
14.仁爱
15.齐田氏祖于庭
16.俾斯麦
17.普法之战
18.红十字会
19.水陆通商
20.税关
21.玻璃
22.造纸
23.新疆设行省
24.九月九日送菊书
25.临江之麋
26.黔之驴
27.永某氏之鼠
28.郭筠仙使西读程
29.续
30.曾惠敏使西日记
31.薛叔松出使日记
32.续
33.国籍
34.我国侨居海外之民
35.身体
36.戒缠足
37.戒鸦片
38.中日之战
39.续
40.日俄之战
41.白雪歌
42.王摩法与裴迪书
43.五大洲
44.亚洲诸国大势
45.欧洲诸国大势
46.非美澳三洲大势
47.地方自治
48.续
49.续
50.我国风俗宣统元年十一月学部图书局印行)
1912年(民国元年),教育部下令禁用清政府学部印行的教材,规定学堂所用教材须由教育部审定。抗日战争以前,境内小学使用的教科书,大都是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印行、教育部审定的,少数是自编的。教材及教学时数如下:
(一)民国四年国民学校教科书新国文八册目录
1.国史大概
2.续
3.续附历代记年表
4.干支
5.舟车(一)
6.舟车(二)
7.邮政
8.电报
9.电话
10.种树
11.艺
13.爱国
12.水汽循环之理
14.警察
15.选举权
16.租税(一)
17.租税(二)
18.赵奢
19.分业之利益
20.戒轻率(一)
21.戒轻率(二)
22.旅馆
23.盐
24.金属
25.纸币
26.积贮(一)
27.积贮(二)
28.通商
29.赌博之害
30.少年
31.军人
32.兵器
33.狮虎
34.大山
35.大湖
36.慈善事业
37.慈幼
38.人体
39.痔疾40.鼠疫
41.鼠疫防治
42.虫
43.牛马
44.行政
45.立法
46.司法
47.世界强国
48.待外国人之道
49.游历之乐
50.毕业附演说 稿
(二)国民学校教学时数表(民国五年教育部公布)
(三)高等小学校各科教学时数表(民国五年教育部公布)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以前,境内的小学仍用战前的课本。1941年莒南县民主政府建立后,教材不统一,有的用山东省战工会文教处编审的《战时小学课本》,弄不到这种课本的,有的抄读战前的课本,有的念《庄农杂字》的“人生天地间,庄农最为先”,有的念报纸,学识字。没有算术课本,由教师出题计算。
1942年以后,使用滨海行署文教处印发的战时小学课本,只有国语、算术两种。多是县文教科翻印的油印本。有的学校只发给教本,学生相互抄读。
,《战时小学国语课本》编辑大意
一、本书遵照山东省教育处颁布的《战时小学课程标准总纲草案》编辑。
一、本书选材,力求合乎儿童心理,自儿童的实际生活岀发,以灌输其民族思想.,抗敌精神,生产兴趣,提高其品质,陶冶其性情,培养其用语作文的技能。
一、本书文体包括各种记叙文及说明文、议论文、诗歌、剧本,教学时应以各种文体的特点分别决定教学的办法。
一、本书每册三十课,每三课间性质相近,可供一星期教学之用。
一、本书每册约计十周可以教完,但随各校具体情形,可以酌增减,务以儿童能切实接受为原则。
一、本书各课多采取抗战前各书局高小课本及战时各报纸杂志等,而加以改编。书后附有各课出处,教学时可参照原文。
(内容、格式,原文照录)
《战时小学国语课本》高小第二册目次
一、台儿庄大战
二、火烧飞机场
三、收复娘子关
四、一个热烈的庆祝大会
五、毛泽东(一)
六、毛泽东(二)
七、送别晋西北士绅参观团
八、送别晋西北士绅参观团
九、悼左权将军
十、愚公移山
十一、小朋友的宝贝
十二、小张的日记
十三、盐伕的扁担十四、戚继光
十五、勇敢
十六、一张通知单
十七、摆渡的母女
十八、五个英勇的红色战士
十九、实行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二十、实行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
二一、两张契约
二二、一斤肉(一)
二三、一斤肉(二)
二四、买义气的冯欢
二五、暴风雨
二六、马
二七、海上日出
二八、苏赫巴图和外蒙古
二九、蒙古人骑马
三十、沙漠的回忆附
本册各课出处《战时小学国语课本》第五册(共50课)目录
1.日本侵略中国
2.“五九”国耻
3.讨袁运动
4.汉奸汪精卫
5.打倒亲日派
6.岳飞(一)
7.岳飞(二)
&岳飞(三)
9.新风波亭(一)
10.新风波亭(二)
11.猜谜
12.说笑话
13.谁在天上
14.雨
15.只怕自己不努力
16.脏儿
17.苍蝇和蚊子
18.苍蝇和蚊子
19.打防疫针
20.戒烟酒
21.开河凿井
22.合作社
23.参观工厂
24.要买本国货
25.这是什么
26.情报
27.村民大会
28.空舍清野
29.站岗
30.青纱帐
31.胡阿毛(一)
32.胡阿毛(二)
33.阎海文烈士(一)
34.阎海文烈士(二)
35.革命烈士——理琪
36.“九一八”
37.东北好地方
38.下关东
39.东北抗日联军
40.王德林将军
41.滴滴滴
42.要守时间
43.孩子和小鸟
44.小麻雀
45.壁上一个钉
46.猩猩和猴子
47.瞎子摸象
48.老鼠拖鸡蛋
49.秋虫音乐大会
50.秋风吹战场
《战时小学常识课本》中年级第一册(共36课)目录
1.我的生活4.怎样使牙齿不痛7.小先生
2.小明的肚子痛了5.眼耳鼻要怎样保护8.救亡日
3.我的消化器6.学校的卫生9.儿童团10.儿童节
11.苏联儿童的一封信
12.我们的校园
13.春耕
14.植树
15.种高梁
16.怎样防止黑穗病
17.我们的菜园
18.农民救国会
19.改善人民生活
20.减租减息
21.一个苏联农民的自述
22.慰劳抗日军人家属
23.我的家庭
24.我家的用具
25.鸡害病了
26.养猪
27.慰劳抗日军
28.抗日军
29.抗日的政党
30.山东省
31.山东的抗日根据地
32.看地图
33.山东的物产(一)
34.山东的物产(二)
35.“五卅”惨案
36.济南和青岛
1944年,县内小学全部转为“庄户学”, 教材是根据当时抗日战争的形势任务编写的。
如:1.路条
兹有XXX村XXX因XX 事去XXX,希沿途岗哨见条放行为荷。
X X村村公所 XX年X月X0
2.查汉奸儿童团真能干,站岗放哨查汉奸。
3.防备鬼子来抢粮
南风吹,二麦黄,快收快打又快
藏,防备鬼子来抢粮。
4.活捉汉奸朱信斋、李亚凡
去年打开石沟崖,活捉汉奸朱
信斋,今年打开赣榆县,活捉汉奸李亚凡。
1946年,全县小学统一使用山东省政府教育厅审定、滨海行政公署教育处编写的教材。初小有国语、算术、常识。高小有国语、政治、算术、自然、历史、地理。
《高级小学国语课本》第二册(共32课)目录
1.升到高级了
2.今日
3.日记
4.读书要问个“为什么”
5.小鸟学飞
6.高尔基的童年
7.咱替他们做了些什
8.组织起来
9・ 吴家枣园雇工待遇(二)
10.红谷和白谷
11.“三八”纪念节通知
12.韩淑芬的故事
13.马杏儿的故事(一)
14.马杏儿的故事(二)
15.她怎样学习着筑先先生
16.艰苦学习的纪丕福
17.抗属学生的母亲
18.实行减租减息改善
19.实行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二)
20.两张契约
21.鲁南进行曲
22.徂探山起义
23.火烧飞机场
24.哀悼民族老英雄范
25.鸟
26.海上日出
27.暴风雨
28.劳工国
29.我从陕北回来
30.繁荣的十字路
31.临沂风光
32.王顺庄的新面貌《高级小学历史课本》第二册(共14课)目录
1.秦的统一
6.道教和佛教
11.蒙古帝国
2.农民大暴动
7.唐代大帝国
12.明朝的两件大事
3.两汉的内政外交
8.唐代文化
13.满清的统治
4.三分鼎足
9.契丹南侵
14.欧亚交通
5.两晋南北朝
10.变法和抗金
《高级小学自然课本》第二册(共18课)目录
1.苍蝇和蚊子
2.两种可怕的传染病
3.益虫和害虫
4.益鸟和害鸟
5.怎样饲养家畜
6.水中的食用植物(一)
7.水中的食用植物(二)
8.微生物的种类
9.酱、酱油和醋
10.食用的油类
11.盐的制法
12.人体的营养和发育
13.皮肤的卫生
14.劳动与健康
15.秤和天平
16.常用的工具
17.疥疮的病源和治疗法
18.烫伤、烧伤、冻伤
1947-1951年,使用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根据老解放区和国艮党统治区的小学课本重编和审定的教材。这套教材的思想性和系
统性,较建国前的教材有所改进。
1947-1951年莒南县小学使用下列教材
1952〜1955年,使用教育部编第一套12年制中小学教材。教材的编辑方针强调“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给学生以系统的、巩固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打下他们参加国家建设或升入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
1955年莒南县小学使用下列教材
1956〜1966年,使用部编第二套12年联而结合我国实际不够,渐进性不足,教学中制中小学教材。该教材由于过分强调学习苏感到“要求高,分量重,内容深”。1963—1964年莒南小学所用教材文化大革命中,原小学教材停止使用。1968年,县内小学使用山东省教育厅革命委员会编的暂用教材。
山东省教育厅革命委员会编暂用教材
一年级:小学暂用语文课本
小学暂用算术课本(第一册)
二年级:小学暂用语文课本
小学暂用算术课本(第二册)
三年级:毛主席语录、老三篇
小学暂用算术课本(第三册)
四年级:毛主席语录、老三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小学暂用算术课本(第四册)
五年级: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著作选读(乙种本)、毛主席诗词、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小学暂用算术课本(第五册)
六年级: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著作选读(乙种本)、毛主席诗词、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小学暂用算术课本(第六册)
小学暂用科学常识(五、六年级均用)
1972-1978年春,使用省编五年制小学教材。教材以纠正所谓“三脱离”,用实用主义的观点任意增删,致使教材跳跃性太大,各学科的科学体系被打乱,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被严重削弱。
1978年秋起,使用部编第五套十年制中小学统一教材试用本。这套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力求正确体现理论和实际、政治与业务的关系,十分注意加强和精选基础知识,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
1981年,教育部又组织人力,本着适当减少教材分量,注意学习坡度,调整难易,有目的地安排教材顺序的原则,对试用本进行了修订。1982年秋起,使用部编全日制五年制小学修订本教材。
1983〜1992年,使用全国统编教材《五年制小学课本》。
1993年起,从一年级始使用《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到1997年全部使用该教材。
第三节学校管理
行政管理
清末,学堂内的行政领导设堂长一人。堂长以下设董事、监事各一人,协助堂长管理学堂事务。
中华艮国成立后,学堂改称学校。高等小学设校长一人,下设教导主任、学监、事务主任各一人。1926年,小学教导主任改称教务主任,学监改称训育主任。校长总理校务,教导主任负责教学,训育主任负责管理学生,事务主任管理文卷、经费、校产等。1940年冬开始,贯彻执行《山东省战时国艮教育实施方案》。翌年元月,莒南县民主政府成立,下设文教科,各区设文教助理员,乡设教育委员,并采用学区制,乡教育委员兼任学区中心小学校长,并兼管各村小学行政。各级小学所在村设立文教委员会,对学校负责监督、提建议、帮助招生和解决学校其他困难。教师定期向村文委会回报工作和征求意见。各级小学,均受县区两级领导。
1948年,山东省政府公布《恢复和整顿小学实施办法草案》,规定初级小学设校长一人,教师在五人以上的,除设校长外并设教导主任和事务员各一人。校长、教导主任和事务员均兼任教员。莒南县设文教科,各区设文教助理员,下设学区,以学区中心小学校长管理各村小学。各小学所在村仍设文教委员会。1951年,全县10个区,每区在区公所驻地村镇设完全小学一处。1952年,全县13个区,又在王庄、草岭后、良店、道口、许口、高榆、白常、泉子头等大村增设完全小学。这些完全小学,设校长、教导主任、事务员各一人;都兼教员。有些完全小学还要兼管学区工作。校长由教育局提名,县长任命。教导主任和学区中心小学校长由教育局任命。:1956年,各区撤销文教助理员,区公所驻地完全小学校长改称中心小学校长,负责管理全区小学行政。1958年春,各区恢复文教助理员,从乡长、乡党总支书记或区武装部干事当中选配,学区也按一乡一个学区设置,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1962年,各公社中心完全小学都配备校长、教导主任和会计,有的还配备了副校长。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校造反组织夺权,管理体制混乱。
1968年,莒南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下设“教育革命领导小组",领导学校的斗、批、改。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办以后,公社成立“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大队成立“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小组”,管理社、队小学。1972年,县教育组已正常开展工作,随后各公社也成立教育组,由文教助理员任组长,配备业余教育干部和会计,管理全公社中小学和政治夜校。下设学区,有校长一人,较大的学区配备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管理联中和小学。全县128个管理区,设置128个学区,学区校长、教导主任,由县教育组任命。
1984年,乡(镇)成立“中心校”,下设学区,管理全乡(镇)小学。1988年,乡(镇)成立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简称教委办),“中心校”撤销,建立小学、初中、幼教、成教“四个中心直至1997年,由中心小学管理全乡 .(镇)的学区小学和村小学。
近年学龄儿童减少,小学实行几村联办,扩大了规模。到1997年,已有洙边、演马、板泉、相沟、朱芦、陡山、团林、涝波等8个乡(镇)取消了“学区",由中心小学直接管理村小学;其他17个乡(镇)仍由学区小学管理村小学。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莒南县小学实行校长责任制(绝大多数小学没建立党支部)。“文化大革命”期间,管理体制混乱。1978年以后,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见下图);小学的党支部书记都是校长兼任,实际上还是校长领导学校。,1986年,实行岗位责任制以后,仍然是校长负责制。1988年临沂地区教育局印发了《农村中小学规范化管理检测细则表》(附一)莒南县教育局认真组织实施和检测评估,至1997年,小学的行政管理日趋规范。莒南县小学教育管理示意图
附一
1988年临沂地区
农村中、小学规范化管理检测细则表(一)
1988年临沂地区
农村中、小学规范化管理检测细则表(二)
1988年临沂地区
农村中、小学规范化管理检测细则表(三)
学生管理
清末小学堂的学生管理,执行清廷颁布的《学堂管理通则八章》,对学生的言行约束极为严格(见附二)。
中华艮国成立以后,小学执行教育部颁布的《学校管理规程》,内容共九条;
第一条本规程为各学校管理学生准则。
第二条凡养成学生品徳之各项管理规则,学生应遵守之。
第三条校长、教员及学监负训育学生的责任,对学生所施行的训告,学生应服从之。
第四条校长应按照学校种类状况,订立管理细则。凡教室、自习室、操场、食堂、寝室等及其他关于学生应遵守之规约,须分条规定之。
第五条学生在校得于课余设游艺、体育、音乐等有益身心之会,但须得校长允许, 并由职员督率之。
第六条学生对于教学、校务事宜,如确有意见,得出面提出或面陈本校教职员,听候采择,但不得固执己见,借端要挟,以致妨碍学业。
第七条学生行为如有违背学校规则者,校长应分别轻重,予以相当的儆戒。
第八条学生有犯校规匿学者,非实有俊改有正确的保证,不得再入他校。
第九条本规则适用于各种学校。
“规程”对学生的约束比之清朝的《学堂管理通则》,放宽了很多。但由于长期受封建教育的影响,多数学校执行得不好,体罚学生的现象在各校普遍存在。
抗日战争时期,贯彻“教育为战争服务的方针”,为粉碎敌人的扫荡,全县小学坚持“五不”教育,并以此为小学生守则。内容是:(一〉不告诉敌人一句实话;(二)不报告干部
和八路军的情况;(三)不报告地洞和粮食; (四)不要敌人的东西;(五)不上敌人的学,不参加敌人的少年团。
1948年冬,小学教育恢复,县文教科规定,管理学生要用民主的方法,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新中国建立以后,全县小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采用循循善诱和民主管理的方法;由于受过去封建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管理学生习惯于简单化的方法,对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时有发生。1954年秋假,全县小学干部和部分教师代表在大店集会,对体罚学生的行为和闹不团结、乱搞男女关系作为“三大碉堡”,进行重点“围攻”。此后,直至“文化大革命”,普遍采用说服教育和民主管理的方法,体罚学生的现象基本不再发生。
1955〜1997年,贯彻《小学生守则》(附三),以“守则”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小学生守则》修改过四次,对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培养起了很好的作用。“守则”的内容比较原则,1988年国家教委发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试行)》二十条(附四)。全县小学认真贯彻实施,对学生的管理进入了规范化阶段。
附二
《学堂管理通则八章》
有关学生管理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五方面:
第一、品行考核。内容有言语、容止、行礼、做事、交际、出游六项。在讲堂内由教习考核,在斋舍由监督及检查官考核。
第二、教训。在讲堂或礼堂悬挂《圣谕广训》。平时教习传集学生至礼堂,行礼以后,敬读《圣谕广训》一条。并宣讲尊崇孔教,爱戴大清帝国。
第三、礼节。每逢朔日、元旦、庆祝日、纪念日及开学、散学日等,必举行礼仪。对万岁牌、至圣先师牌位,行三跪九叩礼,礼毕,学生向总理教习行三揖礼。
第四、行为。学生禁例有六:(1)不准与闻不千己事;(2)不准干预国家政治及学堂事务;(3)不准离经叛道,妄发狂言怪论及著书妄谈刊布报章;(4)不准充报馆主笔及访事人。(5)不准私自讲阅稗官小说及逆书;(6)不准联盟纠众,立会演说及潜附他人会党。
附三
小学生守则
(1981年8月26日教育部发布)
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二、按时上学,不随便缺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三、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四、讲究卫生,服装整洁,不随地吐痰。
五、热爱劳动,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六、生活俭朴,爱惜粮食,不挑吃穿,不乱花钱。
七、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
八、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
九、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拾到东西要交公。
十、诚实勇敢,不说谎话,有错就改。
附四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
(1988年8月10日国家教委发布)
一、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二、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平等待人。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和残疾人。要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三、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要用尊称,不直呼姓名。
四、尊敬父母,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正确教导,不任性;外出或回到家要打招呼。
五、待人有礼貌,会使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到他人房间要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和休息。
六、遇见外宾要有礼貌,热情大方,不围观尾随。
七、诚实,不说谎话,有错就改;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还;损坏公物要赔偿,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公。
八、不挑吃穿,不乱花钱;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要节约水电。
九、穿戴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漱口,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十、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 有病有事要请假。
十一、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大胆发言,不懂就问,发言先举手,回答问题响亮;课间做正当游戏。
十二、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做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洁净,独立完成;考试不作弊。
十三、坚持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认真做广播操和眼保健操;读写姿势要端正。
十四、积极參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认真做值日,不怕脏、不怕累。
十五、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衣物用品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刷餐具、做简单饭菜等家务劳动。
十六、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在公路、铁道、码头玩耍和追跑打闹;不违章骑车。
十七、乘公共车、船要主动购票;主动给老幼病残人让座;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观看演出时不随便走动,要保持安静,演出结束时要鼓掌致谢。
十八、爱护公共财物,爱护花草树木和庄稼;不在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保护有益动物。
十九、不玩火、防触电、防溺水,不做危险性游戏。
二十、要看有益图书、报刊、录像。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遇到坏人坏事要主动报告,敢于斗争。
考勤与考绩
(一)考勤学生要按时到校上课和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因病、因事不能到校者,应履行请假手续。遇到特殊情况不能请假的,事后要申明理由或补假。
学生因病、因事需要连续请假3个月以上者,应办理休学手续。
学校建立考勤簿,定期检查总结。对于无故旷课、迟到、早退者,要给予教育或适当处理。学生全年旷课累计3个月者,应予留级。
(二)考试制度清末小学堂的考试主要有五种:(1)临时考试,一月一次或间月一次;
(2)学期考试,半年一次;(3)年终考试,一年一次;(4)毕业考试;(5)升学考试。小学毕业升中学,得先由本学堂初试,再由学政考试决定去留。
成绩记分,用百分制,分五等:最优等80〜100分,优等60—79分,中等40〜59分,下等20〜39分,最下等20分以下。
高等小学堂的记分方法,除临时考试外,其他考试都把平日品行分数作为一科,加入总学科分数中平均。
民国时期,境内小学的成绩考査,主要有平时考査、期中考试、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学年考试与学年第二学期的期终考试合并进行。毕业考试与修业的最后学年考试合并进行。
考试记分主要用“四级制”记分法和百分制记分法两种。平时考查、课堂提问、书面作业多用甲、乙、丙、丁四级制记分法;前三级为及格,丁级为不及格。书面考试用百分制记分
法;60分以上为及格,以下为不及格。
抗日战争时期小学的成绩考核,主要有平时考查、月考、学期考试、毕业考试;平时考查用“四级制”记分法,其他考试用百分制记分法。
新中国建立以后,采用的考査方法,主要有平时考查(月考或期中考查)、期末考试、学年考试。成绩的评定,1954年以前用百分制记分法,60分为及格;1954年下半年开始,用五级制记分法(5.4.3.2-1),3分为及格。升学考试仍用百分制记分法。由于习惯,五级制记分法只推行到区中心小学和学区小学,其他小学没有实行。1958年,教师中新成分增加,全县只少数教师仍用五级制记分法。1959年冬,全县小学第一次统考,用百分法统计成绩。以后,五级制记分法在全县基本停止使用,普遍地用百分制记分法。
(三)升级、留级、毕业制度清末小学堂有严格的升级、留级和毕业制度。年级考试成绩“最优等”和“优等”的学生允许升级并发奖;成绩“中等"和“下等”的留级;“最下等”的得减品行分数的十分之一,在学堂补习一年, 期满后若无长进,发给修业凭照,令其出学。
民国时期,春秋两季都招生的学校,学期考试成绩决定升留级以及是否补考。学期考试成绩都及格的升级;主科(国语、算术)两科不及格的留级;非主科三科以上不及格的留级;主科一科非主科两科以上不及格的留级,一科不及格的补考。补考及格的升级,不及格的或者留级或者随另班复读。
一年一次招生的学校,学年考试成绩决定升留级与是否补考。
以上两种类型的学校,都是毕业考试各科及格的毕业,主科两科不及格的,或主科一科非主科两科以上不及格的,或非主科三科以上不及格的留级。主科一科非主科一科不及格的,或非主科两科不及格的补考;补考及格的毕业,不及格的或者留级或者发给修业证书。操行成绩不及格的不能毕业。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缺乏有文化的干部,小学未毕业的学生即可参加各种干部训练班,或直接当干部,升级、留级、毕业虽有制度,但主要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掌握。
新中国建立以后,升级、留级和毕业制度执行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暂行规程(草案)》的规定,年终学业成绩及格的准予升级,不及格的由教师给予补习,补习后国语、算术仍有一科不及格或其他学科有二科不及格的留级。学生修完小学课程,操行和学业成绩及格的,准予毕业。学业成绩不及格的,教师予以补习;补习后及格的准予毕业,不及格的留级。毕业由校长发给毕业证书。1953年以前,全县小学毕业证书由莒南县人民政府验印,报文教科备案;1954年起,由区中心小学验印,不再报文教科备案。1956年以后,小学毕业证书由学区小学验印。1993年起,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小学毕业和升初中考试一次进行,不再发小学毕业证书。
奖励与处分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本着积极引导、正面教育为主的精神,1956年,莒南县制定《对学生奖励处分的暂行办法》:
(一)奖励:小学生具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可给予奖励:
(1)一贯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的。
(2)遵守纪律,努力学习,成绩优良或有显著进步并热心帮助其他同学的。
(3)积极參加课外文体活动,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并能帮助同学积极锻炼身体的。
(4)热心参加家庭和学校的生产劳动及杜会公益劳动,并且成绩显著的。
(5)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关心
集体的。
(6)有特殊良好行为的,如拾金拾物不
昧,防特防火,乐于帮助他人的。
奖励方式:(1)口头表扬。(2)发给奖品。
(3)发给奖状。
(二)处分:小学生有下列表现之一的给以处分:
(1)有严重违反《小学生守则》行为的。
(2)不努力学习,不遵守纪律的。
(3)骗人、打架、赌博或侮辱、谩骂教师、校长及其他学校工作人员的。
(4)不遵守公共秩序,违反政策法令,破坏公共财物,在校内外有造谣、偷窃等不法行为的。
(5)有其他严重违反学校规定及违法行为的。
处分方式:(1)警告;班内警告需报校长批准,校内警告需校长批准,由教导主任办理。(2)记过:校务会议通过,全校公布。(3)留校察看:校务会议通过,全校公布,并通知其家长。(4)开除:校务会议通过,报区(镇)政府审查批准,并通知其家长。
1989年,莒南县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及山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附四)等文件及评比条件和办法的精神,制定《中小学生奖励处分试行办法》:(1)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可评为“三好学生",学校给予表扬奖励, 并记入档案。(2)学生违反国家法令和学校规章制度,学校要进行教育,并根据情节轻重、态度好坏,分别给以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处分。(3)给学生留校察看以下的处分, 需经学校领导批准。其中留校察看处分要报教育局备案。(4)对受处分的学生,要积极帮助教育。对悔改表现好的,按有关规定报请上级领导批准,可撤销处分。(5)学生受到奖励、处分,或撤销处分,应及时通知学生家长。
学籍管理
新中国建立后莒南县规定:(一)入学录取的新生和插班生、复学生,得在开学时办理入学手续并注册。
(二)休学学生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暂时不能继续上学者,需办理休学手续。先由学生家长出具申请书,交教导处审批并发给休学证书。休学以一年为限,期满不能复学者,应继续申请休学,否则不保留学籍。
(三)复学休学期满后,可在学期开始前向学校申请复学,交验休学证书和相应证明材料,经学校批准后,可编入相衔接的班级学习。学期当中不办理复学手续。
(四)转学学生因居住迁移等原因确需转学时,须向学校申请,经学校审查批准后办理转学手续。同意转入的学生,需交在原校的成绩单、品德评语等材料,并进行文化测验,然后办理入学手续。
(五)退学因病不能继续学习者,或被勒令退学及其他特殊原因经学校同意退学者,办理离校手续,发给肄业证书。
1980年起,为保证学龄儿童和12周岁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达到普及小学教育的标准,莒南县要求:小学所在村建立0岁〜12周岁儿童登记册、在校学生登记册;每年登记一次,一式两份,一份学校自存,一份交学区小学存档,以加强学籍管理。
1986年起,全县小学的学籍管理,按《山东省中小学学籍管理条例》规定进行(附五)。
附五
山东省中小学学籍管理条例
一九八六年五月
—、总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改革和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特制定本条例。
二、新生入学
第二条新生应按时到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如开学后两周不到校办理手续,则取消其入学资格;如因病或特殊情况不能如期办理,必须在开学后两周内持有关证明向学校请假,但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一个月。
第三条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后,即取得学籍。学校应造具名册,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同时按有关规定中学建立学生档案,小学建立学籍卡片。
第四条新生入学后,如发现有伪造证件、其他学校在籍学生、同级学校已经毕业的学生等情况之一者,即取消其学籍。
第五条按照(85)鲁教人字16号文件规定,招生时,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中学每班不超过50人。接受正常转学后,小学班额不得超过50人,中学班额不得超过56人。
三、转学和借读
第六条学生因家庭住址迁移确需转学者,须持有关证明向学校申请,经学校审查批准后,发给转学证明书并将学籍卡或档案交转入学校。学生持转学证和户口簿到转入学校办理转学手续。
学生在受处分期间一般不予办理转学手续。
第七条一般中学学生不得转入省、市 (地)重点中学。同级重点中学之间可以办理转学,但须经必要的考查,方可转入。
第八条军人子女,部队转业干部及交地方安置的离退休干部子女,华侨、烈士子女等,随迁转学时应遵照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 妥善安排。
第九条学校一般不收借读学生。但学生父母双方出国工作一年以上者、父母双方支援边疆建设者可准予在其亲属所在地学校借读。夫妇双方从事野外工作或流动性较大的工作者,其子女如需在其临时工作所在地借读,需经所在单位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协商解决。
第十条凡要求借读的学生,应持父母所在单位和原校证明及借读所在地亲属户口簿,到接收学校的教育主管部门办理借读手续后,方可入学。
第十一条借读学生的毕业、升学按下述原则办理:借读学校的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如分两次进行,借读学生应先在借读学校参加毕业考试,然后回原地参加升学考试;借读学校的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如系一次进行,借读学生应回原学校参加毕业和升学考试。
借读学生在哪里参加毕业考试,即由哪里发给毕业证书。
转学和借读的学生,均应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四、休学和退学
第十二条学生因病需长期治疗,小学和初中学生经乡镇级以上医院证明,高中学生经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学校核准,准予休学。
第十三条休学期限一般为一年。学生在休学期间,保留学籍。休学期满仍不能复学者,应持规定级别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 经学校批准后,可续办休学手续。
第十四条学生休学期满需要复学者,应由本人提出申请,经规定级别医院或有关单位证明,学校审查批准后,方可复学。
休学和复学的学生,均应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高中学生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退学:在同一年级留级两次,继续学习有困难者;连续休学期满两年不能复学者; 高中学生擅自离校一月以上,又无特殊原因,作自动退学处理,由学校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除名。
小学生和初中生除丧失学习能力者外, 不予退学。
第十六条处理学生退学,应做好学生本人和家长的思想工作,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并备案,由学校发给退学证。
对后进学生,不得借故迫使他们退学。
五、考核
第十七条学校每学期一般只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有些科目可根据平时成绩进行考评,不必进行考试。
第十八条考试科目可根据学科特点, 采取口试、笔试、实验、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 评分逐步采用等级制(即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不要按分数排名次。
第十九条学生的评语和鉴定,应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主要反映学生政治思想品德、智力、爱好、特点以及参加各项活动的情况,评语和鉴定由班主任在听取教师、团、队、班委会、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写出,要力求做到实事求是、准确恰当,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适当指出他们的缺点,提出改进意见。毕业鉴定要同学生本人见面。
六、升级、留级、跳级
第二十条学生各科学年成绩均及格以及经补考符合规定者,应予升级。
第廿一条学年成绩不及格或未參加考试者,在下一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前进行补考。
经补考后,高中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留级: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中有两门不及格者;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中有一门不及格其他学科有两门不及格者;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均及格,其他学科有四门不及格者。
在实施义务教育的地区,对补考仍不及格的小学和初中学生,可采用留科不留级的制度。如果所留学科到毕业考试时仍不及格, 则根据规定,发给相应的证书。在暂时还没有实施义务教育的地区应严格控制小学和初中的留级人数,对确实不能跟班学习的学生,也应按不超过同级学生数的5%予以留级。
中学毕业班学生不准留级。
第廿二条学生成绩优秀、智力超常,经考核实际水平达到高一年级程度者,如本人自愿、家长同意,经学校批准,准予跳级学习,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七、毕业、结业、肄业
第廿三条学生修业期满,经考核,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均达到合格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
中小学毕业证书由省教育厅统一规格并监制。
初、高中毕业证书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定、编号、备案、有条件的要在相片一角加盖钢印。
笫廿四条学生毕业考试成绩有不及格者,准予补考一次。补考后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毕业,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
中学: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中有两门不及格者;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中有一门不及格者,其他学科有两门不及格者;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均及格,其他学科有四门以上不及格者。
小学:语文、数学两科均不及格者。
第廿五条学生修业一年以上因病或因故中途退学,发给肄业证书。对自动退学的学生,不发给肄业证书。
八、奖励与处分
第廿六条对品德、智力、体质全面发展或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凡受到校级以上的奖励,要记入学籍卡或档案。
各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按省教育厅有关规定评选,由相应各级颁发省教育厅监制的证书。其他单项表彰和奖励,由各市(地)自行决定。
第廿七条学生违反学生守则、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国家法令,学校要与家庭配合进行教育,并可根据其情节轻重,态度好坏,给予适当处分。处分分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
第廿八条给学生留校察看以下处分, 需经学校批准。其中,留校察看处分要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给学生开除学籍处分要严格掌握,并须经县(区)以上教育部门批准。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处分记入学籍卡或档案。
第廿九条对受处分的学生,要积极帮助教育。经教育对错误有深刻的认识、进步显著的,经学生评议,领导批准,可撤销处分。对已撤销的处分,不记入档案。
第三十条学生劳教、少管期满后,年龄在16岁以下者,经劳教、少管部门证明,可以申请复学,原学校应予接收。
第三十一条学生受到奖励、处分或撤销处分,学校应及时通知学生家长。
九、其他
第三十二条学生非正常死亡,所在学校应向教育主管部门写出报告,并须同时报省教育厅。
第三十三条在实施本条例过程中,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制订相应的辅助性措施。
第四节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
教学方法
自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到民国初年推行新教育开始,对先读字音、后解字义、死记硬背的方法已经有所改进。随后,又从日本、欧美传入“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比较、总结、应用)、“三段教学法”(新授、复习、应用)和“实验教学法”。继而,又有“自学辅导法”、“自动教学法"、“分团教学法”等。1922年(民国十一年)美国教育家杜威来华宣传“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提倡儿童本位教育,名曰“设计教学法”,即以儿童兴趣为中心,以事物为中心,各科都围绕这个中心进行教学。国内陶行知又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学说,推行小先生制。这些教学法,对当时境内小学的教学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限于多数教师教育理论水平低,教育行政部门又不经常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和实践,教学设备也差,在教学中则很少运用,一般仍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方法。
抗日战争时期,注重教学的思想性和实用性,提倡启发式,废止注入式。由于战争环境加上大部分教师文化水平低,平时忙于社会工作和疏通教材,教学方法改进不大。
1944年,推广刘家莲子坡“庄户学”的经验,教学上采取“提出问题,民主讨论,学生教学生”和“结合实际进行教学”的方法,教学工作有所改进。
1948年恢复教育后,贯彻山东省第三次教育会议精神,教学要求联系现实斗争和学生实际,“根据各科性质不同,多采取启发、研究、讨论、实验、实习等方法”。
1949年,贯彻山东省《恢复和整顿小学实施办法草案》,教学方法“采用启发诱导,注重课堂讲授及反复练习,启发儿童研究兴趣,使儿童用脑思考问题,防止单纯注入式办法”。1950年2月,全县教师在温水泉集训,进一步学习《实施办法草案》,强调对学生启发诱导,防止注入式教学。秋假,全县教师在良店集圳,文教科编印了业务学习材料《小学教育拾零》,提出破除“唱读、以词解词、抄书答题”等教学上的三大恶劣传统;任干亭、姜学朗等几位教师介绍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动脑动口的积极性的经验,推动了教学方法的改进。
1952年寒假,全县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和一部分骨干教师在莒南一中集会,有薛家道口等小学介绍了学习苏联经验,改进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的做法。1953年积极学习苏联经验,改进旧的教学方法。
1954年,学习苏联伊.阿.凯洛夫《教育学》和普希金教授《教育学讲演录》,推行“五环节教学法(组织教学、检査复习、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中体现五个原则(直观性、量力性、自觉性、系统性,巩固性)。秋假全县小学干部和各学区教师代表在大店集训,有十字路、坪上、南沟河等小学介绍了运用“五环节教学法"和五级制记分法的体会,并印发了五环节备课簿的表格。五环节教学基本符合人们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对全县小学改进旧的教学方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五环节表格备课容易使课堂教学机械、凝固,很快停止使用。
1956年,学习苏联专家普希金在北京组织中学语文《红领巾》一课公开教学分析课文的经验,强调高年级分析课文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咀嚼过细。下半年起,学习推行赵廷为教授倡导的讲读法,阅读教学重视了读的指导和训练。作文教学开始重视口述作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高年级的算术教学强调应用题要列解答计划。教学手段主要是大小黑板、常识挂图和自制的识字卡片。
1958年,在教育革命中提倡大胆革新,大胆创造。由于极“左"思想的影响,出现了一些违背教学规律的做法,如:教学放“卫星”、“大跃进”、“集中讲、集中练、抓关键、突重点” 等,一课时“完成”五课时的教学任务,学生囫囵吞枣、消化不良。1960年,根据中央“教育必须改革”的指示精神,批判教学中的少、慢、差、费,全面贯彻“四个适当”: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对教材进行“砍、换、补、合”,增添与当时形势相适应的内容。语文教学学习黑山小学经验,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大量写作。算术教学,知识归类,重点讲解。常识教学,革新除旧,减少循环,当堂消化。
1962年,贯彻山东省烟台教育会议精神,提倡教学“精雕细刻”,对学生“因材施教”,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学质量。
1964年,贯彻毛泽东主席的“十大教授法”,强调启发式,要求精讲多练,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1965年,贯彻毛泽东主席的“七三指示”,减少学生在校活动的总量,强调当堂消化,减少作业练习量。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改革”所谓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使新中国建立后十七年来逐步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遭到批判、废弃,片面强调开门办学,片面追求教学方法的表演艺术化(唱语录歌、表演唱等)、社会化(请老党员、老干部、老贫农作报告,写家史、村史、公社史等),违背教学规律,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这期间,莒南县革命委员会教育组也组织过几次全县性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活动。如1973年,高年级阅读课推行岭泉小学教师王振兰的启发式教学,低年级数学推行上海市“口算、笔算、珠算”三算结合的教学经验。不久,“反回潮”和 “批林批孔”运动相继开展,改进教学方法的活动在全县基本停止。
1978年起,经过拨乱反正,全县小学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开始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针对十年浩劫造成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和基本技能缺乏的现状,提出加强双基教学的要求,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启发学生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县小学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采用讲读、讲解、问答、演示、实验、练习等综合运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低年级在识字过程中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作文教学从观察入手,表达有序;数学教学注重口算、笔算结合,培养运算能力。高年级阅读教学,强调启发思维,“一课一得”,精讲多练,培养阅读能力;作文教学强调有感而发,言之有物;数学教学强调一题多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82年,在前两年全县教师大练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识字教学注重组词、扩词,提高理解和应用的能力;阅读教学加强朗读训练,体会感情,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教学提出听算训练,培养听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984年,开始实行单元教学。乡镇中心教研组和学区年级备课组组织单元教材研究,进行单元备课,组织单元教学。县教研室拟定单元自测题,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单元自测,学校教研组和学区年级组进行单元教学分析,任课教师进行补教补学。
1986年,全县教师学习布鲁姆掌握学习的理论。低年级语文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音、义、形最佳结合。高年级阅读教学以训练为主线,从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根据思想内容学习表达方法。数学加强概念教学,体现直观、概括、具体化的思路;应用题教学强调分析法综合法结合运用, 一题多解,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1988~1990年,全县教师学习《现代教学论讲座》、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等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按照教育规律进行教学。注重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动力作用,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疑筛选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较好地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精神。
1991年,全县教师继续学习现代教学理论,贯彻执行临沂地区教研室制定的《教学常规》、《教学管理常规》、《教学评估意见》,教与学渐趋规范。
1992年,学习河南新乡的经验,在全县开展不同学科的说课活动。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备课、说课、讲课紧密结合,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
1994年开始,通过讲课比赛、说课比赛、评课、课堂教学评估等活动,在全县推行临沂地区教研室构建的“学科教学基本模式”,有:中高年级“三段五步”阅读教学模式;低年级 “阅读四层次,识字三步走”阅读教学基本模式;还有数学“五步程序”教学模式,思想品德课“五段式”教学基本模式,自然课“三段五步”教学基本模式,劳动课“五步教学”基本模式,使学科特点突出,以期教学行为规范化,保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基本要求得以实现。
附一
抗日小学三个年级复式“三段教学法”国语课教案
附二
中高年级“三段五步"阅读教学模式附四
“五步程序”数学教学模式
教研机构
1952年,文教科成立视导组,除小学视导员1人,还有聂昌福、王厚春、王兴让等,负责检査指导全县小学的教学工作。:1955年,视导组撤销。
1956年4月,文教科设教研室,有小学教研员林庆明、庄维林2人。以后不断充实人员,小学的教学研究和视导工作统一进行。
1959年下半年,王光裕任教研室副主任。1960年,教研员分3组,中学组1人(王锦亭),幼教组3人,小学组6人,仍是视导教研统一进行。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研工作停止,教研
员主要是写典型材料和总结报告,参加扫除文盲的活动和到农村蹲点等。
1978年,各公社成立语文、数学、常识3个中心教研组,各学区成立年级备课组,疏通教材,研究备课。
1980年开始,教研工作开始起步。教研室小学组仅1人,兼管小学教育的普及和视导工作,教研工作通过组织公开课和视导工作进行。
1981年教研室小学组充实人员,庄维林 (兼管普及教育)、张彭福分管语文教研,范高贤分管数学教研和普及教育。
1982年,邵明学、柏永秀先后调入,教研室小学组增加到5人,有了学科分工:语文2人,数学2人,普及教育工作1人。同时,建立了语文、数学两个中心教研组,每个公社和十字路镇第二、第四小学各有2人分别参加活动;各公社也相应成立两个中心教研组,每个学区有1〜2人参加;各学区成立年级备课组,任课教师参加。全县教研工作开始形成网络,推动了教研工作的开展。
1984年进行机构改革,教育局成立普教股,教研室小学组只负责教研、视导两项工作。同时,随着各级干部的调整,中心教研组成员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1987年,各乡(镇)的语文、数学中心教研组成员进行调整,同时建立了自然中心教研组。全县建立了一个复式教学中心教研组。各乡(镇)语文、数学、自然三科各确定一人为乡(镇)的兼职教研员。1989年,各乡(镇)设教研室。
1994年,县教育局改为教育委员会,教研室小学组改为小学教研室,各乡(镇)的“教委办”改为教育委员会,设专职教研员3人,负责组织全乡(镇)小学的教研工作。
1997年,县小学教研室进一步充实力量:副主任潘旭、孙永俭,教研员唐致华、周殿淑、孙晓强。各科教学研究均有分工,从县、乡(镇)到学区、学校,教研工作已形成健全的网络。
教研工作
1956年4月,文教科成立教研室,主要任务是协助视导员进行视导工作(是年冬视导员撤销,小学视导、招生、毕业等工作均由教研室负担,直至1984年教育局设普教股)。6月,在路镇区良店小学办普通话培训班一期,学员一百余人,时间6周,由孙文鹤、郭金良主讲,为莒南县小学用普通话进行教学的开始。10-11月,在鱼台完小“蹲点”进行听课、兼课,总结教学经验,培养典型,由卢绪基、李勇等老师举行一系列全县性的公开课。
在阅读教学中推行讲读法,提岀选择性阅读和顺序观察的要求,解决大部分教师不适应长课文(当时不少课文在10页以上)教学和复述课文、口述作文的困难;在算术教学中要求新旧知识紧密联系,应用题教学提倡分析法,列解题计划,理清思路。12月,参加全县视导。寒假,在路镇、坪上、道口、夏庄(现临沐县府所在地)分四片集合全县教师进行视导总结,语文教学推行讲读法,算术教学强调直观、概括;同时,集合全县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学习新中国首次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及说明,并组织贯彻施行。
1957年,整风反右运动逐步开展。上半年,在路镇、板泉、鱼台等完全小学检查语文《大纲》的执行情况。下半年,在几处农村小学检查教学工作,总结李家桑园小学王金纯老师低年级识字教学义、音、形三步走,老龙腰小学李玉老师三年级口述作文的教法,把他们的教案印发全县小学。
1958年“大跃进”时期。上半年,组织编写《莒南县小学乡土历史课本》,印发全县,作历史课补充教材。
1959年,4月底至5月上旬,组织力量对石莲子公社的小学进行全面视导;对视导中发现的教学秩序混乱的十几处小学,5月中旬再次进行重点视导。写出视导报告,通报全县,对全县小学及时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发挥了促进作用。寒假前组织全县统考,使教学秩序恢复正常。
1960年,上半年组织全县学龄儿童普查,同时,在路镇完小“蹲点”,帮助办小工厂、小农场、小饲养场,召开现场会议,在全县推广。下半年,教研员分别到路镇、大店、板泉、坪上、夏庄五处完全小学“蹲点”,学习黑山县低年级集中识字的经验,办五年一贯制试验班(每校一至两个一年级班,1962年停止试验);同时,到各公社检查和安排师生生活。
1961年,上半年教研员住在路镇完小“蹲点”,组织一次全县性公开课,探讨低年级语文教学“生字的出现”,高年级阅读教学的 “文道统一”,算术应用题教学分析法、综合法的运用。下半年,对涝坡公社进行视导,时间10天,重点视导涝坡完全小学,对学区小学和部分村小作一般检查。视导结束,召开全公社教师会议进行总结。
1962年,上半年组织全县视导,检査落实烟台教育会议提出的以教学为中心的要求。下半年帮助板泉完全小学校长庄维林、道口完全小学教导主任王占鹤总结领导教学的经验。在秋假全县小学校长、教导主任会议上,他们分别作了“预见矛盾,解决矛盾,抓好教学”和“做教学法指导员”的书面发言。会议要求学校领导千方百计抓好教学。
1963年,以“学雷锋”为中心指导学校的阶级教育,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麦假,县教育局召开中小学干部会议,路镇、白常和板泉等几处完全小学,分别介绍了向学生进行阶级教育和开展助人为乐活动的做法。
1964-1965年,“四清”运动深入开展,各项工作突出政治,教研员投入“四清”运动。
1966年春,通过各种会议和到学校检查及巡回听课,强调课堂教学突出政治,甚至要求把突出政治落实到每一个小数点上。是年夏,“文化大革命”开始,教研工作停顿。
1972年,组织部分中小学干部到江苏省如东县、吴江县和上海闸北区参观学习电化教学、识字教学和“启发式”的运用。秋假,全县小学教师在十字路集会进行革命大批判。会议期间,孙家娥、马玉亮等教师分别介绍了写字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做法。
1973年4月,在高家柳沟小学举行全县性的语文、数学公开课,要求在挖掘教材思想内容的同时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8月,在路镇、大店、坪上分片举行公开课,强调开门办学,理论联系实际,克服教学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生产劳动的偏向。在岭泉小学举行公开课,高年级阅读教学推行王振兰的 “启发式”教学,低年级数学推行上海市“口算、笔算,珠算”三算结合的经验。
1978年11月,在高家柳沟召开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全县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和部分教师参加,时间5天。会议总结了恢复高考后一年来的教学工作;中小学分组对思想政治教育,班主任工作,语文、数学等各科教学,进行经验交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下一步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双基教学,启发思维,培养能力。会议对中小学干部集中精力抓教学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80年开始,组织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全县教师业务能力。4月初,在大店完小召开教研工作会议,各公社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参加,传达临沂地区教育局在蒙阴县举行的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表演现场会精神,对与会人员进行听写生字、听算、口算等基本功测试,并且听了陈玉美等几位教师的讲课。通过这些活动,与会人员对练习教学基本功产生了兴趣,提高了认识。会后,在全县掀起了普通话朗读、板书生字、听算、口算、笔算等大练教学基本功的热潮。
1981年暑假,举办心理学讲习会。全县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参加,庄维林主讲,历时11天;同时印发了讲文,会后组织全县教师系统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
1982年4月,在学校、学区、公社层层评比的基础上,举行全县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临沂地区教育局、教研室和临沂县教研室的有关同志莅临指导。岭泉公社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丁元彪、刘桂华和李春杰等,分别获得语文、数学高低年级组第一名。8月,临沂地区举行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莒南县有徐家铨、陈兆平、陈庆德、诸葛松昌、丁元彪、王书葵、刘桂华、钱修芝、李春杰、王统忠、刘汝珍、李学奎12人(前2人为校长,分别参加语文、数学组)和岭泉公社=子学区全体教师参加,分语文、数学高低年级4个组进行比赛。莒南县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二名,高年级语文组第一名,并向地区分管教育的副专员和全体参赛人员作了普通话朗读和板书粉笔字表演。下半年起,根据地区教研室的意见,增加项目,进一步开展大练教学基本功活动。同时,分县、社两级组织教师通研全国统编教材,明确要求,把握重点,研究教法。
1983年5月,分学区、公社、县逐级召开课堂教学回报会。每个公社和路镇第二、第四小学,分语文、数学高低年级各选4名教师到县城讲课,回报教学基本功的练习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同时,各派教导主任一人参加评课,藉以提高业务水平。下半年,在高家柳沟举办普通话培训班两期,柏永秀主讲,培训教师82人,推动了全县的普通话教学。
1984年,开始进行教材教法过关和单元教学,使全县教师把握教材,促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利用暑假,分两次组织教学骨干120人,集中学习语文、数学教学大纲,分析教材,研究教法。以他们为骨干,以乡、镇或学区为单位,对学历不达标的教师进行教材教法辅导。经过两次全县考试,到1986年已有2182名教师取得教材教法过关合格证书。在此期间,通过举行公开课、印发单元自测题、期中、期末测试题和教研员巡回检查指导等形式,组织全县教师进行单元备课、单元讲课、单元评课和单元补课,单元教学逐步走向正常化、制度化。
1985年,组织全县教师学习《心理学讲话》,提高理论水平;从全县到乡(镇)举行公开课,探讨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阅读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层层进行教学论文评选,检查理论联系实际,共评岀县级优秀论文126篇,推荐4篇到临沂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参评。
1986年,组织全县教师学习《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小学语文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法》和布鲁姆“掌握学习”的理论,同时,评选课堂教学能手。每个乡、镇和实验小学分别推选语文、数学教师2至3人到县城讲课参评。全县共评选岀课堂教学能手128人,6人评为地区骨干教师。
1987年,组织青年教师汇报讲课。每个乡、镇和实验小学推选28岁以下的语文、数学教师2至3人到县城讲课,体现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阅读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数学概念教学的直观、概括、具体化,应用题教学的发散思维训练。经过评比,分一、二、三等予以奖励,促进了全县教学改革的落实,激发了青年教师改进教学的积极性。
1988年,在学习教育理论、开展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上半年,在全县开展“人人讲一堂最佳课”的活动;讲课要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各乡、镇和实验小学分别推选4〜6名教师到县城讲课评比,评选出最佳课执教人88人。分三个等次奖励,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下半年,评选各学科教学的骨干教师。根据业务能力,工作态度,教学成绩三个方面,从学校、学区、乡镇到县层层评比,共评选出县级骨干教师82人,地区级骨干教师5人。这些活动,促进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
1989年9月,组织全县教师学习《儿童教育心理学》、《现代教学论》,进一步提高教师群体的业务素质。是年,第二次评选骨干教师共65人;从中组织16人,分4个小组,每组高低年级语文、数学各1人,到各乡镇进行巡回讲课,向全县教师进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简称“三为主”)教学示范。
1990年,组织全县教师学习《素质教育》、《愉快教育》、《教学常规》等教育理论著作及有关法规,同时开展优质课评选活动。全县教师每人讲一堂优质课,体现“三为主”。到1991年,112人参加县级讲课评选,61人获县级优质课奖励,滕聿芝被评为山东省小学体育教学能手。
1991年4月,临沂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五届年会在莒南县举行,莒南县各乡(镇)、实验小学、学区共150余人参加,进一步推动了语文教学的改革。同时,各科教学的改革同步进行,崔丽霞被评为山东省小学历史教学能手。
1992年,开始按临沂市教研室制定的各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首先分学科培训乡(镇)教研员和中心小学教导主任,使课堂教学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向规范化发展(语文、数学基本教学模式流程图附后)。同时,开展"四.三.五”工程(四中心:乡镇中心小学成为全面发展的示范中心,教学工作的管理中心,教学研究的活动中心,教学改革的实验中心;三优:学区小学做到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优秀,教学教研工作优秀,教学管理工作优秀;五好:村镇小学达到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好,执行教学计划好,德育首位落实好,学习常规好,教学质量好)达标活动,建立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机制和运行机制,第一、第二实验小学,十字路镇中心小学,王家沟乡小官庄学区和坪上镇第二小学,壮岗镇小岭后小学,筵宾乡后泉龙小学,刘庄乡刘家村小学,经临沂地区教育局组织验收分批达标。(附:临沂地区教育局《关于全区小学开展教学“四.三.五”工程达标活动的意见(试行)》及《目标体系量化操作表》)。
1993年,组织全县一年级教师学习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数学教学大纲并通研第一册教材。组织"四.三.五”工程达标验收。坪上中心小学、文疃
镇草岭后学区和路镇三小、大店镇宣文岭小学、文疃镇东上涧小学、坪上镇赵家沙土汪小学,经市级验收达标。组织自然课、劳动课讲课比赛,一人获市级劳动课一等奖。是年,莒南县被评为山东省农村小学教学先进单位,文疃镇教育委员会和十字路镇中心小学同时被评为山东省小学教学先进单位。在推广普通话教学工作中,经县、地两级考核,有856名教师取得普通话合格证书,2人参加临沂地区普通话比赛并获奖。
1994年,组织乡镇教研员和任课教师,分两期进行第二、三册教材通研。“四•三•五”工程继续进行达标验收,1处中心小学,10处学区小学和7处村办小学经市级验收达标。组织参加市级省级讲课比赛,李世荣讲一年级数学“9加几”,时乐晓讲三年级劳动课“剪刀的使用”,分获省级一等奖。单元教学经专题试验,发挥实验小学、中心小学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广经验,强化措施,在全县小学基本达到制度化、规范化。市、县第三期骨干教师评选,有24人和289人分别评为市、县级骨干教师。
1995年,组织乡镇教研员和任课教师进行三年级教材培训。“四.三.五”工程达标验收,1处学区小学、3处村小经市级验收达标。开展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评选活动,时乐晓评为省劳动课教学能手,6人评为市级教学新秀。李世荣在省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上承担三年级“角的认识”的观摩教学。
1996年,组织学习通研四年级教材,“四.三.五”工程达标验收,组织参加临沂市第二批教学新秀评选,5人评为市级教学新秀。组织讲课比赛,16人和6人分获市级一、二等奖。
1997年,组织骨干教师32人参加市级培训。组织校长、教导主任、乡镇教研员和任课教师1100人,分别参加第九册各科教材通研。各科教学模式,大部分教师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基本达到了规范化。第四期骨干教师评选,有47人和320人分别评为市级、县级骨干教师,9人评为市级教学新秀。李芳参加山东省小学数学讲课比赛获二等奖,李乐璇出席山东省小学社会课教学研讨会并执教观摩课。是年,经过验收,莒南县全面完成“四、三、五”工程。
莒南县小学教研工作部分成果
第五节教育科研
教育科学研究室县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于1996年1月,编制3人,暂配1人。兼职科研人员58人。
教育科学研究室是县教育行政管理的专门机构,具有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组织、管理,编制教学科学规划,课题评审立项和成果的鉴定、评奖、推广等方面的职能。
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决策咨询作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决策,要有教育科学的依据;二是理论指导作用。帮助教育工作者学习和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实践,以减少教育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三是实验探索作用。对于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重要的实践问题,可以先进行实验探索,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再进行推广。
教育科研工作是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教育科研经费以拨款为主,每年用于教育科研工作的经费占教育事业费的0.25%。鼓励和提倡建立教育科研基金,逐步实现教育科研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
教育科研成果(一)课题立项。1996年县教育科学研究室申报15项临沂市教育科研课题,并立项实验。县教科室主持的“小学作文目标全程序列训练整体设计”实验课题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子课题,并申报了山东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
(二)获奖成果。1996年临沂市第一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靳少功的“构建县乡两级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新体系的设想”等8项成果分获一、二、三等奖。
1996年山东省第一届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县教研室刘学英、教科室靳少功、实验二小杨海涛、实验三小李子明、莒南三中刘玉伟的科研成果分获二等奖,另有5项获三等奖。
1997年临沂市第二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刘宏的“农村幼儿教育模式新探”等18项成果分获一、二、三等奖。
1997年,县教科室靳少功主持的“小学作文目标全程序列训练整体设计实验”荣获“全国目标教学研究十年优秀成果”一等奖,“1996〜1997年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该项实验运用了系统论、控制论原理和布鲁姆掌握学习策略理论,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先说后写、连句成段、仿导结合、循序渐进、从段到篇、整体设计、从易到难、全程训练”的32个字的作文教学方法,对小学阶段的作文内容进行全面地、系统地设计,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作文训练体系。辽宁人民出版社于1997年11月为这一研究课题出版了《作文》实验教材,共10册,60万字。课题主持人靳少功任主编,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审定。《中国教育报》、《教学研究报》、《山东教育报》、《山东教育》、《大众日报》、《临沂日报》、山东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先后报道了该项研究成果。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召开了“山东省小学作文目标全程序列训练整体设计课题研讨会”,13个地市,56个学校设点实验,数百人来县内小学考察。
关于在全区小学开展教学“四、三、五” 工程达标活动的意见(试行)
为贯彻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和省教委威海会议要求,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落实素质教育,将教学、教研工作重心转移到学区小学和村小,经研究决定,在继续开展实小、乡镇中心小学教学“四中心”达标活动的同时, “八五”期间,在全区小学中开展教学“四、三、五”工程达标活动。
一、目标
在“八五”期间,95%以上的实验小学、乡镇中心小学教学“四中心”达标;80%的学区小学“三优”达标;70%的村小“五好”达标。逐步在我区小学中建立起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机制和运行机制,使我区小学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标准
1、实验小学、乡镇中心小学教学“四中心”达标标准
(1)全面发展的示范中心。
① 完成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任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弱智残疾儿童入学率达70%以上;按时升级率98%以上;按时毕业率90%以上。
②全面执行《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开齐、开足、上好并开课程,按规定安排学生一天的在校时间、一周的在校活动总量和各年级学生每天家庭作业总量。上好“三操两课“。
③坚持德育为首,落实“双纲”,加强“两史一情”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各科课堂教学,特别是思品、语文、历史、地理学科,从学科特点、教材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在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等环节予以体现,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并注意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会背诵日常行为规范,会唱国歌,坚持升降国旗制度,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④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现代教学理论、先进经验,提高理论素养,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先进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和教学改革。
⑤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及格率达到95%以上(弱智残疾儿童除外)。优秀率低年级实小达90%以上;中心小学达70%上。中高年级实小达65%以上;中心小学达40%以上。
(2)教学管理的示范中心(实小),教学工作的管理中心(乡镇中心小学)。
①学常规、用常规。经常结合实际,学习、贯彻《小学教学常规》和《复式教学常规》。逐项对照落实,切实加强教学工作全过程管理。用常规规范教学行为,以常规促教改,以教改完善常规,形成良好的教风。
②学评估、用评估。认真组织学习、实施《小学教学评估意见》和《复式教学评估意见》。建立健全评估领导小组和学科、年级评估小组,形成评估制度,注重评估的导向作用和正效应,保证素质教育的落实。
③ 学习、执行《教学工作条例》,经常对照条例,检查改进教学工作。
④ 加强对骨干教师的管理、培养和使用。为他们的工作、学习创造条件,发挥他们在教学、教研工作中的骨干带头作用。
⑤ 不断积累有关数据和资料,建立健全并管好、用好各科教学、教研档案。
(3)教学研究的活动中心。
① 认真执行《乡镇教研室工作条例》。乡镇教研室组织健全,充分发挥其作用。
② 健全年级教研组和学科中心教研组, 每学期有教研计划和总结。能按计划活动,每次活动定专题、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有记录。做到教研工作出经验、出成果、出人才。
③ 积极开展单元教学活动。单元教学活动的五项基本要求、五个基本环节落实到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中。
④以理论为先导,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落实目标教学五个层次,改革教法,指导学法,教师教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⑤ 面向县(市)、乡镇,组织各学科观摩课一次,介绍学校或学科教改、教学管理经验一次。送课、送讲座下乡上山一次。⑥积极完成教研部门下达的教学、教研任务,为教研活动提供依据。实小要积极承担乡镇小学干部、教师的见习任务。
(4)教学改革的实验中心。
① 从实际出发,以解决本县(市)、本乡镇亟待解决的难点为主,选好实验课题,组建课题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实小毎年地区、县 (市)级项目不少于5个。中心小学县(市)、乡镇的项目不少于3个。
② 小学和有条件的中心小学,选1〜2个与全省、全国同步的高层次课题,组建跨校课题组进行实验。
③ 教改实验课题组,要有实验计划、实验总结或报告。
④ 建立健全实验档案。
⑤ 及时推广教改实验成果(经验),指导面上的教学改革。
2.“三优”学区小学达标标准
“八五”期间,学区小学“三优”达标分四步走,每年达标20%。在四年内把学区小学基本上建设成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教学教研、教学管理”的“三优”学区小学,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和辐射功能。
(1)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工作优。
完成全学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任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弱智残疾儿童入学率达70%;按时升级率达98%;按时毕业率达90%。
(2)教学、教研工作优。
①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教学的法规、决定、意见和指示;全面执行《教学计划》(包括省颁复式教学计划),开齐、开足、上好并开课程;安排好学生一天在校时间、一周在校活动总量、作业量和课外活动。上好三操两课。
②坚持德育为首,落实“双纲”,加强“两史一情"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各科课堂教学,特别是思品、语文、历史、地理学科,从学科特点、教材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在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等环节予以体现,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并注意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会背诵日常行为规范,会唱国歌,坚持升降国旗制度,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③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现代教学理论和先进经验,提高理论素养,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先进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和教学改革。
④ 按照五项基本要求、五个基本环节搞好单元教学活动。
⑤以理论为先导,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落实目标教学五个层次,改革教法指导学法,做到教得生动活泼,学得主动积极。
⑥ 从实际出发,组建课题组选题进行短周期教改实验。做到有实验计划、数据资料和总结(报告)。及时推广实验成果和经验。
⑦ 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及格率达95%,优秀率低年级65%,中高年级35%。
⑧完成上级教研部门下达的教学、教研任务。教研组织健全。有计划地开展全学区的教研活动,做到每次活动定专题、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有活动记录。
(3)教学管理工作优。
① 学习、执行《学区教学工作条例》,经常对照条例,检查改进教学工作。
②学习落实《教学常规》(包括《复式教学常规》),把学习、落实常规作为教学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经常对照常规规范教学行为。以常规促教改,以教改完善常规。
③ 依据《教学评估意见》(包括《复式教学评估意见》),建立健全学科评估小组,做好评估工作。注重评估的导向作用和正效应。
④ 建立健全、管好、用好各种教学档案。
⑤ 有计划地培养、使用骨干教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教研工作中的骨干带头作用。⑥学校干部对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实施、检查、评估、总结等项工作完成得好,坚持 “兼、听、评、讲”制度好,每周兼课不少于6节,每学期听课评课不少于40节,做到教课有质量,听课有笔记,评课有水平,讲座有实效。
3、“五好”村小达标标准
'‘八五”期间,“五好”村小达标分四步走,92.93年达标验收各20%,94、95年达标验收各15%,四年将70%的村小建设成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好;执行教学计划好;德育首位落实好;学用常规好;教学质量好”的“五好”村小。
(1)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好。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弱智残疾儿童入学率70%;按时升级率达98%;按时毕业率达90%。
(2)执行教学计划好。
① 按教学计划规定(包括省颁复式教学计划)开齐、开足、上好并开课程,上好三操两课。
② 按规定的每课时40分种(复式班中高年级45分钟)上课,低年级每课时内安排5分钟的室内休息。
③ 按规定安排各年级学生一天在校时间、一周在校活动总量。
④按规定的各年级学生校外作业总量,安排学生的家庭作业总量。一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二、三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量一般不超过30分钟;四、五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量一般不超过一小时。要保证规定的作业时间、数量和质量,不超时,不少时。
⑤ 按规定安排课外活动,不挪做他用、不随意停课。
⑥ 语、数期中、期末各考试一次。其他学科以平时考查为主。
(3)德育首位落实好。
①认真学习《总体纲要》、《学科纲要》掌握精神和要求。
②各科教学尤其是思品、语文、历史、地理都要落实《总体纲要》和《学科纲要》精神和要求,从学科特点、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加强“两史一情”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并注意做到以课内为主,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
③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④ 会背诵日常行为规范,会唱国歌,坚持升降国旗制度。
(4)学用常规好。
① 学习常规好。理解常规的各项内容和要求。
② 落实常规好。按常规中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等项要求,规范教学行为,形成良好的教风。
③ 认真学习、执行《村小教学工作条例》。经常对照条例,检查改进教学工作。
(5)教学质量好。
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及格率达95%,优秀率低年级达60%;中高年级达30%。
三、验收
评估验收是“四、三、五”工程的重要环节,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1、实验小学在自查自验的基础上,向县(市)教研室申报验收,初验合格后向地区教研室申报验收,验收合格者,由地区挂“四中心建设合格学校”牌。不合格者限期整顿、验收。对已挂牌的学校,地区随时抽验,发现问题限期整顿;问题严重者摘牌整顿,通报批评,经复验合格后再挂牌。
2、乡镇中心小学在自查自验的基础上,向县(市)教研室申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由县(市)挂“四中心建设合格学校”牌子。不合格者,限期整顿、验收。最迟于1993年结束。地区对已挂牌的乡镇中心小学,根据县(市)申报,每年验收10%,合格者由地区挂“四中心建设示范学校”牌子。
3、学区小学在自查自验的基础上向中心小学申报验收,经验收合格者,由乡镇挂“三优学区小学"牌子。不合格者,限期整顿、验收。对巳挂牌的学区小学,乡镇按每年5%的比例向县(市)申报,经县教研室验收合格,挂“县(市)三优学区小学示范学校”的牌子。根据县(市)申报,地区教研室对已挂牌的学区小学,每年验收3%,合格者由地区挂“地区三优示范学区小学”牌子。
4、村小在自查自验的基础上向学区小学申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向乡镇中心小学申报验收,验收合格者,由乡镇挂“五好村小”牌子。对已挂牌的村小,乡镇按每年10%的比例向县(市)申报,验收合格者,挂“县(市)五好村小示范学校”牌子。县(市)按每年2%的比例向地区申报,验收合格者,挂“地区五好村小示范学校"牌子。
(后附“四、三、五”工程达标验收量化操作表)
临沂地区教育局一九九二年二月临沂地区乡镇中心小学教学“四中心”达标验收目标体系量化操作表
县(市)乡镇中心小学
临沂地区学区小学“教学三优”达标验收目标体系量化操作表临沂地区村小“教学五好"达标验收目标体系量化操作表第六节庄户学
莒南县的庄户学,起始于刘家莲子坡村。该村位于莒南县的南部洙边区偏东的丘岭地带。抗日战争时期全村300多人,耕种着1000多亩山岭薄地,生活贫困,识字的人很少。1943年创办庄户学,成为山东省抗日根据地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
创办庄户学是适应战争环境和群众要求创办的1943年春,滨海中学分配了一批学生到洙边区任教师,张建华被分配到刘家莲子坡小学。是年,他18岁。初到刘家莲子坡小学,他按自己上学时的正规小学的做法,从早晨上课,到太阳要落山时放学,星期天休息;照本讲课,按题作答。不久,不是这个学生请假,就是那个学生旷课,三四十名学生,只剩下四五个人。他想尽办法巩固学生,总是没有效果。于是,他走岀学校跟踪追寻孩子们的去处,发现他们有的割草,有的拾粪,有的拾柴,有的放牛放羊,有的在家带小弟弟小妹妹玩。经过同群众交谈,他了解到该村虽然经过减租减息,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多数儿童要参加家庭的劳动。
张建华便暂时放下教学工作,到山坡、田间、河边和孩子们混在一起,孩子们干什么,他就帮着干什么,慢慢混熟了,就乘机教他们学几个字。如大家拾柴满了篮子,张建华把篮子摆成一排,在地面写上“十八个篮子看齐”七个字,让孩子们坐下一起学习;孩子们兴趣盎然,很快就学会了。张建华进而把他们按要做的农活儿、家务活儿编成小组,安排了劳动和学习的时间,天气好就在地头、山坡学习,下雨天回教室读书。这样一来,刘家莲子坡的少年儿童人学人数达到全村少年儿童总数的93%,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村干部和学生家长称赞说:“这样又干活儿又学习,很合咱庄户人的心意,像个庄户学堂。”接着又陆续成立了成人班,有妇女班、民兵班、村干部班等,也都是根据群众的需要和习惯,确定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形式,受到群众欢迎。
教学
庄户学的教学内容是为抗日战争服务的,把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教材要根据形势任务随编随教。如:“儿童团真能干,站岗放哨査汉奸。”“南风吹,麦子黄,快收快打又快藏,防备鬼子来抢粮。”“去年打开石沟崖,活捉汉奸朱信斋。今年打开赣榆县,活捉汉奸李亚凡。” 当时对敌斗争的形势紧张,又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对成年人更加重视政治思想教育,一些问题放在庄户学里讨论提高认识。如:“抗战好几年了,中国的前途怎么样?”“反攻胜利要靠谁的力量?”“穷靠富,富靠天的思想为什么不对?”其中,“靠谁反攻”、“谁养活谁”这两个问题讨论得最细致广泛。学员们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和亲身经历,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靠广大人民群众和人民军队才能取得抗战胜利;揭露财主们的剥削本质, 明白了劳动创造世界的道理。
庄户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是因时因人而异的。对儿童的教育,在一般情况下以集体授课的方式为主,跟常规小学差不多。农事较忙,改为半天上课,半天分散活动。在家庭中劳动任务较多的儿童,采用小组教学的形式,如割草组,拾粪组,放牛组等,利用劳动间隙或中午歇晌的时间读书学习。人们经常在地头、坡前、岭顶、沟崖看见这些小组的孩子集中在一起,琅琅诵读,彼此问答;也常常见到牛角上、粪筐上挂着一块小小的识字牌;还会时常听到孩子们唱着新编的歌谣:“小黑板,黑又亮,放牛挂在牛角上,锄地插在地边上。”遇到阴雨风雪天气,就集中到教室学习。成年人农活儿多,家务活儿也多,农闲时集中学,农忙时分散学,大忙时暂停学;年青未婚的妇女,家务劳动较少,学习热情高,在中午或晚间集中教学;壮年已婚妇女,由小先生送字上门,在刷锅洗碗后或在烙完煎饼后抽出短时间分散学习;年纪大一点的不愿出门,就在家里个别学习;老年人冬天爱凑在一起晒太阳,就在墙根屋角组织读报;村干部们工作忙,则在会前会后教几个字,再自己抽时间温习;油坊工人、轧花工人劳动和休息较有规律,把识字牌挂在作坊里,休息时学习;大生产运动开展后,妇女们组成纺线组、纳鞋底组、结蓑衣组等进行学习。
教师
庄户学的教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派的公办教师,如张建华老师。他们协助村干部建立文教委员会,并成为文委会的成员,又是群众教师和“小先生”的辅导者;二是从群众中培养的庄户老师和“小先生”。公办教师也是庄户老师的一员,起着骨干作用;由于学习形式的多样化,时间不一,地点分散,群众教师和“小先生”也是必不可少的。庄户学的教师有三个特点;一是艰苦奋斗,勤俭办学。张建华老师住的小屋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墙上挂着一支步枪。他和群众一起吃饭。房东老大娘说:“张老师吃饭,不管是地瓜,还是糊粥,碰上了就是一顿。”没有粉笔,就从山坡上挖白土掺上榆树皮面儿做成“粉笔”。学生没有石板写字,就用破泥盆、破泥罐的底儿和破片代替。张建华还领着学生开了6亩荒地,种菜、种庄稼,用生产的收入解决学校经费和学生的困难。二是联系群众,服务抗战。庄户学的老师经常参加村里的各项工作,如动员青年参军,发动群众减租减息等。张建华老师住的小屋就像村公所,晚饭后经常有群众向他反映问题,村干部常找他帮助推动工作。他看到有些群众冬天穿不上棉衣,就通过村里合作社帮助群众解决棉衣问题;而他自己到了12月中旬还没穿上棉衣,却把上级发给自己买棉花的钱借给民兵去贩盐搞生产。三是亦教亦农,自我教育。庄户学用的教材是教师根据对敌斗争和生产实际自己编写的; 教师自己也拾草、拾粪、种地,并在参加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区里开教师会,教师都背着粪筐一路拾粪而去,会场外摆满了粪筐粪叉,过路的群众感叹地说:“以前这些老师见了粪堆就捏着鼻子绕着走,现在看到外面这些粪筐,就知道他们在里面开会说的一定离不开咱庄户人的事,真是咱们的庄户老师。”1944年4月21日,《大众日报》发表了《莲子坡的“庄户学”老百姓人人拥护》的文章,介绍庄户学的经验。
推广
1944年10月5日,莒南县政府下达指示,全县小学改办“庄户学”,冬学也普遍转为“庄户学”。温水泉和金沟官庄等村的成人庄户学,教学组织形式和方式方法又有新的发展。稍后,壮岗区以联防(相当于区以下的乡)为单位办起高级“庄户学”,培养群众教师,保证“庄户学”的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详见《成人教育》章《成人“庄户学”》节)。1945年1月5日,《大众日报》发表阎吾同志的文章,题目是《教育英雄张建华》,开头写道:“创办庄户学的教育英雄张建华同志,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今年才十九岁,他生在一个贫农的家里,自幼便在劳动中生长,十七岁时来到根据地,先后在海陵模范小学和滨中学习过九个月……他被派到莒南洙边区莲子坡去办小学(创办庄户学的经过详见本报今年七七特刊),到小学教师秋假(1943年秋假——编注)集训时,他在全体教师中以二百四十七票被选为莒南第一名模范教师,在上月全省行政会议上,他生动地报告了创办庄户学的经过,到会全体代表一致推他为全省教育英雄。黎主任委员(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主任海两专署派代表团,穿过敌占区到刘家莲子坡参观学习。从而,庄户学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全省抗日根据地从儿童教育到农民教育得到普遍推广。
下附1944年莒南县《庄户学》报(片断)和山东解放区《大众日报》对刘家莲子坡、张家莲子坡“庄户学”分别作的报道(剪报)。
委员黎玉——编注)并号召:'我们所有的教师,都要学习张建华教师那种深入实际、走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解放日报》也专题报道了莒南办庄户学的消息和经验;滨海专员公署教育处、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教育处和滨海中学联合在洙边区建立教育实验区,积极推广庄户学的经验;胶东、渤第七节小学选介
莒南县抗日模范小学
莒南县抗日模范小学(简称抗属小学),其前身是后良店村小学。1939年,良店乡即有中共党支部,学校师生中有党的小组。在该校就读的除了本村和邻村的学生,还有驻在附近的八路军党政军干部子女,抗日烈士子女。1942年夏,根据滨海区党委指示,在东筵宾独立建校,称莒南抗日小学,由莒南县政府直接管理。后因学校办得很有成绩,由县政府命名为“莒南抗日模范小学”。校长由县文教科科长尤克明兼任,从八路军转来的教导员周旋任副校长,具体领导学校。学校的教师,除了原来良店小学的老师,多数是党政军机关派来的干部,有:李新雨、马次生(女,教务主任)、相君治、庄玉芬、莫景超、莫班、郑克范、郑培法、王其状、聂其杰、石登会、孙凤书等。起初只2个班,后发展到4个班,学生100余人,其中多数是家在敌占区的抗日军人及党政干部的子女,烈士子女,如专员谢辉的子女谢延莲、谢延明,万毅师长的子女万国荣、万国平,卞子策县长的女儿卞维绍,八路军五团独立第四营营长纪心如牺牲后,其女儿纪寿、纪英由沐水县政府介绍入校,还有八路军小战士王建文、李勇、王悦等,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只有8岁。师生均实行供给制,除供应粮食菜金外,每年发一套单衣,两年发一套棉衣。因处战争环境,校址不固定,驻过东筵宾、集前、小山前、水泉头、龙掌、石门涧、环河崖和朱梅等村,1944年后常驻在温水泉村。
学校以抗大为榜样,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风,学文化,学军事,参加劳动,学做群众工作。
课程以学习国语、算术和时事政治为主,也学历史、地理、自然、唱歌、体育。驻在水泉头村两年,学校发展到5个班,250余人,教师8人,教室、办公室17间,有了单杠、双杠、篮球、象棋、扑克,课外文体活动能够经常开展。
学校是在极其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坚持教学的。学生和教师都分散住在老百姓家里,吃的都是粗粮,每天菜金才几分钱。学生的生活实行民主管理,生活委员经常同司务长一起到集市买菜。星期天,师生常到野外挖野菜补充伙食。师生开荒、种菜、养猪不断改善生活。具体管理学生生活的是柳大嫂,她是县政府粮食科长柳贯一的爱人,一位农村妇女。学生的食宿、衣服、被褥等由她照料,一日三餐照顾学生吃好,晚上再安排小一点的学生睡好,有的学生病了,她就耐心地服侍吃药。她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冷暧与身心健康,被誉为''抗属子女的母亲”,她的事迹在《大众日报》上登载过。敌人扫荡时,校长带领教师和大同学与驻村民兵一起上山打游击,女同学和小同学配合村干部搞“空舍清野”, 与房东一起转移,房东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亲如一家人。
学生除了学习、劳动,还要做宣传抗日等民运工作。年龄大一点的学生,晚上到村里教儿童团、识字班、民兵学文化,教唱抗日歌曲。村里来了参军的任务,老师们配合村干部动员青年参军。女同学还动员妇女放脚,配合村妇救会发动妇女纺线织布和做军鞋支援前线。:1942年9月1日,师生写信慰问在前线杀敌的父兄及其他亲人。1943年,省军区在坪上召开纪念“八一”建军节大会,周旋校长带领20名学生参加,交到军区首长的热情接待。1946年4月4日,80余名学生组成慰问团,赴临沂参加庆祝“四四”儿童节大会。会后,前往山东省政府、省参议会和山东军区、新四军军部进行慰问,陈毅军长和马保三副参议长亲切接见,回答了学生对时局提出的问题,并和师生合影留念。
学校的学制不受年月限制。从部队来的学生,学习几个月就归队工作;有的学习半年就参加政府工作。如柳瑞印、卞维绍、纪英、庄敏、高凤科、王悦等,1944年上半年便选派到莒南县青年教师训练班,学习期满任小学教师。于湘分配到县委工作。这所学校,在战争年代为革命输送一批又一批青年干部。
1947年学校停办。
第一实验小学
1962年秋,从十字路镇小学分出6个班,学生300余人,教职工13人,在刚撤销的莒南师范校舍建校,称十字路镇第二小学,原十字路镇小学副校长李跃升任校长。
1967年8月,学校迁至隆山路中段现址,占地14亩,9个班,学生450人,教职工16人。1972年,学校扩建,占地20亩,校舍45间,10个班,学生500人,教职工24人。
1975年开始,附设初中班,每年招收4个班,学生200余人。1980年初中班停止招生。
1985年定名为莒南县第一实验小学。
1986年秋,英、美教育界知名人士华莱士夫人和耶茨夫人到该校采访,高兴地说:“没想到中国的城镇小学会办得这么好!”
1988年学校扩建,占地22亩,平房108间,新建办公楼一座。有17个小学班,3个学前班,学生1240人,教职工66人。1990年,改建校门,硬化路面,育人环境达到绿化、美化。
1992年,经过检查验收,命名为市级“四中心”达标学校。
1993年建成教学楼两幢,阶梯教室一口,总面积6985.8平方米,有42个班的教室和学校行政办公室,各年级教研组办公室和音乐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仪器实验室、卫生室等。有图书1.56万册,教学仪器1211件,价值3.37万元,达到山东省小学二类配套标准。有20个小学班,9个学前班,共有学生2480人,教职工94人。
1995年,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1996年5月,参加山东省首届“济钢杯"数学竞赛,获团体一等奖;学生李大雷的成绩为全市第一名。1997年再次参加竞赛,又获团体一等奖。
1997年建成宿舍楼一栋,40名教师喜迁新居。
1997年,有小学班26个,学前班7个, 共有学生2986人,教职工115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65人,市级骨干教师18人。
该校历来重视少先队工作,成绩突出。1977年获临沂地区少先队优秀大队奖,1979年上半年和1984年两次评为山东省少先队优秀大队,总辅导员陈兆平、王献秋分别获“山东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1987年和1989年分别获省“金星大队”奖和“功勋大队”奖。辅导员王芹、卢绪高获得全国小金星建设竞赛艺术辅导员奖和全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颁发的“雨露奖”。1988年,五年级学生孙春蕾的漫画“破桌的妙用”,获全国少年儿童漫画大赛银质奖。二年级学生刘楠在临沂地区童星杯少儿歌咏比赛中获个人一等奖。1996年J997年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均获小学组第一名。1997年学生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章及书画作品96篇。其中张冰冰的图画《太阳树》,经全国青少年基金会评比获三.等奖。是年,被授予山东省雏鹰杯争章达标示范学校。
该校定为实验小学后,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在全县起到了示范作用。主要课题有单元教学实验,电化教学实验,教学模式实验等。阅读教学着重能力训练、思想教育与写作指导三统一。作文教学注意观察和表达结合。数学教学以思维训练技能训练为主。采用“发现法”、“尝试法”、“马心兰教学法”等,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改革要求。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和百分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试改革实验。到1997年,共有24位教师在省、市级讲课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有65篇教学论文分别获得市级以上一、二等奖,有128篇在报刊发表。教师们多次到各乡镇进行示范讲课,各乡镇也多次组织学校干部和教师到该校听课和学习管理经验。
1997年,该校由临沂市教委定为电化教育试点学校。《山东教育》第23期以《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摇篮》为题,在封面一、二对该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作了报道。
第二实验小学
建于1971年春,借用莒南一中校内部分教室,设5个班,学生200余人,教师8人,称十字路镇第四小学。
1974年春,在天桥路中段现址建校,占地15亩,校舍88间。暑假后由一中院内迁至现址。5个班,学生210人,教师9人。1978年,增至10个班,学生590人;学前班2个,学生84人。教职工共21人。
1985年定为第二实验小学。
1988年,建学前班教室11间。
1990年,学前班3个,一至五年级班各3个,共有学生1077人,教职工69人,教学仪器设备等价值2万余元。
1991年建教学楼一栋,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1997年建教师宿舍楼一栋,建筑面积3490平方米。按省定标准配有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教师阅览室、德育室、少先队活动室、学生阅览室、美术室、电教室、音乐室;并配备了相应的仪器、标本、器械、模型共3865套(件),价值9.5万元;藏书一万余册,价值1.5万元。
现有小学班20个,学前班7个,在校学生2100人,教职工112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58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5人。
在教学改革方面,积极进行单元教学和“程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说话写话"、“学科教学模式”、“特长生培养”等课题的研究,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的思想教育,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1981年以来,该校连续获得临沂地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先进单位”称号。1992年经验收为临沂地区实验小学“四中心”首批达标学校。1995年2月16日,《大众日报》发表题为《强化德育工作,开展素质教育》的文章,对该校加强素质教育进行报道。1996年《山东教育》第9期,刊载《单元教学新探索》为题的文章,介绍该校单元教学的经验。全校教师中评为国家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学能手2人,临沂市骨干教师14人;一位教师获山东省小学教师数学讲课比赛一等奖,12位教师获临沂市讲课比赛一等奖;教师们写的教学论文,18篇获省论文评选一等奖,46篇获市论文评选一、二等奖,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16篇。1996年5月,参加山东省首届小学生“济钢杯”数学竞赛,获团体一等奖,总成绩列临沂市第一名;1997年5月,参加山东省小学生数学竞赛,再次获团体一等奖,总成绩独居全市第一。1995年参加全国小学生“小百花杯”书法绘画大赛,获团体一等奖,15位同学获个人一、二等奖。1996年参加山东省第八届中小学生小发明小创造评比活动,2名同学获二等奖。1996年山东省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半月刊《当代小学生》,以《山娃子的画》为题,在封二、封三、封四以3个版面介绍了该校学生孙冠英、孙宁、张明远等11名同学的绘画作品《愉快的梦》、《长城长》、《热带鱼》等11件。
1993年,该校评为临沂市精神文明单位,儿童少年工作先进单位,师德建设十佳学校。1995年评为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1997年定为临沂市教育科研实验学校,少先队“手拉手”示范学校。
第三实验小学
莒南县第三实验小学,1995年筹建,1996年开始招生。李子明任校长。学校占地29.73亩,有教学楼一栋,在建教师宿舍楼一栋。1996年招生11个班,763人。1998年,发展到19个小学班,5个学前班,在校学生1786人,教职工68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55人,中级职称21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创办有特色的学校。
1997年1月,临沂市教委对全市二年级语文、数学进行教学质量调查考试。该校141名学生参加,及格率100%,优秀率98-6%, 名列全市第一。
学校在中高年级开展合作教育的实验与研究,得到中国教育学会合作教育委员会的高度评价,确定该校为“合作教育重点实验基地”。李子明撰写的《在中高年级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的论文,获中国教育学会合作教育委员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建立全县第一支管乐队。“十•八”配制,80余人组成。乐器配制和演奏水平,在临沂市属小学首家。
购置486微机24台,多媒体微机一台,建起微机室,从二年级起开设微机课。
1998年临沂市庆“六一”鼓号操大赛,该校250名学生代表莒南县参赛,获得一等奖。
1998年,学校开展“以预习提示为依据,整体感知抓要点;以思考提示为依据,深层探求抓理解;以练习提示为凭借,当堂训练抓练习;以课堂时间为时限,当堂达标定任务”的语文教学思路研究,得到临沂市教委的肯定。王欣老师代表临沂市参加山东省优质课评选
观摩会,执教《科利亚的木匣》一课,汇报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受到好评。
与北京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手拉手共建精神文明”,推动学校的德育工作。
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活动。其中古筝、提琴、爵士鼓、手风琴等兴趣小组为莒南县小学所仅有。
1997年10月,县城学校举行第八套广播体操比赛,该校获小学组第一名。
该校建立两年来,在国家级报刊发表论文8篇;在省级讲课和论文评比中有32人次获奖;7位教师评为临沂市骨干教师。少先队工作成绩显著,1998年由临沂市团委、少工委授予“少先队红旗单位”、“手拉手”先进单位称号。学生刘喜龙战胜病魔、顽强学习的事迹,1997年5月28日《人民日报》以《我不怕痛》为题进行了报道;紧接着《法制日报》又以《靠金属管呼吸的娃娃》为题加以报道。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的情况,《当代沂蒙》誉为 “前进中的莒南县第三实验小学”两次进行介绍。
十字路镇第一小学
该校前身为十字路商立初级小学,1913年(民国二年)由十字路镇10家商号岀资创办。校址在镇西会馆,占地20亩,设1个初级班,学生40余人,教师3人,吴飞航任校长。1929年(民国十八年),改称莒县县立第五小学,有6个班,学生250余人。此后,庞茂生任校长。1938年4月25日,日本侵略军进犯十字路,学校停课。
1942年春复课,改称十字路抗日小学。设2个班,学生50余人。1947年夏,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学校再次停课。1948年秋复课,在十字路所属各村分散办学。1950年,在十字路西南角戏楼院(学校现址)东200米处建新校集中办学,称县立十字路完全小学。学校占地6亩,房屋35间。设8个班(6个初级班,2个高级班),学生250余人,教职工19人,诸葛云卿任校长。
1954年,在十字路东湖今县政府所在地建新校。至1955年,建成校舍42间。是年,连同原校址,共设16个班,学生650人,教职工40人,庄建新任校长,卞立贵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暑假,学校迁现址,附设1个初中班,学生54人(翌年暑假后合并到莒南一中)。是年起,县教研室以该校为基地,举行观摩教学和经验交流会,指导全县教学。
1959年,副校长李耀升制作大量教具,成绩突出,代表学校出席省制作教具先进代表会议。1962年,从该校分出6个班,成立十字路镇第二小学(县教育局直属学校,今第一实验小学);该校易名十字路镇第一小学。
1972年起,再次附设初中班,每年招收2至4个班。后与小学分设,称路镇联中。1988年,初中班停止招生。1989年,最后的3个初中班合并到十字路镇中心初中。
该校重视少先队活动,成绩显著。总辅导员陈兆平,1979下半年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1983年和1984年,分别出席省和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代表会议,并授予“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
1985年,学校改称十字路镇中心小学,开始附设学前班。1995年,学前班与该校分离,称十字路镇中心幼儿园。
1988年,教育体制改革,该校由十字路镇管理。是年起,何乐田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同时依靠当地政府和群众,努力改善办学条件。1989年,评为县级“文明单位”,“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和“教学四中心合格学校”。1990年,校内硬化路面,改建院墙和厕所,增添万余元的教学设备和仪器。是年,评为“县级规范化管理学校”。1991年,代表莒南县参加临沂地区"三歌"(校歌、校园歌曲、厂歌)比赛,获一等奖。1992年,评为临沂地区“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1993年,学校向西扩展4.8亩,增建教室18间,十字路镇第二小学(原十字路镇第三小学)合并到该校。设28个班,学生1500余人,教职工72人。是年起,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绩,成为临沂地区首批“规范化学校",“四中心建设示范学校”,“山东省农村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同年参加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获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参加县少先队鼓号比赛,获特等奖。1994年,参加全县五年级学生知识竞赛,获团体第二名。1995年,学校教研室,评为“临沂地区乡、镇先进教研室”。1996年,评为“临沂市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手拉手活动先进学校”。是年,学校向南扩展,搬迁居民12户,增加6亩土地。十字路镇各居民委员会积极筹资,全镇国家干部 (含公办学校教师)每人捐助100元,共筹措资金250万元,用以改建学校。
1997年6月1日,一座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合教学、办公、实验、阅览为一体的高标准教学楼落成;楼前绿化美化,楼后操场加大。办学条件的极大改善,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投资35万元,建起微机室、体操房,增购仪器、图书。教师由“勤奋型”、“经验型”努力向“科研型”、“专家型”迈进。全校成立合唱队、体操队、舞蹈队、乐器组、书法、绘画等12个兴趣小组,各班的课外文体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几年来,有2位教师和8位教师分别在省级和市级讲课中获一等奖,9位教师评为市级骨干教师,4位教师为“临沂市教学新秀”。60多篇教学论文,在县级以上获奖。1997年,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有4名学生分别打破跳高和男子400米、200米,女子800米的全县小学记录。3篇美术作品分获沂蒙杯少儿书画展一、二、三等奖。临沂市首届艺术节,该校参赛的节目获一等奖。全县第八套广播体操比赛和冬季越野赛,该校均获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学校管理,条块结合,纵横上下成网络,形成正规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已命名为“临沂市教育科研实验学校”、“临沂市素质教育实验区”。
大店镇中心小学
1917年由大店地方人士集资建校,时名大店初级小学。借用敦善堂院内房屋10间,设一至四年级复式班1个,学生40人,教师4人,留学日本的庄少庚任校长。
1922年秋,由政府资助,迁至大店东门外玉皇庙,改称区立大店高等小学。增设2个高级班,共有学生90人,教师6人。
1924年秋,学校规模扩大,迁大店西门里兴福寺,占地20亩,房屋65间,改称莒县县立第二完全小学。有初级复式班2个,高级班2个,学生150余人,教师8人。1928年秋,学生增至6个班,240人,教师15人。
1929〜1937年冬,该校逐步发展成为一处正规化的完全小学。7个班,学生300余人,教师16人,多数是大学毕业生。校舍73间,除有固定的教室、办公室、师生宿舍、伙房、会计室外,还有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乒乓球活动室等。有校田93.34亩,其收入作为办学的补充经费。教学设备齐全,并有风琴2架,有军鼓军号,有篮球、排球、网球、铅球、铁饼及活动场地,还有滑梯、木马、翘板、铁环等,课外活动丰富多彩。1930年,莒县召开首届春季运动会,该校获团体总分第三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冬季,学校停办。1938年秋,在东门里慎余堂院内复课,2个复式班,学生80余人,教师7人。1939年夏,日本侵略军占领大店,学校再度停办。
1941年,在东门里名叫“后大园”的一处房子复课,称大店抗日小学。3个小学班,1个中学补习班,共有学生140余人,教师8人。1944年,中学补习班停办,小学增至6个班,学生160人,教师7人。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师生支援前线,学校停办。
1948年11月,学校恢复,在大店各村分散办学,2个高级班几村联办1950年春,各村小学合并,在大店中心成立大店完全小学。占地6亩,校舍71间;7个班,学生310人, 教师14人,刘契秋任校长。
1956年,增加到16个班,学生670人, 教职工26人。秋,附设初中班1个,学生54人,次年夏,合并到莒南师范初中部。1966年,18个班,学生700余人,教职工32人。
1970年,小学10个班(各村还有民办班)。是年再次附设初中班,到1980年发展到8个初中班。
1980年秋,在大店村东现址建成新校, 占地10亩,校舍40间,10个班,学生568人,教职工20人。因为在村西建大店二小,该校改名为大店第一小学,王文福任校长。同年,该校附设的初中班分离出去建成大店联中。
1985年,改称大店镇中心小学。1990年, 学校规模扩大,小学学生800人,学前班1个,学生60人;共有教职工28人。
1996年,学校规模再次扩大,占地38亩,建教学楼一幢,总面积1695平方米。11月21日,大店第二小学合并于此,全校达25个班,学生1660人,教职工70人。
学校加强内部管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评为县级、市级“四中心”达标学校,管理规范化学校。
该校历史悠久,80年来培养了7000余名小学毕业生,多数素质较高,为继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不少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
板泉镇中心小学
1913年由板泉崖村赵化玉创办,称板泉崖初等小学。校址在村后小河北一户民房里,1个班,学生18人,教师1人。1915年迁至村内关帝庙,2个班,学生40余人,教师2人。
1917年,有初等班、高等班各2个,学生100余人,教职工6人,改称临沂县第五区两等小学,赵化玉任校长。1924年,社会不安,学校停课。1927年冬复课,次年发展到5个班,学生160余人,教职工8人。此后,称临沂县第十小学。
1932年暑假,中共党员刘钝之(现名刘谐合,郯城县马头镇人)来校任教,传播革命思想,在学生中培养入党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查,是年冬,先后吸收王任之、薛汉鼎、李伴农、夏林入党。经刘之言批准(详见“党群组织"章),12月17日,建立中共板泉崖小学支部委员会,王任之任支部书记,薛汉鼎负责交通联络。不久,又发展了高立明、何子明、王锡春、王汉侯等学生入党。1933年春,王任之考入临沂五中,支部由薛汉鼎、李伴农负责,发展学生薛连琛、薛从存入党。党支部根据学校工作特点,在学生中组织“读书会”、“讲演会” 等,宣传革命思想。1933年春,中共鲁南第一支部曾两次派交通员到该校党支部联系,第一次是马叙卿,第二次是王元章,时间是旧历四月初四日,还带去《告鲁南同胞书》和“打倒蒋介石!"“推翻国民党政府"等标语、传单,支部连夜翻印,逢集日张贴、散发,在当地影响很大。是年7月,“苍山暴动”失败,该校党支部和上级党失去联系。但支部仍坚持工作,党员集资购买进步书籍阅读,同时还不断发展党员。1935年薛汉鼎考人临沂乡村师范,板泉小学作为临沂地下党和沂水地下党联系的交通站。
1937年,板泉小学党支部的党员从学生到村民共达33人。1938年,日军由临沂东侵,学校停课,党支部一直坚持活动。1939年春,学校复课,5个班,学生200余人。上级党组织以板泉小学党支部为基础,建立中共临沂第五区委员会,李伴农任书记,刘廷栋负责交通联络工作。1940年板泉崖划归沭水县管
辖,1945年沭水县撤销,板泉崖划归莒南县管辖。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占领临沂,学校停办。1948年秋,重新复课。
1950年春,学校定名为莒南县板泉完全小学。仍在关帝庙旧址,新建教室9间。1952年扩建教室6间,全校有房屋32间,6个班,学生270人,教职工12人。校园占地3.6亩,校园后小河北有操场7.5亩。1957年,发展到10个班,学生380人,教职工15人。1960年,达14个班,学生530人,附设幼儿班1个(教师张瑞欣),幼儿24人;教职工共20人。1969年7月,附设1个初中班。1971年起,每年招收4个初中班。1976年、1977年,每年招收2个高中班。1981年,中学班合并于板泉联中。
1985年,迁至板泉驻军营房前现址建校,占地27亩,建校舍30间。抗战前学校党支部成员王任之、夏林、高立明等及老校友共38人捐款1684元予以资助。是年,学校更名为板泉镇中心小学。翌年起,继续扩建校舍,至1990年共建校舍73间,师生全部迁至现址。原校址保留关帝庙正殿3间(学校一直做办公室或会议室),作为对学生的教育基地和离退休教师的娱乐活动中心。
1995年,经验收为市级管理规范化学校。
1997年,有校舍87间,学生16个班(其中学前班3个),853名学生,教职工42人。图书5千册,教学仪器和文体器材价值2.5万元。
坪上镇中心小学
1926年始建,为莒县第十区区立高等小学。校址在坪上村东北角,占地1.5亩,校舍23间,3个班,学生100余人,教职工5人。1933年改称县立第七完全小学。至1937年, 学校规模扩大,6个班,学生200余人,教职工9人。1938年4月,日本侵略军侵入莒南,学校停办。
1942年复课,仍在原址,改称坪上抗日小学。3个班,学生100余人,教师3人。
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学校停办。
1948年恢复教育后,学校规模扩大,到1950年,原校址扩大到5亩,校舍46间,借用民房15间,有12个班,学生400余人,教职工18人,教学设备基本齐全。
1957年,12个班,学生420人,教师20人。
1965年,学校在原址继续扩大,占地10亩,校舍60间,全日班14个,耕读班4个,共有学生720人,教职工28人。
1970年,学校占地面积增加8亩,扩建校舍36间,17个班,学生700余人。附设2个初中班,学生100人。共有教职工35人。
1985年,为普及五年教育,原校址已无法继续扩展,在坪上3个行政村分别建立3处小学。新建的坪上三村小学定为坪上镇中心小学,占地6亩,建2层教学楼2座,有10个班,305人,教职工19人。
1990年,10个班,学生400人,教职工29人。教学设备齐全,仪器配套,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坪上玻璃厂赠给篮球架、单双杠等体育器材,课外活动经常开展。
1993年,经临沂市教育局检查验收,确定为市级中心小学达标学校。
1994年,经临沂市教育局检査验收,授予市级规范化管理学校和教研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1997年,全校10个班,学生527人,教职工28人。青年教师李芳在山东省小学教师数学讲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涝坡乡中心小学
该校建立于1937年,称涝坡小学,10间校舍,2个班,学生80余人,教师5人,李子征任校长。1942年,学校迁至原公社党委旧址。1952年,有教师10人,学生100多人,马彝文负责学校工作。
为了纪念甲子山战役,1953年国务院拨款人民币3亿元(折合现在人民币3万元), 以该校为基础,建立甲子山小学。学校改称甲子山完全小学,占地10亩,校舍35间,8个班,学生345人,教职工17人,卢子文任校长。学校重视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加强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各班办壁报, 少先队大队部办队报,培养出一批爱好写作的学生。
1973年,国家拨款2.4万兀,在原址扩建学校。占地15亩,重建校舍58间。小学8个班,学生394人;初中4个班,学生205人。共有教职工25人。1992年,初中班并入乡中心初中。
1985年,学校改称涝坡乡中心小学。1987年,群众集资2万元,新建教室18间, 美化了校园,充实了图书、仪器及其它教学设备。
1996年,学校扩展岀3亩地,新建教室9间,改建教师宿舍9间。
历年来,学校加强管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成绩显著。1991年评为县级规范化学校,1992年评为县级四中心合格学校,1993年评为县级教书育人先进单位,1994年评为县级文明单位。
羊圈村山头小学
羊圈是个小山村,位于坊前镇东南端,是东川行政村的三个自然村之一。过去,是一片荒山,人们常去放牧牛羊,因离村较远,就在那里圈羊过夜,因而得名''羊圈”。后来,为了种地方便,先后有50多户人家搬到那里,分住在南北相距3里多路的羊圈、花果岭两个山头上。人民公社化时期,成为东川大队第十九、二十两个生产队。
因为去东川行政村要走7里山路,孩子上学成为一大困难。1965年办起耕读班,由行政村派教师任教。因为教学的场所、时间不固定,教师多次更换,学生流动太多,坚持读完五年的很少。
1972年春,公社教育组和大队党支部决定在那里办一处全日制山头学校,派民办教师张立毅老师去任教。3间草房做教室,14个土台子当课桌,23个学生分三个年级进行复式教学。吃饭住宿不好解决,张老师便每天带着干粮,来回步行15里路去上课。雨雪天气,学生到校不齐,张老师就在叫做“花果岭"的地方设一个教学点。那里有17户人家,9个学生。与羊圈相距3里,进行巡回教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不断提高。为改善办学条件,张老师带领学生采槐叶,搞饲养、种植,添置了17套课桌凳,并解决了学生的课本、作业费,还买了300多本图书。1978年,群众出工献料,建起了7间校舍。1980年,达2个班,学生54人,增加了一位民办教师。
办学的条件改善了,张老师精心钻研和把握教材,发挥复式教学的潜在优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76年寒假,全公社小学统考,他所教的一、三、四年级复式班,语文、数学成绩均列全社同年级第一名。到1982年,该校共毕业学生65人,其中升入初中21人;有11人高中毕业,1人本科毕业。张老师评为县级教学能手,临沂地区优秀教师。偏远的山头学校,成为普及五年教育的先进单位。
1982年后,三年级学生去东山小学就读,这里保持一、二年级复式班一个。
1996年学校重新建设,更换课桌凳增加教学设备,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入学率、巩固率达百分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