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县教育行政机构沿革(含事业单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86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县教育行政机构沿革(含事业单位)
分类号: D035.1
页数: 11
页码: 45-55
摘要: 1940年3月,莒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辖莒北、莒南抗日根据地。县政府设文教科,科长钮新农。1941年1月,莒南县政府成立,下设文教科,科长主纪先,设科员、文书、会计各1人。是年3月,设副科长1人。1944年后,增设视导员1人。抗日战争期间,为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莒南县部分区域曾与相邻县分别组成莒临边县、沭水县、卢山县。这些边县均设文教科,置科长1人,其他人员编制因战争时有变更。
关键词: 行政机构 教育机构

内容

1940年3月,莒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辖莒北、莒南抗日根据地。县政府设文教科,科长钮新农。
  1941年1月,莒南县政府成立,下设文教科,科长主纪先,设科员、文书、会计各1人。是年3月,设副科长1人。1944年后,增设视导员1人。
  抗日战争期间,为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莒南县部分区域曾与相邻县分别组成莒临边县、沭水县、卢山县。这些边县均设文教科,置科长1人,其他人员编制因战争时有变更。
  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县内学校教育难以维持。1948年2月,根据上级指示,莒南县教育停办,文教科撤销,社会群众教育由党政工作人员负责。1948年秋,教育恢复,文教科重新组建,科内人员编制如前,李晓岚任科长。
  新中国建立后,莒南县政府设文教科,置科长、副科长、行政科员、工农教育科员、小学视导员和会计各1人。1950年,增配工农业余教育干部1人。1952年,设小学教育视导组,人员从小学临时抽调。
  1955年12月,莒南县人民政府改称莒南县人民委员会,设文教科,编制同前。1956年4月,县文化教育行政机构分设,文教科改为教育科,行政编制同前。撤销视导组,设教学研究室(简称教研室)和函授教育辅导员。是年11月,教育科改为教育局,设局长1人,
  副局长2人,其他编制和事业机构未变;撤销小学教育视导员,增配幼儿教育教研员.1958年,设工农教育教研室。1960年8月,教研室设中学教研员。12月,县文化教育行政机构合并,教育局改为文教局,增配负责文化工作的科员,以后又增设中学教育科员,其他行政编制和事业机构未变更。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文教局机构瘫痪。
  1968年3月19日,莒南县革命委员会成立,设政治部,下设教育组,置组长、副组长等,人员时有变更。1971年7月,设组长1人及办事人员。1972年3月始设副组长3人。1975年7月,撤销教育组,恢复教育局,设局长1人,副局长3人,下设办公室、政工组、财务组、教研室。1976年重设函授教育辅导站, 配备副站长和教务主任。1978年设电化教育工作队,高考期间设临时招生办公室。
  1981年9月7日至10日,莒南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决定撤销莒南县革命委员会,成立莒南县人民政府,设教育局,置局长1人,副局长4人。局内增设勤工俭学办公室,其他人员编制和机构同前。
  1984年进行机构改革,教育局人事变动较大。置局长1人、副局长2人,调研员3人。下设秘书股、人事股、普通教育股、工农教育股、职业教育股、基建财务股和教研室(分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教育四组)、仪器站、招生办公室、电化教育工作站、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莒南县工作站、勤工俭学办公室、教育志编纂办公室。
  1990年,教育局内人事和机构有所调整。设局长1人,副局长4人,调研员3人。秘书股改为办公室,增设信访股、老干部股、保卫股、督导室、纪律检查组,其他人员编制和机构同前。
  1994年1月,教育局改称教育委员会, 设主任1人,副主任4人,副主任科员3人。
  1995年,教育委员会内部机构和人事又有调整。设主任1人,副主任4人,副主任科员3人。下设办公室、人事科、审计科、普通教育科、成人教育科、职业教育教研室、教育科研室、信访科、老干部科、师训科、保卫科、基建科、财务科,其他人员编制和机构同前。是年9月,莒南县人民政府成立教育督导室,设在县教育委员会。
  1997年,县教育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4人,机构设置同前。共行政编制21人, 事业编制52人。
  莒南县教育行政机构沿革及负责人更迭表
  (1940—1997)
  工会组织历任负责人见《党群组织》章。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莒南县教育志》

《莒南县教育志》上限起自1998年,下限断至2008年。分为概述、大事记、教育行政、教育经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族教育、师资队伍、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莒南县
相关地名
沭水县
相关地名
卢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