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道路建设与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沭县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833
颗粒名称: 第四章 道路建设与管理
分类号: F540.3
页数: 35
页码: 216-251
摘要: 建国初期,临沐境内已有雏形的板界路(板泉至界沟)和临青路(临沂至青口),路面最宽亦不过三、四米,且年久失修;高低不平,缺桥少涵,通车极不畅达。县域内再无其他通车之道。由于受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制约,且1956年至1961年临沭县又经历了撤销县建制特殊时期,交通发展依然缓慢,道路建设也只限于对原车马大道的整修改造,部分的进行乡村之间的道路修筑。 干线公路建设,从1961年恢复县制始,县委、县政府加强了交通工作的领导,大力倡导全民办交通,当年即对板阿线(板泉至阿湖)临沐境内路段40.5公里进行全面整修;1964年,对济新线(济南至新浦)的沙岭至朱范10公里的路段改线加宽;1968年,对济新线县城至沐河10.26公里路段改线、整修;1970年,对县城至沙岭段改线加宽;同年对板阿线县城至半路段3公里路段改线加宽;1975年,对板阿线韩村至庙庄9公里路段、半路至店头11公里路段改线加宽;1976年,对济新线县城至沭河东岸10.26公里路段加宽改造并铺筑宽7米沥青路面,自此,临沭境内有了第一段沥青路面公路。
关键词: 道路建设 道路管理

内容

第一节道路建设
  新中国建立前的临沭县公路建设,未见文献资料记载。
  1940年临沭地方解放后,由于处在战争年代,政府及抗敌军民有意利用当地道路狭窄、沟河无桥、交通闭塞的条件,来遏止敌人的进攻和敌机动车辆的驶入,一直未进行公路建设。直到解放战争后期,为了人民解放军大反攻的需要,县政府曾发动群众对临郯公路进行整修,然鉴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整修很简单,仅仅为了战争的权宜之计考虑。至于县内公路,仍未及修建。
  1949年2月,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导沂整沭工程就开始破土动工。根据工程需要,1954年在石门镇的陈堂村建造了临沭县历史上的第一座公路桥。此后在沂沭河东调工程期间,又兴建了30多座交通桥和生产桥,整修和构筑了40多公里可供汽车行驶的简易道路,促进了临沭公路建设的发展。
  建国初期,临沐境内已有雏形的板界路(板泉至界沟)和临青路(临沂至青口),路面最宽亦不过三、四米,且年久失修;高低不平,缺桥少涵,通车极不畅达。县域内再无其他通车之道。由于受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制约,且1956年至1961年临沭县又经历了撤销县建制特殊时期,交通发展依然缓慢,道路建设也只限于对原车马大道的整修改造,部分的进行乡村之间的道路修筑。
  干线公路建设,从1961年恢复县制始,县委、县政府加强了交通工作的领导,大力倡导全民办交通,当年即对板阿线(板泉至阿湖)临沐境内路段40.5公里进行全面整修;1964年,对济新线(济南至新浦)的沙岭至朱范10公里的路段改线加宽;1968年,对济新线县城至沐河10.26公里路段改线、整修;1970年,对县城至沙岭段改线加宽;同年对板阿线县城至半路段3公里路段改线加宽;1975年,对板阿线韩村至庙庄9公里路段、半路至店头11公里路段改线加宽;1976年,对济新线县城至沭河东岸10.26公里路段加宽改造并铺筑宽7米沥青路面,自此,临沭境内有了第一段沥青路面公路。
  上述路基均由原3—4米加宽至9米,达到三级公路技术标准。
  县乡公路修筑,是从1958年开始的,主要是在原有的乡间小路的基础上取直、加宽、铺石、垫沙,逐步达到机动车通行的要求,一部分达到四级公路标准,多数为等外公路。
  1958年以后,主要修筑的公路有,临南公路(临沭至南古庄),长8.9公里,1958年始修,以后连续四年分段改线加宽、架桥;白南路(白旄至南古庄),长13.5公里,1958年修筑了西白旄至周官庄4.5公里路段,1975年又修建了周官庄至南古9公里路段,路基宽均为8米;韩白路(韩村至白旄),长12公里,1958年修建,路基宽6米;南文路(临沂南坛至曹庄镇文家埠),在临沐境内路段长12.5公里,1958年在原乡间小道的基础上加宽到4一5米,1974年再次加宽至6—8米;沭牛路(井店子至涝枝南省界处),长26公里,1964年修筑井店至卢庄段11公里,1970年修建古龙岗至涝枝南5公里,1979年修筑卢庄北至大兴南4公里,1980年修筑大兴三村至古龙岗段5公里,1983年修筑大兴三村前1公里路段,路基宽均为6-8米;沭赣路(县内段井店至镇武庙), 长22.7公里,1972年修建西盘至东盘2公里路段,1975年修筑井店至西盘3公里路段,1978年修建东盘至唐岭9.5公里路段,1979年修建唐岭至玉山镇武庙东北省界处5.7公里路段,路基宽7米;朱韩路(朱仓至韩村),长13.4公里,1973年修筑柞木岭至凌界前段9.5公里,1977年修建朱仓老围里村后1.5公里路段,路面宽8米;东蛟路(东盘至蛟龙),长6.2公里,1977年修筑,路基宽7.5米;大曹路(大兴至曹庄后店子),长20公里,1972年至1982年,数次整修,路基宽7至9米;胡羽路(胡家沟至羽山)长12.22公里,1974年修,路基宽6至8米。
  从建国初期至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三十多年的时间内,全县共修建公路230公里。在修建公路的过程中,同时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行了桥梁和乡村道路建设,其中在干线公路上共建桥19座,长1541.6米;在县乡公路建桥39座,长2441.3米,在主要沟、河、渠、岭建各类生产桥1057座,长5286米,所建桥梁均为钢筋混凝土板桥和石拱桥,具有长期使用价值。1968年沐河华山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沭河临沐境内段无大型桥梁的历史。济新公路升为国家级干线公路,1987年国家统一编号为327线,济新公路改称连荷公路。是年,板阿公路行政级升为省道,后改称莒阿公路,2001年统一编号为225线。两条干线公路纵贯南北,横穿东西,在县城城区交汇,形成十字交叉。临沭县内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道路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是,所有公路均为三、四级标准以下或无等级公路。仅有10.26公里70年代(1976年)修建的济新线县城至沭河东岸为沥青路面。其余全部为沙土路面,且大多为等外路、搓板路, 路拱不适、平整度差,晴天还可以行车,雨天则泥泞难行。由于修建时缺少统一规划,整体布局差,许多断头路、卡脖子路没能解决。较宽河流多为漫水路面。到1984年,临沐仍有3个乡,42%的行政村不通公路,交通设施仍旧落后, 直接制约了临沭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1984年机构改革,临沭县撤公社,设乡镇时,有新划的6个乡,均分布在偏僻山区和西部沭河沿线的边远地区,多数不通客、货汽车,农村运送生产资料、农民向国家交售农副产品、群众就医等仍然使用手推车、小平车。山隔河阻,行走艰难,每逢雨雪天气,群众更是怨声载道。人们群众要求改善交通条件的愿望极为迫切。
  临沐的筑路热潮是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1985年开始的。1987年,临沐县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扶贫县之一,上级的扶贫政策为临沭交通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实施优先发展交通战略,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等一系列响亮地口号,制定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岀重点、适当超前”的发展思路,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牵头、多方配合、社会联动机制,并以国家的扶贫资金作为引子,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发动群众,大打公路建设的人民战争。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重点解决“通”的问题。交通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制定临沭县“七五”公路发展规划,紧紧抓住了国家和省对老少边穷地区重点扶持的有利机遇,以“公办民助、民办公助、民工建勤”的形式发展交通事业。建设规划以主要干线公路为重点,加快重要县乡公路建设,对原有公路全面进行拓宽和改造,提高公路的等级标准。总体布局是以县城为中心,干线公路为框架,以大兴、南古等8条主要县道为依托,形成干支相连、城乡通达的新格局。“七五”计划的五年间,新建、改建路基176.8公里,新建大中桥梁11座,总长度为788.5米,等级公路总里程达到311.9公里,全县20个乡镇实现了乡乡通公路,75%的行政村通路、通车。重点解决了断头路、卡脖子路和新建乡镇群众出行路难的问题,使临沭的公路基本通了起来、连了起来。
  “七五”期间,临沭的道路建设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发展和提高的一个高潮时期。特别是临沭列入扶贫县后,上级给了很大的扶持,1985—1989年共拨给县乡公路修建款193.5万元,计划外拨款37万元。从1988年开始,省政府每年为临沐下拨50万元道路建设专项扶贫款,延续到1990年,这对临沭交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扶贫资金还有力的扶持了小城镇建设,东盘、白旄、曹庄、郑山、大兴等乡镇,在乡镇城区道路建设中均得到扶贫资金,各乡镇辖内的环乡(镇)路,通村路也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发展。此间,全县共修筑改造乡村道路530公里,85%的自然村通了路。
  “通”的问题解决了,但公路等级水平仍然较低,低等级公路与快速发展的临沐经济仍不协调。提高公路等级水平和通行质量成为临沐公路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进入“八五”后,全县经济迅速增长,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从1991年开始,每年都把公路建设列为县政府的“十件实事”之一,把改善全县交通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来抓。提出了“八五”末乡乡通油路的奋斗目标,县交通局制定了《临沭县公路建设五年计划、十年规划》,总体规划是在10年期间在全县内建成五纵五横一环的公路网。
  1991年底,临沭县决定解决制约全县交通的主要难题,修筑沭河南古大桥。这是一项关系到临沭县尽快摆脱贫困、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工程、民心工程。时任临沂地委书记的王久祜和市交通委主任朱兆彬,先后两次到临沭县现场办公,为大桥选址定位,并向省领导汇报临沭人民建桥的迫切要求,请求上级给予扶持。临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交通局负责同志三上济南,向省计委和交通厅公路局汇报请求资助。通过多次做工作,省计委给予贷款帮助200万元,省交通厅从扶贫款中拨给100万元,地区交通委员会帮助100万元,县政府从扶贫款中挤出13万元,共筹资金413万元用于该桥建设。由地区交委公路处技术人员的精心测量、设计,一座主桥长523米,高6米,连同引桥全长1200米的沐河南古特大桥梁,于1991年4月破土动工,1992年6月竣工通车。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实现了临沭人民多年架桥愿望。
  实现“八五”期间乡乡通油路,关键的问题是要对原有道路进行整修改造,以便为下一步的路面硬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解决道路路面硬化工程所需资金,临沭县组织利用“民办公助,民工建勤”方针,采取“四部分”筹资方法:即向上争取一部分,县财政补贴一部分,群众捐助一部分,从交通规费征收中拿出一部分的筹资措施,为全县公路建设和路面硬化工程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自1991年修筑第一条9公里长的沭(县城)南(南古镇)县乡公路油路开始,“八五”计划五年间,临沭人民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10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修建大桥、特大桥2座,中桥9座,小桥涵467座;改建、硬化国道、省道68公里;硬化县乡公路11条, 总长181公里,新修县乡公路61公里,改造乡村道路627公里。1995年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临沭县内接各乡镇、村,外联铁路港口,通达两省五县的公路交通网业经形成,公路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彻底地改变了临沭往日交通落后的面貌。
  进入“九五”以后,全县的公路建设再次调整了发展思路,主要由重建设向“建、改、养”并举转移,进一步完善路网质量,提高公路等级水平和通过能力,努力争取实现所有等级公路油路化。从1996年起到1999年,先后对王夏路、朱韩路、土石路、唐湾路、大李路、环城路等县乡公路铺筑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总里程88.2公里,全县国道,省道,主要县乡公路实现油路化,次高级路面里程达到269.2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5%。
  在油路建设的同时,制定了“建养并重”的方针,加强了公路绿化、美化、标准化的建设。为了解决修筑油面路肩宽度不够,边坡不够平顺,造成路面损坏问题,1998年秋后,县委、县政府实行公路属地包干,发动全县人民对全县公路进行加宽,沥青路面公路路基由原9米一律加宽到12米,基础路面10米,路基边坡成1:1.5坡比,外边坡1:1,要求边坡饱满,边沟畅通,全部配齐标志。这次拓宽路基工程全县共动用土石方1100万立方米,投工45万个。通过改造,全县公路面貌焕然一新。达到技术等级要求的二级公路由1995年以前的93.5公里,2000年达到274.28公里,等级公路占公里总里程的94.32%。好路率达到90%以上,公路的等级水平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度提升。
  跨入21世纪,临沭的公路建设在“十五”期间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发展为主体,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加快公路建设步伐,强化公路建设行业管理,全面提高公路的总体水平,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保障。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临沐继续坚持以硬化路面为主,进一步提高公路等级水平,全面改造老油路。加速干线公路GBM工程(绿化、标准化、美化)和文明样板路建设,实现村村通硬化道路,通达深度达到100%。
  2000年9月至2002年7月进行了327国道改线、改建工程,以二级公路建设标准进行了全面改造,改线18.4公里,为双向四车道,基础路宽22米,沥青砼路面净宽18米。扩线改造10.1公里,为双向双车道,基础路面宽20米,硬化路面宽15米。共计挖土方99.7万立方米,新建桥梁及涵洞77座(道),总投资8000万元。
  2003年,225省道韩村至石门省界点段进行改建、改线,路基由原12米加宽到18米,城区路段加宽到24米,铺筑油路面12—22米,基础路面宽为16—20米。总投资6000万元。改道后的327国道和225省道,升级为高标准的二级公路,成为设施完善,标志齐全,GBM达标,畅、安、舒、美的省级文明样板路。
  2004年至2005年两年间,全面实施县乡路老油路改造工程。总投资4095万元,对沭郯公路24.288公里、井镇公路23.053公里、井涝公路24.47公里、周卢公路10.305公里、大李公路27.978公里、石南公路24.732公里、朱韩公路15.729公里、土石公路2.288公里、唐湾公路13.807公里、醋新公路4.115公里、观石公路11.41公里,共计182・17公里沥青路面进行挖补、罩面和摊铺,通过能力进一步提高,成为临沂市第一个完成老油路改造任务的县。同期投资744.19万元对烈大公路13.255公里和南石公路19.649公里路面进行了硬化,烈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石南公路构筑混凝土路面,至此,全县主要县乡公路全部实现路面硬化。
  2002年年底,国家做出了启动农村公路建设的决定,省政府明确提出用3年的时间基本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油路的目标。2003年2月,临沭县第十四届一次人代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2003年要抓好八件大事,其中重要一件就是“村村通”硬化道路规划及一期工程建设。临沭人民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深入发动,扎实推进。成立了由县长为总指挥的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指挥部,各乡镇党委书记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研究制定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把“村村通”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在全市率先出台了 《关于加快农村公路改造工作意见》,制定了《临沐县农村公路实施方案》和《临沭县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奖惩办法》。“村村通”改造工程启动后,县委书记、县长、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等县级领导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指导,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建设农村道路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县交通局作为职能部门在农村公路改造工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局62名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始终工作在各个施工路段。投资200多万元购进了工程设备,支援工程建设。
  在2003—2005年三年的农村公路建设中(村村通硬化路面工程),共投入资金1.38亿元,改造、硬化农村公路620.8公里,铺筑混凝土路面267万平方米,新建桥梁9座。436个村庄道路通了硬化路,占应通村数的82%。基本实现了3年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计划。2006年投资2016万元对部分县乡公路、桥梁进行维修、新建“村村通”70公里;2007年继续投资2259万元新修“村村通”58公里,新建中型桥梁13座。新修苍马旅游区专用道路5.2公里,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县交通局投资520万元,并负责修建。至此,全县536个自然村全部通上了硬化路,临沭的道路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临沭县的道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级到髙级,从普及到提高,从发展到跨越,58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县境内已形成以国省道为依托,以县乡道路为骨架,以“村村通”硬化道路为补充,结构合理,布局优化,四通八达的城乡公路网络。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为临沭的经济腾飞和各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通,百业兴。交通事业的发展,拉动了临沭经济巨变,使临沐彻底摆脱了贫困,逐步迈向了富裕文明的新时代。
  第二节公路养护
  公路养护,是保持公路长期处于完好状态,防止使用质量下降的重要手段。没有公路养护作保障,公路的整体服务功能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中国自古就有养护公路的优良传统,“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两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历代相传。
  临沭县有组织的道路养护始于解放前的1945年。是年,临沭设立了交通科,在解放战争期间,为配合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曾多次组织群众整修道路,为战争服务。
  新中国建立初期,临沭境内已有客货汽车过往;1952年,临沭县设立汽车站。为了维持道路通车,县政府于每年春冬两季发动群众对通车道路进行整修、养护,将板(泉)界(沟)路和夏(庄)朱(范)路两条大车道逐步改造成符合一定技术等级的公路,并组织群众担负着经常性的管护任务。之后,在县到区(乡、公社)和公社(区、乡)之间新建南古、白南、南文、韩白等6条县社道路,由县交通科具体负责管理、养护。1962年,临沭县公路站始设,后相续下设店头、夏庄、周庄、韩村4个道路养护工班,养路工人19人,群众养路工68人。主要任务是负责板界、夏朱两条干线全长57公里道路的管理与养护。县交通局(1961年8月设)具体负责60多公里的县社道路的整修和养护。70年代初,县社道路增至163公里,已有养护员156人,分八个养路排,43个养路班。养护初期,全凭养路人员的一双手,一张锹,一把镐,削高填洼,截弯取直。养护经费每年每公里30元一55元。一切费用均包括在内。干线公路由工班工人和群众养路员共同养护;县社公路由群众养路员养护,按照国务院《关于改进民工建勤和修建地方道路的指示》,实行民工建勤养护道路。养路社员同其他社员一样,参加生产队的粮食与经济分配。另外交通局、公路站每人每天发给5分钱的茶水费,护路工具用的铁锹、镐头、小推车由管理单位配发。养护的基本形式是工群共养,以维护通车为原则,多为季节性的整修、养护,主要从改造原有的道路入手,养改兼顾,以养促改,确保畅通。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县内所有公路多属沙土路面,养护的主要内容是:改善沙土路面,铺撒磨耗层;加强路面日常养护;小型路基改善;巡护公路和抢修水毁;桥涵。及设施的看护维修;公路绿化和管理;宣传交通规章;管理交通秩序;冬季及时清扫公路上的积雪。坚持“以养护路面为重点,加强全面养护的方针”,构筑防护坎,备料台,并加强路面四勤工序(勤撒沙、勤匀沙、勤回沙、勤清除细壤),以解决路面波浪、坑槽、翻浆、滑车等病害,提高公路表面平整度和通行质量,延长了路面磨耗层的使用年限。
  为提高全体养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方面不断提高他们的建勤费补助标准,1979年开始实行“民工建勤合同制”,由公路、交通部门与养路员签订养路合同,根据省革委10号和省公路局15号文件精神,将群众养路的建勤补助费,由以前的每天5分至1角改为6角;1984年根据地区交通局的通知,将建勤费每天6角增至8角;1986年10月,又根据省财政厅、交通厅联合通知,将建勤费再次提高,由每人每天8角改为1元2角;县交通局又将县乡公路的建勤补助费,由每天1元2角增加到1元5角。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养护机构,规范和完善养护体制。1978年,公路局养护工班由4个发展到8个,分别驻夏庄、韩村、周庄、店头、石门、蛟龙、于店和邢屯,1987年上述养护工班易名为公路分站。同年县交通局成立了城关、蛟龙、石门、大兴、曹庄、白旄6处交通管理所,专职从事道路养护管理和交通规费征收工作,后又增加韩村、南古、官庄、朱仓四处。临沭所有干线公路和县乡公路全部列入正常养护,取消了部分县乡公路季节性养护形式,公路养护全面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养护员的报酬由原评工记分改为年或月给予同等劳力报酬。1983年10月山东省交通厅制订《山东省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和民办公助修建县乡公路的实施办法》,按照公路定员标准调整养路组织,积极推行小段包工,联工计酬等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提高了养路质量,增加了养路员的收入,稳定了养路队伍。并制订了一系列公路养护管理和质量检查评比制度,依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暂行办法》和《山东省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办法》,将公路养护质量评定规范化、制度化。公路的养护分为优、良、次、差四个等级,以公里为单位,按路面、路基、桥涵、标志、绿化5项分别评分定等。具体养护标准是“保持路面平整、路拱适度、行车顺适、路肩整洁、边坡稳定、水沟畅通、桥涵构造物维护完好、标志完善、鲜明,行道树齐全”。每月对公路养护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按照四项等级标准,一月一检查,一季一考核,半年一小结,年终一总评。临沂地区交通局,每年分半年和全年组织各县进行公路大检查。在全地区积极开展公路养护评比活动,使公路的养护质量在比、学、赶、帮中逐年提升,在每个时期分别制订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养护工作实施办法和承包措施,放宽搞活,具体情况具体安排,先后采取和推广了专业队承包,家庭承包和集中与分散管理的养护办法,打破了以往平均主义传统做法。都取得了较好的养护效果。
  专业队承包,就是压缩养路人员,把工作热情高、事业心强,身体强壮、能吃苦耐劳的养路员,每10公里安排4-5人,交管所指派队长具体负责,建立严格的劳动纪律和考勤制度,定路段、定指标、定质量、定出勤,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原则。人均月收入100元左右。
  家庭承包,就是选拔家庭剩余劳力多,家庭锁事少,临近公路的家庭作为养护承包户,3公里安排一家承包,规定出勤率和好路率指标,所站进行检查考核,月收入150元。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承包,就是实行小段包工,组长对人员3天一集合,布置养护路段,规定3天内需要完成的任务,实行集体联合备料,解决一些小型水毁工程。这种形式一般用于车次流量比较大,劳动量相对集中的路段。这种形式的人均收入每月130元左右。以上三种承包办法,成为临沭县公路养护工作中颇见成效的制度。提高了养路员的出勤率,把养护质量同劳动报酬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经济扛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责任感,使全县的养护质量一直处在全地区中上游水平,好路率逐年递增。1982年县公路站被山东省交通厅授予“五好路站”称号。1990年县乡公路养护质量列全地区前3名。
  从1991年起,公路养护逐渐由砂土路面向沥青路面过渡,由传统的养护向公路的绿化、美化、规范化养护,标准化建设上转移,坚持建养并重,以养为主的方针,以解决公路养护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县里经常组织交通、公路部门对全县公路进行检查,筹集资金进行道路整修和养护,县政府对公路养护每月每公里给予16元的另外补助(由公路所处乡镇具体落实),养路员的建勤费按公里补助,县交通局同养路员签定养护合同,采取包干养护,每1.5公里配员1人,每公里每月建勤费为50元,沙土路面每月每公里65元,另加20元的另补备料费。
  1999年秋,为增强全县公路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公路的等级水平,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开展路基加宽、路肩边坡整修活动,将所有已铺筑沥青面公路路基统一加宽4米,路基一律达到12米,基础路面为10米,防护坎为50厘米,路基边坡成1:1.5坡比,外边坡1:1,全部达到边坡饱满、平顺,边沟畅通美观。至年底,全县共投入义务用工26万个。增设新安路沿石38万米,维修、新增泄水槽1.6万个,里程碑、百米桩、道口桩、指向牌、警示牌、分道线等附属设施,交通局共投资360万元,任务完成后,全县195.6公里沥青路面公路均达到二级公路标准的基本条件,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公路的养护经费年公里由几十元逐步增加到2500元,干线公路每公里达到6500元。
  养护设备进一步发展和更新,由以农具为主的养护工具发展到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养护。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车辆的日益增加,交通流量越来越大,公路的养护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硬化路面的普及,传统的养护方法和机具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公路的养护要求。自1976年临沭县有了第一条沥青路面公路(327国道县城以西10.26公里),油路的养护对专用机具及配套设施就有了需要,县公路站征地10亩,修建了临沭第一座沥青油厂,并购进相应的筑路、养护设备,这为以后的路面硬化打下了基础,这一时期的砂土路面养护条件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养护砂料的运备也由小推车、平车被拖拉机、自卸车替代,路面匀砂由人工推拉改为机械牵引,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八五”后期,全县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机械化养护得到进一步完善,交通局成立了工程处,购地30亩,投资360万元,新建500吨沥青导热油场一座,购进双柱、三轮、震动压路机5台,装载机、摊铺机、拌料机、洒布车各一台,自卸汽车7辆,12马力小拖13台,50型大拖2台等一整套修筑沥青路和用于公路养护的机械设备。1995又新增用于构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拌合机、震动梁、震动棒、切缝机、发电机等全套机械设备。进入21世纪,“十五”期间为适应沥青路面养护需要,投资200万元,购进乳化沥青专用设备。2004年为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检测维修的需要,又投资200万元,购进先进的全套设备,2007年再次投资450万元,成立了临沂运达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至2007年交通局路桥工程机械设备及固定资产近达2450万元。县公路局(1994年1月撤站设局)2003年出资3000万元,成立了“临沭县凯达工程有限公司”,购置4000型沥青拌合站,500型水稳拌合站,戴纳派沥青摊铺机,950水稳摊铺机,大型震动压路机、平地机、装载机等,组建了高标准实验室,积极采取新工艺,新技术确保了公路的建养质量,提高了公路的科技含量。
  从新世纪开始,交通部制订了《公路养护与管理发展纲要》,纲要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努力构筑科学、高效的现代化公路管理体系,发展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努力实现公路管理的法制化、信息化,公路养护的科学化、现代化。切实提高公路的养护与管理水平,保证公路网的完好畅通,更好地发挥公路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总的指导方针是:建养并重、以养为主;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依靠科技、提高质量;依法治路、保障畅通。坚持以保障公路完好为基本出发点,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的思想,把养护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进一步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依法治路,推进公路管理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切实加强行业管理,着力引导公路养护向专业化、机械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提高养护资金使用效益和公路养护质量;坚持科技兴路,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公路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大力推进公路管理及信息化进程;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平衡发展。在确保干线公路安全、畅通的基础上,加强县乡公路的养护管理,提高公路网整体水平;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积极推进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强化安全保障,加强环境保护;坚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铺路石”精神,努力造就一支思想作风好,业务技术精,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的职工队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国务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山东省农村公路养护办法》和《临沂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临沭根据全县公路养护的实际情况,参照制订《临沭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进一步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公路管理组织,建立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专群结合的运行机制,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由行业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县政府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公室,各乡镇政府亦成立了相应机构,县政府为全县公路养护管理的主体。县交通局负责公路养护技术指导和行业管理,乡镇政府负责本乡镇公路养护管理的具体组织实施。县公路局具体负责国、省道干线公路的管护。明确了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职责, 细化了养护作业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不断探讨养护管理工作新途径,对公路养护运行机制进行探索。2003年起,县公路局从有利于养护生产管理出发,将原来石门、店买、韩村、蛟龙、邢屯、夏庄、周庄七个养护分站合并,组成三个管养一体的大公路站,推行公路养护公司化管理模式。县交通局2004年将全县公路养护工作从10个三位一体的交通管理所中分离出来,成立了公路养护管理办公室,实行县、乡两级组织管理,形成“政府主导,交通指导,乡镇养护的公路管理养护新模式,采取专业与非专业养护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了公路养护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了公路管理养护检查与考核制度,使各级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进一步完善养护承包责任制,实行社会招投标竞争日常养护、保洁权,推行市场化管理模式,逐步形成比较完善、规范的公路养护市场体系,实现了由生产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在保证路面质量的基础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地整修路基边坡,创新养护绿化设计,给传统的养护工作赋予新的时代气息,充分体现养护工作的个性和特点,确保公路的畅、安、舒、美。
  第三节公路绿化
  公路绿化能起稳固路基、保护路面、美化路容、诱导交通、舒适行旅的作用。此外,公路绿化还能达到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临沐的公路绿化,是随着公路整修、改造和新建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新中国建立初期,县内道路绿化未见记载。1959年,临沭区域分属郯城、莒南、临沂三县时,按照国务院《关于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和修建地方道路》的指示及《山东省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和修建地方道路的暂行办法》的规定,道路沿线社队积极栽植行道树,并负责管理。但由于公路缺乏专职管理机构,树苗矮小,牲畜啃咬,年成活率不高,未能形成规模。
  1961年8月临沭恢复县制后,相继成立了公路管理机构,公路绿化有了一定的保障,但由于树权和效益分配问题未能明确,致使行道树保存率不高。1964年县人委根据山东省交通厅、林业厅《关于确定树权、明确效益分配保管好树木,以加速绿化的联合通知》精神,认真贯彻“加强领导、依靠群众;狠抓育苗、积极营造;严格管理、保证质量”的方针,本着先平原后丘陵,因地制宜、因路制宜、宜乔则乔、宜灌则灌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一条路一条路的进行行道树栽植。特别是在收益分配上作了明确规定,干线公路绿化,国家出苗,工群共植,收益分配实行“三七开”,成材树更新后,经济收入30%归生产队,70%归公路站(以后又改为“倒三七”和“五五开”);县乡公路绿化,本着公路随地走,谁栽属谁有的方式,实行“谁栽谁管理、谁受益”的政策,由养路的社队出苗,自行栽植和保护,树(林)权和收益均归出工养路护树社队。县交通局公路所具体负责管护,并同养路员制订了养护措施,通过上述规定的执行,提高了沿线群众公路绿化的积极性,对巩固绿化成果起到了一定作用。截止到1984年,全县249.4公里干支线公路,已绿化216公里, 占总里程的86%,共有行道树136000棵,矮林87600墩。
  县委、县政府历年来都很重视公路绿化工作,每年春季专门进行部署,县交通局对新建道路和需要补植的路段进行统计,明确绿化任务,各乡镇积极配合,组织实施,因此每年都取得一些新的进展。1990年以后,县公路建设进人发展的快车道,新建、改造的公路都以每年四、五十公里的速度递增。特别是“八五”期间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后,公路绿化出现了新的课题,公路绿化与时俱进,实行科学绿化、经济绿化,坚持规划、时间、品种、规格、株距五统一,同时实行栽、护、管三者并重,责、权、利三者挂钩,把行道树的看管具体落实到乡镇、村庄,并签订了相应的看管合同,制定了奖惩制度。公路行道树的成活率达95%以上,绿化率达100%。
  1996年,根据全县公路发展的实际,县政府适时提出公路管护要实施三个转变,即:公路养护管理由过去的以土路为主向以沥青路为主转变;由过去的绿化为主向公路美化转变;由传统的管护向标准化配套建设转变。大力加强公路的绿化、美化、标准化全面建设,促进公路养护质量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水平。从1997年开始,公路绿化工作向美化建设方面发展,按照“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的原则,是年分别在石白、白南、沭郯公路推行美化工程,并加宽路基,把防护坎至沥青路面外沿之间修造成宜于栽植冬青,蜀桧及种植花草的条带。县交通局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和养路员采集花种,并根据不同路基土壤条件,确定了种植花卉,常青树、行道树加景点等不同模式的绿化形式。三条线路共栽植冬青、黄杨3.3万棵,种植花卉26公里。之后全县公路美化工作全面展开。全县68.8公里干线公路,293.17公里县乡公路,在宽阔整齐的路肩上,凡适宜实施美化工程的路段上,种了花,植了草,美化路段一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初步显现了“人在车中座,车在花中行”的美化效果。2001年国、省道建设按《公路养护与发展纲要》的要求,同步实施道路绿化、美化、积极开展文明样板路、GBM工程和绿色通道建设,在国省道及主要县道,由县政府组织交通、公路、林业等部门及公路沿线乡镇统一在公路排水沟外两侧各15-100米,实施绿色通道和经济丰产林建设工程。共植147万棵。G327、S225两条干线公路在绿化设计上,坚持以人为本优化设计,着重突出“美”,最大限度怡性悦目,确保“一条路一景观,一条路一特色”的效果,坚持常青木与景观木相结合,采用“品”字型,间隔栽植等多种绿化模式,种植鹅掌秋、紫叶李、黑松、红叶石楠等苗木品种,提升绿化层次,做到了乔灌、花、草有机结合。同时坚持科学管理,落实道路绿化责任制;搞好经常性巡査防护,及时安排浇水、整形修剪、防治病虫害、清除杂草等抚育管理工作,确保苗木成活率。积极搞好道路绿化政策宣传,提高沿线群众护林意识,防止人畜破坏、提高保存率。并直接同沿线乡镇政府签订护管合同,联合管护,实现综合管理,取得了显著的公路绿化效果。真正地形成了“畅、安、舒、美”公路交通环境。整洁美观的条条道路成为临沭大地上的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干线公路和重要县道均达到文明样板路标准,其中327国道被省厅公路局列入绿化优质工程和省级文明样板路。
  第四节路政管理
  路政管理,是保护公路、桥涵、行道树、标志号、公路两旁用地以及一切公路设施不受侵占,不被破坏,以保障公路安全畅通,维护路产、路权的一项重要措施。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临沐县才有了实际意义上的公路,在公路兴起的初期,路政工作随之开展。为保护公路路面不受损坏,在大中雨后两天,小雨后一天,连天阴雨晴后两天内,任何车辆不准行驶。禁止雨后通行和铁轮车行驶公路,成为路政管理的主要任务。当时县内公路全系砂土路面,如有违者,按照《山东省畜力车行驶公路违章处理暂行办法》,对雨雪后擅自行车和铁木轮车辆行驶公路的驾驶人员,处以15天义务修路或处以1一10万元(旧币)的罚款。
  1963年2月,山东省交通厅根据交通部《公路交通规划》制订了《山东省公路交通规划补充规定》,提出“雨后禁止一切车辆通行公路,军车、侦缉、抢险、急救等特急需要通行时,应持县团以上机关证明,方可通行。县交通局根据区域内公路车辆通行较少,群众对公路管理缺乏常识,积极开展对公路沿线村区进行宣传教育,人次达数万°方法是利用乡村放电影前和中、小学上课间隙进行宣传,在公共场所,重要路口以及商店、饭店、理发馆等人口相对较多的地方张贴标语。每逢节日和集会,在交通要道口散发传单,对有组织的各种车辆管理单位进行集中上课,使公路管理常识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和实际效果。1979年临沐县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县内逐步推开,干线公路和一些主要县乡公路在农作物收割季节,常被沿途群众占用打场晒粮,严重地妨碍了交通,形成交通安全隐患。为制止此类行为,县政府发布了严禁在公路上打场晒粮的通告,农忙季节亦是路政管理繁忙之时,交通管理人员全部出动,上路检査、劝阻、清除在公路上的打场晒粮行为。但由于线长、面广、点多、清而复始,屡禁不止,成为路政工作的一大难点。
  1983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路政管理保障公路安全畅通的通知》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路管理的布告》,山东省交通厅制定了《损坏公路赔偿标准》,使公路路政管理工作有章可依,县政府指示交通主管部门要全面加强公路管理,确保公路安全畅通。夏秋农作物收割时节制止在公路上打场晒粮成为每年的常规行动。交通、公路等有关部门,出动宣传车,上插五色彩旗,下书“禁止在公路上打场晒粮”,“维护路产路权,确保交通安全”,“爱护公路、人人有责”等标语口号,车上安有扩音设备,沿途播放有关交通管理的法规、政策,车内有宣传人员散发印有保护公路,依法治路的红绿明白纸。沿途20个乡镇积极配合,组织派出所、乡建办、土地办等部门人员组成清理队伍,实施现场清理,并对个别不听劝阻,不服管理的行为人进行处罚,打场晒粮现象受到遏制并逐年减少,主要公路上基本杜绝。1987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和交通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了“公路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和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设施,有权依法检查、制止、处理各种侵占,破坏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设施的行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公路主管部门可以分别情况,责令其返还原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路政管理工作迅速走向规范化、程序化。交通局、公路局强化路政管理,把路政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设立了路政管理组织,建立健全了路政体制,按照省厅《关于加强路政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统一部暑,制定了路政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实施办法。临沭县人民法院为支持路政、运政和交通规费征收工作,分别于1991年和1992年在县公路局和交通局成立了交通巡回法庭。县公路局设立专职路政科、交通局将县乡公路管理所改编为公路养护路政科。编制了专职路政人员,全县共有路政人员12人,统一穿着路政服装,配戴标志,携带证件,上路执法。同时聘请了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主的6名社会监督员,聘请了198名兼职路政协管员,形成了路政管理执法、监督保障体系,建立了举报有奖制度,调动了广大群众参加路政管理的积极性。路政人员坚持经常上路巡回检查,侧重于宣传和执行公路管理政策、法规,及时制止各种道路违章行为,清除路障设置并保护公路上各种行车安全标志和公路绿化。维护公路财产和交通设施。临沭的路政执法队伍实现了正规化。管理法制化、程序化。
  1997年7月,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部以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为内容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颁布实施。1998年1月1日,全县交通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身着制服,手举横幅标语,组成宣传方队,在学生军乐团的引导下走上街头,进行庆祝和宣传。主要街道上设置了《公路法》临时宣传站、咨询台。县六大班子领导参加了此次宣传活动。活动中共发放传单20000余份。
  《公路法》的颁布实施,使公路管理依法行政有了法律保障和依据,路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临沭县的主要公路顺利完成了公路用地确权和登记工作。路产、装备、路政处罚、路政复议、行政诉讼和举报有奖等制度迅速建立和健全。截至2007年底,全县共查处损坏公路事件1302起,挽回经济损失63万元;拆除违章建筑312处,903平方米;各类非公路标志258块;处理路赔案件1131起,实现路赔收入122万元。公路穿越城镇、村庄路段脏、乱、差现象得到根本遏制,基本杜绝超限运输车辆非法使用公路, 有效地保护了公路的路产路权,确保了公路的安全畅通。
  第五节民工建勤
  民工建勤,是根据1951年政务院《关于民工建勤修公路的暂行规定》和1995年国务院《关于改进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和修建地方道路的指示》精神,按照“远修近养”的原则,动员组织群众利用冬春农闲季节,投工投劳修建和养护公路的一项重要措施。
  民工建勤整修公路的主要工作为土方工程及简易石方工程,桥梁工程及其他构造物变通工作,排水防水,路面材料采运,公路植树等工作。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1951年民工整修公路实施细则》,把民工修建公路工作,增加了公路紧急检修及临时修补工程。并规定民工整修公路以义务劳动为原则,劳动力每年负担的义务劳动,不超过10个标准工;半劳动力每年负担的义务劳动,不超过5个标准工。1955年11月又将每年每个劳动力义务建勤工作日,改为至多不超过5个,增加车、船等运输工具及兽力义务建勤每年2个工作日。明确凡有劳动力的年满18岁至45岁的男性农民和年满18岁至40岁的女性农民,都有建勤义务。动员范围以道路两侧15公里以内为限。1957年5月,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施行《山东省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和修建地方道路暂行办法》,规定国道、省道(未划前的干线公路),养护和改善及县、乡道的修建、养护、改善,均使用民工建勤。道路两侧各5-10公里以内村庄整劳力及农业合作社的兽力车、农畜、人力地排车,参加义务建勤,一般以沿路附近的村庄组成护路村,负责公路经常养护工作;距离公路较远的村庄,负责公路整修和改善工作。民工建勤为义务制,不给报酬。施工单位负责供给开水,工具赔偿、医药、奖励等费用;需要在工地住宿5天以上的民工,由施工单位配给生活补贴。在具体执行中,每工日给予生活补助4角,小推车工日生活补贴5角。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桥梁建设任务日益繁重。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县政府根据上级有关民工建勤的规定和每年公路建设工程大小,按农村人口及受益情况,向各社、区(乡镇)下达民工建勤任务,调集民工修路、架桥和进行公路养护。因此建勤民工是全县交通建设发展中的一支主要力量。
  1971年,中共中央(1971)81号文件下达后,部分社队对中央文件产生误解,把公路民工建勤与“一平二调”混同起来,曾一度影响了公路修建和养护。1972年1月1日,临沂地区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关于公路建设工资和民工建勤补助标准的通知》中指出,干支线公路的路基、路面、绿化、扫雪等经常性的养护和县社公路的全部修建工程,不论其规模大小,一律按民工建勤和民办公助的办法进行修建和养护。1972年2月23日,临沂地区交通局《关于下达1972年县社公路养护计划的通知》中指出,加强现有路线养护工作,继续贯彻执行民办公助,民工建勤,以群众自办为主的办法,力求把县社公路养护好,以适应战备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从此,民工建勤工作又走了正常的实施轨道。
  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1983年9月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山东省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和民办公助修建县乡公路的实施办法》。规定干线公路,县公路及在养的乡公路的养护修理和改建,均使用民工建勤;干线公路,实行专业工人与建勤代表工相结合的养护组织形式,逐步实施专业化养护;县公路和乡公路实行民工建勤专业养路队的组织形式。民工建勤主要负责公路的养护,修理和改建,扫雪防滑,水毁防护抢修,路树栽植,管理和养护备料等。民工建勤的待遇,实行小段包干、定额管理,联质计酬。每完成一个标准工作日,发给出勤补贴8角,并享受按规定应得的奖励。新建、改建工程每完成一个标准工作日发给补贴1.25元。承担干线公路养护义务的公社、生产队,有权按政策规定的比例,分享行道树、矮林的收益。1983年按省交通厅制定的定员标准,调整养路员实行民工建勤与养路承包责任制相结合的办法,养路员出勤生活补贴由公路养护主管单位统一掌握,公路养护任务由养路员承包。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即发给全部出勤生活补贴,或实行定额管理,按定额发给生活补贴。县社公路实行民工建勤养护,按公里发建勤费和另补备料费,实际开支的养路员费用,有时超过规定的民工建勤补助标准。
  50多年来,临沐县的干线和县乡(社)公路修建,均采用民工建勤和民办公助的办法,共修国省道64.6公里。(2007年统计里程),县乡公路575.322公里,村级公路750.278公里。共铺筑沥青路面、构筑水泥混凝土路面1034.769公里,全县人民投资投劳,为此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临沭交通事业的发展,是临沐县人民发扬沂蒙精神,坚持民工建勤、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奋斗成果。
  第六节民办公助
  新中国建立初期,地方财政收入微薄,用于公路修建的费用很少。1963年国务院批转交通部《关于全国交通支援农业会议的报告》,同意各地恢复在地方财政预算中的交通事业费。并规定集镇以下的交通建设,可以根据当地的条件试行民办公助的办法。但要求做的恰当,不得不适当地加重农民的负担,更不允许一平二调。从1963年起,交通事业费列入地方附加税留成。修建和改善集镇以下的乡村道路、桥梁、渡口,群众自愿举办力所能及的交通建设,由社队出劳力。土地和就地取材,按各社、队受益大小,合理负担。由政府加以组织,给予技术指导,并有重点地补助外请技工工资和材料费用,实行民办公助。
  1963年至1979年临沭县实行民办公助的政策,改修和新建了各级公路163公里,各类桥涵279座,漫水路面9处,上级按民办公助共补助资金136万元。
  1979年1月18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批转山东省交通局《关于减轻农民修建公路负担的措施报告》,确定增加公路新建,改建工程补助费,新建县乡公路(包括小桥涵)每公里补助1万元,铺筑沥青路面每公里1.5至2万元,修建桥梁每米1000—1500元。后大桥每米逐步增加至6000元。1980年,专项补助又增加县际断头路路基桥涵配套工程项目建设。1980年后至今,上级共补助资金9895.6万元。全县人民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采取民办公助、民工建勤的办法修筑县乡公路201公里,铺筑沥青路面和构筑混凝土路面293公里,新修“村村通”公路水泥路面620.8公里,修建大中型桥梁16座,1800余米。
  民办公助的政策,极大地扶持了临沐地方道路建设,推动了交通事业快速发展。
  (撰稿:闫洪文)

知识出处

临沭县交通志

《临沭县交通志》

本书主要反映临沭县交通局、公路局、327国道沭河大桥收费处、临沂市交通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临沭分公司、汽车站等单位的机构沿革和所辖事业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机构

临沭县委
相关机构
临沭县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临沭县
相关地名
曹庄镇
相关地名
郑山镇
相关地名
大兴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