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
碘缺乏病是指由于环境缺碘,公民摄碘不足所引起的,对儿童智力发育具有潜在性损伤危害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根据国家水质监测和环境监测报告,1985年本县被确定为碘缺乏病区。病区涉及10个乡镇,有31.65万人不同程度地受到碘缺乏病危害。
1994年8月23日国务院发布《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县卫生防疫部门把碘缺乏病列为地方病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了食盐加碘和重点人群补碘、碘缺乏监测、监管、监督检查等工作,并常抓不懈。每年利用5月5日“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配合盐业、工商、水利、教育等部门,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1998年全县共出宣传板报50余期,张贴宣传画100余幅,发放传单5000余份。并分发碘丸15000余人份。1999年5月利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宣讲食盐加碘和补碘知识,运用监督车、摩托、自行车走遍全县200余个行政村,发放传单20000余份,使碘缺乏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对乡镇防疫医生、村防疫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
2004年,疾控中心抽查了全县10个乡镇48个村,抽检样品224份,其中合格样品140份,合格率达62%。另外,检查出未加碘盐59份。2005年5月10日—31日,依据2005碘盐监测方案,开展了全县范围内的碘盐含碘量测定。共抽查了9个乡镇288户居民,检测结果表明,本县碘盐含量均在20—40mg/kg之间,合格率达98%。2008年4月,对全县8个乡镇36个行政村的居民食用盐进行了抽样监测,结果全部符合国家标准,碘盐合格率和使用率均达到100%。同时,疾控中心还协同盐业部门加强盐业市场管理,杜绝了不合格碘盐在市场上销售的违法经营活动,全县居民家中再无出现过未加碘盐,有效防止了碘缺乏病的发生。
第三节传染病防治
本县自古沿用中草药防治传染病的习惯。
20世纪50—60年代,县境内的传染病主要有麻疹、伤寒、副伤寒、鼠疫、疟疾、天花、肺结核、白喉、脑膜炎、脊髓灰质炎、霍乱等17种,县政府及卫生防疫部门通过预防接种,切断传播途径,消灭滋生场所,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防病灭病等综合防治措施,到70年代,传染病的种类降至为种,主要有布病、乙脑、猩红热、流脑、肝炎等。1973年中卫、辛安、南唐3个乡镇6个村共查出各种传染病复发病人15例,县上统一在辛安大队集中进行了康复治疗。1979年全县范围内,大搞除害灭病、“两管五改” (管水、管粪、改良水井、畜圈、炉灶、环境、厕所)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控制在了18.1/10万。
20世纪80年代,本县传染病主要有出血热、肺结核、麻疹、痢疾、流脑、乙脑、病毒性肝炎、布病等8种,年发病率平均为98/10万左右。1989年县、乡、村三级疫情报告人员发展到339名,其中县级11名,乡镇16名,村级302名。3月对南梁、中卫、辛安、王庄、南唐5个乡镇7050人进行了传染病漏报和死亡漏报调查,共查出法定传染病107例,漏报40例,漏报率为37.4%。全年共发生痢疾、出血热等4种传染病1284例,总发病率488.2/10万。1997年全县岀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998年主要对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脑、乙脑、结核病5种传染病进行监测,及时通知患者调离岗位,严密监视及时治疗,掌握发病动态。
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非典”疫情,本县响应中央号召全民动员抗击“非典”,有效地控制了“非典”疫情在全县的传播。2005年5月,本县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点,全年共接受监测样品106份,检出阳性6例。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2种1388例。2006年,本县被确定为省级传染病死因监测点,并承担着本县死因监测工作。依据《细菌性痢疾监测实施办法》,全年共采集样品304份、检岀率6.61%,复核率达100%,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检测任务。2008年新发现了手足口病例。2009年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由县政府及卫生防疫部门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短时间内便控制扑灭了疫情,在全县范围内未造成大的危害。发病率为98/10万,病死率为0.75%。
肺结核病
肺结核古称肺痨,因历来缺乏有效防治办法,民间有“瘫痨臓噎,阎王下贴”之谚语,一直是历代四大死因之一。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肺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收到明显效果。随着医疗科学的进步,肺结核已逐渐成为一种能够治愈的传染病种。
1985年开始至1989年,4年全县共累计登记管理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380例,其中I组病人103例,II组病人1120例,III组病人157例。县防疫站设立了防痨门诊,对全县所有肺结核病人分别进行登记建卡、病历建档,全部进行了访视,实行全程管理。针对各乡镇报告的病例,由县站先行确诊,制定治疗方案后,通知各卫生院再进行登记管理。1987年就诊32人,查痰32人,共查出菌阳病人2例。对新管理的9名病人进行痰检,痰检率为75%,其中查出菌阳病人5例,占痰检人数的55.56%。举办防痨管理培训班两次达31人,加强化疗管理工作,规则服药率达93%。对结核病人做到有随访记录,随访率达95%。1989年9月,对县医院和14个乡镇卫生院进行病情漏报调查,共查出新发病人200例,全部进行了家访、登记建卡和查痰工作。根据病人情况制定了化疗方案,并指导督促全程规则服药。
根据省防痨一类县标准,进一步完善了防痨组织及各种规章制度,培训各极防痨工作人员29人,培训率96.6%,合格率100%,制定了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1984年对全县6岁以下儿童全部进行了卡介苗接种。1985年对全县新生儿童、7—15岁学龄儿童进行了卡介苗普种,共接种25332人,接种率98.93%。1986年新生儿卡介苗直接接种1912人,接种率为98.66%。为考核卡介苗效果及接种技术,在全县范围内共抽查了3乡3村,在抽查的557名儿童中,阳转率为81.68%,卡痕率为91.21%。同时对221例结核病人进行了建卡列档,按照省治疗方案予以化疗。1990年把提高卡介苗的接种率作为防痨工作的重点,全年卡介苗基础免疫接种率为99.4%,7岁一12岁儿童接种率为99%。3—5月份组织指导乡镇卫生院开展了结核病人普查工作。新登记结核病人108例,其中阳性27例,阳性率为25%,与省防痨一类县标准相比,新登记病例超标准要求。.93%。10月,查出结核病人95例,漏报一例,漏报率1.05%。按照省防痨研究所化疗方案,加强对结核病人管理,对108名病人全部按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据痰菌检验,27名痰菌阳性病人通过治疗,阴转率达97.1%。1991年5月,为考核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根据随机抽样原则,抽取了县直、中卫等6个乡镇12月龄儿童卡介苗接种后的8—12周阳转测定,PPD试验534人,检查523人,阳性513人,阳转率达98%,有卡痕502名,卡痕率95.9%。对10个乡镇50个村的0—2岁的1046名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有卡痕1016名,卡痕率达97%,受到省卫生厅表彰。同年翼城县被列为“全国防痨达标县”。
1992年对结核病人实行县乡村三级管理。依据防痨规划,同年5、9月份,对防痨医生进行了两次培训,培训率100%。新登记结核病人94例,菌阳病人管理52例,建卡率100%,病人、病卡、病历相符率95%以上,全程化疗规则服药率95.5%,痰菌检查率82.8%,痰菌阴转率为95.2%,巩固了防痨达标县成果。2000年随着全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活动的开展,5月8日至21日,地区防疫站按照省厅调查方案,对本县中卫乡中卫村进行了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应查1715人,实查1661人,受检率达96.85%。检查率96.3%,拍片12人,查出可疑病人3人。从1998年开始,到2003年共登记管理菌阳肺结核病人104名,年痰检率、建卡率和随访率全部达到100%,规则服药率95%以上;共调查12个乡镇561名0—2岁儿童,有卡痕518名,阳性率年均93.1%以上。2004年本县被列为全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县,县上成立了肺结核防治领导组,组长由分管副县长杨忠华担任,2月23日县政府下发了《结核病防治规划(2004年一2010年)》,县财政局同时把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5月20日经市项目办领导组验收准予启动,6月9日正式运行。全县完成涂阳肺结核病人1。5例,复治涂阳病人30例,重症涂阳病人21例,全部实行免费治疗,并进行档案化管理,建卡率达100%。对结核病人进行规范管理与指导工作。规则治疗率99%,全年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指标。
2006年结核病网络直报工作启动。全年接受门诊病人434人,其中初治涂阳病人130人,复治27人。治疗中坚持统一化疗,全程指导,全部免费治疗的原则。全年共转诊疑似结核病人45例,转诊率100%,对未到县结防所的34例病人,全部通过县乡村结防人员的追踪,追踪率100%,追踪到位率95%。2007年共登记肺结核病人419例,查痰419例,查痰率100%。新发结核病人399例,其中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120例,新涂阳病人发现率77.0%。涂阴病人279例,包括复发涂阳肺结核病人20例。县级综合医院共报告病人数72例,转诊72例,转诊率100%。对全县所有初复治涂阳病人和重症涂阴病人实行全程督导管理,全程督导化疗管理率达100%,治愈率90%以上,对14所乡镇卫生院每2个月指导访视一次,对2所县级综合医院每周指导检查一次。2008年,县病控中心制定下发了《2008年翼城县结核病防治工作季度计划》,县财政下拨结核病配套经费4.47万元。全年共登记结核病368例,查痰368例,查痰率为100%;新发病人358例,其中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110例,完成项目任务的101%。菌阳比例29.3%,新涂阳病人发现率达71%;涂阴病人249例,复发结核病人10例, 复发涂阳肺结核病人7例,转诊31例。
艾滋病
艾滋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传染病。本县自199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至2009年12月31日,经省、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确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累计报告共37例,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际管理30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例,病人10例。患者主要分布在唐兴镇、中卫乡、王庄乡等8个乡镇的20个行政村。职业以农民和青壮年为主,占86.7%,男女性别为1:L5,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三种。其中,异性传播占50%,呈明显上升趋势。
为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国遏制防治艾滋病行为计划 (2006—2010年)》和《山西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县卫生防疫部门,坚持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日”出动宣传车,在县城各街道、世纪广场、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处,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先后发放传单13种3万余份,宣传册6种700余本,宣传彩页3000张,挂图229本,《预防控制艾滋病机关干部须知》280本。并开展版画巡展等活动。使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达到68%以上。2005年,针对艾滋病在全国蔓延上升的趋势,县卫生防疫部门高度重视,严密监测,建立了合格的HIVC(艾滋病毒)初筛实验室,配有专业监测人员,设立了艾滋病健康咨询室。2006年,在里碧镇、王庄乡开展农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坚持每月对看守所被监管人员进行艾滋病检测,全年共检测212人次,无阳性结果。同年本县被定为全市农民艾滋病促进项目协作县,里碧、郑比、王庄、上石4个行政村被定为试点村。2007年,对县看守所280人进行了艾滋病病毒的采血初筛检测,结果阳性2例,自愿咨询检测45人,初筛检出HIV阳性1人。同年8月1日一2日与山西省中医学院学生联合在王庄乡的王庄村、上石村、县城府前广场、桐封文化广场进行了题为“青春舞动红丝带、携手抗击艾滋病”的大型签名宣传活动。县委副书记张志宏、人大主任乔葆声、县卫生局局长梁贵仁、县疾控中心主任方有志、书记刘清为活动亲自签名,并进行了艾滋病知识问答调查。2008年在县城各大宾馆、浴园等娱乐场所放置预防艾滋病提示牌548个。同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加强管理,实施综合干预措施,防止经性接触和母婴传播途径的二代传播,共检测被监管人员196人,无一例阳性报告。检测咨询210余人,发现有反应的5人。
2009年共干预600人,举办自愿咨询检测师资和高危行为干预培训班, 对防疫医生、县直各医疗单位和中心相关人员25人进行了培训,培训监管所警务人员8人。同年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0例,其中HIV5例,AIDS5例,发病率为1.57/10万,比2008年上升397.82%,报告死亡1例,占2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和要求,对每个艾滋病人填写了《传染病报告卡》和《艾滋病相关信息附卡》、《个案随防表》。全年共开展流行病学调查10次,随访60余次,检测被监管人员142名,初筛阳性3例,经临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试验室确认1例阳性。
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以鼠类为传染源,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临床上以高热、休克、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1981年运城地区首发后,1982年4—5月,襄汾、侯马出现发病病例,6月,本县桥上镇杨家河大队、中卫乡北史庄大队、南唐乡下阳大队、王庄乡范村先后发病4例,其中男3例,女1例,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48岁,由于发现及时,治疗得当,无发生死亡病例。为有效控制出血热疫情蔓延,严格防止疫情再次发生,7月30日,县卫生局下发了《关于批转县防疫站〈关于我县首发流行性出血热情况报告〉的通知》,要求大力开展灭鼠、灭螭活动和疫情及时报告,采取早期诊断,积极抢救治疗等措施预防出血热病的发生。至12月底,全县共发生了出血热6例。1983年县卫生局再次下发了《关于隔离治疗出血热患者、控制疫情扩大蔓延的紧急通知》。1984年为防止出血热疫情、斩断病源传播途径,全县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灭鼠活动。先后举办灭鼠培训班57期,培训骨干146名、灭鼠技术员397名,召开各种灭鼠会议812次,发放宣传品9200余份,出板报61期。共灭鼠417850余只,堵鼠洞17万多个,使鼠害密度由灭鼠前的27.4%下降到13.2%。全县共发生流行性出血热病例20例。1986年发生32例。1987年县防疫站协同爱卫会于3、9、11月份开展全县性灭鼠活动3次,配制毒饵45900斤,灭鼠817819只,使鼠密度由灭鼠前的24.7%,下降到灭鼠后的4.6%,灭效达95%以上。同时,对所发生的出血热病例进行了个案调查;对病人落实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和就近治疗的原则,由于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得力,出血热发病率比1986年降低了63.64%,全年共发生出血热12例。1988年发生出血热10例,发病率为3.85/10万。同比下降167%。1989年到1991年共发生7例。1992年开始到2009年的18年间,全县再未出现过流行性出血热病例。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1981年,为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传入,县卫生防疫部门先后收治了200名肝炎患者入院隔离治疗。对23名输血员进行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血检,对查出的2名乙型肝炎疑似病员,采取了停止献血措施。1986年对全县从业人员进行乙肝表面抗原调查275人, 其中查出HBSAg阳性12人,阳性率为4.36%。
县防疫站从1991年起,根据临卫防(1991)第5号文件《关于逐步把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的通知》精神,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乙型肝炎的监测、监管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1993年全县乙型肝炎发生41例。1995年全县新生儿3563人,接种乙肝疫苗2865人,接种率为80.41%;学龄前儿童23448人,接种乙肝疫苗22227人,接种率为84.7%。1998年对全县2913名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接种率为67.99%,其中城镇接种率为95%,农村接种率为42.90%,学龄前儿童接种率为65.02%。全年共发生乙型肝炎病例14例。1999年全县共有新生儿2460名,乙肝疫苗接种1759名,接种率为92.8%,其中城镇接种率为98.97%,农村接种率为46.49%,学龄前儿童接种率为64.6%。县医院妇产科坚持了岀生一个,接种一个的原则,并将乙肝疫苗接种列为常规医嘱,为全县医疗单位树立了榜样。
2000年全县12月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60.45%。2001年省卫生厅对全县1991年7月1日至2000年6月30日出生的儿童随机抽取100名,进行了乙肝表面抗原感染等情况调査,建卡率达99%,建证率99%。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7%,儿童计划免疫率在全省名列前茅。2002年,县防疫站承担了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乙肝疫苗剂量免疫效果调查”工作。2003年与2006年全县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达到95.7%和100%。
抗击“非典”2003年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疫情。为防止疫情侵入本县,根据中央、省、地指示精神,全县开展了抗击“非典”活动。县委、政府成立了预防“非典”领导组,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预防非典型肺炎实施意见》、《预防与控制非典型肺炎紧急预案》等一系列文件。同时抽调10名县四大班子领导、10名部局党委书记、10名卫生防疫人员组成10个指导组进驻10个乡镇督查指导预防“非典”工作,并选派了150名科级干部和70名乡镇干部组成预防“非典”工作队,进驻全县212个行政村,开展预防“非典”工作。并指定专门联络员负责信息传递、收集、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县人民医院被确定为“非典”诊治定点医院,并在县中医院、妇幼站、春雷职工医院、山锻职工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设立了发热门诊19个,置留观察室19个;在火车站、汽车站、翼么线、王续线、下石收费站及丰昆、城东、宏阳、华尔等重点企业和翼城宾馆、长乐大酒店、园义园、北关等15个宾馆设立了26个留验站;县防疫站成立了流行病调査队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导小组,严格实行疫情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县卫生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单位职责的通知》和《加强对医务人员管理的通知》,重申了在防治“非典”工作中责任追究制度;选编了《防治非典操作规程》,明确规定了疫情报告、流调、疑似病例、发热病人隔离观察治疗、回归社会、留验站排查、留验登记、消毒等程序。县财政先后拨付预防“非典”专项资金115万元,购置配备了 “非典”专用救护车1辆、流行病学调查车1辆、预防 “非典”工作车1辆、呼吸机1台、心电图机1台、心电监护仪1台、红外线测体温表3个、消毒药品500件、防护用品38650件(其中,口罩30000个, 手套5000付,眼罩200个,一次和多次防护专用箱隔离防护服1450套)。同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重点宣传“非典”基本特征,消除群众对“非典”的愚昧错误认识。县电视台开辟了《关注非典》专题栏目,共播放宣传节目100余期,县防“非典”办公室召开各种会议200余次,印发宣传手册500余本,各种宣传资料50000余张,出动宣传车200余次,发放宣传单15万余份,出板报540余期,悬挂固定标语450余条(幅),咨询解答群众疑难问题2000余人次。在全县8个集镇设立了非典疫情监测点,和258个农村监测哨点。同时关停了全县的歌厅、游戏厅等各个娱乐场所。对各饮食摊点进行了严密监管,坚决制止婚丧嫁娶时集中聚餐。
从4月14日开始,至6月10日,全县各乡镇、各卫生单位及各大留验站,共排查登记来翼返翼人员30余万人次,各乡镇普查村民10万余名,同时对来自疫区的人员分别由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留观一至三周,逐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及时由县医院派专人专车接诊,对来自非疫区的人员,城区由中医院负责,各村由卫生所负责留观3—7天。各医疗单位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19个发热门诊对收治的892名发热病人进行了认真观察,并组织县医疗专家诊治组会诊给予“非典”排除,对症予以治疗。所有发热病人均康复痊愈。自防“非典”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共发生1例“非典”病人,经县医院隔离治疗后痊愈出院。对与“非典”患者有密切、间接接触史的33人进行了隔离观察,逐个排除。对本县在外的4770人用电话、电报、信函通知,要求在防 “非典”期间不要返乡。
6月中旬,全县解除了 “非典”防控。在一个多月的防控活动中,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全县医务工作者始终站在抗击“非典”斗争的第一线,取得了防治“非典”战役的胜利。
手足口病
2008年3月,在我国安徽、河南两省部分地区相继发生了 EVT1流感疫情,称为手足口病。为防止和控制手足口病在本县蔓延和传播,县疾控中心迅速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专家、流调消杀、疫情资料、宣传报道、综合协调6个工作组,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手足口病防治应急预案》。并对乡镇、厂矿医院和县直医疗单位的疾病防控人员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加强疫情监测,坚持24小时值班,严密关注疫情动态,严格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年终报告数字显示,全县共发生手足口病3种260例,无死亡病例报告。2009年依据上级部门要求和安排,在全县范围内对聚集性手足口病病例进行了调查,及时撰写了调查报告。协助发生手足口病病例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开展消毒工作,进行逐个排查,并下达了防控建议书。先后深入各乡镇,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等宣传活动。实行手足口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无缺报、迟报、错报现象发生。全年共发生手足口病例5种256例,发病率为80.96/10万。
甲型H1N1流感
2009年全球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为有效防止疫情在本县境内传播,由县疾控中心牵头,县政府立即成立了防控工作领导组,制定出应急预案,采取了各项防控措施。并组织应急演练,先后共出动车辆20余次,专业人员30余人,动用防护用具和消毒器材50余套,举办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培训班。全面加强疫情监测,严密关注疫情动态,严格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先后通过翼城报、翼城电台、板报等形式进行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同时坚持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并在全县20所中小学校中开展甲流防控工作指导。从11月份开始,在县境重点人群和关键岗位公共服务人员中,实施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先后五批共领取疫苗8380支,进行了全部接种,接种率为100%,有效防止了甲型HINI流感疫情的侵入和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