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医学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翼城卫生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72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医学研究
分类号: R09
页数: 10
页码: 99-108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推动和发展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县委、县政府及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就十分重视医学研究工作。
关键词: 医学 研究

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推动和发展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县委、县政府及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就十分重视医学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动员和组织广大医务人员开展西医学中医运动,选派专人到运城、临汾学习耳针疗法、剪腮治疗食道癌等。1959年,在县科委领导下成立“翼城县医学科学研究所”,学习研究医学知识、针灸等。六十、七十年代,创办卫校、举办培训班、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初级卫生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群众信任、患者满意的医疗骨干,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八、九十年代,随着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面对医疗队伍技术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事业整体进步的现状,广泛开展了继续教育工程和长短期正规专科培训工作,县卫校举办正规系统培训班、成人中专班、函授大专班、各医疗机构每年都有计划地选送医疗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各种专业学术活动,各院都培养出了一大批医疗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使整体医疗水平全面提升。与此同时,还广泛开展了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县医院、县中医院积极开展和上级省市著名院校建立协作关系,聘请专家教授来院讲学、坐诊、指导工作,解决重大疑难病症,合作攻关新技术、新项目。1987年至2008年,先后与中国残疾人基金会康复协会山西分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河北医科大学、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省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解放军301总医院、山西省泰和高科技开发公司、山西省眼科医院、省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合作开展了小儿麻痺康复、内分泌、风湿性疾病、肿瘤疾病诊治,超声雾化治疗白内障及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等新技术新项目,积极参与了 “第二项中国急性心肌梗塞治疗研究”、“心率振荡在心血管中的作用”、“芪参益气冲剂用于心肌梗塞二级干预”等10余项省、国家级科研项目。初级卫生培训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逐步建立,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医疗卫生队伍的技术业务培训。从1956年开始,采用中医带徒弟的办法培养人才,要求联合诊疗所、保健站的中医每人争取带2个徒弟。1956年至1957年,全县中医带徒弟280余人。1957年,县卫生局成立学习中医针灸训练班,每乡抽调有针灸常识的医生3人,集中到县训练20天,由县卫生院针灸医生张立基负责培训。县上集中培训后,每乡或每社为一小片,由各乡社名中医与受训的针灸医生负责分片传授针灸技术,达到每乡社都有1名针灸医生。
  为了培养全科医生,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县上于1959年创办卫校,时名为“红旗大学卫生班”,招收学员20名,此后正式定名为“翼城县卫生学校”。1962年,招收医士班学员40名,学习时间3年。1964年招收护理班学员40名,学习时间2年。县医院也于1959年兴办卫生学校,招收学员30名,利用本院设备设施,因陋就简,开展教学,为农村培养医疗卫生工作者,1965年开办半农半读卫生学校,招收学员46名,由本院有教学能力、临床经验丰富的各科大夫授课,学员半天上课学习业务,半天临床实践,经过一年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医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可以诊治常见病、多发病。
  1971年,县上在桥上卫生院举办第二期西医学中医学习班,时间2个月,参加学习人员64人,其中公社卫生院14人,大队赤脚医生(乡村医生)50人。1972年,在县办中学设了一个医疗卫生班,师资由县医院承担,学员是由大队选送的有一、二年实践工作经验的赤脚医生,学期一年。轮训内容以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把掌握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员诊断疾病和防治疾病的能力,共轮训了3期,达50人。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开展,全县医疗卫生事业迅猛发展,县卫校又恢复招生,招收护士班学员50名,学期2年,从1981年起,县卫校以卫生技术人员中短期培训班为主,每年都招收学员,先后办了医士、理疗、护士、妇幼、防疫、医药管理,中药炮制等培训班,有近300人受训。1987年,为了加强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建设,开辟为农村培养卫生技术人才新途径,县政府和县卫生局决定,建设正规化的翼城县卫生学校,面向全县招生,进行系统化教学,走长短结合的办学路子,原翼城县卫校成为经省计委批准,地区卫生局备案,县卫生局直属的翼城县卫生学校。1988年,县卫校开始举办乡村医生、医士、护理培训班,学制三年,在县级各医疗卫生单位聘请各方面的技术尖子任教,既传授卫生基础知识,又传授防病治病技能,既注重培养会“望、闻、问、切”,能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人员,更注意培养管理人员和保健人才,先后培养的152名卫生技术人员都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医疗基础知识,成为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群众信任, 患者满意的骨干力量。同时,发展卫生职业教育,在县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增设卫生教学班或卫生知识课程,实行县、乡卫生单位代培制度,开展短期培训,着力加强乡村卫生人才培训开发。
  2002年,对所有村卫生所人员进行了法律法规,妇幼保健疾病控制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培训,参加培训的人数达372人,这是全县卫生发展史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一次村级卫生人员全员培训,培训合格率达98%以上,县妇幼保健站对全县17家医疗单位及36家个体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的80余人进行了业务培训。2003年,县卫生局举办村医培训班5期,参训518人,占总数82%以上,一批资历长、学历高、技术优、医德好的医务工作者充实到村卫生所。妇幼保健站举办削峰工程培训班二期,参训人数达150人次。县防疫站举办传染病、艾滋病培训班二期,参加人数达65人,考试合格率100%,有效提高了公众对传染病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好地完成了卫技人员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全员培训。县红十字会在人员少、经费缺、办公场所简陋的条件下,不仅组织专兼职人员勤奋学习红会法律、法规,钻研红会业务,而且举办了十大系统行业急救知识培训班20期,参训人数达2000余人。2004年,举办了乡镇卫生院院长、医疗组长、防妇人员等42人参加的管理培训班,通过现身说法,经验交流,专家讲授等方式,提高乡镇卫生院管理能力和医疗救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2005年,疾控中心举办艾滋病、禽流感等各类传染病培训班6次,参训人员300余人,提高了三级预防保健人员常见传染病防治和应急技能。妇幼站举办了削峰工程培训班3期,培训人数200余人。县卫生局在2003年对518名乡村医生进行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对117名乡村医生进行了考试注册。另外还分别于5月份和11月份对全县乡村医生进行了传染病防治,常见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禽流感防治等进行了培训。
  2007年,村级卫生所500余名医务人员全部在翼城卫校和卫生局举办的培训班上进行了培训,业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继续医学教育
  医疗卫生事业是科技密集型行业,防治各种疾病,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都离不开医疗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更新,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面对全县医疗卫生人员的技术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县医疗卫生事业整体进步的现状,全县各级医疗机构把卫生人力开发摆到突出位置,全方位、多渠道加强医疗卫生人员继续教育工程和长短期正规专业培训工作。
  县医院从1980年开始,在重视多渠道引进人才的同时,为使毕业后的医务工作者在本专业领域内不断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水平,始终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每年有计划地选送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及参加各种专业学术活动。1980年至1990年,10年间共选送到北京、西安、山东、太原、临汾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的人员达135人次,时间都在半年以上。到省、地参加学术研究研讨会和专科学习班的人员达38人次。这些进修人员返院后分别开展了骨科、胸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外科、麻醉科、放射科等专业的新技术,并成为专业学科带头人。1985年利用多种渠道,抓紧人才培养,元月,对45名乡镇卫生院正、副院长、医疗组长进行为期一周的专业培训,重点学习了行政、医疗、器械、财务等方面的业务管理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卫生院的管理水平。4月县卫校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护理培训班,参加学员40名,重点解决全县存在的护理人员少、素质差的问题。7月组织各医疗单位的院长,会计、统计共64人参加了安徽医学院举办的“卫生管理干部函授班”的函授学习。9月,县卫校开始举办为期一年的中医培训班,参加学员40员。11月,县医院举办了脑外科、心血管学术讲座,并从地区卫校请来主治医师,讲师进行授课,参加听课学习达100余人,全年各医疗单位选送10人到省外医疗单位进修学习。1986年,全县送往上级医疗单位进修学习内科、外科、妇科、中医等12人,送往县级医疗单位学习培训的58人。县医院举办了基础护理,神经外科,心血管学术讲座3次,8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学习,还参加省、地举办的内科、外科、五官等临床短期培训班,报告会12次,参加人员45人次。1988年,县、乡两级医疗单位送往省、地以上医疗单位进修学习的51人,送往县级医疗单位进修学习的82人,主要培养了内、夕卜、妇、儿、护理等有关专科人才。城关卫生院先后派送2名医生和8名护理人员到西安儿童医院进修学习。并组织76名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参加了山西中医函授、安徽医科大学函授学习。县卫校举办了为期一年的在职护理人员进修班,县医院、县中医院、各乡镇卫生院等单位的50名护理人员受到系统的专业培训,当年县卫校还与临汾卫校联合招收了卫生职业中专班学员,由临汾卫校负责教学。1989年,翼城卫校与临汾卫校合办卫生中专班,面向社会招生、考试录取、学制3年,翼城卫校组织教学,学习期满合格由临汾卫校颁发毕业证,县卫校招收了45名三年制学员。全县各医疗单位了也都把培养人才作为发展卫生事业的根本大计,一手抓卫生改革,一手抓人才培养,长计划短安排,通过各种途径,加速人才培养。全年县、乡两级医疗单位送往省、地以上医疗单位进修学习85人次,送往县级医疗单位进修学习152人;参加各种函授学习215人;带资上学25人。各单位还自办培训班,开展专业讲座,每日一题,定期业务考核等活动,促进职工自学,使广大专业人员在干中学,学中干,快速成长。
  1990年,全县派送上级单位培训,办培训班,举办各种函授,卫校办班等培训各类人员168名。1991年,全县共投入资金10万余元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6人,其中到省级以上医院进修的15人,到地、市级医院进修的30人,离岗脱产参加成人教育的60人。
  1992年,除县卫校坚持正规培训外,县级医疗卫生单位采用多种形式为农村培训乡村医生313名。1993年,翼城县被列为世界银行贷款“农村卫生人力开发”项目山西省“农村卫生人力开发(简称“IV”项目)重点项目县。项目总目标是开发农村卫生人力,改善项目地区农村卫生状况,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促使全省农村卫生人力事业尽快发展。项目覆盖全省7个地(市)的21个重点项目县和58个普通项目县,翼城县被列为重点项目县。项目自1994年运行,至1997年,全县使用世行贷款99万元,县财政配套65万元,完成县卫校教学楼建设,装备教学实习基地4个,配备教学仪器设备240台 (件),培训项目学员433人,1997年,临汾地委、行署授予县项目办“世界银行贷款卫生IV项目先进单位”。
  1994年至1995年,全县各级医疗机构通过岗位培训,外出进修,举办培训班,培训各类专业人才200余名。1996年,全县外出培训进修人数达100余人次,卫校在校项目班学生80人,举办各种讲座2。余次,培养学科带头人10余人。1998年,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实施科学兴医战略,加强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程,通过多种渠道培训卫技人员。卫生IV项目卫生人力培训步伐加快,1995第一批项目学员有85人,已学完全部课程,于1998年7月毕业,奔赴工作岗位。第二批项目学员有108人接受理论课堂教育,卫生IV项目全年培训防疫人员85人次,并接受项目设备200余台(件)。1999年,“卫生IV”项目学员108人,结束课堂教学,到县医院、中医院、唐兴卫生院临床实践。当年“卫生IV”项目培训防疫人员80人次,为县、乡、村3级医疗机构装备设备350台(件)。据统计,县医院1990年至1999年先后选送178人次到西安医科大二院、山医一院二院、省妇幼院、省儿童医院、省眼科医院、空军总医院、北京妇产科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第四军医大、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宣武医院进行专业进修,时间均在半年至一年以上,还分别组织195人次参加全国和省内举办的各种学术交流及培训,这些人员进修深造陆续返院后,带来了崭新的医学观念和先进的医疗技术,使各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院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县卫生系统继续坚持“科技兴医,人才兴医”的理念,不断加大智力投资和人才梯队建设。2000年,全县426名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全部参加继续工程教育,有90%的卫技人员达到中专水平,40岁以下的卫技人员100%达中专水平。全县18个医疗单位送上级医院长期培训24人,短期培训93人,举办各种讲座50余次,受教育者达1700余人次。2002年,针对全县各医疗单位存在的专业技术人员年令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现象,县卫生局结合全县实际制定下发了《人才培养实施办法》、《继续教育实施办法》,全年全系统送往市级以上医疗单位进行进修的达100余人,邀请专家进行培训达10余次,受训人数达500余人。县卫生局还专门邀请山西省优秀青年律师周斌教授在北关宾馆给大家讲授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护操作规范,参训人数达200余人。同时,县卫生局还对全系统从业人员全部实行了继续教育学分制,有效提高了大家学业务、学技能的自觉性。2003年,县中医院选派4人到省级以上医疗单位进修学习,重点加强医疗、护理、医技管理等方面的基础工程建设。乡镇卫生院参加继续教育和外出进修培训者达80余人次,全县医护人员参加继续教育178人,其中中级卫生技术人员100人,占总数60%以上。
  2004年,县医院、中医院投资13万元,先后洗派27名医疗骨干到上海瑞金、北京301医院、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培训进修,14个乡镇卫生院共选送27名医护人员到县级以上医疗单位进修。全县医疗人员参加学历教育者达120人,有15人通过职称统考获得了中级以上职称,通过在省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培训基地造就了20名学科带头人,县卫校顺利通过省级教育厅教育因素评估,在本省38所县级卫校中名列第一,被确定为临汾市唯一能举办大专函授的县级函授站,2004年招收来自临汾市14个县市的专科函授生。2006年,县卫生局制定岀台了《加强农村人才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单位每年以在岗人员10%的比例统筹安排人员外出进修,所有卫生技术人员在“十一五”末,全部取得执业资格,大专以下学历人员普遍提高一个档次,职称普遍提高一个级别。为保证计划落实,各单位每年提取财政拨款的5%上交卫生局计财股,卫生局按照市级培训每月200元,省级以上培训每月300元标准,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补助,同时,加大继续医学教育力度,积极申报省、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全县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合格率在90%以上,县中医院投资5万元选送5名医疗骨干到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进修学习,返聘医院退休人员尤其是在中医方面有专长的老专家,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培养中医后备人才,取得良好效果。2007年,为改变全县卫生队伍青黄不接的现状,县卫生局成立了翼城县卫生系统继续教育委员会,岀台了《翼城县卫生系统继续教育实施办法》,通过学历教育,职称晋升,岗位培训,离职进修,执业考试,举办讲座等形式提高了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县医院把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全部分批送往培训基地(上海瑞金医院、北京301医院、山西肿瘤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进行轮训,并多次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来院讲课。县中医院先后把医疗骨干送往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等地进行重点培养,各乡镇卫生院把医护人员分批送往县医院、中医院、临汾市第一人民医院离职进修。据统计,2006年至2007年,县、乡两级医疗卫生单位共有735人参加了继续医学教育,占总人数的95%以上;共有25人通过脱产、函授等形式达到本科学历,128人达到专科学历;共有85名医护人员到北京、上海、太原等全国著名医院进修学习。
  2008年,县医院共派出3人到上海、西安等地的全国知名医院长期进修学习,共有84人次参加了省级以上的业务或管理培训,县中医院选派妇产科副主任到北京海军医院妇产科进修学习;选派9人分别到太原参加护士管理条例培训,工会主席培训,网络与信息安全知识培训,科主任培训和防辐射上岗培训;选派人员分别到临汾参加艾滋病治疗知识培训,血管外科新技术新进展培训和射线防护知识培训。
  2009年,县中医院组织3名骨干参加了全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选派2人参加“山西省中医院分级管理”培训和“医院分级管理培训县医院年共外出培训99人次,其中医疗60人次,护理39人次。
  2010年,县医院继续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好办法。送往北京朝阳医院,北京301等全国著名医院参加长期培训13人次,参加全国各专业技术培训班35人次,聘请全国著名专家讲学、指导工作5人次。此外,院内组织学科讲座6次,护理部组织讲座6次,通过函授,办班等形式,大面积提高在职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学术研究交流
  为了推动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从新中国建立起县政府及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就十分重视医疗学术研究交流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动员和组织广大医务人员开展西医学中医运动,先后派人到运城医院学习耳针疗法,到临汾学习剪腮治疗食道癌等。1959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群众性科研工作,县医院和各公社卫生院都成立了医学科研小组,由各级医务人员在防治疾病实践中提供科研信息,县医院进行实验以证实其效果。在县科委领导下成立了翼城县医学科学研究所,学习研究医学知识、针灸等。还通过采风访贤收集单方秘方,编印成《验方汇编》,供全县医务人员学习推广。
  20世纪70年代,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年都引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有的甚至达到省、地级先进水平。1975年,为了全面提高医疗水平,县医院积极开展和上级省市著名院校建立协作关系,聘请著名心血管专家李运乾来院临床教学。1979年,为促进全县医学学术和科普活动开展,县上成立 “中华医学会翼城分会”,其基本职责是举行学术会议和学术报告会,讨论会、讲座等学术活动,推动全县学术交流。
  从1980年开始,全县各医疗单位开始鼓励和组织广大医务人员结合工作特点和实际,及时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开展学术交流。1983年,县医院科室以上医护人员撰写论文31篇,其中有3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有6篇获县学术年会奖。1984年,撰写论文45篇,全部参加县医学会论文交流,其中2篇获一等奖、篇获二等奖、11篇获三等奖。1986年,撰写论文12篇,其中有2篇分别在全国农村医院管理协作组第七届学术会议上和全国医院改革与质量管理学术讨论会上交流。到2008年,全县各级医疗技术人员根据临床实践撰写各种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县医院撰写各种学术论文776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648篇,省级交流26篇,国家级交流59篇;县中医院撰写各种学术论文117篇,其中国家级刊物发表31篇,省级发表12篇;乡镇卫生院创办小型专科的学术论文,有多篇在《中华农村医学》、《山西医学杂志》等刊物发表。
  1982年,中华医学会翼城分会和县卫生局召开了1982年度学术年会,这次年会共收到学术资料31篇,其中内科11篇、外科5篇、妇产科4篇、儿科2篇、五官科1篇、针灸3篇、药物3篇、护理3篇、有论著,有综述,有经验交流,病例报告,还有验方介绍等,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有16篇资料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当年,为加快医院技术创新及业务建设,县人民医院与山西省人民医院进行城乡挂钩,在省人民医院专家教授传、帮、带下,县医院医疗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全年开展新技术项目50余项。1987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康复协会5名儿麻专家来翼城开展儿麻矫正手术,在协会专家指导下,县医院成立小儿麻痹康复中心,聘请北京301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徐州电业职工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著名骨科专家为顾问,为本院康复工作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1988年至1990年,县医院聘请临汾地区医院、临汾卫校和省眼科医院的内科、外科、妇产科、眼科等科主任来院进行对疑难病诊的会诊和技术指导20余次。
  1992年,县医院聘请山大一院内、夕卜、妇、儿、眼科专家教授来院坐诊指导工作15天,诊治病人2064人次;讲学10次,手术10例,并与眼科达成一项长期协议,每月1至5日来院解决眼科方面的疑难病症,不仅促进了本院医疗水平的提高,而且极大方便了患者。县中医院和山西省泰和高科技开发公司签订了肿瘤临床药物实验协议书,引进了921高效抗癌注射液,并自制了抗癌散。还邀请省眼科医院副院长石正奇教授来院坐诊五官科,帮助指导工作。1994年,全县开展新技术项目40余项,仅县医院就开展了32项,有三分之二以上达到省级水平。县中医院开展了抗散癌,参赭抑癌汤、穴位封闭治支气管哮喘等研究。全县医疗卫生人员撰写论文254篇,其中县医院200篇,中医院24篇,县卫校8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5篇,特别是县卫校杨国才主编的“康复三宝丛书”,由山西省髙校联合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他还撰写论文8篇,参加国际交流2篇,其中1篇荣获国际“生命力杯”金奖。县卫生局会同县政协中医学会将全县优秀医学论文整理成册,出版了论文集,并对优秀医学论文进行了评奖。1995年,为迎接全国科技大会召开,按照县委安排,卫生系统由何培良等6名医药卫生专家组成“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审定小组”,对全县1990年至1994年撰写的医药卫生论文,运用的新技术,开展的新项目进行审定,经过层层筛选、审定、最后有150篇论文、100项新技术新项目参加了县首届科技成果展览,受到县委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县医院郭秀兰主持开展的“鼓膜修补术”获县委、县政府科技成果展览优秀奖。县中医院参展项目8项,3项获二等奖、5项获三等奖。1998年,县医院心血管防治中心张清河、贾红旗、张养性等医师主持承担了国家“九五”医药科技攻关《1035工程》项目和中华医学会“重点推广工程项目茶色素课题研究”,并撰写科研论文《茶色素对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经专家委员会审定人选《中国茶色素临床科研论文专辑》。县医院妇产科医师赵秀娥撰写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用于晚期妊娠引产临床观察》获得中国生产力学会科学技术生产力专业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生产力转化评价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于光远签署的《科学技术成果生产力转化评价证书》。可行性评价为:用口服米非司酮配五米索前列醇进行晚期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临床效果良好,可以推广应用。
  1999年至2005年,县医院心血管内科参加了由英国牛津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共同组织实施的国际性多中心和大规模临床实验一第二项中国急性心肌梗塞治疗研究,观察病例300多例,为B—受体阻滞剂及氯毗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有效提供了临床依据,研究主要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的《柳叶刀》杂志上。
  2000年,县医院放射科先后聘请临汾地区医院影像专家李小平,北京宣武医院影像专家高勇安,北京海军总医院影像专家李美铃多次来院进行有关影像专业知识讲座,县中医院邀请省眼科医院专家来院开展超声雾化,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2003年,县中医院首次邀请防盲办专家来院开展复明扶贫活动,为40例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2004年,县医院先后邀请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研究院教授张国恩、冯宝生,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专家王树英、张世渊,山大三院胸外专家郑炳祥、北京三院产科主任叶榕华,妇科主任韩劲松,省肿瘤医院眼科专家钱军来院讲学、坐诊,指导工作,并合作开展颅骨缺损成形术,胃门失弛缓症手术,肺囊肿切除术,胃底贲门癌手术及对妇产类、眼科类、风湿类疾病的诊治。2006年4月1日,“山西省肿瘤医院翼城协作医院”举行揭牌仪式,双方建立协作关系,省肿瘤医院在医疗技术方面常年给予指导,并开通绿色通道负责接受由翼城县人民医院转入的肿瘤患者。当年,县医院两次聘请省肿瘤医院专家李华田来院合作开展直肠癌根治术、胃肿瘤切除、胃大部切除、胃癌腹腔转移、机械性肠梗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数例,填补了医院的空白。2007年,县医院心血管内科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人民医院合作,共同参与“心率振荡在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课题研究。县中医院积极参与中医药科研项目,与省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定点县中医院为芪参益气冲剂用于心肌梗塞二级干预临床观察基地。2008年,县医院全年派出3人到上海、西安等地全国知名医院长期进修学习,有84人次参加省级以上业务或管理短期培训,全年有8名全国和省知名专家来院进行业务指导。县中医院委派1人到北京参加药物不良反应和药品安全研讨会,参加北京药理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2人到临汾参加复方丹参丸研讨会;2人到太原参加医院药剂科管理技能提升研讨会,有1人到太原参加中医药学术年会和健康管理学术会。2009年,县医院聘请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梅雪、二炮医院心内科主任胡桃红、省中研所主任高峰、省医院检验中心戎建荣等专家教授来院讲学,指导工作50余人次。心内科与西安第四军医大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签署军民共建友好医院合作协议书,对提高全院专业技术水平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知识出处

翼城卫生志

《翼城卫生志》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全面系统记述翼城卫生事业的 历史与现状,力求内容真实、全面。本志通贯古今,详今略古,上溯事物发端,下至2010年12月底。彩页不受下 限时间限制。 记述以类记事,以时为序,横排竖写。按章、节、目设置。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体裁。首设概述,未设大事记,志为全书 主体,分门别类记述全县卫生情况,图表照片穿插其中。

阅读

相关地名

翼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