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翼城卫生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711
颗粒名称: 概 述
分类号: K29
页数: 7
页码: 1-7
摘要: 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由于贫困交加、疫病流行、灾荒战乱等多种原因,广大劳动人民一直处于少医无药的状况,人民的生命健康根本得不到保障。
关键词: 地方志 翼城卫生志

内容

卫生与健康是民生之本,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安康的一件大事。在翼城这片大地上,古代曾医门林立,名医辈出,有着璀璨而丰富的医学文化。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由于贫困交加、疫病流行、灾荒战乱等多种原因,广大劳动人民一直处于少医无药的状况,人民的生命健康根本得不到保障。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医疗卫生事业,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指示,翼城县委、县政府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防病治病,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使许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疾病得到了控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卫生部门的关怀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翼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和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卫生工作总方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 众动手,科学指导,社会监督,使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 进步,出现了一个可喜的局面。全县农村卫生工作和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得到加强,卫生改革取得突破进展,卫生资源逐步得到优化配置,适应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新型卫生体制逐步形成。卫生工作在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 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卫生行政部门和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全县医疗卫生工作的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医 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1946年,翼城第一次解放后,县抗日民主政府立即收回了旧政府的残余药械,办起了药庄和医院,至1949年建国初期,全县仅有一所医院,医护人员11人,床位12张。经过60余年的发展,截止2010年,已有“二级甲等”医院2所、乡镇卫生院14所、农村卫生所268个、厂矿学校卫生院(所)13所、厂矿职工医院2个、疾控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学校1个、卫生监督所1个、健康教育所1个、民营医院4个、个体诊所35个。全县各种医疗机构共开设床位1079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3.37张,各种医疗机构共有医生1006人,每千人拥有医生数3.15个。全县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服务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县医院和县中医院,医疗设备日趋先进,专业门类更加齐全,医疗水平越来越高,医疗技术日臻成熟。仅以县人民医院为例,就已发展成为具有65个职能、临床、门诊和医疗科室,凸现着宏大气势的现代医院,医院已拥有500毫安大型电视遥控X光机、高压氧舱、电脑射频痔疮治疗仪、脑电图仪、心电监护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中央心电监护仪、十二指肠镜、血凝仪、全自动麻醉机、牙科综合治疗仪、牙科烤瓷仪、眼科显微镜、高频喷射呼吸机、电除颤仪、高精度裂隙灯、无痛分娩仪、胎儿监护仪、彩色B超仪、C型臂、全身螺旋CT、0.4T永磁性核磁共振成像仪、乳腺诊断仪、生化分析仪、CR机等多种现代化诊疗设备400余台件,不仅可开展对高难手术、高疑难病症的诊治,而且可以开展网上运程会诊,微创手术、化疗放疗和开颅开脑等大型手术。县人民医院已于2005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二)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本县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开展疾病防治工作,使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持续改善,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衡量国民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统计,婴儿死亡率由1988年的29.35%。下降到5%%。孕产妇死亡率由90年代的73/10万下降到33.37/10万。
  在计划免疫方面,本县自1976年开始实行计划免疫,1985年推行一人一针一管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破疫苗等“四苗”接种率达96.5%,曾提前三年达到国家规划指标,获卫生部“全国计划免疫达标县”称号。从1984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工作以来,预防接种工作方式由局部的、突击式的接种转变为覆盖全县范围、按规定免疫程序进行的常规接种。经过艰苦努力,计划免疫相关疫苗的报告平均接种率连续10年保持在85%以上。至2010年,全县新生儿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率达100%,儿童“五苗”接种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大大提高了儿童的免疫水平,降低了相关传染病的发生率。
  在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方面,通过大搞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开展群防群治,白喉在本县多年来近乎绝迹,麻疹、百日咳等相关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特别是积极采取综合措施,重点加强了鼠疫、霍乱、艾滋病、结核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使上述疾病的流行得到了遏制。与此同时,碘缺乏、氟骨病、布病等主要地方病发病率明显降低,已实现了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2003年,全县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积极投入抗击“非典”取得了重大胜利。2003年,本县防疫站变更为疾病防控中心后,各医院也建起了相应的疫病防控区,建起了疫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通过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群防群治、防治结合,使传染病从诊断到报告的时间由上世纪90年代的一个月到目前的网络直报。
  在妇幼保健方面,自1980年建起妇幼保健站以来,本县通过普及新法接生,宣传妇女劳动保护,开展妇女病和儿童病防治,大力普及健康知识教育, 大大提高了全民自我保健意识。1996年,县妇幼站通过了省级“爱婴医院”评审,其他14个乡镇卫生院也达到了 “爱婴小区”标准。据统计,截止2010年,全县新法接生率达100%,住院分娩率达97.26%,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65.28%,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66.43%。翼城早在1986年就被确定为全国初级卫生保健示范县,20余年来,本县积极落实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 “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仅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维护了全县的社会稳定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三)
  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在农村。但是长期以来,广大农民一直处于有病自医的状态,由于无力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小病不想看,大病不敢看,慢性病拖着看,暴发病没法看”的现象屡见不鲜。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村作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使农村卫生基础不断得到落实。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本县即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办起了合作医疗,当时的办法是由政府号召,以大队为单位,实行“社员个人交一点(每人每年交0.5-1元),集体公益金提一点和采药种苗积累一点”的办法筹资,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吃药的难题。但是,由于当时集体经济十分脆弱,加上没有政府制度化的组织和有力的财政支持,仅靠农民自发兴办的合作医疗很快便昙花一现,付诸东流,农民再一次回到有病自医、听天由命的无奈状态。改革开放后,农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民群众 “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要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优化卫生资源,逐步缩小城市差距,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等。2003年,县委、到政府多次召开全县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改革措施。2004年至2005年,县财政投资215万元,扶持9个乡镇卫生院搞医院建设。2009年,全县行政村211个卫生所,按照每个5000元进行设备配备,共投资106万元用于农村卫生所建设。2006年后,全县又相继投资610万元,对10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造,彻底改变了以往房屋陈旧、面貌落后的现状。同时对全县268家村卫生所按照新农合要求进行了集中改造,有200家达到了省级卫生所建设标准,使农村卫生工作岀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四)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执政为民,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一项亲民爱民,深受农民欢迎的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已初步确定。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所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是在政府组织、领导和支持下,由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共济制度。2006年,本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正式启动。
  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政府县长为主任、分管副县长为副主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制定和发布了《翼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并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确保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方式是农民每人每年缴费10元,中央财政每人每年补贴20元,省级财政每人每年补贴10元,市级财政每人每年补贴5元,县级财政每人每年补贴5元,合计每人每年50元。合作医疗基金由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统一管理。补偿报销的范围和标准是,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到县、乡、村定点医疗机构或经审批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其诊疗项目和使用药物在《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以内的,均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补偿范围。2007年,为了更大限度地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健康的作用,县上对新型合作医疗报销补偿等有关政策做了很大调整,一是降低了补偿起付线,二是提高了补偿比例,三是对一年内多次住院的农民,在第二次以后补偿时不再扣除起付线部分,四是取消转诊、转院批准制度,即农民到县级医院就诊或到县外就诊,不再需要办理转诊、转院等手续, 为广大参合农民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就医环境。2008年,中央为进一步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把合作医疗资金由原来的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100元,全县参合农民达24.1437万人,占全县农民总数的95.83%。全县共筹集合作医疗资金2172.9330万元,其中参合农民自筹资金241.4370万元,中央财政补贴965.7480万元,省级财政补贴482.8740万元,市级财政补贴241.4370万元,县级财政补贴241.4370万元。2008年对全县16746名五保户、特困户、低保户、优抚对象和70岁以上老人的参合费用16.7460万元, 全部由县民政部门从医疗救助资金中列支。同时,根据上级要求,翼城再次提高了补偿报销比例。截止2010年,全县已实现了新农合的全面覆盖。参合率达到96.67%,累计筹集资金10621.85万元,已享受到新型合作医疗补偿报销的共462947万人次,补偿金额累计已达9276.14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行,使全县广大农村“小病不想看、大病不敢看、慢性病拖拉看、暴发病没法看”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缓解,广大参合农民深深感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优越性和党和政府的温暖。与此同时,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稳步推进,不断完善,截止2009年,已有45292人加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保险为广大人民群众撑起了一张巨型“健康保护伞”。
  (五)
  本县有着高度重视爱国卫生运动的优良传统,1959年11月,时任国家卫6
  翼城卫生志
  生部部长李德全曾来翼城视察。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涌现出北续、上涧峡、安家垣等省级卫生模范村。改革开放以来,本县大力开展以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月”活动,农村以“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炉灶、改水井、改畜圈、改厕所、改环境)为中心,取得明显成效,从1983年起,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卫生红旗县城,1990年,全县获卫生部“卫生文明单位”称号。
  进入21世纪,本县大力兴建改水改厕工程,相继完成了氟水改造,使全县氟水区的人民吃上了安全卫生水,全县建沼气池12000多户,“一池三改”(沼气池、改水、改厕、改灶)户达11000多户。截止2010年,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8%,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9%。
  在公共场所卫生方面,通过对从事文化事业和服务行业的人员进行培训,制定落实卫生检查标准,贯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整顿食堂、夜市、宾馆;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测覆盖率达到100%,从业人员健康合格率达到100%。在学校卫生方面,通过对学校有关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不合格人员全部调整工作岗位,中小学“六病”(肠道蛔虫、龋齿、贫血、近视、沙眼、营养不良)已基本得到控制。学校卫生监督覆盖率和从业人员体检率均达到100%。在食品卫生方面,通过加强依法行政,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全面加强。围绕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大力开展对食品加工、流通领域和餐饮消费业的整治,使其卫生条件逐步改善,基本上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监管措施到位,工作落实到位,组织保障到位。
  改革开放以来,本县爱国卫生运动逐步形成了“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科学管理、分类指导”的一整套方针,形成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局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力开展争创卫生城市,文明和谐城市活动,2006年,本县荣获“山西文明和谐县城”称号。
  (六)
  本县坚持科技兴医,不断加强行风建设,使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医德医风不断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普遍得到优化。据统概 述
  7
  计,截止2010年,全县卫生系统共有执业医师307人,副主任医师以上18 人。通过岗位业务培训,外出进修,继续医学教育和学历教育,同时对各级卫 生组织的管理人员、卫生技术人员、重点人才和急需人才进行培训,大幅度提 高了他们的业务素质,一大批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恪尽 职守,尽心尽责、默默奉献,卫生专业科研项目硕果累累,涌现出许多品德高 尚,业务精湛的先进医务工作者,受到了全县人民群众的尊敬和赞誉。
  医乃仁术,医护人员向被人们誉为“白衣天使”,是甘于奉献的一大偶 像。医生不仅要精业,而且要厚德。多年来,全县医疗卫生单位紧密结合卫生 系统工作实际,把加强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纠正不正之风 作为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认真组织开展医德医风集中教育整顿活 动,开展民主评议医院行风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树立了一批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思想好,服务好,人民群众反映好,广大患者满意的医德医风标兵 和先进典型,使广大医务人员学有榜样,赶有标兵,进一步推动了全县医疗卫 生工作的深入开展,改善了医患关系,提高了卫生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翼城卫生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但是也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全县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与快速发展的形 势还不适应,医疗科研水平还亟待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基础还较薄弱, 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人们的 卫生意识,健康意识还不太强,整个县城的卫生状况还不能令人满意。所有这 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和提高。我们相信,只要牢记卫生工 作的根本宗旨,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始终把维护人民健康作为卫生工作的最 高使命,全县卫生工作就一定会再铸辉煌,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知识出处

翼城卫生志

《翼城卫生志》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全面系统记述翼城卫生事业的 历史与现状,力求内容真实、全面。本志通贯古今,详今略古,上溯事物发端,下至2010年12月底。彩页不受下 限时间限制。 记述以类记事,以时为序,横排竖写。按章、节、目设置。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体裁。首设概述,未设大事记,志为全书 主体,分门别类记述全县卫生情况,图表照片穿插其中。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