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职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水县电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694
颗粒名称: 第九章 职工
分类号: F425
页数: 28
页码: 177-202
摘要: 1969年县燃煤火力发电厂建成投产时有职工124人,1980年7月发电厂停产时职工达到147人。沂水县从事水利发电的职工最多时近20。人,分布在全县46处水电站,90%以上的水电站属于社队所有,其职工都是农村群众,全县只有3处国营企业水电站,隶属县水利局,有固定职工、临时工。
关键词: 职工 电厂工人

内容

1969年县燃煤火力发电厂建成投产时有职工124人,1980年7月发电厂停产时职工达到147人。沂水县从事水利发电的职工最多时近20。人,分布在全县46处水电站,90%以上的水电站属于社队所有,其职工都是农村群众,全县只有3处国营企业水电站,隶属县水利局,有固定职工、临时工。现在大部分水电站已停产,只有几处还能发电。县发电厂1980年停产,1982年转产,为此对发电厂及水电站的职工不加记述,本章主要记述沂水县农电所发展到电业局这一时期的电业职工情况.
  第一节职工队伍
  一、职工队伍发展
  1968年农电所有职工4人。1970年10月,农电所在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院内正式建所时,有职
  工10人。1975年农电所改为电业管理局,职工发展到34人。1977年招收61名亦工亦农职工,使职工人数增加至98人。1982年203人,其中固定职工127人,亦工亦农76人。1984年电业管理局改为电力公司,职工188人,其中固定职工145人,亦工亦农41人,计划内临时工2人。1986年电力公司改为电业局,共有职工224人,其中固定职工174人,合同制职工11人,亦工亦农职工37人,计划内临时工2人。从1968年到1986年平均每年增加12人。
  附:
  电业局历年职工人数表
  二、职工技术素质
  1968年成立农电所时,职工人数少,仅有一名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职工在工作中边干边学习,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农电管理水平和办电经验.
  1970年2月开始,陆续分配大中专毕业生到电力部门工作,到1975年成立电业管理局时,有职工34人,干部6人,工人28人。其中大学学历2人,中专学历2人。1986年全局职工224人,干部58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8人,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81人,初中文化程度的85人,小学文化程度的39人,在工程技术人员中,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2人,技术员14人。
  附表1:
  电业局历年职工分类表附表2:
  电业局各类专业技术干部统计表
  一九八六年电业局人员分布情况及职工素质一览表三、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
  一九八四年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名单
  先进集体(8个)
  生技股变电工区线路工区人秘股
  财务股城关供电站诸葛供电站姚店子供电站
  先进生产(工作)者(45名)
  翟慎国刘德文刘维农徐光勋刘相连黄均高苗华传贺方泰王新建武传智李建祥丁庆伦李善海郭万峰赵连功刘建福王成春张志建王文敏马家胜聂友廷刘永智孙德强陈昌文武继业段连泉姜金泉徐后仁李光吉王秀生张继泉刘洪福王希跃王占爱朱法勤刘九升杨少贵梁志彦孙晓伟黄秀英程树林田炳英王海霞吴谨孙友顺一九八五年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名单先进集体(13个)
  人秘股财务股生技股用电股线路工区
  服务公司调度所城关供电站诸葛供电站高桥供电站姚店子供电站维修车间车辆班
  安全生产一周年先进单位(13个)
  城区开关站姚店子变电站沙沟变电站黄山变电站诸葛供电站黄山供电站崔家峪供电站车辆班
  马站变电站
  高桥变电站
  泉庄供电站
  校表班维修车间
  先进生产(工作)者(61名)
  张佃勇刘德文翟慎国丁庆伦徐厚玉程树林张运举刘春英贺方泰刘庆东郭京亮王新建刘乃江刘相连徐光勋黄均高申成立武向东沈月军吴谨王海霞王成春刘建福刘桂贞马正鸿刘福松董良吉秦成德郭万峰相兆刚
  刘九升张继泉牛庆顺杨少贵刘爱萍
  王秀生王希跃李光吉刘洪福公茂伟
  朱法勤孙晓伟杨献升徐庆业马家胜
  王兵刘兆伦武继业陈昌文张兆海
  张锡建武玉华赵秀芳王文敏赵立功
  滕希义徐厚溪郭明彦姜金泉聂友廷
  段连泉
   先进工会工作者(14名)
  张志建刘春英张佃勇刘德文翟慎国
  沈月军王新建李善海公茂伟田炳英
  刘维农苗华传刘爱萍郭万峰
   优秀共青团员(14名)
  聂友廷杜玉岚郭明彦赵立功张兆海
  武向东刘富强肖玉霞马正鸿雷少团
  王海霞郭京亮李云宝肖成乐
  三八红旗手(4名)
  刘爱萍刘春英王文敏王海霞五好家庭(2户)
  王文敏田炳英
  一九八六年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名单
  先进集体(12个)
  财务股 总务股 人秘股 生技股线路工区 十一万变电站沂城供电站调度所车辆班
  检修车间 材供股 变电工区
  安全生产一千天先进单位(5个)
  崔家峪供电站 马站变电站 姚店子变电站
  高桥变电站 检修车间
  安全生产一周年先进单位(15个)
  沙沟供电站 高庄供电站 诸葛供电站 马站供电站 官庄供电站 崔家峪供电站 夏蔚供电站 马站变电 站 沙沟变电站 城区开关站 高桥变电站 十一万 变电站姚店子变电站检修车间车辆班
   先进生产(工作)者(72名)
  张佃勇 翟慎国 郭彦萍 刘维农 程树林
  王海霞 武金泉 韩秀亮 王瑞花 武向东
  田炳英 王安元 李善海 郭万峰 刘福松
  刘建福 熊新远 马正鸿 王成春 秦成德
  徐光勋 武玉美 刘乃江 刘相连 侯兆勇
  段振国 武传师 苗华传 武传智 刘永智
  丁庆伦 田炳昭 刘树兰 梁志彦 孙晓伟
  程宝田 李光吉 张继泉 杨献升 公茂伟
  相兆刚 刘九升 王秀生 李维明 王希跃
  王占爱 黄桂祥 刘洪福 高义明 黄玉平
  李忠春 武继业 张志建 王文敏 段连泉
  滕希义 姜金泉 聂友廷 徐后溪 王新建
  赵立功 张兆海 赵秀芳 陈昌文 张锡建
  马家胜 王兵 武玉华 陈继华 郭京亮
  贺方太 孙培庆
   先进工会工作者(37名)
  翟慎国 张佃勇 陈为鲁 苏献峰 梁志彦
  贺方太 苗华传 公茂伟 赵忠田 张继泉
  王文敏 黄秀英 刘德文 刘春英 黄玉平
  王秀生 张运举 李善海 田炳英 李光吉
  孙晓伟 李建祥 刘洪福 徐光勋 徐厚玉
  赵立功 王新建 刘维农 程宝田 沈月军
  刘兆伦 刘清法 王安元 马家胜 卓延东 赵明海 优秀共青团员(14名) 张志建
  郭明彦 肖成乐 杜玉岚 王明胜 郭彦萍
  武向东 雷少团 刘富强 郭京亮 田炳昭 王海霞 赵立功 张兆海 模范共产党员 孙友顺 三八“红旗手”(5名) 马正鸿
  刘春英 王文敏 黄秀英 王海霞 刘树兰五好家庭(2户)
  王文敏 田炳英
  电业局1986年在各项工作中被省、地、县有关部门评出的先进人物称号及姓名:
  山东省电力系统“先进生产(工作)者”梁志彦临沂地区“模范职工之友”、沂水县“先进职工之友”、沂水县“扶贫包点先进工作者”孙友顺
  县“支持工会工作积极分子”陈为鲁县“先进工作者”孙晓伟 ,
  县“工业普查先进工作者”苏献峰杜玉岚
  杨献升
  县“先进档案工作者”牟宗亮
  县“优秀驾驶员”徐光勋
  县“先进史志工作者”张佃勇
  县级机关“先进团支部书记”程树林
  县级机关“优秀団干部”沈月军
  县级机关“优秀团员”王海霞第二节职工教育
  一、技术教育
  (一)新职工培训
  按照电力工业部的规定,对新工人和新调入职工进行技术培训,举办学习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顶班工作。新工人分配在技术工作岗位上,根据工作性质和技术类型,有一定的学徒期限,一般二年,学徒期满后进行技术考核,合格后转正定级。
  分配新工人及新调入职工干外线工作的,首先由有经验的外线电工对他们进行登杆作业训练;分配干变电运行的职工,首先跟班实习或到外地学习,经培训后方能顶班工作。
  (二)正常业务培训
  职工正常性的技术培训采用技术讲座、专业培训班、技术考核、抽签问答、反事故演习等方式进行.特别是近几年来,凡是生产人员每年都要进行电业安全规程和技术规程的考核。1984年以来,电力公司先
  后举办了变电运行、电业安全规程、电业技术规程、油务化验、营业会计、触电保安器、农村用电四统一、救火消防技术等多种技术培训班十多期,培训人员达240余人次。
  职工晋级时,按等级进行应知应会技术考核。变电站值班员进行专门业务考核确定正值、副值。电力调度员进行调度业务技术考核后定为调度员。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工作票签发人都经过考核合格后进行公布。1985年对全局43名农电职工及全县673名农村电工,按山东省电力工业局的规定进行了统考.
  (三)外地培训
  近几年来每年都有部分职工到省、地区电力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进行短期专业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一般在十天以上,半年以下。1985年到省电力工业局学习的有3人,到临沂地区电业局学习的有17人。1986年有12人到临沂地区电业局学习培训。
  二、文化教育
  对职工的文化教育以业余自学成才为主.1980年电业管理局设立了图书室,购买了多种图书供职工学
  习.特别是青年职工刻苦自学,蔚然成风。1985年有一名职工上统计电业大学,6名职工上业余农业广播学校。1986年有4名青年职工考入外地中专学校。2名干部考入了沂水县党校中专班。全局青年职工完成了初中文化补课,至1986年有12名职工取得高中文化补课合格证书。
  三、思想政治教育
  电业局经常组织职工学习《供电职工服务守则》,教育职工树立“人民电业为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1984年企业整顿时制定了《电力职工服务守则》和《电力公司法规》,在职工中开展 “优质服务”和“假如我是一个用户”的活动。1986年夏天请临沂地区优质服务报告团作报告,在全局开展向电业系统劳模学习的活动。近几年来,对职工不断进行“四有”教育和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在前几年文明礼貌月活动中,广大职工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抵制各种精神污染,经常开展义务劳动,为用户排忧解难,做好事、争先进、当模范。
  从1984年到1986年完成了《中国近代史》、《科
  学社会主义》、《中国工人阶级》三本书的学习'任务。三年来共举办学习班7期,参加学习的达300多人次,每期学习班考试合格率均为100%。1985年和1986年连续两年被临沂地委企业政治部、临沂地区工会、临沂地区职工教育办公室评为职工教育先进单位。
  1985年电力公司党支部结合整党,对职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听了赴越英雄模范事迹报告团的演讲,瞻仰跋山烈士陵园,请沂水县党史资料办公室的同志作报告,并开展“战士在我心中”活动,职工捐款、送慰问品,写慰问信给对越自卫作战部队。同时对职工进行法制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理想与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教育。1986年12月《中国水利电力报》,《临沂大众报》分别登载了电业局端正党风转变服务作风的先进事迹。
  四、职工业校
  1984年电力公司制定了职工教育规划,公司成立了职工教育领导小组,并配备了1名兼职职工业校校长,2名兼职职工政治培训教师,数名兼职业务技术培训教师,在办公楼四楼设立了 “职工业校”,教室
  安置了课桌,方凳及其它教学用具。并建立了职工业校制度,各种业务技术学习班、政治学习培训班,都是在“职工业校”内举办。
  第三节职工生活
  一、工资与奖金
  工资
  1970年农电所年工资总额2,376元,人均年工资396元。1977年40%的职工升级时,电业管理局有固定职工37人,其中有15人升级。1978年上级规定,给工作成绩突出者升级,升级面为2%,有固定职工57人有1人升级。1980年40%的职工升级时,有固定职工66人,有27人升级。1983年全局职工每人普调一级工资。1985年工资改革,先简化后理顺又调级,141人调了工资。全局亦工亦农职工37人,1985年调资前,平均月工资48元,调资时每人增加8元,月工资达56元,比调资前增长了16.7%。
  奖金
  1968年至1977年间,对单位和职工实行精神鼓
  励,授予称号,发给奖状,不发奖金。
  1978年首次在年终总结评比中发放奖金。实行了安全奖、线损节能奖、综合奖。1983年后又实行多种经济责任制承包奖。每年的奖金数额不等。1985年按上级规定每个职工只能发两个半月的职工平均月工资的年奖金,电业管理局职工平均月工资50元,一般每年每个职工发125元左右。1985年后,国家又规定每个职工可以发4个月的职工平均月工资的年奖金,全局平均月工资60元,每年每个职工一般发240元左右。
  历年工资奖金一览表
  附:(单位:元)
  二、职工宿舍
  1968年,农电所临时在夏蔚水库管理站办公,1970年搬进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院内办公时,职工宿舍有4间平房。1973年征用沂水城北关街土地9,133.8平方米,建职工宿舍(平房)三排(25间),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下“建筑面积”四字省略)。
  1981年办公楼建成后,有15间办公室(平房)300平方米,改造为职工宿舍。
  1982年电业管理局征用城里新村和北关街土:地 (沂河堤东)5,933.6平方米,建职工宿舍楼一栋(三层)1,521.4平方米。1983年秋竣工投入使用(现称为电业局西院)。
  1984年为解决知识分子住房困难,在西院建平房18间360平方米,年底竣工。
  1985年在西院建职工宿舍楼一栋.四层28个单元1,940平方米。1986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
  从1973年开始逐步在各公社为公社农电站购房,征地建房,到1980年全县18处公社农电站均有住处。
  1984年后,按照上级规定,建设标准供电站,住房简陋的供电站又重新征地建站,站内设有办公室、会议室、仓库和农电职工宿舍。同时,8处变电站也建设了办公室及职工宿舍。
  1986年全局(包括供电站、变电站)占地面积60,736.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523平方米。
  三、职工食堂
  1973年农电所在建设职工宿舍的同时,建设了职工食堂10间,162平方米,有仓库、厨房、锅炉房,食堂有炊事员2人,生活管理员1人。
  1979年食堂添置了一盘由本单位自行设计的电磨,1982年购买“和面机” 一台,1984年又添置一台电冰箱,一台电烤箱。同时筹备了其他炊事用具,使食堂“三防”设备齐全,饭堂里设有吃仮桌凳。通过企业整顿,食堂各种制度健全。
  1984年在西院建职工宿舍的同时,又建一处职工食堂,7间140平方米。
  1986年,电业局职工食堂又增加了炊事员,饭堂里增添了职工餐具厨,同时全县各供电站及变电站小
  伙房里也配备了饭桌、菜厨等用具。
  电业局职工食堂开办十多年来,曾多次被县工会评为先进职工食堂。从1984年到198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食堂。
  四、托儿所
  1985年电力公司投资1万元,在公司院内建职工托儿所110平方米,有办公室、教室、休息室、仓库、厕所。1986年4月1日竣工开学,同年7月又投资0.5万元,购置了转椅、滑梯、秋千、脚踏琴等多种儿童玩具和教具。托儿所保教人员3人,其中一名是幼儿师范毕业生任托儿所所长。职工儿童入托率100%,托儿所儿童容纳量为20人,开学以来最多时为19人,每个儿童入托每月交费8元,其中管理费6元,保育费2元。本局双职工儿童入托管理费6元全部由本局报销,保育费由个人支付。单职工和只有一方在本局工作的双职工儿童管理费本局只报销3元。
  五、澡塘
  1986年10月,电业局投资1.9万元,在办公楼后
  建职工澡塘156平方米,分男、女澡塘和老干部澡塘,1986年12月30日投入使用。
  六、文体生活
  1978年,电业管理局建篮球场1处,成立了职工业余篮球队,队员12名,除参加县体委、县工会举办的篮球赛外,并经常组织活动和比赛。
  1980年电业管理局购买了一台日本产“日立”牌20英吋彩色电视机,并设立了电视机室。
  1982年,电业管理局团支部办起了 “青年之家” 购置了康乐球,制作了乒乓球台,设立了图书阅览室,同时在办公楼前东南院处安装了单杠、双杠,同年冬天购置了手风琴等乐器,成立了 “业余歌咏队” 利用晚间排练节冃,1983年积极参加县举办的歌咏比赛及文娱会演。
  1984年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新购置了乒乓球台等文体活动用品,重新组成了 “篮球队”、“歌咏队”、“乒乓球队”、“象棋队”。设立了 “职工俱乐部”、“游艺室”。各文体队除自行活动外,还参加县里历次举办的,文体活动,篮球队和乒乓球队还参
  加临沂地区电业局历次举办的“篮球赛”和“乒乓球赛“。
  1986年底,电业局给10处供电站、6处变电站购买了17英吋的黑白电视机;给18处供电站、8处变电站和局机关9个股、室配置了羽毛球、象棋等文体用品,使职工文体生活丰富多彩。
  第四节计划生育
  农电所自成立以来,就在职工中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工作,要求职工实行计划生育、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对有两个以上子女的夫妇采取避孕措施,对独生子女户进行奖励,并发给独生子女补助费。
  1983年,对40岁以下有两个子女以上的夫妇一方采取绝育措施,电业管理局有16人实行绝育手术,男扎9人,女扎7人。
  1984年,电力公司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负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并对实行一孩化”和“违计划超生户”制定了奖惩措施,自1984年以来,电业
  局正式职工未有出现计划外生育,只有少部分亦工亦农职工违计超生,对其均以辞退。到1986年电业局职工发展到224人,已做绝育手术的16人,领取独生子女证的53人,领证率达100%,未婚青年32人,其他凡有生育能力的职工夫妇一方均采取了避孕措施。

知识出处

沂水县电业志

《沂水县电业志》

出版者:临沂地区出版办公室

《沂水县电业志》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各级史志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经过电业史志工作人员的努力,几经修改,现已编印成书。这是沂水县历史上的第一部电业专志。

阅读

相关人物

翟慎国
相关人物
刘德文
相关人物
刘维农
相关人物
徐光勋
相关人物
刘相连
相关人物
黄均高
相关人物
苗华传
相关人物
贺方泰
相关人物
王新建
相关人物
武传智
相关人物
李建祥
相关人物
丁庆伦
相关人物
李善海
相关人物
郭万峰
相关人物
赵连功
相关人物
刘建福
相关人物
王成春
相关人物
张志建
相关人物
王文敏
相关人物
马家胜
相关人物
聂友廷
相关人物
刘永智
相关人物
孙德强
相关人物
陈昌文
相关人物
武继业
相关人物
段连泉
相关人物
姜金泉
相关人物
徐后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临沂地区电业局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