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图书馆
临沂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临沂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六章 输变电工程及配电线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水县电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673
颗粒名称:
第六章 输变电工程及配电线路
分类号:
TM726
页数:
32
页码:
87-115
摘要:
1958年,内燃机发电厂以0.4千伏电压对县直机关和几处工厂供电。线路由发电厂出线向北至沂水中心医院,向南至东南岭修配厂(现百货仓库处)。线路均用木杆、木横担、2号针式瓷瓶、25平方毫米铜线架设,供电线路长3千米。
关键词:
输变电工程
配电线路
内容
1958年,内燃机发电厂以0.4千伏电压对县直机关和几处工厂供电。线路由发电厂出线向北至沂水中心医院,向南至东南岭修配厂(现百货仓库处)。线路均用木杆、木横担、2号针式瓷瓶、25平方毫米铜线架设,供电线路长3千米。
1959年,内燃机发电厂迁至东岭(现果品公司院内),架设1.5千米线路向西接在中心医院处原供电线路上。
1961年,内燃机发电厂迁至沂水城北炼铁厂(亦称城北发电厂)。线路从发电厂向南接于通城里的线路上,并由原线路向南延至南大仓(现县粮食加工厂)和南干校(现县针织厂)。以后供电线路不断增多,供电范围逐步扩大,此线路对县城机关和许多单位供电直到1969年。
第二节燃煤火力发电厂供电线路
1969年,燃煤火力发电厂建成后,对原内燃机发电厂的供电线路进行改造,并以6千伏电压对城里供电。
1970年,由火力发电厂新出一条线路向西跨沂河经杨家庄子至后马荒,长3千米。同年冬,将此线路延长,经大埠岭、尧崖头至崔家峪东上坪,线路全长19.84千米,对黄山铺、崔家峪两处公社及部分大队供电。
1971年9月,火力发电厂第二台机组投产。冬天,由发电厂出线向南至十里公社李庄架一条6千米线路,对城里和十里两处公社的部分大队供电:
第三节沂马35干伏输变电工程及配电线路
1973年冬,沂水一马站35千伏输变电工程动工兴建,总投资43万元,其中省投资19.8万元,临沂地区
投资23.2万元,整个工程由县农电所设计施工。
一、35千伏输电线路
线路于1973年底建成。由县发电厂出线向北沿益新公路,经道托、高桥,跨沐水河、马站河至马站变电站,长38千米,电杆260基,采用12米、15米锥度水泥杆、X—4.5悬式绝缘子和S—280、S—280Z瓷横担,LGJ—50、LGJ-70导线架设,共投资31.876万元。线路于1974年9月作为6千伏降压运行,1979年7月35千伏投入运行。
二、马站变电站
变电站于1973年动工兴建,站址设在马站南郭家湖东,由于资金和设备紧缺,暂按简易变电站设计施工,1975年土建结束,1979年上半年全部竣工,安装 SJ—1800/35主变一台,6千伏出线3回,1979年7月15日投运。变电站在1974年9月至1979年7月上旬作为6千伏开关站使用。1985年将原简易变电站进行改建。站址迁至马站镇杨家程子村北,同年12月份建成投运,总投资40万元,10千伏出线6回。站内安装
一台SJ2—2500/35主变,原简易变电站拆除。
三、10千伏配电线路
141(马站)线,建于1971年10月,原为沙沟水电站时马站、沙沟两公社的供电线路。1979年7月,原马站简易变电站投运后改为141线。线路从变电站出线向西跨马站河、益新公路向南、北两个方向延伸,北至关顶,南至孟母,长10.04千米,电杆115基,线 .路中有4处分支线。
142(圈里)线,1978年10月建成送电。线路从变电站出线向东北经书堂旺,向西北经圈里至许家庄,长10.883千米,电杆124基,线路中有2处分支线。
143(杨庄、官庄)线,1972年12月架设至杨庄,1979年从杨庄将线路延伸至官庄公社,马站简易变电站投运后定为143线。此线从变电站出线向东南经杨庄,向东北经徕庄、官庄至何家庄子,电杆120基,长9.15千米,线路中有6处分支线。
1985年马站变电站迁移站址后,10千伏出线改为6回:141(马南)线,长12.748千米,电杆173基;142(马直)线,长2.317千米,电杆28基;143(马
北)线,长12.387千米,电杆148基;144(圈里)线,长10.38千米,电杆127基;145(军用)线,长5.23米,电杆63基;146(杨庄)线,长9.248千米, 电杆121基。
第四节高桥35千伏输变电工程及配电线路
高桥35千伏输变电工程干1978年动工兴建,1979年8月31日投入运行,1983年进行了扩建改造,投资31.749万元,全部工程由县电业管理局设计施工。
一、35千伏输电线路
线路T接于沂水一一马站35千伏线路上,长50米, 投资0.4万元,1979年8月建成投运,1983年线路由 T接改为开断。
二、高桥变电站
变电站地址在高桥公社驻地以北,益新公路西60米处,在沂水——马站35千伏线路西侧,1979年8月建成户外式简易变电站投入运行,投资7.26万元。站内
安装S J—1000主变一台。1983年对原简易变电站在原址改造扩建,10千伏出线3回。1986年4月新安 SJ—1800/35主变一台,原SJ—1000主变拆除,10千伏出线由3回改为4回。
三、10千伏配电线路
241(沐水)线,1982年建成投运。线路由变电站出线向北经大路官庄至沐水,电杆56基,长4.317千米。
242(长林)线,分两期架设.第一期1982年从变电站架至长林村。第二期1984年架至韩家曲。线路从变电站出线向东南经西河南,向东跨益新公路,沿路向南经柳子沟、道托至韩家曲。电杆161基,长11.805千米,线路中有3处分支线。
243(牛旺)线,1981年11月建成送电。线路由变电站出线向西北经夏家官庄、徐家牛旺、张家牛旺至坪下河,电杆94基,线路长7.274千米,线路中有1处分支线。
244(荣仁)线,建于1982年12月。线路由变电站出线向东跨益新公路,向南经高桥,向东经申家荣
仁至莒县天宝,电杆106基,长8.074千米,分支线3处,此线路并对莒县天宝一带部分村庄供电。
第五节杏黄35千伏输变电工程及配电线路
1978年春,杏峪一黄山35千伏输变电工程动工兴建,投资89万元,整个工程由县电业管理局设计施工。
一、35千伏输电路线
线路于1978年3月动工,1979年1月5日竣工投运。线路由泰莱供电局664(杏峪)变电站出线向东南沿泰石公路向东经夏蔚、崔家峪、黄山铺进入黄山变电站。经外桥接线向东跨沂河进入县发电厂变电站。线路采用20米、18米、15米、12米水泥杆,X—4.5悬式绝缘子和S—280、S—280Z瓷横担,LGI —95和LGJ—70导线架设。电杆267基,总长38千米, 投资48.268万元。
二、黄山变电站
变电站于1978年动工,1980年12月11日投运。站
址设在黄山公社驻地以东狄家庄子及泰石公路以南。站内安装SL2—3150/35主变一台,10千伏出线4回。1984年8月进行第二期工程,又安装一台SL:—3150/35主变,总投资为40.837万元。
三、10千伏配电线路
441(水泥厂)线,于1984年11月建成。线路由变电站出线向西经龙山东,向北经狄家庄子,向西至县水泥厂,电杆23基,长1.57千米。
442(尧崖头)线,1984年5月施工,7月送电。由变电站出线向西北经大匡庄、尧崖头、黄山铺,向西南经大官庄、西黄庄至西土沟,电杆119基,长8.1千米,分支线3处。
443(北农)线,建于1982年1月,由变电站出线向北经杨家诸坞,向西北经小官庄、越庄、中山、石龙官庄至前坊村,电杆223基,长18.791千米。分支线4处。
444(卷烟厂)线,建于1980年,由变电站出线向东经前埠子,向东北至沂水卷烟厂,电杆75基,长5.414千米。
第六节沂姚35千伏输变电工程及配电线路
1980年沂水县兴建姚店子35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资32万元,省投资15万元,县自筹17万元,县电业管理局设计施工。
一、35千伏输电线路
此线路是临沂地区电业局1973年架设的沂南一一沂水35千伏线路在姚店子变电站内开断、从姚店子变电站至沂水城区变电站的一段线路。采用12米、15米锥度水泥杆,X—4.5悬式绝缘子和瓷横担,LGJ-70导线架设,电杆107基,长14.193千米。
二、姚店子变电站
姚店子变电站建在原姚店子公社驻地以东,在前武家庄以北,去袁家庄公路的南侧,投资31.974万元,1980年完成土建,1983年10月竣工。站内安装 SJ—1000/35主变一台,6千伏出线3回,1983年10月25日投运。1986年9月,将变电站6千伏配电电压
升为10千伏。
三、10千伏配电线路
541(姚店子)线,原线路于1977年建成,对姚店子、院东头两处公社供电。1983年变电站建成后线路进行改建。1986年5月和院东头分线定为541线。由变电站出线经姚店子、凤台庄、吉子山至麦坡坪,电杆205基,长16.4千米。
542(院东头)线,1980年3月建成,是原姚店子线路的延长线,1983年进行改建。1986年5月和姚店子分线改为542线。由变电站出线向西北经王家洼,跨公路经埠前庄、刘家店子、马家崖、院东头至上小庄,电杆118基,长10.24千米,分支线6处。
543(袁家庄)线建于1978年,原为姚店子东线,1983年进行改建,1985年定为543线.由变电站出线向东经袁家庄新村,向东北经柳家庄、夏家楼至北社,电杆185基,长14.876千米。
第七节沙沟35千伏输变电工程及配电线路
1983年春,沂水县兴建沙沟35千伏输变电工程,总投资54.5万元。整个工程由县电业管理局设计施工。
一、35千伏输电线路
线路于1983年冬动工兴建。由沂水——马站35千伏线路204号杆T接,向西北跨益新公路,经徐家店子、下山阳跨沐水河,经后朱雀至沙沟变电站。采用12米、15米锥度水泥杆,X—4.5悬式绝缘子及瓷横担,LGJ--70导线架设,电杆70基,长9.148千米,投资18.314万元,1984年7月投入运行。
二、沙沟变电站
变电站建在沙沟镇驻地以东、沙沟新村以南,投资32.402万元,1983年春动工,1984年7月16日投入运行。站内安装SL:—1000/35主变一台,10千伏出线5回。
三、10千伏配电线路
641(双沟)线,建于1974年。线路由变电站出线向东南经于家双沟、张家双沟,转向东北经刘家双沟至川店,电杆64基,长5.318千米。线路由原马站变电站对沙沟公社的6千伏供电线路末端整改而成。
642(水库)线,1984年6月建成。由变电站出线向南经沙沟南旺向西南至杨庄,电杆82基,长5.955千米。
643(上流)线,建于1969年6月,10月投运,线路原是沙沟水电站的供电线路。由变电站出线向西北经崖庄、南泮池、道德坪,向东北经秦家岭至小东峪,长17.531千米,电杆214基,有2处分支线。
644(军用)线,建于1981年。由变电站出线向北经卞庄、东于沟,向西经山前坡至霹雳石驻军营房,电杆110基,长8.606千米。线路原为马站变电站对驻军供电的专用线路,沙沟变电站建成后改建为644线。
645(于沟)线,建于1981年8月。由变电站出线向北经九岭坡、西坪至下麻庄,电杆115基,长9.375千米.
第八节城区35千伏输变电工程
一、35千伏输电线路
601(黄山)线,1978年冬天建成,是沂水与泰莱电网并网线路的东段。从城区开关站至黄山变电站,电杆41基,长5.195千米。
602(姚店子)线(即沂水——姚店子35千伏线路),原是沂南一一沂水35千伏线路的北段。
603(联络)线,于1983年10月建成投运。采用 LGj―150导线架设,电杆10基,长1.5千米,是沂水110千伏变电站至城区开关站的临时联络线。
604(马站)线(即沂水—一马站35千伏线路)。
605(跋山)线,1973年冬建成。采用12米、15米水泥杆,LGj、LJ、LMJ—70导线架设,电杆106基,长13.7千米。1974年4月投运,是跋山水电站与沂水电网的并网线路。
606(化肥厂)线,线路于1980年7月建成投
运,长0.7千米,是对化肥厂供电的专用线路。
二、城区35千伏开关站
开关站在原县燃煤火力发电厂院内,原是县发电厂对外供电的升压站。1973年建成后,成为与临沂电网、泰莱电网、跋山水电站的联网变电站。电厂停产后,成为沂水11。千伏变电站对外供电和联网的开关站。站内安装2义1000千伏安主变,1975年后主变换成二台SJL—2400/35。1981年12月19日又安装投运一台SFLi—7500/35主变。35千伏出线4回:铜井线、杏峪线、跋山线、马站线。除马站线外,其他3条线路分别为临沂电网、泰莱电网、跋山水电站与县火力发电厂的联网线。6千伏出线3回,主要是供县城市政生活、厂矿企业和城郊几个公社大队用电。1983年1。月,沂水11。千伏变电站建成后,该站即改为35千伏开关站。35千伏出线6回:跋山线、马站线、黄山线、化肥厂线、联络线、姚店子线。变压器及6千伏出线拆除,由110千伏变电站出1。千伏线。
第九节诸葛35千伏输变电工程及配电线路
1985年秋天,沂水县兴建诸葛35千伏输变电工程,总投资6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5万元,县自筹50万元。整个工程由县电力公司设计施工。1986年12月25日竣工投运。
一、35千伏输电线路
线路于1985年底建成。由跋山水电站出线经荷叶官庄、金牛官庄、上峪村至常庄,采用12米、15米水泥电杆,X—4.5悬式绝缘子和S—280、S—280Z瓷横担,LGJ—70导线架设,电杆101基,长13.135千米,共投资30.9万元。
二、诸葛变电站
变电站建在诸葛镇以东、常庄以西,博沂公路南侧,1985年秋天动工,1986年12月投运。站内安装 SJ:一1600主变一台,10千伏出线4回,投资34万元。
三、10千伏配电线路
841(常庄)线,于1986年12月改建而成,电杆131基,长9.985千米。
842(备用)线,暂未出线。
843(镇直)线,于1986年12月改建而成,电杆24基,长1.74千米。
844(华庄)线,于1986年12月改建而成,电杆159基,长12.69千米。
第十节杏峪变电站10千伏配电线路
杏峪35千伏变电站地处沂水县西部高庄乡(原王庄公社)杏峪村附近,是1965年泰莱供电局建造并管理至今,当时只对几个“三线”厂子供电。1967年有2条10千伏线路,1979年后有1条35千伏线路对沂水县供电,供电量约占全县供电量的三分之一。
一、夏蔚、崔家峪线路
线路于1966年冬由杏峪变电站架至夏蔚公社(今
夏蔚镇),1971年延伸至崔家峪公社(现崔家峪镇)。由杏峪变电站出线向西跨公路经陈家林向南沿公路经高庄,向东沿泰石公路经佛庄至夏蔚。1976年又将线路延伸到花峪、崔家峪、北垛庄铺至北上坪,电杆374基,长33.66千米,分支线5处。
二、王庄线路
线路于1969年建成,由杏峪变电站出线向东北经下桃峪,向东南经葛沟,向北经王庄、水源坪至赵高峪,电杆112基,长8.96千米。线路原先接在去夏蔚的10千伏线路上。电讯二厂迁走后,整改为杏峪变电站的直接出线。
第十一节韩旺变电站6千伏配电线路
韩旺110千伏变电站地处沂水县西北,现新民官庄乡驻地北部。变电站是七十年代初期淄博供电局建造并管理至今,是韩旺铁矿自备变电站。1979年韩旺铁矿架设了1条6千伏“沂水支农”线路,并当年移交沂水县电业管理局。线路对诸葛、泉庄两处公社
(现诸葛、泉庄、新民官庄3处乡镇)和部分村庄供电至今。
一、新民官庄线路
线路由原“沂水支农”线路改建而成,1986年冬投运,由韩旺变电站出线向东南经东店子至石埠子村,电杆111基,长8.422千米。
二、泉庄线路
线路从新民官庄线17号杆T接经张耿、张庄,向西南经泉庄,向东南经里庄、南坡、东郭庄,向西北至石棚,电杆212基,长17.665千米,分支线2处。
第十二节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及配套线路
1981年12月,沂水县成立“界沂输变电工程指挥部”,徐凤文为总指挥,聂心奎、高锡学为副总指挥,建设沂南界湖——沂水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资270万元(省投资220万元,县自筹50万元)。整个工程由临沂电业局设计,由县“界沂输变电工程指挥
部”组织施工。工程于1982年3月动工,1983年10月25日投入运行。至此沂水县由临沂电网110千伏电压供电。
一、110千伏输电线路
界湖一一沂水110千伏输电线路,由沂南县界湖110千伏变电站出线向东北经沂南县大成庄、燕子湖、天城庄跨入沂水县界,经邵家宅、前城子、柳家庄跨沂河,经赵家楼、十里堡进入沂水110千伏变电站,电杆131基,全长34千米,投资99.839万元,采用18米门型双杆,21米、24米、27米跨越杆和GJ—35架空避雷线、LGJ—150导线、棱形和矩形铁横担、X—4.5悬式绝缘子架设,1982年3月15日开工,同年7月20日竣工作为35千伏降压运行。
二、沂水110千伏变电站
变电站位于沂水县城以南,南庄以东,投资162万元,占地8,667平方米,设计总容量为2x15,000千伏安,第一期工程上一台15,000千伏安主变。35千伏分东西两区按单母线分段设计带旁路,出线6回;10千
伏出线为户内开关柜按单母线分段设计,岀线7回。工程于1982年7月动工,1983年10月25日投运。从此变电站成为沂水县供电网络的中心,全县三分之二的电力由该站供给。
三、35千伏及10千伏配套线路
(一)35千伏输电线路
110千伏变电站设计35千伏出线6回,目前仅出
1回至城区开关站,为603(联络)线。
(二)10千伏配电线路
41(城西工业)线,于1986年改建而成,架设电杆30基,长2.3千米。对县皮件厂、毛巾厂、粮食加工厂和南关冷库、阳西街砖厂等单位及南庄、湖埠西村供电。
42(市政)线,改建于1983年9月。由变电站出线经城里茶庵街、东关街至中心医院和结防院,向西北至城关田庄砖厂,电杆83基,线路长4.92千米,分支线6处。
43(电石厂)线,1983年9月建成。由变电站出线向东北至电石厂,电杆18基,长1.211千米。
44(城东工业)线,改建于1983年9月。由变电站出线向东跨益新公路,沿路东侧向北经县棉麻公司、县肉联厂、农机厂至机床厂,电杆91基,线路长5.04千米。
45(城关农业)线,改建于1983年9月。由变电站出线向东跨益新公路向北经徐家洼,向西跨益新公路、博沂公路,经后贺庄、南场,向西北经后善瞳、武家洼至河奎,电杆311基,长23.521千米,分支线4处。
46(四十里堡)线,改建于1983年9月。由变电站出线向东沿泰石公路经兵房岭、后坡、新城沟、四十里堡至三十里堡,电杆234基,长18.619千米,分支线5处。
47(十里堡)线,改建于1983年9月。由变电站出线向东跨益新路,沿路向南经于家官庄,向西经吕丈坡,向南经十里堡、大桥官庄,向东经庄家营,向南经丰台湖、水汪至龙泉站,电杆212基,长17.005千米,分支线2处。
附表1:
变电站一览表
附表2
输电线
路一览表附表3:
6—10千伏主配电线路一览表(续表3.1 )
6—10千伏主配电线一览表(续表3.2)
6—10千伏主配电线一览表(续表3、3)
6—10千伏主配电线路一览表
附表4
输配电线路统计表
附表5:
变压器统计表
知识出处
《沂水县电业志》
出版者:临沂地区出版办公室
《沂水县电业志》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各级史志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经过电业史志工作人员的努力,几经修改,现已编印成书。这是沂水县历史上的第一部电业专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