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水力发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水县电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66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水力发电
分类号: TM612
页数: 8
页码: 60-67
摘要: 沂水县水力发电发展历程:一、概况;二、水电站。
关键词: 水力发电 发电站

内容

1958年至六十年代中期,沂水县兴建了4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188瓩,国家投资29万元,大埠岭水电站是其中最早的一座,装机容量125瓩,于1959年建成发电,但是这些小水电由于受到水源不足等因素
  的制约,不长时间就停产了。
  从六十年代末开始,沂水县掀起了自力更生办电的热潮,坚持“小、土、群”方针,相继恢复和兴建小水电站46座,总装机容量为8,444瓩,其中5座100瓩以上的小水电站6,165瓩发电机组并于电网运行,为全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及缓和电力供求矛盾起了重要作用。到1986年全县水力发电量累计10,492.57万千瓦时。
  1980年后,由于连年降水量不足及管理不善等因素,致使不少小水电站停产。1981年停产13座,到1985年全县只剩16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为6,673瓩。1985年能发电的小水电站只有9座,发电量为1,702.2万千瓦时,占全县用电量的23.14%。除跋山水电站发电较正常外,其他小水电站一般在汛期发电,发电量甚少。跋山水电站1985年发量为1,644.8万千瓦时,占当年水力发电量的96.6%,1986年跋山水电站和沙沟水电站发电939.4万千瓦时。
  二、水电站
  (—)100瓩以上水电站
  沙沟水电站
  沙沟水电站地处沫河上游沙沟水库,为水库坝后式,1968年9月动工兴建,1969年10月1日开始发电,装机容量为2X200瓩,投资20万元(县自筹),年发电量144万千瓦时,该站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水利局,1977年10月并入沂水电网。
  寨子山水电站
  寨子山水电站地处沂河支流,建于院东头公社石门水库,为水库坝后式,1971年9月动工兴建,1976年投产发电,装机容量为2X70瓩,投资16万元(国家投资12万元,县自筹4万元),年发电量为40万千瓦时。电站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水利局,1980年7月并于沂水电网。
  跋山水电站
  跋山水电站建于沂河上游跋山水库,为水库坝后式,1970年10月动工兴建,1974年4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后又逐步安装第二台、第三台机组,1978年第四机组也安装完毕投入运行。电站装机容量为4X1,250
  瓩,投资400.1万元(国家投资357.5万元,县自筹42.6万元),年发电量为1,300万千瓦时,1985年发电量1,644.8万千瓦时,为历史最好水平。电站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水利局,1974年4月投产后并入沂水电网。
  黄崖头水电站
  黄崖头水电站地处姚店子公社黄崖头村西沂河边,为渠道开发式。1973年动工兴建,1975年5月投产,装机容量为1X125瓩,投资15.24万元(国家投资14.57万元,自筹0.67万元),年发电量80万千瓦时。电站为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姚店子公社,电站未并入电网。
  邵家宅水电站
  邵家宅水电站地处沂河支流,在姚店子公社邵家宅村北,为河床开发式。1978年3月动工兴建,当年11月份投产,装机容量为3X75瓩。全部由国家投资31万元,年发电量为54万千瓦时,电站为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姚店子公社,1981年7月并入沂水电网。
  匡庄水电站
  匡庄水电站地处沂河支流,建于黄山公社大匡庄西,为渠道开发式,1976年动工兴建,1978年投产,装机容量为2X200瓩,投资43.839万元(国家投资33.839万元,自筹10万元),年发电量120万千瓦时,电站为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于黄山公社,投产时并入沂水电网,发电时间较短,只发无功。
  (二)100瓩以下水电站
  沂水县水力发电的最盛时期是1980年,100瓩以下的水电站40处2,154瓩,这些小水电站全是社队自办的。1980年以后,因连年降雨量少,无法发电,水电站逐年减少。到1983年全县100瓩以下水电站只有14座768瓩,1986年仅剩10座383瓩,现在能在汛期发电的电站也甚少。如今社队争先用网电,未停产的小水电站仍存着停产的趋势。
  附表1:
  100千瓦以上水电站主要设备一览表
  附表2:
  部分水电站情况一览表
  附表3:
  水电发展情况一览表

知识出处

沂水县电业志

《沂水县电业志》

出版者:临沂地区出版办公室

《沂水县电业志》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各级史志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经过电业史志工作人员的努力,几经修改,现已编印成书。这是沂水县历史上的第一部电业专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