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物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邑金银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64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人物传
分类号: K82
页数: 2
页码: 287-288
摘要: 对于平邑县人物的介绍,归录于《平邑金银花志》一书。
关键词: 人物传记 人物传

内容

本章主要收录了为平邑县金银花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专家学者、产业带头人和行业领导。有重要贡献的各级行政领导,因人数众多,均未收录。
  第一节人物传
  闫嘉秀(1901—1960)出身于农民家庭,流峪车庄人。他兄弟六人,排行第四,人称“闫四”。长至成龄时,体弱力薄,不能干农活,在家开杂货铺。1928年,当地农民所产金银花卖不出去,他赊购部分金银花,路经青口贩往上海,见义诚药行收购金银花,以货易货换回一批中药材。
  1929年,在平邑东大街163号(现板桥路与兴水路交会处的路东路北)开设六合堂, 挂牌收购产金银花等地产药材,批发零售中药,转销上海、滕县药行。在他的主持奔波下, “六合堂”以经营品种全、加工方法考究而誉满乡里,成为名震一时的药堂。购销品种均在200~500余个,年购销额3万~10万元(折
  合新币),年销义诚药行300余包。当时,有顺口溜:“平邑街七酒店,八油坊(豆油房)赶不上闫家六合堂。”1933年,六合堂在天津、滕州、平邑仲村设立分堂。1934年10月,惯匪刘黑七砸了平邑街里的六合堂。之后,
  图18-1闫嘉秀
  六合堂更名为“同德堂”。金银花等中药材销往上海唐拾義藥廠,并换回中成药,治病救人。
  1938年,日军占领平邑后,他弃业去滕县,跟滕县人赵宪玉等合伙开设天德堂药站,批发中药。期间,所经营药材多从天津购进。1940年,因交通被日本侵略者破坏,在津所购药材无法运出,就同安国一鲁姓人士就地开设恒信诚药行,专代买代卖中药材。1952年后,出任恒信诚药行经理。1956年,恒信诚药行被关闭,宅业迫卖。之后,参加政府举办的资方人员学习班,被重新分配到天津市同仁堂制药厂工作。1958年,到该药厂药材栽培场培植药材。1960年10月,在津病逝,享年60岁。
  他终生勤劳,生活俭朴,为人忠厚。一生中,先后在平邑、滕县、天津三次创办“药堂”,为当时中药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
  牛德林(1951—2014)1951年7月生,保太镇大三阳村人。父亲牛子路曾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回平邑工作。外祖父吴殿泰是晚清秀才,也是远近闻名的私塾先生。牛德林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听着外祖父讲平邑金银花的故事传说长大,自幼对金银花产生了浓厚兴趣。1971年参加工作,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安徽财贸学院函授毕业。先后任平邑农机厂团委书记、县供销社秘书科科长、县供销食品厂厂长、兰陵金银花保健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及兰陵集团平邑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等职。
  1991年4月,牛德林任供销食品厂厂长后,面对累累债务,濒临倒闭的工厂,视困难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立足当地资源优
  势,瞄准市场,大搞金银花深加工。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在商业部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玖的指导下,采用民间验方和现代科学配方,研制出的金银花茶、银花健尔乐、银花浓缩饮料、银花珍4个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1992年牛德林被县政府授予“拔尖技术人才”称号,被临沂地区行政公署授予“优秀知识分子”称号。金银花茶开发后,引起商业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原商业部部长胡平到县供销食品厂视察,了解金银花产品的生产情况。后,牛德林打出“常饮金银花茶,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的创意广告,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头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平邑金银花的名气更大了。1993年夏,为开发新产品,牛德林利用专利权与山东兰陵集团合资1000万元创立平邑兰陵保健饮料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县里的明星企业。1992年、1993年,县政府奖给他10715元。他将奖金全部捐献,用于新产品开发。1994年第6期《山东审计》刊文《牛厂长得奖捐献众人夸》。
  牛德林是平邑金银花茶的开创人,也是把金银花茶销往国外的开拓者。
  图18-2牛德林

知识出处

平邑金银花志

《平邑金银花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平邑金银花志》共十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自然环境、植物及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栽植管理、采收加工贮藏、产业规模、市场商贸等。详细记述了平邑县金银花的发展过程、历史积淀、产业现状等内容,对于我们了解有关金银花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研究金银花的品质积累与道地特点,推广金银花生产先进经验和技术,深化金银花的综合利用与新产品开发,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实现金银花产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