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间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邑金银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61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民间贸易
分类号: F304
页数: 2
页码: 93-94
摘要: 自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当地的店堂药铺主要分布在平邑、仲村、地方等较大的集镇。中药材的购销多在民间进行,花农把采集到的药材以药易物,或售给药商药店。广大群众防病治病主要依靠中医中药,县内有中医药堂铺150余处,绝大多数为职业中医开设,既看病又卖药;以购销药材为主的商业堂铺,多聘请坐堂医生。另有一些走乡串户的游医摆摊售药。平邑街北岭(现汉阙路北端)及武台、埠阴等处的药王庙,每于春、冬时节举办庙会,各地民众药商荷担携筐云集一处,将地产药材交换贸易。县内的药店药商收购的地产药材除自用外,还运往上海、天津、济南、济宁等地进行销售或换回所需药材,其中外销最多的药材为金银花、连翘、全蝎等。
关键词: 农产品市场 民间贸易

内容

自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当地的店堂药铺主要分布在平邑、仲村、地方等较大的集镇。中药材的购销多在民间进行,花农把采集到的药材以药易物,或售给药商药店。广大群众防病治病主要依靠中医中药,县内有中医药堂铺150余处,绝大多数为职业中医开设,既看病又卖药;以购销药材为主的商业堂铺,多聘请坐堂医生。另有一些走乡串户的游医摆摊售药。平邑街北岭(现汉阙路北端)及武台、埠阴等处的药王庙,每于春、冬时节举办庙会,各地民众药商荷担携筐云集一处,将地产药材交换贸易。县内的药店药商收购的地产药材除自用外,还运往上海、天津、济南、济宁等地进行销售或换回所需药材,其中外销最多的药材为金银花、连翘、全蝎等。
  民间店堂药铺清嘉庆初年,商旅把金银花贩往他处,辄获厚利。乾隆五十六(1791),江西南昌府人陈干都在平邑镇开办泰元堂中药店,主营金银花等中药批发零售。同治年间,陕西华阴县人张西泽之父在平邑镇开办天芝堂中药店,主营金银花等中药批发零售。光绪二十六年(1900),新泰县人张锡极在仲村开设致远堂中药店,主营金银花等中药批发零售。1928年,车庄(今属流峪镇)人闫嘉秀,将当地所产金银花贩往上海义诚药行,年销300余包。1929年,闫嘉秀在平邑街开设六合堂中药店,挂牌收购金银花,转销滕县金银花行。六合堂等中药店主营中药批发零销,购销品种均在200~500种,年购销额3万~10万元(折合新币)。当时,有顺口溜:“平邑街七酒店,八油坊(豆油房)赶不上闫家“六合堂’。”县内私人开设的中药堂铺无力从外地购药者,皆从泰元堂、天芝堂、致远堂、六合堂几家中药堂铺购买。1933年,六合堂等店堂药铺出口金银花500包。在天津、滕州等地开办六合堂分店。1934年10月后,六合堂更名为同德堂。1945年3月前,平邑当地无官方医药机构,一些散在的药店,全为私人开办,多以代代相传,师徒相托的形式延续营业。
  官方介入贸易1945年4月,鲁南军区后勤生产股在平邑接管天合堂后,成立颐合堂,始属第一家公立药店,负责人欧阳连修。1947年春,因国民党进攻,将颐合堂药物搬往西汪沟等3个村储藏,人员撤到渤海。是年夏,利用所藏药物作底,在福山(今流峪镇驻地),开设平邑县政府药社,张广德任负责人。1948年4月,县政府药社迁往平邑,与县卫生院合并,名称改为平邑县卫生院中药部。中药材的购销业务除由各药店及药商经办外,亦由平邑县卫生院中药部和医药合作社办理。各医药合作社采购地产药材,除供给当地需用外,还销往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上海等省市。
  图7-1六合堂账簿
  图7-2集市交易

知识出处

平邑金银花志

《平邑金银花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平邑金银花志》共十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自然环境、植物及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栽植管理、采收加工贮藏、产业规模、市场商贸等。详细记述了平邑县金银花的发展过程、历史积淀、产业现状等内容,对于我们了解有关金银花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研究金银花的品质积累与道地特点,推广金银花生产先进经验和技术,深化金银花的综合利用与新产品开发,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实现金银花产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阅读

相关地名

平邑县
相关地名
仲村县
相关地名
辽宁省
相关地名
吉林省
相关地名
黑龙江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