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产业规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邑金银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609
颗粒名称: 第六章 产业规模
分类号: F260
页数: 10
页码: 83-92
摘要: 平邑县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地产药材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历经几百年的不断发展,通过民间努力、政策引导、项目带动,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至2019年金银花栽培面积65万亩,年产量1800万千克,产量占到全国的60%以上,年产值45亿元以上,带动31万多人就业。同时,促进了规范基地、区域品牌、龙头企业、特色小镇、农业产业强镇、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现代农业产业园、美丽乡村建设,已发展成为富民强县最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关键词: 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

内容

平邑县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地产药材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历经几百年的不断发展,通过民间努力、政策引导、项目带动,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至2019年金银花栽培面积65万亩,年产量1800万千克,产量占到全国的60%以上,年产值45亿元以上,带动31万多人就业。同时,促进了规范基地、区域品牌、龙头企业、特色小镇、农业产业强镇、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现代农业产业园、美丽乡村建设,已发展成为富民强县最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第一节政策措施
  金银花产业历经几百年,从民间自由贸易到官方主导购销,再到不同时期研究制定对应政策措施,总体上促进了金银花产业规模形成与持续稳定发展。
  “大跃进”期间,全县中药材特别是金银花产量下跌。金银花产量从1959年的25.4万千克下降到1961年的13.8万千克、1962年的12.6万千克、1963年的14.0万千克、1964年的14.1万千克、1965年的18.4万千克、1966年的19.6万千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县政府把发展金银花生产列入议事日程,当作多种经营的骨干项目抓。曾多次制订发展规划,并提出重点抓好“两花加一楂”(金银花、棉花、山楂)、“要想发家,多栽银花”等口号,鼓励全县人民大力发展金银花生产。县多种经营办公室、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商业局、供销社、药材公司和银行等部门,把扶持金银花生产当作“份内事”,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县药材公司和供销社都设立多种经营机构,配备70多名干部、职工,坚持常年深入花区组织指导生产。1978年产量为55.5万千克,1979年产量为81.2千克。
  1982年,省科委下达“金银花增产技术扩大试验”科研课题,并拨给专项资金,经过3年的试验,总结出金银花增产的“六改”措施,初步形成一套科学管理技术。即改培墩栽植为水平阶栽培;改春施基肥和生长期不追肥为冬施基肥和生长期分期追肥;改不
  治虫为及时防治虫害;改不修剪为合理修剪;改割秋条一次定植为多次育苗和多次移栽;改晾晒为烤房烘干。实践证明,“六改”增产措施效果显著。5个试验点的平均墩产量由1981年的0.0825千克增加到1984年的0.179千克,增产117%。
  1966—1985年,省财政厅、药材公司先后拨专款20多万元,扶持发展金银花。1974—1985年,县委、县政府每年都召开1〜2次全县性会议,专门研究部署金银花生产和收购问题。县和15处公社普遍成立金银花生产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分管负责人靠上抓,从县到村层层有人抓,形成发展金银花生产的组织网络。
  金银花的管理方式和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相联系。合作化前,土地私有,花归地主,以户经营,分散管理。合作化特别公社化后,金银花管理方式基本有三种:一是土地、金银花墩由大队统一经营管理;二是土地金银花墩由生产队统一经营管理;三是土地归生产队,金银花墩归大队,分别经营,分别管理。实践证明,前两种方式,经营和管理二者统一,有利于生产;后一种方式,经营和管理相矛盾,毁坏金银花墩的现象时有发生。
  1980—1988年,全县相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花随地走,谁栽谁有",经营和管理统一于户,更加有利于发展金银花生产,加之推广应用新技术,全县金银花科学管理水平日益提高。1983年产量为100万千克,1984年产量为125万千克,1985年产量为150万千克,1987年达4500多万墩。至1988年全县各乡镇处处有金银花,1060个村庄栽植金银花的有800个村庄,栽培散生金银花达4700万墩,密植金银花5000亩,总产量稳定在150万千克,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为1949年的15倍。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价格下滑现象。1980—1990年,金银花价格变化区间5〜10元/千克。
  1991年后,县供销食品厂等企业加大金银花茶等系列产品研发生产,拓宽国内外销售市场,促进了金银花产业稳步发展。1997年,产量325万千克。
  1998年5月,为落实第二轮农村土地延包政策,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县委、县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全县农业产业化的意见》,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平邑县农业产业化三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由县级领导班子包扶,按照“规模化开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和集约化经营”要求,重点对汶泗路沿线苹果经济带,地庞沿线黄梨经济林带,博徐路沿线金银花经济带和西南部丘陵区板栗经济林带等四条经济林带进行开发。
  2001年5月,县委、县政府提出“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努力搞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抓规模,重特色,着力培植发展金银花、瓜菜、林果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培植金银花特色产业,把金银花栽植作为山区开发的重点,按照“巩固基地、扩大规模、提高品质”的发展思路,结合地堰绿化、荒山开发、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等,努力扩大金银花栽植规模。制定关于加快金银花发展的意见和考核奖惩规定,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把金银花栽植纳入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县财政每年从农业发展基金中列出30万元专款,设立“金银花发展基金”,采取“以补代奖”的方式对完成任务目标的乡镇进行奖励。在巩固郑城、流峪两个专业乡镇建成新的金银花生产基地,实行联
  片开发,进一步提高金银花生产规模和水平。2001年,全县金银花栽植总量2.3亿墩,年产量350万千克,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增加农民收入1.5亿元,粮经作物比例4:6。
  1998年后,县委、县政府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市县两级政府出台扶持政策,中小微企业及合作社发展快速,使金银花种植规模和产量水平快速增长。至2012年,金银花栽植65万亩,总产量1750万千克,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同时,金银花产地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加之采摘成本逐年攀升,导致花农放松田间管理,“以橹代采” 和刨花现象时有发生。
  2013年后,县里先后成立县金银花产业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县金银花产业综合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县金银花产业提升指挥部等领导机构;组织发起成立山东省金银花行业协会和中国中药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实行“政府+协会”双轨协同机制,形成“政府+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三位一体治理体系,实施“绿色生产,三产融合,标准引领,品牌带动”战略,实现整治提升目标任务,确保金银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引领全省、全国金银花产业的创新发展。至2019年,金银花栽植面积稳定在65亩左右,总产量稳定在1800万千克左右。
  第二节重点项目
  据统计,金银花产业重点项目有9个, 涉及提取加工、交易市场、产品研发、中成药生产、产业园区建设等。
  平邑县沂蒙金银花农产品市场项目平邑县金银花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
  1亿元,为市级重点项目。
  金银花制药生产线项目山东九间棚制药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6亿元,为市级重点项目。
  中药材提取生产线项目山东晟银药业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1.2亿元,为市级重点项目。
  金银花及地产中药材深加工项目山东美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8亿元,为市级重点项目。
  流峪镇的中药材物流城项目总投资1亿元,项目单位为山东金银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县级重点项目,建有5万平方米的物流中心、中药材现货交易平台、中药材电子信息交易平台、中国中药材博物馆,设1000平方米温室大棚。
  年产3000吨凉茶提取液项目山东惠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总投资4亿元,为市级重点项目。
  医爽药业项目山东医爽药业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1亿元,为县级重点项目。
  年产金银花露9000万瓶项目山东龙凤堂药业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3.6亿元, 为市级重点项目。
  平邑县金银花产业园项目2019年1月1日,省发改委列为2019年省重点建设项目,总建设面积10万平方米,立项单位为山东保利药业有限公司。2019年5月18日,以中国(平邑)金银花健康产业园项目开工,由世界500强国药集团占股51%、山东保利药业有限公司占股37%、平邑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占股12%合资成立的山东中平药业有限公司承建。
  第三节生产基地
  平邑金银花基地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粗放到规范、从分散到适度规模、从传统到绿色发展过程。特别是2009年后,为从源头上提升金银花质量安全水平,县金银花果茶管理办公室、省金银花协会和相关部门(镇、街道)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紧紧围绕金银花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金银花基地、生态种植基地、生态原产地保护、绿色生产百里长廊建设,提升了金银花基地档次水平。
  生态原产地保护平邑金银花生态基地建设实行“金字塔”模式。金字塔共4层,从上到下为“1234”,即一个紧密组织,两项检测报告(土壤检测报告、产品检测报告),三个服务环节(产前、产中、产后),四大关键要素(栽培环境条件、基源植物及品种、病虫防控措施、肥料遴选应用)。抓住“1234”是生态基地建设化繁为简、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有效实践。2017年11月20日,县政府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申报《关于同意平邑县农业局申请平邑金银花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的函》,保护范围15个镇(街道、开发区),区域面积65万亩。2018年4月,平邑金银花生态原产地保护认证通过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组织的专家组初验收。
  金银花密植园20世纪80年代前,金银花多栽植在岭坡、地堰、沟边、道旁,呈散生状。1982年秋,县科委、县药材公司开始进行金银花密植试验。先在流峪公社邵家庄大队试种0.72亩,株行距各0.5米。1983年郁闭度达75%,收获干花31.2千克。试验成功后,全县各地相继推广。至1985年,全
  图6-1郑城观音山金银花生态基地(张炜摄)县共发展金银花密植园5000亩,主要分布于保太、铜石、白彦、临涧等乡镇,其中保太乡蔡家庄最大的一片为240亩。郑城镇散生金银花最多,年产量居全县之冠,1985年达45万千克,占全县总产量的30%。流峪乡、铜石镇次之,年产量25万~30万千克。流峪镇苗泉村和袁家村金银花密植园,始建于2000年,特别是2006—2010年,流峪镇采取种植补贴、修改道路和水利设施等鼓励扶持措施,发展金银花精品密植园260亩,成为当时全县金银花“样板密植园”,后因金银花交易市场建设占用,密植园遭到毁坏。
  平邑金银花绿色生产百里长廊2018年3月,县金银花产业提升指挥部启动平邑金银花绿色生产百里长廊建设项目。该项目纳入2018年、2019年县委、县政府重点工程。按照“生态优先,绿色生产,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的思路连片规划开发,县金银花产业提升指挥部牵头,流峪镇、郑城镇、铜石镇、地方镇等沿线村镇积极组织动员,生产经营主体广泛参与,合力开发共建。长廊环山腰而行,绵延百余里,穿越流峪、郑城、地方、铜石4镇,沿途漫山遍野,广泛种植金银花,间有丹参、连翘、桔梗、蒲公英和山楂古树群、梨古树群,建有国家及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试验基地、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金银花文化广场、智慧生态农业、金银花海、湖光山色、响水置里、九间棚景区、观音山景区、九顶莲花山中央美院写生基地、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写生基地、沂蒙道地药材交易市场。青山绿水间,特色小镇突显,美丽乡村成片,春天赏花,夏秋品果,农文旅创相互融合,形成集绿色生产长廊、观光旅游长廊、科普教育长廊、乡村振兴长廊四廊一体的田园综合体。2018—2019年,建设完成金银花文化广场、流峪镇东标准化种植基地、苗泉智慧生态基地、邵家庄“金银花海”基地、鑫城种植基地、金山亚湖光山色基地、郑城
  图6-2流峪鑫城金银花密植园(徐爱国摄)
  图6-3流峪邵家庄金银花海观光摄影基地
  周家场标准化种植基地、观音山标准化种植基地、四合标准化种植基地,提升沂蒙道地药材郑城市场和流峪市场,创办平邑金银花产地市场双创园、平邑金银花旗舰店流峪店等。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试点单位2010年3月,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平邑县人民政府(创建的10万亩金银花基地)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试点单位”。通过认证的绿色食品原料(金银花)标准化基地主要分布在流峪镇和郑城镇,面积10万亩。
  图6-4平邑10万绿色食品原料(金银花)标准化生产基地证书
  图6-5流峪苗泉生态种植试验基地
  (付晓摄)
  图6-6郑城四合金银花GAP基地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基管理总局认证发布的平邑金银花GAP基地地2009—2015年,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有5个。
  2009—2015年平邑金银花GAP基地一览表
  获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认定。2016年5月,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授予山东省金银花行业协会申报的“平邑金银花规范化基地”在2015年中国医药最具影响力榜单评选中获 “中国优质道地中药材十佳规范化种植基地”称号。
  山东省优质金银花产品基地2015年7月,省金银花协会以“平邑金银花生产基地”申报“2015年创建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2016年2月,省质量强省及名牌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山东省金银花行业协会“2015年创建山东省优质金银花产品生产基地”。2019年5月10日,在“中国品牌日”品牌发布会暨品牌高端论坛上,发
  图6-7山东省优质金银花基地品牌价值十强证书
  布2019年度创建山东省优质产品基地品牌价值10强榜单(制造业5个、农业4个、服务业1个),其中临沂市平邑县创建山东省优质金银花基地获品牌价值十强第七位,品牌强度867,品牌价值258.1亿元。该项品牌价值由山东省质量技术审查评价中心依据GB/T29187《品牌评价品牌价值评价要求》、GB/T29188《品牌评价多周期超额收益法》进行评价。
  平邑金银花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六统一”模式。一是统一机制。基地采取“企业+基地”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统一运营管理机制;实行集中连片种植。二是统一品种。实行统一优良品种,苗木来自规范化繁育苗圃,保证金银花质量稳定性。三是统一防控。病虫害防控按照用药规范要求,实行统防统治措施,确保金银花质量安全。四是统一干燥。鲜花采摘后实行统一烘干模式,避免不良天气对质量等级的影响。五是统一检测。每批次产品实行“外检+内检”相结合的统一质量检测方式,从源头切实把控质量。六是统一购销。金银花采摘、初加工后,实行统一购销模式,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2019年2月,按照“平邑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六统一模式”,沿平邑金银花绿色生产百里长廊,打造平邑县九间棚生态
  图6-8流峪苗泉智慧生态农业基地
  (付晓摄)
  图6-9平邑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铜牌
  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峪1个基地,山东澳东药业科技有限公司苗泉、鑫城、邵家庄3个基地,山东晟银药业有限公司昌里1个基地,平邑县众康道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周家场、观音山、南点道沟3个基地,平邑方圆药业有限公司四合1个基地,平邑胜超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响水1个基地,共10个集中连片的平邑金银花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县财政给予承建单位每亩1000元补贴,由县农业农村局、省金银花协会、中国中药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授予“平邑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 铭牌。
  山东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019年9月,市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全市乡村振兴十大项目平台培育的通知》,平邑县众康道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平邑方圆药业有限公司被列入“2019—2020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名单”。11月,以种植有机金银花为主的平邑九间棚寿山生态科技农场被认定为2019年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
  第四节产业园区
  20世纪90年代后,平邑县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色”产业振兴之路,围绕金银花特色产业,把平邑县培育为中国金银花之乡、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平邑金银花省级农业科技园2015年,县科技局、县农业局、省金银花协会以金银花栽培加工与现代物流为产业特色,规划并申报创建平邑金银花省级农业科技园。是年,平邑省级农业科技园被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批准建设首批省级农业科技园。2019年,平邑省级农业科技园通过省科技厅省级农业科技园(第一批)评估验收。
  特色农产品(金银花)优势区2017年8月,县农业局编制《平邑县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金银花)优势区实施方案》;同月,县政府办印发《平邑县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金银花)优势区实施方案》,成立平邑县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金银花)优势区工作领导小组,以县政府为主体申报创建特色农产品(金银花)优势区。2018年12月30日,“临沂市平邑县平邑金银花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省农业农村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畜牧兽医局认定为首批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9年6月,县政府再次申报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金银花)优势区。
  平邑县金银花现代农业产业园2019年5月,县农业农村局完成《平邑县金银花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2019—2022)》和《平邑县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书》;6月7日,《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邑县金银花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2019—2022)的通知》,《平邑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报告》报临沂市农业农村局。按照“一廊、两镇、三园”的
  战略布局,坚持政府、协会、企业联手,实现金银花生产流通、精深加工、品牌营销、文化传播、科研会展等多领域协同发展,打造平邑金银花核心产业带,创建金银花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全县乃至全国金银花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业支撑、科技推进、生态优先和效益中心原则。功能定位:坚持“特色化、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的定位,突出体现精品生产、科技创新、示范带动、环保休闲和教育科普功能。发展目标:争创“平邑金银花核心产业带”,构建“基地标准化生产+产地初加工+园区深加工”的产销模式,推进直销窗口、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流通模式,建立金银花现代产业体系,巩固提升平邑金银花产业的行业领军地位。规划范围:平邑县城南部,G327国道以南,包括郑城镇、流峪镇、铜石镇、地方镇、平邑街道及平邑经济开发区部分区域,面积约280平方千米。是年9月,市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下发 《关于做好全市乡村振兴十大项目平台培育的通知》,平邑县金银花现代农业产业园被列入“2019—2022年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名单”。
  第五节示范村镇
  随着金银花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郑城、流峪、铜石等金银花主产区示范村镇、农业产业强镇、农业“新六产”示范镇和金银花特色小镇建设发展。
  郑城镇金银花主产区之一。面积166平方千米,有7.3万人,是“山东省中心镇”“中国金银花第一镇”,先后被临沂市委、市政府授予“中国金银花特色小镇”“花园式乡镇”“生态文明乡镇”等称号。2011年8月,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金银花)”。2019年9月,被列为2019—2022年市级农业产业强镇培育名单和2019年农业“新六产”示范乡镇。年产干花600万千克以上。郑城镇观音山片区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
  流峪镇金银花主产区之一,“山东中药材第一镇”。2019年9月,流峪镇被列入 “2019—2022年市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单”。全镇金银花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年产干花300万千克;拥有GAP认证基地2处,购销、加工企业100多家,发展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经营户3000多户,金银花产业实现年产值6亿多元。
  铜石镇金银花的主产区之一。金银花种植主要集中在昌里流域,年产干花160万千克以上。从事金银花等地产药材的收购、筛选、深加工业务的企业有山东澳东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晟银药业有限公司等7家规模化企业和上百家新型经营主体,年产值10亿元以上。
  图6-10郑城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金银花)证书

知识出处

平邑金银花志

《平邑金银花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平邑金银花志》共十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自然环境、植物及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栽植管理、采收加工贮藏、产业规模、市场商贸等。详细记述了平邑县金银花的发展过程、历史积淀、产业现状等内容,对于我们了解有关金银花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研究金银花的品质积累与道地特点,推广金银花生产先进经验和技术,深化金银花的综合利用与新产品开发,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实现金银花产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阅读

相关地名

平邑县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